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精選5篇)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1

1、第一步:舒展。 雙手搓臉,像洗臉那樣輕輕搓揉麪部。輕柔眼睛、鼻子、嘴、耳朵的周圍,使面部肌肉舒展開。舒展通道:七竅相連、相通,我們需要舒展發聲通道,使其通暢。閉攏嘴脣、捏住鼻子,稍稍用力吹氣!感覺耳膜會鼓、眼睛會脹,用合適的力度,十個為一組,做四組。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精選5篇)

第二步:均勻彈脣 用拇指和食指撐起臉蛋或嘴角,放鬆,輕輕吹氣使嘴脣彈起來。保持氣息均勻、慢吐慢吸、喉部完全放輕鬆,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鐘,氣息要平穩。此動作訓練聲帶,同時訓練聲帶的均勻震動。。。。K歌聲音好聽的前提,是聲帶震動要平穩、均勻。。。慢慢才可以獲得輕鬆的高音!!!一次一口氣,保持十多秒鐘,做十次。

第三步:甩音高 在第三步均勻彈脣動作基礎上,發“DU”這個音,模仿摩托車發聲的聲音。這個動作比起均勻彈脣來講,力度更明顯。要保證彈脣的正確和聲音的穩定程度,一次一口氣保持十秒左右,我們還可以做真假聲之間的轉換。

第四步:動耳朵 將面部肌肉向斜後上方揚起來,去找一下“突然受到驚嚇”時的感覺,就對了。 很多朋友不會做這個動作,如果不會做就跳過此步,這個動作其實對K歌很有幫助的。

第五步:共鳴練習 將舌頭放鬆平躺伸出(像狗伸出舌頭那樣,比喻不恰當,但很形象),然後舌頭微卷,讓上嘴脣和舌頭之間留一條小溝,現在我們來發“wu”這個音,發聲的時候要感覺全身都有共振。這個練習可以改變你説話和唱歌的音色,讓你的聲音更加明亮,有磁性,這樣的聲音K歌才好聽!

第六步:丹田發力 發“hi”這個音,每發一次,我們的腹部也要隨着動一下,這個練習是訓練丹田的力量,腹部的氣息發聲,讓你獲得正確的氣息支撐點。

第七步:聲音豎起來 先來複習下第五步共鳴發“wu”這個音,保持“wu”發音位置和感覺,再發“mu”這個音。將“wu”和“mu”交替來發音,注意發“wu”和“mu”音要統一,堅持練習,你的聲音會越來越有質感。

第八步:丹田咬字 先發三次丹田用力時候的“hi”音,然後讀一段任意的歌詞句子,注意發音時候短促有力。這樣練習,放開你的聲音,用正確的氣息感覺去咬字,讓你的腹部獲得一種肌肉反應,K歌時就會有正確的氣息支持,對突破高音很有幫助。

第九步:假音朗讀 用假音説話(類似曾志偉説話的聲音),用假音來讀完一段完整的歌詞。這個練習沒有多神祕,這是訓練我們的假音,同時能夠讓聲音越來越有“點”、質感。

第十步:呼嚕練習法 堵住左邊的鼻孔,右鼻孔吸氣,發出打呼嚕的聲音,然後堵住右邊的鼻孔,左鼻孔吸氣,同樣發出打呼嚕的聲音,最後兩邊一起發出打呼嚕的聲音(有點像豬叫)。這個練習能夠打開我們的聲音通道,更重要能夠打開高位置,幫助我們更好、更輕鬆的唱好高音。

第十一步:強度練習 舌頭像第五步中狗喘氣那樣,發“eng”這個音,有點像架子鼓裏面底鼓的聲音。

第十二步:狼叫 回憶共鳴練習中發“wu”音,迅速將其轉換為假音,控制好喉嚨的振動,從低音往高音走,再回到低音。喉嚨放鬆,保持音色一致,常做這個練習,可以擴展我們的音律,統一我們聲區。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2

