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通用18篇)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通用18篇)

大家好!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很多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3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__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___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又有什麼感想。

我今天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的10月7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農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俗話説“最美莫過夕陽紅,温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每天,我們迎着朝陽上學,沐浴着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即將迎來今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古代家孔子説: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

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同學們,隨着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今天,在“9.9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也更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之際為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你周圍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孝敬老人的好事,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4

老師,同學們:

身為中華民族的公民,我們不僅為秀麗的山川、遼闊的江河倍感自豪,也時常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而驕傲。上至道德崇高推行禪讓的始祖,下到當今感動國人的各路誌士。也我們已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或許也記不起他們的相貌,但是他們高尚的品德,卻始終烙在我們心中。

提到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浮出腦海,這八個字也高度的概括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美德,後來很多的美德也是由這八個字延伸。

“百善孝為先”,也難怪這中華民族聰慧的人民會把孝這一美德提到八個字的首位!這很有講究,不過這也很實際,做人首先應當懂得尊敬、孝順父母長輩!當然,盡孝也並不僅僅在物質上。父母的養育之恩、親人的關切之情,我們的“寸草心”僅用物質,又何以能報答?也許一點精神上的安慰,也會讓疼愛我們的父母親人開心不己!而身為學生的我們,又如何在精神上給父母長輩安慰呢?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電扇的涼風為我們消去襲來的熱流,我們在感到一絲滿足的時候,此刻的`父母,也許正在灼熱的太陽下,為我們賺取那一筆一筆的學費、生活費!當我們圍在餐桌旁,噴香的飯菜勾起我們的食慾,可口的飲料為我們消去渴燥,可曾想過,此刻父母正在幹嘛!也許學習上的困難讓我們心情不暢,讓我們想要放棄,那麼,細細的想一想,當我們還是一個赤誠忠厚的孩童時,曾在心底許下孝順父母的宏大願望,我們是否真的為這些願望努力了?曾經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立志:我要考大學,做個有較高文化的人,用我所學的文化知識賺錢,讓父母享享清福,為祖宗爭爭光……可我們,今天的我們到底為這做了多少?六月大學聯考在即,最擔心最緊張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教導我們的恩師,還有那一雙雙一直關注我們成長的父母親人的眼睛,我們又怎能狠心讓那一雙雙飽含了希望的雙眼變得黯淡、失望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那些做孩子的明白得太晚,還是父母離開得太早呢?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何不趁早,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來寬慰父母,回報親人呢?既然是父母親人的願望,那我們為何還要懶散呢?“父母呼,行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着手,用一舉一動來證實我們的孝心。同學們,努力吧,讓六月大學聯考優異的成績,化作孝順父母、寬慰親人的樂章,和着父母親人快樂的笑聲,讓這曲凱旋之歌更加嘹亮。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當我讀完《中華美德頌》之後,我知道了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具體內容,包括它的形成和發展,還明白了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支撐民族進步的基石,所以我們應該發揚它。

想要發揚傳統美德,傳承道德文化,就必須瞭解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和道德文化的特徵。

那麼,首先讓我們走進中華的傳統文化中來了解一下美德文化和道德文化吧!

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仁、義、禮、智、信“為中華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這五大理念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仁“是指要有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主要倡導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範。

“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即“正義之氣“。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會道的做人態度。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等規矩,即“禮儀之規。“是建立人際關係、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

“智“是指要具備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已知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是人認識自己、瞭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

“信“是指要具備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

“仁、義、禮、智、信“五大理念的關係,既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這是人們理應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由於現在的人們缺乏對傳統美德的認識,就觸碰了它並且違反了它,相信對傳統美德瞭解之後,人們會主動去維護它並且發揚它。

你看中國的禮儀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中國還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禮“的起源,是我國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宗教儀式。西周時,周公明確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張以“禮樂“治天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西漢時期,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採取一系列措施“尊民以禮““勸學興禮“。儘管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物,提出不同的思想,但他們都是以相同的道德體系來治天下——禮儀。可見禮儀是治國之本,同時也起着至關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不應該去破壞這“禮儀之邦。“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6

