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

拿到一首詩,我們要首先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題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註釋。對於題目,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找題眼,以題眼入手學詩就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為題眼。那麼如何抓住“月”創設情境呢?我覺得如果用上這樣的方式就很不錯——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師説:“月”在李白的詩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幾句嗎?(生背)李白有一種“明月情結”,從他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來寄託他的思念;從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時把明月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經過這一番談話,學生們漸漸進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詩題中的“月”確實給了我們一種提示。再來了解了解本詩的作者李白。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行文自然流暢,誇張綺麗,喜好喝酒,並且酒後作得一首詩,被稱為“詩仙”。學生心中想着這樣一個人物,再看題目,他會作一首什麼詩呢?瞭解了這二點,再來看詩意。謝冕先生在《詩論》中説:“我以為詩的欣賞的第一步是要讀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義。”咱們的教學用書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月”“江”,教師要激發學生看圖,積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層巒疊翠”“一葉輕舟”等詞語,並用這些詞語描述在圖中看到的景象,展開適當的想象。

欣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走進詩歌的意境,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在教學古詩時,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情境。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2

《峨眉山月歌》與《望洞庭》寫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側重於寫景《峨眉山月歌》側重於抒情。

學習《峨眉山月歌》這首詩時,我重點抓住“思”字,讓學生自學古詩,並從古詩的字詞入手,深入理解詩意,並抓住文中的兩個比喻,做到重難點突出,使學生儘快地掌握古詩內容,感悟情感,讀好詩歌,體會秋夜思人的意境,也體會28個字的詩歌包含5個地名的不着痕跡的寫法。

我首先告訴學生這是李白離開四川到外地赴任時在途中寫的。然後提出問題:你能讀讀詩,再聯繫插圖,想象李白離開時的場景嗎?

接着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展開合理的想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詩意。在討論中老師參與學習小組討論。

最後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詩歌中的文字變成鮮明的形象、生動的畫面、豐富的情感,培養提高學生感知語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時,教師在下面標示出“渝州”的位置,問學生為何這樣畫?從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義!為了讓學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這裏是“船兒走,月亮也走”孤獨的離鄉秋夜有着月兒的相送與陪伴,才能排解點思友之情。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3

拿到一首詩,我們要首先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題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註釋。對於題目,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找題眼,以題眼入手學詩就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為題眼。那麼如何抓住“月”創設情境呢?我覺得如果用上這樣的方式就很不錯——

師説:“月”在李白的詩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幾句嗎?(生背)李白有一種“明月情結”,從他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來寄託他的思念;從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時把明月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經過這一番談話,學生們漸漸進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詩題中的“月”確實給了我們一種提示。再來了解了解本詩的作者李白。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行文自然流暢,誇張綺麗,喜好喝酒,並且酒後作得一首詩,被稱為“詩仙”。學生心中想着這樣一個人物,再看題目,他會作一首什麼詩呢?瞭解了這二點,再來看詩意。謝冕先生在《詩論》中説:“我以為詩的欣賞的第一步是要讀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義。”咱們的教學用書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月”“江”,教師要激發學生看圖,積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層巒疊翠”“一葉輕舟”等詞語,並用這些詞語描述在圖中看到的景象,展開適當的想象。

欣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走進詩歌的意境,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在教學古詩時,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情境。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4

一、讀詩

出示古詩後,請學生自己讀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都讀得很有自信,有好幾位同學在朗讀時還能注意詩句中的停頓,讀得很有節奏感。

二、會意

理解古詩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説説自己讀懂了詩句中的意思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時,邊看圖邊討論,先攻破字詞的意思,再把整句詩連起來解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失為在古詩教學中的方法,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容易掌握字詞的理解,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如“半輪”一詞的解釋,學生是根據“一輪明月”遷移而來,其餘的字詞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在學完這首詩後,我問學生:“讀完這首詩,發現詩中描述的地名比較多,你能從中找出來嗎?”學生馬上低頭仔細尋找,並在書上圈劃,找到了這樣五處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很顯然,這也是這首詩中的一個亮點,詩人頻繁使用了五處地名,我們讀來卻不覺羅嗦重複,這就是“詩仙”的魅力。

