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牆導遊詞十篇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西安城牆導遊詞十篇

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説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衞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衞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鼈,無法逃脱。甕城外還築有拱衞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倡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2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有壯闊氣勢的明城牆。我們眼前的城牆是明時的。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如江山永固,非深溝高壘,內儲外備,不能為安。”於是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詔修城開始動工,歷時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向東、向北各擴建了4分之1上修築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牆。現在我們看到的城牆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周長13.79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是一個功能設計周密,形制宏偉的軍事防禦設施。下來我給大家分別將城牆各部分的建築構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紹:

首先我們看見的是護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敵人進攻的第一道防線。橫跨護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們眼前的的吊橋。吊橋在過去由守護城門士兵掌管,他們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定時升降。一旦有戰事來臨,吊橋就被高高生起,整個城市就成為一個封閉的戰鬥堡壘。剛才有朋友問在那裏控制吊橋,這也就是我們下面要來參觀的城門,上面是閘樓,即控制吊橋升降之處。城門是防禦設施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現在請大家跟隨我進入城門,來了解城牆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上完善的城門是由閘樓、箭樓、正樓組成。我們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閘樓,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橋的升降,並且也具有夜間打更的作用。閘樓是兩層懸山式結構,雖然形式十分簡潔,但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城市的二道防線。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築是箭樓。箭樓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個扇型的攻擊面,士兵可憑窗居高臨下殺傷敵人。

在閘樓與箭樓之間,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間,我們叫做甕城。它的作用在於如果敵人攻入城門後,進入甕城,這時會受到甕城上4面居高臨下的攻擊,猶如甕中捉鼈。

我們所能看見對面的建築是正樓,正樓是城牆最裏層的建築。正樓建築形式為重檐歇山式,是主將戰時坐鎮指揮守城的指揮所。

高大的城門,城門是敵我雙方交戰的薄弱環節,也是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明代修築城牆時,十分重視城門的防禦功能。其中他們有一個非常大的技術突破,打破了西漢開始沿用了1520xx年之久的“過樑式”城門,這種門最大的缺點是經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門失火,殃及遲魚”的典故。明代城門採用的是券拱式的門洞,可以有效的抵禦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牆的防禦能力。西安城牆門從上到下橫箍着9道寬15釐米的鐵條,上釘1800個蘑菇釘,加強了門扇的強度,使箭矢無法射入門中,從而加強了城門對抗進攻的能力。這是城牆的第三道防線。

我們可以見到城門上有永寧門幾個字。在明西安城牆的東、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門。南門曰永寧門,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禱告,不起火災,永保安寧。東門名長樂門,因明都城南京位於西安東面,“長樂”二字帶有祈祝大明江山萬年不衰,長久歡樂之願望。西門為安定門,暗示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北門名安遠門,意指北部邊塞長遠安定,不起戰亂。

現在我們就登上城牆,來感受他壯闊的氣勢。城牆的最底層是用石灰、黃土、糯米汁攪拌夯打而成,乾燥之後,堅硬如石。歷史上對城牆曾多次維修,有兩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當時的陝西巡撫張祉在城牆底頂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磚,使整個城牆顯得壯闊和雄偉。清乾隆年間,當時的陝西巡撫畢沅又對城牆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加固,將包磚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系統。城牆頂上的這個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調兵譴將的通道,用三合土墊底,上面鋪有兩層城磚而成,即可便利於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滲。海墁從外向內有5度的傾斜面,可將雨水迅速導入城內側的排水槽,有效的保護了牆體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護牆體的作用。城牆每相隔40—60米一個有排水槽,它們為磚石結構,附貼在城牆內側,從牆頂直達牆下,與溝渠相通。西安城牆之所以保存至今,這套完整的排水系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為了保證士兵及車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牆頂內沿建有宇牆。為了瞭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築有垛牆。在垛牆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懸眼是士兵可向外窺察、射擊的地方。

沿城牆外側有向外突出的實心墩台叫做敵台,俗稱馬面。在城牆上共有98座。各敵台相距120米,這個距離和過去的武器是有關係的,120米的中點是60米,恰是弓箭、飛鈎、滾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現使士兵作戰視野開闊,戰術運用靈活。一旦敵人攻城,會受到來自城牆和左右敵台、敵樓三方面的射擊。構成了一個立體交叉火力網,大大的提高了城牆的戰鬥力和防禦功能。

在城牆的四個轉角處有角樓。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為圓形角台外,其它三個角台均為方形,為何只有這一角台為圓形的呢?明城牆是在唐長安城基礎上向東北擴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個城角,因唐皇城城角為圓形,所以就維持了原狀。

以上就是我帶大家參觀的明代城牆,下面我們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築,鐘樓和鼓樓。鍾和鼓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兩三千年前,鍾和鼓是用來祭祀和宴享的禮器和樂器,到了漢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鍾和鼓被用做軍旅指揮的信號和軍樂。到了唐代的就有了報時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詩中描述的“將則雞人報曉時,尚疑方近翠雲秋。“還有“六街鼓絕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繪的就是人們聞鐘聲而起,聞鼓聲而息的情況,這就是大家常説的“晨鐘暮鼓”。鐘樓和鼓樓上的鐘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們自然也都有報時的功能。鐘樓和鼓樓建於明代,西安是明代的軍事重鎮,鐘鼓樓無論從建築特色、還是藝術價值,都居於同類建築之冠。

朋友們,我們首先來鐘樓。鐘樓位於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有“天下第一鐘樓”之譽。要了解鐘樓,就要從鍾説起。真正鐘樓上的鐘是唐景雲年間的“景雲鍾”,它是一口六噸重的銅鐘。它是以鍾乳來調節音律,聲音洪亮悠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年鐘聲便是原來懸掛在鐘樓上“景雲鍾”鐘聲的錄音。當時鐘樓的位置並不在現在的地方,那麼它在哪兒呢?鐘樓最初的位置在鼓樓以西的“迎祥觀”內,安史之亂時,“迎祥觀”和鐘樓毀於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鐘樓,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鐘樓。隨着經濟的發展,西安城不斷的擴建,鐘樓就偏於城西,不在居於城市中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將鐘樓遷移至今天的位置。據碑文記載,“樓唯柱基外,一無改創”。也就是説,除了新築樓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萬立方米的巨型建築,要進行整體的拆遷復原,沒有高超的組織安裝,沒有嚴密的工程組織是很難實現的。所以這也是我們16世紀建築史上一次劃時代的創舉。鐘樓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藝術價值。大家回頭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聯,“鍾號景雲鳴綵鳳,樓雄川口鎖金鰲。”説的就是鐘樓拆遷的一個神話傳説,更給鐘樓增添了神祕色彩。

