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精選8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1

幸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於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於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於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精選8篇)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並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着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於什麼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於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

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係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併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藴。教師只有擺脱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麼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慾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悦。

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麼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説“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佔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佔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於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着着實實接近半數,佔49.8%,創世界最高記錄”。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於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於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瞭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瞭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穫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裏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穫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後,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穫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籲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於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2

一位老教師在退休前這樣對我説: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淨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餘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幹下去的。光榮?幸福?我細細咀嚼,不禁有些懵懂。教師這職業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我想,它還是給了我們一些東西的。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準時的習慣……所以,那些多年不見的朋友聽説我做了一名孩子王,往往都會問:你的薪水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 可是,即使是再關心我的好友,也無人問及,你幸福嗎?  我幸福嗎?我又因為什麼幸福?你們呢?有沒有一個可以不加思索就説出來的答案呢? 幸福是什麼?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魂的問答。於是,我問我自己:你因為愛人而幸福過嗎? 你因為被愛而幸福過嗎? 工作累了,父母來電話,朋友來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師,這也許就是我的幸福的全部。可教師這份職業,讓我獲得了額外的關愛,它豐富了我的人生,我幸福的內涵。

以前也許我們總是很擔心:與一羣活蹦亂跳的頑皮猴打交道,我們的付出他們能讀懂多少?恐怕過了今天也就忘記了吧!朋友,我想請您聽聽這位老師的故事:那一次,我的咽喉炎又犯了,嗓子嘶啞充血,當我艱難地吐出第一個音時,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我們知道你喉嚨不好,你不要講了,你佈置點作業給我們吧。我們會管住自己的。”“對,老師你別擔心,我中午帶藥給你吃。”……中午,不知什麼時候,我的桌上擺滿了“西瓜霜”“金嗓子”,還有一根金燦燦的大香蕉。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忽然想起了《冰激凌的眼淚》中藴含的故事:那是一位支援西部的年輕教師,他步行四十里山路為的只是給全班每一個孩子買一支冰激凌。孩子們在作文中這樣寫到:我們的老師是個好人,他很愛我們,給我們每人買了一個冰激凌。我們從來沒吃過冰激凌,真好吃。大家很感動,都流淚了。冰激凌也很感動,流着白色的淚。是啊,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工作五年來我教過三個班,約等於兩百人。假定其中有一半是愛我的,那麼在親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額外的收穫了一百份關愛。收穫別人的關愛,這是一筆曠世的財富啊!

聽了上述故事, 你是否還有疑惑呢?你因為付出而幸福過嗎?你因為失去而幸福過嗎?

我們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崇尚前衞的生活,酒吧歌廳是他們熱衷的場所。洋房洋車是他們今生的最大追求。可是,他們怎能體會到我們平凡、忙碌背後的幸福呢?

在座的各位朋友,每天早上看見你們自信的笑容,從容的腳步,我想,你們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隻小鳥,有時低落有時高翔,那是我還在尋找:找尋那隱藏已久的幸福的種子,它將成為你我源源不斷的能量。

最後我要提醒你:那花白的頭髮,佝僂的背影,將不再是老師唯一的形象;那一盞清燈,伏案深夜,將不再是老師單調的寫照。我們應該長久地擁有年輕的光芒,青春的朝氣;我們應當驕傲地招展博大的關愛,美麗的心靈;我們當以全新的教師形象匯聚成一幕嶄新的特寫: 一名忠誠的教師,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幸福是什麼呢?幸福在哪裏呢?

30年前,“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30年後的今天,隨着祖國的繁榮富強,隨着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教師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都大大提高,教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然而,根據人民網教育頻道去年9月份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倖福的教師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還過得去,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

