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導遊詞提綱參考(精選3篇)

婺源導遊詞提綱參考 篇1

各位遊客朋友:

婺源導遊詞提綱參考(精選3篇)

歡迎大家來到源頭古村觀光旅遊,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願大家在這裏玩得開心、快樂。源頭是一個集古村落小橋流水人家、紅豆杉古樹羣、婺源水口、深山峽谷、古代書屋為一體的原生態人文景區,也是一個養生休閒度假的福地。從景觀風光上來看,它稱得上是一個濃縮的婺婺源婺源旅遊,從源頭開始!

據《吳氏宗譜》記載,源頭古村始於明代洪武年間,休寧縣查山吳伏陽雲遊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彷彿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詩中所描述的夢裏老家,便決定舉家遷移,在此定居,取名-------源頭,這就是源頭村的來由。綿延40里長的山脈有青山、綠樹,更有清泉,眼前這條蜿蜒小溪,就是從40里長的山脈中流出的天然好水。這泉水清澈見底,口感甘甜、清冽。是流向婺源河流的水之源頭。

【許願樹】“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請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婺源的山川秀麗、綠樹成蔭、古樹成羣都有賴於婺源人有着熱愛環境、保護生態的良好意識。在婺源,村民都喜歡在水口林種植一些名貴樹種,象香樟樹、銀杏、羅漢松、紅豆杉、楠木等等。我們現在眼前看到的這棵樹大家猜猜看是什麼樹呢?對!它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

別看它不是很粗大,但它卻有上千年的樹齡了,也不知它見證了多少代源頭人的生命輪迴。在婺源,老百姓相信這種能活過千年的古樹都是有靈性的,被他們作為神樹膜拜。俗話説的好:“樹下走一走,活過九十九,樹上摸一摸,活過一百多。”婺源人家中有大小事情都喜歡來這裏拜拜樹神,大家拜了以後用手摸着古樹轉三圈,第一圈求官運,第二圈求財運,第三圈求桃花運,保你全年好運連連哦。

【古樹羣】源頭古村無一不有古樹,參天古樹,鬱鬱葱葱,樹影婆娑,它們撐死這裏的“長”展示這裏的“茂”高擎這裏的“美”使源頭古村古樸與新生並存,歷史與現代交融。有香楓,紅豆杉,香榧、桂花樹。最值得稱道的是源頭古村存着千年樹齡的紅豆杉羣,其中一顆紅豆杉王更是樹齡上千年,直徑超過一米四,需要好幾個成年人才能環抱。

還有一顆更為罕見,我們都知道紅豆杉是單一主幹生長的植鐵,而這顆卻是分叉生長的,左右兩根主幹所生長的葉子各不相同。關於這棵奇樹村民們還口口相傳着一個傳説:相傳從前源頭村居住着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但因為家境貧寒,為了讓妻子過上富足的生活,婚後不久丈夫就外出獨自經商去了,立志不成功便不回家。一別經年,兩人過着兩地相思的生活,數年後,丈夫終於有所小成,託同鄉提前帶話給妻子,説當年的除夕一定回家團年。一轉眼,除夕便到了,一場大雪讓村子顯得格外的寧靜,妻子在村口等着丈夫回來已經一天一夜了,天氣寒冷卻也不忍離去。此時的丈夫也在雪中艱苦的跋涉,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和妻子的約定,終於在天亮之前趕到了,但是迎接他的卻是倒在雪地裏的妻子,就這樣,因為一場早來的大雪,夫妻兩人天人永隔。後來丈夫將妻子葬在了村口她倒下的地方,並在上面栽上一棵相思樹,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説的紅豆杉。

因為這件事的發生,做丈夫的一直怨恨自己,怨自己為什麼不早一些啟程,為什麼不能早一些到家與妻子團聚,不久也鬱鬱而終,臨終前他囑託家人將自己與妻子葬在一起,希望下輩子再續未了緣。丈夫下葬不久後,留心的村民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之前栽下的那棵相思樹長出了兩根枝,並且還是一雄一雌的兩根,我們左手邊這根枝就是雄枝,是不結果的`,右手邊的則是會結果的雌枝,如此雌雄同體的情況,連科學家恐怕都很難去解釋它吧。

