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通用12篇)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

我細細品味着冰心奶奶寫的著作——《小桔燈》,着實被文中那樸實的小姑娘的善良打動了。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通用12篇)

《小桔燈》主要描述了在一個春節的下午,冰心去重慶郊外看望一位朋友。碰巧她朋友不在,於是冰心在她那簡陋的鄉村小屋中等待。突然,門開了,一位小姑娘走了進來,原來是她媽媽吐了許多血,她要來打電話找大夫,她告訴冰心:她家住在山窩那棵大黃果樹下面。黃昏時分,冰心的朋友仍然沒有回來,冰心便想去探望一下那位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媽媽。冰心便買了幾個大紅桔子,來到了她家。小姑娘告訴冰心:大夫已經來過了,而且明早還要來,她媽媽也好多了。冰心便放心了。冰心拿出那幾只大紅桔子,小姑娘沒有做聲,只是伸手拿過一個最大的桔子來,用小刀削去最上面的一段皮,然後又把它做成了以只小桔碗,等冰心要走時,她有用大針、竹棍和蠟頭,做成了一個小桔燈。

最後,小姑娘把桔燈遞給冰心時的一句話,我特別難忘:“天黑了,路滑,這盞小桔燈照你上山吧!”

多美好的心,多善良的小姑娘呀!她的爸爸因為幾個學生被當作共產黨抓走了,他隨後也失蹤了。面對生活,這位小姑娘仍然鎮定、勇敢、樂觀,而且心地善良,處處為他人着想。

我被小姑娘美好的心靈感動了,也被冰心奶奶那美妙的文字所吸引了。我想,這小巧的桔燈,可能成為了冰心奶奶的“心上明燈”吧。

如果人們也能有這位小姑娘的善良、樂觀、勇敢、鎮定的話,那這個星球將成為一個美好、幸福的星球!這盞實在照不了多遠的小桔燈,在小姑娘的種.種精神的照耀下,驅散了冰心眼前的黑暗,成為了她的“心上明燈”。

哦,這盞桔燈,似乎也成了我照耀前程,使我變得樂觀、勇敢、鎮定的“明燈”!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2

我很喜歡冰心老人的散文和小説,昨夜我臨睡前又拿起了一本她的短篇小説集翻看,《小桔燈》引入了我的眼簾。

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夕,作者一次訪友時的偶遇。作者的朋友不在家,在等待朋友的時候,遇到一位面容蒼白、身體瘦弱的-歲的小女孩來朋友家的樓道上打電話,説她媽媽又吐了好多血,要打電話請大夫來給媽媽看病。那天正是大年三十,時值寒冬臘月,但她只穿着一身破舊的衣褲,凍的嘴脣發紫。作者頓起憐憫之心,就上前與她交談並幫她打了電話。

無聊地等待朋友的時候,作者忽然萌發想去探望那個小姑娘和她母親的想法,就買了幾個大紅桔子到了小姑娘家。看到小姑娘的媽媽睡在牀上,被頭上有斑斑的血跡。門邊的小炭爐上的小沙鍋裏煮着她和媽媽的年夜飯——紅薯稀飯。小姑娘很懂事,她細心地剝開橘子,掏出裏面的桔瓣放在媽媽的枕邊。隨後又拿出針線,一邊靈巧地製做着小桔燈一邊告訴作者:“我的爸爸外出了,不過我的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媽的病就會好了,我們大家都會好了······”當作者起身走的時候,小姑娘點亮了那盞別緻的小桔燈遞給作者,小姑”的一舉一動都讓作者感動。作者的朋友告訴她,小女孩的爸爸是共產黨,遭國民黨迫害生死不明,和她相依為命的母親又得了肺癆,生命危在旦夕,她們孃兒倆很可憐。

合上書,我躺在牀上,眼睛雖然閉着休息了,可是我的大腦卻一絲一毫也沒有閒着。

文中的“小姑娘”自己還是個孩子,就要照顧重病中的媽媽,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可憐的母女倆幾乎是生活在絕望中。但是從小姑娘的動作中,我看到了她的孝順、懂事;從她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她的鎮定、勇敢和樂觀;從她的行為中,我看到的全都是她對未來的希望。因為在她弱小的心靈裏,只希望爸爸早日回家,她認為只要爸爸回來了,自己相依為命的媽媽就會好起來,他們的日子就會過的好起來了。