每天的講解説教,讓我們的喉嚨提早衰老;每天高高的作業本,讓我們的眼睛佈滿血絲;每天繁重的課務,讓我們回家後沒精神去搭理自己的孩子。

作為教師的幸福感在疲憊的身軀和不堪的重負中漸漸迷失了……

失落撩人回憶。

20xx年,我畢業後,便回家鄉任教了,當時19歲。19歲,自己的生命還未完全成熟,即將開始培育另一羣生命了。

還曾記得,我被分配到了鄉里最偏僻的小山村任教,學校只有幾間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全班共有13個孩子,其中就有4個孩子的父母離異,而剩下的9個孩子當中,也有3個跟着爺爺奶奶生活,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知道了這樣的情況時,我也終於明白了孩子們臉上為什麼終日不見笑容。這麼小的年紀,他們要承受多少思念之苦,我不得而知,只是暗暗地告誡自己:我是一位老師,同時也是每一個孩子的媽媽。於是,我想方設法地帶領他們享受童年的快樂。春暖花開之時,我帶着他們到村後的大山裏野炊,我們師生親自動手燒飯,採集植物標本,圍坐在一起,有調皮的孩子採了野花插在我的頭上,説:“老師真像一個花仙子”,逗樂了所有的人,我也美美的享受在其中。冬天到了,下過大雪之後,我們師生一起到村裏的農場裏滑雪,村子上空到處盪漾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慶幸自己成為了一名教師,一名農村女教師,有幸給山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同時,我也收穫着幸福,過教師節了,孩子們親自做賀卡送給我,上面寫滿了他們對我的美好祝福;不知何時,不知是誰悄悄地把一包蘋果放在了教室的門口……這樣的事情講也講不完。

而如今,經過十年時間的磨練,我已走向成熟,我用成熟的生命去培育成長的生命,我的生命之中融入了另一羣生命。

突然間,我感受到了幸福原來就在這裏。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幸福喊在孩子們童稚的問候中,幸福盛開在家長感激的笑容裏,幸福綻放在領導讚許的目光中。

最後與大家共享一篇寓言故事:

小豬問媽媽:媽媽,幸福在哪裏啊?媽媽説: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於是,小豬試着咬自己的尾巴,可是無論她怎麼努力還是咬不到,小豬十分懊惱:媽媽,為什麼我總抓不住幸福呢?媽媽笑着説: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着你的……

同行們,讓我們一起做那隻追求幸福的小豬吧。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腳步;只有樂於付出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懷着教育理想才能真正體驗到教育的幸福。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4

人活着不是為了痛苦,而是追求幸福,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自然也不例外。影響教師的人生幸福指數的因素很多,所教學生集體的學業是否成功,學習生活是否幸福,教師本身的工作是否愉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教師要給學生以幸福,自己應先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人。有了幸福的教師,才可能有幸福的學習,才可能有幸福的學生。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呢?

一、善待自己——做一個身心和諧、健康的人

作為教師,要獲得生活的幸福,我認為應該調整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1、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要輕易地透支生命去做於己不利,於人未必有力的所謂“奉獻”。

2、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進行自我保健、遊戲、娛樂、健身等活動,以調整身心、保持精神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健康的身體,去談幸福是不可能的,脱離生存環境談師德問題是沒有意義的,脱離事業發展進行師德修養是不起作用的。

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身體的健康只是善待自己最基本的要素,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獲得發展,在教學技能上不斷取得進步,在道德層次上不斷求得昇華,使自己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如果準備以教師為終生職業的話,我們還應該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於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不與經商者比財富,不與從政者比地位,不與他人比花天酒地,任憑“你黃洋街上炮聲隆,我自然不動”,做自己該做的工作。

當我們從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趣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的幸福溢於言表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美好的心境,去創設學生的美好心境,用自己的幸福去營造學生的幸福。

二、善待學生——做一個慈母般的教師

善待學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長的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那麼,怎樣善待學生呢?

首先,善待學生就要愛他們,要了解他們。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瞭解了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其次,善待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所有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公平,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

第三,善待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不盛氣凌人,用信任和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三、善待同仁——開闢一方適宜生存發展的樂土

人有七情六慾,教師也是人,而不是神,有時也會鬧情緒,也會悲傷,相處多了,矛盾在所難免。善待同仁,不僅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而且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誼,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競爭;多一些讚賞,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

在同事中尋找良師益友,在同事中找合作伙伴,在同事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虛心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無論是對自己、對他人還是對學校這個大集體,都是一件高價值的事情。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就擁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愛自己,也愛他人;播種着愛,也收穫着愛;播種着幸福,同時更收穫着幸福。幸福教師應微笑對待同事和學生,教師間的微笑可以使同事之間氣氛融洽,更可以消除自己工作中的疲勞,減輕心理上的壓力。透過微笑學生們會接納你,會喜歡你,使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也會使你的教學變得輕鬆自如,效果明顯。給同事一份微笑,給學生一份微笑,生活也會回報你一份微笑,也許你的幸福就從這兒開始了。

