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它給人們帶來快樂;帶來興奮;帶來各種各樣歡歌笑語,我愛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剎那間,已經是_年了,在這每一年中,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它們代表着不同意義,給人們帶來無限喜悦,給時間增添一絲微笑,就讓我們盡情地歡樂吧!

中秋節是我的最愛。今年,我特別高興,因為有姐姐的陪伴,讓我感到温暖,月亮圓圓的,隨着皎潔的月光,我更加歡樂,在這歡樂的節日裏,我懂得了親情的含義,感受到了親情的温暖,擁有了親情的幸福,我甜絲絲的笑了。

15那天,媽媽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着落日的消失,這樣就可以吃團圓的月餅了,落日終於消失了,媽媽到家了,這時我的嘴好讒呀,逼着媽媽要吃月餅,媽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我見媽媽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來,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笑眯眯的走了,那時我的心裏無比的高興,因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節日,親人團圓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藴涵着什麼?

當年,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實際上,中秋節只是一個節日,它主要是讓每一家的親人團圓,月餅是圓的,人也應該像月餅一樣圓罷了,今年的中秋節,我真的感到好高興,好幸福,我擁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節日,我高興得歡蹦亂跳,歡樂的-中秋節。

讓我們張開雙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節吧!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2

八月的夜,有點寒,悽悽的月色透過紗窗,無力地落到牀前,淡淡的一片白,又給我帶來了一個不眠之夜。明知無人與之同樂,只好由自我的思緒在夜色裏遊蕩。好在白天閒來時,習慣於撿拾樹蔭底下那一片片破碎的陽光,放到口袋裏,留到晚上寂寞時,用來温暖自我的心。

很久以前,曾一度熱情,用年輕的心去圖劃未來,那份執着的追求,曾有過不少的亮點,雖然在商海里留下了傷痕,在愛海里,留下了傷痛,但內心仍然藏着一絲絲的自豪,那是因為以往盡力搏擊,以往擁有那份含恨的愛。隨着月圓月缺,那份熱情早已當做古玩收藏於心底,愛已消亡。如潔的月光,此刻看來已經變得冷漠,節日的氣氛更加撩起諸多的痛。我願帶着一片寧靜去尋找屬於自我的世界,在哪裏安然地細品人生。

然而,如今那一片寧靜也已經變得飄渺,商化的社會,到處一片沸騰。或許,寧靜需要自我去體會,需要一個歷練的過程,沒有豁達的胸懷和頑強的意志,那一片寧靜將從身邊飄走。

多年以來,從不敢貿然嘗試一口中秋之月,只是怕,孤單隻影的我壞了團聚的味道,不忍心把好好的一個園咬缺,然後獨自把它吞併。多麼的期望,你我一齊把它掰開,分成兩半,放到各自的身體裏,無論你在哪裏,你我永遠都是一個園。

這樣的夜,思緒在寂慮中彷彿脱體狂奔,卻理不成形。孩時的童影,學時的同窗,一齊掙食的友人,親人,還有已經走遠的先輩們都堆積在一齊,這種抹不去的印記像霧一樣繚繞,禁不住一番感慨,多麼的想,尋回我來時的起點,從新品味每每的月圓月缺。

歲月的足跡漸行漸遠,已不必為生活的滄桑添加太多言語,往事如焉,愛亦然,恨亦然,人生也亦然。

秋又起,屋外的樹,偶有落葉沙沙,那是為了來年的新生,我是否也能再度揚帆直到此刻,還迷茫。我想,趁着這夜色,悄悄地,在牀前這淡淡的一片白裏,畫上幾筆色彩,添上幾句心語,捎到這片白的另一端,為我解開心中的結。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3

讀着李白的靜夜思,品着余光中的鄉愁,不經意間,又是中秋,又見月兒圓。人生彈指一揮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永恆的是天上的月,變幻的總是那月下的芸芸眾生。真是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一樣。

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心的是我們。古往今來,騷人墨客,無不揮毫潑墨,痴情吟詠。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雄豪。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夢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博大……月亮,是國人不死的詩魂,少男少女們戀愛時的紅娘。

世上本沒有故鄉的,只因為有了他鄉。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竟然像被髮酵了一般,魂牽夢繞,難捨難分。故鄉的那些點點滴滴,便也如發酵池的酒一般,咕嚕咕嚕,活躍起來,不安份起來,散發出醉人的芳香。這便是鄉愁。

鄉愁是什麼可是是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冰糖葫蘆,奶奶的爆米花,還有那外婆橋……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濃濃的鄉愁。刻骨銘心,揮之不去。有網友在博客裏説:僅有辣椒,才能解胃的鄉愁。説這話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貴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們的鄉愁大多是大米飯。北方人到了南方,他們的鄉愁也許就是麪條和饃饃。

