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精選5篇)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 篇1

“讓孩子用雙腳,用心靈,和這個世界聊一聊”,多麼有吸引力的一句話,最初對《最好的教養在路上》感興趣,也是被這句話感染。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精選5篇)

開始以為像大多數家庭一樣,每個假期帶孩子遠遊幾天,看看名勝古蹟,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讓孩子放鬆心情,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然而拿到書後,“80天,5個國家,30個城市,一邊行走,一邊長大”這句話就讓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想想自己帶孩子的旅行,最長的一次旅程是9天,當時還有相識的朋友相伴,前七天我們還在享受旅行的樂趣,欣賞悦目的景色,但到最後兩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已經疲憊不堪,可以説是數着時間熬過來的。而書中這位年輕的媽媽,選擇了自助遊方式,竟然帶一個七歲的小孩子旅行了80天,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這位“超人”母女的旅程。

翻開書本,看到母女倆精心製作的足跡地圖,我不禁耳目一新,真是一位有心的媽媽,值得我們學習。

跟隨母女倆的足跡,遊覽了英國、土耳其、埃及、希臘、德國,平常語言娓娓道來一路的遭遇、美景、各地風土人情以及總結的經驗教訓,我時而欣喜,時而憤怒,時而感動,時而無奈······

一路走來,這個善良、勇敢、智慧、有計劃的媽媽令我欽佩不已,而那個古靈精怪、人見人愛、純潔善良的小女孩純陽更深入我心,讓我忍不住一遍遍欣賞書中圖片上她可愛的笑容。純陽用一雙孩子單純的眼睛及簡單直率的個性教會了我們另一種旅行方式,反而來得更加愜意,更能獲得意外收穫。

看完整本書,我大致給兒子講了一下內容,並跟兒子約定:以後跟爸爸媽媽旅行,一定不要光顧着自己跑到最前面,而是要跟爸爸媽媽並肩,一路欣賞,一路交談,通過旅行,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 篇2

這是一本關於親子旅行的書。作者一位韓國媽媽,辭掉了從事了20多年的工作,帶着7歲的女兒:純陽,進行了一次長達80天的旅行。母女二人在80天裏遊歷英國、土耳其、希臘、埃及和德國這五個國家的30多個城市。將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女兒的成長、自己的變化記錄了下來。80天,5個國家,30個城市,一邊行走,一邊長大,讓孩子用雙腳,用心靈,和這個世界聊了聊。

這是一本簡單的書,寫的並不那麼美,甚至有點像記流水賬。但是書裏有很多温暖人心,通俗易懂,耐人尋味的故事。當你打開這本書就不會想合上它,你會期待下一秒純陽又會有不一樣的成長。

母親帶女兒旅行在路上,每一次際遇就是一次歷練,每一次歷練都讓心靈起航,讀完這本《最好的教養在路上》之後我的心靈也在起航。

書裏面有一些孩子的見解和媽媽的感悟,其實對讀者來説也是一種啟迪~

雖然只有7歲,但是純陽在旅行中有了一雙善於觀察事物的眼睛,她記得旅行中看到過的英國姐姐們都是濃粧示人,而德國的時候那些姐姐們沒有畫濃粧。除了學會觀察還知道對比 ,自學能力在增長。

“媽媽,德國的姐姐們不跟英國的姐姐們似的,她們不化濃粧卻還是那麼美。個子也高。那是為什麼呢?”

“誰知道呢,理由是什麼呢?那些姐姐在地鐵裏不是一直在看書嘛,也許看書多了就變得那麼漂亮了吧。”

但面對純陽的反駁,我差點兒暈倒。

“奇怪啊?媽媽也看過很多書,可是怎麼長成那樣呢?”