快樂本為感覺,幸福取決於心情,教師工作性質更是如此。只要我們盡心盡力,追求心中完善的境界,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關榮的稱呼,縱然我們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將會常駐我們的心中。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篇3

字典上説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那麼教育的幸福真諦又是什麼呢? 作為師者,我曾經不止一次地思考過,但對於這樣的問題,總覺得是一個十分玄虛的問題。在這物慾橫流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這塊曾經聖潔的田園裏。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在從教的十多年的生活中,我以一個平凡人的平凡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有時難免也偶爾受到一些功利主義的衝擊,但我一直堅持自己的一些職業精神,我想,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要學會感受自己從事的職業給自己帶來的幸福感,所以我常對自己説要個幸福的教師。

我們的教育是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至高境界是創造幸福,要想造就幸福的學生,教師首先要是幸福的。”當今社會,教師的壓力,很容易讓教師的身心結繭蒙塵,看不見教育工作的蓬勃生命力,倦怠、消極的現象就會蔓延開來,因此就會在工作中缺乏熱情,因循守舊,消極應付,就會僅憑良心滿足於“做到就行”。那麼,教師這個職業所帶來的欣喜、滿足、幸福也會隨之感悟不到。許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我們所從事的職業也有幸福,甚至從來也沒有思考過怎樣的教育才是幸福的?由於工作忙碌,常常忘記感受自己的心情。

教育的真正幸福是什麼?我以為幸福是課上課下學生一聲親切的問候,是校內校外途中學生一個誠摯的敬禮,是每逢佳節時候學生一句美好的祝福,是離開母校的學生留下的點滴記憶....如果用心去感受教育的幸福真諦,它就是這麼簡單實在。

作家畢淑敏曾經説過: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於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我們還在從事它,就不該單純地把它看成謀生的手段,我們需要努力把它變成自己的事業,在其中尋求價值和理想,在其中尋求幸福和快樂。如果不從教育本身尋求到幸福,不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那麼做教師的精神支柱就會轟然坍塌。。一個教育人生不幸福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教師自己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所以,我們要立志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把教育當作理想來追求,用人生的激情來點燃未希望之燈,用教育的理想來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來實現教育的理想。

也許有人會説,教師的幸福應該是沒有夜以繼日的作業批改,沒有嘔心瀝血的教案准備,沒有沒完沒了的瑣事糾纏。但我要説,教師的幸福首先在於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富足。我們可以感受這樣的生活:冬日的下午,煦暖的陽光,斜斜地從窗子灑進來,一杯熱茶,一支筆,一本書,何等的逍遙?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樂從心底油然升起,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悄然逝去。如飲甘醇,如灌醍醐,一種震撼,一種洗禮,一種共鳴,一種幸福。沉浸書堆,我時常奔放地想如詩人一般盡情抒懷。在社會喧囂的樊籬中我不斷尋覓閲讀帶給自己的寧靜,在書香中尋找理性的迴歸,就像在沙漠中尋求綠洲的跋涉者。在書香中,我們讓自己的思想恢復彈性,讓自己的靈魂重新變得豐滿而博大。讓我們做一個古香古色、平靜淡泊、精神高貴的現代教師。古香古色是我作為教師的一種本色,平靜淡泊是我作為教師的一種狀態,精神高貴是我作為教師的的一種操守。教師作為精神高貴的知識分子,我們應該把真理告訴人們。

我時常捕捉到教育思緒雲飄漫舞的輕盈,我更陶醉於教育幸福送給我的萬般純淨。教師的幸福在於擁有一顆通融、豁達、敞亮和感動的心。教師的教育生命是由豁達和寬容、感動與和諧累積起來的精神生命。作為教師,只有擁有相對安靜、安寧、安定的心境才能打開心障,體察自我,尋找和發現教育中的幸福。其實,教育中的幸福不只是在心靈深處,更在我們眼前手邊,在教室的每一角落,在學生的快樂臉龐,所以我要滿足於學生的點滴進步,感動生活中的點滴理解、點滴寬容、點滴信任,甚至是壓力、埋怨和批評。在與學生的心心相印中我不斷體驗着學生愛我的滿足,在家長的讚揚聲中我不斷收穫着成長的足跡。

