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12篇)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1

我的姥姥十分的勤儉節約,有時,會為了一把菜和媽媽吵起來。下面就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我的姥姥吧。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12篇)

姥姥有一頭白花花的頭髮,歲月已在她的臉上寫下了幾道皺紋。眼已經凹陷下去。

記得有一次,媽媽看見姥姥有一雙襪子破了一個小洞洞,當時,媽媽就對姥姥説;媽,這雙襪子就不要再穿了,我再上街為您買一雙去!姥姥一下子站了起來,嚴厲的對媽媽説:這雙襪子不就破了個小洞洞嗎,補一補就行了,把它扔掉不就可惜了嗎?説着,從媽媽手裏拿走了那雙襪子,補去了。

我尾隨其後,到了房間裏,只見姥姥一手拿針一手拿線認真的縫補襪子呢!我坐在姥姥旁邊,問她:姥姥,您的兒女都長大了,會掙錢了,到了晚年,您為什麼不享享清福呢?姥姥笑呵呵的説:唉!人啊!就要學會過日子,你別看一角一元不算什麼,可攢起來可是個大數目呀!我點了點頭。

姥姥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我從姥姥的身上懂得了怎樣節約。姥姥,您的一番話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以艱苦奮鬥為榮,與節約文明同行》。

一提艱苦奮鬥,有些同學就不屑地笑了,甚至嗤之以鼻: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即將進入“小康社會”,還提什麼節儉?也不怕人家笑話!的確,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原來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爺爺奶奶們“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早已成為現實,我們再也不必擔心挨凍受餓乃至四處流浪了。可是,難道我們的物質生活富裕了,就不該提倡節儉了嗎?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響亮地回答道:“不”。

走進我們當中,也許這樣的情況司空見慣:身穿阿迪,足蹬耐克,兜揣手機小靈通,有的同學一個月的話費比父母還多;生日聚會,請客吃喝,用着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毫不心疼;垃圾桶裏,隨處可見同學們還未吃完就丟棄的食品;燈長明、水長流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對照建設節約社會的理念,想起爺爺提出“以艱苦奮鬥為榮”的榮辱關,這些現象不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節儉是關係到人類生存的一件大事,也許有的同學會説這是危言聳聽。但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就能源而言,地下儲藏的煤炭、石油也只能供我們人類使用不到120xx年;森林資源呢?人類無節制的採伐,已經給人類的生存敲響了警鐘。而我國的經濟資源,除了勞動力資源以外,都較為稀缺。有一些資源現在已近枯竭。以水資源為例,華北平原的命脈——黃河曾經多次斷流,倘若不節約用水,也許不久,我們的母親河,只會剩下一條幹涸的河道。

你千萬不要抱着“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念頭,就以為浪費一些也無所謂。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國家還不夠強盛,我們的生活還不夠富裕,特別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放眼世界各國,許多發達國家資源豐富,生活非常富裕,但是從政府、企業到每一個公民都具有很強的節約意識,節約是一種很普遍的價值觀念。法國“節水警察”走上街頭;德國利用新技術讓每人每日節水10升;澳大利亞汽車銷量已悄然落後於自行車……節儉其實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生活方式。

諾貝爾被譽為“世界炸藥之父”,擁有1千多萬美元的資產,可生活卻非常節儉,在臨死之際,立下遺囑,將其財產大部分作為基金開設了“諾貝爾獎”。而節儉也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20xx年4月18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家來了一位貴賓——中國國家。歡迎宴會上,他卻僅給主席上了三道再普通不過的飯菜——前菜是珍珠雞沙拉,主菜是牛排,最後的甜品是蛋糕。可也就是這普普通通三道菜,讓我們感受到蓋茨的吃喝哲學和人格魅力,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榮辱教育課。

而我們的一些青少年把消費看成他們快樂的全部來源,這是消費觀念的一種畸形發展。消費不等同於幸福,做志願者、做義工、做慈善事業,讓金錢發揮更大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快樂

