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要注意什麼事項

領導講話應能深入淺出、旁徵博引。領導講話總有其目標性,一段講話是否達到了它的預期目標,要看它是否被聽眾所理解、所接受。聽眾理解了、接受了,才能明確自己的行動方向。反之,聽眾一頭霧水,似懂非懂,是不可能配合領導者採取行動的……下面小編為你整理領導講話喲啊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領導講話要注意什麼事項

領導講話注意事項

領導講話要注意做到演講真誠坦率、言行一致。普希金説過:“用演講去把人們的心靈點亮!”講話時怎樣才能用演講把聽眾的心靈點亮呢?筆者認為,應當以坦誠的態度,説真心話、實在話,道出真實的感受。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往往是不隱瞞自己對具體事物的觀點和認識的,在對羣眾的演講中,總能給人留下真誠坦率的印象。如果羣眾發覺你説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們就不會再信任你。領導的演講講得越具體、真誠、坦率,越能贏得羣眾的信賴;話講得越抽象,離具體事物越遙遠,給羣眾留下的印象越淺,贏得的信任度越低。周恩來總理所到之處,其講話內容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的真誠、坦率和言行一致。周總理曾在1949年5月做過一次《學習毛澤東》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以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姿態,反對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他説:“決不要把毛澤東看成一個偶然的、天生的、神祕的、無法學習的領袖。”周總理對自己也是從不神祕化。他曾多次如實、公開地介紹自己的家庭出身、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自己成長的曲折過程。這種無產階級革命家光明磊落的襟懷,平易近人的風格,使他與聽眾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始終處於真誠和坦率的氛圍中,聽眾自然就很容易接受。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這就是周恩來總理人格魅力之所在。

領導講話應能深入淺出、旁徵博引。領導講話總有其目標性,一段講話是否達到了它的預期目標,要看它是否被聽眾所理解、所接受。聽眾理解了、接受了,才能明確自己的行動方向。反之,聽眾一頭霧水,似懂非懂,是不可能配合領導者採取行動的。領導講話的這一特性決定了領導講話必須事先站在聽眾的角度上,依據聽眾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聯繫實際、深入淺出。陳毅同志在1961年發表的《在戲曲編導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侷限性”問題的解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在講話中,為了説明侷限性,他列舉了曹操、陶淵明、武則天、曾國藩等人的事例。通過對這些具體歷史人物的精當中肯的分析和評價,既做到了聯繫實際,又做到了深入淺出,使“侷限性”這一本來深奧抽象的命題變得淺顯易懂,聽眾始終聽得津津有味,絲毫不覺得枯燥難懂。

領導説服下屬方法

一、適度褒揚,順水推舟。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評價”,希望別人能瞭解,並給予讚美。身為領導者,應適時地給予鼓勵慰勉,褒揚下屬的某些能力,引導他們順水行舟,更加賣力地工作。當下屬由於非能力因素藉口公務繁忙拒絕接受某項工作任務之時,領導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和熱情從事該項工作,可以這樣説:“當然我知道你很忙,抽不開身,但這種事情非你去解決才行,我對其他人沒有把握,思前想後,覺得你才是最佳人選。”這樣一來就使對方無法拒絕,巧妙地使對方的“不”變成“是”。這一勸説技巧主要在於對對方某些固有的優點給予適度的褒獎,以使對方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減輕挫敗時的心理困擾,使其在較為愉快的情緒中接受你的勸説。

二、設身處地,將心比心。

俗話説,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許多説服工作遇到困難,並不是我們沒把道理講清楚,而是由於勸説者與被勸説者固執地據守本位,不替對方着想。如果換個位置,被勸説者也許就不會“拒絕”勸説者,勸説和溝通就會容易多了。領導者在勸説下屬時,尤其應注意這一點,並自覺地運用到工作中,清除無形的情緒障礙。領導者站在被勸説人的位置上瞻前顧後,同時,又把被勸者放在領導的位子上陳説苦衷,抓住了被勸説人的關注點,使他心甘情願地把天平砝碼加到領導這邊。

三、求同存異,縮短差距。

平級之間、上下級之間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共同意識”,作為領導,為了有效地説服同事或下屬,應該敏鋭地把握這種共同意識,以便求同存異,縮短與被勸説對象之間的心理差距,進而達到説服的目的。領導者要説服別人,就要設法縮短和別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而共同意識的提出,則能使激烈反對領導的人,也不再和領導者意見相反了,而且會平心靜氣地聽從領導者的勸説,這樣,領導者就有了解釋自己的觀點,進而攻入別人之心的機會。

四、推心置腹,動之以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領導者的説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是情感的征服。只有善於運用情感技巧,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動人心。感情是溝通的橋樑,要想説服別人,必須跨越這一座橋,才能到達對方的心理堡壘,征服別人。領導在勸説別人時,應推心置腹,動之以情,講明利害關係,使對方感到領導的勸告並不抱有任何個人目的,沒有絲毫不良企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幫助被勸導者,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白居易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今雖非古,情同此理。

五、克己忍讓,以柔克剛。

當下屬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相左時,作為領導,切忌用權力去壓倒下屬。如果那樣做,也只能是千斤壓而不服的狀況,下屬的反抗會像收緊的彈簧一樣隨時擴張、爆發。而高明的方法應該是克己忍讓,對對方禮讓三分,以柔克剛,讓事實來“表白”自己。一旦領導這樣做,其高風亮節必然會激起下屬的羞愧之心,下屬會打心底裏由衷地佩服領導的度量,在無形中便接受了規勸與説服。這種容忍的風範和“四兩撥千斤”的説服技巧常常能贏得下屬真誠的擁護與尊敬。

六、先行自責,間接服人。

當你作為一個領導,欲將某一困難的工作任務交付同事或下屬時,明知可能不為對方接受,甚至還會引起他的非難,但此事又太重要實在非他莫屬。要説服他十分困難,你不妨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説一句:“現在我要向你説這麼一句話,雖然明知你會感到不愉快!”對方聽了以後,便不好意思拒絕或非難你,因為你畢竟是領導。先行自責,就等於在對方的手腳上加了枷鎖,便他無法拒絕你,無法拒絕你的意見,從而接受你的難題,達到間接服人的目的。

七、適加作料,輕鬆詼諧。

領導者説服別人,總不能一律板着臉、皺着眉,而且,這樣子很容易引起被勸説人的反感與牴觸情緒,使説服工作陷入僵局。在工作中,上級説服部下時,可以適當點綴些俏皮話、笑話、歇後語,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加“作料”的方法,只要使用得當,就能把抽象的道理講得清楚明白、詼諧風趣,不失為説服技巧中的神來之筆。

八、為人置梯,保人臉面。

領導要改變部下業已公開宣佈的立場,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顧全他的面子,使對方不至於背上出爾反爾的包袱,下不了台。假定領導與下屬在一開始沒有掌握全部事實的情況下發生了分歧,作為領導,為了勸服下屬,他可以這樣給下屬鋪台階:“當然,我完全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設想,因為你那時不知道那回事。”或者説:“最初,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後來當我瞭解到全部情況後,我就知道自己錯了。”為人置梯,可以把被説服者從自我矛盾中解放出來,使他體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場。在實際工作中,領導最好採取單獨面談的方式,讓下屬避開公眾的壓力,使其反省。這樣,部下定會順着你給出的梯子,走下他固執的高樓,並且還會因為你保全了他的臉面而對你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