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演講稿2篇大綱

本文目錄民族文化演講稿少數民族文化演講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箇中華美德好少年。

民族文化演講稿2篇大綱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五千年來燦爛民族文化,在世界東方大放異彩。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創造了萬里長城、故宮、秦始皇兵馬傭等世界奇蹟,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讓世界為之神往。中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曹娥投江等孝敬父母的故事至今傳唱;聞雞起舞、鑿壁借光等勤學苦讀精神為後人敬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與兇殘的日寇決戰至死的楊靖宇將軍至今被人傳誦。

在和平年代,歷史的車輪已駛入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綜合國力極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但是一些不良思想風氣逐漸侵蝕社會,灰色的口袋書、不良的童謠時有耳聞。因此,很有必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敬愛的老師,我們向您保證,要自覺以實際行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箇中國美德好少年。親愛的同學,我們要聽黨和老師的話,努力學習民族文化,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自覺投入火熱的社區活動,為構建和諧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民族文化,爭做革命接班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投入諸暨“三創”活動,努力營建和諧家園,讓我們為祖國的騰飛奮力拼搏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少數民族文化演講稿民族文化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李世民説過:“以鋼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英國大詩人拜倫也説過:“最好的預言家是過去。”那麼,知其現在,探索未來,讓我們追溯一下民族文化、語言、文的歷史吧!

上古時期,在埃及、中國、巴比倫、印度、波斯,農業首先得到發展。冶煉技術,使人類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雅典奴隸制的建立,使古希臘創造了光輝的科學文化,古羅馬,以武力征服了希臘,建立了橫跨三大洲的帝國。中國高舉文明的火炬進入封建社會。

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後,什麼年代開始出現文化與文化維繫的人們共同體?從構建文化的生物性前提着眼,生存於晚更新世(距今四萬至一萬年前)的智人,與現代人在智慧上已無質的差別了,即作為構建文化的思維能力——行為意識能力,在四萬年前已經完全具備了。當代生物學家的研究證明,人類在掌握最複雜的現代科學時,僅僅動用人腦全部智力中的一小部份,也就是説人類智能具有巨大的潛在可利用範圍。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比智人更早的尼安得塔人(生存於二十萬年至四萬年前)和早期智人(生存於七十萬至二十萬年前),他們的智力雖低於現代人,但是在較大程度上動用其有限智能時,創造出文化也是有可能性;加上早期文化適應面小,專用性高,所需智能數量上亦相應較小這一情況,在早期智人時代已有文化產生,並有文化維繫的人們共同體產生,這是十分可能的事情。

我們明白了文化的產生這一點,讀者在本文將處處碰到文化一詞,但是卻不能將它與日常生活中所説的文化相混淆。

“文化”這個概念的涵蓋面極為廣泛,內涵極為豐富。對它的解釋和定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民族學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與修訂,目前傾向於用下述定義去闡明民族學所討論的文化,即文化是人類為維繫各個具體的社會集團(這裏指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經由該集團所有成員在其世代延續中以漸次積累和約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來,並由後天習得而加以延續與豐富的一個相對穩定而又獨立完整的規範總和。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幹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以簡明的語言,概括地給文化下了描述性的定義,即文化是一種複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作為社會一成員的人所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習慣的複雜合體。

國內學者肖前、陳志良把馬克思主義對文化的實質與人的發展作統一的理解,認為文化的實質即人化。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總和以及人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動。文化通常在廣義和狹義的兩個意義上被使用。廣義的文化即人化,它映現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的物質和精神力量所達到的程度和方式;狹義的文化則是指社會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觀念體系。廣義的文化具有人化形式、社會性和多樣性等特點,它的構建可作多層次的分析。

不難看出,上述這些定義所界定的文化內涵真是太寬廣了,人世間的一切創造發明都包括在內,它與我們日常談論的“某人文化水平高低”之類的“文化”真是差別甚遠。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來指涉人類普通性知識的掌握水平。按照這個理解掌握文化並不是人人必須,也不是人人可以達到的事情。但是文化在民族學中卻用去指涉各民族成員人人必須掌握一種文化。基於社會上每一個人,他們由社會習得的文化各不相同,因而人與人之間可以劃出不同的民族來,這是一個客觀的社會現象。同樣每一個人必須掌握一種文化,以便使自已置身於某一個民族中,也是一個客觀的社會現象。兩者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而社會上沒有民族歸宿的人絕對不存在,人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族籍,這就是民族的客觀歸宿性。