慶幸的是,美蘭德信息公司今年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漢、瀋陽8個城市700餘名14歲~24歲的城市青少年進行了有關調查,結果顯示:66.8%的青少年認為“即使經濟條件允許,也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在個人消費方面55.5%的青少年認為“應以經濟實惠為主”。數據表明,大多數青少年沒有拋棄勤儉節約的好傳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政黨,難以興旺發達。同學們,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一種智慧,是對千秋萬代子孫負責的身體力行!讓我們以艱苦奮鬥為榮,與節約文明同行!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3

現在,全球都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隨着知識的增多,我漸漸懂了,知道低碳是為了保護地球,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於是,我也開始了低碳生活。

一天早上,我起牀發現:客廳的燈竟然一夜未關,連忙伸手把燈關了。心想:爸爸媽媽真粗心啊!睡覺前竟忘了關燈,真不好。又浪費了很多電,真可惜。我得馬上去勸爸爸媽媽,讓他們做一個像我一樣低碳的人。

爸爸媽媽剛起來,我大聲地指着燈炮對他們説:“爸爸媽媽,你們一定要做一個低碳的人啊!昨天你們睡前忘了關燈,白白浪費了電。產生了很多二氧化碳等,過多的二氧化碳會使地球本厚的臭氧層變薄了,太陽強烈的紫外線照在身上,會產生許多疾病。”“這麼小就懂得低碳,我們大人也不能落後啊!”爸爸媽媽異口同聲的説。

第二天,我看見媽媽開電腦只開了兩小時就關了,她走了過來,對我説:“電腦不要長時間開着,每開2小是時就要休息一段時間,這樣有利於低碳環保。”我點了點頭,心想:“我自稱為低碳市民,卻不知道大部分關於低碳的知識,真得好好學習一番。

這時,爸爸走了過來,説:“現在你知道了吧!這幾年,我們一直不買空調,只吹電風扇,是為了當低碳執行者,為了地球將來的環境。”我聽後,心想: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其實,低碳生活不僅僅關係到環境保護,又利於身心健康,還能節省生活開支呢!

大家一起來當低碳生活的主人,共同保護人類負擔一的家園——地球。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4

小朋友們你們一定要節約水,我曾經沒節約水,花了不少錢。

在一個月裏,我洗手後,就沒關水。星期天,我和媽媽去交水費,來到交水費的地方,有個叔叔説:“你們的水費是35元。”這時我和媽媽嚇下了一跳,我想可能是我經常沒關水,所以就花了35元。回到家,媽媽就坐在沙發上認真思考為什麼會花這麼多錢?我知道自己錯了,水是那麼重要的,如果水沒有,那我們怎麼生活呢?我應該愛惜水,從現在做起。於是我從早到晚用過的水就用來沖廁所,一個月又過去了,我們,來到交水的地方,叔叔説:“你們的水費是15元。”我們非常高興,回到家,媽媽看見原來是我節約的水,知道我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在這一件事裏,我學會了這樣愛惜水和其它的東西。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着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因此,在金升公司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仍要牢記:“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觀察我們的##公司,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整個整個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等等。據統計,我們僅一個月需擔負的水電費就高達5、x元,相當於一百多個困難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曾經説過,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所以大家如果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對於我們##公司來説,那也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捨得吃大苦、耐大勞,把艱苦奮鬥當成有效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説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儲備庫員工,每個人都應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鑽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海爾總裁張瑞敏説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那麼,我們的企業就會持續興旺,永葆活力!

謝謝大家!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 勤儉節約》

還記得那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詩嗎?人們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談節約糧食是早該丟棄的陳詞濫調。如果留心一下生活的四周就會發現一一糧食浪費幾乎無處不在。

