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通用3篇)

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 篇1

一、讚美法

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通用3篇)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所以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説罪狀,所以,老師要多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並且因人而異,運用共同語言。老師如與家長語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語言的運用,就難以溝通。對於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關心教育的家長,溝通時就要找好切入點,滿口“教育理念”,家長哪裏聽得懂。應針對不同對象,轉化成家長能理解的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若進行電話交流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老師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稱讚肯定時,語氣要堅定;訴説孩子問題時,語氣要婉轉。教師要把電話成為“感情專線”。讚美的作用遠遠大於批評指責,它能調動起人的所有積極因素,激發其源於內心的責任感。

每個家長都希望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表揚和讚美,可是全部講優點也不行。有一種説法是:“講十個優點,再講一個缺點。”也就是説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原則是:表揚和關心要貫穿始終,有時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時還要實話實説。教師用愛心開啟家長的心扉,家長將無比信任你,為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助力。

二、訪問法

這是學校聯繫家庭,瞭解家長,指導家庭教育的經常方式。家訪談話要有方向、有目的,講究藝術,切不可漫無邊際地閒聊。要以表揚為主,從讚揚的角度切入話題,對學生的缺點卻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過表揚別的學生在某個方面的優點來提醒家長,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後該朝那個方向努力。這樣,不僅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臉面,拉近了師生距離,也使談話氣氛活躍,場面融洽和諧。家訪時,要熱情誠懇,心平氣和,尊重家長,認真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在家裏的表現,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建議。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從學生的基本資料或平時言談了解學生家庭成員的職業、工作地點等。這些可幫助老師作好心理準備,有利於家訪時的溝通。

三、舉行家長會

這是學校與家庭的集體工作方式,創造條件,請家長到學校來參觀、聽課、座談。

首先,應該在會前將不同知識水平的家長分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對家長的調查工作,調查的內容包括:年齡、工作、愛好、性別、性格、知識層次、家庭狀況等。然後在家長會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可以向家長傾吐學生的心聲,要求家長全面的關心學生的成長,並讓家長就如何豐富學生的生活、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獻計獻策。教會他們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次,讓家長變成家長會的主體,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懇請家長對學校、老師、任課教師提出建議、意見,傾吐孩子們的心聲。對於家長們的合理、切實可行的建議,儘可能採用,這樣會拉近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通過家長會,可以獲取家長和教師的不同意見,切身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的想法。從而使教師與家長形成互相平等、互相指導的氛圍。徵求家長的意見時態度要誠懇,同時也要反思,家長和教師在本次家長會中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四、臨時性的會議

由於這種會議並不在老師計劃之內,在毫無準備、資料掌握不無的情況下,教師尤宜慎重其事。

首先了解家長的來意。老師可禮貌地詢問對方對該事件的瞭解情況及看法,掌握他的會談目的。其次對家長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於與家長進行辯論,只需專心聆聽,瞭解他的感受。並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氣和後再進行解釋。最後表達對學生的關心。家長真正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關懷我的孩子。不管何種溝通方式,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關心自己的孩子。

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 篇2

第一,與學生家長溝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地點。人人都有情緒化或心情不佳的時候,那麼此時就不是與家長進行交談的時候,與家長溝通,應先間接地向學生了解其家中的情況,以便決定是否適合與家長交談。

第二,與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多數老師約見家長時,説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數落,情緒發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長的耳朵也塞滿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氣。我們要時刻保持親切的笑容,去面對他們,去體諒做父母的心情,以一個教師特有的耐心去面對他們,通過換位思考去了解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們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説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後是不會向家長説的,反而説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老師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徵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以應付自如了。

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 篇3

1善用教師的影響力,引導父母一起成長

這幾年,我經常聽到家長為我為我介紹他們的孩子時,會特別加上標籤,比如説,我的孩子是屬於「慢熱型」、是「觀察型」的,我的孩子「很繃」,或是我的孩子雖然功課不大好,但是他很快樂、很善良等等。聽過幾次之後,我對於如此一致的標籤用語戚到很好奇,所以問了幾個家長,很想知道這些類型是由誰設定的?家長告訴我,是學校或安親班老師對孩子進行觀察後的歸類。

