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晨訓有文采的發言稿5分鐘(精選3篇)

新鮮出爐的晨訓有文采的發言稿5分鐘 篇1

大自然的一天,從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開始,而洪洞農信人的一天,從伴隨我們成長的晨會開始。

新鮮出爐的晨訓有文采的發言稿5分鐘(精選3篇)

晨會中有一個環節叫晨會分享,也是大家最喜歡的一個環節,我們從中得到了工作感悟,人生感悟。

記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分享了前台櫃員趣事。有位老人來辦理存單銷户業務,正好是950,櫃員想湊個整數給他,就問“老伯,你有50嗎?”老人家先是一愣,然後笑着説:“小姑娘,我都60了,大孫子都抱上了。。。。。。”。如果在平時,我們也許就當個笑話聽聽罷了,但在晨會上,作為一名前台櫃員,我不禁思索,我每天也要與客户進行交流,那我説出的話會有歧義嗎?客户能明白我的意思嗎?我還需要從哪些方面改進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通過晨會不斷的進步。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故事,20__年的時候我接受了我人生當中的第一份工作,上班沒多久因為肚子疼就了假,這一請就是兩個月,我到底怎麼了,家人帶着我跑遍了洪洞、趙城所有的醫院,有的説是闌尾炎,反正沒有一個能説清楚的地方,又去了臨汾市人民醫院,那裏的醫生説必須手術,一聽要手術我媽就哭着狠狠的罵我,罵我不爭氣,我當時特別不理解我媽為什麼這麼對我,我跟着我媽哭了起來,我兩一起哭。就這樣輸液,吃藥,看病每天陪伴着我,有個醫生説就算做了手術也活不過五年,當時我並不知道,我只是看到他們每天偷偷的抹眼淚,有一天我姨終於忍不住了,嘶聲裂肺地放聲大哭,我的內心充滿恐懼,用極小極小的哭泣聲問道:姨,我到底怎麼了。我姨沒有回答。於是我不敢再問。後來又去了太原第三醫院,在我看來那是一個充滿死亡的地方啊,那一天我幾乎想了所有的可能,也想了我所有的依依不捨,我的親人,我的朋友,再見了,我的長髮,我的漂亮衣服,永別了,那個時候我絕望了,我在想我最後一件事情應該做點啥,那一天我感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還有好多話沒有説,很高興大家看到現在的我,想必大家都猜出來了,對 是誤診,誤診竟然讓我給遇上了,讓我從死亡的邊緣繞了一圈。是這件事情讓我學會了珍惜,珍惜生活,珍惜工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晨會是激勵士氣的“精神早餐”。當大家面對面地大聲説出“早上好”時,我倍感榮幸自己是洪洞農信的一員;同事對我豎起大拇指時,我越發覺得自己是巍峨的高山,是奔騰的江河,是展翅的雄鷹。

時鐘又轉到了早上7:30,女士們繫好你的絲巾。戴上你的頭花,男士們繫好你的領帶,整理好着裝,開始晨會,我們繼續分享。

新鮮出爐的晨訓有文采的發言稿5分鐘 篇2

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軍營,就要穿着沒有領花肩章的衣服融入茫茫人海之中,平凡的如同一顆沙礫。但是那種經歷過軍營生活的人特有的忠誠、執著、勇敢以及忍耐,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正是這份軍營生活的饋贈,使你們在風浪中不退縮,在艱難中不止步,在挫折和考驗面前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來面對生活。同學們,有這種無與倫比的優勢陪伴,你們還怕什麼呢?一條撒滿陽光的人生大道,正從綠色的軍營中向前延坤……

離別

歲月的風吹散了一樹的秋天,飄零的落葉,枯萎地黃去。我總擔心冰涼的秋風,吹散那日記本的頁碼。離開軍營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把思念鎖進分別的日子裏,三十幾天的軍旅生涯,心裏有太多的割捨不下的東西,説走就走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本就聚散無常。

