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大綱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歡迎大家閲讀。

八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大綱

八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過了半個學期了,還記得上次家長會,家長們都迫切地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特別是學習方面,所以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本次期會考試的情況,其次請部分學生代表交流一下學習經驗及請部分家長介紹一下他們比較成功的家教經驗,希望能對在座的各位有幫助。

一、孩子們在校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

(一)學習方面

1、期會考試。

幾個月來孩子們一如既往的愛着自己,愛着老師,愛着這個班級,我相信他們也一如既往地愛着自己的爸爸媽媽,正因為每個孩子心存善念,所以整個班級的風氣是積極進取、蒸蒸日上的,因此在月考和本次期會考試中各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許多同學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如,潘毅進步132個名次,尹採慧107,周志斌86,楊珊珊68,劉佩佩68,吳偉偉63,孫慧媛64,滕召民62,陳婷婷60,進步幅度大的還有張婷婷,大孫悦,解維凱,宗亞鑫,藍晶,宋君麗,李莉,時艾潔,蘭曉彤,王學睿,張晅,潘彬彬,金梅,郭佳平,王珊,張克召,王迪,於今。這些同學都進步10個以上名次,進入級部180名的同學有20個,分別是王曉亮,黃韜,李汶展,趙永濤,於金,李曉娜,張海粟,小孫悦,王迪,佘吉秋,王旭,楊珊珊,張克召,孫瀟,陳婷婷,潘毅,張文武,王欣,徐翔,尹採慧。本次考試單科成績有許多成績突出的同學,在這不一一點名表揚了,請大家會後仔細查看成績表。

2、日常學習。

進入八年級以後,學生的課程難度增大,容量增多,並且新增加了物理科目,學業負擔相對增加,部分學生出現掉隊現象,許多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現在八年級學生的開設的學科數量達到了十幾門之多。因此日常的學習節奏和時間比起七年級應該緊張的多,如果孩子的表現相反的話,那就證明孩子出了問題,我們家長應及時發現,幫其找出原因及時糾正,否則孩子成績肯定下降。孩子們在學校課堂上的表現,我們瞭解的比較詳細,我作為班主任雖然只教孩子們英語,但我會吩咐各科代表每節課下課後都來跟回報課堂情況,比如歷史課上老師檢查哪些同學?誰回答對了?誰回答錯了?每科如此。關於家庭作業,也類似做法,各科代表每天及時向我彙報情況,哪科哪些同學沒寫作業,我都第一時間瞭解情況,督促他們及時查漏補缺,上午放學前補不完的,我會留他中午在這親自看着他補,這些做法被有些同學鑽了空子,晚上回家不寫作業,第二天上學前跟家長説在學校吃飯,這樣在家長眼前把不寫作業矇混過關,希望各位家長協調我們監管好孩子們的家庭作業情況,力求能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記錄本,對照着檢查作業,當然對於大多數自覺的孩子來説,這是多此一舉。八年級是最關鍵的一年,國中階段最後的角逐從現在就已經開始了,八年級期末的地理生物會考,和微機考試,成績將直接匯入九年級的升學考試成績,因此也請各位家長從現在開始和老師們孩子們一起緊張起來,共同努力,爭取取得好成績。

(二)生活和心理狀態方面。在這裏我先分析一下當前我們學生的一些實際情況,供大家參考。

1、從孩子這方面來講,他們面對的主要困難有這樣一些:

(1)、學生自主、獨立、反叛意識增強。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對學校及教師的不斷熟悉,部分學生不再對家長、教師言聽計從,而是有了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個別學生出現了與校外不良少年交往的現象。

(2)、由於生理和心理髮育的急劇變化,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產生願意與異性同學交往的想法,如果在這時候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正常的關心和幫助,孩子的健康成長必然會偏離正常的軌道。

