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禮堂的工作總結範文(通用3篇)

農村文化禮堂的工作總結範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農村文化禮堂的工作總結範文(通用3篇)

大家下午好!在此,我代表澧浦鎮就我鎮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相關情況向大家簡要彙報一下。

作為今年省政府的十件實事之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既是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也是浙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基石,是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對傳承和發揚農村地方傳統特色文化、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義。

澧浦鎮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承載着我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重頭戲的鄉鎮之一。全區首批18家文化禮堂建設中澧浦鎮就佔3家,其中下宅、長庚兩村又定為了我區首批四個樣板文化禮堂建設中的兩個,建設任務不可謂不重。面對文化禮堂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又缺乏經驗的客觀實際,我鎮黨委政府帶領鎮、村幹部,統一思想、明確責任,主動克服畏難情緒,振奮精神,始終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通過大家齊心協力,紮實努力,三個村的文化大禮堂如期開工,短短的一個月取得了一些成果,文化禮堂、精神家園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揮。如6月21日我鎮下宅村文化禮堂基本完成,舉行了金東區首台禮儀大戲“敬老禮”,成為了全區四個文化禮堂建設示範村運行啟幕的最早一個。

回顧我鎮的前一階段文化禮堂建設情況,之所以取得成效,主要

歸功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在我鎮的文化禮堂建設過程中,省、市、區的領導給予了我們最大的關心和支持,多次蒞臨現場進行精心指導,及時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為我鎮的文化禮堂建設指出了不足,指明瞭方向。

二是注重統籌,加強引導。農村文化禮堂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活動場所,在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標準上,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資源共享,規劃統籌。按照省四個基本標準和四個基本原則的要求和區堅持“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則,把文化禮堂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建設和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力求把其建成集學教型、禮儀型、娛樂型、長效型“四型”於一體的農村文化禮堂。

三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除在硬件上按照浙江省統一的“二堂五廊”標準進行建設外,在文化禮堂的軟件建設和活動開展上,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如:敬老、孝德是下宅村的一大特色,其文化禮堂建設就緊扣這一文化元素,推出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孝親敬老禮,做到了禮字當頭,古今融匯;獨特的村史文化則是長庚村的一大特色,在文化禮堂建設中,該村充分整合已有的資源優勢,突出現代舞台元素,力爭通過文化禮堂建設重現當前的那段輝煌時光;口溪坑村作為有30年苗木種植歷史的苗木專業村,文化禮堂建設上則是以37米的植物文化長廊為一大亮點,是探索文化禮堂建設與該村特色產業發展完美結合的一個最好典範,也是全區文化禮堂本土化、地方化、特色化建設的一個風向標。

文化禮堂建設中的具體做法,因為發的資料的總結裏都已經有了,時間關係這裏不再重複。藉此機會,我代表澧浦鎮黨委、政府感謝參與我鎮文化禮堂建設的宣傳部、農辦、文體局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區文聯、文化館的無私援助!感謝下宅、長庚、口溪坑村兩委的大力配合!

下步,澧浦鎮的、文化禮堂建設將繼續按照“文化禮堂,精神家園”定位,嚴格按照上級的統一要求,堅持設施建設和內容建設同步,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突出地方特色,豐富內容內涵,力爭把文化禮堂建設成為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的地標和追夢尋根的殿堂,鑄就起農民羣眾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家園。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農村文化禮堂的工作總結範文 篇2

一、總體情況

社區為認真貫徹落實省關於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工作要求,弘揚文明風尚,提升農民素質,打造精神家園、繁榮農村文化、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精神文明、塑造美好心靈、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建成文化禮堂。社區文化禮堂,由文化禮堂、公民素質講習所、村民活動場所組成。主體展示由村史村情、鄉風民俗、美好家園、崇德尚賢四個板塊組成,突出海島文化元素,進一步提升海島文化內涵。