三、悟情

這首詩是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乍離鄉土”時所作,難免會流露出對友人、對親人的留戀之情,學生對於這樣的情感體驗甚少,只是從“思君”這個詞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為了能讓學生的知識底藴更足一些,所以我補充了有關描寫思念朋友的詩句讓學生反覆誦讀,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孟浩然)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5

一、讀詩

出示古詩後,請學生自己讀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都讀得很有自信,有好幾位同學在朗讀時還能注意詩句中的停頓,讀得很有節奏感。

二、會意

理解古詩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説説自己讀懂了詩句中的意思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時,邊看圖邊討論,先攻破字詞的意思,再把整句詩連起來解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失為在古詩教學中的方法,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容易掌握字詞的理解,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如“半輪”一詞的解釋,學生是根據“一輪明月”遷移而來,其餘的字詞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在學完這首詩後,我問學生:“讀完這首詩,發現詩中描述的地名比較多,你能從中找出來嗎?”學生馬上低頭仔細尋找,並在書上圈劃,找到了這樣五處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很顯然,這也是這首詩中的一個亮點,詩人頻繁使用了五處地名,我們讀來卻不覺羅嗦重複,這就是“詩仙”的魅力。

三、悟情

這首詩是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乍離鄉土”時所作,難免會流露出對友人、對親人的留戀之情,學生對於這樣的情感體驗甚少,只是從“思君”這個詞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為了能讓學生的知識底藴更足一些,所以我補充了有關描寫思念朋友的詩句讓學生反覆誦讀,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孟浩然)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6

到一首詩,我們要首先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題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註釋。對於題目,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找題眼,以題眼入手學詩就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為題眼。那麼如何抓住“月”創設情境呢?我覺得如果用上這樣的方式就很不錯——

師説:“月”在李白的詩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幾句嗎?(生背)李白有一種“明月情結”,從他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來寄託他的思念;從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時把明月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經過這一番談話,學生們漸漸進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詩題中的“月”確實給了我們一種提示。再來了解了解本詩的作者李白。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行文自然流暢,誇張綺麗,喜好喝酒,並且酒後作得一首詩,被稱為“詩仙”。學生心中想着這樣一個人物,再看題目,他會作一首什麼詩呢?瞭解了這二點,再來看詩意。謝冕先生在《詩論》中説:“我以為詩的欣賞的第一步是要讀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義。”咱們的教學用書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月”“江”,教師要激發學生看圖,積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層巒疊翠”“一葉輕舟”等詞語,並用這些詞語描述在圖中看到的景象,展開適當的想象。

欣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走進詩歌的意境,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在教學古詩時,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情境。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7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的這首“峨眉山月歌”以前我並不熟悉。備課時,我就在想,為什麼編者會選擇李 白的這首詩為學生學習的版本呢?之後,我翻閲了“唐詩鑑賞”這本字典,瞭解到本詩短短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12個字,是唐詩中絕無僅有的。並且, 這5處地名在詩句中的位置也不同,詩人寫作詩歌時巧妙地把它們融合在了詩句的各個部分,實在令人佩服。再從詩的整體來看,短短四行字,卻給讀者展示了從四 川清溪到長江三峽的千里出遊圖,其磅礴氣勢也令人折服。

於是在課堂上我就抓住了這兩點來進行教學。

首先是解題,“峨眉山月歌”這個詩題中“峨眉山”是地名,“月”指月亮,“歌”是詩歌,即這是一首寫峨眉山月亮的詩歌。

接 着,我告訴同學本詩短短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12個字,是唐詩中絕無僅有的,要求同學自由讀古詩,找出這5處地名來。5處地名找出來以後,