【源頭水口】在源頭村,有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不容錯過的,那就是古村落我們現在所處的水口。説到水口,大家可能還比較陌生,大家看,水口有石拱橋橫跨於溪水之上,兩邊各有一座山頭拱衞着這裏,更有樟、楠、檀、紅豆杉等名貴古樹爭奇鬥豔。

水口,位於整個村落的下游出口處,既是村落的出口又是入口,古時被認為是村落的地之門户,關係着村落人丁財富的興衰聚散,更是村民命運前程的精神象徵,承載着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理想和追求。在婺源,幾乎所有古老村落的入口處,都擁有集自然風光與人工補缺於一體的這種鄉村園林,這種具有獨特鄉土審美韻味的景觀也體現了源頭人對人居環境的追求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源頭村水口在選址上極為嚴謹,講究既有來龍,又有去脈,風水極佳,古橋、名木、水口林、石碣、茶亭等都是源頭水口完美的組成部分,稱得上是婺源水口的典範。

遙想當年,一代代源頭村先民,或赴京趕考、或闖蕩商海,揹負家人的期望與重託離開故鄉。離開水口就意味着離開了家鄉,一步步走出茫茫大山,連故鄉的事物也逐漸模糊在記憶裏。而當這些在商海博弈的商人、赴京考取功名的子弟回鄉時,看到水口就意味着家已近在咫尺。無論他是成功還是落魄、高中還是落榜,欣喜也好,悲傷也罷,故鄉的那種親切感、安全感,都會在見到水口的的一瞬間噴薄而出。水口是源頭人的精神傍依,是源頭人的根!

在水口,可以觀樹影婆娑,濃廕庇地;可以看綠水蜿蜒,橋亭吐月;可以讀厚重的歷史文化。源頭古村的水口,是當地人在恆久的時空裏創作的美麗畫卷。它將人文色彩與自然山水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精緻地展現在時光長河中,以它亙古未變的內涵,山高水長地散放出歷史的靜遠與幽香。

【鎮火池】據説在明末清初時,當時村莊裏莫名起了幾場大火,正巧有個道士雲遊至此,給這個裏算了一卦,説在對面的山上有個小火龍經常竄到村中做惡,需在此地修個鎮火池來鎮住小火龍,並在池底排了八卦,才得己保村莊平安無事。

【源頭進村】走進源頭古村,有一條順着山勢流淌下來的溪流從村中穿越而過,給這個村落帶來了美景如畫,數十座徽派民居錯落有致地分佈於溪水兩岸。在這裏不變的是老屋的飛檐翹角,是村民們隨着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樸實生活,是先人們一代代為後照看的鎮火池,彷彿感覺到時間的步履停駐在這裏........

【窺月樓】這個吳中源大夫很怪,他所建的亭子,除龍泉溪谷中的路亭外,都喜好將亭子起名“月”字頭,如剛才的“詩月亭”,這座“窺月樓”等。這個大夫為什麼對“月”字情有獨鍾?原來,他小時候被父親關在那座遠離村莊的探源書屋讀書時,常常夜晚對月發呆,望月出神,看月傷心。但婺源有關吳剛鍥而不捨砍欏樹的故事給了他立志做好人,做有用之人的極大啟發。在他功成名就後,特意建了這兩座以“月”命明的亭子以明志。

【潤福樓】潤福樓是景區重金打造在婺源環境第一的度假休閒別墅,當時也是為香港影帝周潤發先生而打造的休閒別墅。別墅選址依山傍水,在竹海與溪水的環繞中,竹影搖曳,溪水潺潺,環境優雅、清淨,樓內配套有會議室、KTV包房、餐飲包廂、徽派廳堂、冷水魚塘,這裏有豪華套是間兩套,標準間四個,更有為兩個豪華套件配套的茶亭兩座,在茶亭中可以煮水品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將心情放逐于山水間……

