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精選11篇)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1

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那是國。那什麼是家呢就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僅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精選11篇)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説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説:“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___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___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___廣場的神聖和莊嚴構成了強烈反差。

其實文明無處不在,只是大家不注意,如果你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馬路旁差不多100米就有一個垃圾桶,如果你再留意一下,你又會發現有些菜市和小區裏貼着許多文明標語。其實做到文明並不難,可是堅持做到文明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要從最簡單的開始,從基礎做起,手裏的垃圾不要亂扔,區分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飯、花草樹葉等。

生活中可回收資源主要有:(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我從書上了解到: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儉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經過了“治五亂”,“城鄉清潔活動”,我們南寧市的環保、文明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熱愛環境、不文明,我期望這些人趕快覺醒,要不然到了我們年老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2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_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景。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必須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可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説: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文明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所以,我們必須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説,你在公共汽車上,不細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説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多謝”;在校內外,見到教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成。那麼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叫做道德。而文明與道德是互為表裏的。文明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文明的內涵,所以,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當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當做的,以此來規範我們的行為。其次,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裏、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佈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必須是故意違反,所以,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的時候,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着創造物質禮

貌的重要使命,更擔負着創造精神文明的神聖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3

相信大家都看過許多公益廣告,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文明。都説我們的社會是“文明社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如沒有純白無瑕的紙一樣,我們身邊也仍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現象。

大家走路時是否不時會發現地上躺着一團團紙巾;坐公交車時是否看見過有着魁梧身材的人佔着病殘專坐;身邊是否有零星髒話傳入耳中?以上所舉都是些社會上的小瑕疵。既是瑕疵就不必太過在意了吧!不,這樣説可不對!難道因為感冒不是大病,您就願意天天感冒嗎?這樣想來,對於小瑕疵,我們也要加以重視。否則,所謂文明社會、文明城市,就只能揹着這些小病痛而發展了。

其實,這事兒説小也不小。這不,有些外國景點為中國遊客“量身訂做”了中文告示牌:“請勿在噴池中清洗”“請勿在文物上刻字”如此看來,文明這檔子事兒,的確乎與國家形象,國民形象有不小的關係。相信大家也不想堂堂中國竟給人留下粗鄙小國的印象。何況,如今我市正紅紅火火地創文,作為湛江人,難道大家不期望我市在大家眼中是一個風氣文明、市民素質高的城市嗎?我們每個人的小小行為,就足以決定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形象,文明在這個意義上已不是個人習慣的問題了,它轉而成為一種義務、一種職責。

即使您不願往大處想,也可想想文明對自我意味着什麼。它意味着您能生活於笑臉之中,意味着身邊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善意,意味着你的形象是文明而非粗鄙的。其實,文明的目的就是為了每一個公民能生活在和諧寧靜的環境中,您願意為這樣的環境出一分力嗎?

文明不只是大眾的事情,它更是個人的事情。每個人的微薄之力會聚起來便可築成文明之路。當你在公交上讓出一個座位時,你就播下了一顆文明的種子;當你在待人接物時表現出一份和氣,你便點亮了一顆文明的火星。文明,講求的就是温暖和諧,當你想起要一位不相干的陌生人供給幫忙,所謂的博愛文明就在二人手中傳遞了。

做好自我,也不要忘記監督不文明行為,給亂佔座位者一句提醒,給破壞公共設施者一句勸告,都是在用文明幫忙他人。同時,我們也應進取地向周圍親友宣傳文明,傳之以文明之音。

文明是一個説不完的話題,但我相信,湛江市民的文明精神必須能夠讓湛城成為一座文明之城。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無處不在,我看過一組漫畫,這組漫畫的內容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在經過一個垃圾箱的時候發現它的旁邊堆滿了垃圾。小女孩用手把垃圾揀進垃圾箱裏,而小男孩卻拿出筆來寫下了一句話,貼在了垃圾箱的上面:文明——只差一步。

是啊,文明只差一步。看着這組漫畫,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不就是那個吧垃圾扔在垃圾箱旁邊的那個人嗎?媽媽讓我扔垃圾,我為了圖方便,隔着垃圾箱老遠就隨手掄了過去,扔在垃圾箱的旁邊並且若無其事地走開了。想到這裏,我真是很慚愧,我作為一個少先隊員就為了少走幾步路,竟然做了這麼不文明的事情。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樣把垃圾扔在垃圾箱的旁邊,那這個世界就會到處充斥着垃圾,成為垃圾的世界!到了那個時候,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文明只是一個很小的字眼,但卻有着很大的作用,不敢想象,世界上沒有了文明會怎麼樣。如果人人都講文明,世界就不會再有黑暗的一面。可是現在,文明在很多人的心中正在慢慢的消失,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會像漫畫裏的那個小女孩和小男孩一樣的自覺呢?人們那純淨的心已經被財富、權利、利益、榮譽等種種不善良的東西污染了,哪裏還有文明的容身之所?一些人為了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還作出了犯罪的行為,有的人的心靈被金錢佔據,荒唐的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東西……人們啊,請給文明一個心靈的歸宿吧!人們啊,從現在開始讓文明常駐每個人的心間。讓我們的社會處處盛開文明之花。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5

