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演講稿(精選14篇)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

同學們,老師們:

美德故事演講稿(精選14篇)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身邊的誠信故事”。

誠信,顧名思義就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雖説誠信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於處於轉型期的現代經濟社會來説,尤顯重要。

要説講誠信方面,我的兩位老師就是楷模。一位是高中時的班主任苗林老師。那時我們已經畢業離校,苗老師通過本班同學、外班同學一一告訴我們學校給每個學生退了14.50元,她把這筆錢如數交到學生手上。試想如果苗老師不跟大家説這件事,沒人知道還有這筆錢,況且苗老師家境並不好。

還有一位是大學時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陶長坤老師。記得那時我已經工作了,而且挺忙,給陶老師打電話預約批改論文的時間,他説:“你明天上午十點到我辦公室”。當然我不到十點就去了。去了才知道陶老師的辦公室也就是院長辦公室,他還是一院之長。果然十點他在辦公室。在給我指導論文的過程中,他還嚴厲的讓一位找他辦事的人員先出去。我感覺他對學生挺認真。畢業論文答辯現場,有一位女生説她在中央電視台工作,很把自己誇耀了一番。陶老師打斷她的話説:“有的人工作行,學習不行!”她述説論文用的文字,我都聽不懂。當時我很惶惑。陶老師讓她具體解釋一下她的文字。這下露餡了,她慌得根本説不上來,原來那些文字都是她抄襲的。最後,陶老師告知她不予通過答辯。當時她像個泄氣的皮球。

在商業買賣中也有一位商人很誠信讓我難忘。那是20xx年,我需要買一台筆記本電腦,我逛到了禾泰電腦城,三樓一家店面的女銷售員講聯想品牌,講的頭頭是道,我被她説動了,當即愉快地買下了她説的那款筆記本電腦。旁邊的一位年輕小夥兒説售後給保障一年。後來我才知他倆是夫妻。可一個月後,我的電源適配器就有了問題,找到這家店面,那小夥兒馬上撥通手機給聯想一售後人員打電話,讓我去找此人,還給我記下了那人的名字。我去了聯想售後,他給我重換了一個電源適配器。我從售中、售後看到很有保障,覺得這台電腦算是買對了。我想我會把我認識的人介紹到他那兒購物。你看,誠信產生了良好的效能。

講別人的誠信容易可自己做起來確實不容易。我想起一件讓我愧疚的自己不誠信的往事。幾年前,我在一遠房表哥開的店裏上班。有時我還給大家做飯。一天,我不小心把那個玻璃鍋蓋滑了下去,當場碎了一地。我趕緊收拾了一下。當時我沒有和盤托出的勇氣,就跟舅母説是表哥的兒子碰掉的。當時他兒子二歲多,平時很頑皮。這件事就算這麼搪塞過去了。可我內心一直不安,受着良心的譴責。

現在,我意識到講誠信,要從自己做起,從最基本的不撒謊做起。如果做錯了事,就向對方如實説明並道歉。不輕易許諾,一旦承諾,就説話算數。如果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就會建立起彼此的充分信任,經濟社會環境就會良好起來。讓我們共同努力講誠信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唐山是一個文明的城市,我就出生在這裏,成長在這裏,唐山人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明城市鳳凰城。這裏的每一個人都珍愛這裏,為這裏的文明做貢獻,如果不信,我就給你講講我身邊的故事吧!