面對媽媽的解釋,她簡直是古靈精怪,讓人哭笑不得。

在路上旅行的好處之一,就是你可能隨時根據所在情景對孩子進行有實物的心靈教育。效果是平時你説一萬遍她可能也不會明白的道理,只有通過閲歷才會有感悟。

“國家貧窮的話,那個國家的人也會變得貧窮嗎?” 純陽問。

“大部分情況下是這樣。如果國家想變富,國民就得更加努力地工作,就應該讀很多書。要是所有的人都像我們家的純陽一樣擴展自己的思想的話,國家也會變富的。”

這個道理我想純陽已經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還有需要擔負的責任。

旅行中還發生了很多故事,在埃及,她們備受欺騙,也看到了埃及的貧窮和落後,可是她們學會了用心去接近別人的方法,她們學會了寬容和理解。在德國,她們看到了親情的温馨與關愛,由此及彼,她們有了更多熱情擁抱世界,努力生活的動力。在英國,她們領略着來自陌生人的濃濃温暖和情意,讓她們學會要充滿一種感恩之心……

更重要的是,一路辛苦旅途的歷練,小純陽的心智迅速成長也慢慢變的成熟,我想這是這次旅行最大的收穫。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 篇3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是一本由韓國作家樸善娥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書,她想告訴和她一樣為人父母的家長們,不是隻有呆在家裏,呆在學校裏才能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外面的世界照樣可以帶給孩子成長需要的東西,甚至更多。

現在的家長教孩子就如在馴賽馬,一心圖快不説,還總想搶跑。成語道:欲速則不達,可是他們恨不得我們一生出來就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唱歌、跳舞樣樣都來,接着又是大腦的培養,唯恐我們哪塊兒腦子白長了,搞得我們心神不寧。歸根結底,都是一些無聊的知識性的強制灌輸和所謂的興趣愛好的非自願培養。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本書的作者——樸善娥,她有一個女兒,叫純陽。她沒有急着開發純陽的腦力,而是帶着她用雙腳去踏新大陸。對於純陽來説,沒有見過的地方就是“新大陸”。就這樣,媽媽帶着純陽,背上揹包,開始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她們用八十天的時間,遊歷了五個國家,三十個城市。一大一小,一邊行走,一邊成長。這期間,她們近距離體驗了英國鄉村夢幻般的田園風光,親手觸摸了土耳其陶瓷鎮五彩繽紛的温潤瓷器,邂逅了埃及沙漠篝火邊悄然拜訪的沙漠狐,沐浴了希臘愛琴海獨有的陽光。當然,這僅僅是人文風光,對於純陽和媽媽而言,這一路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奇妙情感。雖然,她們在埃及遇到了騙子,在土耳其遇到了帶路要收費的,但最後,她們只記住了那些帶給她們幫助,帶給她們温暖的人。彼得潘阿姨在她們臨走前抱着純陽,久久不願鬆開,不捨的眼淚無聲的從她的眼角滑落;土耳其的巴爾幹叔叔在一番勸留無果後,憂鬱地開車離開......這一切都讓母女倆經歷了人與人之間分離的傷痛。

人生就是一段很長的路,我們註定要在路上遇到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冷漠,有的温暖,有的孤僻,有的熱情。我們不停相識相知,然後又不停分離和懷念。人生這場無盡的旅行啊,註定要經歷種種事情,我願在這趟旅行中成長,我願意…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 篇4

出發前一天,我忙着收拾跟純陽旅行要用的行李,屋子被我弄得亂七八糟。而花了好幾天才收拾好的行李又被丈夫大規模的清點給弄得到處都是。因為旅程很長,長袖、短袖,各個季節的衣服都得帶着,而且,不只是衣服,還有下了很大決心才買的巨大相機和相機裝備,以及準備在旅行地讀的幾本厚厚的書……丈夫用在軍隊時學來的整理行李的要領開始檢閲我的行李箱,把行李全都拿出來檢查一遍,然後再放進去。這麼一折騰,天已經亮了。我在頭腦還不是很清醒的狀態下來到了機場,慌慌張張地辦好了登機手續,上了飛機。此刻,我虛弱的身體狀況就已經暴露無遺了。

我們買的是經濟艙,又窄又不方便。純陽倒是挺舒服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動畫片和書,還時不時地望望窗外,喝着果汁,很是愜意。而我這個43歲的媽媽反倒一直在飛機上不停地扭來扭去。

“唉……怎麼還不到呢!”

