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護士演講詞(通用3篇)

做合格護士演講詞 篇1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那是我的追求,我的嚮往。因為我牢記着宣誓的誓詞,我銘記着自己的使命——我是聖潔的白衣天使。

做合格護士演講詞(通用3篇)

當我進入工作崗位,我想起了南丁格爾。這位出身名門的女神,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提着一盞油燈,關愛着一個個生命,呵護着眾多戰士的健康。因為有了她,近代醫學史上翻開了一頁不朽的篇章。從此,全世界記住了她,從此後的5月12日,護理學的奠基人---南丁格爾女士的生日,定格成為了一個節日——國際護士節。

當我穿上護士服,我想到:護士,這個平凡的職業,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不僅僅因為你身着美麗的白衣,還因為你們憑着“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堅韌信念,像春風,拂去人們的疾苦;用熱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愛的絲線,縫合病人身心的創傷……你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且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這愛心和耐心是上帝賜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

每當旭日喚醒黎明,上班的號角吹響生命的晨歌。一頂燕尾帽、一襲白戰衣又開始了這項偉大而又神聖的使命:帶着一份熾熱的愛心,穿梭在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拯救着那無助的呻吟與滿臉的痛楚。當我們日復一日地辛勞迎來了一張又一治癒康復笑臉盎然的臉龐,那一刻,我想到了什麼?作為白衣戰士,也許這便是我無限的自豪與驕傲,因為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用勤勞的雙手去挽救着生命,把滿腔的激情奉獻給護理事業,把愛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裏。在平凡和崗位上成就我們不凡的業績。

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最美”?我會自信地回答:“是護士”。護理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又平凡的愛,打針、發藥、鋪牀、輸液,我們在辛苦中呵護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們在勞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輪迴。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很鮮明的指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關係到病人的健康。南丁格爾説過,“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我們塑造新形象的護士,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我們是生命的捍衞者,是健康的守護神。我們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愛心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為他們支撐起無力的生命。 他們就是我的最親的親人,是我可愛的兄弟姐妹。在這個屬於護士的生活中,青澀的筆寫不出華麗的詞藻,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我牢記着自己的使命。

做合格護士演講詞 篇2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比較完善、比較成體系的道德要求,集中體現在儒家學説中。比如,《中庸》中強調“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裏的道,不僅僅是道德的意思,它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指天下的運行之道,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國家治理的道,這個“道”不是 “道德修養”的“道”;二是儒家君子個人應該恪守的道,主要是指道德修養。因此,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君子的身體,不是今天在這裏遵守這個行為準則,明天在那裏就能不遵守這個行為準則;人多的時候做一套,沒有人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這樣是不行的,這樣就不可能有你自己的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因為“道不可須臾離也”,所以君子特別害怕在別人看不見、聽不見的地方一言一行不符合道的要求。那麼,要體現道,關鍵是要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這樣細小的、看不見的地方體現。

從這點上我們能看出,中國儒家傳統非常強調個人內心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外界的約束。《大學》中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也就是説,一個人關鍵是要堅守本心,不能自欺欺人。有些東西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關鍵自己要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確,要做對的事情。比如,每個人都不喜歡難聞的氣味,而喜歡漂亮的東西,這是人的天性。但是對於道來説,如果我們像追求天性一樣去對待它,而不是把它當作一種外在負擔的任務,就是不對的。不能像“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一樣,而小人則不同,小人在一個人時喜歡乾點壞事,但當他見了君子,他就怕別人看到他壞的地方,於是把壞的地方掩蓋住,突出他自己的優點,而這優點可能是偽裝的優點。《大學》中指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也就是説,做壞事,外人不一定能夠看出來,可是歸根結底自己做了壞事是騙不了自己的。所以,最根本的不在於外在如何,而在於要誠於中,內心要有道,這樣才能形於外。

中國儒家傳統對道德的修養有一個特點與西方是不一樣的。西方強調法治文化,也就是所謂的制度,個人只要不幹壞事就可以,而在法律所禁止的壞事之外幹什麼都可以;中國不一樣,中國強調個人的行為規範不是依靠外在的東西去約束,中國的文化傳統更強調個人的內在,強調如何形成一套自己認同的價值理念,強調自我約束。但同時,也不要把中國和西方對立起來,好像西方強調用制度來管人,中國只強調用道德來管人;西方強調不要讓人幹壞事,中國強調讓大家都成為聖人,這樣對立是不正確的。西方雖然更多地強調法治,但同樣也有道德。比如,西方有基督教文化,有各種各樣的道德要求等;而中國雖然更加重視道德,但同樣也有法律文化的存在,也有很多制度來約束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的每一個人。中西方的區別主要在於量上的不同:中國更強調個人的道德,西方更強調外在的制度約束。因此,不要總是把中國和西方割裂起來去看。這是儒家道德修養的一個特點。