(3)、他們沒有了剛進入國中的新鮮感,還沒有會考帶來的升學壓力。儘管家長希望子女成龍成鳳心切,但部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一旦放鬆,就會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的現象,甚至出現厭學情緒。這一階段的學生大量出現了“鬆一鬆,降一降;抓一抓,上一上”的現象。綜合這些因素,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的老師和在座的家長都必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現在正是他們成長髮展的轉折點,也是教育的關鍵期,雖然他們現在有許多讓我們家長感到頭痛的表現,但只要把握住教育的時機,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和指導,這些孩子就會順利地跨過這個分水嶺,並且為他們自己的人生之路增加一筆寶貴的財富。

2、目前本班同學存在的變化比較明顯比較集中的幾個問題是:

(1)、部分同學的責任心、班級榮譽感有所下降,進取心也不如過去。對於老師佈置的工作不認真對待,例如在室外、教室值日時敷衍了事,或根本不做。

(2)、部分同學思想不單純,講髒話、污言穢語,編造無聊的低級話題,在少數同學身上還比較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個人形象和優秀班集體的形象,也造成同學矛盾,更敗壞了班級風氣。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極為反感,請家長們重視自己孩子的日常語言。

(3)、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顯得不耐煩……老師批評的稍微重點,個別學生向家長告些與事實不符的“御狀”,人為地給我們的家校溝通製造不必要的麻煩。

(三)針對以上學生特點,我再就家庭教育的幾點看法和各位家長交換意見。

1、走出家庭教育的的三個誤區

(1)對孩子只重智力開發,忽視情商的提高。從孩子剛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注重開發孩子的這個特長,那個特長,卻忽略了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説具體點就是忽視了對孩子情感方面的教育,教會孩子珍惜父母兄弟姐妹間的親情,珍惜朋友同學間的友情,還有長大後將會遇見的愛情,要讓他們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同學的陪伴。

(2)孩子來上學就是來學知識的,只要考個好成績就是個好學生。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孩子上學不僅僅是學好文化課,考個好成績的,更重要的是學守規矩學做人的,規矩久之成習慣,習慣久之成性格,而性格能決定人的一生。

(3)對學校和老師的教育過分依賴。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感激地對老師説,孩子就交給你們教育了,我們真的非常感謝這些家長的信任,但是家長和老師這兩者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學校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可是父母親情父母大愛是誰也無法替代的。

2、關於家庭教育的四條建議

(1)針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樹立信心,下定決心,抱以恆心。請從關注孩子的家庭作業做起吧,不論陰晴圓缺,不論心情好壞,不論忙於不忙,從堅持檢查孩子的作業開始!

(2)對問題孩子加大管理力度,對於個別孩子,他吃軟的就多哄他,他怕硬的就要時常給他個警告。

(3)呼籲家長們能和老師們配合好。首先、要理解老師的工作,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雖然比不上父母,但是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樣的,沒有一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一事無成的。更甚者,老師關注孩子的時間更長,以我們班主任為例,早晨和孩子們一起7點多鐘就到校,看着他們早自習,該上課時去上課,不是自己的課時,即從後門看看孩子上課表現好不好,有沒有認真聽講,課間,再到教師走走看看,有沒有不舒服的,有沒有鬧小矛盾的。中午我們大都不回家吃飯,(……)。放學後,再去教室看看有沒有不及時回家的,所有班主任和各位家長一樣都是有家有孩子的,一天從早晨7點到下午5點一直是看護着你們的孩子的,所以請相信老師們和各位家長一樣的用心培養孩子,當然教育60多個孩子的耐心,和教育一個孩子的耐心是沒法比的,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有失去耐心的時候,那時説的話可能不那麼理智,也可能有行為過激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尤其需要各位的理解。

其次、需要各位維護老師的尊嚴,維護老師教育的權威性説到這,我非常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工作的配合,自任8班班主任以來,各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能全力配合支持我的工作,特別是被我批評次數比較多的學生家長,從來沒有一句責怪和埋怨的話語,各位的通情達理讓我非常感動。我常對我們的老師説,8班之所以優秀,就是因為有這樣一羣優秀的家長,有這樣的家長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孩子教育好呢?這種理解和信任是對我工作的最大支持,這也是我班主任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的動力所在。今後歡迎大家多和我聯繫溝通。

(4)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經常主動聯繫各位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因為每個班主任面對的至少是60多個同學,要聯繫每位家長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請大家多多與我聯繫,我會盡最大努力做到更好!

