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演講稿: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

水是維持生物生長的必備資源。珍惜每一滴水,節約用水,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世界水源日演講稿:水,是不可缺少的資源,供你參考。

環保演講稿: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
環保演講稿: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水是生命之源。哪裏有水,哪裏就有生命。人們賦予水很多動聽的美稱,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生命的源泉等等,但很多人往往是語言上説得很漂亮,行動上卻並不以為然。什麼?誇張?哦,不不不,絕不,如果你不信,且聽我細細道來。

就從我們的日常生活説起吧——

先説洗澡,先在大大的浴盆裏美美地泡上一會,再用淋浴花灑淋個痛快,之後橡皮塞子一拔,嘩啦,廢水流走,生活真是美好又享受!

再説喝水,除了各種飲料,家家還備有礦泉水,純淨水,太空水,天然水,喝不完,怎麼辦?嘩啦,倒掉,反正街上到處能買得到,生活真是美好有品質!

還説洗碗,水龍頭嘩嘩的流着,一遍又一遍,一池又一池,可還是擔心碗上有洗潔精,直到碗碟摸着能吱吱唱歌,才捨得關上水龍頭。啊,生活真是美好又健康!

不過,同學們,你們曾想過嗎?在我們看似美好、便捷又健康的生活方式背後,我們正不知覺的浪費着地球上最寶貴的東西,對,就是水。聽,滴答滴答,什麼聲音,是一個正在滴水的水龍頭,千萬不要小瞧這一滴水,專家測算,這樣的龍頭一天就可以漏掉70升水,一年就是25噸水。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現在水危機已威脅着人類,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就是水聯合國已將水危機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我們的城市北京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地區,是111個特貧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30,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多麼令人揪心和憂慮的數字。

所以在此,我要説,同學們,請留住每一桶水,節約每一滴水,就從每天的生活開始,淘米水,請留住,它可以澆花;洗澡水,也請留住,可以衝馬桶。有人説,這是不是太摳了,生活好了不必這麼小氣。請注意,節水不僅不是小氣,相反節水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修養,是現代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體現。

同學們,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可以點火把;連火把也沒有,我們只好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黎明的到來。而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了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麼叫游泳,船艦全部報廢,高樓無法建,連小娃娃的哭也沒有了眼淚啊!

今天,我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位痴心不改的“節水迷”,他就是今年已60歲的李立功,是華能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級工程師。他發明的“家用自動節水裝置”制水費每噸僅兩分錢,能夠為一個家庭節水50%。研究這套節水裝置他一共用了5年時間,花了100多萬元,原來買房的計劃也因此告吹了,老伴更沒少埋怨。問起為何要搞節水發明,李先生説了這樣一句話:?一滴水到地下一百米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把這個水都拿來用了,那子孫後代用什麼水正是憑藉這樣一種責任感,李先生才在節水裝置的研究上矢志不渝,並且感動了老伴,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值得欣喜的事,在北京,節水意識正在開花結果。你看,草坪上裝上了先進微噴技術的噴水器,比傳統技術節水40%以上。有些浴室用上IC卡管理系統,杜絕了浪費水的現象。在我們的周圍,可以説節水無處不能,潛力巨大。比如,洗衣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合成洗滌劑的製造過程會產生廢水,而且它的使用,特別是含磷洗滌劑,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被磷污染的佈滿水藻的江河湖海,都會變成“富營養化的死亡水域”。比如,洗車使用中水。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300多萬,就説如果按一輛車平均省0.06立方米的洗車用水,算下來就是20萬噸。是什麼概念,是2500多人一年的用水量啊。

環保演講稿: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篇2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人們常把地球比作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因為它表面積的71%被水覆蓋。其實,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水污染資料的冰蓋中,其餘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供人類開採使用。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比較容易為人類直接開採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佔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資料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於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已較1970年下降了37%。

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象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如果我們再不珍惜水資源,最後一滴水將與血等價,這是大自然悲憤的呼喊。

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萬里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燬海洋裏的生命。

隨着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着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繫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同學們!大自然的警鐘已經響起,保護水資源已刻不容緩!為了我們的後代能有綠水青山相伴,為了我們的後代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請珍視水資源,好好保護我們的水環境吧!