我會懷念這神聖的熱土,我會思念這綠色的軍營,我會牢記教官的教誨!我應該感謝生命的選擇,感謝這片綠洲選擇了我年輕的生命。艱苦的訓練,給了我鋼鐵般的意志;嚴明的紀律,使我對生活擁有了許多執著。一份錘鍊,一份收穫。我學會了用青春去體驗直線加方塊的生活,學會了剛毅、勇敢和堅強。一段軍營的歷史,匯成了一段永遠不能被代替的歲月,隨着光陰的流逝,希望一定會在綠色的海洋中茁壯成長。我會牢記這一個月的刻骨銘心的經歷,去開創自己燦爛的明天。

默默地與軍營作別,夕陽西下,夢和思念一起回故鄉。送一縷陽光,在這落葉凋零的日子,我的心不再孤單。青春在我們的手中,而我們是軍營迸發的火花;青春在我們的腳下,我們點燃生命的理想,讓年輕的汗水變成一個個真實的希望。

我終歸要走的,當軍營的營房在視野中逐漸遠去的時候,我的眼睛也會變得濕潤而模糊。我在想,這裏的一切已經連同我的心情一起移上了畫布,這將讓我感動一輩子。一段當兵的歷史,成就了士兵老博大的情懷,而我們軍營的歷程,完成了一次思想的昇華!軍歌是我們心底無悔的戀歌,軍號是我閃不息進取的旋律,軍營告訴我們:只要默默孕育,生命總有輝煌的時候!

傷逝

時光荏苒,秋已經走得很深很深了,就要離開軍營了,這也許是我寒窗生涯中最後一次軍訓了。起風了,風捲起一片片落葉,這落葉滋生着一種離別的情緒,將秋的氣息,反覆提煉成血液的濃度,滲透在每個人的心裏。於是,在深秋淡泊風景裏,我們走過留下的歲月,成為這個季節的里程碑,伴隨着最後一場秋雨鎖進記憶的深處。

一個月的軍營生活是那麼的漫長,讓我們這羣嬌慣的孩子吃盡了苦頭;一個月的軍旅生涯又是那麼的短暫,我們綠色之夢的翅膀剛剛展開就要收回!離別的日子近了,我害怕離別,怕面對那分別的場面,怕看到人臉上強擠的笑容和眸子深處隱藏的憂傷!每到這個時候,我的情感都將受到一次折磨。

我問那山:你們從我眼際消失的一刻是否意味着永遠的失去?

山曰:既然無法超越擁有與失去的束縛,又何苦等待沒有答案的迴音;既然無法擺脱瞬間與永恆的桎梏,又何苦追尋無法統一的標準?

“浮雲一別後,滴水十年間”。走在寂寞的大山下,成羣成羣的鳥兒雕琢着我的孤單。既然無法迴避離別,就學會接受吧——接受實實在在的生活。只有坦然接受,勇於拼搏,才能獲取人生的真諦。就讓那遠去的風景挾着無法企及的美麗引誘着我們不斷的去追求生命的奇蹟吧!

一個從未經歷痛楚的人,必然會對幸福缺少判斷力。

我不敢妄言自己的是個經歷過痛楚的人,然而歲月一直在消逝,生活從來不肯讓我們活的圓滿而無缺憾。但是請你相信,一個經歷過軍營生活磨礪的人,即使面對風雨的肆虐,我都迎接着陽光;即便泥土是痛苦,我都生長出歡樂。

我執著於在青翠的夢裏,看雄鷹搏擊長空,感受霜去寒來。儘管陽光不能定格在我的臉上,我的呼吸卻會在黑暗中發出響亮的聲響,於是我相信這段軍旅生涯必將成為我人生中最美麗的珍藏。歲月易逝,青春易老,往事若雲煙,寫一段文,留於清風,獻給軍營!

