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

好的演講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無窮,甚至終生難忘;差的演講味同嚼蠟,令人如坐鍼氈,甚至適得其反。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歡迎大家閲讀。

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
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篇一

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在我看來,熊嶽的秀色又怎會遜桂林一籌呢?還是這裏風光獨好!

雖然桂林有着如潑墨一般秀美的山川景物,但始終少了熊嶽那山山水水的靈氣。

近年修建的慈母館是我國唯一的母親紀念館,每年來自國內外的拜母者絡繹不絕。母愛世界亦為我國目前唯一展現古今中外偉大母愛的龐大雕塑羣。雕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來到望兒山腳下,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又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拾階而上,嶙峋的怪石、青翠的古樹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你不得不相信,除桂林以外,還有這樣一個地方能用“秀色可餐”來形容。

當我們看到那波光粼粼的大海時,就會感到眼前分外開闊,真是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當我們看到那洶湧澎湃的大海時,一切世俗的煩惱,都會滌盪一盡。平靜的大海,令人舒心。海水靜靜的躺着,鵝卵石依稀可見。偶爾激起的小朵浪花在眼簾中跳躍着,恰是淘氣的小精靈。清澈湛藍的海水迴盪着悦耳的響聲,海浪輕輕地撫摩着沙灘。好柔和、好纖細。似乎在與人對話。而波濤洶湧的大海則是另一種神態。瞬間風起雲湧,海浪劇烈的拍岸,呼嘯着、怒吼着,海水一浪高過一浪,激起的浪花被瘋狂的海水彈起又落下,似乎它已不屬於大海的一部分,僅僅是個附屬品。這裏的風光絕妙!

熊嶽的植物園別有洞天。園中奇株異樹,千姿百態,古木參天,蔽空綠蔭,鳥鳴婉轉,木香馥郁,令人頓生迴歸大自然之感。熊嶽植物園的晨曦,是這樣的温柔,熊嶽植物園的暮靄,是這樣的祥和。在不用時間的天光裏,植物園的景色都呈現出了迥異的美妙。從南園到北園,都突出了一份“靜”與“動”的畫卷。它不但以萬物的寂靜烘托着環境的安寧,而且以和諧的鳥類寄居於此,我們好像在夢境之中走,也好像在夢境之中回。漫步植物園,也有花兒在開,也有鳥兒在唱,也有歌聲在飛揚。這裏天人合一,返璞歸真,源於自然,體現一切真善美的情。林蔭路邊,綠樹冠上,鳥籠裏面鶯歌嬉笑,多麼美的旋律啊!這搖曳的林海,這婆娑的綠浪,是如此厚重;這濃郁的樹木,這歡悦的鳥鳴,是如此深情。這種“厚重”與“深情”,其實就是園林意境在人們心中的最佳體現。誠然,使我深深地想起唐代詩人常建曾寫過的兩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比喻植物園特點太貼切不過了。

熊嶽温泉——綠色與真山,泉水的絕世境地。陽光、園景、温泉——詮釋着和諧寧靜的生命之美。風格及典雅,奢華於一體,細緻中見華麗,純靜更顯高貴,享受隱士生活。熊嶽是一個與大連緊密相連的温泉古鎮,歷史悠久,泉水清潔,温泉的名字早就響遍了遼南地區。

親切和諧的望兒山,波濤洶湧的大海,鬱鬱葱葱的植物園,純白而朦朧的温泉,巧妙地組成了熊嶽的獨特風格,難怪中外遊客流連往返,沉醉其間。

多彩的熊嶽,秀麗的熊嶽,引人遐想,讓人依依不捨——這裏風光獨好!

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篇二

每次看到徐悲鴻先生畫的奔馬,心就會沸騰起來。馬,從田野走來,從神話裏走來,從競技中走來。當它矯健的身姿風塵僕僕地跨越千年,奔向我們的時候,我知道,馬,是人類無言的朋友。

我喜歡我家鄉田間小路上拉着車飛奔的馬,它們的身型十分勻稱,肌肉結實,步態優美,鬃毛還透着油油的亮光。它們很是馴良,主人往往只用幾個簡單的口令,就讓明白自己該幹什麼。它們幾乎不會把主人的命令執行錯。它們熟練地前進、停止、倒退、轉彎、爬坡,像機器一樣的精準。它們脾氣很好,我想一定對善待它的主人懷有深深地感激,於是拼盡氣力為主人幹活,而且總是保質保量。它們很少傷人,很少耍犟脾氣,總是默默地、勤懇地勞動着,不管年富力強的還是老掉了牙的,他們總以自己的勇敢為主人擔起風雨,馱起責任。他們像腳下的黃土地一樣樸實,拉車、拉磨、拉犁,它們已經是主人家的一分子。他們總是默默無語,只聽到那奮力蹬踢的蹄聲,只聽得那清脆的脖鈴聲,只聽得那吃飽時或賣力時那歡快而高亢的嘶鳴聲。