不過鐘樓拆遷後,鍾就敲不響了,很多人説是神物有靈,其實是鍾房有問題。它中間高,四周下傾,重檐覆蓋,好象給鍾戴了個帽子,戴翁以呼,聲音當然不能傳的很久遠。後把鍾就放到了屋外。最後以明成化年間所鑄的一口鐵鐘取代,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鐘是近年復修的,原鐘現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當然我們今天敲鐘已不在是為了報時,而是為了祈福,企求我們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滿幸福。大家若有興趣,不妨也敲幾下。

好了朋友們,讓我們回過頭來欣賞鐘樓的建築吧。鐘樓高36米,分別由基座、樓身、樓頂三部分組成,四面正對四個方向,開東西南北四個券洞。鐘樓上下兩層每一層都以“斗拱”作為裝飾,它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上的一種特有的構件,一方面起到了裝飾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據力學原理,形成力的均勻負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頂的出檐加大,用在樑枋兩端下面,則可以減小樑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時“斗拱”的數量還可以顯示出這種建築的規格和等級來。鐘樓採用的四角攢尖式,對角線構築,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翹,這種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鳥思閣,如喙思飛”,就好比展翅飛翔的鳥。象鐘樓這種出檐3層的,我們把它叫重檐三滴水,這種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築的美觀,還能減少雨水順而下落時對建築的衝擊力。

鐘樓不但整體氣勢恢弘,細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現在看到的格子門,門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內容有聲動感人的民間傳説、回味無窮的歷史故事,樓上樓下加起來共有64幅,如我們熟悉的“八仙過海、踏雪尋梅、長生殿盟誓”等。

瞭解完了鐘樓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與鐘樓遙相呼應的鼓樓。

鼓樓距離鐘樓只有250 米,它建於公元1380年,鼓樓要比鐘樓大的多。鼓樓高34米,基座呈長方形,。現在它的南北兩面還各開高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還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還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樓上曾用來報時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資製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們大家現在看到的着面“聞天鼓”。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聲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聞,這面大鼓已經申報進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來的朋友們都非常的幸運,因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樓的南北兩側檐下,過去曾懸掛着兩幅巨匾額,南面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時期,天下和平安泰、國富民強,説明了西安古往今來的發達昌盛。北面匾文“聲聞於天”,典故是《詩經》中“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兩幅巨匾猶如畫龍點睛,使鼓樓生氣盎然,為這座古建築增添了不少光彩,遺憾的是這兩塊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毀壞,現在的匾額按照原有歷史資料恢復的。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參觀的明城牆、鐘鼓樓。這些建築記錄了西安滄海桑田的歷史,也銘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愴與驕傲。他們作為歷史古蹟,就象陳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讓人回味。

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寶雞扶風10公里的扶風鎮,東距西安120公里。自古就因供奉了佛指舍利而著稱於世,成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勝地之一,有“關中塔廟之祖”之稱。

我們面前的這扇大門就是法門寺的第一道大門,也叫“山門”,門上寺額是由已故的我國原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所寫。下面就請大家隨我入寺參觀吧。

這座大殿叫銅佛殿,是法門寺唯一的古建築。殿內供奉的主尊為釋迦牟尼。殿的東西兩側有十八羅漢,所以又被稱為羅漢殿。

我們眼前的這座寶塔就是法門寺真身寶塔。法門寺自古因存有佛骨舍利著稱於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法門寺創建於漢魏之際,最初又稱阿育王寺。佛典記載,釋迦牟尼滅度二百多年後,古印度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將佛祖舍利分為八萬四千份,遍灑世界。中國得19處,法門寺為其中第5處。兩千年前,這裏即是古周原腹地,有很深的文化底藴,地處交通要塞,也便於南來北往的人們前來朝拜,故而建寺於此。唐代開國皇帝李淵賜名法門寺,法門即修行者必入之門,法門寺就沿用至今。唐太宗在此修了一座四層木塔來供養佛指舍利。明隆慶年間,唐木塔倒毀,明代萬曆年間,僧人集資在原基上重修了八稜十三級磚塔。明代所修的磚塔在1981年半壁坍塌。1987年準備重修磚塔,在清理原塔基時,發現了唐代地宮,4枚佛指舍利和20xx餘件大唐皇室珍寶橫空出世,法門寺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觀注的焦點。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塔是1987年在原址上仿明塔的形制所修的。地宮就在塔的底下,舍利就供養在地宮中,下面就請大家去地宮拜一拜舍利。

我們現在看到的法門寺地宮,其外地宮為1987年重修寶塔時所建,內地宮為唐代法門寺地宮的原型,它最早是在公元873年封存,到1987年發現時,它一共在地下封存了1120xx年。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石門進去的地宮是內地宮,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後室、祕龕七部分組成。前室、中室、後室、祕龕各供佛指舍利一枚,數千件唐皇室供佛珍寶按照佛教的最高儀式和禮佛陣容放置其中,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久、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叫大雄寶殿。大殿的中央,供奉的是着五方佛,五佛並座,各事一方。在五佛的兩側,為二十四諸天,即天上的24個天神。

法門寺真身寶塔的底下出土了大批的唐代稀世珍寶,現在都陳列與法門寺西邊的法門寺博物館內,下面就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吧。

法門寺博物館是1988年11月正式對遊人開放的,博物館所有的陳列都出自於地宮,該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一座以佛教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現在的陳列由法門寺歷史文化、佛教文化、唐密曼荼羅文化和法門寺大唐珍寶等四部分組成。

我們先來看歷史文化陳列。

這裏的唐龍頭是寺院的裝飾物件,我們知道龍是皇帝的象徵,由此可以看出法門寺與皇家是息息相關。佛指舍利最初被人們發現是元魏二年,人們第一次打開塔基瞻拜舍利,接下來隋、唐朝也都曾打開佛塔瞻拜舍利,相傳法門寺佛指舍利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國泰民安。從太宗李世民起,唐朝先後有八位皇帝六次接舍利入宮供養過。在八次迎送過程中也把法門寺、法門寺佛指舍利的地位推倒了最高,也掀起了唐代崇拜佛教的高潮。這一時期,法門寺兼有宮寺,國寺和名剎的三重身份。公元874年,唐僖宗最後一次送還舍利,將舍利及珍寶封入地宮。從此,地宮封閉,一千餘年,不為人知。