環保演講稿: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篇3

水是維持生物生長的必備資源。珍惜每一滴水,節約用水,把水放在首位去管理,去保護,以確保世界物種的正常繁衍生息。這是我們人類當前的重任,也是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治理水污染的中心任務。淡水資源在世界資源中佔據着較大的比例,是關係到物種生存的首要資源。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淡水資源的保護,也是環保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抓起,從源頭上治理,減少水污染,節約用水,以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去呵護我們的水資源,確保人類及所有生物的飲用水的正常供給。這是十分關鍵的問題,必須列入我們的管理日程來抓來管,才能起到保護水資源的效果。水資源的管理是千年大計,是人類生存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必須長久堅持下去。我們要為子孫後代着想,為後人留下純淨的珍貴的水資源財富,這是當今社會大眾的義務與職責。

世界的水資源十分豐富,但海洋的鹹水是無法飲用的,就以現代的科學技術進行提煉加工,但費用是十分昂貴的,這對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也是一個制約因素。曾有人設想,大陸上的淡水匱乏後,可以去南極,北極開採那裏的冰資源來供應人類的使用,相信那樣水的造價是無法想象的。不管什麼時候,人類是離不開水的,一日缺水都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但人口眾多,淡水分佈不均勻,近年的氣候乾旱導致的人畜飲水困難呈現出來了。在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狀態出現,所以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成了人類社會迫在眉睫的大事,必須從長計議,把水資源管理好,用好,合理開發水資源,達到長期有保障的目的。中國的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的水利工程,其中心目的就是保障北方人口的飲水,農田灌溉,是確保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的工程。另外,政府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法律措施,對那些對水環境有污染的企業進行關停並轉,以保護淡水資源的長期有效利用。大中城市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已經形成規模,向着節約用水,水重複利用方向發展,以達到環保,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最終目標。這是人類保護淡水資源的有效途徑,也是最佳方式。只有這樣,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才能源源不斷地保障人類及生物界的水供應,促進人類社會及生物界健康地向前發展下去。

曾看到這麼一幅漫畫,主題十分鮮明,直接提出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漫畫上面的文字直截了當地説:最後一滴淡水就是人類的眼淚。相信這不是危言聳聽的恐嚇,而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水污染,浪費水資源,未來的世界淡水資源耗盡後,人類所面臨的就是這樣的結局。如今人們已經意識到淡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淡水資源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質,是國民生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例如,近年來的持續乾旱,造成不少地方的人畜飲水困難,對國民經濟發展及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威脅。這正面告誡人類淡水的匱乏已經來臨,必須加強淡水的合理開發,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確保人類用水的正常供給。還有一些地區人們依靠水窖來維持日常生活用水,淡水的來源是依靠天上的雨水積蓄而維持日常生活用水。持續的乾旱少雨,生活用水馬上受到威脅。那裏的人,對一升水的使用率可以説,是正常地區的幾倍,重複用,再重複用,直到無法繼續使用,才給家畜倒上,這種情景經常在電視新聞上看見,令人心裏震憾。假設人類社會普遍處於這種缺水狀態後,那樣的後果是多麼的可怕啊!雖然説,水是自然循環的物質,從海洋中蒸發升騰到天空,遇到冷空氣後,凝結成水珠降落到地面上,以維護生物的水分需要,周而復始地自然循環着,但環境污染導致的氣候變化異常,如温室效應,給全球帶來極大的危害,或者持續乾旱,或者暴雨氾濫成災,讓人類遭受意想不到的災難,這種慘烈的自然災害釀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人員傷亡是令人痛心的。在這樣的血的教訓下,我們人類應該覺醒的時候了。加強環境治理,節能減排,減少水污染,節約用水,合理開發運用地下的有限資源,這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課題,到了必須面對的時候了,再向過去那樣持續發展下去,那麼人類真的將面臨的是最後一滴淡水是自己的“眼淚”了。到那時後悔莫及,人類只有面對淡水枯竭,渴死餓死了。

為了避免淡水枯竭的災難,我們還是早日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合理開發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讓人類有潔淨的淡水飲用,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生活在和諧的社會環境中,這是我們人類的共同願望和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