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4篇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有哪些?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4篇與企業員工勵志演講有關的演講稿,歡迎大家閲讀。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4篇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

大家好。

古人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古人又云: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

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啊!

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聖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

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

宋襄公,衣求蔽體,食求果腹。改革變法,鼓勵農桑,而列戰國七雄。

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勸婦耕織,掃平北方,縱橫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

唐太宗李世民,乘輕騎,住寒宮。減輕徭役,休養生息。才有貞觀之治,天下為家的盛世局面。

恰恰相反,商紂王,釀酒為池,懸肉為林。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牧野之戰,倒戈相向,終自焚於露台。

周厲王,窮奢極欲,千金買笑。百姓道路以目,諸侯八方烽起。最後社稷傾覆,暴屍於荒野。

唐明皇李隆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終釀成安史之亂,而揮淚馬嵬坡前。

正所謂“古往今來無不行,獨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謂“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勤儉節約今安在,以史為鏡看今天!”

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科學的內涵。通過這次關於“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名興龍人對於我們這個企業大家庭興衰榮辱的責任。假如我們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以一顆無限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工作,那麼,我們説科學節約不就是偉大的生產力嗎?

當我們節約了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甚至一個紙杯,當這種行為成為我們的一種需要、一種習慣、成為理所當然。我想只有這時作為興龍人的自豪感才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大家説,對不對呀?

當我們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節約了一分一秒;當我們提高了服務水平,不再吝嗇我們的問候與微笑。只有這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企業的堅定步伐與我們自身的發展。大家説,對不對呀?

科學節約就像一場競賽,是和自己、和時間,和習慣勢力的競賽。這次以“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為主題的學習活動,直指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反躬自問,潛移默化。無須大刀闊斧亦能巧奪天工。因為我們都明白刻進血液裏的才是制度!

我們相信,只要從我們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從我們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我們的企業必將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

今年我們的企業同樣面臨着世界經濟大衰退的考驗,迎接着經濟危機的挑戰。但是隻要我們一分一釐、集腋成裘。我就不相信積跬步不能致千里!我就不相信納細流不能成江海!我就不相信成績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篇2

大家還記不記得意見箱裏的第一封建議是什麼嗎?我覺得導致這個建議最終流產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我們的表現確實不太好,也可能是市場不夠景氣,或者這個建議只是大家的一種期望,大家也並沒有當真。而現在,這個期望居然真的來了,説真的,很讓人高興,畢竟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個事。既然來了,我們就好好開心一下,當然,我們可以用鼓掌方式來慶祝一下。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做的夠好,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有誰不信的話,可以來試試。

而我覺得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例子:我很喜歡和老員工一起聊工作,因為總能在老員工的身上獲得一些見識,特別是萍姐,我很喜歡聽她講那些與地理旅遊有關的事,所以常常問她一些與地理旅遊有關的問題,並且搞笑的是我的問題大多看起來都是那種很讓我這個人顯得極度無知,或者説是可笑的問題,並且聽了過後我又常常忘記,可能還是要多親自走走那些地方才能真正記住。因為xx在xx算是很有資歷的一名員工,所以那段時間總愛和她聊一些關於工作,關於生活上的事。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和她聊過關於個人發展的事情。後來王婷也和萍姐也聊到了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和我,還有xx一樣,在人生中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畢竟我們大多都是90後,可能更看重個人的發展。

很高興,如今我做到了,這並不能算成功,可能用進步一詞更為合適。要知道,在一個並不那麼感興趣的行業中,卻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這真的應該值得慶幸。我對我現在的崗位很滿意,因為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有人可能想知道我是怎樣獲得這一步階梯的,是不是用了某種“卑鄙手段”,當然,在這卑鄙手段四個字上面要加上引號。而我想説的是:在認真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思考和創新。其實我們和公司一樣,包括那些世界500強,如果沒有思考和創新,那就一定沒有進步。

如果老闆給了我們一個崗位,而我們只是把這個崗位該做的做好,該管的管好,那自己可能會長時間的在原地踏步或者進步空間很小,我們必須要有創新或者展現出自己比別人優秀的某種能力,這樣才能加快我們自己的步伐。雖然機遇很重要,但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抓住這個機遇,或者説沒有準備好去住住這個機遇,那我們還是將在原地踏步。所以我的工作理念是: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思考與創新。當然,這只是自己的一些觀點。

