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領導講話稿

一、講話稿的類別

如何寫領導講話稿

講話稿一共包括五個類型:第一個類型是工作類的講話;第二個類型是研討會的講話;第三個類型是致辭性的講話;第四個類型是新聞發佈會講話以及回答提問;第五個類型的是演講類的講話。這五個類型都屬於領導講話稿這一大類。

所謂領導講話稿就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主要的負責人對某一項工作、某一類事情的發表的意見。所以講話稿它有一種特殊公文的特點,就是它是以唸的方式、以講的方式表述的一種公文。所以我們對公文的理解應該更加準確、更加全面,並不僅僅是印在紙上的才是公文,公文可以貼在牆上、可以印在書裏,也可以放在領導人的口頭上,所以講話稿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公文。當然,講話稿既然是“稿”,它也是有文字形式的,也是有紙質版的。那麼紙質版的講話稿和領導人最終表述出來的話具有同等的效力。或者反過來説,口頭表述的也具有文字表述一樣的功能和效率,所以這是作為一種特殊文種的這樣一種公文。

(一)工作講話

那麼我們來看,講話稿的第一類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文種就是工作講話,也叫領導講話,它是部署工作、推動工作的一個重要的載體。領導部署工作,除了發表重要的文件、制定政策、實施政策也包括配合這些方針政策文件出台的時候召開一定的會議,領導人在會上做講話來進一步闡述這樣一個文件的意義和主要內容,特別是要闡述如何來貫徹落實這樣一項政策、這樣一項方針。怎麼樣來做、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近期要做什麼、長期要做什麼,一般在講話稿當中要做全面地論述,所以講話稿往往成為政策、法律落實時候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性措施。如果是政府領導人在講話,那就是政府行政的制度、政策的一項輔助性的措施、是行政措施。

領導講話稿從內容方面上可以分為七類,第一類是部署動員型的工作,也就是説對某一項工作、一項近期的任務進行佈置落實,進行動員,組織思想發動,這樣一類的講話稿。

第二類是總結推動型的講話,就是一項工作告一段落了之後進行總結、然後提煉歸納出一些規律性的認識,總結一些體會和經驗,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這就是總結動員型的講話。

第三類是研究探索型的講話,一些需要進行試點或者正在推行的過程當中的工作還帶有一點摸索性這樣的工作,領導在講話的時候他是帶有研究探索口氣的這樣一種類型的講話。

第四種類型就是表彰號召型的,在一項工作完成之後取得很大成績需要對先進的單位、先進的個人實施表彰,號召大家向這些受到表彰單位的同事學習,提出一些要求,這就是表彰號召型的講話。

第五類是傳達貫徹型的講話,就是上級有新的部署了,我們要傳達貫徹落實,要求本單位來貫徹落實這樣的一個講話屬於傳達貫徹型的,對傳達要原原本本地把上級精神給大家講清楚,對需要我們在本地區、本單位貫徹落實的任務要做出貫徹落實的部署提出要求。

第六類是批評指導型的講話,對某一項推進工作當中,不太順利、不太滿意,那麼領導可能會召開會議,對有關不滿意的工作、不滿意的單位提出適當的批評來指導面上更好地貫徹落實有關的政策精神,把工作改進做好。

那麼最後一類是法規程序型的講話。就是有些會議是法定會議,比如政府的常務會議,政府的全體會議,這些都是法定的會議,在法定會議上政府的領導人也要發表講話,這些講話屬於法規程序型的講話,這是按照內容可以分為七類。那麼這七類從內容來説各有側重,內容也不同,寫法也有一定的區別,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都屬於工作講話稿。

工作講話稿,它的基本類型都離不開這樣四個部分。就是一個講話稿需要一個標題,這個標題一般有兩種寫法,一種寫法就是直接説,某某某在什麼會議上的講話,然後這個著上是什麼名字,什麼時間、什麼地方。

另一種就是把講話的主要內容放在標題上,然後副標題再寫上某某某在什麼會議上的講話。在寫第二種的時候需要有高度地提煉,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要把會議的最重要的講話內容在標題上體現出來。那麼這兩種很難區分,哪一種絕對用在什麼地方,一般根據領導人的興趣,也可根據內容提煉的難易程度,比如這個會議內容十分重要,但是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出來它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需要貫徹落實的主要是什麼內容,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概括不出來一個標題的時候就可以用直接的第一種方法,就是某某某在什麼會議上的講話。那麼這是標題的兩種寫法。