“慢慢走,欣賞啊!”阿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告訴我們教師的幸福還在於能夠欣賞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當然這樣的幸福並不單純地表現在輕鬆自在的人生態度上,這樣的幸福是一種由內而外流淌出來的甘霖,它具有豐富的人生內涵和無盡的生命回味。現代教師不僅要懂得用一顆年輕的心和一分湧動的情去點燃教育的聖火,還應該懂得體驗生活的情趣,享受人生的樂趣,得意時,會在春晨秋夜低吟,失意時,也會在花前月下淺唱,和自己的心面對面,與所愛的人心連心。這樣的生活,也許會有非議,但這樣的生活,不失本真,是心靈和性情的和諧融合,有一種幸福的味道。我們要在精神富足中學會欣賞,懂得欣賞,在欣賞中做一個真正幸福的教師。

在《生命的林子》一文中,方丈問玄奘:“燭火和太陽, 哪個更亮些?你願意做燭火還是太陽?”玄奘選擇的是做太陽,經過他的努力,玄奘終於成為一代名僧。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只停留在做蠟燭上,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我們要做太陽,要追求永恆,要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輝煌自己。只有這樣,我們的靈魂會使課堂呈現嶄新的景象,會使年輕的心靈不再戰慄,得到昇華。

對人生而言,幸福是不可以存儲和轉移支付的,幸福是一種生命元素,與生命是水乳交融的,儘管幸福的定義有無數種,但為學生的幸福而幸福地活着是恆久的,這是我們教師心靈的依靠。

做幸福的教師,是目標;幸福地做教師,是踐行;做教師的幸福, 是成功!讓我們銘記特級教師劉可欽的話與大家共勉:

在平常的教學中感悟教育!

在平實的細節中尋找真諦!

在平和的心態下追尋做教師的幸福!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5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調查報告,作為在一線工作近20xx年的幼兒教師,頗有感觸。

與朋友閒聊時,朋友問”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還會願意做現在這個職業嗎“十年前我可能會衝口而出“我願意”。曾經的我,躊躇滿志。流連於孩子的天真,陶醉在孩子的笑容裏。每每會為孩子的一個問候,家長的一句讚許,領導的一次鼓勵而心動不已,那時的我是真真切切感受着一種幸福!那是我自己選擇的”幸福”!現在的我在經歷了多少職場風雨之後,已經不會盲目而衝動地輕易下什麼結論了--------雖然我依然愛着我的孩子們,我也依然活躍於幼教這個大舞台上!

曾經在網上的大討論中看到有老師説過這樣一段留言:“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大,時間長。班級人數多,教師的案頭工作,業務學習等多之又多,開課多,比賽多,還有較低的薪酬水平,而後帶來的沉重的心理和生理負擔。總之,幼兒教師的工作現在比起以前實在是太難了。談什麼幸福感?幼兒教師的這份工作在別人眼裏看來很簡單,很輕鬆,而真正工作在這行業中的老師們只有她們才知道辛苦與幸福的代價。”這是一段比較具有代表意義的話,它道出了當今許多幼兒教師心裏的苦與無奈。姑且不論她説的對與錯,是與非,至少她代表了一種心聲,一種呼籲。試想:若老師們揹負的是這樣一種責任和壓力,幸福感從何而來?當一個人不能從所從事的職業中感到快樂和幸福的時候他會這麼樣?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是的,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必須奉獻,但對於社會,對於管理者來説:怎樣把這種奉獻轉化為一種內在的動力,讓他們感到奉獻也是一種幸福呢?足夠的職業幸福感將能為幼教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可靠的人力保證和智能支撐!

