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課前的演講稿(精選5篇)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精選5篇)

大家好!我叫崔鵬羽,今年10歲了。我是北京市朝陽區惠新裏國小的一名小學生。很榮幸能夠站在這個演講台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表演夢》。

從小我就愛做夢,夢中,天是那麼藍、水是那麼清、草是那麼綠、花是那麼香。媽媽曾告訴我每個人的夢想都像彩虹一樣絢麗多彩,但是要想實現它必需歷經風雨。

能成為一名演員是我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打小酷愛表演的我從4歲開始就陸續參加了大大小小許多劇組的拍攝。在夢想之路上也算邁出了小小一步。

記的20xx年的一天,北京突然降下了第一場雪,温度驟降到了零下幾度。那天劇組要補拍一個户外的夏天場景,我縮在車裏瑟瑟發抖,正當我躊躇不前想放棄的時候,腦海裏浮現起《長征》劇組的一次訪談節目。導演介紹一位演員為了表現紅軍戰士在沼澤地裏壯烈犧牲,毫不猶豫跳下泥水之中,憋住呼吸直到整個人都淹沒了。而且為了配合不同機位的拍攝,要這樣反反覆覆好幾次。是什麼支撐着他呢,我想,應該就是夢想吧!想到這裏,我鼓起勇氣面帶微笑,穿着裙子獨自走到拍攝現場。在大家的讚歎聲中順利地完成了拍攝,我看到現場許多叔叔阿姨的眼睛濕潤了。嚴寒一下子不知跑到哪裏去啦,那一刻我們所有人的心是暖暖的。

爸爸説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夢想的舞台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20xx年的夏天,作為廣西劉三姐藝術節邀請的小小劉三姐,我要獨唱一首《我是小小劉三姐》。同台演出的有孫楠和玖月奇蹟等知名歌手,現場演出不像平時拍戲沒有重來的機會。説實話,一向還算“膽大”的我演出前,第一次實實在在地感到了壓力。在飛機上、在賓館裏、甚至是彩排間歇的後台、大概也包括睡夢中吧,一遍遍哼唱,一遍遍比劃着每一個表演動作。正式登台反而是我最最輕鬆最最自然地一次表演,《我是小小劉三姐》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當地好多小朋友爭着和我拍照,我臉紅了。第一次感到夢想離自己是那麼的近。

20xx年我有幸參加了由法國着名導演費利普·彌勒執導的電影《夜鶯》的拍攝,他曾經拍攝過的影片《蝴蝶》一直是我和媽媽最喜歡的。為了能爭取到這個角色,我頭一次向劇組撒了“謊”,我飾演的侗族姑娘小美是個游泳高手,而真實的我只和媽媽突擊“訓練”過三次泳技。

拍攝地點選擇在大山深處的一處深潭,背靠着一個很大的瀑布。雖然是夏天,水還是冰涼冰涼的。那天我要和當地的侗族小朋友拍一場水中嬉戲的戲,他們可個個都是游泳健將。我該怎麼辦呢?“有史以來”這是我第二次感到“壓力山大”。導演一聲開始,我第一個“撲通”跳入水中。劇情要求我獨自一人游到對岸,我奮力向前遊,遊啊!遊啊!遊啊!在我精疲力竭幾乎要沉下去時終於游到了對岸。耶!順利過關!

事後飾演爺爺的李保田爺爺説:“小羽,遊的不錯嗎。”這時我才向爺爺徹底坦白,今天我才算真正學會了游泳。

感謝我所參加過的劇組中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很多。像《婚姻保衞戰》中的趙寶剛導演,孟廣美媽媽,佟大為叔叔……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幫助我向着夢想前行的人們。

特別是在軍營中拍攝《第五空間》期間,軍營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讓我明白瞭如何相信自我。

劇中的我需要在陸航學院的操場上穿着輪滑鞋翩翩起舞,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説難度太大了。是那些在驕陽下刻苦操練的戰士們感染了我,他們能我也能!頂着同樣的烈日,每天分秒必爭,終於我的輪滑技巧提高了。當導演的監視器裏回放着那個扎着兩條小辮神采飛揚的輪滑姑娘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我也笑了。

20xx年北京街頭很多公交站台出現了一則首都精神文明辦的愛心宣傳,《遵守交通法規真愛生命旅程》其中那個微笑的小朋友就是我。能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添一彩,我感到萬分榮幸。

破土的小苗,在心中萌發。夢想就是它的力量。

謝謝大家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時光悄然遠逝,當炎炎的烈日趕走了和煦的春風,當你我臉上的笑容逐漸變少,才明白國中三年即將過去,我們即將面對離別之苦。於是,我的思緒也如風一般漫天飛舞。

