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

農村的變化日新月異,許多農民老百姓苦了一輩子,終於享上了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
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我叫楊雅,來自扶溝縣崔橋一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喜看農村新變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從此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開展後,我們農村更是舊貌換新顏。憶往昔,看今朝,心中好多感慨。

我的家鄉在鳥語花香的崔橋鎮,我愛它,因為它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然而,記憶中故鄉的灰色曾是那樣令人壓抑。姐姐説求學路上的艱辛是心中一種難言的痛。兩年的國中學習生涯,每天都要從兩尺寬的小路跳入幾米深的大溝,再翻過兩個土疙瘩,才走到她的學校。忘不了,春秋天,塵土飛揚滿臉塵埃,雨雪天,道路泥濘一身爛泥,那時自行車很少,雨天,她就挽起褲腿,兩手提着鞋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很多時候被蒺藜或磚瓦扎破了腳。哥哥説那時沒有彩電、更沒有電腦,全村三百户人家只有兩台十四村的黑白電視。家裏窮買不起自己想看的書,一旦有本好書搶着看,在同學中傳來傳去,愛不釋手。

現在,看那四通八達的電路,跨過鄉村和田野,為工業送去動力,為農家送去光明。電風扇、電視機、電冰箱、電磁爐,鄉鎮農家的新房裏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再看那迅猛發展的通訊之路,電話、手機和網絡已悄然進入農家,年輕人聯繫着天南地北的業務,老年人聯絡着大大小小的子孫,各種信息諮詢的傳遞方便快捷,世界也顯得如此之小。還有眼前這一條條寬闊平坦、一望無際的柏油馬路,讓人見了油然升起無限自豪之情。通往縣城的黑油油的柏油路如一條黑色緞帶,聯結城市和鄉村,一輛輛電瓶車、摩托車、小轎車喜氣洋洋一路奔馳,架起了城市和鄉村交流的橋樑。筆直的鄉間公路像一條條長長的絲帶穿梭於村莊之間,雨天,不怕打濕褲腳;晴天,更是乾淨整潔,連頭頂的天空也更加一片湛藍。

道路寬廣了,家鄉富裕了,村民的思想也開放了,好多人辦起了養殖場和加工廠,我們鎮有十幾家辦起了養豬場、養雞場、養兔場。另外還有木材廠等。他們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過上了好日子,也為崔橋鎮的經濟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日子好過了,村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加急迫起來,自發組織了秧歌隊、鼓樂隊等,逢年過節或者不忙的時候就自娛自樂一番。現在大家又跳起了廣場舞,優美動聽的旋律中,跳出了紅紅紅火火的好日子,跳出了家鄉繁榮昌盛的新氣象!

腰包富裕了,村民們不忘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有難之人。這不,前段的四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村民們都踴躍捐款。現如今,“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是一片繁忙,“村村通”工程讓道路暢通,把自來水送到每家灶膛,“新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看病有了保障,“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幫了農村孩子上學的大忙。

我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每到新學期開學,父母便會無比地壓抑。因為面臨的是學雜費、書本費等眾多的費用,雖然錢數不多,但對一個農村低收入家庭來説,那卻是一個多麼沉重的負擔啊!每每想到這,我的心情就無比的沉重!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現如今,我再不會看到父親那緊鎖的眉頭,再不必擔心父親的肩膀有一天會被壓垮,我可以安心地在學校努力拼搏,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作為受益者的我,將以此為動力,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祖國,用實際行動來建設我美麗的家鄉!

多少年來,樸實無華的崔橋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勞的雙手,創建着美麗的家園。他們用善良的心靈勤勞的雙手創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今天,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在家鄉人民的奮鬥下,崔橋展翅騰飛!以新的面貌走向未來!

在這裏,真誠祝願我的家鄉,乘風破浪,更上一層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篇二

各位領導、評委們:大家好,今天我參加“三十年改革開放農村新變化”演講活動的題目《向土坑説再見》。

小時家無座落,經常苦於搬家。小小心靈常作夢,何時能有一個自己的家?

