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通用25篇)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

奮戰戈壁沙漠,奉獻青春生命,衝破封鎖壟斷,打造大國重器。黨率領下的幾代軍人、科技工作者前赴後繼、不懈奮鬥,創造出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神州系列飛船的發射承載着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這些偉大成就體現出了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之精神,更激勵廣大黨員牢牢抓住戰略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技高峯,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篇章。聶榮臻、張愛萍、孫繼先、李旭閣、錢學森、孫家棟、王永志……,一個個偉大的名字載入共和國的史冊。而我訪談的那位老軍人,也是這個光榮集體中的平凡而偉大的一員。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通用25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以走訪紅色故事當事人,聆聽他們當面的講述,也是學習歷史一種好方法。這些當事人是歷史的“活教材”。

我們黨在百年奮鬥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在歷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

今天,神舟13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並取得圓滿成功。

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神舟13號發射直播現場。隨着倒計時的聲響,同學們不禁瞪大眼睛,伸長脖子,望着投影機。當發射開始時我就在心裏想到:啊!神舟十三你是我們的希望,願你和三位宇航員能成功歸來!

看了這次的直播現場,我真為我國的___、___和___感到驕傲。等我長大以後,也得像他們一樣為祖國做偉大的事。最後,祝願我們的祖國母親更加繁榮昌盛!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3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__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鈎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4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着遐想,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衞星、遙感衞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着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衞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5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后返回至着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並等待參加天舟一號飛行任務。

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長征二號F 遙十一火箭與之前發射神舟十號的長征二號F 遙十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7次飛行。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6

中國將於17日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它將與9月15日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軌道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首次30天駐留飛行任務對航天員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帶來更大挑戰。從身體上講,航天員心血管系統受到更大影響,肌肉萎縮,骨丟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為明顯,出現疾病的概率增大。從心理上講,駐留時間延長對乘組兩位航天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從生活上講,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對航天員工作效率的影響增加,食譜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衞生清潔尤其是運動後清潔問題突顯,導致航天員駐留保障難度進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護、食譜食品、衞生清潔、作息制度和飛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強設計,提高航天員的在軌生活品質。

航天員的作息制度設計上向空間站任務長期飛行進行過渡,所以採用日計劃和周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員在30天飛行中,任務相當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這一天航天員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員自主空間大一些,可以自己來安排。

神舟十一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3億滴喜悦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歸的那一天。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7

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中國踏上航天新徵程。載人飛行、探月工程、空間實驗,新世紀以來,中國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遠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短短視頻,記錄了中國航天征程的節點,也共振着國人歡呼雀躍的心跳。“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個人如此,國家更是如此。“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從古人的浪漫追夢,到今天我們不斷圓夢,有夢想又腳踏實地的中國前途無量。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我國在軌衞星數量僅次美國,發射頻次和數量近幾年爆發增長。

衞星數據方面,截至20xx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顆衞星在軌運行,其中我國在軌衞星數量為173 顆,僅次於美國。“”期間,我國共計發射中外航天器138 顆,其中20xx 年全年發射45 顆,衞星(航天器)發射頻次和數量均呈現爆發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 次。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8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后返回至着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並等待參加天舟一號飛行任務。

神舟十一號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我的心才平安着落。“神十一飛天成功了!”我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回顧整個發射過程,我覺得還是發射場前的八個大字留給我的印象最深:“一絲不苟,分秒不差”。正是由於神十一的設計者、製造者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一絲不苟,才使得神十一能夠順利的飛天成功。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也要學習他們的“一絲不苟,分秒不差”的精神,認真努力,刻苦專研,搭乘我的“神十一”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9

2019年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標誌着我國向載人航天事業邁向了新的高度。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併成為上天年齡最大航天員。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兩位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的生肖屬相恰巧都是馬,兩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馬行空”。

這將是中國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這是我國曆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這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如何安全、無誤差實現對接?太空中如何種莊稼,如何養蠶,可以實現未來航天員長期駐留時“有菜吃”“有飯吃”,無需全部從地面補給?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鐘,如何將航天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一系列“中國奇蹟”等你一起見證。

航天員往往承擔着巨大的職業風險,甚至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楊利偉就曾在《天地九重》一書中披露,在第一次載人航天火箭升空後突發低頻共振,當時覺得“自己不行了”。書中這樣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實際上,他早已做好了犧牲的心理準備。

“神州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每一個炎黃子孫無不感到興奮與自豪,人們的心情簡直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神舟十一號”成功飛天,意義尤為重大,它代表着我國在太空中中長期駐留實驗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國的航天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國人從此將會對中國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國從此將會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0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后返回至着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並等待參加天舟一號飛行任務。