教師的苦,教師的怨,教師的挫折和壓力分析起來不過來源於:1、待遇不足;2、與管理者有矛盾;3、幼兒園內部管理不善;4、對今後的發展缺乏信心;高收入帶來的滿足感毋庸置疑。怎樣在社會。單位內部。以及個人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也是我們自己所無能為力的。客觀條件的制約無疑使這一點顯得任重而道遠。管理者的激勵與調節也是我們教師所一直渴望的,在幼兒園裏的大多數普通教師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某次上面有任務下來,或是開課,或是表演,往往這樣的任務都會指定某些老師,而大多數老師都會覺得事不關己,甚至認為“領導眼裏沒有咱”,這無疑不利於工作的開展。那麼能不能開展一次“搶任務”的活動,以此調動大多數老師的積極性。教師的積極性在於能夠滿足其合理的需要,這種合理的需要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大方面的需要,前者得到一定的滿足之後,再滿足這種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一種公平競爭的需要,一種被認可和獲得尊重的需要呢?

搶任務“活動就是給每一位幼兒教師以充分表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業務能力的機會,使她們發揮了自我動力(內驅力)的作用。變“要我做,我才做”為“我要做”。不僅能激發教師的成就欲,更能增加集體之間的一種團結協助精神!無疑是一個明智的舉措,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最後一點是對今後的發展缺乏信心。一個沒有發展前途的事業也是能導致幸福感降低的,有夢就有希望,給自己一個方向,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空間裏面生存與工作。當一個目標不再遙不可及的時候,工作就有了幸福感,其實就這麼簡單!

如果説以上這些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那麼在能力所及的空間裏感受職業的幸福,消除那種“幹一行怨一行”的職業倦怠感而進行良好的心理調節就是要靠我們自己了!這是“內因”!工作着是快樂的,正確看待客觀存在的問題,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將使我們滿足着從而幸福着!首先:我們要形成自己的職業特長,這是關鍵。或許我們沒有動聽的歌喉“能歌”,沒有曼妙的身材“善舞”;沒有激情的文字“能寫”,沒有馬良的神筆“會畫”。但我們一定要有一個你自己所具備的東西:可能是你温柔的笑容,善於溝通的談話技巧,也可能是你奇妙的創意,課堂上駕馭自如的“教學風度”。形成了這些職業特長,你就有了園裏園外不可替代的位置,職業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其次”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氛圍。“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意氣。志氣相投的同事和朋友,是工作的動力和支撐!多些寬容和諒解;多些誠摯和坦然,將會使你處世坦蕩,胸懷寬廣,心理健康而保持職業的快樂;另外與家長的溝通也很重要,那是幫助他們瞭解你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取得他們的支持是你作好工作的保證。

最後,要學會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開心的時候我們如沐春風,對誰都和顏悦色,相敬如賓。可是情緒有障礙的時候難免深鎖娥眉,心事重重有時候甚至怒髮衝冠!教師也是人,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不順,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宣泄方式:茶樓裏。湖畔邊和摯友的悠悠細語,週末歌廳裏盡情放歌,假日舞廳裏的激情舞蹈,網上的衝浪,枕邊的哭泣等等都是可行之計!總之學會調理自己,給自己多一份關愛,把漸漸失去的“幸福”找回來!快樂與共!讓幸福感永遠伴隨着我們!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幸福是什麼呢?幸福在哪裏呢?

30年前,“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30年後的今天,隨着祖國的繁榮富強,隨着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教師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都大大提高,教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然而,根據人民網教育頻道去年9月份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倖福的教師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還過得去,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