我們駛向光明的彼岸。學校是和-諧的家園,每個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好學,刻苦鑽研”,是每個學生的座右銘。“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每個少年時刻不忘的誓言。

這不覺讓我想起了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

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他説:“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説"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一個給予比接受更快樂的美德少年。

今天,我校開展爭當“美德少年”主題活動,我想,這不僅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還是對每一個少先隊員的鞭策與鼓勵。爭當“美德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以前,我看到地板上有廢紙,總是熟視無睹。現在,我會毫不猶豫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我想這就是變化,這就是作為美德少年應具備的品質。

以前,在學習上,我總是馬馬虎虎,現在我對自己嚴格要求,認真寫好每一個字,思考每一個問題,完成每一次作業。

以前,在家裏洗衣服,整理房間都是媽媽的專利,現在不同了,我的衣服我自已洗,房間自已打掃。因為我開始懂得感恩,開始懂得美德的意義。

"香九齡,能温席",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故事。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故,黃香跟他的父親相依為命。家裏很窮,根本用不起鋪褥。黃香對父親非常的孝順。怎麼孝順呢?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着,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和枕頭扇涼了,伺候父親安寢。在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時,黃香就自己先睡下,用體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頭,讓父親能夠舒適入睡。

一個九歲的孩子就能做到如此的德高,我又怎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呢?

大家都知道: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作為一名美德少年,我要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少年;我要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少年;我要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我要當體魄強艦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讓我們銘記中華美德,讓美相隨,德相伴,以愛心、恆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爭當美德少年。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早已傳遍全,用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同時也讓他們把中華傳統美德和家風保護好並傳承下去。也許一些對這方面陌生的人會問: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是什麼?我們怎麼弘揚、傳承他們呢?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包括八個字: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它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敬長輩,對其充滿了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和笨拙,醜陋與缺點。我們,便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形容它:精忠報國、仁愛孝悌、誠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

中華良好家風,簡單地説就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優良風尚和作風,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因此,良好家風就是有大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以及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係和態度行為中。它猶如一種巨大的磁場被人們深深感受到,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總得來説,良好家風就是圍繞“態度”和“行為”二詞,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筆記本,開始睜大眼睛看着人們:認真衡量後,記錄下一些正義的人們的光輝事蹟,根據這些事蹟創新出一些良好的風尚。後來記錄下的事蹟和風尚,便被人們採納,五千多年來一直讓人們的子孫後代保護、傳承着。

講述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發現,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把他們拆成一句句、一個個的詞句,字裏行間總是有他們的“總管”詞句。生活中,身為國小生的我們應該自主養成優良的閲讀習慣,學習時一絲不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態度和習慣,腦海裏總要想着自己的繁榮國家——的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不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訴別人,把它們弘揚、傳承下去。當然,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沒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們,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然而,請一些人不要頑固地認為:它們只是幾個詞,我們不用軟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廣大人民永遠遵守“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更加得美滿!希支持我的文章!謝謝!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沙浯國小四年級一班的孫雪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弘揚中國傳統美德——誠信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許多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諦。誠信——人們説的最多,追求最多的德行。作為新一代的.少年,我們更應該把誠信二字作為做人的基本原則。宋慶齡奶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她當了國家的副主席後,她誠信的高尚品格仍不變。一次,她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着窗外灰濛濛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蹟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説了一句話:“既然我説了,就得守信。”從宋慶齡奶奶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誠是誠懇,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後的行動,誠信更是一根堅強不屈的脊樑。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有時還真有點難,可是,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戰場上,某戰士為部隊開拓前進道路,不惜以自己身體引爆敵人埋下的地雷,以致身負重傷,命在旦夕。報紙上連續不斷報導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0

縱橫古今,中漢文明進程項記憶猶心,享譽中華,東方古國魅力層層綻開。佛道盛行,長安之春,大唐餘風,汴京夢華,興盛的時代暢想。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輝煌傳授繼承,讓我們感遭到了華夏文明的魅力;泱泱神州萬年的紛紛呈現演繹,讓我們與文明同行。

