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的演講稿(通用7篇)

品質的演講稿 篇1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説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品質的演講稿(通用7篇)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説:“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説: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這就是説,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為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説“超俗”遠大!

諸葛亮小的時候,跟着隱居在襄陽城南的水鏡先生學習兵法。水鏡先生養了一隻公雞,公雞一到晌午啼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聽課聽得很不過癮。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口袋,每天上學的時候就抓幾把小米放在口袋裏。當晌午快到時,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雞見有黃燦燦的小米,顧不上啼叫,就啄食起來。剛剛啄完,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裏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雞吃完口袋裏的小米再叫時,水鏡先生多講了一個時辰的課,可把師孃餓壞了,時間長了不免抱怨幾句:“怎麼搞到這麼晚,晌午過了,也不知道餓!”

“你沒聽見雞才叫嗎?”水鏡先生説。

師孃是個聰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奧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時候,她悄悄地來到了院子裏,只見那隻花頸公雞剛要伸長脖子叫喚,就有人從書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個仔細,又悄悄地回家了。

這天水鏡先生回來,師孃笑着説:“你這個當先生的,還不如小諸葛。”於是她把剛才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聽後一愣,又哈哈大笑起來,心想諸葛亮餵雞求學,真是聰明過人,將來必定是蓋世奇才。

諸葛亮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品質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

大家好!

我是來自聚合物製造質量部的一員,很榮幸我能有這個機會站在這個講台上,來發表一下我對產品質量的看法,不得到之處,還望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批評指正。眾所周知:質量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無數知名品牌都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在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企業要想求生存、謀發展,首先就要打造一流的產品質量,用一流的產品去贏得客户的青睞和信賴,從而開創一流的品牌和市場。作為一名質檢人員,我深刻地認識到:產品質量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測出來的。由於抽樣本身的片面性,即使制定再嚴苛的抽樣標準,那也只是“以偏概全”,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這些“漏網之魚”流到客户處,嚴重的話客户就會退貨,甚至是要求我們賠償。想要從根源上提高我們的產品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有“質量在我心中”的意識。質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什麼條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管理機器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而非機器決定質量。質量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把產品質量深入到心中,嚴把質量關,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我就是一名質檢員,產品在我這裏驗收不合格,就不能流到下道工序。舉個例子:上班了,假如我接班後繼續生產,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經過分析是上個班留在機器裏的產品,不是我生產出來的。但責任應該是我的,我應該承擔,為什麼呢?因為我應該檢查啊!假如我檢查了,就會將不合格的產品按程序處理。這是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質量在我心中,強調的是人的責任。如果發生了質量問題我們都推開,那麼,企業怎麼生存,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質量在我自己的掌握中,就是培養和總結我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每個人都要為質量工作負責,但是,不要把質量問題推給別人,因為:質量在我心中。

要知道,一個企業無論他的產品廣告有多麼漂亮,包裝有多麼華麗,但是如果沒有質量,那麼這個企業的生命將會是短暫的,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企業是因為有着厚重的質量基礎作保證的,一個企業的質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員工精心打造出來的。只有打造一流的質量,才能打造一流的產品,只有擁有一流的產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但理所當然的質量和富有魅力的質量特性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原來富有魅力的質量特性會逐漸變為理所當然的質量特性而不再具有吸引力。

因此,任何企業都不能一味抱着過去的成功模式不放,需要積極尋求並打造富有魅力的質量。工作中的質量缺陷像蟻穴一樣嚴重蠶食着企業,鯨吞着市場,千萬不要以為偶爾的疏忽大意沒什麼大不了的,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流到消費者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質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麼情況和條件下,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人是管理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質量也是一種責任心的培養,實際上,產品質量是靠我們每一個職工以優異的工作質量幹出來的。

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一個質量單元,都在為產品質量添磚加瓦,質量的目的是追求卓越,而不是拾缺補漏,如果每個員工都把工作做好,每個員工都追求卓越,那麼這個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傲視羣雄。

記得日本一位企業家土光敏夫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沉不了的船,沒有倒閉不了的企業,一切取決於人的努力。”作為從事製造業的我們,加工過程,質量控制,環環相扣,每個細微環節都需要員工認真敬業的工作,稍有不甚,就會造成質量隱患。

品質的演講稿 篇3

我國有四大名傳:《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些都是名人作家所寫的,有些是寫古代歷史故事,也有寫《紅樓夢》的經典愛情故事。

其中,諸葛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他是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散文家和外交家,號稱“卧龍”。

記得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

草船借箭住要講的是,周瑜暗算諸葛亮,他的計劃是:一方面以對曹軍作戰急需為名,委託諸葛亮在10日之內督造10萬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並在物料方面給諸葛亮出難題,設置障礙,使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後周瑜再名正言順地除掉諸葛亮。可是諸葛亮説只用三天就行了。他的方法是:讓魯肅借20只船,每船配30名軍,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他才祕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曹操看霧氣正濃,不敢輕舉妄動,就射了10萬隻箭,就這樣,諸葛亮的到了10萬隻箭。

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令我十分的佩服!