我喜歡《西遊記》裏忠心耿耿的白龍馬。喜歡那一襲一塵不染瀟灑的素裝,喜歡小白龍傳奇的身世。對善良俊美的小白龍總有一些婉惜:唉,可惜了,從龍王之子變成他人的坐騎;有時又會為他而慶幸:幸虧觀音菩薩網開一面,沒有置他死地,而是將他變成馬,賦予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總算讓小白龍這顆忠心沒有泯滅。可愛的白龍馬,與師徒四人共同面對艱難,任勞任怨。它不是那個衝在最前面的英雄,卻總是馱得最重的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他總是默默地,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當困難難以逾越時,它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他善意地勸説八戒找回師兄,唐僧身陷囹圄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顯身手,勇敢機智地與敵人周旋、較量。無言的白龍馬,你是唐僧師徒的好助手,你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誠在你身上盡展無餘。

我喜歡“盛裝舞步”中典雅高貴的馬。“盛裝舞步”已經被列為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可見,人類在最隆重最神聖的奧運會上也需要一種最可愛的動物朋友與我們共同分享。於是,選中了馬。騎着馬錶演的是紳士,高貴的氣質與高貴的衣着高貴的動作造就了極至的風度。那同台演出的馬呢,也盛裝登場,顯得光鮮亮麗、華貴無比。高難的動作、曼妙的舞步、無言的默契,讓人心中生出無數的,讚歎:這兩位選手可真是一對“黃金搭檔”啊!在那一刻,我們得到的不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靈的震撼,源於人與動物的和諧之極。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可以隨處見到馬了,但是,新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攜龍馬精神,成為奔跑在陽光下的千里馬呢?

上課前5分鐘演講稿件篇三

行走在初秋的陽光裏,心頭豁然溢滿清爽與暖意。不知是颯爽的秋風,吹走了炎夏,還是手裏頭還繫着父親做的那隻紙風箏,繫着父親的深情愛意——題記

初秋,沒有塵埃的束縛,金輝的陽光直投乾爽的大地。澄碧的藍天似乎更為高遠,偶爾緩緩飄過流雲。風瘦了,雲淡了,手裏的風箏放飛了。

記得兒時,每當秋高氣爽的季節,總會囔着父親給我做紙風箏。或許是父親太忙,或許是父親捨不得花五毛錢買個線柁,每次都要吵鬧大半天父親才答應,不過還要附加條件,就是一邊放風箏,一邊照看家裏曬玉米的那塊場子。只要有風箏,父親任何的條件我也會滿口答應。

父親做風箏的材料很簡單,從破爛的簍框上拆幾圈竹線,做撐起風箏的骨架,用一根夾煙葉的竹片,量好比例,削平用作風箏的脊樑,風箏面和風箏燕尾的材料是我考試用過的卷子。所有材料找齊後,父親用生粉熬成糨糊,把骨架和脊樑像考古學家復原樣本時仔細地糊在四四方方的風箏面上。我也圍在父親的周邊幫忙打下手,把卷子剪成一條條兩指寬的紙條,粘連成風箏的兩條燕尾。父親有時為了做得好看,還在風箏的面上畫了個簡單的老鷹圖案,希望風箏如雄鷹樣展翅高飛於藍天。繫上柁線,風箏就大功告成了。

跟着父親來到了空地上,我拉着柁線,父親舉起風箏跟在我後面跑,推波助瀾。當風箏徐徐地升上蔚藍的天空時,父親也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風箏嚮往着無限的蒼穹,喜歡高高的藍天,我還沒來得及鬆手頭的線,就歡叫着衝往高空。我那時總想風箏飛得更高更遠,欲與天公試比高。手裏的柁軸飛快地在旋轉,線如出鞘的劍,彈指之間消影於手心。風箏藉助高空中強勁的風,象脱了韁繩的野馬,不聽使喚,一時騰雲駕霧,一時如大鵬扶遙直上,完全進入一個忘我的境界,兒時一直夢想遨遊太空的願望,乘坐着父親的風箏,似乎在這一刻也實現了。

父親告訴過我,風箏每向天空靠近一步,就是向死神邁進一步,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就更危險。並告誡我,蒼穹變幻莫測、風起雲湧,柁線的纖細經不起大風大浪的搏擊。或許是心比天高,把父親的話言當作了耳邊的秋風,當父親轉身離開時,我把線全放了,仰望高深的天空,不免產生眩暈,風箏只是一個黑點,在線的束搏與自己的意願之間不斷地掙扎與拉扯。就在我以為風箏拋開了雲層、拋開了塵世,已不在人間時,突然手覺得沒有拉力了,趕緊看看線柁,只有一個短短的線結了。風箏在高空中搖搖擺擺地掙扎,與死神作搏鬥。我拼命追趕着,希望在風箏着落的那一刻,能繫上那根斷了的柁線,無論風箏是被無情的風擊得破碎不堪,還是完整無缺,都能讓線與風箏呆在一起,默默的牽着風箏,與風箏共度它的餘生。可是風箏飄走了,消失在它自由自在的天空裏。

線對風箏的牽掛,是風箏一生最大的慰藉。父親對兒子的牽掛,是兒子一生的行囊。握在手裏的線斷了,風箏也飄散了,和父親不能常見面,但思戀的線還在,思戀父親的愛、思戀父親的告誡,這思戀就如風箏與線一輩子也解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