五一那天,我和媽媽去南湖玩,在15路車上人很多,沒有座位,這時一位阿姨抱着一個小孩上車,旁邊坐着的一位小女孩忙站起來,走上前説:阿姨,請您坐到我的座位上吧,這位抱小孩的阿姨忙説;謝謝你,還是你坐吧。小女孩忙説:沒關係,您抱着孩子挺累的還是您坐吧,這位阿姨微笑着説:謝謝。像這樣讓座的事在車上隨時都能看得見。

在南湖,有不少外地的遊客,因為路不太熟悉,經常會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可在這裏只要有人問路,熱心好客的唐山人就會耐心細緻的告訴你要去的路線,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微笑的臉龐和謝謝的聲音成為南湖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日月往來,物轉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過,多少人悄然而去,但文明自始至終一直流傳下來,它成為我們唐山進步的標誌。完善文明,並非一定要做什麼大事,而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讓我們的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3

《周易·大傳》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鬥,“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愛國主義不可丟,民族氣節不可無。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例子。“卧薪嚐膽”的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林,“卧薪嚐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中流擊水,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 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 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4

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國小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國小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裏,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裏,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 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裏迴盪。讓我們在這裏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成於心而形於外”。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於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並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國小生。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5

身邊的美德故事不少,有時候在你不經意間就能發生美德故事。下面我就説説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小故事吧。 週末,我跟媽媽和姥姥一起去逛街,走着走着,忽然聽到“哐”的一聲響,一個叔叔把一個剛喝完的可樂瓶丟了出去。周邊的人看看他也沒説什麼,可姥姥忍不住了,一步上去拍拍他的肩膀説:“小夥子,垃圾桶不遠的,相信你走得動的。”街上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那個叔叔身上,他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馬上彎下腰去撿了起來。姥姥的舉動好不起眼,但她無意中也教育了那位叔叔,我相信他以後不會隨地丟垃圾了。

身邊的美德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擰緊沒關好的水龍頭、扶起摔倒的老人、撿起腳旁的垃圾等。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是人們充滿嚮往、無比渴望的。美德就在我們身邊,比如説:有的同學喜歡樂於助人、有的人很堅強、有的媽媽很勤勞……在我身邊也發生過一件無不足道德小事。

這天清晨天氣晴朗,我和奶奶、老太婆一起乘坐地鐵去南京玩。因為是星期天所以地鐵上的人很多,上去時座位早已被坐得匯成商學院的。我們抓着扶手,站在三位年輕人身旁,一位男青年望着老太婆似乎在想:我身旁站着這麼年邁的老太太,如果我不讓座心裏一定會非常慚愧。就在這時這位男青年果真伸着手對頭髮蒼白的老太婆説:”老太太您老了不宜站着,您坐。“接着兩位女青年微笑地對我和奶奶説:”您帶着孩子,她又小,您年紀也大了你們坐。“我心想:這三位年輕人真有美德。

美德不僅是樂於助人還是誠信。一節品德課上老師為我們講了一個既誠信又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女士的工作很繁忙,又想天天都買彩票,就託人幫自己買。終於一次,被託買彩票的人重了一百多萬元的大獎。她完全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再買一張彩票,把重獎的彩票給家人去對換。可她卻把一百多萬元寄給了那位女士。聽完了故事,我心想:真是人與人之間誠信比金錢更重要啊!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7

在身邊,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民族的傳統美德。品德,即是力量,更是財富。有品德的人,就會被人稱讚,尊重和信任。在當今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為人誠懇,腳踏實地。可有欺騙別人的人,卻失去了人格和尊嚴,失去了誠信,的人不計其數。

在一次休假的時候,我和爸爸一起去書城買書,在公交車上,一位阿姨站在門邊,卻不見有空位置,看她的肚子,是孕婦吧。可是所有人都靜靜的坐在位子上,一聲不吭的望着窗外,人理會她。有年輕人,他看了看她,心裏有絲許猶豫,是讓不讓?最後他了的決定,走到了孕婦的面前,並有些羞澀的説:“小姐,你坐那裏吧”。這時車裏響起了熱烈的響聲,不少人都紛紛讚揚他的品德,而我心裏卻受到了無盡的暖流,就像喝了一杯熱茶一樣,有説不的感動。

