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演講稿(精選10篇)

修養演講稿 篇1

一個有修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是健康、乾淨的,他們的言詞中找不到歧視和憎恨,有的只是友好和風趣。

修養演講稿(精選10篇)

個人有沒有修養,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的毅力。你看那些沒有毅力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學壞,當然也就不必談什麼修養了。修養得從小開始培養,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要不民間怎會有“學壞只三天,學好要三年”的傳言呢?

修養好的人不會刻意去裝扮自己,正像唐代大詩人李白所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相反,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則會盲目追求,用濃粧豔抹、奇裝怪服來掩蓋他內心的空虛。修養就是要修身性養。

説話也要有修養。我認為説話有修養是指説話時有內容、有見解、有藝術、有條理、用語文明等方面。談到這裏,我想到本班最近的一些壞風氣。

首先是叫花名。這花名多半是一些針對同學生理缺陷和穩私的難聽詞,只要一叫出,你總能聽到幾聲怪笑,隨後往往是一陣辱罵和追打。這種行為不管是不是出於玩笑,它確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

還有,就是説話粗俗,用語骯髒,這不僅有損自身形象,而且會傷害別人,有時還會招來是非。所以,我奉勸大家説話時還是要有修養的好。

一個有修養的人,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怎樣才能做到有修養呢?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關門動作,有修養的人只是輕輕推上;而沒有修養的人可能會一腳把門踢上,隨之傳來的是叫你膽顫心驚的巨響,而且還會留下他那“漂亮”的足跡。

再比如,,雙休日在公園裏,一種人好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不光大聲喧譁,而且鬧得到處烏煙癢氣;另一種人不僅談話小聲,就是那壓抑很久的笑聲也是音量適度,悦耳動聽。

同學們,修養它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園湖人吧,它會給你帶來尊嚴,給你帶來尊重,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

修養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講話的題目是《修養——人的第二張臉》。

曾經聽説過這麼件事:一位中國小夥子到澳大利亞求學,有許多人圍過來猜他是哪個國家來的。有的説來自日本,有的説新加坡,有的説韓國……小夥子很納悶,反問道:你們為什麼不説我來自中國呢?他們都笑了,其中有一個告訴他:在我們這兒,一開始就猜別人是中國人是極不禮貌的,因為在我們澳大利亞人的眼裏,中國人是既邋遢又沒修養。

我想,那位小夥子當時的心情和眼下同學們的心情是一樣的:憤憤不平。憑什麼這樣評價我們中國人?到底是哪些不爭氣的同胞在毀壞我們國人的形象。修養,人的第二張臉,壞習慣會使第二張臉毀容,好習慣會使第二張臉增色。

海明威曾説:在生活中,才智的效用遠不如性格;頭腦的效用遠不如心性;天賦的效用遠不如自制力、耐心與教養。現如今,中國的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他們畢業後也能成為貴族,但當他們發現即使是英國最好的學校----__公學的學生,睡硬板牀,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時,他們怎麼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精神究竟有何聯繫。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爆發户精神,從不與平民的精神對立,更不意味着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伊頓公學也確實用這種方式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物,比如打敗拿破崙的那個威靈頓將軍,當時他冒着炮火在前線觀察敵情,參謀人員多次勸他早點撤下去,因為前線太危險,可是威靈頓就是不動,參謀人員只好問他,您萬一陣亡了有什麼遺言?威靈頓頭也不回地説,“告訴他們,我的遺言就是像我一樣站在這裏。”

在我們許多同胞眼裏,富與貴是一回事,其實富是就物質而言的,貴是就精神而言的。不是住別墅、買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貴族,超出常人的修養才是貴的重要標誌。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一個行將被處死的囚徒皇后,上斷頭台時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馬上下意識地説了句:“對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對殺氣騰騰的劊子手,留下的則是如此坦然高貴的遺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幾分鐘後,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異處。兩個世紀之後,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在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的慶典上,真誠地表示:“路易十六是個修養極高的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

做一個高貴的人,就要做一個有修養的人。華麗氣派、揮金如土不是高貴,是虛榮;言語偏激、行為散漫不是瀟灑,是幼稚。真正的貴族精神包括的是高貴的氣質、寬厚的愛心、悲憫的情懷、良好的習慣以及承擔的勇氣。張愛玲所説的,舊上海公寓裏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了一種貴族風度;許__教授所説的,有一個下崗的三輪車伕,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擔當精神。

誰説中國沒有貴族精神?誰説中國沒有精神貴族?

