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五篇

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五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xxxx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

“做人的工作”“築牢精神之基”“堅定理想信念”等重要觀點和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新時代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真理性、規律性和戰略性,對於促進全黨和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堅定信仰,唱響主旋律

“精神之基”與“理想信念”是緊密聯繫的。“理想信念”不是對“經驗”的簡單照搬,而是存在於不斷的理性探索之中;不是“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騖於外界”,而是“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我們穿越哲學家們這些形而上的艱深話語,回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不難發現,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以及全體人民的精神追求。甚至可以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克服着各種各樣的困難,迎難而上,不畏艱險。不管在哪個階段,之所以能取得不斷的勝利,無不因為堅持了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中獲取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重要的精神財富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只有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精神免疫力和精神抵抗力,奮鬥在前進的路上。

精誠團結,增強凝聚力

回望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奮鬥歷程,每逢人民精誠團結、進取精神不斷勃發的歷史時刻,我們就能創造一個個驚天動地的人間奇蹟;每當人們精神萎靡、思想渙散,我們往往會面臨危機與磨難。

然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艱難而不衰,之所以能千錘百煉而勇敢,根本原因就在於貫穿中華民族創造、奮鬥、團結、夢想歷程的一條主線,是人心凝聚、信念堅強、精神挺拔。

今天,在全新的歷史方位上,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期,如何解開思想困惑,掃除認知誤區,如何凝聚人心和共識,如何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都已經成為我們必須正視和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既要解決實際問題又要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既要積極主動闡釋好中國道路、中國特色,又要有效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既要矢志不渝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又要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為此,我們必須通過黨的堅強有力的宣傳思想工作,營造黨和人民精誠團結的良好氛圍,把中華民族亙古以來業已形成的創造精神、團結精神、奮鬥精神,轉化為新時代全黨和全體人民堅定的精神追求。

不斷奮鬥,積聚正能量

精神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精神的承擔者是人,“精神”轉化為“物質”的途徑是實踐。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積聚正能量。

忙碌在各自工作崗位的黨員幹部,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擼起袖子加油幹”,敢作敢為,善作善為,面對艱鉅而繁重的任務衝鋒在前,面對艱難險阻奮戰在先,以實際行動傳遞信心和信仰、凝聚奮進的精神力量。

廣大勞作在生產一線的工人,必須以中國領導階級的高瞻遠矚、主人翁的博大胸襟和使命擔當,挺起寬厚的肩膀,以勞動模範為榜樣,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帶頭把全黨全國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着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用辛勤勞動追求夢想,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以卓越的勞動創造,爭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廣大耕耘在田間地頭的農民,必須以工人階級同盟軍的忠誠與情懷,在“綠水青山”中,發現和創造“金山銀山”,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火熱實踐,始終保持致富奔小康的勁頭,紮根沃土、熱愛農村農業,學習適用技術、熟悉經營管理,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希望的田野,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麗的家園。

廣大拼搏在社會主義市場大潮中的企業家,必須發揚企業家精神,堅守實業報國、實業興國的崇高追求,立足主業、專注品質、追求卓越,始終敬畏契約和信用,勇於承擔肩頭的責任,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經濟中,爭做提高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敢闖敢試、勇搏激流、實現自我價值、奉獻社會發展的時代新鋭。

廣大埋頭在創新攻關中的科研人員,必須以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和志存高遠的人民情懷,牢記“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的重託,積極投身自主創新的主戰場,樹立大志向、甘坐冷板凳,瞄準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潛心鑽研、孜孜求索、精誠協作,勇攀科技新高峯,建功立業新時代。

廣大憑窗苦讀憧憬未來的青年學生,必須牢記“少年強則國強”的箴言,珍惜時代賦予的難得機遇,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為強國復興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衞英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始終保持年少鋭氣、青春朝氣,以時代新人的姿態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弘揚“紅船精神”,矢志不渝、不斷奮鬥、永遠奮鬥。只要我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並以此築牢時代精神之基,我們就能在任何風險考驗面前,不為所動、不為所困、不為所擾、不為所惑,就能完成時代賦予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美好成果,就會在中國大地上不斷湧現。

【思想宣傳範文】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xxxx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隨着信息化的發展,尤其是以媒介融合為特徵的全媒體時代的來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全媒體既包括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也包括網絡、手機和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通過文字、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的有機融合,形成了信息量大、互動性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獨特優勢,已迅速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全媒體融合的時代語境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探索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xxxx指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要實現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必須堅持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改革體制機制,再造生產流程,形成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科學高效的傳播矩陣。在構建這一傳播體系的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人才是關鍵、機制是根本的觀念,既要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幹勁足的宣傳工作隊伍,又要建立健全決策流程與管理規範,還要加強信息溝通、事務協調與檢查監督,為主流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和完善的機制保障。