薄荷味的七年級

七年級的感覺,就像薄荷一樣讓人神清氣爽,現在想想,依然那樣的美妙。

剛進入國中的大門,我們還是一羣懵懂的孩子,天真活潑好玩。剛開學不久就是教師節。我們私下裏準備着為老師辦一場盛大的聯歡會。同學們齊心協力,買來了五顏六色的氣球和彩條,牆上、房頂上五顏六色的,很温馨的感覺。每當老師進門的時候,同學們有的踩氣球有的撒彩條,大家笑得合不攏嘴,笑容在老師的臉上洋溢着,伴隨我們走進了八年級的日子。

巧克力味的八年級

巧克力的味道是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用來形容八年級的感覺是在恰當不過了。

八年級開學的時候,我歡天喜地的到校報到,卻意外的得知要換老師的消息。望着老師離去的背影,我真的捨不得,心裏苦苦的澀澀的。假如能給我一朵“七色花”我一定會許下不要換老師的願望。可這只是我的幻想,哪來的“七色花”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傷心過後,面對現實了。

振作自己,我積極的融入新老師的課堂,全身心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年下來,我逐漸的發現新老師的好,不僅對我很好,對我們全班都很好。快樂的笑容再次洋溢在我的臉上,心裏覺得甜甜的。

咖啡味的九年級

九年級的感覺,就像咖啡一樣,淺嘗雖苦,但越品越甜。是的,只要細細品味九年級的點點滴滴,就覺得回味無窮。

進入九年級,可想而知,我們面對的是會考的壓力還有隨之而來的分離,與朝夕相處的同學老師的分別。突然之間,我們好像都長大了,進入教室看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同學之間學會了包容學會了微笑。偶有閒暇,同學們談論的大多是難忘的從前,有苦有甜,多種滋味交織在一起,叫人難忘。但最難忘的還是我們之間的友情,不愉快統統的拋到了九霄雲外,留下的只有甜蜜的回憶!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_: 在當今的物質橫流社會,誰都離不開Money,所以,有人會説: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那所謂的“金錢”它是什麼呢?有人説:金錢是一把鑰匙,它能打開通往賄賂犯罪之路的大門;也有人説:金錢是一面魔鏡,它能照射出人性的貪婪;而哲學家説:“金錢是一個債主,借你一刻鐘的歡悦,讓你付上一世的不幸。”可即便是如此,我們也不能否定金錢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那麼,金錢對我們有什麼用呢? 挪威劇作家易人生説過:“金錢能買來食物,卻買不來食慾;金錢能買來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錢能買來熟人,卻買不來朋友;錢能用來奉承,卻帶不來信賴……”

而且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錢。還有,我們學習所需的輔導書,出門旅遊和創建企業或公司週轉等等方面不能沒有錢。特別點明,金錢也能使我們去幫助他人。既然它對我們這麼有用,那麼,我們應怎樣使用它呢? 合理、正確的使用錢,把它花在該花的地方,那麼,我們就是金錢的主人;但如果不規劃,不合理的使用錢,把它花在一些奢侈的地方,那麼我們就是金錢的奴隸。

養成合理用錢的習慣,有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義。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 篇4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即是:勞動。

鴻蒙伊始,混沌之初,人類便擁有一雙令萬物妒忌的手。那是一雙勤勞的手,遠古的先民們憑着這雙手,鑿石成路,開墾荒原。隨着年歲的流逝,以及文明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依靠雙手開創未來的行為,在自己的進化史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人們給了它一個名字——勞動。

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莊子·讓王》中有言:“春耕種,形足以勞動。”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付出只是一種典型的勞動;《三國志·魏志·華佗傳》亦有言:“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極大的發展;“我平生習於勞動,勞心勞力,都不以為苦”,等到周瘦鵑《勞者自歌》的迎風一呼才讓人們明白,原來勞動,不僅僅是汗水與苦澀,勞動,還可以是精神的充實與愉悦。

是的,時至今日,勞動一詞的定義早已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新時代的我們更是將“勞動”一詞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哲人如是説:“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人類的一切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與文化活動)在本質上都是價值的運動,都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價值不斷轉化、不斷循環、不斷增值的過程。而至於我們,創造價值無疑即是儘自己的努力,實現個人的奮鬥目標。

當入夜鑿壁的學子映着微弱的燈火,我們於單薄的紙張上看見心中的信念;當嚴寒映雪的士人就着零星的光暈,我們於厚厚的書頁堅定不滅的誓言。勞動,就是這樣,因為夢想而奮鬥。

無論何時,人們都需要勞動,無論何時,人們都有機會成功。相信自己,不懈奮鬥,即使荊棘劃破雙足,即使黑暗籠罩四周,只要心中擁有永不泯滅的理想,鮮血亦會化作勝利的花朵,光明終會照亮前方的路。勞動,你終會看到屬於你的,生命的最終意義與心許的成功。