第二個部分講話稿需要有稱呼,講話稿開頭必須要有一個對象,你是對誰講的,一般的上級領導對下級領導講話一般會説:同志們……;下級領導和平級領導對下面講的時候可以講:各位領導、同志們……這是稱呼。那麼這種稱呼一般可以複雜,也可以簡化。我剛才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這就是簡化的方式。也可以具體一點,就是説比如有一些比較自己身份高的領導在場,可以説:尊敬的某某某、什麼長、尊敬的xxx先生、尊敬的xxx同志,一個一個把尊貴的領導和重要人物點出來,把相關的參加會議的部分或者地方或者單位的這些名稱點出來,也可以把相關的人羣,比如年輕同志們、或者婦女朋友們這些羣體概括出來作為一個稱呼。

第三個部分就是講話稿的開頭。開頭一段非常重要,成功的開頭是好的講話稿的一半。一個好的講話稿都講究開頭要精彩,那麼開頭如何精彩?有幾種方法,一個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説清楚我們這次工作會議要解決什麼問題,我這個講話主要是針對什麼事情來講的,這是直截了當的方式。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以遠漸近,把黨中央、國務院有什麼要求、省委省政府有什麼具體的貫徹落實的意見,那麼我們單位應該怎麼樣來做,這樣一個由遠及近、由上及下的這樣一種表達方式,這給人一種高瞻遠矚、層次感分明和針對性很強的感覺。

那麼還有一種開頭就是可以以什麼呢?以一種務虛的方式出現,引經據典講一個小案例,舉一個事件作為開頭,來引出你今天的講話內容。比如説我們可以説最近國際上發生了一個什麼突發事件,這個突發事件它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它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描述,它這一下子就把聽眾吸引到你講話的內容上來了,然後話鋒一轉再講,這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今天我們就要圍繞着這一方面相關的問題來講一些意見。

我們還可以説古人説,我們應該怎麼做,現在我們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尤為重要。比如在廉政工作會議上,我們可以舉古代很多哲人先人講的很多重要的話。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古人尚且知道這樣一個哲理,還有水能載舟亦也覆舟,這是多麼深刻的道理,我們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更加需要廉政建設引出來,所以導語很重要。

開頭沒有統一的規定,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每一次講話當中有創新。我看到很多領導人在重要講話當中每一次開頭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技巧,但是也有很多水平領導很高的人,每一次開頭都很一樣,都是直截了當,講今天我們要講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如何重要,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這個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適合內容的,只要是自己滿意的,只要自己能夠吸引聽眾的開頭,都是好開頭。

第四個部分就是講話稿的主體,在這個主體當中需要把開這次會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要落實的工作怎麼樣來落實,這些在主體當中做一個清楚的交代,要把政府法規、規定和制度以及在我們本地區、本單位貫徹執行的具體要求、實現這些目標的路徑、方法、策略都要講清楚,甚至可以有時間的要求、有質量、有效率的要求,這是講話的主體。

最後還有一個結尾,全部講完了有一個收口。結尾可以是把重要的工作講完了之後,把貫徹落實的要求講完之後,戛然而止,這是一種簡潔的收尾方式,也可以寫一段專門的結尾就是對我們這次會議做一個總結性的,這樣一個講話的總結和會議的重要性的總結,也可以使自己的講話進一步昇華,在最後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國家的法律、法規,用我們共產黨人的世界觀、方法論、馬克思的理論方法來做一個總結。這是結尾的方式。

作為工作講話,我們必須把“工作”二字記在心裏,寫工作講話必須圍繞工作,要站在領導的高度想這件工作的重要性,它的意義,想這件工作在本單位、本地區來實施的時候要抓哪些具體的這個工作要點,要想這項工作貫徹落實難點在哪裏,要想這項工作貫徹落實之後效果是怎麼樣的,特別是要想什麼呢?就是這項工作與羣眾是什麼關係?從這幾個方面來給講話稿做一個定位,才能把工作類的講話稿寫好。

