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通用5篇)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通用5篇)

要説誠信,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是誠信。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就是説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不隱瞞欺騙,不自欺欺人,表裏如一。守信,就是講信用,守諾言,言而有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我們第一天跨進校門時都曾經説過:我要做一個好學生;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遵守考試規則。這就是我們對學校和老師作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和家長作出的承諾。

可是今天在我們的身邊卻有許多誠信缺失的事例,有些同學經常不完成作業,老師催要時,總是説:沒帶來。就連沒有做完作業這一事實都不敢承認,久而久之,老師、同學都不信任他,就算他真的沒帶作業,老師同學也認為他沒做。這是一種不誠實的表現,也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抄襲作業更是愚昧之舉,欺騙老師,欺騙家長,自己卻是的受害者。一篇漂亮的抄來之作,也許會換來老師的好評,會贏得家長的微笑。但是,實際上自己並沒學到該學的知識,一到考試和實際應用時,便暴露了自己無知的本質,再美好的機會也會成為泡影。這種人是可憐的人。

一個誠信的人,也是可敬的人。有這樣一則報道,在廣州的福利彩票站:有一位普普通通賣彩票的的婦女,經過三次的尋找,終於把為顧客代買的,中了幾百萬大獎的彩票交給顧客,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與讚揚。並且,從此以後她的這個彩票x的生意越來越好,我想這就是誠信的價值所在。相信聽到這個事例的大家,也會被她這種誠實守信的品德所感動。雖然,她把大獎送給買主後失去的是金錢,但她得到的卻是,無論用多少金錢也換不回的誠信。面對x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誠信——擁有這種閃光的品格的人,是可敬的人。

其實就是這樣,誠信是平凡普通的,它沒有那閃閃發光的金色外套,也沒有嬌嬈的容貌,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它是一盞明燈,當我們徘徊在真理前方時,正是對誠信的信仰引導我們走向輝煌;它是一根枴杖,當我們摔倒在利益面前時,正是對誠信的信仰助我們在荊棘叢中無畏前行;它是一盆清水,當我們被浮華弄髒了雙手時,正是對誠信的信仰助我們洗淨污垢,淨化心靈。誠信就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是七月的陽光,是九月的楓葉。而擁有誠信就像划船人擁有一根船槳;伐樹人擁有一把利斧;像雄鷹擁有一雙翅膀。參天古樹緣於蒼勁的根,挺拔的翠鬆依賴於不屈的根。同學們就讓我們國小生從小做起,養成講誠實,守信用的習慣。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真真正正的誠信的人!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在這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物質追求已成為人們力爭的首要目標。為了能擁有所謂的

亂砍濫伐,破化水源,浪費石油,人們近乎掠奪性地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使一些地方長期乾旱無雨,一些地方卻洪水氾濫。酸雨,泥雨,赤潮,龍捲風,沙塵暴......越來越頻繁的的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無法阻止人們隨意砍伐為數不多的森林。但我們可以節約每一張紙;可以抑制自己更換傢俱的慾望;可以節省使用一次性筷子......正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貢獻,便可換來生活環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融洽。

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植樹節這個重要的節日到底在哪一天,這不是對環境的一種不重視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再隨意伐樹,使我們的環境受到嚴重的威脅。如果環境不是最重要的,那麼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設定了植樹節?希望所有破壞過環境的人都用心想一想。人類的家園不是你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切生物的!難道人類都是冷漠的嗎?難道一定要剝奪動植物們生存的權利嗎?答案是否定的。保護環境靠大家,如果人們多付出些,相信大自然也會給予我們美好的回報。

人之初,性本善,我堅信,每一個人都曾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只不過是被物質私慾所迷惑了。只要敢於接開虛偽的面紗,去掉私慾的邪惡心靈,那麼一個真正完美的生活,真正完美的世界,離我們還遠嗎?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3

糧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文明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所以糧食問題一直是備受矚目的重要問題.早在1981年聯合國組織就將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其目的就在於:提高公眾對於世界糧食問題的認識;加強全世界的團結,共同與飢餓,營養不良和貧窮作鬥爭.

目前全球有8.52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每年約有500多萬兒童因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問題尤為嚴重,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他們因飢餓而掙扎在生死的邊緣.然而,生活在當今社會的我們,整天無憂無慮.對於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熟視無睹,對於飢餓的概念無曾體會.所以我們漸漸忘記了"粒粒皆辛苦",漸漸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貧窮,還有飢餓.