囉囉嗦嗦講了這麼多,耽誤了你們的時間。有講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我們今天的家長會,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你們家長與我們老師之間,多多溝通、多多理解、多多支持!你們還有什麼疑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會議結束過後,單獨找我或我們的各科任教師座談!

二、聽聽部分學生代表的心聲和他們的學習經驗(王曉亮、李汶展)

三、交流一下教子之方(黃韜家長、潘毅家長)

非常感謝兩位家長的精彩講話,讓我們受益匪淺,家長會到此結束,最後再次感謝各位百忙之中來參加這次家長會!

八年級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二:

下午好!很高興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八年級(2)班的師生,感謝各位家長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孩子進入八年級已經一個多月了。雖然通過電話,我和一部分學生的家長已經有了接觸,交流了孩子在家在校的行為習慣、學習情況等方面的表現,但絕大多數的家長我們還未曾謀面過。

召開此次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更清楚的瞭解在座各位的子女在校或在家的表現,以便老師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來。我想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切“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

俗話説:“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成年人尚且如此,不要説孩子了。所以孩子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那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一件事了。冰心説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與他們一起學做人,學知識,學交往,學玩耍。同時我也殷切地盼望能得到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讓孩子在家、學校這兩個生活學習的主環境裏和諧、快樂、蓬勃向上地發展。

一、班級整體情況和存在差異

(一)本班有18個男生,27個女生,女生人數超過了一半。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孩子們已經能夠打成一片。他們聰明、熱情、勤勞、活潑。課上大部分孩子聽課認真,思維活躍,也敢於表達,作業上大部分同學能及時完成,書寫漂亮。每天清晨的清掃和每月的勞動值周,學生都能主動的及時地完成;還有一些人,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任勞任怨地為班級服務,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

開學到現在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班裏已經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在學校的日常規範活動評比中,我們班的扣分極少極少。班上的紀律、衞生等方面都很好。

月考成績彙報:

應該説,檢測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檢測,讓孩子瞭解今後學習的大方向,讓我們瞭解孩子知識的薄弱點,使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的放矢。

(二)存在問題

這次考試雖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更讓我清醒地看到了班級裏存在的差異

1、學生習慣有差異

班級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相當好,上課時專心,作業專注,所以作業速度很快。可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被我戲稱為“磨、拖、羅、拉”。上課的時候默默無聞,你講什麼充耳不聞,做作業的時候卻磨蹭、拖拉、羅嗦,所以我稱他們為摩托羅拉。有一部分學生做作業時不專注,喜歡左顧右盼,交頭接耳,非常羅嗦。於是很可能你看到孩子回家做了很久的作業還沒有做好,等得心急了,説不定不自然地就連老師一起罵了。

2、重視程度有差異

開學來我還是在很多佈置的回家任務的反饋中感受到各個家庭對孩子的重視程度確實有很大差異,比如:有的孩子經常有少做、漏做,甚至不做作業的情況,可我們的家長卻絲毫不知情,或者知道了就乾脆就之任之了。其實我們家長何嘗不是在給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呢?在這裏我想請各位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做事認真的形象,在無形中給予孩子良好的影響和教育,這是隱性的教育因素,是我們學校教育無法涉及的,但給孩子的影響卻是極大的。