校園的三月美不勝收:美在自然,桃李芳菲,繁花似錦;美在同學,苦讀奮進,志在凌雲;美在老師,嘔心瀝血,杏壇追夢。但最美的還在於我們全體開中人的第二張臉——良好的修養。讓尊嚴和榮譽成為我們的表情,讓美德和品行成為我們的名片。

垃圾不落地,頗帶貴族氣,何不從我做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修養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路旁的燈亮了,驅走黑暗,讓膽怯的心靈不再害怕,讓碎小的腳步變得寬大,心中的那片陰暗與寒冷,逐漸變得光明與温暖。長長的夜路,有人舉手之勞為你亮着一盞明燈,心中有多大的温暖啊!那不是長長的夜路,而是充滿着人性光輝美的一條路,正如一盞亮着的燈!

我喜歡光明。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透過雲層的那一刻,第一縷曙光將黑暗吞噬,我喜歡陽光温暖的感覺。當太陽緩緩從西方墜下,雲層遮住太陽的那一刻,最後一絲餘暉將温暖與光明遮蔽時,我努力抓住每一絲温暖,想用一面鏡子將它折射!

但,太陽還是帶走最後一絲光明。夜幕早早的將臨,儘管我對黑暗是充滿恐懼的,但在黑暗中我依舊能尋得光明,正如“上帝給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拿它尋找光明。”3年來,每天晚上放學已是近9點,黑色籠罩着我的周圍,一盞盞路燈為我照明,驅走黑暗。我家住在5樓,每當走到樓下面時,望着黑洞洞的樓道,不禁會倒吸一口涼氣,腦海中不斷浮現黑色的圖片。我站在樓梯口不住地東張西望——有沒有同行的人?我兩手緊緊拽着書包帶子,膽怯的向前走了幾級台階。隱約聽到從樓上下來的腳步聲,我心中有一絲喜悦但還是害怕,我抬起頭向樓上望去,原來是住在七樓的張爺爺,他常年一個人住,偶爾子女來望他。他下樓十分緩慢,用腳摸索着,每走完一層他總是在牆上摸上好一下,然後用手按下去--燈亮了!我心中無限安慰!於是,我大膽的向前走!每走一層,我也把燈按下!呵,好亮,我不再畏懼!張爺爺從樓上下來,按下所有的燈,我從樓下上去,也按下了所有的燈!在樓梯拐角處,我和張爺爺都相視一笑。在家門口開門時,我隱約聽到一陣輕快的上樓聲

一盞燈的力量有多大——讓所有黑暗的人不再害怕,這是人世間最美麗的燈!這盞燈為他人照亮了前行的路,同時,也不讓自己在黑暗中跌倒。為人也為己,這盞燈,他珍貴而有價值。

電視屏幕上曾出現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個深冬,天已經很晚,一個女孩騎車進了小巷,小巷口有一個賣番薯的老人,女孩騎車經過時,對那個老人説:“大爺還走呢?”老人笑着回答道:“這就走了。”説完,老人把頭頂上的燈斜了一個角度,為女孩照亮了前行的路,女孩回頭很感謝地説:“謝謝您,大爺!”老人看着女孩走遠了,放下了燈。自言自語地説道:“不早了,大家都來了,我也該走了。”

老人的燈,為女孩照亮了小巷的路,也為每天晚上路過的行人照亮了路,照得每一個人心裏都暖暖的。

老人的燈,一定是世界上最美麗最亮的燈。

抬起頭,此刻望着窗外,暮色早已籠罩四周,我看到小區巡邏的保安將手電筒的燈光照到路邊在黑暗中行走的路人,儘管手電筒的燈光很微弱,但對於那些路人而言,再微弱的燈光也是最明亮的。老人的燈,保安的燈,他們用舉手之勞,温暖他人。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盞明燈,正熠熠生輝,照亮自已,温暖他人。

此時,望着窗外為他人而亮着的燈光,我想一個簡單的詞“道德”……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修養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首先很榮幸的在這裏做關於“文明修養”社會調查的總結。這次社會調查以問卷的形式,提出了十二道問題,所有問題全部圍繞文明修養這個主題。調查對象主要是我學院09級學生及部分07、08級學生。下面,我分別從幾個方面,總結這次社會調查的結果。

首先,同學們普遍反映對校園中出現的各種不文明現象持厭惡或者不支持的態度。這些行為包括:闖紅燈,不排隊,佔座,公共場合情侶間過分親密等等。同學們在面對這些不文明現象的時候,應當勇於站出來,指出對方行為不當之處。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同學在公共場合不能主動上前制止各種不文明行為。並且70%的同學認為別人在公共場合指出自己的行為不當之處很難為情,只有30%的同學會選擇欣然接受並努力改正。所以,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勇於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為,並且接受他人的意見並努力改正。