儒家的很多理論家也就這一問題進行過闡述。孟子曾説過:“養心莫善於寡慾。”任何時候自己的內心是最重要的。曾國藩在總結一生的處世經驗時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是根本,其他三條是枝葉。《曾國藩遺囑》有句話是“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可以看出,用一個詞來歸納儒家道德修養的核心要求就是慎獨,慎獨是一個人自己要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一套完善的價值體系,有一個牢固的信念,同時要自我約束,時時刻刻都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楊震卻金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展現這種儒家傳統。楊震是東漢時期的官員,字伯起,東漢弘農郡人,曾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在他調任東萊太守路經昌邑時,昌邑令王密為答謝楊震知遇推薦之恩,深夜以10斤黃金相送。楊震看到黃金很生氣,他説:“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説,我之所以把你舉薦給朝廷,讓你為官,是因為我知道你的品行,認為你可以擔當重任,所以是“故人知君”,故人就是指楊震自己,但王密卻是“君不知故人”。隨後王密説:“暮夜無知者。”意思是晚上也沒有人知道,就收下黃金吧。楊震又説:“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楊震是在強調,你送我十斤黃金,兩個人都是在做壞事,既然兩人都知道這是在做壞事,怎麼能説沒有人知道呢?這就體現了真正的儒家君子對自身道德的要求,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也要始終按照自己的道德操守來做事,要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做合格護士演講詞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聖潔的天使,無私的奉獻》。服務羣眾,質量第一,醫德不滅,做個讓病人滿意,讓家屬欣慰的醫護人員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我相信,在全國深入開展貫徹的“三好一滿意”活動中,這一目標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它就在眼前,就在我們醫護人員的手中,就在我們不斷跳動的心中。

現今,醫患問題不斷升級,患者對醫護人員信任感不斷降低,前有潮州“砍殺門”,後有哈醫大事件,對於種種現象,我們醫護人員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基礎道德做起,從服務羣眾做起,從愛崗敬業做起。醫院是一個家庭,那些病人是我們細心呵護的孩子,我們要用一雙雙勤勞的手,托起他們生命的搖籃;用一顆顆滾熱的心,挑起社會所付的重擔。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讓這個職業因我們而美好,因我們而神聖。一種職業的輝煌不是因這個職業做什麼,而是因從事這個職業人都做了什麼,我們不能讓“白衣天使”的稱號從我們手中墜落,更不能讓“白衣魔鬼”的稱號流於坊間。

怎樣才能做到“三好一滿意”呢?我認為,最基本的是要做到愛崗敬業。社會是一個大家,崗位是一個小家,而我們醫護人員這個崗位更為特殊,我們肩負着這個社會大家庭的生命健康,我們是這個大家庭的生命所繫,健康所依。繁榮茂盛的森林,是由一叢叢枝蔓組成的;奔騰洶湧的河海,是由一滴滴水珠匯成的。枝蔓常青,水滴飽滿,是我們個體生命的需求,也是我們生存的社會需求,為了這兩種需求,充分的愛崗,充分的利用崗位成就自己,充分的把崗位回報做到最高,充分的在崗位讓一張張痛苦的面孔綻放光彩,這是每個人需求之外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是填滿靈魂的一份心靈雞湯。

工作是連接社會的必經之路,工作是人實現自我的唯一舞台,工作是人維持生計提高生存質量的物質保證。我們沒有理由輕慢自己的工作,沒有理由在工作中率性而為,這不僅僅是為了患者,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我們是一名護士,護士這個崗位包含雙重責任:一是面對寶貴生命時嚴肅嚴謹的責任,責任的對象是人,是生命,護士值班時,負責的是全病區幾十個生命,稍有疏忽或懈怠,都有可能給人之最寶貴的生命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損失,這種損失是世間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二是面對細微的護理工作時瑣碎繁雜的責任,我們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滿足病人的每一個合理要求,小到一次翻身、一個表情,都可能帶給病人不同的感受,都與護士的責任息息相關。

有一名護士,為防止術後重病人皮膚壓傷,因病人身體不便翻身,她則毫不猶豫地將雙手伸入病人身下,將病人托起15分鐘,每隔兩小時一次,以減輕局部皮膚的壓力。護士累得渾身是汗,病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難道不是對“責任”二字的最好詮釋嗎?

有人説,責任就是去做你應該做的事。如果能做你不想做但又必須做的事情,這更是責任的深層含義。

怎樣看待“護士每天面對痛苦與歡樂、生命與死亡”?哲學家説,痛苦與歡樂是人對情緒“兩極”的不同體驗;生命與死亡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變更交替的規律。護士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因為職業的關係,對病人的情緒體驗自然有着更深的感受,我們深切的體會着病人的痛苦與歡樂,感悟着人世的生命與死亡。可以説,病人的歡樂與生命中,包含着護士的辛勞與付出,病人的痛苦與死亡中,也包含着護士的無奈與內疚。

我堅信,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責任,將病人的生死當做是生命所繫,“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羣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會像春雨滋養大地,濡養每個醫護和患者的心靈。每個醫護人員都會是其病人心中的南丁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