神舟十一號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我的心才平安着落.“神十一飛天成功了!”我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回顧整個發射過程,我覺得還是發射場前的八個大字留給我的印象最深:“一絲不苟,分秒不差”.正是由於神十一的設計者、製造者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一絲不苟,才使得神十一能夠順利的飛天成功.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也要學習他們的“一絲不苟,分秒不差”的精神,認真努力,刻苦專研,搭乘我的“神十一”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1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天宮二號目前已做好交會對接準備,將在393公里近圓軌道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蔘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當第一枚火箭直射雲霄的時候,人們看到乳白色的運載火箭彈體上寫着兩個火紅的大字——長征。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長征精神激勵着人們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新徵程。

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發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從長征路到飛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傳的精神。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我國的航天之路,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長期封鎖,開始長征般的艱難跋涉。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常温推進劑到低温推進劑,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衞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部我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2

見證歷史的一刻神九發射成功。晚飯前,我們全家圍坐一旁,觀看現場直播的神舟9號飛船發射。有三名宇航員坐在飛船裏面等待發射,我們的心情和他們一樣緊張興奮。當指揮員宣佈倒數的時候, 我也跟着一下數着。發射指令發出, 看到固體燃料燃燒,火箭徐徐升起,緩緩地升到空中,我覺得我們的祖國真棒!

很多領導人也在酒泉觀看火箭發射的全過程,很多技術工程師在後面忙碌着。 媽媽的一個高中同學也在工程師之列,他真有本事!當常萬全宣佈發射成功的時候,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我們家也歡呼起來。我們期待着宇航員的順利迴歸!

我很敬佩飛上天的宇航員,同時我覺得中國太強大了,長大以後,我也想當一名宇航員,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3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的還有馬凱、許其亮、楊晶、常萬全等。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並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目前,在軌運行30多天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進入高度約39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

今天的"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真情的付出,汗水的回報!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偉大力量;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吃苦耐勞,力求奮進的上進心理。一代又一代像鄧稼先,錢學森一樣的愛國主義者,科學主義者,為國家的繁榮昌盛作出貢獻,為國家的光榮史冊上抹上輝煌的一筆,為國家的威望,地位傾盡畢身精力的人們正前赴後繼地趕往科技第一線。是他們,是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稿紙上;他們把更多的心血花費零件上;他們把更多的精神花費在元件上。興許,他們忽略了自己,忽略了家人,但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驚喜,是驚訝或許一時間成了驚怔。偉大的創舉,偉大的突破,偉大的跨躍,我們應為之感動,為之驕傲,為之自豪。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楷模。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叫好!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我們能為祖國作點什麼?

身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但肩負學習重任,同時也揹負着建設祖國的光輝任務;我們不但要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且要繼承"三個代表"的偉大理論思想;我們不但要學會讀書,品書,分析書,更要學會讀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為我們要發展,就先要發現;要自強,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4

載着無數國人的期盼與自豪,神舟十一號今天晚上如期發射升空了。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着我國航天事業又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峯。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為祖國的航空事業突飛猛進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6月16日傍晚隨着0號指揮員30分鐘準備,20分鐘準備,10分鐘準備,5分鐘準備,3分鐘準備,1分鐘準備,10秒倒計時10,9,8,7,6,5,4,3,2,1,點火!雄壯屹立的神舟十一號火箭隨着”點火!”的命令,平靜的起動了,一下子桔紅色的火焰爆發出強大的動力,瞬間推着神舟十一號飛向太空,二十分鐘後發射總指揮常萬全宣佈發射成功!整個過程,無論在現場測控中心的同志,還是神舟十一號艙內的三名宇航員,還是我,都很平靜,平靜的經歷着這一偉大的時刻。我想,這平靜的背後,是一種科學的自信!是一種百分之一百的統籌控制!是一種對中國航天人的充分的信任!實事求是説,這幾年中國航天人無論是嫦娥的發射,還是神舟系列發射,還是北斗衞星的組網,等等都給了我們充分的信心和自豪,所以今天的神舟十一號發射,我有充分成功的信心!這就是我們的中國人,只要真正的想做了,認真了,就一定能夠做成功!實事求是説,這些應該”感謝”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嚴密封鎖,逼着我們的科學家只能一門心思的自己走路,所以就成功了!”二彈一星”都是這樣逼出來的,殲-20也是這樣給逼出來的,許多東西這些年都慢慢的被逼着,有路出來了,包括飛機的心臟--飛機發動機,也將有好的消息。實事求是説,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綜合實力大大提升,各種系統配套的水平和能力越來越強大,這就是綜合實力。就我們鄞州也有好幾家企業參與了神舟系列的配套,特別是星箭航天公司,是發射架系統中液壓加註子系統的總承接單位,壓力巨大、任務艱鉅,但每次都勝利的完成任務,他們的理念是:每個環節都保證百分之一百,確保萬無一失。也就是全中國所有參與航天任務的每個單位,都確保百分之一百的質量,和確保萬無一失。才換來了,我們對航天發射的充分信心。實事求是説,在科學發展中,沒有秀可作,沒有假可虛,只有實實在在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才能確保百分之一百,我們中國人也充分具備這種科學精神,