這塊碑叫志文碑,碑上主要記載了唐皇帝怎麼到法門寺迎舍利的史實,其中重要的是將舍利的外型做了描述,法門寺出土四枚舍利,只有一枚是釋加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其他三枚是唐代所做的影骨,影骨和靈骨在區別的過程中,碑文的記載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碑文的後部還記載了當時唐皇帝在供養舍利時,送了大批的稀世珍寶。我們現在就去參觀一下。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唐珍寶陳列。法門寺出土的20xx多件珍寶的規格都是相當高的,有44件是國寶級的,十項世界之最。

唐代是我國金銀器製作的繁榮時期,法門寺地宮出土金銀器121件,這批器物器形雍容華貴,紋飾精美富麗,代表了當時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件文物是一種薰香器,有銀薰爐及爐台。薰爐、爐台成組配套出土,在我國尚屬首次。我們仔細看一下,在薰爐隆起的蓋面上有有五朵蓮花,每朵蓮花上有一隻卧龜。按照佛家的説法,修行到3020xx年以上的龜身體非常輕,才能夠卧在蓮花上,能看到卧龜蓮花的人是一定可以長壽的。大家再好好看看吧,我相信你們都可以看見,也都能健康長壽。

這件文物叫銀香囊,是唐僖宗所供奉。香囊最初是掛在帳子裏的薰香器,象這種小的就是隨身攜帶了。香囊的製作十分精美,香囊由兩個半圓組成,以子母口相扣合。打開後底下半圓有兩個平衡環,中間有一個小碗,香料就是放在碗中點着,掛起來。但這個香囊掛在身上,不管怎麼搖怎麼轉,它始終跟地面保持平衡,碗體始終朝上,香料不會撒出來。香囊所使用的原理是萬象平衡的陀螺儀,現代人將這種原理運用於航海、航空的導航儀器。這種陀螺儀原理,歐洲十七、十八世紀才掌握,而我們的祖先,早已掌握了這種技術並且把它應用到生活中了。

在中國每個朝代都有名瓷出現。在唐代最珍貴的瓷器就是產於浙江越窯的祕色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形象的描寫了祕色瓷的釉色。祕色瓷在中國已經失傳了1000多年,在法門寺的出土後,我們才得以見到它的真面目,這件祕色瓷盤是法門寺出土的祕色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瓷器,這個祕色瓷盤仔細看好象裏面有一層水,清徹明亮,給人以“巧剜明月染春水”之感。

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700多件絲綢製品,大部分是武則天、唐懿宗等供養的,所以説它們本身就代表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有的絲綢已經風化了,但是這五件蹙金繡卻完好如新。蹙金繡是刺繡的一種針法,是用金銀絲盤結成各種圖案,然後將圖案固定在絲綢上。這五件蹙金繡上所用的捻金絲加工複雜,首先用蠶絲做胎線,然後用金絲一圈一圈的纏繞上去,每一米蠶絲上要繞金箔三千圈,就是用這種複合線來織花紋的。據考證當今世界手工捻金線的最細直徑為0.2毫米,而一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種蹙金繡上所用的捻金絲的最細直徑僅為0.06毫米,比頭髮絲還要細,堪稱古今一絕。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套茶具十分完整,是唐僖宗的御用珍品,給我們展示了皇室飲茶的習俗以及唐代的茶文化。這套茶具主要包括烘焙、碾羅、貯藏、烹煮、飲用等器皿。唐代人要將茶葉烘焙乾,碾碎過羅,加以佐料,最後煮而飲用,所以當時叫“吃茶”而不是“喝茶”。

這是珍寶閣,裏面主要是佛教文化陳列。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展櫃是按照佛教曼陀羅布置中央是大日如來,兩邊文物成對稱排列。

這件文物是鎏金雙輪十二環錫杖。錫杖並不是用錫作的,它搖動時會發出欷郗的響聲,故而得名。錫杖是佛教最具權威的法器,股、環不同,等級不同。這枚迎真身銀金花四股十二環錫杖,為唐懿宗所供奉。長1.96米,重2390克,用了二兩金五十二兩銀鑄成,杖首那四個桃形的叫做“轂”,每轂(音同古)套了三個環,即四股十二環,代表佛教基本教義中的“四諦”和“十二因緣”,應屬釋迦牟尼所持,它的法力是最高、等級最高的,是世界錫杖之王。

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了四枚佛指舍利,我們根據出土時的順序,進行編號,分別稱為一號舍利、二號舍利、三號舍利、四號舍利。其中一枚是靈骨,三枚是影骨舍利。那麼,什麼是指骨舍利,影骨和靈骨舍利又是怎麼回事呢?舍利是來自於釋迦牟尼的身體。靈骨指的是真的取自於釋迦牟尼佛的遺骨,而影骨是映射相似之意,是靈骨的仿製品。靈骨和影骨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樣的神聖。它們的關係正如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云:“影骨非一亦非異,瞭如一月影三江”。靈骨與影骨的關係,既不是同一個,也並非不是同一個。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映在三條不同的江中,天上的月亮是月亮,三條江中月亮的影子也是月亮。天上的夠不着,水中撈不起,都是十分難得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乘放四號舍利的器物,第四枚佛指舍利為骨質的管狀物,原供奉在地宮前室的三重寶函內。三重寶函由外及裏依次為:漢白玉阿育王塔,銅浮屠,銀棺。

我們來看一下乘裝一號舍利的寶函,八重寶函是整個地宮最重要的供奉物。我們在這裏展出了七重,因為有一個寶函是檀香製作的,出土時檀香風化了。出土時八重寶函層層相套,鎖鑰俱全,我們就是用寶函自帶的鑰匙打開了寶函,當打開最後一個寶函時,舍利赫然矗立其中的銀柱上,不過這枚舍利是一枚玉石製成的影骨舍利,寶函上鏨刻有豐富的密教壇場、造像等,莊嚴肅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羅的重要資料。

下來我們來看第三枚佛指舍利的照片。這枚舍利經專家鑑定和《志文碑》佐證,認定是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即靈骨舍利。它原供奉在五重函觀中,安放在地宮後室祕龕內。五重寶函最外一層是鐵函,出土時沒有動前面的鐵鎖,函蓋是從後面打開的,第二層為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這個寶函價值相當高,因為寶函外壁的四十五尊造像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曼荼羅圖象,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第三層是檀香木函,沒有展出,第四層是水晶槨子,槨蓋之上粘飾黃、藍寶石。水晶槨子裏面是一具小白玉棺。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在其內。

樓上有供養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寶函。這套寶由外及裏依次為漢白玉靈帳,鐵函,銀棺。這裏展示的是銀棺。