【圖片展示廳】大家在參觀完潤髮居後,不知道想過沒有,周潤發為什麼會在婺源的大山裏面有這樣壹棟度假別墅呢,這就要提到發哥的最佳攝友,也就是打造這個景區的老總…施景福。施總和發哥的緣分來自他們共同的愛好,攝影。而且這二位都是當之無愧的攝影發燒友,從攝影引出了很多的共同語言,從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這些年發哥一有空都會來婺源,每次都是由施總全程安排和陪同,這個施總是個從事文化產業發家的文化人,是典型的中國儒商,也是景德鎮和婺源兩地攝影家協會的副主席,他在多年的景區經營經驗中鍛煉出了獨到的旅遊景區、景觀設計能力,連發哥對施總的前一幅作品“嚴田古樟景區”也是讚不絕口,每次來婺源都指定要住在施總打造的“六房太太屋”裏。近幾年隨着企業經營逐漸規範化,這位董事長也能抽出時間來從事自己心愛的文化事業了,先後出版了婺源攝影畫冊三本,婺源風光影視DVD光盤,婺源風光撲克牌等文化產品,讓各路攝友在施總的帶領下能更全面的理解婺源的美、俊、秀,因此施總也被眾攝影同仁尊稱為施老師,中國台灣東森的電視台也曾與施老師合作了一期走進婺源的節目,由施老師帶領海峽那邊的同胞一起領略夢裏老家的秀麗風光。

接下來我們即將參觀的就是大家在這邊看到的木屋展示廳,這裏長年展示了婺源一年四季最美的風光,大家到婺源旅遊的時間不過幾天,但要想領略婺源山水的美,卻需要轉過一輪四季才能完全領略,因為婺源的美,四季都不同。特別是在一些交通很不方便的深山老林,那裏才能看到最生態,最古樸的婺源,沒有被半點現代文明所沾染,才成就了婺源脱塵般的美麗。就讓我們隨着施老師的鏡頭,走過婺源的四季,轉過婺源的山水,領略婺源最美的一面,這裏有深邃的歷史遺產,古樸的民風民俗,秀麗的山水風光,一定讓您美不勝收,留連忘返。

【龍泉溪谷】現在我們即將進入的就是之前屢次提到的龍泉溪谷。各位,溪谷不同於峽谷,峽谷呈“W”字型,太陡峭、險峻,遊玩太費氣力。溪谷卻不同了,它是呈“U”字型,平坦、舒緩,一路走來,如行雲流水,似公園小徑漫步;看看山,聽聽水,瞅瞅鳥兒,聞聞花香,太詩情畫意了。還有一點很重要:城市人成天為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2.5而糾結,在源頭村,人們在為能吸入多少空氣負氧離子而自豪。

【枕溪亭】在這座枕溪亭,它的得名就來自於小溪對岸的那塊枕溪石,大家看見它就一定體會到當時那位吳中源大夫為什麼將此亭取名“枕溪”了把,一個“枕”字,不是將這龍泉溪谷的神韻都表達出來了嗎?

一路走來,不知各位發現沒有,這龍泉溪谷像這樣攔水的石碣有許多座。源頭古村像這樣的石碣共有14座,其中13座都在村子上游,只有一座在村外。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為什麼在村子上游建這麼多石碣?

大家知道,碣,又叫堰,是用來引水灌田,防洪蓄水的。而源頭村上游這13座石碣邊,見到水田了麼?沒有!這種小石碣建在村子上游,既不是用來引水灌田,又不能防洪蓄水,那古人花那麼多銀子建造這麼多石碣幹什麼?當然不會是吃飽了撐的。前面我講過,這些石碣都是姓吳的大夫捐資建造的。吳大夫是個環保主義者,他建這麼多石碣目的只有一個,過濾這龍泉溪谷的水!