中秋月,故鄉明。明月是同一輪明月,中秋也是同一個中秋,並沒有什麼差別。有分別的是我們自我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當我們背起行囊,頭也不回地走向遠方,經歷千辛萬苦,去尋找心中的樂土,去尋找夢想的天堂。有一天驀然回首,卻發現“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原在燈火闌珊處”!天堂就在心中,樂土就是故鄉。我們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先如此。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歎,人人都有思鄉情結。

“那故鄉的山,那故鄉的水。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雲。”那故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費翔深情的歌唱,在耳邊迴響了20年,仍然新鮮,沒有褪去半點顏色。故鄉的親人,老人們要落葉歸根,少年們急着要走向遠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標。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故鄉的美,美在明月。曾見過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見過莽莽羣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鄉低矮的小石頭山上升起的明月來的有韻味。“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明月,煙渚,瀟湘。小橋,流水,人家。岸沚汀蘭,茂林修竹,月夜風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動,月色清淺,人約黃昏後。故鄉的美,美在詩情畫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過柳宗元永州八記的人都明白,那種美,是攝魂蝕骨,見過一次,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的。不信,親自來看一看,被勾掉魂兒可別後悔喔。

在城裏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沒有見過月亮了。僅有很少幾日,看見聊聊可數幾顆星,還有一個有圓盤盤,在摩天大樓的夾縫裏。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沒有什麼亮光。閃爍的霓虹燈,明亮的的路燈,還有那萬家燈火,悄悄掩蓋了明月的光輝,把月兒藏了起來,好讓我們迷戀她們。記得小時候,在鄉下,住瓦房。那時沒有電燈,點的是煤油燈或茶油燈。燈光暗黃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燈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燈光太小了,且並不能長點,點久了媽媽要罵的。於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螢火蟲放在瓶子裏,讓它們發出美麗的光來照明。因為沒有燈光,晴朗的天氣裏,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時的星星也彷彿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淨。月夜也常常朗照,猶如白晝。我便常常在月下讀書寫字,那種幸福感,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月下看書,甚至連最小號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纖毫畢現。如今,竟然連月亮都看不見了。真是貧時歡樂無窮,富了反而失去歡樂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燈。僅有在四周的光熄滅時,它才會亮。

又是中秋,又見月圓。中秋是一個浪漫,温馨,祝福,思念,團圓的日子。世上最遠,莫過於心。世上者,莫過於心。世上最近者,亦莫過於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願天下所有芸芸眾生,都團團圓圓,快歡樂樂。

今年,我卻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經很老了,想想還能陪他們過多少箇中秋節,已屈指可數。不禁心裏悽然。還是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吧。父母,卻滿不在乎。好像還有幾百年似的,仍早出晚歸,勞作不息。想那年少時,在那青瓦紅牆的小院裏,與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餅,賞明月。那時的月餅,一人只一個,餡也僅有白糖的,外殼粗糙得很。吃在嘴裏,窸窣作響,卻感覺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時光,温馨、完美。此刻已經是在夢裏了,可望而不可及。説句孩子氣的話:再也沒有那麼好吃的月餅了,再也沒有那麼純淨的明月了。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最美的中秋永遠只是在夢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裏,成了我今生最珍貴的財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4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際之間,圓月清輝漫下,灑落人間。四周繁星點點,恰似一家歡顏。美好的祝福,圓滿的家庭,一代代傳承着中秋的傳統。而現在的你呢?

中秋之季,人月兩圓,卻也出現着不同的聲音,或埋怨月餅的油膩,或埋怨回家的苦惱,更有人為節日的形式抱怨……可當你抱怨的同時可曾想過為何要過節,月圓為哪般?

月圓為哪般?千里之外,一種相思兩處愁,是否想到了父母盼兒歸的殷切的眼神?是否想到了父母知兒歸時喜悦的笑顏。兒行千里母擔憂,只一次,一次的相聚便可告慰濃重的憂思。月兒圓圓心兒暖暖,你説月圓為哪般?只為人月兩相圓,只為將千里之遙的兩顆心拉近,只為拂去父母念兒時的淚痕,只為看到父母見兒時的一抹微笑。

月圓為哪般?有人説是為獨享一日悠閒,有人説是為大吃大喝,有人説是為公園玩個痛快……當你怡然自樂大快朵頤時,你可知父母對你的思念?時近中秋,有人卻埋怨:“有什麼過頭?月餅膩死人。”當高檔奢華的月餅在手時,你可知它滿載了至親對你無私的愛戀和祈願。佳節代相傳,真愛在心間。簡單中秋,小小月餅,它不僅承載着無盡的愛,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一個敬愛長輩關心幼小安享天倫之樂的機會。所以,當月兒圓時請君千萬不要忘了,為何“圓”!