其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各種文明行為缺乏主動性。例如,50%的同學在食堂吃飯偶爾會主動收盤;30%的同學不會收盤;而只有20%的同學用餐後會主動收盤。50%的同學在沒有人的時候,偶爾會撿起地上的垃圾;40%的同學不會撿起地上的垃圾;而只有10%的同學會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通過以上的數據表明,同學們的主動性有待提高。

第三,同學們對自身的行為規範較差。如大部分同學為了取捷徑,會踐踏草坪。而在一個“以下現象你在教室中存在哪些”的問題中,“垃圾隨手扔在課桌裏,在桌子上亂塗亂畫,課間和同學大吵大鬧,在教室裏吃東西,上課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以上種種現象都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教室裏。並且,只有30%的同學會帶走自習時製造的垃圾;有50%的同學偶爾會帶走製造的垃圾。所以,希望同學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杜絕上述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第四,80%的同學能注意到自身的不文明行為並努力改正,只有小部分同學沒注意過自身的不文明現象。説明同學們還是有主動改正錯誤的決心和勇氣。

文明修養是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而開展的系列活動。它具有較為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從理論意義看,文明修養活動體現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理論;貫徹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彰顯了我國儒家傳統的修養思想。從實踐意義看,文明修養活動抓住了大學生的薄弱環節,具有針對性;傳承了為人師表的師範精神,具有教育性;創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實效性。

最後,送給大家諸葛亮的一句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養,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謝謝大家!

修養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裏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演講活動,我的心裏特別高興。因為,在這裏,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裏,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裏,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的身旁。

道德是什麼呢?是文明?是誠信?是感恩?還是責任?是啊,這些美麗的詞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着道德。但是我要説,道德絕不僅僅是這些。在我的眼裏,道德宛如山間的涓涓細流,雖然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偉壯觀,但是能默默地潤人心田;好像顆顆細小的沙礫,雖然沒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卻能成就萬丈高樓。

説起道德,前些日子的雲南大旱再次牽動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無一不是道德的縮影,無一不在展示着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記得,在旱情最嚴重的地方有一名國小生,把學校發給她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當記者阿姨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她説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看到這裏,我哭了。在電視裏,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不捨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亂的頭髮,因缺水而乾裂的嘴脣。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乾澀了吧,或許她渴得只剩下為媽媽帶礦泉水的力氣了。她攢下的不僅僅是礦泉水啊,更是一個孩子對媽媽真誠的愛,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雲南,有比我還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裏守護着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爺爺,還有許多為那裏送水的車輛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那裏終於挺過來了。我為他們感動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麼清澈,那麼純淨,卻可以讓人們心裏甜甜的,暖暖的。

道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新亮麗,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悦舒暢。當我們隨着爸爸媽媽漫步在清潔而美麗的清水綠堤,是道德讓我們享受着那裏的鮮花、綠樹和青草;當年邁的老人擠進公共汽車,是道德讓他們擁有了座位;當放學時幾百名學生一齊湧出校門,是道德使機動車繞行或停止行駛,讓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

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裏,就在哪裏生根,成長,就會在哪裏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的身邊開滿道德的花朵,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芳香宜人。

修養演講稿 篇6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説過:“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着對方心靈的高山呼喚——我尊重你,那麼周圍山谷的迴音也會是‘我尊重你——’。”

學生需要老師的尊重,兒女需要父母的尊重,而作為學生、兒女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學會尊重呢?

拋棄一切的形式與虛偽,以最真的自己,最真誠的心去與別人相處。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敬而不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給予別人尊重,將會使你獲得更多的尊重,正是“要得到,先付出。”翻一下史冊,不難發現,那些流芳百世的人正是因為他們對每個人都保持着那種尊重的態度。周對勞動人民的尊重,贏得了億萬人民的無限景仰;李素麗對乘客的尊重,獲得“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尊重贏得了不平凡的地位,贏得了世人對他們永久的尊重與愛戴。

尊重看似小事,有時會直接影響大事的成敗。曹操在官渡之戰前處於劣勢,聽説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竟顧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非常尊重。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感動,於是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他的大忙。然而曹操也吃過不尊重別人的虧。當他意志滿、一帆風順的時候,西川的張鬆前來獻圖,他卻態度傲慢,給張鬆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壞印象。張鬆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的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説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

在生活中,尊重的作用也是無與倫比的。不經意的一個微笑,等於給人吹去一陣温潤的春風;一聲“對不起”也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曾迴盪每個人的心裏,那麼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尊重,這個世界豈不更加美好?

