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演講稿(通用8篇)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1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孔子<論語>與現代人生哲理》,原來這個題目曾經在河北師範大學為大學生講過,後來應邀為市政府辦公廳的機關幹部搞過一次講座,當時還有一個正題是響亙千古的至聖輪音,論語副題是孔子<論語>與現代人生哲理。

有哲理的演講稿(通用8篇)

孔子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我國春秋末期魯國的傑出的文化大師,被中國古代稱之為“聖人”。“論語”在這裏讀二聲,是一個多音字,通常我們讀四聲,“論”是動詞,是編輯、編撰的意思。論語顧名思義,就是在孔子去世後,由後人把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的言論編撰到一起成為一本書,這就是《論語》。如果説孔子是中國古代的聖人,論語又被稱之為古代所謂的“聖經”。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學者林語堂就把“論語”比作為西方的“聖經”,可見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之深。

客觀講,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孔子有兩個,一個是本真的孔子,一個是被歷代封建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粉飾過的、塑造過的、美化過的、神話了的孔子。本真的孔子,可以用兩句話概括,這就是“普通而傑出,平凡而偉大”。就其“傑出”和“偉大”所達到的高度上講,可以説孔子是我國曆史上影響最深、影響最大的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稱孔子為“聖人”並不是後人對他的一種誇獎和稱譽,在孔子活着的時代,就已經被當時的魯國人尊稱為“聖人”。尊稱為“國老”,在孔子去世之後,過了幾百年,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有孔子世家,在孔子世家中最後對孔子進行了評述,司馬遷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意思是孔子像一個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像一個光明的大道,引導我們走向前方,“我”儘管不能到達孔子的境界,但是我心裏很嚮往他。

他還説: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後人宗之,可謂至聖矣。孔子是一個平民百姓,但他影響到司馬遷已經十多代了,所有學者及諸侯們稱孔子為“至聖”,就是最最聖人的人。孔子在歷史上的影響之具、影響之深、影響之久的角度,可以説,在中國歷史上孔子可謂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代人稱孔子是塑造中國民族民祖性的大師;也稱孔子是世界東方的東方聖者。我們知道孔子學説思想的影響和澤蓋已經遠遠超出國界,已經形成了所謂的儒家文化圈,也稱之為“孔子文化圈”。像我們知道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方,孔子的學説到現在影響也很大,而且不僅如此,孔子也是對世界西方各國產生了極大教義影響的文化巨人,越來越多的受到了西方各國許多學者和名人對孔子的推崇和誇獎。像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稱孔子為“真理的解釋者”;德國的學者毛來夫説“德國人民非常尊崇孔子,孔子思想具有極其博大的內涵,是中國文化,也是東方文化的象徵,孔子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全世界”。美國前總統里根説過這樣的話:“孔子崇高的行儀與偉大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影響他的國人也影響了全人類,孔子學説世代相傳,提示全人類豐富的做人處事原則,我們由應緬懷推崇這位思想家的貢獻”。美國出版的人民年鑑手冊列了世界歷史上十大思想家,孔子被排在十大思想家之首。

       富有哲理的演講稿範文篇3

或許我們這一代都生活得太幸福,所以不曾擁有太多生活給予的考驗,也不曾有過太多對生命的思考.然而生活,它有着許多未曾發現與銘記的絢麗,比如説——那一個瞬間的笑容.

我在路燈下漫步,享受着繁華都市的夜景.這時迎面走來一個乞丐,她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滿臉的皺紋,頭髮花白,弓着身子,正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她口中喃喃着,我不知道她説着什麼,但她的確給人一種悽慘可憐的感覺,而我也對她充滿憐憫與同情.

她伸碗過來,我看見那隻瓷碗裏有許多面值不一的硬幣.在我摸口袋的那一刻,我忽而會心一笑.

我並沒有給她錢,而是將一顆牛奶糖遞到她手中.我為自己的舉動意外,同時我也發現老太太也有些意外.但她笑了,笑得很美麗.

我也笑了,我的笑,是因為我的心絃在那一瞬間被一陣莫名的感動所觸動、.而她的笑——讓我想了許多.

她的笑,有着對我的感謝,那是她對我的感謝,那是她對一個陌生人給予幫助後的迴應.或許微笑是她已經習慣了的動作,但那次的微笑決不是.她會給無數的施捨給她的陌生人抱以無數次的微笑,她會無數次地重複着這樣的過程,但那些過程裏似乎已經沒有了她真正發自內心的笑容.

而我,在她無數次麻木表情的背後,卻看到了她真正發自內心的笑.

我看到了,看到了她接過那顆牛奶糖之後的驚訝與那似乎不自然的笑.因為,因為她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施捨.不,那顆牛奶糖已不再是施捨,那是一種尊重,一份理解.她的笑容所包含的,已不止是感謝.在那一刻,我似乎也依稀地體會到——她的自尊.每個人都有自尊.或許像這樣處在社會底層的人,有着更深藏的尊嚴.在那一次,她的自尊得到了理解,所以她笑了,笑得美麗動人,那是發自肺腑的笑,而更重要的是,是精神上的寄託.

