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精選16篇)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

天天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精選16篇)

母親在念我

父親在等我

偏偏

我又在到處瞎忙

於是

回了家

母親就嘮叨

父親就氣惱

嘮叨我不愛惜身子

氣惱我不通訊息

我是父母健在的唯一希望

就像小時候

我們一刻都不願離開父母

中年

是沉甸甸的

收穫了許多

也會失去許多

天下父母

都能順遂心願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2

所有讚美詞

被世人用盡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輝”

久遠流傳的詩句

像藤蔓逶延

廕庇情感天空

舒爽氛圍裏

告誡:孝順地義天經

那些卧冰求魚的故事

用誇張的情感

宣示中華風情的真實

不像特色主義虛誇

禍國殃民

父親母親

生物和情感的存在

付出和回報的存在

不可比對

就如太陽的付出

生命能量的轉化

沒有可逆的年華

白髮凌亂的標點

祭奠父母的青春

我們的生命增長

來自父母的老去

蠟燭有心還惜別啊

掌心空空

抓不住雙親的光陰

發光的鋤頭

證明生命

與生活摩擦持久

證明我的成長

充滿父母的苦澀艱辛

中年回頭遠望

父母的年華

以化石方式

融入我記憶和生命

此生有憾啊

暮年的雙親

還在故鄉土地耕耘

孱弱的身影

刺痛夕陽的眼

刺痛我的心

我是紅塵微粒

布朗運動的人生

顛簸 痛苦 不寧

在花開花謝里

追逐夢想

果實在枝頭 總是

逗比地酸澀青青

一路苦澀煎熬

父母的心

在牽掛裏沉痛

我是一種不孝不仁

我痛我苦我愧啊

在追求裏自身難保

生活的波浪洶湧

我的航程觸目驚心

鴉有反哺之義

羊有跪乳之恩

人的孝心

哪能跟父母慈愛可比?

這世間不圖回報的

只有父母真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

那生死相許的諾言

是多麼俗不可聞

此生有憾啊

在父母眼裏

我是他們

不捨的牽掛和命根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輝

隱隱地心痛

濃濃的悔恨

枉為人子

無以報答父母深恩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3

作為兒女,很多時候,我們人雖走,心卻留給了父母。

很多時候,我們放得下自己,父母卻如影隨形。

父母老去,我們的孝順也漸漸老去。

當有一天,父母走遠了,我們趕不上了。

懷揣着孝順走天涯,發現自己人卻空了。

我們一無所有,除了淚痕裏閃閃爍爍的愛,是亙古不變的存在。

站在父母曾經翹首企盼過我們的地方,

我們空蕩蕩的身體,從此,隻日夜遮擋着刮向兒女的風。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4

父母親

湛藍到天空下幾許炊煙

從地平線升起

映襯着晨曦霞光

步履在蜿蜒的小路上

聆聽林間歡樂的鳥鳴

唧唧喳喳

微風輕輕的撫摸滄桑的臉頰

矯健的背影依舊挺拔

你就像一棵大樹

庇護着稚嫩的苗牙

任憑風吹雨灑

虯勁的枝幹如此的偉大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5

母愛

猶如春天的風

她輕輕拂過

大地才會一片綠色

母愛

是天上的雲

總讓烈日

先從她的身驅穿過

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

母愛

是雨後的霞

總讓清洗過的大地

不棄的躺在懷裏

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6

父愛是枴杖,讓我們在人生中少摔跟頭。

父愛是良言,讓我們作出正確的判斷。

父愛是陽光,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父愛是音樂,讓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

父愛是蠟燭,默默的為我們奉獻着自己。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7

往返的故鄉路

往返的七百里鋪滿了血和淚

途中父母直呼我那如飛沙、如塵土的乳名

流浪……

忙碌中我不停奔波

不停望向遠處

那一彎曲折

她們可是為我築造今生的期盼

回來吧!兒子!

娘娘嶺上我凝視着一路滄桑

右手夾着遍地相思

左手端起酒杯

喝那潺潺瀟水

喝那牽腸掛肚

揮吧!漸行的兒子

揮吧!南下的家燕

揮吧!埋藏內心的思痛

春色綠海枯枝殘葉

四季輪迴中展望未來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8

個人都有一個死角,

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

我把最深沉的祕密放在那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道傷口,

或深或淺,蓋上布,以為不存在。

我把最殷紅的鮮血塗在那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場愛戀,

用心、用情、用力,感動也感傷。

我把最炙熱的心情藏在那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 一行眼淚,

喝下的冰冷的水,醖釀成的熱淚。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匯在那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卻飽含真心和勇氣。