我和“小姑娘”的年齡差不多,但她比我懂事多了。我們生長的年代和環境不同,她生長在舊中國,是在無任何保護的逆境下求生存。我生長在新中國,在眾愛的包圍下衣食無憂、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曾在電影電視中看到過那個年代的一些人和事,但還是無法接受“小姑娘”一家悲慘的命運。靜心地閲讀《小桔燈》,作者筆下柔弱的“小姑娘”的生活,幾乎是看不到什麼希望,但她在絕望中還滿懷着希望,憧憬着美好生活的到來。儘管她的希望,就像小桔燈發出那渺小的光亮一樣微乎其微,但她還是義無反顧、依然絕然地希望着、堅信着自己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

想着想着,我的眼睛模糊、濕潤了。可愛又可憐的“小姑娘”一家的遭遇,讓我的心隱隱作痛,同時,我又被“小姑娘”執著、堅定、永不放棄希望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動。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3

一盞透着朦朧的桔紅光芒的小桔燈,一鍋熱氣騰騰的紅薯稀飯,一個鎮定、樂觀的小姑娘……這是我讀完冰心奶奶的《小桔燈》這篇文章後,腦海裏一直迴旋的畫面。

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位貧苦女孩,在父親被抓,母親重病的艱難生活中,鎮定、樂觀地面對生活,向身邊的人傳遞着温暖和光明。

小姑娘鎮定、堅強。她小小一人,撐起了整個家庭,當同齡人在父母的呵護下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時,而這位小姑娘卻獨自撐起這個家。在艱苦的環境中她沒有哭鼻子,沒有驚恐,沒有感到無助。對於這麼一個小孩來説,她是多麼的不易呀!小小一人獨自上山請醫生,照顧媽媽,安排生活……在她的行為裏,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她內心的那份冷靜,鎮定。我想,在她的心目中肯定有一縷那朦朧的充滿希望的光。

在如此艱苦的生活中,小女孩仍能樂觀面對生活。在面對作者的問題時,她不失望、不悲痛,不叫苦連天,反而堅定並樂觀地回答作者的問題——“我們大家也都好了”她不僅鼓勵自己,也同時在鼓勵作者,在鼓勵和她一樣在艱苦環境中奮鬥的人。面對困難,她絲毫沒有畏懼,她堅信在不久的未來,革命會勝利,中華民族的老百姓一定能翻身成為新中國的主人。

小姑娘的這份膽量,這份勇氣,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她堅持相信心中那縷充滿希望的朦朧的光。

小姑娘為作者做了一盞小桔燈,那朦朧的桔紅的光照引着作者走出那條崎嶇不平漆黑一片的小路,順利回到住宿的地方。體現了她為別人想得周到,體貼入微,心懷感恩。也讓身邊人感受到了她的堅強、鎮定,樂觀的精神,同時也在把她心中的光明和温暖傳遞給別人。

在小女孩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世界,無形中,我彷彿也看到了抗戰期間革命者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那艱苦的環境下堅強勇敢的精神和對光明的渴望。

我們應該學習小姑娘樂觀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是多麼幸福,有父母的精心呵護,衣食無憂,快樂成長。即使有煩惱,也是快樂的煩惱。學習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些小挫折,小困難根本算不了什麼,比起這個小姑娘所碰到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那麼,現在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好好生活,不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讓我們也在心中舉起那盞發出朦朧光芒的小桔燈,讓那朦朧的桔紅的光為我點明人生的方向……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4

我讀了《我不想不想長大》這個故事生動、感人、友愛深深地吸引着我,主要寫了扇貝和它的小動物以及上學時成長生活經歷,這個故事裏的扇貝,媽媽蒜泥和荷包蛋還有小鳥。

扇貝養了四隻小鳥,一隻白兔和一隻黑兔,之後小鳥們都飛走了,白兔變成冰了,黑兔死了,蒜泥媽媽看見扇貝悲痛,帶了一隻荷包蛋,扇貝異常喜愛它,扇貝和荷包蛋形影不離,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扇貝懂得了什麼叫愛,之後荷包蛋越長越大,最終沒有地方容得下它了,扇貝期望荷包蛋不要離開她,不要長大永遠陪伴自我開開心心每一天,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人與動物感情和愛是緊緊相連的。