二、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

我們首先對民族語言的起源作一簡要的探討。自古代以至十九世紀,各派學者參加這個問題的討論不知几几,其中包括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家們,如英國的洛克(lock),亞當斯密士(adam smith),德國的菜伯茲(seib niz)、赫爾德(herder)、馮德(wundt)、法國的盧騷(j·j·rousseu)、勒南(renan)等,各有各的看法。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考證,從地球冷到地面上能夠生長植物和動物的進候算起,人類的歷史大約也有幾十萬年。在這幾十萬年當中,有歷史記載的不過幾千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和最新科學認定語言是原始人類在太古時代,在集體勞動中為了適應交際的迫切要求和需要而產生的,並且一開始就是有聲語言的定論。

每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四個特徵,然而在民族眾多特徵中,語言具有多重性的特殊地位。語言與民族的這種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不僅十分專化,甚至十分頑固,即使延續數百年上千年之久,民族與語言皆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但對應關係卻依然如故。

語言在民族文化中的這些特殊性,與語言在民族文化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有關。文化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從文化結構上看,當然也包括語言在內。則這個總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並非雜亂無章的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相互聯繫,構成文化的總網羅。就語言而言,它與其子系統的關係就比較特殊,它不僅可以一個子系統的身份參加文化整體運作,它還必須充當所有子系統多種特徵、屬性、內容的有聲符號物化表達形式。也就是説,該民族文化中一切文化現象,在其母語中都必須有相應的有聲表達符號。從這個意義上説,語言這種文化現象具有概括整理表達説明文化中一切文化特點的功能。這種功能的發揮又得憑藉本民族特有的有聲符號系統,如果用民族學的術語來説,那就是語言的這套符號系統——以聲符為物化形式的符號;事實上使該民族的其他文化現象都在有聲符號之上結成了同根關係。正因為如此,語言實際上是該民族文化各組成部分共同的橋樑作用,因而在文化運作中,它使用的頻率最高,運行的週期最短,因此,從局外人看來,要把握其特徵,並通過它去掌握該民族的整個文化將都是最簡捷的途徑。一個民族的母語既然是該種文化的有聲符號物化表達形式,而且是專用表達形式,因而它對於該民族來説,當然具有專一的歸宿性。

語言對一個民族的各個組成部分來説是一個公用的橋樑。語言在充當這種橋樑作用的同時,將該民族文化中所有的內容經常發生的較為穩定的聯繫,作為該民族文化特有的信息體系,存入該民族每一個成員的大腦。

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特殊關係,都在各民族語言的寶庫裏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徵,不僅僅是表現在語言、詞彙上,更重要的是對上述這些因素起到制約作用的內在語言系統,即貯存於每個使用該語言成員大腦中充當建立聯想關係的依據的內貯信息庫。這個內貯存信息庫的習得,不僅是通過幼兒在學習本民族母語中逐步地學到存入大腦。正如結構主義學派追隨者雅可布孫所説的,人類祖先傳遞到後代有兩大基本的信息系統,即由細胞染色體傳遞的生物遺傳密碼,和由神徑——生理及社會——心理機制傳遞的語言能力。索給爾與雅可布明確地告訴人們單分析各民族語言的語音、詞彙和語法,還不足以反映該語言的特點,還必須把這些東西放入具體的民族之中,才能真正反映該民族的語言的主要特徵,它證明了“內語言”的存在,而且讓我們注意到“內語言’與民族文化的依存關係。

語言從原始人類創造有聲之後,直到今天,它是不斷髮展着的。這種發展,這種隨着時代而發生演變,雖然很少被語民們所覺察。語言這種發展究竟是什麼來做基礎呢?語言本質上是全民的交際工具,包括生產領域,也包括經濟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領域。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最原始的共同勞動的時候起,一直到當代電腦時代止,都是一往直前的發展着,作為為社會服務的語言也不可能不向前發展。要是不瞭解這種語言的發展歷史,也就不能完全瞭解使用這種語言的語民的社會發展歷史和語言在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特殊地位。

三、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學

文的起源。任何語言都是脱離不了聲音的,但不見得每種語言都有文。語言起源很早,但文卻是後來很久才有的。在文沒有出現之前,曾經有不少的摸索。中國古代有“上古結繩而治”的傳記,所謂“大事作大結,小事作小結”。據説南美洲祕魯古代也曾用過類似的辦法,用紅色代表兵,黃色代替黃金,白色代表白銀,綠色代表穀物,一個結表示十,兩個結表示二十,一個雙結表示一百,兩個雙結表示二百等。所有這些只是一種符號,還不是文,因為這些符號不代表人們各種概念,並不能把它念出來。用圖畫表示意義可説是由實物幫助記憶過渡到象形文的一座橋樑,也叫表形文的萌芽。世界上最早的有楔形文,埃及的神聖書體,中美洲馬雅人圖形文,中國的漢。這四種文體系符號不相同,但是它們的發展卻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由表形趨向於表意,由表意趨向於表音。