在漠視餐桌上的糧食時,人們不曾想到,糧食危機正潛伏而來。中國的現實是人多地少,雖然,袁隆平的高產量確實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飢餓問題;但糧食短缺,對於十三億多的中國人來説似乎不是一個遙遠的記憶,現實的境遇 似乎遠沒有如此樂觀,一些糧食專家的分析結果更像是一種警告: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中國在3年後可能發生嚴重糧食短缺。眾所周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進口數量在逐年增加;再過二三十年,中國的糧食供應將嚴重地倚賴國際市場,而國際市場又不可能提供足夠的糧食,所以危機在所難免。到那時,你手中 的錢能填飽肚子嗎?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節約是一種光榮,浪費是一種可恥”這一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在內外國留學生節儉意識都比咱們本國的學生要強。每次這些外國留學生,吃完飯交餐具時,我發現他們都把飯萊,吃得乾乾淨淨,從來沒有剩下過,而咱們本國的大學生好像每天不倒掉點兒飯菜就沒面子似的,看着他們糟蹋糧食,心裏真不是滋味。他們這樣做分明是不尊重勞動者。”是啊!這是對勞動者的尊重,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社會責任。

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如今,資源、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在我們享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能夠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錢……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貢獻、一份責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是全體國民的共識,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珍惜糧食,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現在、從自己開始吧!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7

勤儉節約是美德

“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這是爺爺奶奶經常説的話。每當我聽到這話時,我都十分慚愧。

記得有一次,我不僅沒把碗裏的飯吃完,還掉了許多飯粒在地上,爺爺看見了問我;“你學過《憫農》這首詩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寫得多好啊!”爺爺又説,“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小孩,整天餓着肚子,面黃肌瘦,過着衣不蔽體的生活;而你呢,隨意浪費糧食。雖然我們的生活好了,但是節約糧食的傳統不能丟。”我聽了這話,覺得爺爺説的對,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以後我一定要注意。

還有一次,我看見一件衣服殘舊了,便把它丟在一邊,不穿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説:“不是我不買新衣服給你。這件衣服雖然舊了,但還可以穿啊!能用的就用,這是最基本的美德。”又問我,“在延安時穿着一套洗得發白,補丁摞補丁的軍裝,同志們幾次要他換一套新的,他都不同意。有一次同志們揹着他給他領了一套新軍裝,他發現後,硬是退了回去。舊軍裝穿了四五年,大大小小的補丁有18塊呢!聽了這話,我想:國家領導人,他都這麼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為什麼我不能勤儉節約呢?”

勤儉節約是勞動人民的本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光榮傳統,我要永遠記住“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這句話!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雷鋒精神 倡導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雷鋒精神有許多的閃光點,而作為他所體現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作風,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和示範作用。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古有諸葛亮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之訓言;今有毛澤東將“厲行節約,勤儉建國”作為“治國”之經驗。 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然而,隨着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的改善,一些人把勤儉節約的作風拋到腦後。君不見,當前社會上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在我們的身邊,浪費糧食、浪費水、浪費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離開教室時忘記熄燈而浪費的一度電;離開水房時忘記關水龍頭而流走的一滴水;吃飯時不經意間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一頓飯菜……放學後甚至大課間,伴隨着鈴聲的響起,許多同學直奔商店,拿着父母的血汗錢,肆意買零食,更有甚者,週日下午抓緊時間上網,平時與同學交往過程中,不比學習比吃穿,孰不知,能粗服劣食而歡喜受之不棄的人,必是有作為的人;能對聲色榮華不着於心的人,才能稱作優秀突出的人。

要知道,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難以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人難以有所建樹。然而要改變這一切的一切,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只需我們一點點的節約意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杜絕鋪張浪費,杜絕盲目攀比,做到身體力行,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在正中校園蔚然成風。

三月春風温暖校園,雷鋒精神永存心間。讓我們踏着雷鋒的足跡,為打造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共同努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9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當前,隨着時代的進步,物質條件的富足,我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在當今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我們很多學生也形成了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消費觀。很多同學不顧家裏的經濟實力盲目互相攀比:穿名牌服裝,手機、電腦、MP3等已成為學生必備品。校園裏浪費資源的現象也非常嚴重:人走燈不滅,人離水不停,食堂裏到處可見剩飯剩菜。看到很多人在買東西時,因為好“面子”而拒絕店家找給的零錢。殊不知,日積月累,會成為一筆可觀的數目。看到很多同學,幾乎把滿滿的一盒飯倒掉,殊不知,中國還有那麼多人處在飢餓中。看到很多同學,為了追求名牌,花掉大筆的金錢,殊不知,中國尚有很多人處於物質嚴重匱乏的狀態。生活在父母羽避下的我們,已變得愈發奢侈,生活能力也在漸漸減退。有時候,我常常會想,這是不是古人所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呢?雖然我自己有時做得也不夠好,但現在,我終於意識到中國的經濟尚未發達到可以保證共同富裕的程度,還需要發揚勤儉節約精神。

