關於感恩節演講比賽稿

感恩節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理解與寬容,最重要的,學會愛。那就是生命真正賦予我們的。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xx年關於感恩節的演講比賽稿3篇,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感恩節演講比賽稿
20xx年關於感恩節演講比賽稿篇1

高爾基曾説過:“我們應該讚美她們——婦女,也就是母親,整個世界都是她們乳汁養育起來的……沒有母親,既沒有詩人,也就沒有愛”。是的,女性是偉大的,她們含辛茹苦地孕育生命,把人類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下一代。

曾幾何時,我想為母親創作一篇文章,可記憶的箱子從底兒到頂兒,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和和自然,甚至尋不出一點點浪花。母親對孩子所做的,彷彿已是一種習慣,幾十年如一日的一貫,以至我們不曾留意那個曾經年輕美麗,弓着身體被我們當馬騎的母親早已滿頭白髮。偶然間,街頭的一曲《懂你》,竟讓我的心震顫不已;是什麼帶走了美麗母親的年輕,是什麼改變了母親美麗的容顏?

記不清母親多少次叮嚀囑咐,總是告誡我做人的方方面面而不厭其煩,為我在成長的道路上鋪滿基石,我一次有一次被她的痴心不改而感動,縱觀天下有幾人能向母親那樣竭心竭力地關心我,呵護我。隨清晨露水滴落的清脆響聲,母親吻上我臉龐的一剎那,母愛就降臨到我身上。看着母親那忙碌的身影,多想説聲:媽媽,您辛苦了。但始終未能叫出來,也許您期待的也並不只是那隻言片語,您更希望的是我努力取得的成功吧! 母愛就像空氣,陽光和水,擁有它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它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它,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經歷坎坷的朋友如是告訴我。

我的算不上風雨的人生中,有人始終情有獨鍾的呵護我,默默地聽我傾訴,與我共同承擔憂愁和痛苦,即使我在學習上有小許的成功,也會痴心地為我喝彩,她就是我敬愛的母親——一位平凡的女人。

我曾經為看過這樣一篇漫畫而禁不住心酸:幼兒園裏,阿姨問小朋友們:“媽媽最愛吃什麼菜?”一個小朋友答:“媽媽最愛吃剩菜!”也曾在報紙上看過“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因為疼愛孩子,家裏每次吃魚,母親都只吃魚頭,孩子便以為母親只喜歡吃魚頭,不愛吃魚肉,每次都乖巧的先把魚頭分給母親,甚至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最愛母親的事,直到孩子長大了,也為人母時,才真正懂得了母親的愛!

拿出母親年輕時的照片,那是一張充滿青春氣息的臉,黝黑的長髮、纖纖的雙手、還有輕盈的身姿,而這一切如今早已一去不返。“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顏,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其實,我們怎能不懂:是孩子成長的風風雨雨,吹皺了美麗母親那飄飄長裙,讓母親沒有了年輕時的飄逸;是孩子的成長,壓得母親的背漸漸駝了,眼慢慢花了,皺紋悄悄多了,黑髮變成了白髮……,正如歌中所唱的: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仔細想想,在準備大學聯考時,母親是怎樣坐在我們身邊支撐着疲憊的身體陪我們夜讀;在寒冷的冬夜,母親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為我們營造出暖烘烘的空間;在沒有空調的酷暑,母親付出多少辛勞才讓我們倍覺涼爽;在外讀書時,母親又是怎樣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打電話詢問:吃的好不好,住的慣不慣?……“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這樣操勞的母親怎能不添白髮,怎能不染風霜?

曾經以為長大了,一定好好孝順母親,曾經以為給母親零用錢,給母親買衣服,就是對母親最好的報答,想來我已經錯了,母親每天忙忙碌碌,只想在她有生之年為我們多做一點,母親是以我們的快樂為她最大的快樂,這麼多年,母親在我們面前早已沒有了自己。她們的愛就是這樣:默默無聞,不改初衷,純潔無私,連綿不斷。

老子曾訓言:“上若善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如果説有道德的人像水,那麼,母親就是水,母親心地清澈如水,本性柔和如水,虛懷沉默如水。

母愛,並不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凡中透出的暖意,炎熱中透出絲絲涼意。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就獲得了母愛。珍惜母愛那無微不至的關懷吧,那是我們應該得到的也是母親值得驕傲的啊。但我們不在為母親的嘮叨而煩惱,不再對母親應付了事時,天下的母親們也該有了健康身體和愉快的心情吧。