3、學習效率有差異。

作業問題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我理解每個當父母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輕鬆。其實作業問題是一個全社會共性的問題,作業時間的問題體現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問題。我比較贊同這個觀點。憑心而論,學校的作業確實很多,每次作業的佈置老師都事先估計了時間。接受能力強速度快的學生很可能在學校就已經做好了,而有些速度慢的習慣不是很好的,單門功課在一個半小時以上,都是很正常的。同樣的作業,而有些家長説孩子要做2個小時甚至3、4個小時的作業,這就要問問孩子的學習效率了?我們允許個體之間有差異,但是差異太大就要反思是不是孩子在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上有問題。

4、學習方法的差異

有些同學很主動的積極地學習,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有限作業,還有計劃地給自己補充了很多精選的練習,預習,複習工作完成出色;而有些同學呢,是被動地隨性地學習,有時佈置的作業也不能完成,更別説給自己加營養快餐了。故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是一直處於飢餓狀態,而有些同學則是一直處於幻想中的温飽狀態。這兩種方法怎麼可能換來同樣的效果?同台較技,自然是後者落敗的可能性來的大了。

5、學科之間不平衡,有偏科現象。

二、孩子進入八年級的變化

孩子升入八年級年級,一切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學生的各項發展要求,都和原來有了很大的區別。因此八年級年級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如果孩子能很快適應,那麼他會越學越輕鬆,反之,孩子會越學越累,成績越落越後。如果要使孩子順利的完成這個過渡過程,九年級會考考上心目中的學校,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觀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們家長的幫助,家長要幫助他,那麼你必須瞭解孩子這個過程中的變化:

1、學習方面:

知識學習更廣泛了,考試類型更多更復雜了。學習的容量更大了。答題的要求更高更規範了。知識點越來越密集。隨着年齡的增長,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其實這正是逐漸向九年級體系的靠攏過程。所以呀,有些家長不要憂心忡忡,尤其是看到孩子的成績像“高台跳水”一般從99、100落到了80多分,更是心急如焚。又是抱怨孩子不認真成績退步了,又是抱怨老師水平低,把自己的孩子教差了。其實,我要告訴在座的各位家長,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我們不能光看分數,更要看分數的含金量。

2、心理方面:

其次,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也變了。人大心也大。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不願意將自己的小祕密與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漸增強。不知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這階段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要求和標準,而且你有時很難與他溝通。其實我們不必太追求最後的結果,可以先答應他們的要求,同意讓孩子自己試試。另外,家長還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因為這階段的孩子太怕“丟面子”,很容易有逆反心理。

3、思想意識。

再次,孩子們的思想從單純更走向了複雜。所以我常常聽到你們説:這孩子很要強,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應該説,八年級年級正好是他們的一個心理特殊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辨別力比較弱的。他們不能把社會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也就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經常提醒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給他明確的方向。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風”保持一致。不要爸爸媽媽這麼説,爺爺奶奶卻是那麼説,這樣孩子就更辨別不清楚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與學校老師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則學校老師再怎麼嚴格,對正逐步想要走向獨立、正擁有反叛意識的孩子來説,將絕對出現效果為“零”的教育,有時甚至還會出現負數。

三、我的教育教學思想

我始終要向他們傳遞這樣一個觀念: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要做好人,誠信是首要。

我總是在學生面前説到做到,不食言!(有些事情也許你們家長見了認為是小題大做,沒事情找茬。可學校沒小事,件件是大事。這是教育人的事情,得從小事情抓起。否則,老師怎麼會在孩子心目中會那樣敬畏?你們家長的話為什麼有時會沒有作用?而且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大,你們的話會越來越不靈驗。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此。)對待孩子説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説,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可是孩子説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髮現。為了懲罰孩子説謊,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捱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後更會説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遇到這樣的情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恰當地引導。如:可以給孩子三次機會,第一次説理,第二次提醒,第三次再懲罰也不遲。這樣,給孩子改正錯誤一個緩衝,一個過程,孩子就不會有害怕恐懼的心理了。

