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彙報材料二

今年以來,我鄉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鄉黨委、鄉人民政府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鞏固糧畜促增收,夯實基礎求發展,壯大產業興經濟,依託集鎮創特色,抓牢科教強素質,構建和諧保穩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思路和建設“產業富鄉、集鎮強鄉、旅遊生態鄉”三大戰略目標,帶領全鄉各族人民羣眾團結一致,紮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取得明顯成效,現將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彙報如下:

政府彙報材料二

一、1-6月的主要工作情況

(一)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

加大了糧食種植面積,科學確定和推廣主導品種,發揮優良品種,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經常性指導培訓和技術服務。全鄉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1500畝,其中:推廣雜交水稻7500畝,雜交玉米3000畝;種植優質稻600畝,計劃養留再生稻4000畝,田埂豆800畝;稻田養魚1000畝,養鴨150户。全鄉生豬存欄14310頭,大牲畜存欄5412頭、禽存欄33100只;採用“養殖場+專重户+農户”的發展模式,首批培養出嘎處村馬點鐘、糧管所楊順勇養豬專業户,養豬150餘頭。

(二)認真抓好生物產業開發工作

今年縣人民政府下達給我鄉的生物產業開發任務為25300畝。目前,我鄉已完成生物產業開發面積36389畝,其中:八角2939畝,紫膠13919畝,茶葉9300畝,草果4200畝,橡膠6000畝,完成率達144%。紫膠、茶葉正在定植之中。

(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新的進展

水利建設方面:投資20萬元完成各類小型水利工程12件,其中:新建農村人畜飲水工程8件。交通建設方面:完成了撮洛村委會至迷那村民小組14公里的村組公路和戈蘭村委會至三家村民小組9公里村組公路,修復了大黑山至三楞村委會19公里鄉村公路。電力建設方面:完成了拉龍、羅布鞏2個村委會3個村民小組的輸電工程;協助縣電力公司啟動實施了大黑山變電站建設工程。集鎮建設方面:鄉機關辦公樓已竣工投入使用;正在新建的戈蘭灘電站庫區淹沒220户移民房,目前主體工程完成75間,預計年底移民可落户到集鎮新區內;協調配合實施了大黑山集鎮新區客運站建設;拍賣小宗土地31宗,出讓金達90餘萬元,近20宗小宗土地正在辦理拍賣前的相關手續。扶貧工作方面:完成了撮洛村委會4個村民小組“整村推進”工程;啟動實施了老白寨村民小組和卧馬村民小組的“整村推進”工程;探索安居房的補助模式(空心磚換成紅磚建房),實施了嘎處村委會撮倮村民小組的“異地安居”工程,為建設新農村打好基礎。

(四)社會事業各項工作得到穩步發展

教育工作方面:新建鄉中心完小簡易教室;啟動實施了鄉中學綜合辦公樓;羅布鞏村完小教學樓已通過順利驗收。計生工作方面:堅持“上三術、降多胎”的工作方針,積極推行計劃生育黃牌警告制度,貫徹落實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勵政策,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不斷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今年,縣上下達給我鄉的“三術”任務數為341例,現已完成231例,完成率為68%;發放獨生子女證38户,發放率為93%。社會穩定工作方面:高度重視羣眾來信來訪工作,及時解決各種矛盾糾紛,把矛盾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上半年,共接待羣眾600多人次,反映問題30多件,羣眾反映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調處民間民事糾紛35件,查破刑事案件3起。以創建平安、和諧社會為“抓手”,結合我鄉實際,確定了“一降兩保,三維持”的創建平安大黑山活動目標,即:鄉內非法宗教人員逐年下降;確保雲大科技園區的順利進行,確保戈蘭灘電站移民安置工程順利進行;維持鄉內無重大危害國家安全的社會事件,維持鄉內無重大羣體性事件發生,維持鄉內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緊扣這一目標開展創安工作,為我鄉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安全生產方面:5月初,對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集鎮新區移民房建設工地、中國小食堂、街道食宿店、十四連等3個石場進行了整頓,確保了我鄉無安全生產事故的良好形勢。