學生對 這首詩的理解略有所悟,但此時若放手讓他們自己來讀懂詩意對於半數同學來説還是有困難的。因此,第二步,我就要求學生再讀古詩,試着解釋詩意,遇到困難可 以提出來。果然,學生對詩句中倒裝的寫法不明白,這“半輪秋”成了首當其衝的難題,在老師提醒“半輪是用來修飾月亮的”後,學生才弄明白了詩句第一行的意 思。在此,我結合半輪月,配以簡筆畫介紹了上弦月、下弦月,瞭解了詩人出遊的大致時間。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從字面解釋並不難,主要是學生得發揮自己的想象,並結合生活中人在動景物跟着動的生活經驗才可以充分感受到此句的精當。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兩行只要明白“發、君、下”的意思,詩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了 解了古詩的大意,第三遍品讀古詩的要求是根據整首古詩的理解寫出李白的出遊路線。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品讀中在腦海中展現出這幅千里出遊圖來。或許是因為對詩 句理解不透徹,或許是因為平時很少看地圖,對此線路缺少了解,這條“清溪到峨眉山到平羌江到渝州到三峽”的線路圖出錯的同學很多,特別是渝州和三峽的次 序,大部分同學給換了位置。我立即想辦法補救,以講台為“清溪”要到“三峽”去,以次明瞭“三峽”是最終目的地。教室的一過道為平羌江,我順江而下,向後 看,看到了峨眉山,看到了那半輪秋月,前面不遠我將要到達的地方是“渝州”。學生對這樣形象的説法更能接受。

最後,在有節奏地朗讀故事的基礎上還留有一點時間給學生反覆吟誦古詩,形成積累。

原本在教學設計中還有讓學生結合書上的畫面以山月為題説一段話的訓練,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欣賞水平限制了這個訓練,難以完成美的欣賞與創造,只有以教師語言給予補充,此教學設計得再思改進。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8

今天我教學了古詩兩首的《峨眉山月歌》,昨天晚上就開始了思考這堂課了,為了突破枯燥的古詩教學,我嘗試採用了任務驅動法。

上課一開始必要的導入之後,我就提出了要求:今天這節課後的任務就是把這首詩歌改編成一個故事!看得出許多學生都有點畏難的表情,但是礙於我的“虎威”也只是張張驚訝的嘴而已。

既然覺得有難度就好了——有壓力才有動力!接下來我就發問了,同學們都感到有難度,你們覺得難在哪裏?提出來説説!這下子,他們提出的問題就成了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了,聽得也認真多了!而許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每當一行詩歌的重點、難點突破了,我就讓學生來説説這一句的意思。我此舉的目的:一是真要聽聽他們會説了沒有;二是沒有舉手的人要麼沒有聽課,要麼還有問題,乘機發難(哈哈哈!我覺得我有點陰險的!)雙重壓力之下,我覺得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加主動了!

而在討論中,老師的巡視也應該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參與學習小組討論,安排小組代言。今天我就參與了一個小組的討論,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跟他們交流,並讓他們幫我代言。

今天連上兩節課下來,大家好像都沒有累得感覺,今天的教學應該是成功的

課堂教學大方向上,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細節上耍耍陰謀也無妨!

教學之後,我又跟師傅教科室夏炎潔主任交流了,交流中,我們對情景教學和日常能力教學的矛盾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能夠像特級教師那樣把技能訓練和情景教學結合在一起還真的不容易!這將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標!

今天開始我對劉一洲、楊開來等人開始了“絕對板臉”制度,同時輔之以談心制度,效果還挺靈的。當然看着這些“活寶”,心裏還是挺想笑的,強忍着還真有些難過!呵呵!不過能制服他們就要這樣!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9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的這首“峨眉山月歌”以前我並不熟悉。備課時,我就在想,為什麼編者會選擇李 白的這首詩為學生學習的版本呢?之後,我翻閲了“唐詩鑑賞”這本字典,瞭解到本詩短短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12個字,是唐詩中絕無僅有的。並且, 這5處地名在詩句中的位置也不同,詩人寫作詩歌時巧妙地把它們融合在了詩句的各個部分,實在令人佩服。再從詩的整體來看,短短四行字,卻給讀者展示了從四 川清溪到長江三峽的千里出遊圖,其磅礴氣勢也令人折服。

於是在課堂上我就抓住了這兩點來進行教學。

首先是解題,“峨眉山月歌”這個詩題中“峨眉山”是地名,“月”指月亮,“歌”是詩歌,即這是一首寫峨眉山月亮的詩歌。

接 着,我告訴同學本詩短短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12個字,是唐詩中絕無僅有的,要求同學自由讀古詩,找出這5處地名來。5處地名找出來以後,