楔形文在古代曾為蘇美利人、巴比倫人、古波斯人、喜地特人取用,現在已消亡。埃及的聖書體曾演變成僧侶書體和平民書體,自紀元三世紀埃及為亞歷山大王所侵服後已日漸衰落,所以三世紀後所用的科泊特文已經改用希臘母,而埃及的聖書體也就成了歷史的陳跡了。中美州馬雅人所用的圖形文也久已不復存在於世。

漢可説是現在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它的書寫體也曾經過篆、隸、楷、行、草等幾度變化,漢並且曾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地,演化成了他們的假名、許文和哺。漢文是從古到今傳統一貫,使用人數最多的超級文。藏文創制於17世紀,彝文最早物證為貴州省大方縣大銅鐘(1485)所存文獻內容極廣。傣文成於14世紀。水族占卜用書寫文,創制時代不詳,大約不會早於明代。

綜觀漢藏語系的各種文的創制與發展,可以大致劃為前後兩個時期,分界時期在19世紀末。後期國內民族在外籍族的影響下創制的文,其中又可以從公元1950年後為界劃出兩段。前段為外籍宗教徒為佈道傳教而創,方式取法於這些宗教徒的本族文體系。後段則出於民族平等和加速少數民族智力開發的需要,則一律取用拉式拼音文,如茵文、布依文、壯文、侗文等均屬於這一類型。

古今中外,眾多民族的社會裏都是有語言的,不曾看到任何一個民族只有文沒有民族的有聲語言。

語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用以荷載意義的口頭有聲符號系統,而文則是語言的記錄用書面符號系統,以民族文化形態結構的角度,文是一組附着於語言的文因子。由於文與語言諸因子羣之間存在的是附着關係,所以文與語言的結合較為鬆散。這就是文與語言的關係不呈嚴格的對應關係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存在,充分表明了文與民族文化整體聯繫的鬆馳。有文的民族往往經歷了多次的文改革,甚至全盤重來,然而語言卻無法簡單地人為左右。蒙古文創於13世紀,原型取法於回鶻文母,幾經改良後,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達文”,尚通用於我國內蒙古地區。

文生存的物質條件是書寫工具,社會的上層教育制度和社會信息的跨地超時傳遞機構,而語言則依於信息的直接傳遞需要,家庭內的教育和人體發音器官的訓練,致使文在功能上依存於語言,但在存活條件上不與語言結成同根關係。

文的社會功能與語言不同,清代學者陳澧在《東熟讀書記》中有言:“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出之為文。文者,所以為意聲之跡也。”這名話明確指出文的功能是信息的貯存,雖然它專用於語言信息的貯存,但是貯存與被貯存者畢意不是同一回事。“文不受時空的限制,這是文的長處,語言沒有這個長處,不得不依靠文來幫助”,或者説:“語言受時空的限制,這是語言的缺點。”事實上是不能相比的相比事物,無法定其優劣。

文在語言科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要研究古代的語言和文化,必須有古文的研究基礎,否則就沒有研究古語和古文化、古文獻的工具;另一方面,就研究現代語言、文來説,這種研究工具在發展文化上的作用也更大,它與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解決國內外的文化交往等都有直接的關係。

沒有文的民族,如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本族人民只能用唯一的方式“日耳相傳”,雖然也能把文化知識繼承下來,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往往使之失傳。每個民族的文化遺產都是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新的文化是在前人的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文化。沒有文,文化雖然也有可能流傳下來,但是有文流傳文化,它的效果就要大得多。文使用對積累文化和發展文化起着繼承發展的巨大作用。它不但是各民族文化的積累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各民族文化發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民族文化差異及相互影響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格和內涵。長城是抵禦異邦入侵、眾志成城的象徵;趙州橋、蔡倫造紙、畢昇活印刷是中國文化的積澱;瓦特蒸氣機、愛迪生電燈、牛頓三大定律是西方文化的精華。鼓樓花橋是侗族古代建築藝術的精粹。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其內涵的準則、規範、行為、模式表層下,都有一套價值系統,本族集團成員對它很容易理解,另一民族文化集團的人們卻不易察覺。生長在某一個民族文化中的人移居另外一個民族文化環境生活,往往區觸,會產生一種茫然與心理失衡的感覺。這是民族文化的排抗效應特徵。一個民族、社團行為方式的總體以及個人從其總體中得到的文化信息,常常是這一民族或集團中較為固定的模式。換句話説,同一民族或社團是以同一文化模式進行社會活動的。同一民族的成員互相間可以用這一模式會預知和理解對方的行為意義,從而不會發生誤解。

