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報告的用語技巧

對於我國的各級領導來説,作報告是宣傳羣眾,組織羣眾的有效工作方法之一。精彩的報告往往能吸引聽眾,產生反響,澄清模糊認識,統一思想,統一步調,推動工作,為羣眾喜聞樂見。

做好報告的用語技巧

不過,現實場景中,領導者作報告常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領導者的報告照本宣讀,講的乾乾巴巴,讓人聽得索然無味;另一種情況是領導者的報告內容豐富,語言生動,領導者講的繪聲繪色,非常有吸引力。這裏除了領導者的職業素質之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作報告的語言藝術問題。同樣的報告內容,語言藝術運用的好,就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效果就好,否則,效果就差。因此,成功的領導者就必須注重報告的用語技巧。

·吃透精神,精心準備

如果領導僅僅拿文件在大會上宣讀一遍,這就算不上作報告。因為,就報告的內容而言,很多行政領導作報告大多是傳達上級指示,貫徹會議精神,説明時事政策,介紹經驗體會。儘管如此,作報告還是一種帶有個性特色的創造性的講話方式,它是對上級精神學習理解、融會貫通後,由報告人將內容重新組織而再表達出來的過程,是一種再創造。

因此,只有理解了、吃透了上級精神,才能抓住重點要害,條理清楚的將精神概括起來,形成具有領導者本人個性的報告內容和完整的格局、體系。這樣的報告才能達到既符合上級精神,又不是原件的翻版、複製。

·語言準確精煉,有針對性  

所謂準確,就是説報告中不要講大話,就是不講言過其實的話,不唱冠冕堂皇的高調,不違背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語言的準確性主要來自思維的準確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講得準確,講得恰如其分;同時,要根據不同的聽眾,挑選精當的語言,運用各種比喻和具體事例緊緊圍繞所要闡述的內容,講清説透,信口開河或泛泛而談是不會抓住聽眾的。而語言的真實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講的事必須真實,不能顛倒黑白;二是要講出聽眾的肺腑之言。

作報告的語言不僅要準確,還要精煉。精煉的語言,不僅可以準確鮮明的表情達意,而且能收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有的領導作報告,好囉嗦重複,多宂詞贅語,不但顯得多餘,而且帶來害處。斯大林就曾這樣稱讚列寧:只有列寧才善於把最複雜的事情描述得這樣簡單和明確,這樣扼要和大膽——他説的每一句話,都是一顆子彈。

除了準確精煉,領導作報告的語言還應有鮮明的針對性,這是報告的生命所在。領導者作報告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抓住難點、疑點、熱點,要敢於觸及現實問題。對於那些羣眾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對於那些羣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領導者在報告中必須以有説服力的回答。如果領導者摸不準羣眾的思想脈搏,抓不住問題存在的癥結,無的放矢,照本宣科地只講一些籠而統之的空話,是很難受到羣眾歡迎的。

·語言新鮮生動,通俗易懂

新鮮生動,通俗易懂,也是領導者作報告時語言的重要要求。領導者作報告,不論是宣傳上面的新精神,還是反映下面新事物,都要力求運用富有新意的語言,就是時代感最強、代表性最廣,給人以新的信息和感觸的語言。尤其是要有自己的總結和提煉,儘量避免講那些別人早就説過的、被磨光了稜角的、生搬硬套的、羣眾不愛聽的套話。語言的內容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話連篇。

語言通俗,就是要用羣眾語言。也就是説人人皆懂、羣眾喜聞樂聽、有地方特色的羣眾語言。羣眾語言就是能反映羣眾的感情、呼聲和心願的心裏話。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通行的説法是大多數人用來傳達意思的,是大多數人説慣聽慣了的,咱們拿來用,就一絲兒不隔。語言出在咱們心裏,意思透進人家的耳裏心裏。不太通行的説法、繞一些彎子的説法就不然……。”領導者作報告是讓人聽的。如果説的話,讓人聽不明白,盡用一些生疏的行業術語和專業名詞,或濫用方言土語,又不能細緻介紹一下,那就必然影響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