20xx年關於感恩節演講比賽稿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X的XXX,感謝大家讓我能再次站在這裏帶給大家一段新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感恩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飲水思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古人用生動的語言將感恩的思想深深植根於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懂得感恩,才能體味人生。“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我們也應對一些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們囿於這種“不如意”之中,終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會索然無趣。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隨地生長的雜草應及時清除;感恩則猶如玫瑰,需要細心栽培和愛心的滋潤。沒有陽光,就沒有温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所以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着這一切的同時,也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並將感恩之心付諸行動。

感恩是一種生活覺悟。學會感恩,才能擁抱幸福。心存感恩,我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狹隘和蠻橫,幫助我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心存感恩,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此曾經和你有過結怨甚至傷痛的人,使我們自己所擁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闊宏遠,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歡樂。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説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因此在為人處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做到感恩為先,這樣,人生才會充滿希望,充滿歡樂,充滿温暖和感動。

感恩是一種生活哲學。善於感恩,才能收穫真諦。耶穌説:“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的,要為他禱告。”如果説做一件事對你有益,而又不會傷害到別人,我想我們都會義不容辭地去做吧。而面對我們的仇人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去寬恕他呢?我們不必去指望他也來感恩和道歉,但是我們至少能夠善待自己,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善待仇敵其實也能使我們在逆境中學習寬恕的品質,所以我們應該讓感恩成為習慣。

最後讓我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詮釋命運的方略,洋溢生命的氣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作為當代大學生,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之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使命吧!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xx年關於感恩節演講比賽稿篇3

很慶幸自己今天還能夠站在這裏對着大家演講,逃離昨天的噩夢,我還可以在感慨之餘道一句:活着,真好。看着陽光,大地,心裏不禁感激世界賜予我們的一切一切。

人生在世,説長,悠悠數萬日,遙遙無期;説短,匆匆幾十秋,彈指一瞬而已。想要過的充實而有意義,就必須張開雙臂,選擇一顆充滿愛的心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物,把自己的整顆心用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和對世界的感恩。對情感也必須要有所珍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那是親情的關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那是友情的牽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那是戀情的思念。都是那麼美好,讓我們感受到幾顆心一起跳動的愉悦。感恩,是天地間大愛的傳承,是宇宙洪荒中生命相連的見證,這種心靈交匯的是超越了時空的,世界因這樣的息息相通而格外美麗,格外温暖。

中國有很多節日,很遺憾並沒有感恩節。其實就算是在那一天,我們如東施效顰般吃火雞、南瓜餅、紅莓果醬,於千萬裏之外趕回家,也只是團聚的熱鬧大於感恩,那一切也並不是為了感恩。試想,如果世界沒有了陽光,我們也就沒有了日子的温暖,沒有雨露,也沒有了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更沒有了生命,沒有父母,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會有。如果我們都脱離了親情、友情、愛情以及一顆感恩之心,那麼我們這個世界與遠古洪荒的野蠻時代有有何分別?留下的只是一片孤獨,無盡的黑暗

淺顯的道理,我想沒有人不明白。古有銜環結草,跪乳謝恩之説,那便是動物也能夠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生一路,處處關情,那些感情無不讓生命充滿感動與絢麗,每一個人的生命永遠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也離開不了我們所處的社會。可是現實是,仍有少數忘恩負義之人,他們自然是恨多於愛,更不會有謙虛之德去感受上蒼,甚至覺得別人乃至父母給予他們的是理所當然的。通常他們也是會以自我為中心,從不去懺悔,去承認自己的錯誤。於是乎,當我們看到大街上沿路乞討的老人,當然他們都是有子女的,我們如何不心痛;當我們看到各種反人類反社會的行徑之時,我們又如何不憤怒?所有的這些,只源於少了對生命的認知,不會感恩,不會珍惜已經擁有的事物。

朋友們,時光在飛逝,一切都將成為往事。讓我們保留僅有的的眷念,去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進瞳孔,微風過處,樹葉那一陣微微的顫動……當我們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的柔情,就代表我們真的是有對萬物的敬仰與感恩之心。希望下一次你父母的生日,你能夠清楚的記得,而不是直接又拋諸腦後,多年之後,回憶往事之時也可以自豪的説一句:我一直都在感恩、珍惜、不斷地傳遞愛心,一生無悔。

永久固定在輪椅上的偉大科學家霍金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的寫出了這樣的一句話: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大腦還能思維,我有自己的理想,我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之心。隻字片語間,處處都體現他的感恩之心。而為正常人的我們,是不是更需要行動起來呢?不要僅發於口而止於心,學會感恩,將自己的愛心傳遞下去,讓社會充滿愛心與良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