星期六,我和媽媽乘公交車去東門,一路上引起了我對文明的深思。

在安家岔時上來一位老奶奶,只見她一搖一擺的杵着枴杖到車上來,當時車上早已沒座位了,這時車上的售票員親切的説:“大媽,到我這來!”説着站了起來,老奶奶笑了,對售票員説:“謝謝你了。”正當老奶奶伸手去把一枚一元的硬幣遞給售票員阿姨時(她要到棗林)車子顛簸了幾下,一元錢掉在車上不見了,老奶奶見了沒説什麼,又去掏另一枚一元錢的硬幣時,售票員阿姨説:“大媽,這一元錢是我沒接好,就由我來付好了,再説掉在車上還能再找到,就不由您付了。”説着,售票員阿姨就用自己的錢付了。

不一會兒,棗林站到了,售票員阿姨連忙説:“乘客們,棗林站到了,要下車的快點下車!”要到棗林的人一個個都下了車,這時來了一羣帶紅領巾的小同學,到售票員阿姨面前説:“阿姨這一元錢是我們在車上找到的,交公!”阿姨見了連連誇他們是好孩子。

過了半小時我也下了車,可是我的心裏卻在想:剛才那些人多善良啊!一個尊敬老人,還有一些拾金不昧,他們都做到了文明,我真應該向他們學習那種精神啊!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6

日本幕府時代的寺院裏有一尊名為“三個智猴”的雕像,這三個猴子一個捂眼,一個捂嘴,一個捂耳朵。“智猴文化”源自中國,它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傳統文化在日本的生動演繹。

在我們感歎先人智慧的同時,也應看到現代中國正在慢慢丟掉一些古老的文明智慧。我們常看到公交車進站,一大羣人蜂擁而上;我們常看到臨近斑馬線不愛踩剎車卻喜歡按喇叭的司機;我們還常看到垃圾桶就在幾步外卻非要把煙頭扔在地上的人。

如今,媒體上每個“負面新聞”後面動輒就是上萬條評論,大家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一樁樁一件件有違社會倫理的不和諧,卻始終忽視了我們身邊、日常生活裏最簡單最質樸的社會倫理。而儒家所説的“禮”,正是這些最基本的社會倫理,其實質就是“相互尊重”。

“排隊上下車”是尊重優先權的倫理,“禮讓斑馬線”是尊重弱勢權利的倫理,“不亂扔雜物”是尊重環境、尊重他人生活空間的倫理。所以,能不能做到“排隊上下車”“禮讓斑馬線”和“不亂扔雜物”,都是我們內心是否遵從各種倫理的外在表現,要在生活中合乎禮,不非禮、不失禮、不越禮,就要時刻遵從“互相尊重的社會倫理”。

是什麼淡化了部分現代人相互尊重的倫理文化呢?這不僅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衍生出人們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心態,更是由於向上向善的價值觀沒有受到應有的追捧,反而有很多“負能量”在各種媒介終端吸引公眾的眼球。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向善之心的形成。

我是一名教師,在學生的字裏行間,我常看到稚嫩的用詞和邏輯裏流露出的那種毫不修飾的偏激,我發現不少孩子對於社會的負面認知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想象,這些負面認知催生出很多年輕人對現實真相非理性的理解,並很有可能催生出將來更加浮躁的人生,催生出更多的自私自利和自以為是。

我們需要反思,現代文明應該如何重建相互尊重的社會信任,如何讓人們更多地顧及向上向善的社會責任感?當代人類面臨的許多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傳統的力量,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學習。這幾年來,我最喜歡上每天的第一節課,因為喜歡每天早晨從走廊上聽每一個教室裏傳來的反覆誦讀經典的讀書聲,《弟子規》開講了,《三字經》開講了,古典文學名著也相繼開講了!我們舉行國學知識大賽,我們組織“紅樓夢”人物演藝大賽、組織傳統禮儀文化表演賽,從學生們的道具服裝設計和大段大段半文半白的台詞中,我們看到,在每一個青少年的血液裏,其實都流淌着中華文化的基因,骨子裏向上向善的基因。

