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尊的演講稿(精選4篇)

關於自尊的演講稿 篇1

朋友們:

關於自尊的演講稿(精選4篇)

大家好!

或許你對於“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支持”這句話不會感到陌生吧。無庸諱言,許許多多女人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而選擇了自我的犧牲,選擇了靠着男人來實現其自身價值,靠着丈夫的光輝來照亮自己,把丈夫當做自己的上帝。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曉雯――我大學時的一位好友,一個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絕對出色的女人,當她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千千萬萬的觀眾都傾慕她迷人的風姿;當她同外賓洽談生意時,年輕貌美的女翻譯也會自慚形穢。她是那種在外高貴,在家嫵媚的女人。做為涉外公司的經理,正因為她太出色了,才使得那大學師的丈夫感到自卑、壓抑,感到心理失衡。於是,完美的小家庭出現了裂痕。為了家庭的穩定,為了丈夫的歡心,她辭去了經理的職務,成了一名普通的職員,而把全部的時間、精力傾注到丈夫、家庭和丈夫的事業上。不久,丈夫去美國留學,她帶着女兒過了三年留守女士的生活,當她正等着丈夫為她辦理留美手續的時候,一封滿載着歉疚、自責和痛罵自己的信向她飛來,而在這滿紙的激昂之後,她看到的僅僅是那赤裸裸的事實:丈夫有了外遇。她震驚了,感到自己彷彿墜入了深淵,她接受不了這種致命的打擊。儘管如此,憑着她那本能的善良,她還是做了在這種情況下女人所能採取的最為寬容的行動――寫信向丈夫説,她能理解他。

原以為這樣就能把丈夫的心拉回來,可是丈夫還是要與她分手。這回,她徹底垮了,由一個善良、高雅的知識女性變成了一個可怕的怨婦。她苦笑着説:“所有市井女人在這種情況下要採取的報復方式,我都想到了,臨到這個分兒上,女人們沒有高低貴賤,都一樣了。”

聽起來就像一出古老的京戲,丈夫功成名就,另覓新歡;妻子人老珠黃,遭人遺棄。這出俗得膩人的戲事實上幾千年來一直經久不衰地上演着,只不過我們常常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劇中人,這就是女人的執着、女人的愚蠢。

對於男人,自古忠孝難兩全;對於女人,幸福和成功是一對冤家。既要幸福又要成功的女人無疑是上帝的寵兒,但對大多數女人,好像只有二者必居其一的選擇。

我們不是常常聽到“為了他,我什麼都犧牲了”,“為了孩子,我只好放棄事業”,“我倆都有自己的事業,可是為了他,我只能選擇賢妻良母”……有多少女人“義不容辭”“理所當然”地把自己圈在家庭裏,綁在丈夫身上,把所有的人格與才能外化於家庭,只有得到丈夫的首肯,她的價值才得以實現。丈夫的喜便是她的喜,丈夫的悲便是她的悲,丈夫的一切便是她的一切,丈夫就是她的上帝。

然而,這種自我犧牲的美德,就一定能換來幸福嗎?不是有許多賢妻像曉雯一樣在為丈夫付出一切之後反遭丈夫的拋棄嗎?不是又有許多良母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倍感靈魂的荒涼嗎?

的確,做女人是坎坷的。從豆蔻年華的少女,到温情脈脈的妻子,再到含辛茹苦的母親,兩鬢斑白的老嫗,其間是怎樣的大起大落。理想與現實的錯位,事業與家庭的衝突,油鹽醬醋的拖累……但也有的女人不為這些所囿,而以對真善美的追求達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謝謝大家!

關於自尊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徵的事物,擁有應有的權利,並且這些權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徵的事物所尊重。簡而言之,尊嚴就是權利和人格被尊重。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經説過,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要想別人尊敬自己,首先就要自己尊敬自己,擁有尊嚴。而一位青年恰好將這句名言充分的演繹了出來。