文化禮堂突出思想引導、道德教化、禮儀培訓和文化薰陶,是漁農民羣眾開展文化活動、接受文明洗禮、豐富心靈世界的精神家園。通過文化禮堂這個窗口,向全社會全面展示社區歷史文化和各項建設事業的成就,梳理社區特有的文脈,挖掘本社區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推進農村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傳承,為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先進文化奠定基礎;同時挖掘、整理社區各類先進事蹟,弘揚傳統美德,激勵村民爭做道德正、為人好、本領強、受村民尊敬的人,形成崇尚榜樣之風。

二、工作機制

社區文化禮堂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並積極實施,確保文化禮堂有序長效運行。

(一) 管理制度。成立文化禮堂活動及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並分別配備一名管理員和信息員。領導小組負責人由社區黨總支和社區主要幹部擔任。活動及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文化禮堂全年活動計劃,落實相應資金、設備和師資力量,負責“兩堂五廊”的設施完善等事宜。管理員負責保管和維護“兩堂五廊”的硬件設備,保持文化禮堂室內的乾淨整潔,具體承辦相關活動,整理活動內容,保管活動檔案資料,解釋更新活動照片和“兩堂五廊”的展示內容。信息員要協助管理員及時蒐集活動資料,記錄、整理活動內容,保管活動檔案資料,加強活動宣傳,並及時更新“兩堂五廊”的張貼展示內容。

(二)學習制度。利用學堂場所設備,每月開展一次主題學習。根據社區實際,合理制定全年學習實踐計劃,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圍繞“踐行我們的價值觀”等開展學習培訓、主題實踐活動。

(三)活動制度。利用文化廣場,每月開展一次文化體育活動。根據每年的活動計劃,結合“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春泥計劃”活動、“學雷鋒”活動、禮儀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

(四)宣傳制度。加強對文化禮堂學習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的通知、宣傳,通過温馨提示欄,發放通知書等方式將學習計劃、活動安排、活動內容及時告知居民。對學習課程、文化體育活動以文字、圖片、攝影等方式記錄並展示出來,進行講座知識的二次宣傳,並展示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

(五)保障制度。社區每年撥付一定資金用於文化禮堂活動的開展,實行專款專用。專項經費優先用於文化禮堂的設備維護和相關活動所需經費。社區黨總支每季度需召開一次文化禮堂活動及管理工作的專題會議,總結、知道和督促學習、活動計劃的開展和落實。

三、管理運行

文化禮堂如何管理,如何正常運作,建立健全工作隊伍是關鍵。

(一)建立社區管理員隊伍。整合提升現有的網格宣傳文化指導員、大學生村官、老年協會等基層文化建設力量,培養一支既能熟練操作、又能組織管理的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骨幹隊伍。各塊工作進行分工,各項管理責任到人。

(二)建立農村宣講員隊伍。以自身素質強、道德素養高、文化修養好為標準,聘請一批德高望重的道德宣講員和鄉風評議員,成立一支5—7人組成的道德宣講隊,定期或根據需要開展適時開展形勢政策宣講、熱點問題引導和道德宣講活動。

(三)建立農村文化志願者隊伍。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村羣眾自願參與的內在積極性,採取多種方式,把更多的黨員、幹部、知識分子、能人,特別是縣裏的一些藝術能人吸納和充實到農村文化志願者隊伍中來,鼓勵他們以自己的知識、技能為羣眾提供公益服務。組織他們利用雙休日、農閒日等時間,開展文化宣傳、文化教育、文化培訓、文化輔導、關愛留守兒童等多項服務。

四、特色亮點

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靈魂”在於活動,文化禮堂硬件建設的完成只是基礎,後續的軟件建設、活動開展才是關鍵所在。我們重點開展以下幾類活動:

(一)莊重肅穆,開展具有教化作用的禮儀活動。結合傳統節日、重要節慶假日和村民結婚、參軍、入學等特定時節,組織春節祈福迎新、誕生禮、兒童開蒙、重陽敬老、慶祝國慶、成人儀式等富有特色的禮儀活動。