大家看吧:一座石碣就是一個沉澱池,池底是起過濾作用的碎石,砂巖。你想:從大山深處流出的水,每過一座石碣就被過濾一次,到了村裏,這水還有雜質嗎?我想,什麼瓶裝礦泉水都抵不過源頭村這天然水的潔淨吧。您也許會擔心:那什麼可促進生男生女的礦物質元素會被過濾掉了。先生:礦物質只是一種元素,誰見過元素可以被石碣過濾嗎?應該説,源頭村上的這13座石碣的每一次過濾,都是對礦泉水的一次提純,難怪乎村民喝了經過提純的、擁有礦物質的山泉水,男女出生比例就嚴重失衡呢。

【探源書屋】一路上,我多次向大家提到一個名叫吳中源的大夫吧。這個吳大夫改村名,改方塘,建亭台樓閣,造石碣。我還説過這個吳大夫是個有故事的人。他小時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座探源書屋裏。

所謂探源書屋,原來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耕讀堂”,只是在吳中源成就功名後,村裏人才這麼改的。

原來,這個吳中源生於一個富殷的書香人家,在家人的期盼中,漸漸長大了,長到十來歲時,不曾想成為了一個太頑皮的孩子,經常搞得四鄰不安,雞犬不寧。眼看到自己的兒子將要成為另一個王林號或王跳鬼。於是他的父親狠下心,在這遠離村落的山裏建了這棟“耕讀堂”,還請了專門的私塾先生,派了專門的傭人伺候,把自己的兒子“關”在這裏讀書認字,學本事。這位私塾先生是個朱子理學的崇拜者。從《朱子家訓》學起,先生向吳中源灌輸的都是朱熹的思想,讀的都是朱熹的著作,如《太極圖説解》、《通書解》、《四書集註》、《八朝名臣言行錄》等等。

在這幽靜的環境中,吳中源過着遠離俗世紅塵的隱士生活,潛心鑽研學問。8年過去了,他終於不負眾望,第一次參加鄉試就考取了秀才,進而在三年後的殿試上考取了進士,被委派到江蘇某縣任縣尉,隨後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步提升為吏部侍郎,告老還鄉時又被誥封為一品銜光祿大夫。此後,這幢“耕讀堂”就被村人改叫“探源書屋”了。

這幢探源書屋在土地革命時期,還住過紅軍游擊隊。後來,在1938年吧,當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國黨不去抗日,卻把這幢探源書屋當做清剿“X匪”的臨時指揮所,清剿活動在附近四十里長崗的紅軍游擊隊。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皖南遊擊隊支隊的戰士,一把火將這幢“剿共”指揮所化作了廢墟。今天我們看到的探源書屋,是後人在原地復建的。

大家看,二樓的左右大梁上分別雕刻了文武題材的歷史故事,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吳中源父母大人對他的期望呀,希望他成為一個能文能武的有用之人。兩邊的門板上則分別雕刻的是八仙題材和“福、祿、壽、財”的人物畫,來大家這邊走,這裏是吳中源上課的書齋,這裏是他的書房,還有卧室。那邊是私塾先生的起居卧房,還有傭人的住處。

各位朋友:源頭古村的講解到此結束,祝大家旅途愉快,歡迎下次再來源頭古村。

婺源導遊詞提綱參考 篇2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哪裏遊覽呀?(婺源)對,那就是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的婺源。在那裏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和優美多姿的自然風光,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善結合。在婺源傳統文化與綠色生態得到最自然的融合。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婺源的概況。

婺源位於江西的東北部,地處於贛、皖、浙三省交界的地方。她就象鑲嵌在黃山、三清山和景德鎮旅遊金三角上的一顆“綠色明珠”。全縣面積為2947平方公里,包括11個鎮和15個鄉,有着32.56萬人口,縣城設在紫陽鎮。