針對兒童聲樂技巧的訓練,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覺和豐富的想象力,來訓練歌唱器官的協調及配合。運用單項練習來進行聲樂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聲樂技巧。例:歌唱呼吸練習、放鬆喉部練習,咬字吐字練習、歌唱時面部自然放鬆練習以及歌唱時的表現能力練習等,分別進行單項練習,學生會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時也能記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確狀態,並在大腦中確定正確的信息記憶,在歌唱時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協調配合,保留住兒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聲區上達到聲音統一、位置統一的目的。

呼吸練習:最初接觸聲樂的兒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麼回事,開口就唱,把聲音全部擠壓在喉嚨裏,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更體會不到。如何運用氣息呢?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回憶感受一下 引導學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樓梯或跑步後,氣喘吁吁時的樣子,模仿的基本像時,問他:現在你能説出身體的感受嗎?你的腰部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你能邊表演邊發出聲音嗎?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時,同樣使用上這些感覺嗎?你的聲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兒童能把這些感受記得非常牢固,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聲樂技巧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聲樂的目的。

咬字吐字練習:唱歌和説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需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歌唱語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語言拼音的基礎之上,通過藝術加工(語言誇張的創造),而形成的歌唱語言的拼音規律。在兒童歌曲中,基本上分為兩大類型歌曲,即歡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現歡快歌曲時,要把聲母和韻母作為兩個獨立的結構單位互相拼合,在這樣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把快節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如:《有這麼一位好朋友》歌中“有這麼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這個歌曲特點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節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對於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咬的要準確、快速,聲母咬完之後,馬上與韻母迅速結合,立刻唱出每個字的韻母。在交代韻母的運腔過程中,無論是單韻母的拖腔,還是複韻母的拼合運腔,以及字尾的歸韻、收聲,脣、齒、舌、牙、喉、齶的配合動作都要非常輕巧、靈活、敏捷,這就需要嘴、口腔與意識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詞、拖腔、歸韻、收聲的過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須要用“心”念字,在這個基礎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表現抒情類的歌曲時,如在《大海的故事》這首歌曲中:曲調慢而有序,咬字時把韻頭、韻腹、韻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這就要在拖腔過程中,不急於歸韻,過早的歸韻就會出現沉重的鼻音,當在快唱完這個字的韻尾處時,再快速歸韻,這樣有利於歌唱聲音的連貫和感情的充分表達,從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3

打開喉部練習: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喉部打開時,有的學生並不知道“喉”在哪裏,只能疑惑地摸着自己的脖子。如何進行喉部打開並放鬆呢?可以給他們講個生活小常識,例:當你口中含着水想説話時,你的喉嚨有什麼樣的感覺?學生會很好奇的試一試、想一想,然後你告訴他,這就是喉部放鬆的感覺。

面部自然放鬆練習:在歌唱時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鬆,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現象,同樣會影響歌唱的聲音及形象。一般來説,當面部保持微笑狀態時,面部器官便會處在比較理想的位置,微笑時,笑肌被抬了起來。當笑肌隨着微笑抬起後,口腔內部的硬顎和軟齶也會同時抬起,喉嚨在這種狀態下也就自然打開,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歌唱狀態。學唱過程中,特別是初學期,要經常對着鏡子練習,檢查是否有面部緊張狀態,同時分辨聲音是否鬆弛、歌唱器官是否協調,當出現不正常的狀態時,要及時加以糾正,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掉,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歌唱的進度。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4

練聲也就是練聲音,練嗓子。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俗話説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着直接的關係。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儘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我們知道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準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準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準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着直接的聯繫,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麪皮。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鬆自如了。

第二,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āgā”聲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只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有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習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説話時,如果只用鼻腔共鳴,那麼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結果。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温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第三,練習吐字。吐字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圓”。

我們在國小時,都學習過拼音,都知道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這三部分從語音結構來分,大體上可以説是,字頭就是我們説的聲母,字腹就是我們説的韻母,字尾就是韻尾。

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説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這時嘴脣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着的;而不是橫着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好,就容易使發出的聲音扁、塌、不圓潤。

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麼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悦耳動聽了。

如何練聲把聲音變好聽 篇5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説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你會怎樣?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你平靜之後,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繃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衝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一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裏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一小,壓力增大,水就衝得更遠。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説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你一彎腰,嘴裏數數:“一、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説了,感覺一下吧,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象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