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升旗演講稿

早上好,這個星期我們全校同學要去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墓,這是我們少先隊每年的慣例。可經過調查,老師發現有些同學對這一活動的意義卻不夠理解。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清明節升旗演講稿

清明節升旗演講稿

為什麼在清明節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呢?這還得從“清明節”談起。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它既是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民間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清明掃墓的風俗,以表示對祖先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過去,中國人死後基本上用土葬,堆有墳墓。每年清明,親人們就去看望,給墳墓加些新土,整理一下墳前的草木,並供奉食物。這就是掃墓,俗稱“上墳”。現在每到清明節,除了為親人、朋友掃墓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去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寄託哀思,表達對烈士們的懷念。因此,清明又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和一個普通的節日了。每年的清明前後,學校都會組織我們以各種形式到烈士陵園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烈士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與生命。在我們上週去的鎮江烈士陵園裏,就長眠着一位叫“夏霖”的烈士,他是丹陽人,犧牲時才30歲,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領導農民運動。在一次暴動中,他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用許多殘酷的刑罰折磨他,逼他説出黨的機密,甚至還打斷了他的腿骨,可是,他沒有向敵人説一句實情。最後,***説要把他斬首示眾,可敬的夏霖同志卻説:“我們加入黨時,就預備犧牲,你不犧牲,我不犧牲,哪一個犧牲啊!”敵人惱羞成怒,就殺害了夏霖,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城門上。這正像革命家陳毅説的那樣“祖國如有難,汝應做前鋒。”無數的革命先烈們在國難當頭之時,衝鋒陷陣,用鮮血才換來五星紅旗今天的燦爛。同學們,想一想,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向這些偉大的烈士們獻上一朵小白花呢?

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清明節升旗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