修養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所謂道德,是指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這一概念説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行為規範,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在選拔人才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既重德也重才。以德為先,“德”為前提、“德”為先決,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資格。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們可以看出“德”的重要,“道德”的重要。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願。

在中共中央頻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範以來,我們包頭市通過羣眾推薦、嚴格審核、媒體公示、羣眾投票、評委評選等程度評選出:文光學、張鳳、陳允光、沈富財、田林森、劉嗣東、張慶傑等30名道德模範。

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和其他有效手段,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道德實踐活動是我們包頭市的傳統,也是我們包頭市思想道德建設的特色。這也是我們包頭市被評為文明城市的一個亮點。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人是需要完善自己的,社會也是需要完善的。有了責任和良知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了。但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人的道德,我們需要的是全社會的道德,需要構建穩固、持久、健康和積極的社會道德體系,使社會道德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每一個人幸福和快樂的內在力量,那麼,這就需要每個人能自覺地把自身的境界提高作為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目標。在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已經提高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不僅要成為認真履行責任和富有良知的人,更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遠離庸俗和低級趣味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着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期待着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衞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噹噹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修養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歎宇宙萬物,渺滄海一粟,羨白雲紅葉兩悠悠。駕一葉扁舟,遨遊於大海之上,面對浩瀚無垠的藍天,回首花季人生,不禁仰天長歎:與修養相伴,我亦青春無悔。

與修養相伴,你將是一個高素質的人。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不變的是我們的文化底藴,是我們內在的修養。孟子,古時聖賢,人們尊重他,是因為他學識淵博,仁者愛人嗎?我並不認為這是最直接的原因,而是由於他道德品格高尚,修養好。修養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靈魂美,也可以揭示一個人的醜惡的嘴臉,一件小事就斤斤計較,完全沒有修養,就是有這樣一些人讓修養蒙羞,讓靈魂塵封。與修養相伴,你塵封的靈魂會甦醒,你心靈的污點會褪色。

周總理一個後世敬仰的偉人,他拋棄自身榮譽,為人民奉獻一生,因為他是有修養,有涵養的人,他的身上詮釋着修養的內涵。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修養的人雖逝去,可他們名垂青史。我們如果把自己與生得來的修養拋棄,就等於拋棄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前途。我們雖不及古人,但我們也不能遜色給後人,我們應該活得瀟灑,活得有修養,與修養相伴,人生亦無悔。

災難面前,你退縮了,你為了身外之物,選擇了放棄人格與尊嚴,更加拋棄了一個炎黃子孫的修養。中華民族生活在一個文化古國。中國人則是有修養的佼佼者。世界面前,我們展示中華風采。如果我們是有修養的人,如果我們在乎自己內心的呼喚,我們就不該讓別人看不起,我們不該讓“郭跳跳”再次出現,也許你忘記了這十幾年來讀書的目的,如果你忘記了祖祖輩輩的教訓,那麼請你從現在開始,關注自身修養,做一代人人讚揚,不負重望的青年人。與修養相伴,提升自我形象。

沒有星星裝扮的天空是黑暗的,沒有生命的宇宙是枯燥的,沒有修養的人生是暗淡的。與修養相伴,靈魂的呵護。

修養演講稿 篇9

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修養。現代人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對自己的品行重視起來,有的人從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髮,穿衣打扮,濃粧淡抹等;還有的人從內心和氣質上做起,比如練練瑜伽,打打太極,讀讀經文等。的確現代人對於行為、舉止、談吐和氣質上是越加重視,這也成為了當今的一種風靡的時尚。

當然,文明修養並不開始與現代。早在孔夫子時期,就有文明修養之説,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於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國古代的文聖,他與釋迦牟尼在古代並稱為“聖人”!同學們,就連聖人都得“三省吾身”,何況我們這些“非聖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嗎 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從古至今,古人在修養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競爭、講究秩序、講究文明的社會,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紮實的科學專業知識,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文明的行為舉止、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探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