(二)弘揚美德,開展傳播道德正能量的評比活動。結合文明村創建,舉行好媳婦、好婆婆、好鄰里、致富帶頭人等“最美”系列

評選,以評促學,在村裏營造崇尚最美人物、爭做最美人物的氛圍,通過表彰獎勵、道德榮譽榜展示、道德講堂現身説法等多種方式及時宣傳身邊榜樣,傳遞道德正能量。

(三)陶冶情操,開展匯聚人氣的休閒娛樂活動。組織開展羣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參與面廣的排舞、體育比賽、文化走親等各類文體活動。為更好的發揮根雕、剪紙愛好者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社區文化禮堂專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相互切磋技藝。

(四)引領風尚,開展匯聚民智的議事評議活動。舉行大事通報、村民選舉等活動,把“文化禮堂”成為村民議事集會的重要場所。開展鄉風評議活動,定期或根據需要召開道德風尚評議會,召集村民就村裏存在的某些不道德、不文明、不和諧現象進行評議,協商解決鄰里糾紛,遏制村裏的歪風邪氣,引領鄉風文明。

五、工作成效

自今年10月,我社區開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以來,社區上下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形成了居民自覺參與文化禮堂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舉辦了“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迎重陽金婚慶典活動、“感謝有你”感恩節系列活動,成效良好,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社區文化禮堂將辦地更加有聲有色,真正成為社區百姓們的精神家園。

農村文化禮堂的工作總結範文 篇3

農村文化禮堂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傳承鄉村優秀傳統道德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農村廣大羣眾寄託情感、培養情操、提升境界的精神家園。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區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全區人民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經濟條件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廣場舞、健步走、健美操、鄉村公園、健身操等自編自演充滿民俗風情的文體節目為農村文化增添色彩。

農村文化禮堂不僅是文體活動場所,更是一個集思想道德建設、文體娛樂活動、知識技能普及於一體的農村文化綜合體。建設文化禮堂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築牢農民羣眾精神支柱,從更高層面、更大範圍來充實農村羣眾的精神世界。“文化禮堂”是其外在形式,“精神家園”是其內在本質。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既是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的有效載體,也是提升農村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更是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保障。勤勞、質樸的黃巖人,在艱苦奮鬥中,創造了輝煌的人文歷史,逐步形成有黃巖蜜橘、翻簧竹雕、黃巖亂彈等地方特色的橘鄉文化,這為我區“文化禮堂”建設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文化禮堂場所建設的基本要素

文化禮堂的場所建設基本可以概括為“二堂五廊”,具體為禮堂、講堂、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藝術廊等板塊,也可視情況設置書吧、活動室、民俗館、書畫室等,提高文化禮堂的實用性,使文化禮堂更接地氣、更具生命力。

1、關於場地建設。設施場所是文化禮堂建設的基礎,也是開展豐富文化活動的陣地。除了有條件的可以新建外,或把新建村部改造成綜合性文化場所,也可由舊祠堂、大會堂、閒置校舍、廠房等改建,或在原有文化設施上擴建;在總體佈局上,可以建成獨立的綜合體,也可分散組合。禮堂建設方面,風格應莊重、大方、美觀,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禮堂的名稱、標識應設置在顯著位置,禮堂內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國旗以及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務實”“守信”“崇學”“向善”四個核心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講堂建設方面,根據各地各村實際,可以單獨建設,也可與禮堂合併。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方面,包括文體活動室、農家書屋、“春泥計劃”活動室、文化體育場地等。