品質的演講稿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雨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每當我捧起三國演義,它的開頭臨江仙便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之中。在這本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他。

他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出山幫助劉備;他在後來大大小小的戰役中,總是能利用敵人的弱點出奇制勝;他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震八方;他知恩圖報,鞠躬盡瘁,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看到這兒,你應該知道他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家喻户曉,大名鼎鼎——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故事中,最令我驚歎的還是草船借箭了。

那是,曹操在公元208年秋天率兵30萬席捲江東,直逼東吳,孫權與劉備便聯合起來,組成了孫劉聯軍。周瑜在與劉備派遣的諸葛亮多次接觸下,自知比不過諸葛亮,轉而起來嫉妒之心,便想設計陷害諸葛亮。

周瑜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想用造箭的藉口來除掉諸葛亮這個心頭之患。本想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並在材料不齊全的情況下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不料諸葛亮卻説:“曹軍隨時都有進攻的可能,如果用十天的時間來造箭,恐怕會誤我軍大事,我只需三天時間,就能為都督獻上十萬只箭!”周瑜聽了諸葛亮這出人意料的回答,心中暗喜,自認為這次殺害諸葛亮是十拿九穩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諸葛亮頭兩天竟然沒有絲毫動靜。直到底三天諸葛亮才和魯肅私自撥動快船20艘,每船30餘人,並插上許許多多的草人,前往曹營“取”

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點,料定曹操在大霧之中必然不敢輕出。果不奇然,曹操真的沒有出兵,而是在岸邊向這些“不速之客”放箭,結果可想而知,諸葛亮成功的向曹操“借”到了十萬多隻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陰謀,而且還為孫劉聯軍提供了大量的裝備,鞏固了後方的軍事力量,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草船借箭。着實讓人欽佩啊!

在生活中,我們不也可以像諸葛亮靈活多變嗎?

記得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正在做一道“雞兔同籠”的奧數題,怎麼做也做不出來,沒辦法,我只能去請教老師了。老師看了看題目對我説“做題不能從單方面去想,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回到教室,仔細地讀題,換另外一種思維方式,終於做出來了!

再看諸葛亮,他靈活多變,足智多謀,總能找到對方的弱點,全歸功於他不拘一格,善於思考的好品質!無論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只要我們不停地思考和尋找,就一定能找到那扇開啟大門的金鑰匙!

品質的演講稿 篇5

一個國中生對於我説:“教師要我們學會做人。”難道我們這些學生不是人嗎?我們有頭腦,有思想,有五官,有四肢。我們天生就會思考,會説話的人,為啥還要“學會做人”

這的確是一個疑問,古人説過,“聖人千言萬言,知識教人做人”。曾國藩曾也碩果,“不為聖賢,便是禽獸”。他們所説的“做人”“聖賢”,都有着不一樣的見解,他們強調的是“做人”要有道德標準。隨着時代的進展,“做人”的內涵也改變了不少吧!

比如“聖賢”“好人”的標準,在今日都有不一樣的見解。友人説“大公無私的是聖人,先公後私的是賢人,公私兼併的是好人,先私後公的是庸人。損人利己是壞人”。有人説“研究別人比研究自我稍微多一點就是好人。”可是我認為,這個標準還能夠再降低一點兒,就是研究別人與研究自我一樣多的就是好人。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位教授把標準又降低了一點“下品一輩子損人利己的人,中品一輩子偶爾損人利己的人,上品一輩子都不損人利己的人”

對照這些見得,大家不妨對號入座,看看自我屬於那種人?你是大公無私。還是先公後私?是研究別人和研究自我一樣多?還是一輩子從不做損人利己的是?如果作到這些,你即使不像雷鋒,伍長霞等人那樣“毫不利己,當利別人”,也是一個了不起得好人了。

假若你是一個“損公利法”研究別人總是比自我少,或者是一輩子損人利己的人,那麼你就危險了。你“做人”就值得懷疑了。雖然你有頭腦,四肢,但你也知識一個普通的肉身,而缺乏高尚靈魂的人。如果你是貪官,那麼你就是蛀蟲,如果你和壞人有所勾結,那麼你就是狼狽為奸。如果你搶劫殺人,那麼你就是惡毒的大蟒蛇,如果你是虛情假意,那麼你就是花花公子,如果你是別人身邊的一條狗,不講情理,一味討好,那麼你就是搖頭擺尾的哈巴狗……

正因為如此,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人,稱之為禽獸。

你看,人和禽獸之問,僅僅是一紙之確,有的人靈魂底下,有的人靈魂亮麗,怎樣“做人”?關鍵是把塑造自我的靈魂罷了。

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勢,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作到豁達大度,不嬌狂,凡事都應當慎重對待,往往在小時上能過硬的人,在將來的大事上才有所作為。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事物,那樣的你會生活得更加充實。

應對是非、善惡、美醜,堅持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抵制什麼,要知榮知恥,足有這樣,你才能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品質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領導:

人員的素質決定產品的質量,質量的好壞主宰企業的興亡我們都知道安全是一個企業的命脈。然而隨着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更應該清楚的意識到“只有安全、沒有質量”的企業同樣要被市場無情的淘汰,要想在競爭中脱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就必須要在關注安全的同時高度重視產品質量。

因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了高端的產品質量,它將會失去信譽,沒有了信譽也就註定了要失去市場。今天,我們的企業以這次質量演講比賽的活動為契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探討和思索的平台。給了我們一個鍛鍊自身素質的機會。讓我們能夠用心去解讀質量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一個企業的興衰直接關聯着員工的希望和生活”。正所謂;“企業富、則員工富、員工強、則企業強。”我們的父輩用“敬業愛廠,追求卓越”的精神,讓這個企業走過了艱辛而光輝的40多個春秋。今天,我們能有幸成為這個企業的一員,我們除了義無反顧的去發揮和傳承他們的使命以外,我們更應該把這個企業當成我們自己的家,把我們自己當成這個企業的主人,把企業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帶着美好的憧憬,用心、用智慧、用行動責無旁貸的去維護它,珍愛它。

以質量和信譽來繼續開拓市場。從事民爆行業的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質量的好壞意味着;它不僅僅是失去市場,更是直接威脅着我們每一個生產者和客户的人身安全。曾經我們品嚐過質量被認可所帶來的喜悦,也經受過質量不過硬的教訓。記得前幾年;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沒過關,導致產品大批量的瞎火。以至於嚴重影響了我們產品的聲譽和企業的形象。給客户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和某種程度上的人身傷害。同時也給我們的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索賠損失,給我們的產品銷售市場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這樣的結果已經發生了,我們該怎樣去認知,怎樣去反思……

通過領導的苦口婆心、舉一反三的教育,人性化及英明的管理,每天班前會議的督促,使我們明確認識到;我們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口號,不是努力尋找藉口的推諉,而是應該積極主動的去承擔責任,去查找原因,去杜絕類似問題的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加強質量意識、質量控制,多一份責任,多一份細心,讓我們的企業所生產的每一發產品都精益完美。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企業一定能傲視羣雄,我們的日子一定能蒸蒸日上。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為了企業的發展和繁榮,為了我們明天更好的生活。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攜手去打造一個更美好輝煌的企業吧!

品質的演講稿 篇7

時間,像不絕的江水一樣,不可阻擋的前進着。於是,一日日,一年年,眨眼間,我已近十六了,在悄然無聲裏,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被裹入了青春的航線。

在那裏,我最愛的便數夜晚了。下課的時候,我總會在喧鬧的樓道里一個人靜靜地往下看。看那樓道空空,小院靜靜,微風輕輕,小草曳曳……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夢幻,可他們又是那樣真切地映入我的眼簾,浮在我的心海里。這時候,我常常會問自我——我來那裏上學究竟是為了什麼?我也常常會被自我難住。也許我會機械地回答:“為了學習。”但我明白,那並不是真的。在我的心裏,有一個答案深深埋藏:我到那裏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而更多的是,培養一種正確的態度,是做學問的態度,更是做人的態度。

也就是説:學做人要比學做學問更重要。學做人乃成“德”,做學問乃成“才”,德才兼備為聖人,無才無德為庸人,有德無才為賢人,有才無德為小人。所以,人生在世,若要名垂青史,定要先學做人,然後再做學問方可;若是要遺臭萬年,便大可不必學做人了。

縱觀歷史,不知又有多少樁樁件件這樣的例子:著名的清官陶侃,年輕時曾做過管理魚塘的小官。一天,他曾將一罐鹹魚送給母親,母親卻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並語重心長的對他説:“你做了官,卻拿了公家的東西來送與我,這不僅僅沒有什麼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憂愁啊!”陶侃極為震動,才明白了“德”的重要性,從此牢記母訓,終成清廉的大官。恰恰相反,大奸臣秦檜,可謂才高八斗,他的書法繪畫堪稱絕佳,可是沒有了“德”,不懂得做人的底線,做出了一樁樁賣國求榮的糟粕事來,縱是壽長,也終難免罵名千載……

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問,不學會做人,何以為“德”?沒有了“德”,又何以談“修身”呢?沒有“修身”,又怎能“平天下呢?”我們青少年,趁着這青春正好,必應志存高遠,那就須要先學會做人,方可成功。

也許,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學會做人,學會做學問。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美,也亦是做人歡樂生活的基礎。勤奮努力,把握機會,與時賽跑……傳説中三點一線的妖魔化的高中生活,也能夠那麼的趣味,哪怕僅有一分鐘,也是美的享受:在月夜中去傾聽蛐蛐的合奏,在雨夜裏去傾聽蛙的獨白,在有風的夜晚靜聽的歌聲,在平靜的夜晚感受寂寞的寂寞……

在生活中學會做人,在平凡中活出自我,用一顆温暖的心來對待他人,讓做人的真理貫徹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所以,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