有個孩子來找我背題,我正坐在自習室後面的椅子上,她站在一旁小聲講,我努力仰着頭聽。她個子比較高,擔心我聽不到,就慢慢開始弓着腰講。後來,弓着腰説話不舒服,她乾脆單膝跪地仰着頭講。她可能覺得這樣的話,我只要稍微一低頭就能聽清楚。過去因為敏感和盲目自尊,她是個常常跟老師頂撞的孩子,如今,看到她這樣的舉動,我被她這種顧及他人的温暖舉動所深深感動,這讓我更加確信:我們的傳統文化最終一定能培養出善心,一定能培養出發現世界大美的慧眼。而這一切,正是我們這座文明城市、文明家園最美的未來!

謝謝大家!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7

做一個文明的鄂爾多斯,讓我們的這個城市更加美麗。

創城是對全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全面評估。城市是我們自己的家園,她的文明美麗,與我們息息相關;她的平安繁榮,是我們共同的願望。我們既是文明城市的享受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建設者。作為鄂爾多斯市民,我們有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共同來呵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下面我提倡;

一、積極參與,從我做起。首先要知道並瞭解創建,關心創建,融入創建。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參與創文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情牽大手,共創文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社區和社會齊心共創,形成全民學禮儀、守秩序、齊清潔、傳愛心的良好氛圍,勇於指出和糾正父母和身邊人的不文明舉止,提高創文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為創文齊喝彩,為創文齊出力,為創文添光彩。

三、講究文明禮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個人修養,努力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帶頭講文明話、走文明路、行文明車、做文明人;注重個人形象,講究必要禮節,舉止文雅,説話和氣,寬以待人,相互禮讓。

四、遵守公共秩序。牢固樹立法制意識,自覺學法、守法、用法;遵守市民文明公約和有關制度;遵守公共場所的各種規定,不影響、不妨礙他人的正常活動。

五、愛護公共設施。自覺愛護公物,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國家和集體財產,珍惜社會共同勞動成果;愛護廣場道路、水電、通訊、消防等公用設施;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

六、培養環保習慣。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倡導健康、綠色生活方式,從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不用或少用塑料袋,不亂扔亂倒垃圾,外出儘量選擇乘坐公交車。

七、參與公益事業。大力弘揚志願者精神,關心弱勢羣體生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加入志願服務組織,爭當出色志願者,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8

“有時候文明是多一些耐心的等待,有時候文明是多一點點分享……”電視裏又響起了熟悉的公益廣告。其實,只要你留心觀察,文明就在我們的身邊。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姥姥帶我和姐姐去萬福園,到了萬福園對面,我們正準備從人行道過馬路,突然,亮了黃燈,一輛出租車也開了過來,我們趕緊止住了腳步,就在這時,司機也停止了開車,微笑着示意我們先過,姥姥趕緊拉着我和姐姐快步走過馬路。

姥姥給我們買了冰激凌,吃完後我正準備把冰激凌的包隨手扔掉,姐姐阻止了我,她説;“要是每個人都像你這樣,地球就成垃圾場了!”我聽了很內疚,立刻走到垃圾箱旁,把包裝紙扔進了進去。

這舉手之勞的事,不但這乾淨了自己,還為別人創造了好的環境,真是一舉兩得啊!

我們不需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細心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文明的表現。

當你不小心碰了別人時,只要輕輕地説一聲“對不起”,就會讓人感到很親近;當你聽老師講課時,只要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就能讓老師感到無限的欣慰。當你走上領獎台,雙手接過獎狀,並深深地鞠躬時,就會讓人感到風度翩翩有教養,當你離開家門……

你知道文明在那裏嗎?文明就在你身邊,在你的生活裏。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9

我是一名主持人、記者,也是威海廣電向日葵愛心主播團的一員。為促進三項文明行動的開展,我們愛心主播團走進社區、機關、企業、學校,舉辦了10場“文明我當先”主題宣傳活動,採製了十多期“為文明點贊”跟蹤報道。當我們把文明移車牌和“愛文明家園做文明市民”行動倡議卡發放到市民手中時,當我們站在宣講台上時,我們不僅在記錄和傳播,也在學習和感悟。

愛心主播團第三場進社區宣講時,居民戚大哥作為嘉賓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使得那次宣講成為最成功的一次。