2、關於展陳設置。展示展覽場所應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道德文明新風的教育陣地。展示展覽可設置於文化禮堂內,也可單獨建設。展陳設置主要通過展示窗、文化長廊、展示牆、展覽室等載體,以圖片、文字、實物或多媒體等形式,展示村情村貌,傳承村莊記憶,弘揚風尚文明。在展陳內容上,可以設置村史村情、鄉風民俗、崇德尚賢、美好家園等板塊。村史村情欄目,展示村莊沿革、文化遺存、物產特產,講述歷史傳説、先賢故事,書寫鄉村鉅變、重大活動等。鄉風民俗欄目,展示先祖先賢畫像、家訓族譜、村規民約,展示民風民俗等。崇德先賢欄目,展示歷任村支書、村主任照片和功績,展示“兩代表一委員”、道德模範、優秀學子事蹟照片等。美好家園欄目,展示村莊風貌圖片、村莊發展規劃、村民創作的文藝作品等。

二、推進文化禮堂建設的基本途徑

1、注重選址規劃,紮實推進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選址要樹立“精神家園”理念,選擇交通方便、環境適合、人口集中、村民喜歡聚集的地方。建設前,對現有村部、祠堂、廟宇、公房等進行摸底調查,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召開座談會,建設選址、規模、內容設置要廣泛徵求村民羣眾的意見,為制定建設方案奠定良好基礎。

2、抓好兩堂五廊,突出村民主體。結合羣眾生產生活實際,突出功能佈局和內容設計,創設羣眾易於參與、樂於參與的新平台。一是建設好“兩堂和五廊”。各村的“五廊”則展示村民熟知的村莊史及家族史,書寫村民身邊的故事和人物,陳列村民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二是活動跟進。以“兩堂五廊”為基礎,開展月主題系列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好媳婦”“好婆媳”“最美家庭”、“村民身邊好人好事”等評選活動,使最美人物成為文化禮堂的主角。

3、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合力。

“文化禮堂”建設必須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互動、左右聯動的良好格局。一是政府引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投入機制。各鄉鎮街道、村也成立相應組織,負責具體實施。二是成立業務指導小組。鄉鎮成立業務工作指導小組,對文化禮堂建設進行論證、指導,為各村建設“文化禮堂”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和管理,使活動規範化和常態化。四是村民自主。在“兩堂”中開展娛樂活動、書畫培訓、農技講座,由村民擔任主持者、參與者、觀看者。四是定期開展各類禮儀活動。可以結合當地風俗實際,開展富有特色的禮儀,比如春節祝福禮儀、結婚禮儀、重陽敬老禮儀、成人禮儀、開蒙禮等禮儀活動。

三、文化禮堂建設需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是在佈局上要處理好“統”與“分”的關係。在文化禮堂的佈局上,首先要強化整體意識,整合村級文化資源,統籌規劃利用好村級文化資源,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努力實現村級文化資源佈局從分散型向集中型轉變,文化禮堂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化,着力提高村級文化場所和設施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也要注重發揮好每個文化分中心的功能作用,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靈活多樣”的原則,儘可能合理利用好每一個活動場所、每一條文化長廊、每一件文化設施,提高使用效率,方便農民羣眾參加活動。

二是在功能定位上要處理好“思想性”與“娛樂性”的關係。要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文化禮堂的功能與定位,把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成傳播現代文明、弘揚主流價值的'新平台,展示村莊形象的新窗口,傳承傳統文化的新載體,普及科普知識的大課堂,農民文體活動的主陣地。要進一步拓展文化禮堂的功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勢政策宣講、科學和法律知識普及、生產技能培訓等,積極構建農村新的教育引導體系,使農村文化禮堂真正成為對農民有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園。

三是在建設路徑上要處理好“標準化”與“特色化”的關係。我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有一套明確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包括對禮堂、講堂和文化配套設施的建設和佈置有一系列比較明確的操作指南。但是,標準和要求並不是一個模子,在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過程中,各地既要注重標準要求,更要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堅持建設標準,是推進文化禮堂建設的基本要求和質量保證,而挖掘地方特色是確保農村文化禮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只有抓好主流文化與鄉土特色文化的融合,做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結合文章,文化禮堂才能真正煥發魅力,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才可能有真正具有可持續的動力,成為農民羣眾安放心靈、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