其次是要善解人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生活……他懂得感恩了,一定會把學習搞好。我提倡孩子在家要做家務活。勞動能讓人心思細膩,能讓人懂得辛苦……學會生活,有這麼多的好處,你們家長為什麼一定要包辦呢?剛開學,我每天都來親自打掃教室,我就幾次三番説:“咳,要是有人來主動奪過我手中的掃把勞動的人,我一定很欣賞!”現在,我只要拿起勞動的工具,來搶的人一定很多,因為我大肆表揚了一番。現在,當有人又要來搶時,我又説:“咳,要是我沒做,你們就看到髒的地方並且主動去打掃了,我更高興。”各位家長,你認為我是做的小事情嗎?這是在塑造人,塑造一個勤快的、善解人意的人!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哪樣的社會不歡迎?

再者是培養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中學三年很快就會一晃而過,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於今後生活所運用的知識比起來,絕對是杯水抽薪的問題。所以在校學習階段,致力每個學生都能自己主動地去學習,特別是讓每個學生有今後學習的能力,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他學會了學習,那他就擁有了一個聚寶盆。通過學習,孩子的心智會快速地發展起來,品德性情都會有顯著的提高。這樣的人,我想定會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到老時,你還會為自己的子女不孝順而揪心嗎?

四、需要各位配合的幾個方面。

家長的善導是家庭教育的黃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及時抓好教育,才能使孩子步入深層次的發展。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們的責任。學生來到學校接受教育,提高和進步,是我們老師的願望,也是家長們的願望。因此我希望家長朋友多費點心思,配合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幫助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最大的不幸往往是從忘記自己的責任開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後就會在重大事情上。

孩子們沒有責任心的問題,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或聽到孩子們不負責任的事情。如:忘了帶學習用具,作業沒做完就玩去了;做清潔,掃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見人影了;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垃圾塞得連書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每當老師幫助教育時,孩子們都是一個理由"忘了"。那麼是不是我們的孩子記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們的孩子沒有被培養起責任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天都有父母把孩子忘記的東西,紅領巾、校服、書、本子,送來。家長的寬容縱容了孩子責任感的缺失。我建議家長提醒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關學習工具與資料和不是包辦。自己能解決的事情自己做,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抓緊時間不拖欠。

首先,讓孩子迅速開始。有些同學在坐下開始做作業時,常表現出不能立刻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狀態的特徵:或東找西找學習用品;或東翻翻語文,西翻翻數學;或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瞄瞄電視,一會兒聽聽大人們閒聊,一會兒又插話……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我想這個問題只要你固定他的時間和地點,那是很容易解決的。

其次,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協助孩子排除外界物質誘惑,使內心安靜下來。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批評、教育孩子,一來教育無效,二來作業效率低下,長此以往,還會導致作業與煩人的數落聯繫在一起,從而討厭做作業。

3、培養孩子的耐挫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的關懷、爺爺奶奶的呵護中長大,備受至愛,事事順心,因而,缺乏一種耐挫力。主要表現為: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偶爾考試成績不佳便會經受不起,失去自信心。為此,家長有必要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識地讓孩子經受一些小小的挫折,並鼓勵他自己克服。為他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最後,我想用美國人的一段話,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勉。

兒童在生活中所學到的,與其生活環境有關: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難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內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主張正義;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讚許的環境之中,他就學會自愛。

我希望每個家長,

多一份責任,少一分放任 多一分鼓勵,少一分訓斥

多一份關心,少一分隨意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

多一分賞識,少一分自棄

因為緣份,我們將同行一路,今天這次家長會,算是我們的第一次握手吧!想和您探討的東西很多,限於時間關係,不能詳盡敍述,但相信隨着彼此瞭解的深入,我們還會有更多次的不同形式的握手。書信,面談,電話都可以,再次深深感謝各位的理解與支持,為了孩子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我始終相信,付出終有回報,在各位家長的配合下,在孩子們的努力下,我想孩子們一定能茁壯成長。今天我要講的就是這些。講得不當之處,請各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