很久以前,在一個遼闊富饒的國度裏,有一位美麗而又高傲的公主,很多青年都向她求婚。於是公主就説:“如果誰能在我的窗前站一百個晚上,我就答應嫁給他。”人們欣喜若狂,爭先恐後的來到了公主的窗前,然而他們只經過十幾個晚上便都放棄了,當人們認為再也沒有人會站在公主的窗前時,一位青年獨自站在那兒。人們嘲笑他,諷刺他,青年沒有理睬,他仍然直直的站在那裏。十天,二十天,三十天過去了,那位青年還是站在那裏,風雨無阻。人們開始用卑劣的手段戲弄他,青年仍然沒有理睬,依然如故。四十天,五十天,六十天過去了,一天晚上,大雨把他淋濕了,青年咬咬牙,摸摸青腫的臉,挺住了。七十天,八十天過去了,人們被青年感動了,原先嘲笑和戲弄他的人請求他的原諒。九十天,九十一天,九十二天,九十三天……九十九天過去了,公主正從窗簾的縫隙中注視着這位青年,心裏想:堅持吧,再過一天我就會嫁給你了。正當人們向這位青年祝賀時,這位青年卻一步一步向城外走去,人們都不明白,於是有人追上去問他:“你九十九天都堅持下來了,為什麼現在要走?”青年説:“前面的九十九天,我把它獻給了愛情,但這第一百天——只屬於我的尊嚴!”

面對愛情和優越的生活,這位青年選擇了自己的尊嚴。

謝謝大家!

關於自尊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七(2)班的。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做自尊自信的人。

蘇格拉底説:“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備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容許別人侮辱和歧視的心理狀態。一個人只有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説:“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歎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徐悲鴻面對他人的侮辱,沒有暴跳如雷,使用極端手段反擊,而是用時間和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為自己、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他維護了自己的自尊,這是建立在他的自信基礎之上的。自信是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自信的人往往會發現自己的長處,從而發揚自己的長處。正

如李白詩裏所説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而自信的人恰恰能知道這點。成功的人往往是一個自信的人。

童第周是一個成功的生物學家,他更是一個自信的中國人。在國外學習中。他之所以能取得那麼優秀的成績。與他的民族自信心是息息相關的。

而作為學生的我們,目前雖然不能像徐悲鴻一樣自信的成為藝術大師,也不能像童第週一樣維護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但是我們可以用自尊自信的態度對待學習,與人相處。使自己的校園生活更加和諧,快樂並且取得理想的成績!

同學們,讓我們在新的學期,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

關於自尊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命運攥在自己手裏的,所以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得到社會的肯定、別人的認可、人們的尊重信任,使自己生活幸福快樂,就必須學會自尊、自立、自強、自信。

學會自尊。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許別人歧視侮辱。不要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尊自愛,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應該從力所能及去幫助別人中尋找互愛,這既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能得到社會的尊重,顯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學會自立。自立,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和事業上努力奮鬥。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不但在生活上要自立,在事業上也要自立。我們常説“自力更生”,就是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原來的狀況。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當然需要各方面的幫助,但是,歸根到底,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提高和發展。特別是在身處逆境、身處困境的情況下,更要堅持“自立”的精神,別人的幫助只有在你自已努力的基礎上才能有作用。

學會自強。自強就是自己努力向上,不自慚形穢,永遠不懈怠,不向挫折屈服。自勝者強,自強者勝。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如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話,吃苦和流汗才是最佳的選擇,只有具備不言敗和永不屈服的不撓精神,勇於挑戰,才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事業和天地,樹立敢於拼搏的精神。

學會自信。自信就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信心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克服自卑的心理,敢於去嘗試。凡事自己首先應該先樹立起信心,不要輕易地言放棄,堅信“我能行”。我們有的同學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輕易放棄學習機會,缺乏自信,這是大忌。事情在做完後才能知道結果,信心是戰勝一切的力量,必須樹立唯我必行,非我不可的精神。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説過:“除非你默許,否則沒有人能將你當作是下等人”。相信自己,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珍惜自己,因為這世上只有一個自己,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珍惜,又會去珍惜誰?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有句話是這樣説的:“偉人的必要氣質,是他自以為必須偉大起來。”可見,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自信”能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能夠在困難和失敗的環境下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希望,我們常説,“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就是“自信”的力量。

同學們,一個人的成功主要不在於要有多高的天賦、多好的環境,而在於是否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決心、執著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往往是屬於對事業、對生活都充滿自信和希望的人。只有奏起健康、完整的生命之歌,用生命真心地擁抱生活,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汗水代替淚水去永不停滯的拼搏努力,這樣幸福和快樂才會永遠環繞在每個人的周圍,讓我們一起攜手超越自我,營造一個完美的陽光世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