那麼工作類的講話稿也不完全是講工作。工作類的講話稿要有思想、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要有一定的藝術性,就是思想性、理論性、藝術性要統一在工作性中,不能遊離於講工作之外。在講具體工作的時候,要想到它的理論依據;在講具體政策的時候,要想到這項政策實施之後的前瞻效果;在講具體的工作部署要求的時候,要想到工作的藝術性和策略性,這樣講話稿才能豐富、才能昇華、才能寫出材,才能對貫徹落實工作有積極的幫助。

(二)研討會講話

講話稿的第二種是研討會的講話。所謂研討會的講話就是在研討會上作為一個研討會成員之外的領導的講話。它可以是參加研討的,但是它不是研討會一般參與的人員,它是一個研討會主辦單位的,或者是説主辦單位上級的一個領導人的身份來講話的。

那麼領導幹部在研討會上講話,它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要提出研討會主題。第二個它要確立研討會的方向。第二個要推動研討的深入,所以研討會講話是研討會的一個主旨發言。

按照研討會講話的理論含量可以將這種講話分成兩類,一類屬於啟發引導型的講話,一類是主旨闡述型的講話。啟發引導型就是在講話當中對研討的主題、希望研討的效果是什麼樣,作為一種引導,指明一個方向,指出一個目標,但是並不具體展開對研討主題的論述,引而不發躍如也,這個是啟發引導類的講話。

還有主旨闡述型的,就是對研討會的主題,闡明主辦單位的認識、闡明黨和國家的政策和主張。這是直接引導研討會朝着一個既定的方向來發展前進。這是根據理論含量來分的。

如果按照篇幅還可以分為扼要型的和展開型的。扼要型的講話往往簡單的點出需要引導的這個意見和需要闡述的觀點,但不做長篇大論的展開。

另外一種就是展開型的,就是對重要的觀點給予充分的篇幅,把它説清楚,重要問題做長篇講述。那麼這樣的講話就是相當於一個主題報告。

啟發引導型的講話主要是説明會議的目的、意義以及會議籌備的情況和需要研討的主要內容。

主旨闡述型的講話主要圍繞研討會主題綜合主流的觀點,闡明主辦單位的意見。

研討會的講話不可板着面孔説話,不能像工作講話那樣,完全是作為領導自居來提出問題、提出解決的思路和提出要求,而是應該和參與研討會的其他人員一起共同研討一個問題,本着這樣一種態度來講話,所以是和講話對象出於平等的地位,口氣應該是探討的口氣而不是佈置的口氣,是一種商量的、研究的口氣。

研討會的講話還有一個要點就是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就是領導人的理論修養在研討會講話當中要體現出來。有些問題是需要以事説理,把道理藴含在講述具體意見當中,要有上升到理論高度的這樣一種本領。

研討會的講話和工作講話還有一個不同就是,研討會的講話要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一些具體問題的論述,而不能僅僅講理論或者僅僅講工作,一定要把理論和實踐在講話當中明確地闡述出來。

研討會的講話可以説比工作類的講話絲毫不簡單,它更需要我們撰寫的人員在理論上有深刻地研究、深刻的認識,在實踐當中做深入的調查研究。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研討會講話和工作講話的聯繫和區別。我們很多筆桿子、寫作班子習慣於寫工作講話,不大善於或者較少的機會寫研討會的講話。這就給我們提出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當中就要注重理論積累,就要注重在實踐工作當中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這樣我們不僅在起草工作類講話的時候能有理論深度,而且遇到了研討會需要起草領導人講話的時候,可以駕輕就熟、拿得起、寫得好,能讓領導滿意。

(三)致詞

第三類的講話是致詞。領導要參加各種活動,需要簡單致以問候這叫致詞,致詞可以分為開幕詞、閉幕詞、歡迎詞、歡送詞、答謝詞。

開幕詞是一個大型會議的序曲,它往往言語不多,但是為大會定基調,宣告開始,揭示主題。閉幕詞是大型會議的尾聲,對大會進行總結,提出希望,表示祝願,宣佈結。歡迎詞、歡送詞、答謝詞只要根據具體的情境,對來賓表示致意,具體的內容取決於主客雙方的關係。如果主客雙方是老朋友,那歡迎詞、歡送詞、答謝詞就可以情深意長一些、幽默詼諧一些;如果主客雙方是初次見面的這樣一種合作關係,那麼我們要顯得彬彬有禮、要顯的不卑不亢,我們的友善和我們的親切要融為一體,根據具體的情境來撰寫這些致詞。