在這段工作期間,我同樣犯了很多錯,包括一些在別人眼裏看起來是那種很低級錯誤,但我還是犯了,同時我也間接感受到了別人對我的批評或者不滿。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很相信自己,並且因此更加堅信自己是可以做的更好。如果問我收穫最大的是什麼,我的回答是:自信。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中,對於我來説更多的是學習,不管我是否能做好這個崗位,但我努力過了,即使沒做好,留下了什麼遺憾,也總比沒去做過而感到後悔要好的多。在以前我一直都很羨慕xx,因為他有忠實的顧客,在那個時候我就下定決心,我也要擁有這樣的忠實顧客,而如今,我想我已經做到了。就像xx一樣,他能自學設計,不管這是工作需要,還是他本來就很喜歡,這對於他來説都是很有意義的事,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xx的思維邏輯有問題,但我並沒有這樣認為過,反而他是我在xx最欣賞的人,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思想極為豐富的人。説這些並不是希望大家學習他什麼,而是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去和每一個同事相處,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同事。那句話説的真的很好:記住一個人的好,往往比記住一個人的壞要好的多。

有人問我的工作職能究竟是什麼?而我的回答是:因為公司有這樣的戰略需要,所以由我來承擔一些相應的事務,我的定位主要是在部門與部門之間或者同事與同事之間作為一種溝通的橋樑(雖然這個定位有些含糊,但卻是xx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我媽前幾天給我講了一個事,他説:在工作中,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領情,不要在工作中太過善良,在那次談話中,我還反駁了我媽,我説: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勢利,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只要我覺得我是用真心在對他好,那他一定能感受到,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畢竟有些人會太過敏感,這樣下來就會把你對他的好當做一種批評,甚至嘲笑。在上次的培訓課上,老師説的很對,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最不能否定的東西就是自己。在xx,我從來沒有害過誰,即使被別人誤解,我也只是一笑而過,畢竟很多事不是我一個人所能做完的,自己的路還是需要靠自己來走),然後再負責一些公司的整體事務(包括協助各部門的培訓工作,組織活動,寫一些公司文件和處理一些瑣碎的事等等),在這期間我需要去發現公司每個部門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後一個一個解決掉,並且想辦法加大各部門的執行力度,不管這種力度給大家帶了什麼不便之處,但回頭看來,公司總體是在往好的方面發展。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同樣會把自己的理念融入xx,盡力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我在xx一直留給自己一句話:希望因為有我的存在,xx能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篇3

如果您真想活出個人樣來,請收起自己那種天天有牢騷、事事都不滿的態度,靜下心來做好任何一件事,那麼,成功就離你不遠了。到那時,滿心歡喜還都歡喜不過來呢,哪還有閒工夫抱怨什麼。這一觀點,不是我的經驗之談,也不是我的失敗教訓,套用一句廣告詞來説,那只是“礦泉水的搬運工”而已。假如你研讀過馬雲的人生,就會對“永不抱怨的心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自己因為過去那種這也看不慣那也有意見的心理誤了自己多少事而痛恨不已。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人的人生,它只能給自己添亂。一個人真正的失敗,不是從他(她)失敗的時候起,而是從他(她)指責別人的那一刻開始。

馬雲在他的前37年裏,用“失敗”兩個字形容絕不為過。37年之後,他突然“時來運轉”飛黃騰達了。真的是他“時來運轉”嗎?回答是否定的。用他自己的話説:“祕訣就四個字:永不抱怨!”馬雲成功的祕訣只有四個字,仔細想一想,又有哪位成功人士的成就是用滿腹的牢騷換來的?且不説“牢騷太盛防腸斷”,就是時間也浪費不起,人這一生有多少十年二十年呢!能幹成點事的時間,最多40年,光顧發牢騷浪費個十年二十年,就決定了人這一生一事無成。

誰的成功也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集中精力努力的結果,絕非一夜暴富的。退一步説,就算是憑偶然因素的一夜暴發,沒有心沉手穩的歷練,偶然到手的財富也會不斷流失,最終也守不住財富。有了永不抱怨的心態,並非説他(她)沒有思想,沒有看法,而是他(她)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顧及本不該自己顧及的事情。馬雲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沒有精力去抱怨,這成就了事業也成就了馬雲。“劉雲”“王雲”,凡成功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除了阿里巴巴,華為是中國最成功的企業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千億規模的民營企業之一,其老闆任正非更是人們仰慕的成功人物,人們都認為任正非很神祕,華為這個企業很神祕。假如他們今天一個新聞,明天一個焦點,他們還有時間專注於事業,事業還能成功嗎?