學生對 這首詩的理解略有所悟,但此時若放手讓他們自己來讀懂詩意對於半數同學來説還是有困難的。因此,第二步,我就要求學生再讀古詩,試着解釋詩意,遇到困難可 以提出來。果然,學生對詩句中倒裝的寫法不明白,這“半輪秋”成了首當其衝的難題,在老師提醒“半輪是用來修飾月亮的”後,學生才弄明白了詩句第一行的意 思。在此,我結合半輪月,配以簡筆畫介紹了上弦月、下弦月,瞭解了詩人出遊的大致時間。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從字面解釋並不難,主要是學生得發揮自己的想象,並結合生活中人在動景物跟着動的生活經驗才可以充分感受到此句的精當。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兩行只要明白“發、君、下”的意思,詩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了 解了古詩的大意,第三遍品讀古詩的要求是根據整首古詩的理解寫出李白的出遊路線。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品讀中在腦海中展現出這幅千里出遊圖來。或許是因為對詩 句理解不透徹,或許是因為平時很少看地圖,對此線路缺少了解,這條“清溪到峨眉山到平羌江到渝州到三峽”的線路圖出錯的同學很多,特別是渝州和三峽的次 序,大部分同學給換了位置。我立即想辦法補救,以講台為“清溪”要到“三峽”去,以次明瞭“三峽”是最終目的地。教室的一過道為平羌江,我順江而下,向後 看,看到了峨眉山,看到了那半輪秋月,前面不遠我將要到達的地方是“渝州”。學生對這樣形象的説法更能接受。

最後,在有節奏地朗讀故事的基礎上還留有一點時間給學生反覆吟誦古詩,形成積累。

原本在教學設計中還有讓學生結合書上的畫面以山月為題説一段話的訓練,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欣賞水平限制了這個訓練,難以完成美的欣賞與創造,只有以教師語言給予補充,此教學設計得再思改進。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0

到一首詩,我們要首先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題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註釋。對於題目,我們可以教會孩子找題眼,以題眼入手學詩就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為題眼。那麼如何抓住“月”創設情境呢?我覺得如果用上這樣的方式就很不錯——

師説:“月”在李白的詩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幾句嗎?(生背)李白有一種“明月情結”,從他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來寄託他的思念;從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時把明月當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經過這一番談話,學生們漸漸進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詩題中的“月”確實給了我們一種提示。再來了解了解本詩的作者李白。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行文自然流暢,誇張綺麗,喜好喝酒,並且酒後作得一首詩,被稱為“詩仙”。學生心中想着這樣一個人物,再看題目,他會作一首什麼詩呢?瞭解了這二點,再來看詩意。謝冕先生在《詩論》中説:“我以為詩的欣賞的第一步是要讀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義。”咱們的教學用書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月”“江”,教師要激發學生看圖,積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層巒疊翠”“一葉輕舟”等詞語,並用這些詞語描述在圖中看到的景象,展開適當的想象。

欣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走進詩歌的意境,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應該多多思考,在教學古詩時,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情境。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1

教學中加強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朗讀訓練也是本課教學的重中之中。在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讀三隻小螃蟹的語言,不僅要讀出他們的可愛,還要讀出他們愛動腦筋、善於思考的學習態度。這樣層層點撥,學生慢慢就讀出味來了,也能體會他們不同的心情,讀出恰當的語氣。

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學習課文,帶着問題,展開想象,教師以教材為載體,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沒有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灌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自己去閲讀,去感悟,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我在指導學生朗讀後,啟發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我站在大海邊上,我想大海那邊是____?”……

但是在這個教學環節上,學生受課件影響思路沒有打開,侷限在“大海那邊是鳥”這類答案上。我在教學過程中沒用進行相應的引導,成為我的遺憾之處。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2

《滿井遊記》是文言文單元的一篇遊記本文描寫了早春二月作者遊覽京郊滿井的景色以及作者出遊時喜悦的心情,既做到傳山水景物之神,又處處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可以説是遊記的典範本文文字簡練,描寫生動,尤其是獨特的比喻,更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詩情畫意

