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入黨思想報告:國之興亡,民所附鄢

在中國***的歷,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眾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這是中國***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為什麼***會這麼重視“密切聯繫羣眾”,時刻保持與羣眾的友好關係呢?我們可以從唐太宗的一句名言中可以看出人民對國家的重要性,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0月入黨思想報告:國之興亡,民所附鄢

一個國家的興亡,一個政黨的成敗,都與百姓密不可分。只有百姓認可了這個政黨,支持這個政黨,這個政黨領導下的國家才能屹立不倒。在新的世紀,中國***能不能繼續保持和發揚“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直接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陳雲曾明確提出“執政黨的作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任何社會,羣眾都是大多數。除了像科學研究、文藝創作等極少數工作可以依靠個人努力外,凡是需要羣眾參加的事業,都要依靠羣眾。一個人不管怎麼能幹,如果脱離了羣眾,這樣的工作和事業就什麼也幹不成。因此,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始終強調,不管什麼工作,都要密切聯繫羣眾。1929年4月,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就指出,每個***員都要樹立爭取羣眾的觀念,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一樣,隨時都要叨唸“爭取羣眾”。正是在毛澤東等人的倡導下,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逐步形成。

能否堅持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古代,很多政治家、思想家就提出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等名言。因為不管什麼性質的政黨和政權,都要以廣大羣眾為基礎。能夠得到廣大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它就能夠建立、鞏固和發展。如果得不到廣大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就必然垮台。中國***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外很多政黨的興衰,就是明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