還有一次,走在天橋下。抽着煙的中年男子站在橋下,臉上充滿凶氣,滿臉長着鬍子,戴着墨鏡,一看就不像是個好人。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走了,身上名牌物品。男人一看就眼紅了,甚至想一下把東西搶走,當時女子不知情,走到他面前時,男人箭步把她挎着的包搶在手上,用他敏捷的腳步逃走。這時年輕力壯的年輕男子攔着他,男人一看不對,用飛快的腳步逃了幾步,可他一把抓住了鬍子男人,並將鬍子男人送到了公安局,街上的人紛紛圍住他,不停的稱讚他,這時女子問他要報償時,他卻笑了笑的走了……我想,世界上的人的話,那的事件就不會了。他大官大富,可他的精神值得學習!值得發揚!

在許許多多的事件時,總會有美德和醜惡兩面的人。而善良讓流傳,醜惡讓為恥。美德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了它,城市和就不發展。要從小事做起,從做起,也希望所有公民一起做起,不要讓民族從的手中毀滅,讓它世世代代都傳承下去。

俗語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它擁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貫穿着中華兒女優秀的民族精神、民族節氣和道德品質。中華美德就像源泉,滋潤人們心靈的生長;中華美德就像脊樑,支起人們挺起的胸膛;中華美德就像號角,鼓舞人們前進的腳步。

讀了《中華美德頌》之後,我感觸很深。這本書講了許多記憶深刻的美德故事,有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師袁文婷,有沿衝村父老鄉親的健康衞士柯尊知,有人民的好法官宋魚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捨己為人的“最美司機”吳斌。

“最美司機”吳斌,他是杭州長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機。20xx年5月29日中午,吳斌和往常一樣,車上載着24名乘客從無錫返回杭州。可就在11:40左右,一塊大鐵片從天而降。大鐵片擊破擋風玻璃,砸向正在專心駕駛的吳斌,重重地擊向吳斌的腹部。面對險情,吳斌並沒有慌亂。他的手迅速抓牢方向盤,掙扎着伸長右腿,踩住剎車,客車開始減速,安穩地停在了路旁。隨後他艱難地解開安全帶,打開客車門,指揮乘客緊急疏散。就這樣,吳斌忍住劇烈疼痛,用堅強的信念,在24秒內完成了生命中最後一系列精準的停車操作動作,將客車穩穩地停在了高速公路的安全區域。車上的24名乘客安然無恙,而吳斌因傷勢過重,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職業的責任和擔當。

看到這裏,我感歎道:“平民英雄”吳斌叔叔用生命履行了職責!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記得我上三年級時,由於我不會打字速度太慢,所以我就讓爸爸幫我,因為我的假期的作文很多,爸爸就一直不停的打,連飯都沒吃,我看到爸爸這麼辛苦,一直坐在電腦前幫我打字,我就幫爸爸倒了點温水。雙手捧着水杯,小心翼翼,就像捧着一顆温熱的心,走到爸爸面前,遞給了他。爸爸誇我長大了。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雖然,我們沒有吳斌叔叔那麼偉大,但是,我們已經長大了,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吃完飯後,我們幫媽媽把刷碗,晚上幫爸爸媽媽捶捶背,讓爸爸媽媽感受的幸福;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讓媽媽整天幫你做這做那,我們應該心疼一下父母,不要讓他們太累。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河,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身邊。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誇。幫助別人,美麗自己,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優良的品德,爭做一個美德好少年吧。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社會公德心是温暖社會的良心,任何人一旦做出有損社會公德的事情,都將引起眾怒,受到眾人的捶棄。文明要傳承,和諧要構建,這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今天,他給我做了個榜樣。

前幾天,奶奶騎車時不小心,把腿摔斷了,在醫院已經住了兩三個星期了。今天正好放假,我便和爸爸來醫院照顧奶奶。我坐在門口的長椅上看書。

突然,醫院的門被撞開了,一個揹着一位臉色蒼白的老人氣喘吁吁地走了進來。我連忙起身讓座。把老人輕輕放在長椅子上,脱下上衣給老人蓋着,又摸摸老人的額頭,便急忙向掛號室跑去。