六十年代初,機會終於來臨。生產大隊給我家在村北一個淺衚衕裏規劃了宅基地。那時蓋房子是一般百姓不敢奢望的,只能就勢挖個地窯坑。修地坑莊子是個慢功,要花力氣在平地上挖坑,在坑底打窯洞。窯洞還要邊幹邊打,先小、後中、再大,心急了會塌下來。

挖地坑、打窯洞成了全家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那時我已是公社幹部,每月有三十八塊五角的工資。然而,我的工資和父親抽空打工的收入全部用來支撐六口之家的生活温飽,根本無錢請幫工。挖坑打窯的事就定格在全家人螞蟻搬山的格局內。寸土難移。父親白天外出打工,清晨四、五點鐘起來就從坑裏往崖背上一擔一擔地挑土。我忙於在農村和貧下中農間搞“三同”,無暇顧及。有時休假回來也去挖上幾钁頭。為了加快速度,年幼的弟妹及我初婚的妻子便找來一個滑輪在崖頂上支起架子往上吊土。他(她)們雖然衣衫襤褸,但為了土窯夢的實現,每每都歡聲笑語的跑步向上拉。操着一雙小腳的母親便跪在崖邊上按繩索和倒土。

擔呀擔,拉呀拉,經過連續五年的苦鬥,地坑窯的雛形初現。不等幹好,全家人就搬了進去。那時村子裏還有狼出沒,為了安全,請人在出口土坡上裝上門。按門時,找不到一根做棚木的木頭,沒辦法,忍痛將兩根土改時分的每年用來搭曬玉米的木椽一分兩半做了棚木。從此我便得了植樹癖,每年春,就在院內和莊基周圍拼命栽樹。幾年後,莊基被大大小小的樹木籠罩,充盈着生命的氣息。

有了這“冬暖夏涼”的窩,全家人住着親情洋溢,一團和氣,其樂融融。

1970年8月4日夜裏,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把小小縣城掩沒在水泊中。這時我已在縣上工作,整夜和機關幹部救災。雨停後,天還未亮,我想起了在縣城東邊隔溝而居的家。於是,便抹黑繞道西蘭公路回到家中,我站在家對面的土礆上望見,見我的地坑莊和衚衕白茫茫一片,被大水吞沒。我不禁失聲大喊“天啊,這下完了”。聽到我的聲音,對面崖背上的麥草垛裏鑽出兩個黑影,原來是我年邁的雙親,我問明情況,他(她)哭訴着説,人都好着。我安慰他們只要人在就好。第二天全村人擔着桶擔幫着排水,赤腳挽褲的鄉親經過多半天的上上下下,一坑的水終於見底,水落窯出,但一時還不能住人,我找了地方安置了家人。後來,快入冬季,父親找來窯工把被橫水衝傷的地方補修了一遍,又搬進住了。到了1972年秋天,苦熬了一生的父親在這土窯洞裏離開了我們。

弟妹先後都外出謀生了,多數時間母親一人住在窯裏。1987年8月不幸又發生了。一個大白天大雨傾盆而至,我記取當年教訓,冒雨趕回了家,走到門口,看到坑院裏已積水尺餘,母親半截腿浸在水中,拖着一雙小腳在水面上撈漂浮物,我趕快跳進水裏把母親扶上崖背。從此,我決心離開這個苦難的窩,在縣城租了房讓母親住下。幾年以後,母親總丟不下那個與她生命相伴的地窯坑。到了1990年秋天在她病危時,一再堅持要住回去,她和父親一樣從這裏走完了人生。母親去後,人走窯空,這裏的門一直鎖着。

許多人都勸我,找個機子把這地坑莊子墊了,在上面蓋房。但我思念再三總拿不了主意。一閉上眼睛就能看到父親佝僂着腰,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按着扁擔,一步一步地、一擔一擔地往上擔土,他把半生的力氣都埋在了這個地坑裏,這是他一生的偉大傑作,全家人的安居夢也孕育在這裏,我不忍心毀掉它。

斗轉星移,移民搬遷使許多苦難的同胞住上了漂亮的新居。安居工程也使我在縣城有了新的住房。在新居里,父母昔日的身影在我的腦海裏總抹不去,他們若能活到今日,看看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不知要高興成什麼樣子。我的家庭也隨新農村建設三十年而變遷,成為農村住宿條件發展的縮影。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歌頌新農村的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XX:

窗外,雷聲轟隆,狂風夾着暴雨鋪天蓋地般而至,佇立窗前,我沉思良久,憶起舊事,不禁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昨天,這裏是孤墳、荒丘、溝壑、雜草叢生。

今天,這裏一馬平川,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現代商業區的風姿初露端倪,城鎮化步伐正在向前邁進。

明天,將從這裏誕生××南大區商賈雲集的農貿中心,全國最大的鞭炮配貨市場,××城鎮化的宏偉藍圖已繪就!