婺源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三苗部族居住在這裏。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屬於吳國,秦始皇統一後,這裏屬鄣郡。最早建縣是在唐開元28年(即公元740年),距今1200多年的歷史了。婺源建縣後,從唐代到五代隸屬於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代屬於徽州路,明清時期都隸屬於徽州府,直到1934年9月屬於安徽省管轄,此後一度劃屬為江西省。1947年8月又劃為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了,劃歸為江西省。雖然隸屬關係幾經變化,但它至今仍是徽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代的王勃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來讚譽南昌。其實,鍾靈毓秀的婺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婺源歷代文風興盛,文人學士薈萃,名醫能匠人才濟濟。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他的故鄉就在這裏,他用一生的耕耘求學為世人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南宋名醫、文學家朱弁羈金16年,不辱使命;宋朝名醫江哲多次受召進京,為皇帝治病;這裏有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的汪?,明代的皖派篆刻家何震,為官清正的尚書餘懋學、餘懋衡,清代著名的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創制天文鐘中星儀的天文學家齊彥槐等。近代的名人也不勝枚舉,被譽為“中國人的光榮”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自行設計興建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著名的教育家、佛學家江謙;現代醫學家程門雪等等。據史書記載:從宋代至晚清,全縣考取了進士550人,出任各級官吏者2665人,明清朝竟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之説;今天的“一門四教授”“科學家三昆仲”也傳為佳話。歷代文人學士留下傳世著作有3100多部,其中就有172部共1487卷被選入《四庫全書》,所以婺源又被譽為“書鄉”就名不虛傳了。

各位朋友,今天的婺源為什麼被人們稱為最美麗的鄉村呢?除了她豐富而深厚的歷史文化之外,還主要得益於她那美麗的自然環境。

婺源是一個多山的縣,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區縣。屬於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温為16.7攝氏度。全縣最高峯為北部的大鄣山,主峯擂鼓峯海拔1630米。古人稱大鄣山是鍾靈發脈之地,婺邑文運昌盛人才輩出與山脈龍胎毓秀鍾靈有關。東北部的浙嶺是春秋戰國時期吳楚分源的分界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使得這裏青山滴翠,溪流碧透。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1.5%,是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並獲得“全國綠化百佳縣”的稱號。

婺源又素有“茶鄉”之稱,是全國綠茶重點產區和出口外銷基地。“婺源綠茶”,在唐代的《茶經》中有記載,宋稱“絕品”。明清時,曾獲得嘉靖皇帝賞賜銀牌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美國《茶葉全書》稱讚“婺綠”茶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大鄣山茶”為全國首家AA級綠色食品,並取得了多歐盟有機食品監督機構的認證。

婺源是江西省著名的生態旅遊區,也是國家旅遊局批准建立的全國文化與生態旅遊的示範區。婺源有些什麼特產呢?她的四色特產是聞名遐邇的。剛剛提到的綠茶便是四色中的“綠”色了,其餘三色就是“紅、黑、白”。紅色是“水中瑰寶”荷包紅鯉魚,肉嫩鮮美,美國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訪問我國時,都曾品嚐過婺源荷包紅鯉魚。黑色便是中國四大明硯之一的龍尾硯,它有”聲如銅、色為鐵、性堅滑、善凝墨”的特點。南唐後主李煜誇為“天下冠”。白色就是江灣雪梨。每年六月成熟,梨果體大肉厚,鬆脆香第甜,味道好極了。

婺源的風景名勝特別多,古蹟遺址隨處可見。早在唐宋時期,這裏就是一個頗有名氣的遊覽勝地,李白、蘇東坡、黃庭堅、張大直、宗澤、岳飛等都曾遊吟到此,並留下了不少的讚美詩文。這裏有年代久、種類廣、數量多的名木古樹;有景色優美候鳥遷徙的樂園鴛鴦湖;有以石雕、磚雕、木雕“三絕”見長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羣;有古樸壯觀的廊橋彩虹橋;有江南最大的宗祠俞氏宗祠;還有j主席的祖籍江灣。這裏還曾是《閃閃的紅星》、《聊齋》的外景拍攝地。