不斷創新和豐富傳播內容。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實踐需要新理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夠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打牢思想根基、提供堅強保證。要讓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為人們所認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須在傳播內容、話題選擇和議程設置上充分反映人民羣眾的期待、願望與要求,密切關注羣眾所關心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熱點問題,及時為羣眾答疑解難和排憂解惑。同時,要注意運用生動活潑的實踐案例或羣眾身邊的真實故事來加以分析説明,切忌空談或者套用過時的理論。

注重傳播方式的發展變革。強化組織傳播。組織傳播以往一直都是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形式,通過發佈文件、集中學習、開會宣講、座談講解等方式進行,現在仍然需要繼續堅持並不斷改進和提高。注重人際傳播。人際傳播是常見而且有效的社會活動,主要採用訪問、面談、書信、電話和視頻等方式進行,既可以充分地發表意見,又有較強的互動性,有利於主流意識形態入腦入心。改善公共傳播。要積極拓展和不斷完善公共傳播的有效平台,注重發揮新聞媒體、圖書館、文博館和紅色文化基地等的傳播與教育功能,使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路徑更加廣闊。

實現媒介形式的多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要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必須大力拓展媒介渠道,實現媒介形式的多樣化。既要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優勢,又要藉助網絡、手機和移動終端等新媒體渠道,還要進一步拓展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實現紙質、電子與實物等多種媒介的有機整合,建構起多樣化、立體化的傳播方式。

建立互動與反饋機制。由於客觀歷史條件的限制,過去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通常是單向直線式,往往忽略普通羣眾的反饋意見,難以實現交流互動。隨着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社區、論壇、貼吧、微博、微信等與政府機關、媒體單位等進行交流互動,發表觀點、意見和建議。因此,要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針對性,必須儘快建立互動與反饋機制,拓展信息交流的有效通道,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的實時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並在交流反饋的過程中使黨的路線方針為羣眾所理解和接受。

在以媒介融合為標誌的全媒體時代,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積極探索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有效策略,大力建構科學高效的傳播體系,不斷加強傳播內容與方式的改革創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唱響奮進凱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

【思想宣傳範文】三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xxxx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一重要論述,十分深刻地闡明瞭目前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時代特徵,同時也指明瞭新時代我們黨所擔負的偉大歷史使命。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終於站了起來,結束了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贏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以後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20xx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xx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0.1%,接近聯合國劃分的富足標準。黨的xx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各項民生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普通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社會養老保險已經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13.5億人。我們實現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脱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回顧歷史,我們理所應當有這樣的自信:“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要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體而言,要分兩步走:第一個階段,從20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

要實現上述宏偉目標,就必須深刻把握“強起來”的實質內涵,處理好以下幾對關係:

數量之強與質量之強。如果説,在“富起來”的階段,我們更多注重的是將蛋糕做大的數量之強,那麼,在走向強起來的階段,我們則必須注重發展的質量之強。為此,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數量和規模擴張型向質量和效益提升型的根本轉變,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其中關鍵,是要注重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使經濟發展建立在可靠、持久的基礎之上。

經濟之強與生態之強。如果説,在“富起來”的階段,我們更多的是追求經濟高速增長,那麼,在走向強起來的階段,我們必須補生態文明建設之課,走綠色發展之路。我國人均資源嚴重短缺,目前我國人均佔有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佔有淡水資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但與此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單位GDP創造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對中國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為了真正能夠“強起來”,我們必須要着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花大力氣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讓中國的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

物質之強與精神之強。如果説,在“富起來”的階段,我們更注重的是物質財富的創造以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那麼在走向強起來的階段,我們則更應注重精神財富的創造和文化建設,滿足人們的精神所需。文化興則國運興,精神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精神強大是國家強大的前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同樣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一個大國,我們亟須通過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培養起成熟的大國心態。與民族復興相適應的大國心態,不是靠喊幾句口號就能形成的,也不可能隨着國力的發展自然而然地產生,它需要培育與涵養,需要我們靜下心來以理性的精神進行反思和重建,從而奠定民族復興的文化基礎。

國內之強與國際之強。如果説,在“富起來”的階段,我們更多的是眼光向內,通過對外開放,引入國外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促進中國綜合國力的成長,那麼在走向強起來的階段,我們在注重國內建設的同時,還要更多將眼光朝外,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隨着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勢必要更多地走出去,更多地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進程,更多地在國際事務中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種負責任大國,絕不是要恃強凌弱、以大欺小、搞霸權主義,而是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世界各國風雨同舟、攜手同行,共同建設人類的美好家園。