新鮮出爐的晨訓有文采的發言稿5分鐘 篇3

各位領導、同志們:

為貫徹落實_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決定實施“20_計劃”。今天,兩部聯合召開“20_計劃”啟動實施電視電話會議。這既是一個宣傳動員會議,更是一個工作部署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下面,我談幾點意見。

一、深刻領會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

_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指出:“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提高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長效機制,鼓勵重點建設高校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擴大開放的橋頭堡。”這對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目標和新要求。

(一)體制機制改革是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動力

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需要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把深化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核心動力。“20_計劃”正是秉承了改革的宗旨,改變了以往“工程”和“項目”的思路與模式,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提出了八個方面綜合改革的任務,致力於將高校體制機制改革從單一、局部的改革引入到系統、全面的改革,實現高校創新方式的根本轉變。

(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是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

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十多年的實踐,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必須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道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先進性與優越性,集中優勢力量和優質資源協同創新,逐步形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辦學模式,重點研究和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

(三)協同創新是高校創新能力提升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方面、各種類型的創新力量不斷髮展,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產業以及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傳統體制下,重複、分散、封閉、低效的問題日益突出。國家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已經不再是某一個體、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孤立發展,而是迫切需要突破各類創新力量的體制機制壁壘,形成協同共進、整體發展的新局面。

近年來,財政部、教育部圍繞推動高校科研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試點工作。比如,在科學前沿領域,會同科技部開展了“清華、北大生命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在面向行業產業方面,在湖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等開展了“產學研用”合作創新改革試點;與此同時,有關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從區域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探索性地開展了工業研究院、產業研究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區域創新模式實踐。這些試點不僅推動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也極大地促進了高校與高校、高校與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以及高校與地方的協同創新,為“20_計劃”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與借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準確把握“20_計劃”的特點和要求

“20_計劃”堅持“需求導向、全面開放、深度融合、創新引領”的基本原則,以“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為根本出發點,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通過開展協同創新,實現高校創新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提升高校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計劃貫穿着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契合了國家經濟、社會、科技、教育發展的現實需求,與現有的單項的“項目”、“基地”、“工程”等有着明顯的區別。因此,必須準確把握計劃的特點和要求,找準切入點,提高執行力,切實增強協同創新的有效性。

(一)凝練主題,轉變方式,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20_計劃”重在打造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模式平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育發展項目、科研課題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它實際上是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把已有的創新模式、資源和要素,按照協同創新的理念打通、串接、凝練、提升,並探索出新機制、新模式。“20_計劃”的實施必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問題的來源必須是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行業、產業、地方的重大需求;問題的方向必須有較強的針對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問題的不僅要體現多學科的交叉融合,還要充分發揮高校的特色與優勢。在此基礎上,高校要從創新導向、組織管理方式、創新要素匯聚形式、政策環境、評價機制等方面,切實轉變創新方式,採取系統性的、實質性的體制機制改革措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同創新。這也是今後對協同創新中心評審認定、績效評價的重點內容。

(二)把握好“20_計劃”與“985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關係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11工程”和“20_計劃”,都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不同歷史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各有側重、彼此促進、共同發展,是統一的有機整體。“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和“211工程”重在學科、人才、平台等創新要素,重在高校內部建設。“20_計劃”則重在高校體制機制改革,重在推動高校與外部創新力量之間的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985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實施,為“20_計劃”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20_計劃”的實施將更好地提升“985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實施效果,進一步釋放現有創新要素的能量。

(三)把握好“20_計劃”同國家和地方各類科技計劃的關係

“20_計劃”不是一個科研項目,也不是單純的“基地”建設。核心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構建更加有利於承擔和完成國家和地方重大任務的協同創新模式與平台,實現創新方式的根本轉變。因此,具備完成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等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和水平,並實際承擔了相關的重大科研任務,是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的前提與基礎,是協同創新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與保障,也是檢驗協同創新成效的重要標準。協同創新中心應當堅持“動態、多元、融合、持續”的原則;中心的工作方向應根據需求的改變進行動態調整;中心的研究人員來源於多個單位,實現“流動不調動”;中心的建設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條件,廣泛吸納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四)從緊從嚴,穩步推進