我給她的,不正是她所需要的這一點點的理解和關懷嗎?

我忽然間感悟了,被人世間最原始的笑容所感動,被她感激的眼神所感動,被她的喜歡而又欣慰的表情所感動.

我們無言,惟有笑容凝結在空氣中,凝結在我們之間——共鳴.

幾秒鐘之後,她離去了,看着她的背影,我似乎也看見她依然在笑——嘴裏含着那顆幸福的牛奶糖.

已過去了幾天了,我已忘卻了老太太的臉龐,唯一記得的,是那個在瞬間綻放的笑容.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轉眼間,半學期在我們忙碌的身影中匆匆閃過。期會考試結束了,雖然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客觀地反映出我們這段時期的學習狀況。它猶如一個標點符號為這半個學期的學習作了一個收尾,或殘缺,或圓滿,都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同樣渴望歡樂,追求成功。但現實是挫折和不幸困擾着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像暴風雨似的襲擊而來,常常會給每個人的心裏投下濃重的陰影,於是我們想到了放棄,想到了聽天由命。

正如尼采所説:高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斜坡。有人在逆境中奮起,獲得了成功,也有人沒有勇氣正視人生,沉淪下去。然而,生活是位嚴肅的長者,他決不會可憐不努力的人,相反,只會歡迎那些努力奮鬥的人。

我從爸爸那裏得知,他的一個高中同學由於沒考上大學甚至技校,先去當兵,復員後在單位學會開車,做了司機。平時在單位工資少得可憐,只有跑長途時一公里才賺3角6分,而且這種好事不是經常有。

每次他給爸爸打電話時,他都在不同的地方。上個月在新疆,這個月可能就在海南島或是滿洲里。儘管他很幸運,有機會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其中的艱辛、危險,我們是難以想象的。家人也無時無刻牽掛他的安危。他告訴爸爸現在很後悔沒有珍惜他的學習機會。

學習好並不代表一切,不學習雖然也可能擁有一切,但是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深圳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包括我們的爸爸媽媽之所以來深圳就是為了生活條件更好些,他們有的人也得到了成功。但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時,如果我們不努力,天天啃老,失敗最終會降臨。

世界上沒有絕對平坦的路,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同學們,現在除了努力奮鬥,我們別無選擇。努力奮鬥,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讓我們享受奮鬥的艱苦,以苦為樂,駕駛着人生之船戰勝驚濤駭浪,駛過激流險灘,共同到達成功的彼岸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修養是一個人品德素質的反映,它往往體現在人們的言行舉止中。

一個有修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是健康、乾淨的,他們的言詞中找不到歧視和憎恨,有的只是友好和風趣。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的毅力。你看那些沒有毅力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學壞,當然也就不必談什麼修養了。修養得從小開始培養,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要不民間怎會有“學壞只三天,學好要三年”的傳言呢?

修養好的人不會刻意去裝扮自己,正像唐代大詩人李白所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相反,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則會盲目追求,用濃粧豔抹、奇裝怪服來掩蓋他內心的空虛。修養就是要修身性養。

説話也要有修養。我認為説話有修養是指説話時有內容、有見解、有藝術、有條理、用語文明等方面。談到這裏,我想到本班最近的一些壞風氣。

首先是叫花名。這花名多半是一些針對同學生理缺陷和穩私的難聽詞,只要一叫出,你總能聽到幾聲怪笑,隨後往往是一陣辱罵和追打。這種行為不管是不是出於玩笑,它確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

還有,就是説話粗俗,用語骯髒,這不僅有損自身形象,而且會傷害別人,有時還會招來是非。所以,我奉勸大家説話時還是要有修養的好。

一個有修養的人,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怎樣才能做到有修養呢?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關門動作,有修養的人只是輕輕推上;而沒有修養的人可能會一腳把門踢上,隨之傳來的是叫你膽顫心驚的巨響,而且還會留下他那“漂亮”的足跡。

再比如,,雙休日在公園裏,一種人好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不光大聲喧譁,而且鬧得到處烏煙癢氣;另一種人不僅談話小聲,就是那壓抑很久的笑聲也是音量適度,悦耳動聽。

同學們,修養它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園湖人吧,它會給你帶來尊嚴,給你帶來尊重,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4

五官科病房裏同時住進來兩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甲説,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並首先去拉薩。乙也同樣如此表示。結果出來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長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張告別人生的計劃表離開了醫院,乙住了下來。甲的計劃表是:去一趟拉薩和敦煌;從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長江口;到海南的三亞以椰子樹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在哈爾濱過一個冬天;從大連坐船到廣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門;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力爭聽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寫一本書。凡此種種,共27條。

他在這張生命的清單後面這麼寫道:我的一生有很多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現在上帝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為了不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後幾年去實現還剩下的這27個夢。

當年,甲就辭掉了公司的職務,去了拉薩和敦煌。第二年,又以驚人的毅力和韌性通過了成人考試。這期間,他登上過天安門,去了內蒙古大草原,還在一户牧民家裏住了一個星期。現在這位朋友正在實現他出一本書的宿願。