一直鍾情於品味滲透着華夏文明情素的文籍,也一直偏倖去感悟古神州的魂夢與滄桑。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到最後的王朝,中漢文明超過了漫長的歷史,在東方大陸上,她以偉大的創造力書寫出了令整個世界都讚不絕口的歷史傳奇。她是人的總稱古老文明中,唯一傳續到現在並且從頭崛起的偉大文明。這是一部藴涵着東方智慧的創造性實際歷史詩,也是一部有浩繁精英人物和她們的故事編織成的歷史長卷。

我們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在追尋。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在神祕的人魚文花紋陶盆和溝通天地的玉琮上漲起了遠古文明的曙光,古色斑斕的青銅甲骨文標誌着中漢文明步入了編年史的夏商周三代。年齡戰國,是1個羣星閃耀的時期,諸子蜂起,萬家爭鳴,她們配合完成了神州思想的奠基禮。秦漢金甌完好的氣勢和魏晉南朝人的風度先後輝映,引領出了高亢的充滿芳華氣息的盛唐之音。在歷史的進程項中,中漢文明以百川歸海的胸襟廣收博取,日益富厚而鼎盛。釋教步入神州數世紀後,便和孔家道家思想相互補益,展現了三教歸一的奇特景觀。強大昌盛的元朝,中漢文明生生不息地傳續下來,宋代近乎完美的文化精神被元朝的文人們轉化成了超世的人的生活境界。顛末明清兩代工商業和世俗文化的蓬勃,中漢文明終於完成了她的謝幕禮。

對中漢文明的巡禮,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發明之旅。這個文明之中的每一件器物,每個故事,城市叫醒我們的文化影象,城市誘拍發我們探索的好奇心,城市讓我們在感情上為之搖撼。我們禁不住慨歎:幾千年如同歷史雲煙,無論這個古老的文明間隔我們多遙遠,我們的心靈、精神和感情卻始末為她魂牽夢引。心中已經烙下千年循環的軌跡,在人的生活及其短暫的幾十年中,我們又該怎樣解釋中漢文明……

生命中一直有一種氣力讓我們為之痴狂,那就是文明。人的生活中,坎坷荊棘不成避免,只要忠於我們本身的信仰,終某一天會踏上陽光大道。生命本該如急流,只有不畏頑石的反對,才氣一躍迸拍發豪情的浪花;如雄鷹,只有敢於邁出第一步,躍下懸崖,才氣伸開羽翼,體味與藍天共舞的情懷。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依然需要“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恆心,我們也應具備“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的毅力。平生進修,平生探索,平生追求,踏着古人的文明足跡,用我們本身的體式格局,不斷批改,不斷向前,開釋出耀眼的芳華景彩。

日往月來,物換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逝,多少事傳播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亙古穩定的始末是文明,它已成為社會形態前進的標誌,它是崇高,是修養,是禮儀,是風度。心沐文明之歌,讓追求卓然的我們,遠離粗俗,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1

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兩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二. 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多倫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2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不知道,今年的10月5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xx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讓我們借"重陽節"的到來,去幫助爺爺、奶奶或周圍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用實際行動向老人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3

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懂得如何尊老愛幼,做到禮貌待人;它讓人孝順父母,對其充滿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心盡力幫助別人,而不求得回報。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身邊的人明白真正的美是由內至外的,發自內心的美—中華美德。

中華的傳統美德包含孝、悌、謹、信、仁 、禮 、忠、廉、恥、勤、勇、恕、儉。其中以“孝”為先。

很多人都説,一個不孝的富人比不上一個一無所有卻充滿孝心的窮人。最近在我們小區有這樣一位老人:她住在一個角落的車庫裏,家裏有一個衣櫃裏,幾張桌子,一個衞生間和兩張牀,其中一張牀還是有兩張長凳和一張板子加起來的哩,就連個廚房都沒有呢。聽小區裏的人説她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前年還生了一個孫女,不過他們一年中差不多隻來看她一兩次。他們為了方便,便把她扔給了別人,自己只要付錢就好了。不知道何時那位老人就得了老年痴呆症整天處於半痴半醒的狀態,見到四處奔走的人羣,她就時不時的上去拉住一個人,有時會叫媽媽,有時便痛罵自己的兒子,看到8、9左右的小孩便硬拉着人家説:“奶奶給你買糖吃。”