這個故事和我的生活中真實地體會很相似,我喜歡小動物,我們家有貓、狗、烏龜和雞,人家都説我們家是個小動物園,有的是媽媽收養的。我特喜愛它們,它們每一天陪伴着我,我和它們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我們的開心果。

就拿我們家的貓咪來説吧,它是一隻流浪貓跑到我們家的,媽媽看它很可憐,收留了它成了我們家的一員,我們給它取名叫來福,來福很聰明又善解人意,不管我走到哪裏它就像一個跟屁蟲一樣,我會逗它玩,有時我不開心了,它也不開心,趴在我的面前,眼睛望着我,喵喵叫,每次我看見它這樣我就沒煩惱了,來福還是個保安呢,我有時下樓叫它坐在門口看門,它會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裏,如果有人來它會大聲叫喚,身上的毛都會豎起來攻擊別人,直到有一天,來福不見了,我很悲痛,天天找它,期望它回來……

我想我家的來福,它陪伴我每一天,讓我開心、歡樂、每當我聽見貓叫聲我都會去看一看,當我發現不是來福的時候,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我愛它,想念它。

我多麼不想長大啊!我長大了,我們家的小動物們都會離我而去。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5

《波莉安娜》是美國作家埃莉諾·霍奇曼·波特寫的。作者以十分美妙動聽的手法描寫了一個身世悽慘的小女孩波莉安娜,她就是此書的主人公。波莉安娜的雙親都在她幼年時去世,她只好住在婦援會裏,直到她的姨媽波莉小姐把她接走。可是好運並沒有降臨在她身上,她在波莉小姐家並不舒服,但她無論遇到什麼煩心事都會樂觀地去面對,相信你看了也會被感動。

我覺得婦援會的人很善良,但是她們太喜好功名了。她們不把錢用來幫助自己鎮上的一個小男孩,而卻全匯給印度小男孩。這全是為了功名。她們卻不想想,如果她們把外面需要幫助的人都幫助了,但自己鎮上卻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那不是件很可笑的事嗎?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波莉安娜幫助吉米有一個住處的事。她先問自己的波莉姨媽,可波莉小姐不同意。她就又去找婦援會的人,請婦援會的人給他一個住處,可也失敗了。最後,又去潘德萊頓先生,雖然一開始也沒成功,但最後他也答應了。波莉安娜願用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一個自己剛認識不久、還不熟悉的人呢!要是在現在這種環境下,會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比第二種人多,而第三種卻比大熊貓還珍貴,而且快絕種了。第一種人是完全被利益所佔據,他們會説波莉安娜很傻!第二種人是還有良知的,他們會説波莉安娜是個好人。而第三種人什麼也不説,而用自己的行動説明:波莉安娜做到的,我也做到了!説實在,我是第二種人。雖説我平時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我還沒有像波莉安娜那樣。

我認為《波莉安娜》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無論什麼事都要樂觀面對,但是,記住,首先要做個好人喲!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6

在一個驕陽似火的下午,我坐在舒適的冷氣房裏,翻開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很快,我就被書裏面的情節所吸引了。

書中先是描寫了主人公查理家庭的困境,每餐的食物都少得可憐,七個人一起擠在一間小房子了,冬天寒風從縫隙裏吹進來,使人感到刺骨。查理愛吃巧克力,當他看見別人吃巧克力時總是羨慕不已,直到他在街上撿到了五十便士時,他才能如願以償吃到他最愛的巧克力,就是這麼的幸運,查理在吃第二塊巧克力時拿到了金獎券。這張金獎券可以使查理得到資格參觀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廠,也有可能讓查理得到一輩子都吃不完的巧克力。和他有一樣資格的人有:貪吃的奧古斯塔斯·格魯普、任性的千金大小姐維魯卡、傲慢的維奧莉特和自以為是的邁克。工廠裏有許多令人驚歎的景象:巧克力草地、巧克力瀑布、粉紅色的糖船···這一切都使人多麼驚歎於旺卡先生的想象力,巧克力工廠就似童話世界般,這個童話般的世界吸引着奧古斯塔斯、維魯卡、維奧莉特和邁克,最終他們都不能抑制自己的慾望,得到了懲罰:奧古斯塔斯因為貪吃掉下巧克力瀑布,被吸管吸走、維魯卡因為想要一隻有特殊能力的松鼠結果被推下垃圾場、維奧莉特因為貪吃口香糖而吃了沒研發好的口香糖而變成一顆大藍莓、邁克因為迷戀電視而被分解變成迷你人。只有查理,沒有受到慾望的控制,從而成為了旺卡巧克力工廠的接班人。