婺源導遊詞提綱參考 篇3

各位貴賓,我們現在將要從景德鎮出發前往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中國最後的香格里拉----婺源,行車時間大約需要1,5小時!小華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在5年前有沒有在報紙或網路上經常看到婺源這個地名呢?(微笑)應該很少有見到吧?是的,婺源是近幾年才慢慢火起來的一個旅遊景區,20__年之前的婺源是一個深山閨中的女子,不為人所知他的美,後來在20__年的一天,當我們的江書記某天來到婺源,無意中和隨從的人員説起我終於來到了我的故鄉,當時隨從的人驚訝説起:“主席,你的家鄉不是江蘇的嗎?怎麼變成江西的拉!”當時我們的_笑咪咪説:“你們不知道呀,我的爺爺是從這裏的江灣鎮走出去的,按理説我也是這人呀”。_當時揮筆寫下了:中國最美麗的鄉村!隨之,20__年婺源正式大肆發展旅遊行業,當時打出的口號就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中國最後的香格里拉。這一炮竟然打紅,很多攝影家紛紛趕至而來,發現了這的美,特別是每年的3月份,金燦燦的油菜花襯上那特有的白牆黛瓦的馬頭牆以及那飛檐巧角的徽派建築,更是變成那些愛好攝影的旅遊者天堂,讓遊人流連忘返!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婺源的境內,大家可以看看窗外的建築,都是徽派建築,你們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江西的境內還有安徽的建築?其實之前他是徽州六府一縣中的一個縣.民國時期,蔣先生為了"剿匪",1937年劃給江西,後又劃回安徽.解放前夕又歸江西.婺源境內99%的水匯流到鄱陽湖.咱們婺源離安徽的屯溪也只是需要行車2小時,離浙江的衢州也只要行車2-3小時。交通非常便利,但是在古代的婺源因為山多,所以交通非常不便利,用小華的一句話概括,婺源是“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古代婺源的人從小就明白窮則思變的道理!這裏有這麼一句話概況這裏的男子的命運“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從這個童謠就可以看出這裏的男子之前非常的苦,因為山多地少,人口多,所以只能出去經商,古代的婺源人很多都是做茶葉生意和木材生意,慢慢就形成了一幫徽商,説到商人,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自古就有3支非常著名的商派,第一隻是山西的晉商,説到晉商你們應該腦海裏浮現的是《喬家大院》的場景吧?他所反映的是一代晉商喬致庸的輝煌形象。那第二隻商派則是我們的徽商,而徽商想必大家會想到中國台灣的作者向陽寫了一本書《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可謂是古今中外商人的一個典範,不管是生意上或為人處事上,都是一個典範,所以如果大家經常去書店都有看到關於描寫他的書。比如最近百家論壇裏,一台北著名教授曾志強就寫了一本《胡雪巖的啟示》,由此可見胡雪巖慧眼識英才,鼎力救濟窮書生王有齡,最後從一個國小徒到富甲一方紅極天下的著名商人,可謂是商道上的楷模!那第三隻商道則是江西的江右幫了!雖然商人很有錢,有大房子,有三妻六妾,但是其實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何等的卑微?古代的地位排列是仕--農--工--商,地位最高的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和讀書人地位最高,其次是農民,因為他們有田,然後是有手藝的人,最後才是商人,可謂當時的商人的地位何等卑微,因此他們才努力掙錢,回到家鄉娶老婆,蓋大房子,捐錢修祠堂,修橋,修路,來提高自己在家鄉的地位和身份。因此大家可以看下這婺源的房子做成馬頭牆的樣子,在遠處看就象古代的女子望遠盼歸自己的男人早日歸來的樣子!