值得注意的是,實現“強起來”的階段,既是我們攻堅克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同時也是充滿風險、充滿挑戰的時代。xxxx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我們的目標,越是接近民族復興的山巔,各種不可預測的複雜因素也將增多,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將越大。

我們曾以“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中國近代走過的艱難歷程,而在當下,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又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世界多極化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單邊主義、保守主義、逆全球化傾向沉渣泛起。為此,我們必須“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增強全民族清醒感、緊迫感、危機感,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和韌勁,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抓住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繼續融入國際潮流,使中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為人類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思想宣傳範文】四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xx同志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與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內在聯繫,必須加深理解、準確把握。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xx同志指出,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就是為了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佈局、重點任務,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

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有利於更好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研究制定法治中國建設長期的工作佈局、發展規劃,謀劃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做好全面依法治國重大問題的運籌謀劃、科學決策,實現集中領導、高效決策、統一部署;有利於統籌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法治建設總體進程、人民羣眾多方面訴求等因素,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科學立法工作,完善立法規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約束機制;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構建權責一致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和法治人才培養;等等。所有這些工作只有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才能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法治強則國家強,法治興則國家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就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是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定,是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舉措,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依法治國必將在我國展開壯闊的歷史畫卷。

【思想宣傳範文】五

內容提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帶領人民實行改革開放。為了快速發展生產力和商品經濟,需要調整所有制結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各種生產資源。我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思想不斷解放、理論不斷創新、實踐不斷推進的改革發展過程中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表明,既不搞單一公有制也不搞私有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功。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主要矛盾,仍然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在改革開放40年不斷推進的理論與實踐創新中,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無疑是一項重大成就。正如xx同志所指出的,“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係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不斷髮展和完善的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

調整所有制結構,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針對過去把家庭副業、集市貿易等也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加以限制的做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這為個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依據,為調整所有制結構打開了突破口。

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脱胎於生產力極端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私有制的存在,既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又是生產力發展不夠高的結果。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端落後的條件下,不可能存在私有制;同樣道理,在社會主義社會要以公有制完全取代私有制,必須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為條件。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廢除”的問題時明確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實行財產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帶領人民實行改革開放,着力發展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就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各種生產資源。為此,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立足中國實際,大力調整所有制結構,改變原來“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既鼓勵和引導國內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發展,又積極引進外資企業來我國發展。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是為了解放被傳統體制束縛的生產力,需要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此,既要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又要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一開始只允許個體經濟存在與發展,到允許私營經濟發展,再到鼓勵外資的引進與發展;從界定非公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或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到強調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實踐中的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到在理論上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明確“兩個毫不動搖”;從市場調節和市場經濟概念的提出,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再到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個思想不斷解放、理論不斷創新、實踐不斷推進的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提出的。在實踐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增加供給、滿足需要、擴大就業、增加税收、搞活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理論上,還需要突破社會主義與私有制不相容的傳統觀念,進一步推進思想解放。我們黨根據我國生產力落後的國情,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這一理論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提出。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系統論述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説明了當時的國情:我國10億多人口,8億在農村,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還存在落後於現代水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業。還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和不少文盲半文盲。與基本國情相聯繫,進一步闡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利用價值規律和市場調節的作用。為了快速發展生產力和商品經濟,就需要進行改革開放,就需要調整所有制結構,既不搞單一公有制,也不搞私有化,而是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們進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以至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狀況所決定的”。這裏肯定了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並對其積極作用進行了論述。1997年黨的xx大報告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xx大以來,xx同志多次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作出重要論述,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基礎上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首先,它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其次,它指導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要從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第三,它為在公有制為主體條件下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第四,它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積極因素;第五,它為我國消除貧窮落後、解決温飽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現實條件。

在新時代繼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與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密切相關。其中,既有以國有經濟為主的公有制經濟的貢獻,也有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表明既不搞單一公有制也不搞私有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功。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主要矛盾,仍然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首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沒有改變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應當認識到,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都是不可替代的,要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要促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我們黨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其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意味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相對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的。原來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產力非常落後,連低端低質的供給也不能滿足人民低水平的物質文化需要。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中高端生產力相對不足,低端低質產品過剩而高端高質產品供給不夠充分,不能滿足人民提高了的美好生活需要,因而形成了供給和需求新的不平衡。還應看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也需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把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動力都充分激發出來,共同致力於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共同推動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到20xx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