就在我覺得渾身痠軟、忍耐力達到極限的時候,伴隨着純陽微弱的鼻息聲,飛機終於輕輕地滑落到了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聽説這個機場的入境審查程序很是煩瑣,我忐忑不安地拉着純陽進了入境審查台。純陽抬着頭,開心地笑着。不知道是因為看到純陽明朗的笑容,覺得我們入境的目的很單純,還是因為什麼別的原因,檢察人員只簡單問了我們幾個問題就給我們蓋了入境許可章。

在此次旅行之前,純陽就已經接觸過很多介紹英國的實錄片和書籍了。她對這裏好像一點兒都不陌生,一直不停地環顧着機場周圍,比在國內的時候走得還快,甚至一度超過了我,走在我前面。

“媽媽!這裏全都是英語國家的人呢!她們到底在嘰裏咕嚕地説些什麼啊,我一點兒都聽不懂!哈哈。”

從機場出來,我們徑直走到了地鐵站,準備先去市內的賓館。聽着廣播裏放的“MindTheGap!(請留心地鐵和站台間的縫隙!)”,純陽就像一隻小鸚鵡似的,每到一站就跟着廣播説:“MindTheGap!MindTheGap!”其實,她根本就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剛到倫敦沒多久,我們激動的心情就一掃而空了。倫敦的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之一,裏面又舊又暗,視線很不好。光是這樣也就算了,卻沒想到一路上總是碰見一些大喊大叫打架的男子。真是令人難堪啊!這裏的地鐵比韓國的窄很多,對坐的人甚至能碰到對方的膝蓋。但就是在這麼狹窄的空間裏,倫敦的女人還是在精心地化粧,一副在自己房間裏的架勢,全然無視旁人的存在。她們用睫毛膏把眉毛一根根地塗勻,再用睫毛夾使睫毛翹起來,讓自己的粧容看起來更完美,更漂亮。這一系列動作都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因為沒有多餘的空間供我們轉移視線。有時候看久了覺得多多少少有點兒尷尬,於是我就衝對方微笑一下,沒想到她們總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媽媽,倫敦人不怎麼愛笑呢。笑笑多好啊?真是的,討厭!”

“媽媽,倫敦人真可怕。明明是紅燈還過馬路。他們為什麼不喜歡綠燈呢?”

在去賓館的路上,純陽一直不停地問着我類似的問題。

在之後的幾天裏,我和純陽對倫敦人的印象沒有絲毫改變。記得有一天突然下雨了,純陽想去圖書館避雨。剛想進門,圖書館的管理員就氣勢洶洶地走過來大喊:“GetOut!”我們着實被他的口氣嚇了一跳。當時一位中年外國遊客看到這一幕,説管理人員小氣,還一直不停地説:“Terrible!”

可是,在地鐵裏面化濃粧、不看交通指示燈就過馬路,這些對倫敦人來説再正常不過了。而那個圖書館的管理員也只不過是在例行公事,這不正表現了倫敦人嚴格遵守原理原則的良好品格嗎?我決定這樣安慰自己。現在,我和純陽要做的不是用我們固有的標準去評判這裏的人,而是應該懷着一顆悠閒恬淡的心去理解他們。畢竟在以後的80天裏,我們要在5個陌生的國度裏生活,所以,必須要趕緊和以前熟悉的事物告別了。

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讀後感 篇5

曾經看過一篇海外漂寫的文章,他説自己作為中國人在異國深受歧視,經常要冒充日本人去贏得尊重。那時的我是個毛頭憤青,恨不得把這人從網上揪出來,好好和他理論一番愛國的重要性。當我漂泊到異國,作為局外人,客觀地看到一些事實,心裏還是不能接受這種做法,但我突然理解了這種心情。

我在那些需要排隊的地方看到自顧自站到人前面的亞洲人,在那些不可以隨地扔垃圾的地方看到扔下可樂瓶的黃面孔,在那些禁止高聲喧譁的場所聽見高分貝的中國話,在那些不可以抽煙的公共場所看到煙霧繚繞的同胞們……我看到一張張白麪孔流露出厭惡的神情。那一刻,他們無需説話,我就自覺理虧。他們把那厭惡也一同給了我。

我無法告訴他們,我是守規矩的中國姑娘,我們大多數中國人懂得排隊,不隨意扔垃圾,不高聲喧譁也不在公共場合抽煙。我不能指着我的同胞對這些白麪孔説,“那是他們,不是我。”我知道他們代表着我,我只是心痛,為什麼有些人從不珍惜這種代表。在異國,每個國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行走着的教養,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塑造着異國人眼中的民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