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稿:離開雷鋒的日子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國旗下講話稿:離開雷鋒的日子

大家早上好!就像姚明曾經説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八(1)班優秀升旗手沒有放棄,在升旗之前他們努力準備,努力堅持,終於,在今天,他們戰勝了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他們一定是進步了。他們的形象就像一面旗幟,鼓舞和影響着在場的每一位同學,激勵着我們也用自己的努力,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今天也有一個人感動着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

那是五月的一天,他冒雨要去瀋陽,為了趕早車,他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他看見一位婦女揹着一個小孩,手還領着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他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他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脱下來給她穿上,他估計她們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瀋陽,天還在下雨,他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裏。那位婦女感激地説:“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這個人就是雷鋒。雷鋒是中國家喻户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過無數的人,人們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於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今年也是雷鋒犧牲50週年。雷鋒的精神,是一種人性的温煦陽光,是一種向善的昂揚力量,從未遠離我們這個時代。

一名遼寧的普通鋼鐵工人,先後為“希望工程”、困難職工和災區羣眾捐款12萬多元,資助貧困生180多名,自己卻過着清貧的生活;20多年來累計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近10倍,這個人就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郭明義。國旗下講話稿:離開雷鋒的日子由精品信息網整理!

在偶遇慘劇即將發生時,杭州女工義無反顧地伸開雙臂,徒手接住從10樓墜落的女童,自己的左臂卻粉碎性骨折,她的義舉感動了無數人。她就是浙江省見義勇為勇士吳菊萍

這個時代,還有汶川地震後馳援災區的十多萬志願者;有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百萬青年人熱情服務……越來越多的人為雷鋒闡釋的“自我與他人”增添了時代的温度。

還有許多人,在最平凡的崗位,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閃亮的火炬,將雷鋒註解的“平凡與偉大”演繹出嶄新的內涵。學雷鋒並不意味着要去當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道德巨人”,為別人讓一下座,扶起摔倒的路人,給別人善意的提醒……這都是雷鋒精神表現。

就在上週,八年級1班的馬夢同學撿到錢主動上交政教處,政教處在第一時間找到了失主。當時,丟了錢的女孩兒由滿臉憂慮轉為滿臉幸福。就是馬夢這樣小小的舉動,就是這顆平常心折射着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偉大的人性光輝,它讓我們明白,雷鋒精神就在我們的身邊。你看校園的角落裏,總有同學把樹葉悄悄地收起;垃圾桶前,總是有懂事的孩子把手上的垃圾主動放進去;樓梯上、陽台上、衞生區,總有同學默默地清理着,忙碌着,校園裏,總有掛滿笑容的同學向老師熱情的問好;總有同學及時地向不小心傷害的同學説對不起……太多太多美好的瞬間,讓這龍化中學充滿了温情,這不就是我們常説的“雷鋒精神”嗎?這就是我們常説的“雷鋒精神”!

無法否認,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困惑。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樣既有“最美媽媽”用雙臂託舉的精神之花,也有郭美美空虛的手袋。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中,有人曾斷言“雷鋒精神過時了”,有人感歎雷鋒若在也寸步難行。但即便在這種道德焦慮中,“雷鋒精神”仍然是人們心靈的支撐、精神之歌的主旋律。國旗下講話稿:離開雷鋒的日子由精品信息網整理!

我們每個人都有着善良的內心,都承續着高尚道德的基因。把學雷鋒當成砥礪個人品質的過程,當成通過關愛他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則事事皆可以學雷鋒,人人皆可以成雷鋒。以此種方式完成雷鋒精神與我們這個時代的完美對接,迎接我們的必將是一個更加温暖、和諧的社會。

本週工作安排如下:

1. 值周班級是九年級2班,望班主任安排好本班週一週四的值周。

2. 越野賽將在本週舉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 廣播站徵集好人好事稿件,在同學中如有好人好事歡迎你及時寫下來投給廣播站。

4. 政教處將組織以“永遠的雷鋒——雷鋒精神永放光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各班選出至少3名同學參賽,比賽之前,請參賽同學提前準備稿件,提前準備演講,要求脱稿演講。今天下午放學後,請各班把參賽選手的人名單上報政教處。

5. 觀看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視頻,在今天下午就下載到多媒體桌面上,請各班班主任自由組織學生觀看。

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