每個人都有慾望,關鍵在於能不能控制自己,查理就是因為能控制自己,所以得到了獎勵。我不禁臉紅,查理比我好太多了,查理能控制自己,我卻不能。有一次,週末我回到家,心裏老想着玩,結果沒寫完作業,回學校被老師罵了一頓。這也應該是沒能控制好自己慾望的懲罰吧。

這世界上太多人都沒學會了控制自己,結果被慾望控制,我們也應該學會控制自己,才能控制自己的未來。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7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風雨淋濕,你是否願意回頭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無力前行,你是否願意陪我一個温暖的午後?如果我問你什麼,你是否想到媽媽夢中的驚起?如果那是一個你不熟悉的家,你會不會把善良當做路牌?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你是否讓他酣睡不再彷徨?我一聽到《變形記》那鏗鏘有力的開場白,我就感到心潮澎湃。

《變形記》已經陪伴我們踏上了第九季的征途,每一季都讓我看得如痴如醉,給我的心靈帶來很大的感觸!但在我的心中,《此間少年》永遠是最精彩紛呈的。這一期與眾不同的是有三位城市主人公,四十天的互換變形,這令人感到十分新奇。三位城市主人公分別是:冷酷暴戾的王澤宇,痛恨父母的陳佩雯,還有《變形記》史上最帥的城市主人公——李宏毅。

在四十天的艱苦變形中,三位桀驁不馴的少年在淳樸老實的農村家庭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感動,還懂得了父母的艱辛與生活的不易。在貧窮的生活中,農村父母給他們的愛猶如綿綿細雨,沖刷了他們心靈的雜念,濕潤了他們枯乾的心靈。雖然農村父母沒有給城市孩子快樂幸福的生活,但卻用實際行動教會了他們知恩圖報。《此間少年》中的李宏毅為父母背柴的情景着實讓人熱淚盈眶:李宏毅背起八十斤重的柴,走在泥濘崎嶇的小路上。雖然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襟,肩上的紅腫也讓他痛苦不堪,但他視而不見,咬牙堅持走完了這條路。

我們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可又有多少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什麼。每個人的本性都不壞,但如果缺少愛,世界就會多一分傷害。如果城市的父母能給自己的孩子想要的愛,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幸福美滿!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8

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如果總能發現那美好的一面我們就會變得快樂和從容。

波麗安娜----一個總愛穿紅格子布衣裳的瘦瘦女孩兩條亞麻色的大發辨總是拖在背上。草帽下面是一張長滿雀斑的小臉。她是個苦孩子11歲死了雙親來到臉上從來不帶半點微笑的姨媽家。然而就是她無論是再糟糕的遇境還是再倒黴的運氣總能真心誠意地看出好的一面總能自己給自己寬心。那嚴酷的環境並沒有壓倒她反而是她的熱情感染了那些行屍走肉般的成年人改變了他們。可以説她懂得看烏雲上的那條銀邊她那樂觀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荊棘叢生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它們樂觀地接受眼前的事實。遇到挫折選擇躲避從根本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面對大風大浪只有前進與它去拼搏去抗爭這才是真真的贏家……朋友你快樂嗎 可以説你一定也有憂愁那麼你是否能像波麗安娜一樣化解而轉為快樂 看看波麗安娜吧她無論在任何的環境下都保持快樂愉悦的心情。假如你願意去找事物好的一面你一定會找到----If you look for the good you will find it 。 這是她的經典名言。