只是我們這種精神的氛圍不是很濃,”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使之很多科技之優秀人才,很難能夠做到一門心思的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奮力向前,這也是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一位科學家獲取諾貝爾獎的一個原因。這種狀況必須早日改變,讓科學成為一種社會的行動和尊重。

今天神舟十一號的再次成功,應該讓我們有一種更加科學理性的思考,要建設強大國家,必須要擁有一大批在各個領域具有一流技術領先的科學家隊伍,我們的航天人基本形成,每次看到一大批年輕的航天科學家活躍在組織、指揮等重要崗位上,真有説不出的興奮,這就是後勁、實力。要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業,必須要有準確的目標定位和系統設計;必須要有耐心的技術積累和時間的累積,不斷攀登科學高峯,才能厚積而薄發;必須要有寬容的創業環境,決不能因為一次二次的失敗而罵聲滔滔,並且甚至對人格的污衊,我們國家有不少這類低級的小人,決不能因為小人而影響大人的事。祖國強大,人人有責!希望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不抱怨,不圍觀,不冷嘲熱諷,不懷疑一切,相信科學,相信正義,相信天地間一定有正氣!衷心希望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尊嚴!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5

這是一本走向成功的最佳讀本。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將使你最終業有所成。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着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在現代社會,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創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

我們常説:“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藉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造、實現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並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習慣二: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

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修正和改良。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説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為什麼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選擇不做什麼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於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於説“不”。

習慣四:遠離角鬥場的時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鬥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並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於人際領導的原則。

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了一種你贏我輸、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計劃。

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換位思考的溝通。

如果一位眼科醫生為病人配眼鏡,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戴,其理由是:“我已經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裏還有一副。”那麼,誰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如果醫生還説:“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在病人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的同時,醫生還反覆説:“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們常説遇事要將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

這位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瞭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瞭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台階。

習慣六:1 1可以大於2。

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後果就等於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過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律地鍛鍊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着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6

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此進行了全程直播,據中國之聲報道,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佈:神舟十一號飛船已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央台的一名熱心聽眾,我對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進行了認真收聽,我認為“神十”成功飛天再度見證了中國航天的實力,這不僅標誌着中國航天事業的進步,更標誌着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由此我想到改革開放近30多年來中華民族取得的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心中無比自豪,從1999年開始,中國成功地進行了“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發射,中國用了10餘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十年甚至百餘年的航天之路。中國航天事業的豐功偉績説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不斷攀登科技高峯。我認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分步實施、積極穩妥的發展思路現在看來是完全正確的,這種小步快跑、先無人後載人的模式,安全、穩妥,尊重規律,必將引領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繼續蓬勃發展,載人航天工程的穩步推進,是我國國力強盛的標誌,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將在當代得到完全的實現。我們相信黨、相信政府,決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讓祖國更富強,再次對“神十”升空表示祝賀,祝航天英雄們順利完成各項科考任務,平安歸來!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7

2019年10月17日7時30分,點火,起飛,脱離大氣層……一切都那麼順利。這次神舟十一號的任務是和天宮二號對接,它一定能完成祖國交給它的任務的!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六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飛船搭載兩位航天員飛向太空, 將在軌飛行30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中國,上個世紀初還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經常被其他國家欺負,被別人搶了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國家卻有一羣頂天立地不屈不饒的人,他們有着梅花一樣堅強的精神。哦,是他們創造出了現在的中國;是他們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也是他們幫助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國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但現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了,神舟十一號空間成功交會對接,接下來還有神舟十二號……中國發射了那麼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創造出完美的奇蹟!作為中國人,我深深地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

讓我們中國小生了解了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着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着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願遠在太空的宇航員叔叔們能夠凱旋歸來!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8

雖然起步晚了幾十年,但中國的神舟飛船總體性能優越,其“三艙一段”的結構與總體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可用空間大,智能化程度高,適用性強,可一船多用。