所有的人看到只一幕心中都會不約而同地遣責那個老人的兒子。聽説她兒子每次回來都穿得光鮮靚麗,開着奔馳,和那位老人站在一起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莫不相識呢。兒子這麼有錢,而母親卻過得這麼寒酸。自從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兒子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沒到看到這位母親,人們便會議論上兩句。沒過多久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她生了個不孝子。我媽媽還老拿這個例子做教育我的反例。可見百善孝為先那。

緊接在“孝”後面的就要數“誠”、“信”了。 顧名思義“誠”就是誠實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對照着這些要求,我覺得我還是做到了。比如:班上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記得上個學期,每天的最後一節課都是自習課,一般老師都不在教室。所以自習課就相當於課間了吧。幾乎班上十有八九的同學都十分享受這段美好時光,雖然老師隨時會過來查看,但同學們還是近乎瘋狂的玩。不過我可不會參與這種無聊透頂的遊戲,現在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只聞一聲“低頭”,從我身後傳來,我沒有理會,逼自己專心看書,不要管別人的事,正當我看書看得正入神時;只覺,後腦勺一震,我下意識的回頭,身後的慫恿者們,都假裝一本正經的讀書,還時不時抬起頭來心虛的看我一眼,手指還不停的指向他人。因為在上課,我也不好意思發火。正要專心讀書,餘光卻瞄到旁邊的兩個女生,這是在上自習課吖,又是在五樓,居然在上面跳“一米一米三”,旁邊的一個胖胖的女生居然也跟着跳,只見她一個隔空跳躍,身上的肥肉連續也抖了兩三下,落腳時“嘭”的一聲,整個班級都安靜了,全班30個人,29道目光直直地射向那個胖女生。3,2,1,“哈,哈哈,哈哈哈。。。。。。”一陣鬨堂大笑,只是笑就算了居然還那麼誇張,身邊的小明左手捂着肚子趴在桌子上,右手不斷敲打桌面,小軍笑的都直不起腰桿了,用手扶着窗,五官都糾集在一起了。小紅更是誇張,直接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滾,好幾次撞到桌角,桌子和桌角都快身首異處了。前面偷偷喝水的小圓,一個激動把剛喝進的水一口噴到了小紅的身上。那胖胖的女生也笑的不亦樂乎。不過我可不會和他們一樣瘋狂,我一個勁的看書,學習。就在這一次驚天動地的一次狂歡進行時,只聽門後的“門衞”突然來了一句“有情況。”經驗豐富的同學們便立刻埋頭讀書。沒到兩秒,整個教室都沉浸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説是遲那時快,老師一聲河東獅吼:“小軍,不看書,看着窗外張望什麼?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原來老師的經驗更是豐富地驚人。不一會兒就糾去了若干位。同學們都把頭埋得很低,之差鑽到桌肚子裏去了。可我就把頭抬得高高的,背挺得直直的。而其他同學就是對他們表裏不一的懲罰。事後,我也為我能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而高興。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孕育出的優秀傳統美德遠不止我説的這些,還有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公正無私、嫉惡如仇、戒奢從儉、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勤勞勇敢......讓我們傳承中華美德,幸福成長。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國小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國小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裏,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裏,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

其實“文明”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裏迴盪。讓我們在這裏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於心而形於外”。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於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並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國小生。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早已傳遍全中國,用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同時也讓他們把中華傳統美德和家風保護好並傳承下去。也許一些對這方面陌生的人會問: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是什麼?我們怎麼弘揚、傳承他們呢?

