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管理改善心得體會(通用3篇)

現場管理改善心得體會 篇1

品質兩字是由三個口和三個斤組成,也就是説要想做好品質,除了要嚴格遵守作業標準外,還需品質管理人員婆婆媽媽,斤斤計較去指導您負責範圍的作業及品質檢驗人員,讓之理解並執行,同時需確認實施效果。

現場管理改善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是在其下屬工作人員犯錯之後通過罰款去追究下屬失職的責任,例如某些企業,下屬員工不按標準作業及管理不良事件一犯再犯,而管理人員每次均採取罰款,而且還罵員工很笨,教多次都教不會,使員工牴觸情緒及怨言很大,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其實不是員工笨教不會,而是我們給了員工太多犯錯的機會,俗話説沒有教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將,要想解決此問題,只有在下屬執行某件任務之前通過教育或在模治具上做一些防呆措施去防範其犯錯,同時還需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約束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行為規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

一個優秀的品管人員,他的主要職責是配合生產組長(或供應商)在生產之前教育每一個作業員工正確的操作方法及檢驗標準,並通過每一環節的嚴格檢驗,層層把關,使成品品質達到預定品質水平的目的。

生產如同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客户是終點站,品管人員是列車長,基層生產管理人員則是火車頭,列車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火車頭的方向,使其朝着終點站前進,無論火車速度多快,列車長必須保持清晰的頭腦,為其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以預防其偏離軌道,並朝着終點站順利前進。而每一個工序如同每一節車廂,必須一環銜接一環,不可脱節。檢驗標準如同火車軌道,每一節車廂必須在固定的軌道上前行,只要有一節車廂越軌,必將導致整列火車的翻車。

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就是排除所有會造成列車翻車的影響因素,從而預防列車翻車,而不是在翻車以後去搶救,“亡羊補牢”雖然猶未為晚,但我們更應該做的工作是在狼來以前就將羊圈修牢固一些;強調事前預防重要性,重視事後糾正及改善效果的確認。

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品管人員的工作重點是“管”,檢驗只是手段.我還記得在有一次在參加培訓質量管理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帶我們去一家企業參觀,走進企業大門看見這家企業的品管人員輕閒的在車間裏飄來飄來去,無所事事的樣子,覺得很奇怪,我就隨便問一個品管員為什麼不去檢驗產品質量,而站在流水線中間,那個品管員對我説,我用眼睛在檢驗每位作業員是否做到自檢、互檢、是否按作業指導書操作,員工素質和精神狀態。主要檢驗工作是在上班時檢驗各工作場所是否存放有與產品無關的材料和雜物、衞生環境、作業標準的懸掛、作業條件是否與標準相符、半成品的擺放方式、成品的包裝是否與包規相符等;當這些事項均符合要求後,具體檢驗只要做好首件、巡檢及末件工作,品質便可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她還對我説:假如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依賴品管人員對每件產品進行檢驗,這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是無法得到保障的,我又問為什麼?她説,如是那樣一條線有多少操作人員,也就要有多少品管人員,我想想也説得不錯,因那樣每位員工都有依賴性質量。而檢驗出來的不良品、返工、返修、品質就比不上一次性完工的產品。一個品管人員如果完成了這些工作後,只需在車間轉一轉,看一看就行了,看的也就是六個項目:(人、機、料、法、環、測量),這六個項目是產品中影響質量主要因素;管好了這六大因素,品質管理工作便會既輕鬆且品質又有保障。

通過以上一個現場簡單的一問一答案例,相信各位正從事品質及現場管理工作的人員有所體會,對後續的質量管控有了新的方法和目標。

總結:其實現場品質管理的有效方法就六個字(三原則):眼到、

心到、手到;一個不良也逃不掉;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們要多到現場找問題,注重細節,通過眼睛去巡視現場的每一個環節,然後用心去體會和思考,發現有不規範的地方,親自動手操作一下或拿來看看,發現不符合的地方給予及時糾正。

反思:為何億佳現場5S及作業標準執行力始終未得好的提升?主要是品質意識、責任心、執行力三方面做得不夠,要想做好品質,就必須得從這三方面作手,做到人人品管,每一個作業人員均要有把下一工序當成自己的終端客户的心態,換位思考一下,假設這個產品在市場上是我自己買的話,會滿意嗎?是否會打折扣?只要每一個人有了這種心態,億佳公司的品質不久將會上升一個台階。

最後祝願:希望億佳公司上到高層領導,下至每一位員工:

好好看一看;用心想一想;

用在實際中;工作更順利;

品質提升了;訂單增多了;

老闆賺錢了;工資加多了;

自己賺錢了;夢想實現了。

億佳品質管理課:張正彬

日期:-8-8

現場管理改善心得體會 篇2

通過近一個月的學習,使我對“5s”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和改進將有很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第一,要轉變觀念。在開始“5s”活動之初,我還存在一定的消極思想,認為每天都花時間在清理衞生上,很浪費時間,所以開始的整頓在我這裏似乎成了一種形式。但是,整理的效果讓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淺,最明顯的是花在找東西上的時間大大地減少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見,思想觀念的轉變是開展好“5s”工作的關鍵。

第二,要貴在堅持。“5s”活動正是從工作中最簡單的清潔打掃入手,通過一步步的深入,如果認為工作平淡、繁瑣,不能堅持地進行,那麼就會前功盡棄。我認為“堅持”二字是最重要的,通過經常地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使之成為一種工作習慣,並且持之以恆,才能逐步達到提高個人素養,受益終身的目的。

第三,要勤于思考。在“5s”活動中,看似最簡單的“整理”工作,但是要想做好卻是不容易的。在整理的過程中,不僅要動手、更重要的是動腦,要思考不必要的物品、文件、資料等產生的原因,要思考留下的是否是必要的,清理掉的是否確實不需要了,每一次的整理、整理、清掃、清潔都不是簡單的形式,而是對自己業務和工作的回顧、改進和總結。另外在工作中還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力爭把工作開展得更有特色、更富成效。

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能以提升自我的態度對待“5s”工作,並重視和切實地進行每一階段的工作,那麼我們的“5s”工作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現場管理改善心得體會 篇3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告訴我們:到現場去--去現場--在現場,強調的是管理人員要有貼近現場的意識。但是現場管理主要抓些什麼?怎麼去管理現場?如何評價現場管理的好壞?現場管理人員應該承擔哪些職責?這些問題一直困繞着我們,也是三地工廠對現場管理知易行難之所在——直到我們學習了《現場管理手冊》,所有的“?”都變成了“!”,“現場”一詞來源於日本,是指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地方。《手冊》對現場管理的定義——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機、料的作用,在每道工序保證完美質量的前提下追求效率最大化,即通過現場管理使投入的生產要素(人、機、料)轉化成有價值的商品,並且滿足QCD(品質、成本、交貨期)要求。現場管理就是美的空調的“方法論”。《手冊》用將近一半的篇幅,詳盡介紹了消除七種浪費,開展5S、TPM和標準化管理的方法。這正體現了“現場改善”應致力於的原則:環境維持、消除浪費和標準化。

通過推行5S來維持現場環境,是製造企業的不二法門,也是優秀的現場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對於現場的整潔和有序,5S的終極目的是提高員工的素質,藉由環境維持,讓員工學習和實踐到自律,沒有自律的員工,就不可能提供優質的產品給顧客。5S是實施TPM(全員生產保全)的前奏,TPM涵蓋了現場的每一個人,它通過總體的預防和保養制度來延長設備的壽命,降低設備故障率,以求設備效率的最大化。任何不產生附加價值或者雖然增加價值但所用資源超過“絕對最少”界限的活動都可歸之於浪費。七大浪費以製造或採購過多的浪費為首,因為“庫存是萬惡之源”,過多的庫存不僅影響存貨週轉率,產生物料呆滯風險,庫存更掩蓋了計劃安排不合理、物料供應能力不足、生產線不平衡、質量管理差等問題。

《手則》為我們識別和排除現場的浪費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標準是做事的最佳方式。產品和服務是經歷一系列流程產生的結果。為確保質量,在每一個流程裏,都要維持一定的標準。標準化包括作業的標準化和作業流程標準化。前者指具體的裝配作業、檢驗作業和物流作業等,後者指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業務銜接和工作流程。現場管理中的標準化是為了快速應對人員流動、物料更改、工夾具損耗等客觀變化,穩定地進行生產活動而採用的方法。這一過程稱之為S(標準化)D(執行)C(檢查)A(處置)。SDCA的目的是標準化和穩定現有的流程,表示維持。PDCA則是提高流程的水準,表示改進,它們是現場管理人員的兩項主要職責。

如果説效率是引擎,品質和成本是雙翼,我們看到博擊長空之時,不要忘了現場是她騰飛的基礎。現場改善無處不在,讓我們持續深入地做好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