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軌道艙可留軌半年,作為一顆科技衞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這種獨創性的大膽設計,為今後實施飛船和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託舉神舟飛天的運載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別達到98%和99.7%。如同它那個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名字長征一樣,幾十年來,它始終是令中國人自豪的偉大創造。

1992年,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的時候,儘管我們已經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衞星技術,但對於載人航天,卻幾乎一切從零開始。

短短十幾年中,現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高技術集成的指揮控制中心開始啟用;蒼涼戈壁灘,建起了國際一流的發射場;茫茫大草原,建成了安全可靠的着陸場……

載人航天,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舉之一。從長征火箭、神舟飛船到“飛天”艙外航天服,載人航天征程中湧現的一個個奇蹟,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標誌性創造。

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華民族,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飛天之路上,曾一度遠遠地走在了美、俄等航天大國的後面。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從夢想到現實,其間跨越的何止千山萬水?

這跨越的基石,就是獨立創造的精神。

一個民族的智慧、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標誌性成果來證明。神舟一次次圓滿飛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憑藉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面對太空,神舟的航程才剛剛開始。但,如同一台永不停歇的助推器,中國人特有的創造精神必將託舉着已經起飛的神舟飛得更高、更遠。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19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天宮二號目前已做好交會對接準備,將在393公里近圓軌道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蔘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當第一枚火箭直射雲霄的時候,人們看到乳白色的運載火箭彈體上寫着兩個火紅的大字——長征。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長征精神激勵着人們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新徵程。

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發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從長征路到飛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傳的精神。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我國的航天之路,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長期封鎖,開始長征般的艱難跋涉。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常温推進劑到低温推進劑,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衞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部我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0

1、看穿但不説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裏有數就好了,沒必要説出來。

2、高興,就笑,讓大家都知道。悲傷,就假裝什麼也沒發生。

3、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對別人要寬容,能幫就幫,千萬不要把人逼絕了,給人留條後路……

4、快樂最重要,誰人、何物、何事使你快樂,你就同他們在一起。何物讓你不快樂,你就離開他。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離開他。

5、不要老在別人面前傾訴你的困境袒露你的脆弱。

6、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關鍵是清楚到底想要什麼。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另外一部分。如果什麼都想要,只會什麼都得不到。

7、我喜歡一位朋友説的這句“善忘是一件好事。”

8、兩個人同時犯了錯,站出來承擔的那一方叫寬容,另一方欠下的債,早晚都要還。

9、自己不喜歡的人,可以報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歡的人,那就隨便怎麼樣了,因為你的喜愛會擋也擋不住地流露出來。

10、不要做刺蝟 ,能不與人結仇就不與人結仇,誰也不跟誰一輩子 ,有些事情沒必要記在心上。

11、學會妥協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則。

12、不要停止學習。不管學習什麼,語言,廚藝,各種技能。

13、錢很重要,但不能依靠男人或父母,自己一定要保持一定賺錢的能力……

14、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為當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現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

15、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16、即使輸掉了一切,也不要輸掉微笑……

17、不管做了什麼選擇,都不要後悔,因為後悔也於事無補

18、不要因為衝動説一些過激的話。

19、不要輕易許下承諾,做不到的承諾,比沒許下更可惡。

20、不要覺得不瞭解也會有愛情。在不瞭解的時候,我們僅僅是喜歡,達不到愛情。當彼此的缺點暴露出來以後,很多時候這喜歡也就會結束了。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1

中國將於17日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它將與9月15日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軌道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首次30天駐留飛行任務對航天員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帶來更大挑戰。從身體上講,航天員心血管系統受到更大影響,肌肉萎縮,骨丟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為明顯,出現疾病的概率增大。從心理上講,駐留時間延長對乘組兩位航天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從生活上講,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對航天員工作效率的影響增加,食譜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衞生清潔尤其是運動後清潔問題突顯,導致航天員駐留保障難度進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護、食譜食品、衞生清潔、作息制度和飛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強設計,提高航天員的在軌生活品質。

航天員的作息制度設計上向空間站任務長期飛行進行過渡,所以採用日計劃和周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員在30天飛行中,任務相當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這一天航天員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員自主空間大一些,可以自己來安排。

神舟十一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3億滴喜悦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歸的那一天。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2

20xx年6月16 日,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國人去紀念的重要日子。神舟九號就在今日十八點三十七分正式點火升空,載着兩男一女三名宇航員去完成與天宮一號對接任務。這一任務的圓滿完成證明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也為我國航天技術上添上新的一筆。     我與爸爸從下午三點的出征儀式開始觀看現場的特別報道。吳邦國在三名宇航員出征之前為他們致詞,經過熱烈地歡送之後,宇航員乘中巴來到酒泉發射中心,在點火發射一百三十分鐘前換靴子進入返回艙,等待發射。