本文教學我採取讓學生在第一課時自讀課文並解釋課文、朗讀課文等內容;在第二課時分析課文,如:作者描寫了哪些景色?是採用什麼方法來寫的?景物有哪些特點?等內容,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自主分析課文的方法

關於文言文的教學,我個人認為既要選擇性地繼承傳統的教學方法,又要有所創新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讀、議、析在讀中訓練語感,培養語感後來議,在議中析,逐層深入

有關文中的“山、水”的描寫,作者用了兩個精妙的比喻,但這兩個比喻較難懂我請同學聯繫他們在物理課上所學的“光的反射”知識來分析“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這個比喻句,使學生形成正確認識順理成章 我在上課過程中能夠自如地引導學生,且與學生深入交談,學生又能夠有自己的不同見解並願意拿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把作業佈置給學生,這又體現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民主性。

我個人認為這堂課的亮點,在於教學設計上有講究,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有三個:

第一,突現語言積累。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內容中最為重要的積累之一。成塊成段成篇的語言材料的讀背識記,對學生尤為重要,因為它們是語言運用的借鑑和模式。本設計從教學內容看,指導學生讀背課文是語言積累,指導學生清理課文中的四字寫景詞語是語言積累,讓學生回憶、聯想原來學過的內容,集聚精美的詞語板塊,也是語言積累。全課教學要點突出,教學內容豐滿。

第二,巧妙利用課文。本設計自然而巧妙的地方是將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牽引出大量的寫景詞語。這裏面有一個重要的課文因素就是:《滿井遊記》是全套教材中最後一篇文言寫景文,它又有很多寫景的四字短語,利用它來進行遷移,進行牽引,既有利於上新課,又有利於複習;既有利於“知新”,又有利於“温故”;既有豐富的教學內容,又有充足的課中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非本課莫屬。

第三,鋪設美感氛圍。從內在的教學美感看,這個教學設計有着明晰的層次之美。全課的教學由兩個大的層次構成,兩大層之中又各有小層,甚至於分解在第一大層中的朗讀訓練都有層層遞進的訓練要求。從外在的教學美感看,課文教學在重要的環節處注意突出“美”對學生的薰陶感染。如請同學們在評析的基礎之上用帶“美”字的文句概括介紹課文內容,如指導學生大量聚集寫景的精美詞語等。

在這節課上,我也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在“議”的這個環節當中,我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深入,結果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夠透徹,生成的問題並不多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注意這些細節的,繼續努力探索教學方法,使自己做得更好!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3

《秋遊》是本冊書繼識字後面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近階段的重點工作的需求,我將先前設計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調整:

一是導入部分,不以教師的激情描述和指導看圖導入,而是利用複習成語作為課的入口。複習完跟秋天有關的四條成語後問學生:“在你腦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學生有的説:“我腦中的秋天很美麗!”有的説:“秋天是金色的。”此時,學生對秋天的印象還比較侷限,只停留在很膚淺的視覺感官上,而對於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以及秋天給小朋友們帶來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歡樂,他們還沒有深切地感受。我順勢將話題一轉:“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也許你能找到更多不同的感受。請大家把眼睛閉上,到達那裏再睜開眼來。”這樣,課文插圖被自然地出示出來,也將課引入了新課。

二是對圖的利用稍作簡化。在這裏,圖主要用作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睜眼時進入一個全新的美麗環境中,然後讓他們簡單描述看到的景物,對環境作整體感知,靠近課文內容。而對圖的詳細觀察和述説放在第二課時,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起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三是將課堂的重點轉向學生常規的訓練。課堂常規是學習活動的基石,“制度保證質量”,在今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使學生常規訓練達到集體晨會上所宣讀的“十五條標準”那種水平,任務還是很艱鉅的,在每天的每一節課中都不能放鬆。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慾望和過程還是清晰可見的,而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使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但課堂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如: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可充裕些,常規訓練時方式比較僵硬等等。值得思考的是:短期內如何更有效地養成十五項常規習慣?何種方式方法能訓練中競爭的積極現象?如何連貫訓練常規過程中學生學的情感線和教師教的情感線?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4