這尊造像叫捧真身菩薩,身上掛滿了珍珠,這是波斯進貢的,共有385顆,菩薩雙手捧一荷葉形盤,盤上置一長方形鎏金銀匾,捧真身菩薩系鹹通十二年唐懿宗39歲生日時,專為其迎送佛指舍利而鑄造,後由僧人澄依在鹹通十四年迎送佛指舍利時供奉,是地宮內惟一有皇帝名號的文物,是地宮出土文物中的極品,確係唐代皇室所供奉之等級最高的器物。

大雁塔導遊詞

大雁塔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景區是一處佛教聖地,與唐代高僧玄奘法師有密切的關係,唐僧取經譯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眾供佛、禮佛、誦經之道場,而大雁塔與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古今中外高僧無數,那麼唐僧玄奘何許人也?唐僧取經的故事為什麼廣為流傳,今天大家參觀過這個景區後,就會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大雁塔南廣場。在廣場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高大的銅像。只見他氣宇軒昂,身披袈裟,手執錫杖,邁着堅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經的路途上。

大家一定看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及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那麼《西遊記》裏的唐僧是否就是玄奘呢?玄奘,俗姓陳名禕(yi),河南偃師人,自幼聰慧超羣,勤奮好學。十三歲出家為僧。他拜學經典,窮盡各家學説,譽滿京師,被譽為“釋門偉器和佛門千里駒。”在全國各地遊學後,他發現佛經殘缺不全,佛經中有許多錯誤。他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天竺國,也就是現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藴,以解眾疑,弘揚佛法。貞觀元年(620xx年)他結伴上表奏請,申請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不為所動,矢志不改,遂違禁出關,即違法偷渡出境,隻身前往,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0xx年)從長安出發,沿着絲綢之路,穿越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在著名的那爛陀寺研學,歷時20xx年之久,在一次盛大的法會上,玄奘宣讀自己的佛學論文,上至國王,下至百姓都可以和玄奘辯論,據説一連18天,沒有一個人能辯過他。各王特邀請玄奘乘坐華麗的象輿遊行,會場歡呼雷動,大乘僧眾稱玄奘法師為“大乘天”,小乘僧眾稱他為“解脱天”,佛教之“天” ,就是指菩薩眾神。玄奘取得了極高的的榮譽,在印度備受尊崇。隨後他毅然謝絕了各國王及僧眾的盛情挽留,毅然踏上歸途。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攜帶大量佛舍利及657部佛經,載譽回國,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國人的隆重歡迎。抵達長安時,僧俗百萬之眾傾城出迎,盛況空前。回國後,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學高僧,組成規模空前的佛經譯物場,並親自任譯主。翻譯的佛經無論從質量或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人,開創了我國翻譯史上的新時期,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應該説《西遊記》是以唐代玄類西出取經為背景而寫成的,但故事裏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個經過藝術化的文學作品裏的人物。

現在我們來到大慈恩寺門口,寺院的正門稱為山門,也叫三門,分別稱為空門、無作門、無相門,象徵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門。我們把出家稱為“步入空門”大概就是由此而來。大家看,門上的牌匾是親自題寫的“大慈恩寺”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追建陰福,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故名“慈恩寺”。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請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的玄奘擔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為當時中國佛教界的最高學府而輝煌一時。唐末以後因戰事不斷,寺院逐漸荒蕪,經歷代多次維修,至明代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規模。

我們大家走進山門,可以看到鐘鼓二樓對峙,東側是鐘樓,樓內懸掛有一口鐵鐘。該鐘鑄造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通高3.4米,重15噸上鑄有“雁塔晨鐘”四個蒼勁的大字。西邊是鼓樓,樓裏存有一面大鼓。鍾和鼓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是召集眾僧進行法事之用。也是重要的報時工具。寺院僧人們每天聞鍾而起,聞鼓而眠。

現在我們來到寺院的大雄寶殿參觀。大雄寶殿為寺院的中心建築,大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的三身佛,中為法身佛毗盧遮那佛,法身佛指的是佛性的清淨之身,西為報身佛盧舍那佛,報身佛之意是得到佛果,圓滿之身,東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應身佛指一切可變幻之身,並指普渡眾生之身。三身佛兩側立有釋迦牟尼的迦葉和阿難,兩側是十八羅漢。

在大雄寶殿西側牆壁上鑲嵌着幾通“雁塔題名記”碑。“雁塔題名”始於唐代,凡是在長安考中的狀元進士,都要先在曲江進行遊宴,然後齊集大雁塔題名,他們覺得能雁塔題名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並且覺得登上大雁塔就能步步高昇。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考中進士後在此賦詩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時成為佳話。

大殿北面為法堂藏經樓(兩層),上層藏經樓藏有玄奘曾翻譯的經卷,下為法堂,法堂是當時僧人講經説法的地方。裏面供奉着一尊阿彌陀佛像,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説若生前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死後就會被他接引到極樂世界去,因而又被稱為“接引佛”。法堂裏還有三副拓片,其中一副是玄奘負笈圖,兩邊是是他兩大弟子圓測和窺基的畫像。玄奘身背裝有佛經的揹簍,手持佛塵,腳登麻鞋,風塵僕僕地行走在取經路上,歷經磨難,只有眼前這盞永不熄滅的小油燈伴隨着他。

法堂後面就是聞名遐邇的的大雁塔了,請大家隨我前去參觀。

至於“雁塔”的名稱由來,有數種説法。而其得名源自一個佛教故事最為可信。按照印度佛教傳説,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佈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羣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着雁羣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從此人們也將菩薩稱為雁王,佛塔稱為“雁塔”了。

大雁塔是玄奘法師為了妥善保存從印度取經帶回的大量佛經,上表奏請皇帝,經朝廷批准建造而成的。玄奘法師親自參加建塔,歷時兩年才建成。然而這座佛塔,因磚表土心,風雨剝蝕,四十多年後逐漸毀壞。後來武則天在位時重新修建了大雁塔,明清時期又有進一步的修葺,我們現在見到的就是修葺過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通高為64.7米,塔體呈方錐形,共有7層,內有旋梯,我們可以順旋梯登到塔上,一覽古城秀麗的風光。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登塔吧。