“20_計劃”是一個新事物。如何實質性地推進高校體制機制改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同創新,還面臨很大的挑戰,確實有一個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今年是“20_計劃”實施的第一年。“萬事開頭難”,更何況這樣一個充滿改革精神、具有重大意義的系統工程。因此,“20_計劃”的實施必須在高標準的基礎上,堅持“從緊從嚴、擇優擇強、寧缺毋濫、示範推進”的原則。今年的開局工作尤為關鍵,要開好頭、起好步,就要高標準、嚴要求,選出那些真正符合條件、確實成效顯著的“樣板”和“典範”,為下一步更好地推進“20_計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創新支持方式,推動“20_計劃”順利實施

既然“20_計劃”重在體制機制改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展項目、科研項目、建設項目,那麼在支持方式上與其他“計劃”也是大不相同的,需要我們轉變以往的支持思路,創新支持的方式,更好地推動高校協同創新的開展。

(一)切實轉變支持思路

“20_計劃”的核心是通過改革,打造協同創新機制,提升高校創新能力。因此,對“20_計劃”的支持,實質上是對改革的支持,對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的支持。既有必要的資金支持,也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時,“20_計劃”還要求對現有的創新模式、資源和要素,用協同創新的理念和方式,進行整合、融合、貫通,改變“重複、分散、封閉、低效”的狀況。從資源角度講,既有存量資源又有增量資源,既有政府資源也有其他方面的資源,政府資源中包括現有的“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各類科技計劃等資源。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主要是對改革的支持,對高校現有各類資源優化整合、融合、貫通工作的支持。因此,是一種引導性或獎勵性的支持。高校建立起協同創新的機制,增強了創新的能力,取得各類資源的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二)明確財政支持重點

為大力推進高校協同創新的開展,充分發揮引導和激勵作用,中央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對經批准認定的“20_協同創新中心”,給予引導性或獎勵性支持。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安排,將體現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保持相對穩定。通過改革來打造協同創新機制,一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新機制也需要持續運行。因此,中央財政的支持儘管是引導性或獎勵性的,但不是一次性的,將視協同機制建立情況給予持續支持,至少在一定的時期內是穩定性的。支持的具體額度,也不打算簡單地採取由各高校“漫天申報”的方式,而是要依照“20_計劃”的特點和要求,以及各高校的實際,通過制定相關的標準或比例來確定。

二是明確支出範圍。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協同創新中心開展協同創新活動和協同創新機制管理運行直接相關的開支,不是科研課題經費,也不是工程建設經費。具體用途主要包括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國內交流、日常運行管理等,不得用於與協同創新中心無關的支出。

三是賦予自主權限。在符合財政部、教育部規定的範圍內,高校將擁有較為充分的資金使用自主權,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用途,以真正激發協同創新的內生動力,為體制機制改革留出空間。

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的有關問題,財政部、教育部將制定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作出規定。

(三)切實加強經費管理

在財政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同時,用好管好財政教育經費,日益成為中央領導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20_計劃”層次高、影響大、社會關注度高,更要注重用好管好財政資金,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及有關方面要嚴格執行國家財政資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財經紀律,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安全、有效,確保“20_計劃”順利實施。財政部、教育部將加強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中央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將作為協同創新中心年度檢查和階段評估的重要依據。凡發生違規使用財政資金的高校,財政部將根據情況採取通報、扣減經費等措施。

同志們,“20_計劃”的實施,秉承科學發展理念,順應時代改革要求,必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全面把握“20_計劃”的精神內涵,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真正肩負起協同創新的時代重任,切實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實現高校創新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努力為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