《彩色牛奶》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活動,這節語言課有兩個目標,分別是:1.理解故事中有關“彩色牛奶”的變化過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2.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徵,嘗試根據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表達“變”的過程。

這個活動共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變”的過程。第三個環節是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變”的神奇和有趣。第四個環節是遊戲“餵奶牛吃蔬菜”嘗試仿編故事情節。第一個環節中通過提問你認識嗎?他有什麼本領?這頭奶牛神奇在什麼地方,引起幼兒的興趣。但是前期經驗準備不夠,導致幼兒覺得奶牛能擠出奶是神奇的地方,因而沒有關注到牛奶顏色的不同。第二個環節,主要是請幼兒分段欣賞故事,為下面的創編做準備,同樣也是為了達到目標一:理解故事中有關“彩色牛奶”的變化過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在這個環節中小朋友們看的時候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注意力也很好,很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很樂於動腦筋。但位子安排似乎欠妥當,有幾個小朋友看不見,因此就站了起來,有幾個乾脆走神,效果不是很好,但這頭奶牛的神奇和有趣小朋友還是感受到了。第三個環節完整欣賞故事。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對故事有個完整性的理解,並嘗試跟着一起説説,回憶第二個環節中的“彩色牛奶”的變化過程。可是在正式進行的時候,我發現這樣的設計對幼兒來説有些難度,部分幼兒根本跟不上flash的語速,以至於幼兒説的少了。第四個環節是遊戲“餵奶牛吃蔬菜”,嘗試用故事中的句式結構仿編,是為了達成目標二: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徵,嘗試根據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表達“變”的過程。由於幼兒的前期經驗不足,蔬菜圖片有限,不足以豐富幼兒的認知要求。在這個環節的材料準備不夠充分,如蔬菜圖片是由課件呈現,而動物圖片是掛在黑板上的,因而體現不出“喂”的過程。或者改成全部由課件呈現,完善課件製作,體現“喂”的過程,或者改成每個幼兒都能選擇一張蔬菜圖片,進行餵奶牛吃並嘗試仿編句式結構。

語言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幼兒説,如果老師準備的材料不夠充分幼兒覺得沒什麼可以玩的,會讓幼兒覺得很沒意思,不感興趣,但是如果幼兒的前期經驗也不夠充分的話,也會失去説的機會,也同樣會讓幼兒無話可説。這個問題是以後的語言課中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通過了這個活動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訓,同時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學到了一些語言課的技巧。

峨眉山月歌教學反思 篇15

《蝙蝠和雷達》主要講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經過反覆實驗和研究,證明蝙蝠夜間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文章的脈絡非常清晰,是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去寫的。而且,本篇課文文字淺顯易懂。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閲讀中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激發學生閲讀科普文章的興趣,拓寬視野。因此,我在教學中刪繁就簡,將教學目標定位為讀懂課文內容,弄明白雷達和蝙蝠之間的關係即可。反思我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 課題質疑,引發探究。

古人云:學貴有疑,有疑則有進。小疑小進,大疑大進。在課堂開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圖片和雷達的圖片,並請學生説説自己對蝙蝠和雷達的瞭解。學生課前已經預習,很快便説出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而雷達是人類發明的探測儀器,學生答後我再質疑:一個是動物,一個是科技產品,課題用“和”字連接是為什麼呢?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繫呢?有疑是探究學習的開始,一下子學生的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將學生的學習思維置於一定的情景中,學生樂於參與,興趣濃厚,也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繼而引導學生在文中尋找關於描寫蝙蝠和雷達的句子,為概括全文內容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課前,我加強了預習指導,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中,我設計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麼,並完成表格。在閲讀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達探路方法後,我又讓學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擺一擺整個過程,激發了學生閲讀文章的興趣,同時我又指幾名名上台分別介紹三個試驗過程,讓他們在眾人面前勇於展現自我。通過活動,學生在玩中學,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識,瞭解了蝙蝠和雷達探路方法,而且使學生得到了主動和諧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