錢鍾書先生在他的《快樂論》中寫道:"也許我們只是時間的籌碼活過了一世只不過是為那一世充當殉葬品根本不會享受快樂。"的的確確你的心胸放寬大些不與別人斤斤計較大人不計小人過豈不好 波麗安娜的確為自己折斷腿而傷心過但她也感到高興因為若不曾失去她永遠永遠也不會知道健康的雙腿有多好。

如今Pollyanna在詞典中已成為了"樂觀"的代名詞。波麗安娜你那樂觀向上的精神鼓舞了我讓我們面對現實奮勇直前為美好的明天而奮鬥吧!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9

讀完此文,感受很深。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瞭解了關於卡夫卡這個人。他對人的弱點了解得太清楚了,常常被人認為“與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差異只在於寫作手法的怪誕不經。

小説講述的是人變蟲的故事。格里高爾發現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驚慌而又憂鬱。父親發現後大怒,把他趕回自己的卧室。格里高爾變了,養成了甲蟲的生活習性,卻保留了人的意識。他失業了,仍舊關心怎樣還清父親欠的債務,送妹妹上音樂學院。但是,一個月後,他成了全家的累贅。父親、母親、妹妹對他改變了態度。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掙錢,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妹妹最後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又餓又病,陷入絕望,“他懷着深情和愛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後他的頭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後一絲氣息”,死了。父親、母親和妹妹開始過着自己養活自己的新生活。格里高爾自始至終關心家庭、懷戀親人,但是親人最終拋棄了他,對他的死無動於衷,而且決定去郊遊。

小説用許多筆墨寫了變形後格里高爾悲哀悽苦的內心世界,格里高爾雖然變成了甲蟲,但他的心理始終持續着人的狀態,他突然發現自己變成大甲蟲時的驚慌、憂鬱,他思考家庭經濟狀況時的焦慮、自責,他遭親人厭棄後的絕望、痛苦,無不展示了一個善良、忠厚、富有職責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明白和理解的心理。只是這種願望最後被徹底的絕望所代替,瀰漫在人物心頭的是無邊的孤獨、冷漠與悲涼。

小説描述了一個真實而荒誕的世界,有些奇妙但又讓讀者很感興趣去讀,作者在整體荒誕的情節中運用了細節真實和心理真實的手法。寫甲蟲的行動,是貼合甲蟲的習性的;寫甲蟲的思想感情,是貼合格裏高爾這個人的言行邏輯的;寫親人的變化,也是貼合社會生活的。

作者描述這種人情反差,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對人的異化,致使親情淡薄,人性扭曲。《變形記》的主題具有強烈的批判性。

這篇文章表現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於絕境。我認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無利於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規律是無情的。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0

還在九年級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看這部“名著”,這部只有150多頁的書,但是直到最近才把它結束,真是馬拉松似的閲讀。在抱怨丹還不出新書的時候,只好抱起了這些文字。其實也是很好的,像從前就很羞於告訴別人:我,沒有看過《紅樓夢》。

名著無愧於名著,那些過去我居然看不懂的東西。

看完它最大的感受可能是很大眾,普遍的,最泛面的認識到封建的思想觀念,風俗信仰,教會教條對人們純潔美好的愛情的扼殺和侮辱,剝奪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悲劇的源頭也許在此吧。

當海絲特被老羅傑看中,並被迫嫁與他的時候,我們不會預料到這個故事的發生,因為如果海絲特是一個麻木,中庸的平常婦人家,生活也一切照舊。可是她不是,她身體裏流動的是年輕澎湃的血液,湧動着無法抑制的追求慾望,她不希望就此落寞。這是一個直接的原因,但我們並不能説海絲特有什麼錯,她沒有錯,她只是做了自己意志支持與支配的事情。

當海絲特佩帶紅字恥辱的站在刑台上,我們無法想象那種痛苦,無數雙眼睛注視着她,注視着她胸前的那罪孽的字母A。但她勇敢堅強,毅然生下小珠兒,並把她撫養長大。孩子的出現給故事頻添了許多色彩,文字中把她描繪的真的跟精靈一樣,漂亮,活潑,動人,調皮,詭異,並充分體現着母親身上過去那燃燒的激情。孩子當然更沒有錯,她只是個孩子啊,親近直覺上的親人。