中華傳統美德,主要包括八個字: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它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使人陶冶愛國情操,從小樹立愛國愛民的志向;它讓人孝敬長輩,對其充滿了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力幫助別人。它感化了身邊的一切,讓處世的人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從而彌補了愚昧和笨拙,醜陋與缺點。我們,便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形容它:精忠報國、仁愛孝悌、誠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

中華良好家風,簡單地説就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優良風尚和作風,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因此,良好家風就是有大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以及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係和態度行為中。它猶如一種巨大的磁場被人們深深感受到,讓人們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總得來説,良好家風就是圍繞“態度”和“行為”二詞,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筆記本,開始睜大眼睛看着人們:認真衡量後,記錄下一些正義的人們的光輝事蹟,根據這些事蹟創新出一些良好的`風尚。後來記錄下的事蹟和風尚,便被人們採納,五千多年來一直讓人們的子孫後代保護、傳承着。

講述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發現,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把他們拆成一句句、一個個的詞句,字裏行間總是有他們的“總管”詞句。生活中,身為國小生的我們應該自主養成優良的閲讀習慣,學習時一絲不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態度和習慣,腦海裏總要想着自己的繁榮國家——中國的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不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訴別人,把它們弘揚、傳承下去。當然,如果沒有它們,或者沒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們,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像現在這樣美好。然而,請一些人不要頑固地認為:它們只是幾個詞,我們不用軟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廣大人民永遠遵守“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這句話,我們的生活將比現在更加得美滿!希望大家支持我的文章!謝謝!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精神》。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它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對高山,你定會感慨它的氣勢磅礴;

放眼大海,你定會驚歎它的洶湧澎湃;

仰望青松,你定會讚美它的高大蒼勁;

俯瞰小草,你定會稱頌它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為它們身上飽含着中華民族數千年頑強的意志,那是因為它們身上凝聚着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靈魂。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迴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以其古樸與雄渾,悲壯與神聖,凝結成一股茁壯的血之根,閃爍在萬古蒼原之上。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藴涵着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然而,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回答説:“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扶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回答説:“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地理老師回答説:“中華美德”位於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

歷史老師回答説:“中華美德”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

美術老師説:“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樂老師回答説:“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着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我説:中華美德是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現在,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我們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當我們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世紀的起點,長城在我們腳下延伸,黃河在我們胸中沸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在我們的血脈中滾滾流淌。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從身邊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明美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明美德使我們社會更加和諧,文明美德使我們互相瞭解,文明美德使你我更加友好,文明美德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做為二十一世紀的炎黃子孫也要繼續把這種優良傳統繼續宣揚下去。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都有一些熱愛文明美德的人,就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邊的美人美德吧!

他叫王大力,是我們宿舍院裏的一個哥哥,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經常寫完作業後在一起玩耍,在我看來,他十分的“愛乾淨”當院裏的叔叔抽完煙,把煙蒂隨手一扔時,他看到後,連忙把地上的煙蒂扔到垃圾桶裏;有的小朋友在大院的牆壁上亂塗亂畫,他看見後便立刻上前勸阻,講道理,小朋友們聽了後都愧疚,連忙跑掉了,可是他把這些亂塗亂畫都清理得乾乾淨淨;還有一次,有幾個大哥哥拽着樓下的大樹盪鞦韆,他看見了,連忙跑上前去制止,哥哥們聽到後,也不好意思的走了。通過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院子裏也又回到了美麗之中去。

文明是把尺子,時刻衡量着你我,通過王大力的一舉一動,也讓我受到了他的影響,雖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他卻把這些小事變成了大事,讓我明白了文明美德是多麼的重要。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讀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的人,對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這是裏面講誠信篇中選自《論語·為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論語·學而》中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禮記·中庸》中稱:“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最講信用的,而歷史和現實也充分證明:誠信為本,於世於人,於國於民,何其重要。

回想從開天闢地至今,就有着許多講誠信的故事。西漢初年,季布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講信義,當時諺語説: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諾千金”這一成語。北宋晏殊參加殿試,發現考題正是自己曾寫過的,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説明實情,要求換個考題,《晏殊誠實無欺》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傳至今。伯牙,子期,一個撫琴,一個聽音,衣袂飄飄,風清雲淡,於是在高山流水中結為知音,並莊嚴約定,後來故人逝去,再無知音,伯牙寧可斷琴。這約定與斷琴,便是對友誼的誠信。方誌敏,一位無私的共產黨員,他的遺書可謂樸實而又感人:“我經手的錢有上百萬,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是用於革命事業的。”相信這番話會令“伸手派”汗顏。這遺書體現了入黨宣誓時定下的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誠信,千金難易。