我把最抒情的語言用在那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愛你的時候,

因為我只有在看不見你的時候,才最愛你。

同樣,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寂寞的時候,

因為我只有在你看不見我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也許,我太會隱藏自己的悲傷。

也許,我太會安慰自己的傷痕。

從陰雨走到豔陽,

我路過泥濘、路過風。

一路走來,

你若懂我,

該有多好。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9

從歸家的門裏擠進

我望向溢燈的廚房

你的身影

貯在那裏

一如既往

蓮藕悶在罐裏

它的形狀

絕非是令我厭惡薄片

它的味道

也不是令我皺眉的酸辣

它定是軟軟糯糯

入口即化

鬧鬧騰騰

筒孔如花

母親的手

爬滿青筋

難覓見

昔日的風華

母親的眼睛

將痛楚藏入瞳孔深處

呼喚我

許久未聞的乳名

廚燈滅了

蓮藕在滾燙的原汁裏

用身軀

驅散我冬曰的寒冷

而母親在反覆的叮囑裏

温暖女兒的腳印

無法再重演

你用手心

捂住剛剛入世的

我的小腳丫

而我會用腳丫

來丈量你的愛

我一直辛苦的丈量

你的愛

永遠沒有限量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0

我看見李廣負箭搖韁

我看見哥舒旌旗飄揚

我看見繼光驅倭守海

我也不忘靖康有恥

崖山有敗

然而萬里長城永不倒

滔滔長江永不斷

天邊的那顆灰色小星

帶着戰鬥的疲倦

吐着最後的喘息

死在太陽的前面

祖國,看啊

漫天的小星已經照亮了整個天地

一二九的炮火早已被熄滅

一二九的屍體早已被掩埋

一二九的學生也漸漸遠去

如今,有人沉睡在母親的溺愛下

有人昏醉於情人的安撫下

有人迷失在同學的攀比中

小心

你呼吸的空氣曾經響徹戰鬥的號角

你觀賞的草木曾經沾染戰士的鮮血

你使用的筆紙曾經承載學生的怒火

你眼前的世界是用屍體換來的

讓我們在黃昏星辰下虔誠懺悔

以靈魂之餘輝起誓

華夏多英雄,我輩豈無為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1

路燈下

我們相約的地點

匆匆忙忙 我來的晚

你倚着路燈杆

頭頂着光環 天使一般

沒有埋怨

你説,你知道 我會來

只是早一點 晚一點

我摘下勞保手套塞進後口袋

用手撫摸你的臉

你翹着嘴躲閃

笑着説,你的手有點扎 有點煩

路燈,也笑的一眨一眨眼

並肩走

拉起我的手

你説,粗糙 但温暖

灑下了一路的甜

每天下班 重複每一天

等待愛,綻放的那一天

路燈下

我們相約的地點

匆匆忙忙 我來得晚

沒有看見你

失去光環

孤獨獨的路燈

站在夜的黑暗

我對自己説,我知道你會來

只是早一點 晚一點

遠處的路燈 亮的刺眼

但,那不是我們相約的地點

飛馳的汽車

掀起黑夜拉長的身影

空中飛落

如同斷線的風箏

車停在我的跟前

你説,

隔着玻璃看 看不清你的臉

我看的清你 已是淚流滿面

沒有選擇 沒有埋怨

車走的不突然

我的淚,卻突然

如閘水傾翻

把蠟燭掛上路燈杆

熒熒的火苗 照耀着我

從工地

推來磚 水泥 鋼筋 模板

我要在路燈下

建一座城堡

只能容下兩個人的城堡

我住在裏面

等待 等待

等待,有人敲門的那一天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2

柔和

“柔和”這個詞,細想起來挺有意思的。先説“和”字,由禾苗和口兩問部分組成,那涵義大概就是有了生長着的禾苗,嘴裏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該氣定神閒,和和氣氣了。

這個規律,在農耕社會或許是顛撲不破的。那時只要人的温飽得到解決,其他的都好説。隨着社會和科技的發達進步。人的較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單是手中的糧,就無法撫平激盪的靈魂了。中國有句俗話,叫作“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可見胃充盈了之後,就有新的問題滋生,起碼無法達到完全的心平氣和。

再説“柔”這個字。通常想起它的時候,好像稀泥一灘,沒什麼盤骨的模樣。但細琢磨,上半部是“矛”,下半部是“木”——一支木頭削成的矛,看來還是蠻有力度和進攻性的。柔是褒義,比如“柔韌、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百炬鋼化作指柔……”,都説明它和陽剛有着同樣重要的美學和實踐價值。

記得早年當醫學生的時候,一天課上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麼濃度為好?學生齊聲回答,當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説,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清的濃度調得柔和一些,潤物無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於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

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撥弩長,依舊扼守尊嚴的藝術。柔和是內在的原則和外在的彈性充滿和諧的統一,柔和是虛懷若谷的謙遜啊。不信,你看看報上徵婚廣告淨是徵詢性格柔和的伴侶。人們希望目光是柔和的,語調是柔和的,面龐的線條是柔和的,身體的張力是柔和的……