有一天,乙在報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去問甲的病。甲説,我真的無法想象,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實現自己想去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在醫院時説的,去拉薩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腦後去了。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們之所以沒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樣,列出一張生命的清單,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為我們認為我還會活得更久。然而也許正是這一點量上的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5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

一如往常地用髮夾整理她的秀髮,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裏,拿走了一個髮夾。

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便到三公主房裏拿走一個髮夾;

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髮夾;

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髮夾;

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髮夾;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髮夾。

於是,七公主的髮夾只剩下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説:“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髮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了髮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裏想説:“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頭上明明完整的彆着一百個髮夾,所以心裏都懊惱得很,可嘴上卻説不出。

只有七公主走出來説:“我掉了一個髮夾。”話才説完,一頭漂亮的長髮因為少了一個髮夾,全部披散了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故事的結局,想當然的是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明白人為什麼一有缺憾就必須要拼命去補足?

一百個髮夾,就像是完美圓滿的人生,少了一個髮夾,這個圓滿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來就有了無限的轉機,無限的可能性,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這遺憾可能是一張將要滿分的試卷上的一個紅叉,也可能是一件近乎完美的工藝品上不小心劃過的一道痕跡……人生不可免的缺憾,你怎樣面對呢?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對那些沒有機會彌補的遺憾,不如稍加修整,看那改變後的遺憾,有時,它會是比完美更美的驚喜。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6

勵志人生哲理小故事: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在哪,看完你明白一切

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説生活的艱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道:“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

窮人急忙説道:“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點頭道:“好吧!”説完佛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

並給了他們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來的煤當天可以賣掉買食物,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煤山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窮人平常幹慣了粗活,挖煤這活對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車煤,拉去集市上賣了錢,用這些錢他全買了好吃的,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解饞。

富人平時沒幹過重活,挖一會停一會,還累的滿頭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拉到集市上買,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硬饅頭,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逛集市。不一會帶回倆個窮人來,這兩個窮人膀大腰圓,他們二話沒説就開始給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邊指手畫腳的監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窮人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苦力,一天下來,他除了給工人開工錢,剩下的錢還比窮人賺的錢多幾倍。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結果可想而知,窮人再也不抱怨了。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人説:人的一生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這三天組成了人生的三步曲。但我説,人的一生只是由無數的今天構成的,因為不會珍惜今天的人,既不會感懷昨天,也不會憧憬明天。樂觀的人,喜歡描述明天的美好前景;悲觀的人,總擔心明天會發生什麼不測。但生命的內涵只在於今天,生命是寶貴的,它是由一分一秒的時間堆積而成的,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荒廢了今天就是荒廢了生命。

昨天已是過眼雲煙,再也無法挽留。如果在昨天,你為取得了一點驕人的成績而沾沾自喜,或是因為做錯了一件事情而愁眉不展,那麼你就永遠陷進了昨天的泥潭裏。同時,你今天的時間也會從你的沾沾自喜或愁眉不展中悄悄流逝。每個人都會乘坐“今天”這班車駛向明天,一天一個驛站,一天一處風景,趁着明天還未到來,我們就應抓住今天,這樣等待着你的才會是果實累累的明天。

我們不應該在昨天尋覓什麼,也不應該向明天祈求什麼,最重要的是怎樣對待今天。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努力學習,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用今天的努力去彌補昨天的空隙,去實現明天的崇高理想。

期會考試已經結束,已經成為歷史,成為了不能改變的事情,你可能受挫了,也可能失敗了,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輸。遠航的水手告訴我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我們的青春是熾烈的,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

聰明的人,檢查昨天,抓緊今天,規劃明天;愚蠢的人,悲歎昨天,揮霍今天,夢幻明天。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珍惜今天,珍惜現在的分分秒秒吧!

有哲理的演講稿 篇8

大師年輕時在上海窮困潦倒,常常為一頓飯發愁。他的鞋前面列開了一個口子,他既沒錢買新鞋,也沒錢縫補。

一日,大師畫了一隻老虎,拿到街上賣。一個外國人看中了這幅畫,想買,就問:“多少錢?”大師説:“500美元。”

外國人覺得太貴,便説:“能不能少點兒呢?”大師説:“不能少!”一邊説,一邊將畫撕碎了。

外國人吃了一驚:“年輕人,你怎麼撕了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賣,少點兒也行呀!你是生氣了吧?”

大師平靜地説道:“先生,我沒有生氣,這畫我要價500美元,説明我認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講價,不願出500美元,説明在你眼裏它不值這個數,也認為它不好。所以,我要再接再厲,撕了它,重畫,直到顧客認可為止。”

那時,大師還不是大師,是個普通的青年。大師當時太窮了,太需要錢了,可他沒有降低自己追求的標準,沒有讓物質的誘惑干擾他的最高追求。他追求的不是錢,是藝術的境界。

假如是常人,他會能賣多少賣多少,先換到錢再説。

就是這個心態,使這個青年日後成為一代雕塑大師,當上了中國美術館館長,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雕塑作品。這個人就是一代宗師劉開渠。

是什麼成就了大師?是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