對於這件事,我很不以為然,老師們這樣分類孩子對家長是一種誤導,家長因為信任教師的專業,如果以此放大做為檢視孩子行為的標準,便會越看越同意,這等於自己領着孩子入座於這些標籤中。一個經常被稱為「慢熱型」的孩子,本來只是不大懂得與人相處時應有的禮貌,一旦有過幾次聽媽媽在別人面前説他這種行為是「慢熱」,果真就越來越不與人招呼、越不習慣有問有答,甚至開始躲躲藏藏,以實際行動來顯現他的「人際慢熱」。

我也看過另一個孩子,她的母親總不讓身邊的人有機會跟她好好對話,只要有人跟孩子初見面,她一定會再三強調,她的孩子不會輕易開口,因為她是個「觀察型」的孩子。所以,原本極為簡單自然的應對,也只看到孩子眼睛咕嚕咕嚕地轉,絕不回答任何問話。我發現父母親在幾個類型中特別喜歡「觀察型」這個標籤,也許他們覺得這個類型有比較深刻細緻的傾向,所以更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固守在這個行為之中,而把所有應該給予的正常教導都視為勉強與傷害。

2兒童經常從所受的對待與評價中,定下行為的意向

我反對這些標籤的理由是,當孩子受到過度或不該有的關注時,往往以為這是博得關注最好的方法,因此會刻意強化表現,如果這些舉止並不適當,家長與師長就應該在最自然的情況下協助他們修正行為。比如説,當一個孩子來上課時噙着眼淚,既不説要留下、也不説不想上課,我總希望父母能與我合作,和善地要求孩子自己致出選擇,但選項只有兩個—去或留。既是讓他自主選擇,當然就不能真主意假商量,無論去留都要樂意接受。但如果親師不能合作,就得花上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安撫、勸慰,到後來又變成談判。結果是父母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孩子也不懂得做決定的重要,這些不斷重複的過程白白浪費淖許多的時間與精力

我認為這就是兒童的「弱」,他們經常從自己所受的對待與評價中,定下行為的意向。一個孩子如果經常從哭當中得到擁抱與安慰、或是特別的待過,眼淚就不會只是傷心時的表達,最後能收放自如地成為溝通的方法之一。成人若在乎孩子,就不該任憑這些行為順勢發展,一定要幫助他們以符合社會共處的方式適應環境。

3教師有最優勢的位置,能以言行同時施教於親子

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簡單清楚地為孩子講解,而一個受到尊重的教師具有最優勢的位置,能夠以自己的言行同時施教於父母與孩子。

多數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時,對教師都是尊敬與仰賴的,因此教師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問題時,應該主動想到家長的心情,與由此可能產生的影響。當一位老師管不住在班級裏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與家長討論紀律與常規的重要,然後各盡其力,共同協助孩子加強自己與環境兼容的能力;另一種方法則是請父母帶孩子去看醫生、做檢查。想想看這兩種建議所引發的影響,前者是具體的改善行動,後者卻把父母帶進憂慮的深淵。

我遇過兩位年輕的媽媽,她們的孩子都在小一時就被老師要求帶去看醫生,此後教養的路上便走得憂心忡衝,在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學校來來去去,孩子也無法真正安定下來。另一位則在檢查確定孩子並沒有注意力缺失之後,醫生卻主動要幫家長開列「過動兒」的證明,因為醫生説,這樣老師就不會找孩子的麻煩了。

我所聽聞的親師問題比過去複雜很多,因此常想起韓愈(師説)中的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今日家長已深入參與孩子受教育過程的時代,教師所面對的不單只是學生各方面的進步,也應該慎重地把家長的成長納入自己的工作思考中。一個老師只要夠正直、書談舉止有分寸,對家長便可以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在適當的時刻提醒父母,教育是一個「求進步的過程」而不是「優劣選拔的定奪」,親師雙方應該努力鼓舞學生可喜的傾向與能力,並控制不良的發展。如果教師能讓家長覺得,孩子那些令他們煩惱的事情只是一時的,的確該加以改善,但不要過度關注,並且建議他們用什麼方式改善、解釋為什麼不能用力過度,家長就不會空煩惱或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