作為我們鄰國的日本,因為節約了每一種資源,而把一片資源嚴重匱乏的土地變成了世界經濟強國。而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有一半以上的窮苦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有錢的人不斷地奢侈浪費,那麼,中國的共同富裕的目標將是遙不可及的夢。而對於我們中學生,正是人格成型即將走進社會的羣體,現在養成了良好習慣,將有利於未來國家的建設。在此,向xx同學發出幾條倡議:

1、節約每一度電。電腦電視使用時開啟,用後及時關機;不要讓熱水器及飲水機反覆燒水,用後及時關閉;人走燈滅,人離扇停,光線充足時不要開燈,充分利用自然光,徹底杜絕長明燈現象;不使用熱得快、電吹風、電爐子等大功率電器。

2、節約每一滴水。合理使用水資源,嚴防跑、冒、滴、漏的現象發生,提倡廢水利用及一水多用。提醒大家在用熱水器時注意節約,心中時刻牢記節約二字,用水後擰緊水龍頭,發現水龍頭滴水要主動擰緊。

3、節約每一粒糧。合理飲食,做到每頓不浪費,飯菜不隨意倒掉,樹立勤儉節約的美德。

4、減少一次性物品(如紙杯、筷子、塑料袋等)的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5、生活節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消費、適度消費。

6、廢品利用。回收電池等高污染物,充分做到資源的可再生性。

7、愛護圖書,加快圖書週期循環。充分利用圖書館、教室等學習資源,杜絕佔座及課桌文化現象。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成為節儉先行的榜樣,建設節約型的班級。讓我們從點滴資源做起,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米,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張紙;合理消費,量力而行;循環利用,共享資源。把節儉作為一種作風,一種磨鍊意志,鍛鍊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精神,培養適應艱苦環境的能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勇氣,在學習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儉以養德,儉以勵志。

只有心繫點滴細節的人,才有大胸懷去開拓大事業。現在,我們在這裏向全體同學提出倡議:讓我們都來為建立節約型校園而嚴格要求自己,養成正確健康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節儉為人,為建立節約型班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演講題目是:“勤儉節約”

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追求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雖然我們經常能夠從我們的爺爺奶奶甚至是爸爸媽媽那一輩人中瞭解到他們那個年代的不容易,但是我們並沒有親身經歷過,我們從未經歷過那些貧困的苦日子。生來我們就有着爸爸媽媽的照顧,爺爺奶奶的疼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只是等閒。

因此,我們大多數人都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對於一些顯得比較‘丟面子’的行為報以鄙視的看法。甚至於,這種情況還上升到了攀比的程度,似乎誰勤儉節約就是丟面子,就是沒出息。在大家看來能夠不在乎的大手大腳浪費各種資源是一種非常帥氣,非常能展示自己個性的表現。

但是讓我告訴大家,我們錯了。雖然我們的物產已經極為豐富,但是我們還遠遠沒有到能夠肆意揮霍的程度。我們地球母親的資源是有限的,而我們平日的吃穿用度都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工作掙來的,我們沒有辦法賺錢,沒有辦法為爸爸媽媽分憂,如果連他們辛苦掙的錢買的東西都浪費的話,是不是顯得太過分了呢?