進入返回艙之前還報道了返回艙將在四子王旗這一地區着陸。還報道了宇航服的相關資料以及一些其他的跟“神九”發射有關的報道中途還有“神一”到“神八”的發射日期以及相關資料的視頻。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與爸爸終於等到了發射前倒數六十秒。心臟不由自主的隨着秒鐘的走動而跳動。“50秒!”一切如常,唯有報時者的聲音迴盪在酒泉之上     “40秒!固定火箭的機械臂緩緩打開。一切準備就緒! “30秒……20秒!”一切都很平常,一切都很安靜,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10,9……”我雖表面鎮定但心臟的調速隨着時間的減少而加快。“點火!”此話一出,靜等一秒沒有任何動靜,隨即第二秒火箭轟的一聲升空,帶起無數塵土。隨即離開地球。

後面我也無心觀看了,我堅信升空成功,對接也能成功。“神九”的發射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八次神舟火箭地發射,猶如春光般一次又一次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3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天宮二號目前已做好交會對接準備,將在393公里近圓軌道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蔘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當第一枚火箭直射雲霄的時候,人們看到乳白色的運載火箭彈體上寫着兩個火紅的大字——長征。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長征精神激勵着人們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新徵程。

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發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從長征路到飛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傳的精神。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我國的航天之路,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長期封鎖,開始長征般的艱難跋涉。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常温推進劑到低温推進劑,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衞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部我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4

據悉,本次的發射計劃還將送上三名宇航員,進入我國自主研發和製造的國際空間站中進行工作,這標誌着我國的視野和版圖已經從藍星轉向更高遠的蒼穹,而且極大的生存空間,保證了科研人員在其中最長可以生活六個月之久。

我國的宇航員名錄早已經公佈,但是外國的報道中不知道是功課沒有做足還是故意為之,説我們還沒有公佈宇航員名單。而對此,國際觀察人士果斷地指出了這處謬誤,並且還直至核心地表示了中國踏實做實事的秉性。

而我國的空間站的核心艙已經在上個月升空,其實已經有了進行工作的能力,但是這對於國家和世界來説都遠遠不足,所以我們還會繼續進行建設,預計在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際空間站,那就是美、俄、加、歐、日合作產出的,但是因為設備老化的問題,將在20__年退役並墜毀。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成為的空間站。

而且這是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工業能力和研發能力。並且由於是我國自主研發獨自承擔經費卻自由、免費地向各個國家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

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就代表了我們可以阻卻各種干擾,離星空更近。這對於我國的天文學科發展有巨大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拒絕了美國方面的科研申請,理由是“專業程度不足”,那麼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我們至少是可以極大的縮短與美國在此方面的差距。

並且,這次隨着我們的宇航員一起升上太空的,還有個黑科技,那就是一個直徑兩米,與哈勃望遠鏡是同樣的參數,但是卻比哈勃望遠鏡的視野範圍廣闊了300倍,而且附帶的相機可以達到了驚人的25億!各種世界的參數表明,我國現在已經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就可以進行世界最前沿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仍然對我們的數據進行春秋筆法的抹黑,但是卻又不得不一個個點頭哈腰的給中國遞交申請,希望能讓自己的科學進步搭上中國的便車。

而這些所有的一切無不在證明世界的格局早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未來的中國也會像這艘火箭的升空一樣,在越來越多的方面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心得體會2023 篇25

2019年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標誌着我國向載人航天事業邁向了新的高度。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併成為上天年齡最大航天員。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兩位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的生肖屬相恰巧都是馬,兩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馬行空”。

這將是中國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這是我國曆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這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如何安全、無誤差實現對接?太空中如何種莊稼,如何養蠶,可以實現未來航天員長期駐留時“有菜吃”“有飯吃”,無需全部從地面補給?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鐘,如何將航天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一系列“中國奇蹟”等你一起見證。

航天員往往承擔着巨大的職業風險,甚至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楊利偉就曾在《天地九重》一書中披露,在第一次載人航天火箭升空後突發低頻共振,當時覺得“自己不行了”。書中這樣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實際上,他早已做好了犧牲的心理準備。

“神州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每一個炎黃子孫無不感到興奮與自豪,人們的心情簡直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神舟十一號”成功飛天,意義尤為重大,它代表着我國在太空中中長期駐留實驗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國的航天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國人從此將會對中國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國從此將會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