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是,誰又能想到這裏曾發生過一個個動人的、令人驚羨的故事……

因為貧窮和閉塞,這裏的人們似乎已經習慣於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至於農村城鎮化,在純樸的農民心裏,那是個模糊的概念。當鄉政府一班人馬來到他們中間作動員,談理想,要在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建集鎮,辦市場的時候,思維幾近麻木的他們卻再也坐不住了。他們衝着鄉幹部所説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把我們的土地都搞建設了,我們往後吃什麼啊!因此,阻力、壓力、艱難困苦也接踵而來。這時有人泄氣了,也有人打退堂鼓了,還有更多的人怕擔風險,信心不足,徘徊不前。

為難之處顯身手。××,這位年輕的黨委書記,懷着滿腔的熱情,憑着在平凡崗位鍛就意志和氣魄,帶領一班人馬,毅然來到××,以豪邁之氣概接下了前往描繪藍圖的筆,扛起了××集鎮開發的光榮使命。

臨危受命,千鈞在肩,×書記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上任伊始,她便馬不停蹄地帶領黨委政府的一班人馬,白天走村串户,進行調研,晚上學習xx“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尋找理論與實際的對接點。在做羣眾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的同時,她還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我們是為羣眾的利益而來的,是“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所以,我們要尊重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不理解,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做紮實,只要我們善於從羣眾實踐中汲取營養,豐富智慧,改進方法,增長才幹,同時,注意引導他們,教育他們認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所體現的根本利益,與他們血肉相連,打成一片,他們是會擁護我們並且主動參與併為之奮鬥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書記真誠的心打動純樸的農民,他們激動地握住××的手道:“×大姐,幹吧,我們會盡全力支持你的!”

羣眾信任了,工作自然增添了勁頭。×書記吃住在羣眾中間,奮鬥在一線上,一篇篇扛鼎之作,一幅幅嶄新的藍圖,從此徐徐展開……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揭下××建設史上土地開發最精彩的一頁。為了爭取省市立項和外援資金,她几上長沙,頻往××,常為辦成一件事而從天亮出發到深夜才拖着疲憊之軀回家,餓了買份盒飯,渴了喝口清水,不惜玩命,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務求成功!

不到一個月,徵地、測繪、規劃、立項全部拿到批文,上百萬之資金也逐步到位,工程實質性建設迅速啟動。為了建設高質量的精品工程,追求建設效益的最大化,××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不惜重金聘請專家,確保集鎮規劃科學。她從省城、縣城請來專家指導解決施工技術難題,並且把本地的工作人員帶出去參觀學習。

——進行強大的宣傳攻勢。她號召企業主捐資精作精良的廣告牌和橫幅標語,請鄉土人才書寫牆標,利用宣傳車宣傳發動,招商引資,吸引外援。

——嚴格質量管理。一方面改革施工管理辦法,從項目到工段層層簽訂合同,把安全和質量責任與效益分配直接掛鈎。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三級監控體系實行逐工日逐工段逐項目檢查驗收,絕不放過任何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

——積極協調矛盾。施工環境差,矛盾問題多,她不辭勞苦,不計得失,苦口婆心,耐心開導,把矛盾逐步消化,保證了工程的勝利進行。

在××的日日夜夜,她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睡過一夜安穩覺,家裏造房,她沒請過一天假,孩子生病,她匆匆趕到醫院交代一下家人,又匆匆趕到鄉上。有時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哪來的力量支撐着她,但是從實踐中,她慢慢地體會到:有時候即使是最孱弱的生命,往往也會藴藏着鐵一般的意志,藴含着不可侵犯的力量和決心……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科學的管理,寬鬆的環境,贏得了超常的進度和驚人的效益:××小集鎮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十分順利,僅用5個月,投資近1000萬元的第一期學文街開發工程已經全部結束,投資六佰萬元的第二期開發工程迎賓路建設也已啟動。

沐浴着改革的陽光和雨露,×ד城鎮化”航母已經鳴笛起錨,××的農民企盼都市生活已不再是夢想。“國有疑難可問誰?敢弄潮頭競風流”!××,這位打造“航母”的功臣深深懂得,農村進行“城鎮化”建設雖然不是戰場,但這裏的事業同樣壯麗輝煌。這裏雖然沒有炮火硝煙,但卻要付出太多的犧牲。而今,她正經受着一場風雨的洗禮,大步邁向明天的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