我們現來到在大雁塔的底層,能夠看到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兩通碑,為玄奘譯經所寫的序文。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接下來我們可以到一層參觀。我們大家可以看看兩側牆壁的碑片,其中這兩通石碑,一是玄奘負笈圖,反映他取經的過程,一是玄奘譯經圖,反映他譯經的過程。這兩碑的畫面是玄奘法師光輝人生的生動寫照。現在我們開始向上攀登參觀。請大家輕步登塔、注意安全。在二樓我們看到了的是一尊彌勒佛坐像,大家可以祭拜一下,許下自己的心願。接着我們登上三層,這裏是供奉着印度佛教高僧贈送的佛祖舍利。好了,我們繼續攀登吧。在三層陳列有集王聖教序和同州聖教序的原碑拓片,真品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四層中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足印,相傳這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留下來的。據説釋迦牟尼圓寂前曾到一小河邊,對弟子説“這是我留給人類最後的足跡。”説完就形成了巨大的腳印,當時人們爭相瞻仰膜拜,玄奘到印度後聽到了這個故事,特意前去膜拜,並且在膜拜時還用筆畫下了這個足跡,我們現在見到的就是玄奘晚年刻制而成的。第五、六層懸掛有玄奘詩詞、唐代幾位大詩人的詩詞書法作品。我們再往上走,來到第七層,大家可以抬頭看看位於我們上方非常趣味的詩文,這幾個字,不論從哪兒開始,都可以很通順。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念“取經還須遊西天,須遊西天取經還。拜佛前人贊唐僧,人贊唐僧拜佛前。”還有“唐僧取經還,還須遊西天。西天拜佛前,拜佛前人贊。”等不同的讀法。不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念成一首關於唐僧取經的詩。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層,是不是有一種“登臨出世界”的的美妙感受,向四面憑欄遠眺,古城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讓人留連忘返。

遊客朋友,現在讓我們緩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後面玄奘三藏院繼續參觀。

現在,大家來到玄奘三藏院的門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組仿唐風格建築羣,由大遍覺堂、般若堂、光明堂三院組成。

如果要問:西安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是什麼?那就是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為玄奘舍利與佛舍利都是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佛骨舍利剛才我們已經在大雁塔的第三層看見了,而玄奘大師的一份頂骨舍利就存放在三藏院的大遍覺堂,大遍覺堂裏還供奉着玄奘坐像。

玄奘三藏院內有近四百平米精美的大型壁畫,反映了佛界聖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尤其反映了玄奘求法、譯經的輝煌一生。

概括玄奘的翻譯,有數量多、質量高、內容全和路子新四個顯著特點。玄奘一人就譯出1335卷佛經。由於玄奘譯本準確可靠,而他所依據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因之玄奘譯本被視為 “準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時期,以及許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我國的翻譯從佛經翻譯開始,而玄奘開創了我國佛教翻譯史上的“新譯”先河。玄奘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同時又是一位對祖國無限忠貞的偉大愛國者。他還把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老子》等,翻譯成梵文傳入印度,促進了中印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奠定了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玄奘譯經20xx年,最後在銅川玉華寺圓寂,雖然他生前要求一切從簡,但皇帝還是把他厚葬於現在產河之畔的白鹿原。人們對這位捨命求法,嘔心瀝血譯經,生前輝煌一世,死後葦蓆裹屍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敬仰和悼念。這裏已成為永遠瞻仰玄奘、紀念玄奘的佛教聖地。

乾陵導遊詞

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的一句順口溜:“江南才子山東將,陝西黃土埋皇上。”在20多萬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遺存了59座帝王陵墓,其中唐帝陵就達18座之多。今天我們參觀的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最西邊的一座,也是唐十八陵中最具個性的一座。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他們雖各為一朝天子,卻代表兩個朝代,還是一對夫妻,人們稱乾陵是唯一的雙帝陵,這正是乾陵最具個性的體現,這種現象在世界陵墓史上都非常罕見。“以山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乾陵是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峯(北峯)和南面兩個山峯作為佈局的骨架。北峯海拔l047.6米,是墓室所在地。南面兩峯,東西對峙,構成陵園的天然門户。若從遠處眺望乾陵,就會驚奇的發現,這座陵園恰似一位美人,披髮仰卧,頭枕梁山,腳踩渭河,縹緲秀逸。人們説這是武則天在此守候自己的陵墓,成為女皇的絕妙象徵,真可謂巧奪天工。乾陵的選址是當時以京都唐長安城為中心用八卦來選,乾陵就處於西北方位,在我國八卦中處於乾位,而埋葬皇帝之處稱為陵,所以得名乾陵。

根據史書記載,乾陵陵園的格局完全仿照唐代首都長安城營建,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分為宮城、內城和皇城,宮城佔地面積230萬平方米,外城周長40公里,陵園佈局整齊,富麗堂皇。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乾陵地面雄偉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我們今天參觀乾陵,除了欣賞它的自然風貌之外,主要觀看陵園內保存的大型精美的石雕。

各位遊客,下面請隨我一起走進乾陵遊覽一番。

各位朋友,我們眼前這條氣勢宏偉的台階是國家沿着唐代御道遺址、歷時兩年修建的。當我們拾級而上,到達最高平台處,這裏就是陵園的第二道天然門户。

我們面前有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這條大道就是神道,全長是720米。神道是通向祭奠和陵前的導引大道,又稱御道、司馬道,這種神道每一座陵園都有。只有站在這寬闊氣派的大道上,你才能感受到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偉大和威嚴。神道兩邊保存了一百多件高大精美的石刻,乾陵的地面石刻是我國帝王陵墓中石刻的種類最多,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被人們讚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博物館。

一對華表挺拔高大,位居所有石雕之首,高8米,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渾然一體,它是帝王陵墓或居住宮殿前的標誌,也是皇權的象徵;一對翼馬,是人們想象當中長有翅膀會飛的馬的造型,傳説是供帝王的靈魂出遊用的,翼馬的雕刻十分漂亮,被中外藝術家公認為是我們中國古代最有力量感的石馬。

剛剛我們看了華表和翼馬,再往前走我們可以看到龐大的儀仗隊形。首先我們看見了一對鴕鳥,鴕鳥位於整個儀仗隊的最前部,採用的是高浮雕技法,只淡淡幾刀,便將鴕鳥的形象勾勒的活靈活現。據説鴕鳥警戒性很高,在沙漠中一旦風沙來臨,它就會將頭埋在沙子裏以抵禦風沙,所以將駝鳥放在最前面,是起了一個警戒作用。這是當年埋葬高宗時阿富漢進貢的,所以也是我國外交的見證。馱鳥後面東西兩邊還分佈了很多的石刻,這就是我們剛才説的儀仗隊,有五對石馬與牽馬石人像,是帝王死後繼續擁有千軍萬馬的象徵,還有十對雙手握劍、高大魁梧的石人,是守衞陵墓的衞士。又叫翁仲,其名稱來源於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古人。相傳他是秦始皇身邊的大將,身高過丈,力大無比,武藝高強,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讓他鎮守邊關,威振夷敵。阮翁仲去世後,秦始皇為了紀念他,就按照他的原形雕刻銅像立於司馬門外,後世帝王便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陵墓前也雕刻翁仲像用於守陵。