當我們輕輕念出“柔和”這個詞的時候,你會覺得有一縷縷藍色的温潤,瀰漫在脣舌之間。

有人追索柔和,以為那是速度和技巧的掌握。書刊上有不少教授柔和的小訣竅,比如怎樣讓嗓音柔和,手勢柔和……我見了一個女孩子,為了使性情顯出柔和,在手心用油筆寫了大大的“慢”字,天天描一遍,掌總是藍的。以致揚手時常嚇人一跳,以為她練了邪門武功。併為自己規定每説一句話之前,在心中默數從1到10……她除了讓人感到木吶和喜怒無常外,與柔和不搭界。

一個人的心如若為柔和,所有對外的柔和形式的摹仿和操練,都是沙上樓閣。

看看天空和海洋吧。當它們最美麗和博大,最安寧和清潔的時候,它們是柔和的。

只有成長了自己的心,才會在不經意之間,收穫了柔和。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捲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温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柔和,是力量的內斂和高度自信的寧馨兒。願你一定在某一個清晨,感覺出柔和像雲霧一般悄然襲身。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3

紅旗飄飄

——獻給黨的九十五週年生日

劉楠

紅旗飄飄,

血染的風采,工農的驕傲。

鐮刀砍斷舊世界的枷鎖,

鐵錘把新的世界創造,

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赤誠的熱血在紅旗上閃耀。

紅旗飄飄,

中國的風采,民族的驕傲。

鐮刀收穫着豐收的喜悦,

鐵錘開闢着社會主義建設的大道,

共產黨人披荊斬棘,艱辛的汗水在紅旗上閃耀。

紅旗飄飄,

神州的風采,東方的驕傲。

鐮刀舞動着改革的春風,

鐵錘把和諧幸福的生活打造,

共產黨人中流砥柱,赤膽忠心在紅旗上閃耀。

紅旗飄飄,

九十五年的功勛,九十五年的榮辱與共。

鐮刀堅決砍去貪腐惡瘤,

鐵錘開拓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共產黨人堅定信仰, 神州大地代代紅旗飄飄!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4

中秋之夜,閤家團聚。我佇立陽台,任夜風吹乾死去的眼神。我看到千萬户明亮的窗口散發出温暖又明媚的光,如千萬只螢火蟲把世界籠罩地透亮,如一空熾熱的星星,把夜晚温存成一顆顆融化的糖。我的背後是冷冷清清的客廳,光在冰冷地板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我的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無聲地浸潤了整個世界。

這個中秋就這樣死去了。

其實很久之前的那些圓月之夜,我們家並不是這樣了無生機。我想起了遠在異鄉的婆婆爺爺。噢,他們現在在幹什麼呢?

或許我們一併懷念着。搬來這個陌生的城市近三年。三年來,如一個異鄉人在城市中穿行,因為不陌生並不代表熟悉。我所熟悉的應該是稀人的邊陲小城,埋藏着整個童年與兒時的夢想。

我又想起了婆婆爺爺,與那些被一手帶大的愜意時光。月涼如水的夜晚躺在涼蓆上聽故事。一遍又一遍地甦醒睡去;空閒的白天裏拔着狗尾草,懶懶地逗貓,懶懶地笑;明媚的日光裏一起去釣魚,把腳丫子浸在水裏,扯着嗓子學狗叫。

以及中秋夜,婆婆會煮一大鍋豆子,我們會在幽涼的天台上笑着坐下,把大把豆子與月餅塞在嘴裏。爺爺會講他三姑大叔不知多少年前的陳舊故事,貓在一邊愜意地搖着尾巴。

只是後來我長大了,婆婆爺爺老了,貓死去了,天台裂開了。於是我被接走了,扔在這個密不透風的城市裏。父母有應接不暇的應酬,而我總是呆在孤身一人的蒼白屋子,面對鋪天蓋地的作業。我抬頭望了望天空,天空是沉重的烏黑,月光是清清的冷,很冷,鐫入骨血。

我討厭這座城市。它如枷鎖把我桎梏,又用高大的水泥建築把我與家鄉的視線割斷。我的家鄉是一條小河兩邊的小城,一座天台與密密的樹,是一羣孩子和一條無車的公路,是滿是灰塵的巷子與老電線杆。這裏不是我的家鄉,固然我有這裏的血脈。

我想像又是一年中秋,自己坐在家鄉的天台上,婆婆還是在煮豆子,爺爺還在講他的故事,貓還在搖着尾巴,我還是年少的模樣,不會有什麼改變。

不夠真實,但至少不會寒冷。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5

裁一寸春的錦繡

放入心房

心與春的希望一起絢爛綻放

捧一滴春的甘霖

滋潤青春的記憶

撫平折皺的過往

摘一束春的鮮花

裝扮小我空間

春的氣息盪漾在四周

春的萌動泛起

眼睛告訴你

快樂就在身旁

關於歌頌父母的朗誦稿 篇16

靈魂,倏然遏止不住的顫抖不停。我知道,你就在前方……

……歷八世悲情,行踏奈何橋,拒喝孟婆湯,橫渡苦海涯,跨越望鄉台,繞過三生石。終於,能見到你了呵!

…………

心,如同給針猛的一紮!

哈……哈哈……這是命啊!這是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