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演講稿300字左右

演講稿寫作,離不開作者的想象活動。好的演講稿,都是經過不斷的推敲修改寫出來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作文300字左右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作文演講稿300字左右
作文300字左右演講稿篇一

捨得之間,智慧之花綻放。

捨得,捨去才會得到。可是捨去什麼才是對的呢?

人的一生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生活中有無數的誘惑,有有利於人的,也有不利於人的,一個人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裝進一杯清泉,就必須倒掉手中的陳水。生活的藝術就平衡得失的藝術。捨得捨得,適當的捨去才得到更美好的東西。

孟子説:“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以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面對生死,是捨生取義,還是貪生忘義。孟子給了我們答案。在南宋時期,文天祥堅決抵抗侵略,失敗被捕後面對元朝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秋瑾放棄了平靜安寧的生活,選擇了參加革命,最終犧牲。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屠刀毫不畏懼,寧死也不出賣黨組織,英勇犧牲。他們都捨棄了金錢生命權力的種種誘惑,選擇了為國犧牲,最終換來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名垂青史。

捨得,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一隻瘦弱的狐狸從一個小小的洞鑽進一個葡萄園裏偷吃葡萄,因為貪吃葡萄導致身體發胖而鑽不出來最終被主人捉住。雖然只是個故事,卻告訴我們,舍不去貪婪,也得不到好的結果。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我們有太多的人一直在追求得,卻沒想到舍,結果活得太累。《弟子規》中有這麼一句話“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意思為我們所得到的與所付出的,心裏要分明,給的應該多些,得到的應該少些。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她卻一生清貧。她在付出時絲毫沒有想到要怎樣巨大的回報,只是專心地研究,沉浸在科學之中,即使後來她成功了,她也並沒有驕傲,還謙虛地説:“鐳元素是全人類的。”居里夫人一生捨去了很多,卻不計較得到的多少。

捨得,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學識的沉澱,品德的突顯,我們只有捨去貪念,才得到真善美。捨得之間,智慧之花綻放。

作文300字左右演講稿篇二

塞萬提斯説過:“美有兩種,靈魂的美和肉體的美。聰明、純潔、正直、慷慨是靈魂的美,相貌醜的人也可以具備的。”事實上正是如此,美不僅是容貌美,更是內心修養的體現。

中國歷史上相貌醜陋,而身有缺陷成為國之棟樑的人比比皆是。長着大板牙,腦袋中間凹下去的孔子千百年一直受人尊重,被奉為“聖人”;楚國的大夫孫叔敖,左腿長,右腿短,而且是禿子;被尊為大聖人的周公,“身如斷”,背傴,直不起腰;宰相劉墉更是名揚天下的“羅鍋”,身材矮小的雷鋒,同樣受人民尊敬;高位截癱的張海迪,自強不息,成為“當代保爾”。外國的林肯、貝多芬相貌同樣很醜陋,可是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卻是世界矚目的。相反,生得“長巨姣美”相貌堂堂的暴君夏桀,卻落得喪失國家的下場;一表人才英俊瀟灑的汪精衞被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

以上例子不勝枚舉,孔子、雷鋒、林肯很醜,可他們不屈服於這一點,最終成為偉人,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人們心目中,他們是那樣的美麗。由此可見貌美只是人的外表,真正決定人是否美的是內心修養。

如果把外在美和內心修養都比作金子,那麼外在美是鍍金,內心修養是真金,鍍金和真金比較那麼鍍金就會相形見絀,但如果是真金,那麼請記住:真金,一定會閃光的。

作文300字左右演講稿篇三

我會用物理公式求出電壓和電阻,去不能安裝一個簡單的電燈泡;我能用化學公式配製鉀、氮、銨,卻不能種上一盆仙人掌,因為媽媽怕我弄傷手指;當我要幫爸爸倒一次垃圾,爸爸卻説我浪費時間,耽誤學習;當我要和同學們去爬山,他們又如臨大敵,對我大吼大嚷……

“低能”是怎樣煉成的?

鏡頭回放一:還沒有放學,一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已經等在校外,接自己的寶貝。放學鈴一響,又一羣“小皇帝”、“小公主”爭先恐後地擁了出來,所有的家長笑吟吟地一擁而上,接過寶貝的書包,遞上已經準備好的飲料和食品,服服帖帖地跟在這些“小祖宗”的身後,哄着捧着往家走。

鏡頭回放二:就説我吧,每次睡前,媽媽總會幫我蓋好被子,問我冷不冷;每次吃早點,爸爸總會端着一杯甜甜的牛奶,問我累不累;每次吃早點,奶奶總會為我盛得滿滿的,問我夠不夠……

問題探究一:我們這一代的人呢,受到的是一種“暖箱式”與“襁褓式”的教育與愛護,沒有機會接受生活的鍛鍊,沒有機會離開大人的保護獨自“闖蕩江湖”。我們被培養成了懶惰、嬌氣、怕苦、怕累的大少爺和嬌小姐,颳風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凍着,夏天怕熱着。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抱在手裏怕摔了”。這樣的孩子,如“温室裏的花朵”,經不得市面。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

——“低能”就是這樣煉成的!

鏡頭回放三:知道美國的中學生如何吃苦嗎?他們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不管其家裏多富有,男孩子12歲以後,就會幫家裏剪草、送報,以賺些零用錢,而女孩子則當小保姆。南部一些州立中學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週方能予以畢業。

鏡頭回放四:知道日本人怎樣讓孩子吃苦嗎?在一部日本的教育片中,有一幕讓人難忘:一羣小狐狸長大後,狐狸媽媽開始“逼”它們離開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一個個地從家裏趕走。看着小狐狸落荒而逃,觀眾們被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庇護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

問題探究二:不妨問問你自己——你平時貪睡貪吃嗎?你經常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嗎?你過度迷戀電視、電腦嗎?你做過家務嗎?做飯、洗衣物、刷碗、打掃衞生、倒垃圾、澆花等,只要能乾的,都可以儘量去幹。

結論:千萬別做“低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