乾陵有100多件石刻作品,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恐怕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就是無字碑了。大家請隨我前去參觀。

在講解這塊碑石之前,先讓我給大家簡略地介紹一下武則天是怎樣當上女皇的。武則天原籍山西,父親是個木材商,少女時代的她美貌聰穎,14歲被選進皇宮,唐太宗李世民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她削髮為尼,高宗李治即位後接她再度入宮並被冊封為“昭儀”,幾經周折後來又當了皇后。她一當上皇后就參與朝政。從公元660年起,實際掌握大權的已是武則天了。最終於公元690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

也許大家會想,一個出身於木材商家庭的下層女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宣佈自己為中國皇帝,這無疑是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的挑戰,難道不會招來種種非議嗎?但如果歷史地看問題,武則天當政50年中,國內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她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把唐朝推下了封建社會的顛峯,這一切都得到歷代史學家們的肯定和讚揚。

無字碑為女皇武則天所立,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通高8.3米,碑上沒有刻一個字,故名“無字碑”。為什麼沒有刻文字,有三種流行的説法:一是武則天認為她是女子稱帝,功高德大,無法用文字表達;二是有人説武則天臨終遺言:自己的功過,留給後人評説,所以,隻立碑石,不刻文字;三是認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滿武則天的獨斷專行,不願違心地恭維她,但作為一個兒子,又不便對自己的母親提出非議,故立無字碑讓後人去評論。也許你現在會問:碑上好像也有字啊!是的,無字碑變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後,一些遊人在碑上題字。由於年深日久,風雨剝蝕,大部分字也已無法辨認。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寫、旁邊用漢語翻譯的“朗君行記”保存比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廢棄,因此這個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的珍貴資料。

與這通碑遙遙相對的便是述聖記碑,因為碑上刻有武則天撰文、他的兒子唐中宗書寫的記述高宗皇帝生平事蹟與文治武功的文章而得名。全碑共7節,故又稱七節碑,取於七曜,即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稱,就是説高宗李治的功德如同日月一樣光照整個天下。七節碑高6.3米,碑文6000餘字,由於風雨侵蝕及人為破壞,現僅剩1000餘字。碑刻成後,還在字畫上填以金屑。現在大家靠近一些,仍可看到個別字的金飾。

述聖記碑是我國帝王陵前立的第一塊碑,也是第一塊刻滿文字,歌頌帝王文治武功的碑,並且是最獨特的臆見歌功頌德碑,它的樹立為我們研究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唐代的墓葬制度都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而無字碑是我國帝王陵前唯一沒有刻字的碑。因此後人把這兩塊碑稱為歷代羣碑之冠。

兩塊碑的後面有兩座高大渾厚的建築,這是當年闕樓的遺蹟。闕在古代是皇帝宮殿、都城、陵墓門前的建築,是門的象徵,有門就有闕。這一塊是當年乾陵宮城門前的闕樓遺蹟,山峯頂上也有闕樓的遺蹟。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看到了61尊石人像,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世界各地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着往來。這些沒有頭的石人就是當時一些國家及唐朝一些少數民族的使節或首領。武則天為了顯示當時的國威便把他們刻成石像立於乾陵朱雀門外兩側,我們稱之為藩王像,按隊列形式整齊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緊袖袍,腰束寬帶,足蹬皮靴,雙手前拱,造型逼真,神態生動。有人已經在問,石人的頭怎麼都沒有了?是的,61個雕像絕大多數的頭早已毀掉,現只有兩尊有頭,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來自西域的使臣。

關於頭像損壞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説法:有的説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者到乾陵遊覽時,看到雕有他們國家使者和首領為中國皇帝侍衞的石像覺得有失尊嚴,所以打掉了頭部,使人無法辨認;也有説千百年來,石人石馬已變神成妖,黃昏後常常毀壞莊稼,吞食牛羊,當地百姓氣極,遂將其頭部打碎。還有説改朝換代,軍閥混戰,才是乾陵石人崩潰、台殿燒燬、石刻破壞的真正原因。其實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考證,這批石人像的頭部大約是在距今5、6百年前的明末清初時期的屢次戰火中被毀掉的。這些石人像背部原來都刻有國名、官職和姓名,因年代久遠,石質風化,刻字大都剝蝕,模糊不清了。在西邊的石雕中尚有三尊經仔細辨認還可得知刻字的原意,僅從這有文字可考的三尊王賓像中,就可以看出唐王朝和各國及國內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睦鄰關係。

我們在這裏還可以看見一對石獅,這是昔日放在朱雀門前守門的。把蹲獅作為陵墓的守護神,是從唐朝開始的,這是我國帝王陵前放置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對蹲獅。在帝王陵墓前放置式子,是用來顯示勇猛威嚴和帝王陵寢的神聖與不可侵犯。獅子並不是我國原有的動物,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非洲一些國家傳入我國的,乾陵能毅然用外來的獅子取代了老虎作為最神聖的帝王陵的主要守衞者,顯示了唐朝人對外開放,善於接受外來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博大胸懷。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已經來到武皇陵前。乾陵不僅外觀宏偉,內藏也十分豐富。帝王陵園裏的重要部分是地宮,據述聖記碑上的碑文記載,唐高宗臨死時,曾遺言把它生前所喜愛的字畫埋進墓內。加上武則天和唐高宗都處在唐朝的全盛時期,墓內陪葬品必定會不計其數。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温韜所盜,惟有乾陵因盜挖時風雨大大而倖免於難。建國後考古勘查也證明,乾陵墓道全部用石條填砌,層疊於墓道口直至墓門,共39層。各層石條均用鐵栓板固定,空隙之間再灌以錫鐵汁,使整個石條混為一體。然後在石條上面用黃土覆蓋,以圖內部永久保存,與外界永世隔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想挖開,確非易事。考古勘查還證明,陵墓四周沒有盜洞,墓道的石條和夯土仍為原來合葬武則天時的樣子。因此,乾陵有幸成為一座至今未被盜過的帝王墓。

乾陵有陪葬墓17座,現在已發掘了5座,對外開放的有3座。其中章懷太子幕中的壁畫十分漂亮,有“地下畫廊”之稱,懿得太子墓的規格和陪葬品的等級都是相當高的,而永泰公主墓中的一副“九人侍女圖”中有一位侍女被中外藝術家稱為“中國古代第一美女”。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3

起首我們旅行的是有壯闊氣魄的明城牆。我們面前的城牆是明時的。明太祖朱元璋以為“如山河永固,非深溝高壘,內儲外備,不能為安。”於是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詔修城開始動工,歷時8年落成,是在隋唐首都的皇城基本上,向東、向北各擴建了4分之1上修築而成的,形成了本日的城牆。此刻我們看到的城牆是一個對象長,南北短的長方形,周長13.79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是一個成果計劃周密,形制雄偉的軍事防止辦法。下來我給各人別離將城牆各部門的構築結構既城防浸染逐一作以先容:

起首我們望見的是護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仇人襲擊的第一道防地。凌駕護城河上獨一的通道就是我們面前的的吊橋。吊橋在已往由保衞城門士兵掌管,他們功用“晨鐘暮鼓”的批示按時起落。一旦有戰事光降,吊橋就被高高生起,整個都市就成為一個關閉的戰鬥碉堡。適才有伴侶問在哪裏節制吊橋,這也就是我們下面要來旅行的城門,上面是閘樓,即節制吊橋起落之處。城門是防止辦法相等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此刻請各人跟從我進入城門,來相識城牆的其它一個構成部門。

究竟上完美的城門是由閘樓、箭樓、正樓構成。我們看到的最表面的就是有閘樓,它最首要的浸染就是節制吊橋的起落,而且也具有夜間打更的浸染。閘樓是兩層懸山式佈局,固然情勢異常簡捷,但有着舉足輕重的浸染。這是都市的二道防地。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構築是箭樓。箭樓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個扇型的進攻面,士兵可憑窗高高在上殺傷仇人。

在閘樓與箭樓之間,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間,我們叫做甕城。它的浸染在於假如仇人攻入城門後,進入甕城,這時會受到甕城上4面高高在上的進攻,如同甕中捉鼈。

我們所能望見撲面的構築是正樓,正樓是城牆最裏層的構築。正樓構築情勢為重檐歇山式,是主將戰時坐鎮批示守城的批示所。

高峻的城門,城門是敵我兩邊征戰的單薄環節,也是統治者苦心策劃的防止重點。明代修築城牆時,異常重視城門的防止成果。箇中他們有一個很是大的技能打破,衝破了西漢開始相沿了1500年之久的“過樑式”城門,這種門最大的弱點是經不起火攻,以是就有了“城門失火,殃及遲魚”的典故。明代城門回收的是券拱式的門洞,可以有用的抵制火攻,以是大大進步了城牆的防止手段。西安城牆門從上到下橫箍着9道寬15釐米的鐵條,上釘1800個蘑菇釘,增強了門扇的強度,使箭矢無法射入門中,從而增強了城門反抗襲擊的手段。這是城牆的第三道防地。

我們可以見到城門上有永寧門幾個字。在明西安城牆的東、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門。南門曰永寧門,意思是南邊是火神地址地,就是向火神祈禱,不起火警,永保平定。東門名長樂門,因明國都南京位於西安東面,“長樂”二字帶有祈祝大明山河萬年不衰,持久歡悦之願望。西門為安寧門,體現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北門名安遠門,意指北部邊塞久遠安寧,不起戰亂。

此刻我們就登上城牆,來感覺他壯闊的氣魄。城牆的最底層是用石灰、黃土、糯米汁攪拌夯打而成,乾燥之後,堅固如石。汗青上對城牆曾多次維修,有兩次最著名。第一次是在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其時的陝西巡撫張祉在城牆底頂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磚,使整個城牆顯得壯闊和宏偉。清乾隆年間,其時的陝西巡撫畢沅又對城牆舉辦了大侷限的維修、加固,將包磚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體系。城牆頂上的這個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調兵譴將的通道,用三合土墊底,上面鋪有兩層城磚而成,即可便利於城上交通,又可防備雨水下滲。海墁從外向內有5度的傾斜面,可將雨水敏捷導入城內側的排水槽,有用的掩護了牆體不被水浸泡,起到了掩護牆體的浸染。城牆每相隔40—60米一個有排水槽,它們為磚石佈局,附貼在城牆內側,從牆頂直達牆下,與溝渠相通。西安城牆之以是生涯至今,這套完備的排水體系起到了很大的浸染。

為了擔保士兵及車馬在城上行走安詳,在牆頂內沿建有宇牆。為了瞭望利便,在外沿上又築有垛牆。在垛牆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懸眼是士兵可向外窺察、射擊的處所。

沿城牆外側有向外突出的實心墩台叫做敵台,俗稱馬面。在城牆上共有98座。各敵台相距120米,這個間隔和已往的兵器是有相關的,120米的中點是60米,恰是弓箭、飛鈎、滾木等兵器的有用射程,它的呈現使士兵作戰視野坦蕩,戰術運用機動。一旦仇人攻城,會受到來自城牆和閣下敵台、敵樓三方面的射擊。組成了一個立體交錯火力網,大大的進步了城牆的戰鬥力和防止成果。

在城牆的四個轉角處有角樓。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為圓形角台外,其餘三個角台均為方形,為何只有這一角台為圓形的呢?明城牆是在唐長安城基本上向東北擴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個城角,因唐皇城城角為圓形,以是就維持了原狀。

以上就是我帶各人旅行的明代城牆,下面我們去相識一下其它的明代構築,鐘樓和鼓樓。鍾和鼓是中國最早呈現的衝擊樂器,兩三千年前,鍾和鼓是用來祭奠和宴享的禮器和樂器,到了漢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鍾和鼓被用做軍旅批示的信號和軍樂。到了唐代的就有了報時的成果,正如文人書生在詩中描寫的“將則雞人報曉時,尚疑方近翠雲秋。“尚有“六街鼓絕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畫的就是人們聞鐘聲而起,聞鼓聲而息的環境,這就是各人常説的“晨鐘暮鼓”。鐘樓和鼓樓上的鐘和鼓都是明代,以是它們天然也都有報時的成果。鐘樓和鼓樓建於明代,西安是明代的軍事重鎮,鐘鼓樓無論從構築特色、照舊藝術代價,都居於同類構築之冠。

伴侶們,我們起首來鐘樓。鐘樓位於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有“全國第一鐘樓”之譽。要相識鐘樓,就要從鍾提及。真正鐘樓上的鐘是唐景雲年間的“景雲鍾”,它是一口六噸重的銅鐘。它是以鍾乳來調理音律,聲音嘹亮悠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年鐘聲即是原本懸掛在鐘樓上“景雲鍾”鐘聲的灌音。其時鐘樓的位置並不在此刻的處所,那麼它在哪兒呢?鐘樓最初的位置在鼓樓以西的“迎祥觀”內,安史之亂時,“迎祥觀”和鐘樓毀於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當局從頭建築了一座鐘樓,就是我們此刻看到的這座鐘樓。跟着經濟的成長,西安城不絕的擴建,鐘樓就偏於城西,不在居於都市中心了。在這種環境下,公元1582年明當局就將鐘樓遷徙至本日的位置。據碑文記實,“樓唯柱基外,一無改創”。也就是説,除了新築樓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樣。各人可以想象一下,6萬立方米的巨型構築,要舉辦整體的拆遷復興,沒有高深的組織安裝,沒有精密的工程組織是很難實現的。以是這也是我們16世紀構築史上一次劃期間的創舉。鐘樓也因此越發晉升了它的藝術代價。各人轉頭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聯,“鍾號景雲鳴綵鳳,樓雄川口鎖金鰲。”説的就是鐘樓拆遷的一個神話傳説,更給鐘樓增加了隱祕色彩。