“永不抱怨”是一種心態,也是成功的基本前提,當然也是一種境界。境界不境界暫且不説,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成功自己的事情是眼下最要緊的。創業、辦實業容不得自己分散精力,在職場給人打工也是如此。你整天牢騷滿腹,就永遠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也就註定了走不出正道來。此話雖粗糙,但理兒卻不粗糙。台灣資深出版人何飛鵬老師曾講過,任何企業、任何職場都普遍存在着問題。他説,一個年輕人告訴我,他所在公司的產品有許多問題,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低而且好用。他跟公司反映了許多次,但公司都不肯改變,這讓他很困擾,不知該如何是好。何飛鵬老師問他,公司的運營狀況是否很糟?他説公司的運營狀況還好,因為公司賣的是高品質的高價產品,競爭對手是新公司、小公司,他們用低價與服務取勝,雖然有些小客户會流失,但大客户還在。所以,公司不願意調整產品線。

何飛鵬老師繼續問,那你為什麼不去找大客户,去賣公司強勢的高價品?那位年輕人回答,他是新來的,大客户都在老同事手上,他只能從小客户着手,因而感到痛苦不堪。何飛鵬老師再次問:“面對這種狀況,那你有什麼想法?”那位年輕人依然回答:“產品就是這樣,我能有什麼想法呢?”整個“劇情”已經很清楚,那個與何飛鵬對話的年輕人不僅對公司充滿了多面思考,還對公司怨氣十足。試想年輕人那樣的心理狀態,他能在公司裏做好嗎?回答是否定的,任何一個企業或單位都不會無緣無故讓一個員工出人頭地的。再説,那位年輕人所在的公司運營狀況還不錯,更説明年輕人對公司的負面思考欠主流意識。假如那位年輕人換一個思路去考慮,他的困惑未必有那麼大,他的處境也未必有他自己認為的那麼難堪。

這並不是説他所在的公司沒問題,也並不是説他作為一名職員就不允許有想法,但有想法應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選擇恰當的機會以恰當的口氣去説,而不是“很困擾,不知如何是好”。這樣做主要是因為:一、任何企業或單位,不管大小,都是“一盤棋”,動一子而影響全局,絕對不能因為您的一個不同見解就打亂組合;二、企業管理是一個常做常新的永遠做不完的重要課題,有問題是正常的,沒問題才不正常。從這個角度出發,企業管理者會在不影響企業營運狀況的大前提下做出微調,因為“營運狀況”決定了大家的飯碗,不可隨意更改。

那麼,作為員工怎樣在恰當的機會以恰當的口氣去説自己的見解呢?“恰當的機會”是指企業或單位拿出一定的時間和闢出一定的地點或場合廣納眾言,其他機會、其他地點都不算“恰當”;何謂“恰當的口氣”?是指下級專為上級諫言所用的口氣,其他口氣都不屬於“恰當的口氣”範疇之內。為什麼要選擇“恰當的機會以恰當的口氣”諫言呢?目的就是提高諫言效果,讓領導刮目相看。如果不是這樣,諫言也就沒有意義了,反而讓領導對你產生反感心理。可以説,從“永不抱怨”到説得“頭頭是道”,這不僅僅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行事的基本原則。假如失掉這兩個基本原則,人就做得討人厭,事就做得讓人煩,自己想在朋友和同事中有威信,事做得叫大部分人都説好,恐怕很難。

企業員工勵志演講稿篇4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以後才能有回報,所以人一定要勤奮。那麼人應該怎樣付出,付出在哪裏?這一點很重要,勤奮的道理也一樣。所謂走捷徑或找機會就是講這個道理。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腦力也有限。老天爺是公平的,對每個人的時間也是一樣的,你用在什麼地方,或一段時間內在什麼地方付出,回報就會出現在那裏。

第一,要專心做一件事。由於人的時間、精力、腦力有限,老天對每一個人的時間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大家都一樣。所以當你在一生或一段時間內選擇一、二個目標時,就應該把所有時間、精力、腦力用在這方面。社會上有一些專才或專家,他們連一般的生活常識也不清楚,但他們對某些專業方面比一般人都在行。這就是因為他節約了其他付出的時間,專心做一、二件事,他們在這一、二個方面花的時間比其他人多得多,所以成功了,在這方面有了比人家更多的回報,這也是一種捷徑。我看到一些人,當你在談論或與他講一些與他無關的話題時候,他的臉上沒有一點反映,也不接一句話,好象根本沒有聽見,這種人很知道節約時間、精力和腦力,少與他人討論沒有意義的事情也是一種節約,這種人很能夠成為成功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階段專心做一件事,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完成以後再設定一個新目標。