每天的講解説教,讓我們的喉嚨提早衰老;每天高高的作業本,讓我們的眼睛佈滿血絲;每天繁重的課務,讓我們回家後沒精神去搭理自己的孩子。

作為教師的幸福感在疲憊的身軀和不堪的重負中漸漸迷失了……

失落撩人回憶。

20xx年,我畢業後,便回家鄉任教了,當時19歲。19歲,自己的生命還未完全成熟,即將開始培育另一羣生命了。

還曾記得,我被分配到了鄉里最偏僻的小山村任教,學校只有幾間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全班共有13個孩子,其中就有4個孩子的父母離異,而剩下的9個孩子當中,也有3個跟着爺爺奶奶生活,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知道了這樣的情況時,我也終於明白了孩子們臉上為什麼終日不見笑容。這麼小的年紀,他們要承受多少思念之苦,我不得而知,只是暗暗地告誡自己:我是一位老師,同時也是每一個孩子的媽媽。於是,我想方設法地帶領他們享受童年的快樂。春暖花開之時,我帶着他們到村後的大山裏野炊,我們師生親自動手燒飯,採集植物標本,圍坐在一起,有調皮的孩子採了野花插在我的頭上,説:“老師真像一個花仙子”,逗樂了所有的人,我也美美的享受在其中。冬天到了,下過大雪之後,我們師生一起到村裏的農場裏滑雪,村子上空到處盪漾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慶幸自己成為了一名教師,一名農村女教師,有幸給山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同時,我也收穫着幸福,過教師節了,孩子們親自做賀卡送給我,上面寫滿了他們對我的美好祝福;不知何時,不知是誰悄悄地把一包蘋果放在了教室的門口……這樣的事情講也講不完。

而如今,經過十年時間的磨練,我已走向成熟,我用成熟的生命去培育成長的生命,我的生命之中融入了另一羣生命。

突然間,我感受到了幸福原來就在這裏。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幸福喊在孩子們童稚的問候中,幸福盛開在家長感激的笑容裏,幸福綻放在領導讚許的目光中。

最後與大家共享一篇寓言故事:

小豬問媽媽:媽媽,幸福在哪裏啊?媽媽説: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於是,小豬試着咬自己的尾巴,可是無論她怎麼努力還是咬不到,小豬十分懊惱:媽媽,為什麼我總抓不住幸福呢?媽媽笑着説: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着你的……

同行們,讓我們一起做那隻追求幸福的小豬吧。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腳步;只有樂於付出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不斷進取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殿堂,只有懷着教育理想才能真正體驗到教育的幸福。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7

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於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於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於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並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着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於什麼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於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係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併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藴。教師只有擺脱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麼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慾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悦。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麼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説“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根據1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佔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佔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於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着着實實接近半數,佔49.8%,創世界最高記錄”。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於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於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瞭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瞭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穫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裏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穫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後,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穫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籲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於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演講稿 篇8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累並幸福着》。

一路走來,雖然步履蹣跚,但收穫頗多。雖然還沒有取得驕人的成績,沒有到達繁花似錦的聖境,但是,閲讀帶給學生的卻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豐富的知識積澱。我在嘗試着、堅持着,向學生播撒着閲讀的種子,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叫作《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的詩歌,詩裏説: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梅子涵説:如果每位老師讀了100本童書,就有一張走向童年的郵票。國小教育是與兒童打交道,不理解兒童,不理解兒童的世界,就不可能有優秀的國小教育。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説,教育需要閲讀。正是這些毛蟲們也改變着我,在這些童書穿行,彷彿又重回童年的歲月,心也變得純淨、年輕:我無數次告訴自己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帶着童心上路,讓閲讀變得輕鬆愉悦;閲讀經典童書,享受幸福人生;學生、老師、家長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讓不同年齡的兒童讀到他此時此刻最適宜的書。在這裏我還要感謝學校為我們準備了充足的課堂資源,蘇霍姆林斯基説:“一所學校,只要有足夠多的供師生讀的書,不管多麼簡陋,都是一所好學校。

如果缺少書籍,即使學校建設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但是,前行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有時為了一個課件,要準備幾天,先把書買來,一張張拍拍下來,再做成課件,上完課,還要評析學生的作品再發到教育在線論壇上。經常的電腦前熬夜使我的身體亮起了紅燈,那段時間裏我告訴自己放棄吧,我只是一名普通人,除了老師還有很多稱謂,沒有好的身體什麼都沒有了,家庭需要我,兩邊的父母需要我去贍養、年幼的孩子需要我的教育,痛定思痛,放棄。可當我病後重回這三尺講壇,望着那四十多雙渴望眼睛,我已經身不由己,沒有資格説出那兩個字,整裝出發重新上路。

如今我們已有粉紅毛蟲變成淺綠毛蟲,毛蟲的身體越來豐盈。我們是一羣在新教育的夢感召之下的毛毛蟲,雖然我們爬行得很艱難,但我們感覺很幸福,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憧憬蜕變成蝴蝶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們還只是站在起點,理想的教育,永遠都在明天。我期待更多的大毛蟲們加入進來,相信有我們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金苑學校的花圃裏定有成羣的蝴蝶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