當眼看年輕牧師丁梅斯代爾一天一天的病重,樣子越發憔悴,用手按撫胸口成為習慣,大家都不難猜到,那個男人就是牧師。七年來,哪一天他又有過安寧呢?何嘗不是過着痛苦扭曲的日子,甚至比海絲特更可憐。她的“恥辱”已經被世人所知,無畏的佩帶着紅字,樂觀的過着新生活,當然是在學會壓抑之後。而牧師並不能,形勢所迫。他被人們所熱愛和崇拜,看作最純潔的上帝使者,得到先知賜福的神人。但這更使他倍受折磨和煎熬,以致對自己實施酷刑。解脱的是最終他還是勇敢的站了出來,以求解脱,得到珠兒的吻,並死在海絲特的懷中。那刻他是幸福的,相信天堂也會容納這位可敬的人。這樣看來我們並不能指責牧師先前的懦弱。

加重牧師痛苦的還有那個老羅傑,他偽裝成真誠心靈交流的朋友,接近牧師,懷着報仇的噁心,血腥的挖掘牧師內心的“恥辱”祕密,藉此使牧師更加痛不欲生。但故事發生之前,老羅傑可是一位可愛的學者,平靜的過自己的日子,多麼安詳吶。如今卻物是人非,人心的善變與叵測也就展現。讀後直感到背後冰涼的冷汗。

大概這是一點新的感悟,小説里人們失真的面具生活,表象平靜如聖實際罪惡糾結的生活,自欺欺人。有點無奈,更多可憐,為什麼不能坦坦蕩蕩地活着自己?活在自己的屬靈裏,得到父神的安慰和賜予,那牧師被人們奉為至尚難道不懂這些簡單的道理?末了,我覺得他是最值得憐憫的人,他被害最深,被傷最深:被羅傑,被海絲特,被小珠兒,被他自己,被他所居的社會,被那社會所奉行的觀念,思想。

這樣還是之前所説,悲劇的源頭便如是。封建,民主;專制,自由:永恆對立,不得妥協。於是我們後人從這些悲哀裏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前進的路。於是我們站在先人的肩上,為追求美好和諧不懈奮鬥!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1

今日,媽媽找來一篇文章,名叫“賣米”,媽媽説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很感人,以往獲得文學一等獎。作者飛花是一名來自湖南株洲的北大女高才生,英年早逝,年僅24歲。

這篇文章主要講:一個農村的小姐姐,一家人都靠着種農作物換錢來過日子。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了,小姐姐只能和她媽媽把種出來的大米拿到集市上去賣。問的人很多,開始她媽媽想1.1元一斤賣出去,但商販只肯出到1.08元一斤,米很好,看上的人也多,價格卻始終是1.08元一斤,到後面人越來越少,她媽媽想着要不就1.08元一斤賣了算了,可商販這時候卻最多出到1.05元一斤,由於價格沒有談攏,她和媽媽雖然頂着烈日、餓着肚子守到天黑也沒有把大米賣出去。最終只能把150多斤重的大米再挑回家。回去的路上,小姐姐懂事的選擇重的那擔米,結果滑了一下,米撒在了地上,想到生病的爸爸,她撿起地上的米繼續回家。第二天一早,小姐姐和媽媽又去另一個地方賣米。

這篇文章寫得太真實了,看了這篇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以前媽媽給我講過外公外婆的故事——媽媽出生在農村,外公外婆有四個孩子,出了三個女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在外公那個村、那個鄉都是有名的。在媽媽生活的地方,普遍重男輕女,女孩子基本國中畢業就會去廣東打工,然後早早結婚生子。外公外婆為了讓孩子多受點教育,他們種了十幾畝水稻、養了幾個水塘的魚、養了很多頭豬,還種了很多烤煙。每一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很是辛苦。每年的秋天,外公都會挑起秋收後的大米擔到縣城去賣。從外公老家到縣城有二十多公里。天不亮,外公就得出發,走幾個小時的路,東西都捨不得吃一點。有時候行情好,能夠賣個好價錢,有時候只能便宜的賣出。

媽媽告訴我,她們的學生時代有做不完的農活,每一天放學後都要去田裏幫着做事。晚上經常沒有電,幾姊妹就圍着煤油燈看書、寫作業。之後姨媽、媽媽、小姨接二連三的考上了大學,一個學期五千多的學費,但外公外婆不管多艱辛,都沒有讓她們輟學。每每媽媽説到外公外婆都是無限的敬意!