我呆呆地望着老人,心想:他兒子還挺孝順呢!突然,我發現老人四肢抽筋,嘴裏吐着白沫,並大聲喊叫。聽到叫聲,急忙折回來,看了一眼,就直接向急診室奔去。走廊裏的人也圍了上來,都説老人病的不輕。過了一會兒,一位醫生隨趕來了。醫生撥開大家,使勁按了幾下老人的“人中”,又揉了揉老人的胳膊,不滿地説:“怎麼病成這樣才送來,趕快送急診室!”聽到這話:“周圍的人都用一種鄙視的目光看着。沒答話,只是背起老人,進了急診室。出於好奇,我也跟了過去。只見醫生和護士忙得不可開交,又是掛水又是打針。忙了好一會兒,老人才有些緩解。這是,那位醫生又氣憤地説:“你爸爸的病已經很重了,怎麼不早點來啊?”笑了笑,想説什麼又好像不知道怎麼説。這時,躺在牀上的老人連忙解釋道:“醫生你誤會他了,他不是我兒子。我在路上突然發病,多虧他把我背來的呀!”

聽了這話,屋裏的人都向他送去了敬佩的目光那位醫生也連連道歉。在場的人也慚愧的低下頭。

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公德心,社會秩序才能更充分的體現,和諧社會才可能實現。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0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美德少年,只要細心去觀察,就必須找得到。

我們的校園環境多好啊!愛護環境的美德少年真多。他們愛護花草樹木,從不亂丟垃圾,主動打掃校園衞生!假如沒有愛護環境的美德少年,我們美麗的校園不就成了一座垃圾山。

我們校園的學生,有愛心的美德少年真多,身邊誰有困難,大家主動幫忙,送出一份愛心。有禮貌的美德少年真多,見了老師,親朋主動打招呼,同學間不講髒話,人人講禮貌,懂禮貌。

我們校園的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課前主動預習,課後主動複習。清晨的校園傳出郎郎書聲,學習時你追我趕,大家都努力學習,為了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為了祖國明天的期望,我要(]向美德少年學習,成為一位美德少年,大家一齊學做有美德的人吧。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從哪裏來?讀了這本《奔跑的幸福》你就明白了,因為它是27位兒童文學家書寫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每一篇都會讓你觸動心絃。

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書,被分為了十幾個小章。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以愛之名”這一小章,主要講了一位叫徐愛的少年,三歲時爸爸便去世了,媽媽不堪承受生活的重荷竟不辭而別,徐愛雖然很想媽媽再回來,可她並沒有抱怨上蒼對自己的不公,仍和爺爺奶奶一起勇敢面對困苦的生活,幫助爺爺奶奶分擔家務。當她上高中時,就下決心要回報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可爺爺卻在這時得了肺癌晚期,也許是她名字裏有個“愛”字吧!徐愛盡心盡力的照顧着爺爺,可爺爺還是離開了人世,於是徐愛又下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挽救像爺爺這樣得病的人。於是,她就向着這個目標努力……

讀了這個故事,我敬佩徐愛她那不被命運的不公而絆倒、而屈服的精神。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們小區前面的林蔭道上,一直有一位殘疾的叔叔在練習走路,聽聞他是被車撞的,不管春夏秋冬,總能看到這位叔叔蹣跚的身影。幾年下來了,由於他的堅持,一開始連站立都很困難他,現在已經能自己緩慢的行走了。通過書本上的故事和發生在我身邊的事蹟,讓我明白了,不管發生多大的困難,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有勇氣、有毅力,向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去拼搏,即使只有一絲希望,也還會從黑暗中走出來!