不外鐘樓拆遷後,鍾就敲不響了,許多人説是神物有靈,着實是鍾房有題目。它中間高,附近下傾,重檐包圍,好象給鍾戴了個帽子,戴翁以呼,聲音雖然不能傳的很長遠。後把鍾就放到了屋外。最後以明成化年間所鑄的一口鐵鐘代替,各人此刻看到的這口鐘是連年復修的,原鐘此刻保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雖然我們本日敲鐘已不在是為了報時,而是為了祈福,企求我們的餬口安全快意,完滿幸福。各人如有樂趣,不妨也敲幾下。

好了伴侶們,讓我們回過甚來瀏覽鐘樓的構築吧。鐘樓高36米,別離由基座、樓身、樓頂三部門構成,四周正對四個偏向,開對象南北四個券洞。鐘樓上下兩層每一層都以“斗拱”作為裝飾,它是中國古代木佈局構築上的一種特有的構件,一方面起到了裝飾浸染,一方面它可以按照力學道理,形成力的勻稱負荷,旅遊寶典,“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頂的出檐加大,用在樑枋兩頭下面,則可以減小樑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遭受力。同時“斗拱”的數目還可以表現出這種構築的規格和品級來。鐘樓回收的四角攢尖式,對角線修建,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翹,這種形制按文人的描寫“如鳥思閣,如喙思飛”,就比如展翅翱翔的鳥。象鐘樓這種出檐3層的,我們把它叫重檐三滴水,這種形制不單可以增進構築的雅觀,還能鐫汰雨水順而着落時對構築的攻擊力。

鐘樓不單整體氣魄恢弘,細部也異常精細。各人此刻看到的格子門,門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內容有聲動悦耳的民間傳説、回味無限的汗青故事,樓上樓下加起來共有64幅,如我們認識的“八仙過海、踏雪尋梅、永生殿盟誓”等。

相識完了鐘樓,下面我們將要旅行的是與鐘樓遙相呼應的鼓樓。

鼓樓間隔鐘樓只有250米,它建於公元1380年,鼓樓要比鐘樓大的多。鼓樓高34米,基座呈長方形,。此刻它的南北兩面還各開高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向到本日照舊友通要道。它的北面尚有聞名的小吃街。

鼓樓上曾用來報時的大鼓已不知去處,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資建造了一面大鼓,就是我們各人此刻看到的着面“聞天鼓”。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聲音深摯嘹亮,重棰之下,十里可聞,這面大鼓已經申報進入了天下基尼斯大全,以是本日來的伴侶們都很是的榮幸,由於各人看到了天下上最大的鼓。

鼓樓的南北兩側檐下,已往曾懸掛着兩幅巨匾額,南面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時期,全國僻靜安泰、國富民強,聲名白西安從古到今的發家鬱勃。北面匾文“聲聞於天”,典故是《詩經》中“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兩幅巨匾如統一語道破,使鼓樓氣憤盎然,為這座古構築增加了不少色澤,遺憾的是這兩塊巨匾,在十年大難中已被破損,此刻的匾額憑證原有汗青資料規復的。

以上就是我們本日旅行的明城牆、鐘鼓樓。這些構築記錄了西安滄海桑田的汗青,也銘記了西安民氣中的悲愴與自滿。他們作為汗青事業,就象陳年的老酒,使民氣醉,讓人回味。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説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衞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衞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鼈,無法逃脱。甕城外還築有拱衞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倡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説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衞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7

西安城牆,是古都西安的標誌性景觀。現存的城牆建於明朝初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牆。城牆總周長約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包括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設施。

目前西安城牆共有八處可以登城,分別是:東門(長樂門)、南門(永寧門)、西門(安定門)、北門(安遠門)、含光門、文昌門、和平門、尚德門,遊客可以就近登城。其中南門是西安城的迎賓門,也是遊客選擇最多登城的一個門。

除了步行,在城牆上騎自行車是一種很不錯的遊覽方式,在騎行中,你會有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目前在東、南、西、北等四門都有租借自行車服務,騎行結束後在上述任一門都可以返還自行車(景區規定會有變化,建議租借時再諮詢確定)。同時這四個門還提供觀光車環繞服務,你可以乘坐觀光電動車,在城牆上繞城一圈,全程約50分鐘。

在西安城牆遊覽,還有機會觀賞到一些特有的演出活動,如仿古開城儀式展演、城牆民俗展演,演出地點都在南門,具體演出時間可參照網站或電話諮詢。

敵台明代擴建後的西安城牆,每隔120米修敵台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面平,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置的。敵台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台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正樓(城樓)、箭樓、閘樓冷兵器時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裏是守城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樓。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裏面,是城的正門。角樓西安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為了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的角台都是方形的。角台上修有比敵台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了這裏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遊覽的西安城牆,它是世世代代陝西人的驕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徵。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9

西安城牆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瞭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西安城牆導遊詞 篇10

各位旅客:

擁稀有百座古代城牆,箇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侷限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峻殘破,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生涯完備。東瀛鬼子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着“天下第八大事蹟”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於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明確了這座古代城牆的雄姿。下面請各人跟我一路實地去旅行西安古城牆。

各位旅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明確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此刻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各人走上城牆遊覽。

各人必然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寄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説文》表明,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以是“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其後跟着社會的成長,“城”字又包括了本日都市的表明。“城”字最早呈此刻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浮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浸染是守衞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侷限又是品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酷浮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掩護本身,宣示國威。此刻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汗青上最聞名的城垣構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落成,歷時8年,是在隋唐首都的皇城基本上擴築而成的,顛末歷代修葺,根基上保持着完備的封建社會城垣構築的面孔,反應了古代築城技能的精巧成績。

各位旅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佈局又是奈何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箇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侷限在海表裏都是較量少見的。

各人望見城牆四門外築有保護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仇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周夾擊,如同甕中之鼈,無法逃走。甕城外還築有拱衞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辰大城門的啟閉有規按時刻,封鎖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本身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場地帶歇息,期待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寧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明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此刻各人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