對,現在,在這個社會上都以“德、智、體、美、勞”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於其後,由此可見,德,即是修養、品德;智,即是才華。那麼想要全副武裝自己,看來先得在自己心裏種下一棵“修養”的種子,從內而外地發散自己,塑造自己。剛才説到,這個修養,它包括外表和內心。先説説這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形象”修養。走在大街上,不乏有着穿戴奇異,另類時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認,人都有追求自己心裏美麗的一個標準,但有些人過於追求所謂的“個性”,而選擇走與別人不一樣的路線,尤其是學生!像那些個“滿頭金絲,披金戴銀,長靴高襪”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經成為社會人羣中的一部分。還有,在一些公共場合,本應是井然有序,不得喧譁的地方,卻不時響起個性十足的手機鈴聲,以及高聲攀談的“男女重唱”……我們要考慮一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表裏如一的人才,有人評價説,當代學生有前途沒有壯志,有文化沒有修養,有知識沒有思想,有個性沒有品行,當時很不服氣,但以上鏡頭的確叫人無話可説。加強學生文明修養建設勢在必行,面對現實,我們何去何從

再回頭看看我們內心的“修養”吧! 考試了,很多同學不是忙着去加緊複習,而是忙着去縮印課本、筆記,往桌子上抄“重點”;考場上,靜悄悄的背後,在抄書、在交流,甚至在交換試卷的不乏其人……考試本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檢驗,但在很多人身上卻成了應付,考試也只是成為了某些人領取畢業證、學位證的工具。“60分萬歲”曾經是他們中間最“響亮”的一句口號。在考試之前許多同學的筆記上會經常看見“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勵大家學習是好事,可以此為終極目的就難讓人苟同了。在某些人那裏是“書到考試時方恨少”,更甚者寫道:學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識不在多,會抄就行…… 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會作何感想

那麼到頭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修養的祕密呢

文明修養,我們缺少的是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然而在平常卻忽略了一些“小事”。隨手扔掉了廢紙,隨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們就是不注意,其實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對錯不論,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體現精神。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被該城市的“乾淨”所折服,而乾淨不正是源於市民的環保意識嗎 反過來,後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識,從小處説毀掉的是個人的形象,從大方面來説影響的是我們整個羣體的形象,因此我們學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文明意識。

文明修養,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其實,文明的修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不是沒有,關鍵看自己有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許多同學都能做到,但是能堅持的就寥寥無幾了。文明修養不能淺嘗輒止,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陋習才會慢慢改掉;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才能將學生文明修養進行到底!

修養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眾所周知,中國人從古至今是很仰慕文人雅士的,唐有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對月”,宋有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縱觀起來,人們所最為稱道的,不是他們的文字,而是修養。

説到修養與中國文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一種平和的生活態度。諸如林逋“梅妻鶴子”的故事自不必再贅述,就是現代的大師們也不少見,譬如啟功大師,他如許多近現代文人一樣,經歷過了那段悲慘的時期。當時他和另一名先生一同去掃廁所,對於高潔的文人來説,這樣的待遇顯然難以想象。然而打掃過程中,啟功先生卻不斷和另一位先生談論着打掃廁所的技巧和訣竅,另一個先生對此深表歎服。誠然,這樣平和的態度,能做到的人並不多。然而湯顯祖“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清高,私以為還是平和些更是修養。

然而,古時那些流芳百世的高潔之士,也就一定有修養了麼?只怕也不盡然。在古代,讀書人清高自詡者居多,從那即便窮困潦倒卻仍不改本性的孔乙己身上便可窺得一二。再加之佳流的“士農工商”,“三六九等”觀念的影響,關注實際者則少之又少,甚至也不乏滿口仁義道德卻又做盡了世間齷齪事的衣冠禽獸。這樣的人,就算有修養麼?答案不言自明。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培根,光看其文章,儼然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賢人,或者説高潔之士。然而當你去查閲他的生平資料,卻會發現他是一個極度言行不一的人。在《談節儉》一文中慷慨陳詞的他,生活卻奢靡得令人髮指。我想,這樣的人若説有修養,恐怕也只能修養在那蒼白的文字間。倘若他現實中不改改的話,其修養也只能被鎖在無力的紙上。

不過,有一種修養,更讓人稱道,因為它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那便是諸如陸游那樣到死前仍不忘卻的民族大義。這樣的修養,所含的是對本國家和民族最深層的關心與愛護。還記得《亮劍》中李雲龍身邊的那個魏和尚麼?他原本是少林寺中一名僧人,修得一身好武藝。當李雲龍初次見到他,問他為何還俗從軍時,他的回答是:“日本人都打進來了,我還在習武唸經,這經,我念不下去!”多麼質樸的語言,然而流露出的卻是更為樸素的赤子之心。這樣的人,這樣的修養,不得不説,令人肅然起敬。

説完這些,此時宣揚環保的我看到了廁所燈卻還兀自亮着。於是,我二話不説,默然走去,因為我明白了何謂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