(四)新聞發佈會講話和回答提問

新聞發佈會的講話和回答,這是另一種非常有特殊性的講話稿。領導人或者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是政務公開重要的載體。

我們説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種是正常工作通報,一種是突發事件情況的發佈。

正常工作通報往往是就某一個專題、一項重要的工作,比如我們國家的人權情況的新聞發佈,那麼就是把我們國家關於人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國際上的關注點以及我們國內的關注點這些問題做個通報。

突發事件的發佈就是在遭遇到突發事件之後,媒體、公眾、世界輿論都十分關注,這時候政府的有關領導人和新聞發言人就突發事件發生的經過、處置的措施以及應對措施實施之後的效果,人員的死傷情況、財產損失情況以及下一步的走勢,一些初步的評估結果做一個新聞發佈。

領導人的新聞發佈會的講話沒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內容以及不同的領導人身份來確定,總之就是要實事求是、要及時、準確的表述,不要添油添醋、也不要諱疾忌醫,不要躲躲藏藏、也不要把不該説的事情説出去了,要掌握好分寸。

那麼回答問題事先和發佈是一樣的,也要做好充分地準備。要把可能提問的問題想周全,然後詳細列出提綱,這樣心中有數。如果提問超過了所準備的內容那怎麼辦?要區分一下,這個提問屬於我職權範圍內的或者得到領導授權的我就可以講,可以發表我的看法,甚至和有些不同的看法都可以發表。但是如果是超過我的職權範圍又沒有得到授權的那麼就不能發表與原來考慮的內容相悖的一些。

同時我們還要用或回答提問的機會。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拓展介紹的內容。因為我們在準備介紹發佈的時候,有的時候考慮並不能完全地周到。經過一提問發現媒體羣體還關注某些問題是我們原來沒有準備發佈的內容,那麼正好趁此機會可以做進一步地介紹,可以拓展內容。另外一個可以利用回答問題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的新聞發佈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因為發佈的針對性是我們預先想好的。在現場提問的時候,可能會修正我們這種認識,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解決進一步增強針對性的問題,使得我們回答的問題能夠成為我們新聞發佈會重要的補充。

(五)演講的講話稿

關於演講的講話稿,公文中的演講講話稿,包括這樣四種類型,一種是競選演講、一種是典型事蹟演講、一種是先進單位演講、一種是出席報告會。

競選演講就比如我們競爭上崗的時候,每一個競爭上崗的人都要做一番演講,這個時候是表現自己贏得信任,爭取機會的一個重要的載體。那麼競選演講也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事先準備好的,一部分是要回答評審委員提問的。那麼我們在事先準備的演講當中應該利用有限的時候把最重要的問題寫進去、講出來,不要關注太多的細微末節。但是細微末節不是不重要,我們在有限的時間當中也不能光講一些我們的經歷、我們的成績、我們的強項,過於抽象、過於數字化也不是一個好的演講。如果是有5分鐘、10分鐘,儘可能地在裏面用上1-2分鐘講上以後讓具體的例子來佐證你某一方面比如説你的優勢,或者你取得的成績,適當地展開,用一個生動的例子來佐證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如果給你只有三分鐘,那我看就不要再講例子了,三分鐘陳述你基本的情況、簡歷和你的成就就已經足夠了。

那麼典型事蹟材料,這個講話就需要把典型之所以能夠成為典型,它在哪些方面有特殊的地方要講出來。講出來的目的是講告訴大家就是我們成為一個典型,它不是偶然的,它具有代表性,就具有某一類人的共同特點。典型事蹟的演講必須把你代表性的這些特點特色充分地講出來。你是一個青年的典型,那麼你要把青春的活力,把現代青年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東西能夠表現出來。這樣別人才覺得你是這樣一類人中堅的一個典型,而不是説你是高不可攀的,或者説你還不如我們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而是説這是一個我們當中的一員,是我們當中普通的,但是也很不錯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要把這樣的事蹟講出來。