這就是美德,是人不可缺少的,它不僅感動了你我,還滋潤了那原來破碎的心!從現在起,讓我們去與美德相約吧!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2

有一個星期六的上午,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蔚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白雲。我哼着小調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正準備從斑馬線上走過去。但是眼看紅燈就快要亮起,一個小男孩止住了腳步,這時一輛公共汽車也開了過來,司機連忙停車 一笑示意讓他先走。小男孩點點頭表示謝謝,便三步並兩步走了過去。這就是美德。

坐在公交車上,看見婦女、老人和小孩上車,你把座位讓給他(她)們,但自己卻默默無聞的站到最後,這就是美德。

當看到有人因不小心被撞倒在地爬不起來,你去扶他起來。這就是美德。

當看到有車伕正吃力的往坡上爬時,你幫他推上坡,直到自己沒有了力氣還很開心。這就是美德。

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你去拾起來,放到附近的垃圾箱裏,看到地上全是灰塵,你去掃乾淨,而沒有任何埋怨。這就是美德。

美德不是體現 在哪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上,而是要求我們做好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從自我做起,不斷去弘揚這些美好的品德,讓我們的大家庭變得更加温暖、和諧。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3

有人説美德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有人説美德是一朵美麗的花兒沁人心脾,給人愉悦。更有人説美德是一枚獎章,一面旌旗,放出耀眼的光彩。

報紙上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道。苗苗從小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中有更多的兄弟姐妹要養活,父母不得不狠心將她拋棄了。一位好心人撿到並撫養了她,看着苗苗一天一天長大,養母心中十分高興。但好景不長,苗苗被檢查出患有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心急如焚的養母絞盡腦汁總算找到了苗苗的生父,經過配型後發現條件基本相匹配,並得到了生父的同意。但由於生父不懂科學以為捐獻骨髓後自己身體會垮掉,照顧不了家裏其他的人,所以又反悔並逃走躲了起來。這件事對苗苗的養母來説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為了苗苗她不遠千里又找到了他們的家裏。家人獲息後都表示支持,並讓苗苗的姐姐去做配型。她僅僅只有十二歲,但她竟然決然地決定為苗苗捐獻骨髓。結果發現姐妹倆更適合做骨髓移植。但是三十萬元的鉅額手術費卻成了問題。透過媒體報道後,許多好心人紛紛解囊捐款,並且不留姓名。當記者採訪他們時,他們卻説“沒仕麼,這只是一點心意。”很快捐款總數就到達了二十萬。可見人間自有真情在。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在中山廣場等地都有獻血車停在那裏,每一天都有人排隊等候獻血,有學生、有小夥子、還有中年人。他們無償地獻出自己那殷紅的鮮血,這其中飽含着人們濃濃的真情。

噢,美德是一團跳動的火苗整日不停地在燃燒,給社會帶給無限的關懷。它永遠那麼温暖,那麼熱情。善良的人們用這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美德燃起永久的温馨。美德就在身邊,美德就在你我之間。

美德故事演講稿 篇14

一天,我和爸爸乘公交車去圖書城買書。上車時公交車上已經擠滿了人,還有人在車上抽煙,外面太陽火辣辣地曬着地面、曬進車廂,彷彿要將人烤出油來似的。

這時,我既被難聞的煙味、汗味薰着,又被火辣辣的太陽烤着,簡直憋得都快受不了了,我前後左右地看,真想找一個空位子坐一下。正在這時,我後面坐着的一位阿姨對我喊:“小朋友,小朋友,你來坐我這兒吧。”我正在猶豫時,阿姨一把將我拉到她的座位上坐下,然後微笑的對我説:“小朋友坐吧,我一會就要下車啦。”我馬上説:“謝謝阿姨!”。

過了一會兒,公交車到了巴陵中路,我們下車時,我看見那位阿姨並沒有下車,而是站到車廂前面去了。

啊!她是多麼好的一位阿姨呀!她有着雷鋒叔叔樂於助人的精神。我們應該向這位阿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