跨文化的交際,則情況完全不同。因為存在着兩種不同的價值、文化觀及行為模式,所以不能用本民族的價值行為觀去理解對方。例如毛南族舊曆五月為最大的節日是“廟節”,土家族大年為臘月二十九,小年為臘月二十八。苗族的鼓丈(牯髒)節、彝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侗族的”穎社”等;如生活方面,酉南雲潰川一些地區,對燉狗肉津津樂道,日本人有生魚席、美國人如兔子般生吃多種蔬菜,巴黎人則視蝸牛為美味佳淆,印度人有童婚之風氣,凡此種種,無不説明文化習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顯露出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民族,有各自固定的行為模式、風俗習慣。這種模式不以個人為代表,而以一個民族或地區社團為代表。這些特定的模式客觀地構成了文化差異性。

但它受到社會的制約,是人們長期生活能覺察到,在共同意願基礎上建構起來並反覆出現;得到該民族成員所默認的一種契約,一種受羣體制約的特殊模式。它可以説是一本社會集團全體成員的行為規範手冊,是社會活動的準繩。

由於人類社會具有社會性,世界上任何人羣都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民族或社團發生交往.尤其是當今社會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際越來越頻繁,,電視的普及更加強了全球性的大交流。如今電視衞星的“足跡”幾乎遍及地球每一個角落。全世界現在擁有十多億台電視機,其中50%是近五年來增加的;全球已設立有三百多個衞星電視系統,未來五年裏,將有許多通訊衞星發射升空。這種全球性的電視革命對文化、政治和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顯而易見,電視對各族觀眾而言,已不僅僅是旁觀歷史的媒介,實際,絕大多數人是通過電視來經歷歷史的。每一個民族將難以控制外來的信息,這種不可遏制的觀念、意象和文化交融正在漫延和發展。衞星電視影響最大的是衝擊各族文化,以往一種文化要被另外一種文化吸收需要幾十年或百年之久,如今的卡拉ok、牛仔褲傳遍全球。正是通過開放往來,尤其是通過電視屏幕,幾秒鐘就可以辦到事情。

但是話又説回來,儘管如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一個民族固有傳統文化的整體內容,也不是一朝一夕短時期所能改變得了的。

文化導入和輸出,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高級的還是通俗的,知識的還是交際的文化都可以互相導入。古代兩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及世界各地傳播,中國儒家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現在的西服在中國的出現和流行等都是文化交流的現象。文化差異的導入和相互影響,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潛移默化因素。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而文化交流、導入輸出也是有可能的。中國四大發明、英國的火車、美國的電力學,德國的哲學。意大利的歌劇、日本的企業管理、中國的氣功都互相滲透於世界大文化圈之中。反過來各民族、社團的文化本身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受到影響。特別是當今社會生活的國際化潮流的文化演變過程中,更促使人們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異,以便互學互補。

民族之間不可能共有一種文化,一個民族中也不可能並存兩種以上的文化。這並不是説。不同民族之間存在相似或相近的文化圈子。但畢竟是漢族只有與漢族文化相對應,侗族文化只有與侗族文化相對應,苗族文化亦然。兩個民族之間,當然會有文化交流和接受,藉以互相取長補短,然而這種交流僅止於文化因子的接收和借用;而且決不能照搬,必須由該民族經過加工和改造,使之適應該民族傳統文化體系之需要,然後再納入到他們民族固有傳統文化整體中充當一個組成部分。接收異文化圈子與否?從來不會破壞本民族與其文化的直接對應關係,這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有性。

民族語言亦然,漢語裏借用外國的詞比較多,如卡車、康拜英……比比皆是。但是借入漢語裏使用,要按漢語的構詞法,按漢語傳統構詞習慣。因此,儘管漢語裏借入外國的詞彙不少,但從不會改變漢語言體系是同樣的道理。

族際文化演變中的整合互動律的完整闡述應該是,每一個民族總是傾向於保持自己文化傳統固有的內涵、形式,在這個前提下再憑藉代償力去影響上下左右,使之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演化;同時在接受異文化反作用影響後,仍力圖維護自身的文化完整和對文化闡釋上的完整,這種抗拒外來作用的綜合力,致使本民族文化雖然接受影響,但仍相對完整,並使該文化仍成為一個持續長期的過程。

綜上所述,筆者試圖從民族文化廣義和狹義的內涵,以及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及各民族之間文化交往相互發生、發展的特殊關係,作了粗淺的勾畫與探討。但由於筆者理論、專業水平有限,本文管窺一孔之見,掛一漏萬的論述和認識。懇請同仁賜教,以便更好地深入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