先進單位演講着重在它是怎麼帶動大家的,它帶哪些方面有領先性,代表的先進性,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如果是單位的話,是所有單位學習效仿的模範,所以先進單位的演講要突出它的先進性和它的經驗所在,創造了哪些經驗,這些經驗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都是可以讓人家學習、帶動人家進步的、帶動別的單位前進的,是可以使後進轉化為先進的,先進單位演講要突出一個先進性。那麼先進性的演講就比典型事蹟的演講更進一步,如果説典型是0.618黃金切割率的點,那麼先進就是應該是99%這麼一個居在前面一個位置身份的人來講的,或者是由這麼一個單位來講的。

還有一種是報告會的演講,就是做一個報告,對某一個專題進行全面地陳述,這樣的報告會演講也需要事先做好充分地準備,但是在報告的時候應該儘量少看講稿,這跟工作講話、研討會講話這些都不同。演講和其他講話的不同的就是要儘量少看稿,特別是出席報告會的演講,這個演他既然請你去演講你就是這個行業裏面的權威人士,你是這個行業的領導,或者是這個行當的專家,你來講這個問題應該是術有研究、術有專攻,那麼對某一個專題的研究除非一些具體數據,除非一些要點需要看一看稿子,其他的都應該脱稿講,但是脱稿講並不代表不需要講稿。講稿成為了腹稿,腹稿打成了書面式的講稿,這樣的演講才能有生動,才能有邏輯性,才能像撥筍一樣逐步逐步地深入,所以報告會的演講是演講當中最高層次的演講。這是介紹了幾種講話稿寫作的基本要點。

二、撰寫講話稿的規律

那麼我們再講一下這些講話稿它有哪些規律,首先它有寫作文章的一般要求,寫作文章的一般要求就是要文從字順,就是要邏輯嚴謹,就是要層次分明,就是要首尾呼應,就是要有畫龍點睛之筆,這都是寫作的一般要求,我們從國小、國中、高中講寫作文,都是這些要求。這些要求對我們寫講話稿都有用,都需要用上,但這是最基礎層次的基本要求。

那麼在這個層次上面,講話稿的寫作要有公文寫作的要求,要符合公文的規範,要符合公文的寫作要領,不能偏離公文的寫作要領。比如過分地抒情、過多地敍事,這個在公文當中是不必要的,這隻有在敍説文當中才需要,寫小説需要,寫散文可以,但是公文就是要對政策規定,工作部署提出要求這樣一些內容。那麼講話稿也和其他公文寫作是一樣的。這是公文寫作的要求,那麼我們這個課程當中專門會有一講講公文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的藝術。

寫講話稿第三條規律就是,要按照講話稿類公文寫作的一般要求,什麼叫講話稿類公文寫作的一般要求呢?就是要符合領導人的身份,要符合領導人在講這個問題時候的這樣一種願望,要把領導人希望講的問題講清楚。這就是講話稿的規律。

我們具體還可以再展開講一下。什麼叫寫作的一般要求?需要對題發揮,需要符合身份。我們寫一般的寫作寫一封信,兒子寫給父親的需要對題發揮吧,你給父親寫這封信要訴説一件什麼事情,要請求父親解決什麼問題,對題發揮,要符合身份,你不能跟父親平起平坐的身份。寫作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要重點突出,開門見山。第三個需要符合邏輯,結構合理。第四個要講究修辭,語言通順。第五個要標題醒目,內容平實。

公文寫作的一般要求要把握文體,要體現政策,文字精煉、文風質樸、條理清晰,針對性強,便於操作,簡明扼要。

講話稿往往由祕書代為起草,也有領導人自己親自起草,那麼代為起草一般需要領導人把你所需要講的內容列出提綱讓文祕人員去整體或者去起草的一個初稿,然後經過領導人的修改,再返回到文祕人員手裏,再進一步論述提高,這樣不斷地反覆才能使講話稿的水平不斷提高。

寫講話稿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思路要對頭,要把好方向,有的説思路不對、全部作廢。其他寫得不好還可以修改,但是思路如果錯了,和領導人的思想擰了,那麼方向就偏差了,這樣的講話稿寫出來是全盤作廢的。那麼就需要我們首先在思路上和領導同志要對對錶,要調整好自己的思路,要理清思路,要認清這個方向。

