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演講稿:同心共築中國夢

XX年是十八大的開局之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實現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激盪。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xxxx以中國夢為主題發表重要講話,特別強調:中華民族是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人緊緊凝聚在一起,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千百年來人民心中嚮往的美好社會,它就是中國夢。

中國夢演講稿:同心共築中國夢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有夢,則民族有夢,少年追夢,則國家興旺。青少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興衰成敗。共同堅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來的中國夢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在教育。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説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這樣的歌聲激盪着我的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就仰慕於神聖的教師職業,希冀成為歌中那美麗的角色。於是,我懷揣着滿腔熱情和赤誠,登上三尺講台,圓我的教師夢。在我們的沙小,我不僅深深感受到為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多的還是艱辛壓力背後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正象歌裏所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 身為教授的當代作家賈平凹有一幅對聯時時鞭策着我: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21世紀,新時代教師的寄託是什麼?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來,兩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輕實則重的“師德”。

如果説,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麼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説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求學的攀登者以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着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師德是彩虹,是驛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師德的核心問題就是“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師愛是培養師生情,使之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樑;師愛是轉變後進生,使他們良好發展的靈丹妙藥。冰心説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而我要説,有了愛才有教育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點。那麼我們必須用愛去澆灌,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教育,首先應該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室道德水平的尺子。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對全體學生。多個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批評。“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在教育的神聖殿堂中耕耘,我逐漸懂得: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教育要從愛開始。要做好一名人民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的專心致志,愛的大公無私,讓愛灑向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朵花都沐浴陽光。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三尺講台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台,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淨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裏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充實。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懷揣夢想,盎然起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平凡的我們,只要樂觀積極,不抱怨,不懈怠;只要敢於擔當,肯幹,實幹,只要堅韌不拔,不畏難,不退縮,就能迸發出超越個體的力量,讓難題“有解”,讓夢想成真。讓我們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築中國夢吧!

我的演講至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