戚大哥有着賢惠的妻子和一個上幼兒園的女兒彤彤。去年秋天,戚大哥的妻子帶女兒到大西北去玩,同行的還有一對來自河北的母女,那家的女孩名叫柯涵,兩個年齡相仿女孩玩在一起,像一對小姐妹。然而,在一處景區附近過斑馬線時,一輛貨車撞倒了柯涵和她的母親,母親當場死亡,柯涵身受重傷。在感到痛心的同時,讓戚大哥夫婦擔心的是,彤彤看到了事發全過程。

孩子當場沒有哭,但好幾天沒説話。回威海後,彤彤常常在噩夢中驚醒。後來,夫妻倆帶孩子看了心理醫生,孩子才慢慢有所好轉。幾個月後,恢復了正常。

有一天傍晚,戚大哥要去接幾位客户,之前還要去幼兒園接彤彤。一路上,戚大哥心裏有事兒,過斑馬線時是能搶就搶。正當他盤算着晚上的飯局時,女兒突然開了口:“爸爸,你過斑馬線時為什麼不慢一點?”戚大哥隨口説:“爸爸一會兒有事兒,小孩別管。”彤彤的下一句話讓戚大哥一下子愣住了。她説:“爸爸,當時柯涵和她媽媽被車撞的時候,那車開得還沒有你現在開得快呢!”

説到這裏,戚大哥的臉膛有些發紅,聲音也有些哽咽。他對台下的朋友們説:“那時我心裏很難受,很慚愧。以後,我每次開車時,都能想起閨女的話,看見斑馬線就踩剎車減速,車停在斑馬線前,當行人走過,向我招手或者露出笑臉時,我的心裏特別高興。”

這個瞬間,定格了文明,也定格着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和期盼。

一場場活動、一篇篇報道做下來,我有一種感覺越發強烈,那就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正是由這些瞬間所組成。排隊上下車是體現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禮讓斑馬線是尊重和關愛生命的內在要求,不亂扔雜物是個人文明修養的具體體現。我相信,隨着三項活動的持續開展,感人的瞬間會越來越多,更多像戚大哥一樣的市民將通過我們的鏡頭,展現瞬間的文明,為文明的瞬間點贊!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10

文明是一句“對不起”,文明是一句“謝謝”,文明是一個彎腰撿起垃圾的舉動,這些簡單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素質。然而作為中華民族的我們,則更要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在我們的生活裏,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文明無處不在;每天當你走在街道上,都可以聽見大家“ 您好”之類的問候語,當你去坐公交車的時候,總能看見年輕人給爺爺奶奶讓座的情景,當你走進學校裏,你又能看見學生小老師問好的情節,當你走進家庭裏,你還能看見孩子給父母做事的情節······

不過,也有一些一些人破壞了這些美好的文明境界。那一天,我從學校往家走,就發現了一位叔叔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明明再往前走幾步就到垃圾桶了,可那位叔叔卻把垃圾扔在了公路上,然而他自己卻失去了“文明”這個稱號。

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讓文明永遠在我們身邊!

文明城市演講題目三分鐘 篇11

祖國的建設日新月異。就以我們新會區為例,經濟高速發展,高尚住宅、各款小車日漸增多、相互媲美。我們是有錢了,但作為炎黃子孫千萬不能忘掉一樣東西,那就是文明。

在當今社會上,我們會經常看見一些不講文明的現象,比如:隨意扔垃圾,隨地吐痰;有些人過馬路不走斑馬線;在公共場合説髒話;在車上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開車闖紅燈、超速……每當看到這些,確實令我心痛。

記得在剛過去的大年七年級,我經過新會大道中的時候,看到有幾個人橫過馬路,他們沒有走斑馬線,而是直接跨過中間的花卉,穿過來往的車流。看着他們做出這麼危險的動作,我真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隨後,我來到圭峯廣場,那裏人山人海,新年的氣氛被盛開的鮮花襯托得更加濃厚,但你瞧,地面留下不少的飲料盒,廢紙及煙頭……看着這些“無家可歸”的垃圾,我不禁當起了小義工,替她們找回了“歸宿”。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湖岸邊散步的時候,聞到了一種讓人不舒服的味道,原來是從這條河裏發出的。人們喜歡在湖上亂扔垃圾、工廠往河裏亂排廢物等,把乾淨的湖變成黑乎乎的湖。這個湖好像在對我説:“小妹妹,求你勸一下別人吧!我生病了。”我一聽,心都酸了。

文明,是我們從小應該做起的事情。湖水的乾淨,要靠我們的雙手;公路的乾淨,也靠我們的雙手;城市的乾淨,更要靠我們的雙手。在這裏,我要呼籲人們:“你們不要再破壞環境了,創建文明城市,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責任。”

“不拘小節無以成大禮,不顧細謹無以成大行”,我們作為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每時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動作做起,共創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