第二要符合身份,首先要了解你所起草講話稿領導人的身份,要了解對象,他講給誰聽的。

第三要講究高度,要有説服力,怎麼能有説服力呢?一個就是要有理論政治高度,要有充分地論據説服,要有詳實的材料佐證,要經過充分地調查研究。

第四,講話稿的寫作要求能夠吸引聽眾,好懂易講。要吸引聽眾就是説不能講過多的空話、套話,要好對易講,就是不能用過多地書面語言,你要按照口頭表述的這種方式方法、習慣來寫講話稿。寫出來以後自己要念幾遍,覺得是否能讓聽眾聽懂,要容易聽懂,一聽就懂,一聽就入耳,才能發揮講話稿的作用。

寫好講話稿有很多要領,我這裏講四個,一個是要選好切入點,我們要貫徹一項工作,要提倡一項號召一件事情,要動員大家去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有很多事情要做,那麼首先我們要選好一個切入點。我們從哪個地方切入,這件事情就有可能比較順暢地開展起來。所以講話稿的起草雖然有政策的全面性,但是更要重視貫徹落實這項政策的重點在哪裏,要抓重點,不是説面面俱到的一個什麼都講到了都是一個好的講話,而是要找準切入點,抓住問題的要點,突出重點。從這裏開始進入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把重要性、意義,把任務要交代清楚,所以切入點非常重要。

第二,注重邏輯性。講話和看文字材料不同的就是它是一個時間的過程,它不可逆,你聽完了不可再回到前面來,所以你要按照人聽覺順序的習慣來安排內容,所以需要邏輯的一步一步地推演,它不像寫在文字上的文件、公文,它看完了後面可以翻到後面再回過頭來看看,講完了不能這樣,他雖然也可能聽完了回來以後,但是這已經失去了我們所講話的本來意義。

第三,要把握分寸感,就是每一個講話的人他都是有固定身份的,你這個講話稿寫得必須和他的身份相適應,所以要有強烈的身份感,不能突出自己也不能貶低自己,不能把自己定位高了,也不能把自己放在普通羣眾的位置來講問題。

第四,還要有個性化,要突出領導講話的個性,包括這個領導平時和其他領導不一樣的地方。領導的個性是市場經濟下面的一個必然產物,而且每一個領導人在每一次領導講話當中也是有不同個性的。這在分管自己工作的時候可以有一種個性,在講自己不是自己分管工作的時候可以用另一種個性,在和自己直接領導部下的時候講的時候是一種個性,在和隔着自己幾個層次的羣眾講話的時候也可以是一種個性。有的個性化使得講話的這種色彩感就非常豐富,色彩感豐富之後,講話的打動人的效果就會增強。這是寫講話稿的要領。

那麼我們寫好講話稿,怎麼樣使講話稿再進一步增色,畫龍點睛一下,修改潤一點色,我這裏提四點建議,一個是在你已經寫好的講話稿當中是不是可以用羣眾的語言來替代你原來的公文語言,或者你的領導語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修改增色的方面。比如xx在一次重要的講話當中,講了一個不折騰三個字,這個就是羣眾語言,這個不折騰含義很深,它不僅僅是我們過去羣眾當中講的不折騰的意思,而是賦予了他及其豐富的政治內涵,賦予了它一種歷史乾和我們黨的這種文件性的莊重感,這“不折騰”三個字經過翻譯,直接用“不折騰”漢語拼音翻出去之後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就是説我們現在的黨是真正代表人民羣眾利益,人民羣眾不希望折騰,不希望再來出現不穩定的現象。這説明我們黨站在羣眾利益的高度想問題。

第二個就善用統計數字,在你原來枯燥的理論或者是描述的地方加上幾個統計數字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個,適當地旁徵博引,就是你可以引一下古人怎麼説的、哲學家怎麼説的、經濟學怎麼説的,著名的一個人士他怎麼説的,只要引用的合適、得體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個,要跟上時代的潮流,要用一些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喜歡用的新詞來使自己的講話稿更有特色。

最後我再講兩個“三”,把講話稿寫好需要做到兩個“三”,一個是三個吃透、一個是三個充分。

三個吃透就是吃透中央和上級的精神,明確上級的任務。吃透本地區、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吃透這項工作的實際情況,重點任務和發展方向。

三個充分就是充分掌握口語表達技巧,充分了解領導的語言習慣,充分考慮聽眾的考口味、需求和期待。

好,這一講我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作者:高小平 博士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