國中課前的演講稿 篇5

從7月份到現在,杭城的媒體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三個字——“吳菊萍”。

20__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救人女業主吳菊萍,其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網友稱為“最美媽媽”。

隨着媒體的持續報道,接抱墜樓女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引發了全國的集體感動。杭州市授予其“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和“三八紅旗手”稱號,稱她的事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性大愛”,9月底她又被評選為“全國道德模範”,雕塑家韓美林要為她塑一尊名叫“天使之手”的雕塑,並於國慶期間落成。

據媒體分析,吳菊萍是在0.1秒裏承受了300公斤的重量,從物理學意義上做分析,得出的數字是冰冷的,但“愛的世界沒有力學”,我們可以從這個冰冷的數字背後感受到她做出那堅毅的一託的人性温度。

地球越來越熱,可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缺乏這種人性的温度,趨利主義大行其道,物質化使人們的心日益堅硬,現代化的進程滿足了我們的物慾,可是仁愛善良在我們的社會裏日益式微,這個社會的掛着道德牆上的最鮮明的標語是“不和陌生人説話”,不相信有真的好人的存在。

我們的孩子就是不斷被教育要防範別人。

一次上課,一女生問我“在杭大生科院門口,我經過一個沿街乞討的乞丐前面,我要不要往破瓷碗裏丟錢?”我説:“你為什麼產生這樣想法?”學生説:“因為我看到報紙上説這些乞丐大部分是假的,很多比我們還富有。”我説:“那你為什麼猶豫?”學生説:“因為我看到他們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可憐。”我説:“同學,你可能碰到的是假乞丐,但是,當你聽到瓷碗裏那一聲叮噹響時,你會看到你面前的雲朵也是心形的,這就夠了!”

太多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被日益功利化的社會裹上了一層又一層膜,我們怕受傷,一個個“彭宇案”使我們開始學會遠離摔倒的老太太老頭子。我們努力與四周保持距離,習慣躲在一個陰冷的角落,冷冷地看待這世界。誰刺傷了我們,我們就睚眥必報,我們把這個世界按照最醜惡的境地進行了假設。我們成為魯迅筆下的“看客”,在舔舐別人的傷口時獲得一份滿足,這種“集體無意識”正是我們當下的民族劣根性的表現。

吳菊萍用她那不計後果的愛心託舉,給墜樓女童妞妞帶來了生的希望,更沉沉地擊中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然後我們就這麼單純地被吳菊萍感動了,吳菊萍也激發着全社會的向善力量,我真心地希望愛心能幸福地接力,人性的光輝能熱烈地凝聚。

看到杭城某網絡對網民進行了一次題為“如果你在現場,你會去救女童嗎?”的調查,結果如下:“當然會救,這是本能反應”的64.96%,“我會考慮一下,怕就不成功,也怕自己受傷”的13.14%,“肯定不會救”的4.38%,“不知道,很難説”的17.52%。——同樣,從這些數據裏我讀到了湧動的愛意,有了如潮湧動的愛,我相信,這個陰霾沉抑的社會會變得温暖明亮。

我覺得很難來評價吳菊萍這一託,放到我們民族的文化背景去考量,仁愛是儒家的核心價值,仁學是孔孟的卓越貢獻。孔子對大同之世的理解是這樣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身為母親的吳菊萍這一託正是使“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象化。

傳統儒家思想所倡導的“親親之愛”,從縱向的孝和橫向的悌出發,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可以讓世界充滿愛。這是一個偉大的理想,也是我們人類的普世價值所在。我在《新約》中就讀到這樣的話:“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

當我們有了這份“親親之愛”,我們就懂得了如何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護佑生命。一個兩歲的生命如白紙從十層樓飄落,我相信善良的吳菊萍就是從一份善出發,從一份愛出發,衝了上去,伸出雙手——

因此,當我們在熱烈地討論吳菊萍愛的力量源自何處時,所有要附加在吳菊萍的另外的主觀因素都是對這位母親的貶抑,因為她的舉動與她是那兒地方人無關,與她畢業於什麼學校無關,與她在阿里巴巴工作無關。

只和一個字——愛——有關!

或許是因為我們越來越遠離了“愛”,才讓我們覺得吳菊萍“崇高”起來。其實,衝上去,伸出雙手,這是一個母親——抑或説是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事,吳菊萍不該被符號化。好在我看到選“當然會救,這是本能反應”的是64.96%,這個社會,善真還沒有全部泯滅,愛真還沒有全部缺失。

上善若水,水遇物靜繞,不爭不逞,激濁揚清。

今天看到《錢江晚報》的消息:吳菊萍和妞妞已經於9月27日和28日相繼出院,吳菊萍的手臂骨折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復,醫生説能恢復95%以上。

真好啊!善人有善報啊!

想起馬克思説的一句話:“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温和而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