據統計,我國每年消費的食物都要浪費掉期中的4分之一以上,這些浪費的食物足夠供應非洲那些至今還在貧困線掙扎的饑民們好幾個月的食用。但是這些寶貴的糧食就這麼被我們浪費了,如此大的數量被浪費,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和心疼。

這些糧食,如果能夠節省下來,捐給需要的人,救濟困難的人,那會帶來多高的效益啊。如果我們大家都能夠省一度電,那麼每天省下來的電量都足夠偏遠地區那些用不起電的孩子們在夜晚有燈光來學習。

同學們,我們過得好,不代表所有的人都過得好。我們所不稀罕的,在別人看來也許是非常難得的寶貝。所以,讓我們團結起來,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做一個不浪費資源的人。不做沒必要的浪費,珍惜每一種資源,讓我們的祖國在勤儉節約中獲得更多的資源力量支持,讓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們能夠過上更好、更舒適的生活!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古人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古人又云: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

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啊!

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聖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

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

宋襄公,衣求蔽體,食求果腹。改革變法,鼓勵農桑,而列戰國七雄。

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勸婦耕織,掃平北方,縱橫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

唐太宗李世民,乘輕騎,住寒宮。減輕徭役,休養生息。才有貞觀之治,天下為家的盛世局面

恰恰相反,商紂王,釀酒為池,懸肉為林。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牧野之戰,倒戈相向,終自焚於露台。

周厲王,窮奢極欲,千金買笑。百姓道路以目,諸侯八方烽起。最後社稷傾覆,暴屍於荒野。

唐明皇李隆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終釀成安史之亂,而揮淚馬嵬坡前。

正所謂“古往今來無不行,獨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謂“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勤儉節約今安在,以史為鏡看今天!”

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科學的內涵。通過這次關於“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名興龍人對於我們這個企業大家庭興衰榮辱的責任。假如我們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以一顆無限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工作,那麼,我們説科學節約不就是偉大的生產力嗎?

當我們節約了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甚至一個紙杯,當這種行為成為我們的一種需要、一種習慣、成為理所當然。我想只有這時作為興龍人的自豪感才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大家説,對不對呀?

當我們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節約了一分一秒;當我們提高了服務水平,不再吝嗇我們的問候與微笑。只有這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企業的堅定步伐與我們自身的發展。大家説,對不對呀?

科學節約就像一場競賽,是和自己、和時間,和習慣勢力的競賽。這次以“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為主題的學習活動,直指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反躬自問,潛移默化。無須大刀闊斧亦能巧奪天工。因為我們都明白刻進血液裏的才是制度!

我們相信,只要從我們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從我們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我們的企業必將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

今年我們的企業同樣面臨着世界經濟大衰退的考驗,迎接着經濟危機的挑戰。但是隻要我們一分一釐、集腋成裘。我就不相信積跬步不能致千里!我就不相信納細流不能成江海!我就不相信成績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2022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很注意勤儉節約。我們讀過《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周總理的那件睡衣補了又穿,穿了又補,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雙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塊上海牌手錶一直戴到心臟停止跳動。周總理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某省某一中學的食堂搞得不錯,但很多中學生卻到校外的餐館就餐。當記者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時,他們居然回答:"多花點錢不要緊,到餐館吃飯不用自己洗碗。"看到這裏,我不由想到外國推行的吃苦教育。

倫敦有一所著名的貴族中學,叫伊登公學。這所中學是英國皇家王公貴族子弟學習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來,英國的許多首相、大臣、將軍和科學家都畢業於這裏。伊登公學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學生們基本過着一種軍營式的生活。教師和學生的住宿條件也十分簡單,他們只有大間的集體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學生每星期五還得餓一天的肚子,真有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味道,據説,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吃苦精神。

同學們。我們從小生活在和平時期,過着一種舒適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學在家裏被視為是"小皇帝"、"小太陽",父母對他百般疼愛;有的家長以考試成績為籌碼,考好了發給"大獎",很多同學的腰包都是鼓鼓的。於是學會搞攀比、講排場、擺闊氣。這種花父母的錢不心疼鋪張浪費的作法,對自己今後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外國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我國也有這麼一句俗語:"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錢難買少年窮。"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我們要按照《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

同學們,勤儉樸素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小做起,讓美德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