在我們的校園裏,這種忘記也是"比比皆是".就拿午餐來説吧,每當中午吃飯的時候,就會出現大量的浪費糧食的'現象.有些同學只吃幾口,就立即又把飯放回去,然後出校門去吃街邊的小吃;有的乾脆就不吃學校內訂的飯,下了課就直接跑到外面去......就這樣,每天有大量大量的飯菜因為我們的不珍惜而被浪費掉.提到那些飢餓的難民們,我們的行為是多麼的讓人痛心疾首啊!如果我們能用節約下來的糧食去幫助那些整日食不果腹的人們,他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不同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並不難,只要認識到節約糧食並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從自我做起,那麼節約糧食就會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在今年的10月16日到來之際,讓我們開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用這些糧食去幫助,拯救貧困之人吧!讓我們人類的生活更為平等,和諧,快樂吧!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4

我問你,六十四年是什麼?六十四年是一個偉大民族在幽暗歲月中蝸行探索的步履,六十四年是一個壯闊圖騰在抗爭與振興中生生不息的脈絡。

江山,是浩浩湯湯連綿千里的巍峨,大地,是厚重黃土好漢國民最眷念的依靠。珠穆朗瑪的山巔,冰雪中砥礪着民族高潔的魂魄,蜿蜒逶迤的長城,將所有的辛酸光榮一起嵌入民族的身材,血脈和骨骼。

然而這篇被無數人蜜意摯戀的土地,放縱過耀武揚威的屈辱和鮮血淋淋的苦難。同胞泣血,國運飄搖。曾經跪倒在地的人們,被辱沒侵澆,被刺刀驅逐的人們,一刻,不,一個瞬間都不結束過對抗,奮鬥和救命。五星紅旗是血染的信奉,墓誌銘上是那些鮮紅的鹹澀的永不淡褪的光輝。在中國共產黨的引導下,那是開天闢地的一個新紀元,是風雷激盪的一個新中國。

從第一顆原槍彈的勝利,到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順利返航,從小米加步槍的落伍設備,到本日三軍古代化信息策略兵器的優良,強盛的國防使我們終於在硝煙跟炮火的傷痛中,有才能去抵禦,去保衞一個民族神聖不可侵略的尊嚴。歷史的巨輪仍舊在車道間碾碎凹凸,一位巨大白叟在中國南海邊的指導山河,演繹了三十年雄獅突起這震動人心的圖騰。那個僻遠破敗的小漁村深圳,是今日小河臂彎中最光耀醒目的東方之珠。而曾經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的上海仍然是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聚焦點。“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好像都説出你的尊嚴”,古老的歌盪漾着中國歷史上最浪漫最激動聽心的一次變更。

也曾有過災害,洪水吞沒過咱們的家園,非典彌散過深重的恐慌,地震搖撼過我們的大地,覆滅過同胞的性命。然而廢墟之上,成長着一個民族冷靜向上的力氣。淚盡血續,守望相助,在每一個失望的霎時,大愛無言,心手相牽。

奧運的聖火,那個光耀綺麗的夜晚,那些和平與友情的傳説。天空有淚,為那些匆倉促離去的生命,祥雲無邊,那是中華民族愛與容納的誓言。

今天,我們在這裏去感歎一個激盪的六十四年,但我們毫不是一個愛慕的看客,因為我們肩上扛着的,是下一個更加光輝的六十四年,是偉大祖國中興的誓言。

但願你懂我哽咽的夢話,不再笑我痴狂,就這樣我和中國戀愛過,一片碎瓦,一角殘磚,一些在時空消失的人和物,我的記憶發酵着深刻骨髓的戀情,一聲故國,噴湧的血流已寫成千百首詩歌。

2022誠信主題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5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19多年曆史。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強烈反對,屈原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等,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些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後來因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業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節。

端午節,門查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在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

當我們還沉寖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説“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以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聽了這些,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的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2019多年的歷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毋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你不想吃,農耕社會時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術,我國造紙工業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和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手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又民族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落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端午節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也是我們的魂。屈原並沒有因為別國的強大而拋棄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別國。他的忠是一種廣義的,一種大愛,一種永恆,不計報酬與代價。用靈魂之歌來譜寫生命之歌。也許我們一生都不會遇到這種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慮過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其實又時刻都體現着忠,不計報酬與代價的忠與你自己,忠於你所愛的人,忠於愛你的人。平凡,樸實沒什麼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屬於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