第二,金字塔原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最終結果是少數人贏了多數人,冠軍只有一個,金字塔永遠是上面少下面多。股市也流行一句話,“一人贏,二人平,七人輸”;做生意也是這樣,少數人賺了多數人的錢。那麼,在商場上就出現一個奇怪現象,當多數人做同一件事,或想同一件事的時候,他們往往成為輸家,其實他們做的、想的都不錯,錯在他們成為金字塔的多數面,市場經濟的規律就是物以稀為貴。當人們可以大量生產名牌汽車以後,你用手工生產一台120xx年前的老爺車肯定比名牌汽車要賣得貴。發財致富是人人的夢想,不過只有那些不斷製造新產品、設計新服務的人,才能成為新一代的富人,所以現在流行的“反向思維”、“眾人皆醉我獨醒”等等都是講這個道理。運用金字塔原理也可能是一種捷徑,當多數人做同一件事,哪怕他們是對的,你也反做;當多數人想同一件事,哪怕他們有道理,你也反想;當多數人舉手贊成某一件事,哪怕他們符合常理,你應考慮反對。但是這種思維方式儘可能用在商場,因為如果在生活和社會中採用,你會很痛苦,你會與大家不能相處。何必呢,人也應該放棄一些非原則的東西,隨大流而生活,有得應該有失,關鍵你要什麼。

第三,機會第一。帶着中國走進富裕的鄧小平曾經不斷地提出機遇理論,不斷要求中國人抓住機遇,在他眼裏,機遇比什麼都重要。當我們不斷與外國人交往以後,又發現他們講機會比講錢講得多,機會在他們眼裏也比什麼都重要。在我們生活工作環境中,有些人很有才幹,但是就是沒有給他們發揮的機會,沒有給他們合適的崗位,有人稱這是命運,又有人説這是機會。可見機會確實比什麼都重要。首先機會比水平更重要。許多人一生都在學習,讀了大學讀研究生,讀了研究生再讀博士,這些人水平和專業素質確實很高,但是一生沒有機會,沒有一個發揮水平的機會。其實機會也很公平,人人都有過機會,但是許多人錯過機會,沒有抓住機會。就拿數數來説,一般人只會順着數數,從一數到十。如果其中四和八暫時沒有,他們就數不下去,只會等待,等出現四再數五,數出現八再數九,最後結果是數十。只有少數人會跳躍數數,在沒有四和八在情況下,繼續數到九,等四和八出現後加進去,結果是十。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很少,多數人會等待條件都具備以後再去做某件事情,去爭取機會,這樣往往會失去機會,因為機會不會等你,機會往往一閃而過,許多人就錯過了機會。找機會和等機會。除了那些錯過機會的人以外,好有二種人:一種是等待並且能夠抓住機會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前一種人也是高手,他們懂得機會,善於等待機會,以靜制動。在動物世界中,就是狼和老鷹,這種動物不會沖沖殺殺,它們在高處觀望,等待機會。特別是狼,它與狗還不同,狼在高處不斷在原地走動,鍛鍊筋骨、鍛鍊腦子、鍛鍊水平,一旦機會來了,他們就能夠發揮。而狗不是這樣。另外一種人是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他們的機會往往比前一種人多,但是也可能錯過好機會,同時付出的代價也大。權衡利弊,因人而言。如果你一直很幸運,也可以做等待機會者,但是不能出現失誤,否則就成為第一種人,因為機會不會很多。你要想清楚,機會來了,你會不會因為那天身體不好、情緒不好、其他不好等等,或者因為面子、環境等原因錯過機會?因為人的機會不是很多,特別是大機會。否則,你還是用你自己的勤勞去找機會,用你的勇氣去搶機會,用你的智慧去創造機會。其實在人的一生中,對一些大的事情,大的問題應該做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特別是關鍵時刻,其他事情可以做等機會者,如做生意、買賣股票等等,這種機會很多,不用天天去找機會。但是選擇你的工作崗位、選擇你的配偶、選擇你的生活環境等大事情上,應該做一個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因為這三件事都可能改變你的一生和命運。機會來時要用足。機會不可能總是給你一個人,所謂風水輪流轉是有道理的。炒股票是這樣、打牌也是這樣、人的機會也是這樣,高手會運用這個道理。牌運不好的時候就壓小錢,牌運轉好時候就壓大錢,好運來時會連續一段時間。人的機會也是這樣,機會來的時候會連續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你應該用足,不能休息浪費,這就是抓住的道理。