説到婺源,這個地方就宛如這的女子小家碧玉,明朗素雅。你們可以從他的名字就看出來這個地方和女子有關係,大家看下這個“婺源”的“婺”字,下面的個女孩子的“女”這個瘦弱的女子,左肩膀抗着一個“矛”在古代“矛”可是非常鋒利的兵器,而他的右肩膀是個反文旁,説明這裏的女子你可惹不得?(笑),雖然弱小,但是卻是文武雙全的人,婺源的'女子是典型的: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養得了兒郎,見得了爹孃的媳婦!剛剛我們説婺源男子命苦,十三四歲就要出去經商,但是又有誰知道婺源的女子也是很苦,嫁在這裏,嫁給商人,不僅要受相思之苦,而且還要學會自己打理家務,教育小孩,更要學會處理鄰里之間,婆媳之間的關係,説到這婆媳和小姑之間的關係,這可是一門學問,很大的學問,俗話説:“三個女人一台戲,五個女人就頂五千只鴨子”。所以這也是婺源女子的必修課!婺源的女人在結婚的時候,有着很有趣的一些習俗,比如説他們結婚當天要哭嫁,你們肯定覺得奇怪結婚大喜,哭也太不吉利了吧?但是婺源人是你一定要哭。哭得越兇代表你嫁得越好!如果沒有哭出眼淚,街坊鄰居會笑話説這個女子以後老公不愛他!(微笑)婺源的女子哭嫁完之後這個時候老公會從小姐樓把她背或抱下樓上上轎子,帶上孃家給的嫁粧上老公家。當到老公家門口時候,新娘子會下下轎子輕輕敲老公家的門,這個是未來的婆婆會打開門“迎接”,這個迎接還會給個很大的見面禮surprise!你們猜什麼?首先提示下,婺源的婆婆很“兇”,俗話説:十年媳婦熬成婆,這個時候到自己翻身的時候一定要狠一點,要不以後怎麼管教媳婦呢?(笑)猜猜!恩,婆婆這個時候一打開門,啪,啪,兩個很響亮的耳光!嘿嘿,婺源的媳婦這個時候也不哭也不鬧,婆婆打她,她怎麼辦?婺源這個地方自古就是個“書鄉”一切都很含蓄,比如説婺源人洗手間不叫洗手間,叫“舒園”,以前古代舒園還要有對聯,對聯上寫着:“百姓人家常來,皇帝老爺也到!”咱們再説到這個媳婦被打,但是這個時候她很鎮定的揮手,叫人把嫁粧抬進屋裏,咱們看看這嫁粧是什麼?首先第一件:一個米篩子,第2件:一把剪刀,第3件:五個挖井的人,第四件:一分田地的契約,第五件:一口棺材,第六件:一個祕密武器,兩個茶葉包。

那大家可能覺得奇怪,這些用來做什麼呢?再猜猜?(一般客人的答案都讓我笑暈)嘿嘿!告訴各位吧!首先米篩子,她是告訴婆婆,婆婆您不用打我也不用罵我,我可能結婚前有很多缺點,同樣我身上也有很多優點,今天我帶來米篩子,我每天都會篩選我身上的缺點和優點,不好的地方我自己改正,好的我會保留,所以您不用打我也不用罵我!

其次一把剪刀,是告訴婆婆,如果您的兒子有一天變心了,或我們的感情不好了,我們雙方會自己處理我們的感情問題,也不用您老唸叨,兒子你這媳婦不行,把她修了吧?我們的感情我們會處理,會象拿這剪刀一刀兩斷,絕對不會藕斷絲連,請您放心!

第三個,五個挖井人,以前的婺源人都是喝井水的,所以孃家人幫挖好。一分田地,以及一口棺材和起來的意思是告訴婆婆,我今天雖然嫁進您家,但是我喝的水是我們孃家人挖的,吃的米是自己家的田種的,包括我死了也不用您家的棺材!所以你打我罵我我不用還口還手!嘿嘿!至於茶葉包呢?(要知答案,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