生活的苦僅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因為之前的勞累,外公外婆的身體都不太好。前幾年外公還做了支架手術,外婆也是高血壓、高血脂,每年春季還會風濕關節炎,走路都很困難。所以媽媽毅然回到了郴州,期望能夠就近照顧他們。

不論是《賣米》的故事,還是外公外婆的故事,生活在被電子產品、遊樂設施包圍的我確實無法感同身受。難以想象,有些人只是簡單的生活,就已經花光了身上所有的力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於一家人來説,每一粒米都應當珍惜,都來之不易,是生存下去的力氣。讀完後才明白,生活不易,憶苦思甜,我懂得了感恩和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淳樸、勤勞、勇敢、堅強的品格感染了我,也將激勵着我不斷成長,好好學習。

小橘燈讀書心得總結800字 篇12

《紅字》是美國小説家霍桑最傑出的代表作,也是整個美國浪漫主義小説中最有聲望的權威作品之一.小説的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中期加爾文者派統治下的波士頓,作者從當時的社會現狀入手,通過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悲劇來揭露當局對人們精神,心靈和道德的摧殘.

海絲特-白蘭是一個在婚姻上遭到不幸的女人,年輕美貌,卻嫁給了身體畸形多病的術士羅傑-齊靈沃斯,夫妻間根本談不上愛情,後來,羅傑又在海上失蹤,杳無音訊,白蘭孤獨的過着日子.這時一個英俊有氣魄的青年牧師,亞瑟-丁梅斯代爾闖入了她的生活,他們真誠的相愛了,度過了一段隱私但熱烈的愛情生活.不久,白蘭由於懷孕的隱情暴露,以通姦罪被抓,在獄中生下了女兒小珠兒.

按照當時的教規,白蘭只有交代姦夫的姓名才能獲得赦免,否則將受懲罰.然而執行審訊任務的卻正是他的情人.白蘭寧願獨自忍受任何懲罰,為了把她和丁梅斯代爾之間的愛情深深地埋在心中,她堅強的挺住了.

海絲特-白蘭受到了懲罰,她必須終身穿着一件繡着紅色a字的外衣.字母a代表通姦(adultery)一詞.白蘭帶着小珠兒離羣獨居,在郊外偏僻的茅舍中過者孤寂的生活.而用心險惡的前夫羅傑發現了丁梅斯代爾的反常表現,利用牧師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不斷地折磨他,終於丁梅斯代爾在他即將升為主教的前夕,當眾宣佈了自己的祕密,丁梅斯代爾向周圍的人們展露了這首愛情的頌歌.當他把自己的胸衣扯開時,一個猩紅的a字烙在他的胸前.他在自己的愛人身邊離開了人世.

海絲特-白蘭,他堅強,有毅力,對愛情忠貞不渝.雖然被統治者認為有罪,但她是清白的,純潔的.她的精神不斷上升,成為真,善,美的化身.她的舉動是對封建政權與教權壓迫下的愛情,人權和自由的充分肯定.

丁梅斯代爾最初與白蘭產生了熾熱的的愛情,雖然他一度退卻了,為自己能夠隱蔽的安慰,但內心的痛苦並沒有因他的安全而平息,相反,越來越強烈.他與白蘭的約會,他在枷刑台上的自我懺悔,他們的逃跑計劃,以及最後的公開演説,都成為了丁梅斯代爾向着愛情的祭壇一步步走近的腳印.最後他扯開上衣,人們見到了烙在他胸口的紅色a字.這個a字實際上是烙在他的心上的,這是愛情的昇華.

作者用薔薇花象徵美與善,用監獄象徵死亡,用一道光,一隻鳥……象徵丁梅斯代爾與白蘭之間的愛情的結晶——小珠兒,使作品充滿着一股迷人的魄力.

在作品的最後,在白蘭和丁梅斯代爾合用的墓碑上刻着這樣一句話:一片墓地上,刻着血紅的a字.這句話不可謂不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