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法治演講稿(通用4篇)

信仰法治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信仰法治演講稿(通用4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xx屆四中全會精神,讓法治成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在美國法學家哈羅德·伯爾曼的所有論述中,這句話流傳最廣、影響最深,它揭示了培育法治精神對推進法治建設的巨大作用。

專家表示,近年來,隨着第六個五年普法規劃的施行和法制宣傳教育的開展,我國公民依法維權意識不斷提高,“信訪不信法”局面初步扭轉,“執行難”問題開始得到解決。要進一步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讓法治成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20xx年4月1日清晨,北京市崇文區花市的一條衚衕裏,63歲的黃振沄老漢在老屋前插了一面國旗,又從憲法中摘出一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在木板上放在門口,擋住了前來強拆的人羣。

20xx年10月,福建石獅的黃環球老人因為遭遇強拆,將當地政府、國土資源局和行政執法局告上法院,一審獲勝。

“憲法作為根本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其他法律是對憲法規定的細化和展開。應當説憲法和法律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莫紀宏説,“20xx年前黃振沄老人站起來用憲法維護自己的權益,20xx年後黃環球老人選擇與政府‘對簿公堂’,這説明百姓心中確實有一杆秤,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憲法和法律是有用的,要依法維權。”

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

信訪改革,從信“訪”到信“法”

談起“信訪不信法”現象,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嶽成直呼:“這是一種頑疾。”

“我在代理案件時碰到過,法院判決已經生效了,一方當事人不滿意,不是依法申訴,而是不斷地去黨政機關上訪。有的地方為了維護穩定,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采取各種安撫措施,甚至要求法院必須按上訪人員的意願來改判。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誰鬧誰有理,誰鬧誰得便宜’的局面,消解法律權威,使人們的法治觀念更加淡薄。”嶽成説。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是一場“重頭戲”,既涉及廣大羣眾合法權益的保護,又直接反映行政、司法機關依法辦事的能力

事實證明,法律才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最有效的武器,法律問題也只能通過法律來解決。希望四中全會能在提高公民法治觀念、使法律成為糾紛解決的基本方式等方面多出新舉措。”

“執行風暴”,培育法治精神需要剛性約束

9月29日,江蘇南京,乘地鐵出行的市民們發現一件新鮮事:地鐵站台裏的大屏幕上,不時蹦出一條法律“老賴”的信息,不僅列出了姓名、身份和大幅照片,還寫明瞭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事實。一個個被曝光的法律“老賴”,吸引了往來行人圍觀。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負責人介紹,這次曬“老賴”活動暫定為期3個月,地鐵和公交車上每天循環播放16次,每次播放10個人的信息,每10天更換一次。

20xx年7月,隨着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全國各級法院陸續開始了曬“老賴”的行動。在無錫,法院通過商場大屏幕及公交移動電視曬出“老賴”信息後,短短一個月就有20多人主動履行近20xx萬元;在河南,全省有數千人登上老賴“黑名單”,其中一部分還被追究刑事責任……進入20xx年,曝光行動升級為懲戒,經多部門信息聯網,“老賴”們在坐飛機、坐高鐵、申請貸款、辦信用卡等方方面面都受到嚴格限制。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亞新表示:“20xx年全國法院受案量已有1400多萬件,但與此同時,大量生效判決得不到執行、成為一紙空文。‘訴訟爆炸’與‘執行難’同時存在,是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特有的現象,説明公民的法治觀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法院系統掀起‘執行風暴’一年多來,‘執行難’問題開始緩解。實際上大部分‘老賴’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就是覺得法律治不了我。這説明,培育法治精神不能僅靠宣傳和倡導,還要靠剛性的約束措施和信息化手段,形成威懾力。這對全社會也是一種引導。”王亞新説。

長期研究司法制度的王亞新強調:“還要看到,我們用短短几十年時間走過了別的國家上百年的歷程,法治觀念要跟上發展的速度,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讓法律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讓法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從我們自身做起,最崇法律最高的權威!

信仰法治演講稿 篇2

談到誠信的缺失,我首先想一個問題,我們以前是不是擁有誠信?如果説擁有的話,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缺失的,那麼我讀嚴復的著作,起碼在100多年以前我們不擁有誠信。在甲午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嚴復寫了四篇文章,他説的是民力、民知、民德太差。從道德來講,從民德來説,他概括成兩個字“巧偽”,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表現在什麼地方?打交道的往往是鬥心眼、玩技巧、佔便宜。他舉了一個例子,清朝末年,科舉考試的時候,考生們對那個考官非常地憤怒,不滿意,覺得他不公平,或者是沒有把秩序弄好,所以大家商量明天全部罷考,都不來。回去以後有人就想了,明天他們都不去,我一個人去,我不就考上了嗎?結果人人都這樣想,第二天,個個都去了。如果互相約定的事情你違背了以後,就可以得到利益,一定就會想讓別人遵守,我偷偷的違背,這樣就可以獨享這個利益,所以約定的事情得不到遵守。

我確實覺得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兩個問題,法治和信仰,很多問題的根源都可以從這兩點找到。什麼是法治?規則明確,大家一定要遵守,如果不遵守一定要受到懲罰。