可如今,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之下,在各種文化交融,價值取向多元的社會裏,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誠信“一文不值”,中華傳統美德已經“過時”。這種錯誤的迷失,導致了個人乃至社會行為的偏差。

在這裏不妨舉個例子。華裔美國科學家微軟中國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開復博士,去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一封給中國留學生的信》,文中寫到他面試一個求職者的經歷。在面試談話的過程中,求職者表示,如果錄用他,可將在原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明帶過來。可是李博士並沒有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缺乏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信”。文中還寫了有關中國留學生的實例,某些中國學生拿着讀博士的獎學金到了美國,可一有工作機會,他們就馬上申請離開學校,將自己的承諾拋在一邊。

想一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僅僅是誠信嗎?

不!我們失去絕不僅僅是誠信!

有人認為,當今社會缺少人文關懷。其實主要就是精神家園的迷失,缺乏誠信,就是精神家園迷失的具體體現。因此,尋找精神家園已經成為人文關懷的首要任務。那麼,到哪裏去尋找精神家園呢?

年4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一書全國出版發行,為該書題詞:“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李嵐清副為該書所寫的序中指出: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資源。我想,這無疑是我們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園。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藴含着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新階段的時候,我們更要大力提倡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許還有些人會覺得,傳統美德離我們很遠,我們只要安於本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就行了。

可是你想過嗎?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與朋友相聚不失約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嗎?!

隨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格言》的不斷出版和發行,全國上下都掀起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浪潮。我們堅信,有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健康成長!我們期待,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中華傳統美德將會再放光彩。

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演講稿範文 篇18

身為中華民族的公民,我們不僅為秀麗的山川、遼闊的江河倍感自豪,也時常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而驕傲。上至道德崇高推行禪讓的始祖,下到當今感動國人的各路誌士。也無某們已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或許也記不起他們的相貌,但是他們高尚的品德,卻始終烙在我們心中。

提到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浮出腦海,這八個字也高度的概括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美德,後來很多的美德也是由這八個字延伸。

“百善孝為先”,也難怪這中華民族聰慧的人民會把孝這一美德提到八個字的首位!這很有講究,不過這也很實際,做人首先應當懂得尊敬、孝順父母長輩!當然,盡孝也並不僅僅在物質上。父母的養育之恩、親人的關切之情,我們的“寸草心”僅用物質,又何以能報答?也許一點精神上的安慰,也會讓疼愛我們的父母親人開心不己!而身為學生的我們,又如何在精神上給父母長輩安慰呢?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電扇的涼風為我們消去襲來的熱流,我們在感到一絲滿足的時候,此刻的父母,也許正在灼熱的太陽下,為我們賺取那一筆一筆的學費、生活費!當我們圍在餐桌旁,噴香的飯菜勾起我們的食慾,可口的飲料為我們消去渴燥,可曾想過,此刻父母正在幹嘛!也許學習上的困難讓我們心情不暢,讓我們想要放棄,那麼,細細的想一想,當我們還是一個赤誠忠厚的孩童時,曾在心底許下孝順父母的宏大願望,我們是否真的為這些願望努力了?曾經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立志:我要考大學,做個有較高文化的人,用我所學的文化知識賺錢,讓父母享享清福,為祖宗爭爭光……可我們,今天的我們到底為這做了多少?六月大學聯考在即,最擔心最緊張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教導我們的恩師,還有那一雙雙一直關注我們成長的父母親人的眼睛,我們又怎能狠心讓那一雙雙飽含了希望的雙眼變得黯淡、失望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那些做孩子的明白得太晚,還是父母離開得太早呢?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何不趁早,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來寬慰父母,回報親人呢?既然是父母親人的願望,那我們為何還要懶散呢?“父母呼,行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着手,用一舉一動來證實我們的孝心。同學們,努力吧,讓六月大學聯考優異的成績,化作孝順父母、寬慰親人的樂章,和着父母親人快樂的笑聲,讓這曲凱旋之歌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