二、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打算

根據我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在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夯實農業基礎。樹立農業發展就社會穩定的理念,着力抓:一是加大農田的綜合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旱作農業、冬季農業和訂單農業。抓好科學養殖示範,加快以生豬為主的品種改良,抓好畜禽生產,尤其是要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大力推廣種草養畜、山地養雞、稻田養魚,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產品結構,不斷增加農民羣眾收入。二是把握科技進步的主攻方向,依託雲南大學在我鄉的搬布、三楞、拉龍、羅布鞏片區組織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園,努力提高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大力普及農業實用技術,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三是要加大通路、通電、通水、通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活環境質量,增強農業發展後勁。四是鼓勵和引導農村勞動力逐步向非農業轉移,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全鄉上下樹立大開發引進大項目,大項目帶來大投資,大投資促進大發展的思想觀念,着力抓好:一是緊緊抓住中央、省、州、縣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政策,加強我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村組公路為重點,努力提高鄉村公路等級率,力爭立項實施大黑山-羅布鞏、嘎處-老白寨、蘭皮河-撮洛-老白寨岔路、龍眼公路-三楞村委會4條彈石路和一批自然村公路;二是加快電力產業建設。做好李仙江戈蘭灘梯級電站建設協調服務工作,協調完成大黑山變電站建設工程,力爭全鄉78個村民小組實現村村通電;三是提高水利化程度。啟動實施集鎮新區供水工程,解決和改善一大批農村人畜飲水、農業灌溉用水困難和問題;四是加強通訊設施的建設,推進全鄉的信息化水平,農村提高通訊覆蓋率;五是按照“集鎮強鄉”的目標和“一河、兩岸、三路,上盤下擴、左延右伸”的建設思路,積極引導各種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加大集鎮建設。高度重視鄉機關和農村滑坡治理工程,防治地質災害;做好教育、衞生、文化、廣電等社會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依託顯著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確立經濟工作以招商為主,招商以引進外資為主的思路,規範項目管理,細化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優化投資環境,創新招商思路,實現區域經濟總量規模擴張,依靠經濟發展,全力提升集鎮功能,把大黑山集鎮打造成綠春乃至紅河州的一個亮點。

(三)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壯大培植優勢產業。較好的生態環境是我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我鄉最大、最具有發展前景、最有長遠效益的資源。要大力實施“產業富鄉”,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着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大黑山;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深度開發為重點,着力抓好:一是以橡膠、茶葉、紫膠、八角、草果等為主,切實加大綠色產業開發力度。力爭到XX年,全鄉綠色產業開發面積實現人均8畝。通過培植壯大綠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二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生態資源,加快民族文化生態旅遊產業培植,着力實施“旅遊生態鄉”。以李仙江熱帶雨林、戈蘭灘水上漂流和旖旎的風光、獨特的民風民俗等極具潛力的旅遊觀光資源為重點,以民族風情為主線,加快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載體建設,努力實現民族文化從資源產品、產業的轉化。

(四)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探索和創新扶貧開發的模式,抓緊抓好:一是把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安居+温飽、滑坡搬遷+安居、易地開發、科技扶貧、興邊富民工程、對口幫扶等項目結合起來,做到各個項目相互銜接,整合各項扶貧開發資金,確保各項扶貧措施入村、到户,使貧困地區解決温飽,走上富裕;二是實施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工程,擴大富餘勞動力的勞務輸出規模,提高輸出效率,幫助農民脱貧增收;三是集中力量抓好治水、改土、修路、架電等工程,防止返貧現象的出現,使貧困地區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四是繼續抓好安居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小額信貸扶貧工作。

(五)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模式,着力抓好:一是加快實施“科教興鄉”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力爭到XX年實現100%的國小入學率,99%的國小鞏固率和國小完學率,全鄉十五週歲人口的初等教育完成率達到100%,青壯年文盲率降到2%以下。二是圍繞產業建設,做好科技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建立農業科技人員為骨幹的農技推廣網絡。三是要高度重視發展衞生事業,在全鄉範圍內廣泛開展以“創建衞生村寨,爭做文明村民”為主題的農村衞生行動。積極改善村衞生室業務用房和設備條件,切實解決羣眾看病難和因病返貧的問題,實現人民羣眾享有初級衞生保健的目標。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推行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嚴格控制計劃外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貫徹落實“三為主”方針,控制人口總量,提高人口素質,確保全鄉的人口自然率控制在10‰以下。五是努力提高廣播電視的轉播質量,使自然村的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六是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依法從嚴從快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堅決打擊農村非法宗教組織的破壞活動,構建平安和諧村寨,維護社會穩定。

三、存在的困難和急需幫助解決的問題

(一)重點建設項目資金缺口大。一是集鎮新區河堤工程資金雖已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拍賣小宗土地和移民安置等渠道解決了部分工程項目資金,但還缺口500多萬元;二是辦公樓建設資金缺口57多萬元;三是修復大黑山至三楞公路(即:雲大科技園區公路)資金缺口10多萬元。

(二)急需加快新區集鎮建設進程。

(三)儘快幫助協調啟動實施雲大科技園區建設。

(四)鄉機關駐地滑坡治理迫在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