我覺得我們中國現在法治其實很艱難,中國長期是人治,在人治的情況之下,少數人掌握權力,掌握權力的人,以及權力關係親近的人,他們可以任意所為,可以破壞規則,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守規則的人吃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怎麼可以有誠信?不可能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從文化層面來講就是信仰的缺失。

信仰的核心是什麼?人不僅是生物,只有一個身體,人是精神性的存在,這是人最高貴的地方,你不能褻瀆,這是信仰的核心,人的尊嚴。

從人的尊嚴來説,一方面,一個人要把自己當作精神存在,要自尊,不能做出褻瀆靈魂的事情,對他人也是這樣,把每個人當作有靈魂的、有精神的存在,要尊重他人。我覺得一個人有沒有尊嚴,要看他是否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當人,從來沒有這樣的感受,才會不把別人當人。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講,古希臘相信人都是有靈魂的,人的精神生活是有來源的。中國的哲學就缺這個東西,中國的哲學有一定的毛病,西方哲學有三個層次,上面是上帝和信仰,下面是個人自由,中間是社會,社會為兩頭服務,社會應該保護人們的精神追求,鼓勵人們的精神追求,另外一方面保護個人去追求自由,是為兩頭服務的。而中國的社會,反而對兩頭都是反對的。這樣的社會,穩定是穩定了,卻是低質量的,我覺得這是我們很大的問題。

當然,西方哲學講得是一個神聖的根源,宇宙有一個精神本質,這個東西沒法證明。但是我覺得對於人類來説,這是一個必要的假設,我們可以説它是假設,但這是一個必要的信念,你相信它比不相信它好。你看效果,相信它,你更加重視靈魂,結果是好的。那為什麼不相信呢?

信仰法治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中國共產黨xx屆四中全會剛剛落幕。xx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以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這次全會精神,特作如下安排:

一、高度關注全會進程。全校師生員工要積極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等不同形式,收聽收看全會的相關報道,及時關注大會進程,全面瞭解全會精神。

二、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各基層黨組織、各單位要認真組織黨員幹部、師生員工,通過座談會、研討會、報告會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為下一階段我校系統組織開展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活動奠定基礎,營造氛圍。

三、全面貫徹全會部署。各基層黨組織、各單位要在學習過程中準確把握這次全會提出的重大部署和貫徹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把全會精神貫徹到教學、科研、服務、改革等各個方面,落實到育人全過程。

因為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

信仰法治演講稿 篇4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當今的中國,政通人和、百業俱旺。科學發展觀像一具高懸的燈塔,照耀着我們青年一代去謀求和開創興旺發達之路。置身於這樣的時代,註定我們要肩負起與時俱進、創新圖強、不斷趕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標和時代重任!建天下者,舍青年其誰;興中國着,非青年莫屬。青年是推進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作為青年法官,我的夢想就是實現法治中國夢。

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曾説“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鋭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我們青年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長征路上的突擊手。那我們當如何立足於本職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又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呢?作為一名九江市中院法官,我認為青年法官要堅守法治信仰。司法觀念是法官的靈魂,國家建立司法制度的最大目的,就在於通過法庭這一窗口,給予每一個公民公正的關懷,對每一個人的權益給予同等的關注。我們要時刻保持中立、慎言、穩重、理智,不但要實現公正,還要讓人看得見公正,感受到公正,尤其是要讓當事人感受到程序公正。絕大多數當事人一生中來法院可能只一次,法官有責任確保當事人無論勝敗,都至少會認同和尊重我們的司法程序,使他們覺得受到了程序公正的待遇和合理文明的禮遇。

其次是要具有實幹精神。“遲來的正義等於非正義”,訴訟的拖延使當事人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狀態,是對人的一種折磨,使當事人在訴訟的戰車上進退兩難。“待到草兒青青,馬兒已餓死”,不正是對司法拖延所帶來的惡果的形象比喻和無情批判嗎?成功緣於實幹,禍患始於空談。我們要力戒眼高手低,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在司法實踐中學習、磨礪自己;要以只爭朝夕的狀態勤勉工作,紮紮實實裁判好每個案件,讓每個當事人真切感受到法治帶來的公平正義。

最後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有句名言講“法官的人格是社會正義的最終保障”。如果法官失去了道德良知,正義將蕩然無存,法律哪還有權威和公信力?法官只有執著地忠誠法律,執法如山、冰霜節操,淡泊人生,不為權、錢、情等利念所動,追求自身人格魅力的完美,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仰慕,才能真正成為司法權威的化身和社會正義的最後屏障。

“法興則國治,法衰則國弱”。黨的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我們法官的極樂之地不是權力,而是中國的法治化道路。法官是法治化道路的扛鼎之人,實現法治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堅信法治化道路將在我們腳下越走越寬。

當法治中國夢照進現實,真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一代法官的成長註定是艱辛的,正象中國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樣,會有種種障礙,但我們應該響亮地宣佈:我們已做好了各種準備!“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只要我們把個人的青年夢、法治夢、成功夢與偉大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我們的人生就必定會有更加出彩。我堅信,待到中國法治夢想成真時,我們一定會為自己所作的貢獻而感到無比驕傲。

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中,我們九江中院人,正在以自己飽滿的生命熱情,燃燒着青春的激情,與勤勞智慧的九江人民一道,共同續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璀璨篇章,共同迎接一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青年法官們,讓我們共勉併為之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