第四,跟着成功者走。跟着人家走要比自己探索更省力,這也叫走捷徑。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跟着成功者走,這樣就少走彎路,這叫貴人指路。但是不同的人,優點和特長不一樣,人的運氣也不一樣。有些人官運好,他的優勢會做官。如果你想做官,那麼你就跟着他,向他學習,你也會成功。有些人財運好,很會賺錢,如果你想賺錢,那麼你就跟着他,向他學習,你也會成功。有些人讀書好,你如果能夠跟着他,你的成績也會好。根據這一條道理,你可以走捷徑。你想抄股票,就跟着抄股票成功者買賣股票,他雖然也會輸,但是總體是賺錢的。你想做生意,你就跟着做生意成功者。但是一定要記住二條,先要觀察誰是成功者,不是一次二次的成功,也不是樣樣東西都成功。還有就是要堅持跟着成功者,不是跟一段,如果跟一段有可能正好遇到他失敗。當然如果你能夠避免他的失敗,你就是一個更成功者。

第五,腳勤不如手勤,手勤不如口勤,口勤不如耳勤,耳勤不如眼勤,眼勤不如腦子勤,腦子勤最重要。在這世界上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有些人一生拼搏、一生勤奮,就是回報很少;而有些人座座辦公室,接接電話,吃吃飯能賺大錢,於是有人稱它為命。“三分命,七分拼搏”命確實在,但同樣拼搏,拼搏方式卻不同。勞力者跑來跑去,白辛苦、白忙,我們説因為跑不到點子上。手勤的人能有一技之長,比白跑要好一點。會問會學的人,比盲目動手的更好,可以學人家一技之長。但是生活中有本事的人往往不肯把本事交給你,要付學費。有一句話叫聽話聽音。所以會聽音比問更重要。在人類事物中,觀察的功能又比聽更廣泛,習慣觀察的人一般來講,肯定是一個成功者,而且是成功最低,效果最好的學習者。然而所有這一切都不如自己動腦子,腦子勤,比一般人腦。以前有一句話,講勞心者治人,講勞力者治於人,或許也是講這個道理。其實勞心者比勞力者更辛苦,勞心者時時要付出,沒有上班時間的限制,特別在競爭壓力很大的今天。而勞力者就是上班時間付出。同樣拿踢足球來説,用腳踢足球的人與用眼睛踢足球的人不一樣,要腦踢足球和用心踢足球的也不一樣,當然結果也不一樣。用眼睛看東西只能看到一面或二面,用腦子看東西就能夠看到六面,上下左右前後。同樣用腦子,有人只有想一步二步,有人能夠想五步六步,而且能夠成為習慣。所以一個成功者的習慣就是在開口問的時候,先用自己的腦子想一想,自己有了答案以後再問,問人僅僅是與人家確定一下,頭腦長在自己的肩膀上,而不是人家的肩膀上。

第六,挫折是財富,失敗是機會。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更少,因為人人討厭挫折和失敗。在角鬥場上,那些打不倒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他們一直戰到死,很厲害,使人看到害怕,所以他們成功的機會比人家多。同樣在商場上那些打不倒的人也是最能夠成功,一次又一次經歷失敗和困難,但是還是打不倒,這種人很厲害,總有一天會成功,老天很公平,總會給他們機會。美國人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創業失敗後還不斷嘗試,這是美國經濟動力的源泉。在80年代,他們的學生---日本在經濟上超過了美國,把美國許多大的樓房和公司全買下來,還有一種説法就是講要把美國的自由女神披上日本人的合服,但是美國人沒有講什麼賣國主義,抵制日貨,而是拼命發展高科技,最後又把老大拿回來,再用更低的價格從日本人手裏把那些樓房和公司全買回來。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企業文化如果在失敗和挫折時候,不去講理由、不講人家的不是、不埋怨天和地,而是埋頭去奮鬥,那麼這個人、國家和企業就是成功者。在天地之間,沒有人、沒有做什麼事情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哪個偉大人物沒有經過失敗和挫折,幾起幾落?哪個富翁沒有經過失敗和挫折?所以成功者把失敗和挫折作為是汽車必須經過的車站,在達到終點站之前必須經過失敗和挫折的車站。勇敢者把挫折當成財富,失敗當作機會,他們認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挫折和失敗的經歷,這些經歷不是你想要有就有,所以早些、多些、大些經歷挫折和失敗,就可以早些、多些、大些獲得成功,不要到年紀大了、老了再經歷挫折和失敗,精力和能力就不夠。所以成功者應該經常要講一句話:沒有人能夠打敗你,只有你自己,失敗是暫時的,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