中秋之節起源於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它寄寓了古人樸素美好祝願,而月餅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寓示豐收與親愛,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作為炎黃子孫的21世紀的我們,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它是一種責任,是承傳中華文化的使命賦予我們過中秋的責任。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曲解,挺直脊樑,伸出臂膀,承擔起這份祖先交託給後人的責任。月兒圓為哪般?為紀念先人,為傳承智慧,為美好的心願。

中秋夜,月兒圓,清風徐來,觀庭院落葉飛舞。長者閒卧搖椅,手捧香茗細品,笑視兒孫繞膝分食月餅,好不熱鬧的中秋月圓圖。清輝漫下,人長久,共歡笑,千里共嬋娟。思念寄明月,願君同暢飲,思愁傾無餘,四海一家親。

月兒圓,為哪般?只為人心圓家國圓!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5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節日,有的可能是因為這一天的習俗;有的可能是因為可以吃好吃的;有的也可能因為這一天可以開心的玩耍,反正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喜歡的節日是最普通的,想知道吧!我還就不告訴你,你猜吧!

我喜歡的節日是全國兒童的節日,這一天我們可以開心的玩耍,而且還載歌載舞,通常這一天老師都會任憑我們“瘋,”還對我們特別温柔。這一天我們還會吃好的喝好的,這天中午吃了好吃的雞腿,最有趣的是下午了,下午我們各自備好水果準備水果拼盤的活動。各組拼的都是五花八門,有些組拼了寶塔,有些組拼的機器人,有些組拼了一個小花園,反正都拼得不一樣,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讓人看着就有食慾,當老師説了一聲開始後,我們全班就開始作戰了,個個都狼吞虎嚥,生怕被別人搶了。我們全班同學都精神抖擻,戰勝了水果大軍後,我們又開始收拾戰場,把水果大軍的屍體扔進了垃圾箱。最後,老師還要發糖果,每個人都是滿載而歸啊!

聽我説了這麼多,應該都知道了吧,我來告訴你們吧,我喜歡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你們喜歡這個節日嗎?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6

我不想在這個夜晚合上我已經不能睜開的雙眼,因為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休息,因為夜已經深了,街道上沒有隆隆的汽車聲,只有空調水的滴水聲在空曠的夜中迴響;但是我依然沒有睡意;因為中秋的今晚,對於我來説註定是一個不眠的夜晚,其實我是需要睡覺的,因為明天我依舊要上班,我依舊需要去重複我的工作,雖然工作可以給我激情,可以給我成就感,其實我只是想和我的妻子和孩子以及父母過一個不算時間長的中秋而已,可是對於我來説依舊是奢望和祈求;依舊只能遙看星空;

其實我是怕思鄉的夢襲來,因為我又一次不能和我的妻子和孩子團員在中秋之夜;因為我今天又在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完成一次孤獨和寂寞。完成一次沒有煙花,沒有爆竹,沒有歌聲,沒有笑語的中秋,我的中秋的夜晚依舊很漫長,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總是在分秒中慢慢度過;一個人的時間總是那麼悠長和悽聊;一個人的時間總是那麼的空曠和無助;

我的心似乎在滴血,因為家庭,因為生活,我在這深秋的夜晚,我只能寄生在異鄉;我不能在團員的餐桌上看着我的孩子,我不能給我的妻子一個笑臉,一個吻,一個擁抱;我也不能給我的父母請一聲安;我只能望着家鄉的方向,默默的遙祝,因為我在千里之外的他鄉,因為我在遙遠的香蕉樹下,我在陌生的壯鄉,我聽不懂這裏的人在説什麼。我只能附和着微笑,其實這種微笑有多少真實的成分,我自己都覺得這是傻笑,是卑賤的,是無趣的,是寂寞的,是空洞的,是人世間最為可笑的微笑;

我的中秋夜沒有喧譁聲,沒有鞭炮聲,沒有歡哥,沒有笑語,只有秋風在樹葉之間輕輕的飛過;我的節日依舊是沒有美酒佳餚的日子,因為我們是生活中的棄兒,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是屬於最底層的農民工,所以我們的節日註定是沒有喧鬧聲的,其實我們就是一羣沒有節日的人,我們的節日是在我們倒下的時候,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沒有了對節日親人的思念,沒有了對社會不公的抗爭,沒有了芸芸眾生的日子和生活,因為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安靜的休息,我們才沒有了對於社會的無望;

秋夜總是那麼深沉和零靜,總能帶走的是我的思緒,是我對妻子的思念,對孩子的思念,對父母的愧疚;對家鄉明月的無限的思緒;對家鄉一土一木的無限情思;秋夜是漫長的,尤其是中秋的夜晚更顯得漫長,我能感受到家鄉的白楊樹落葉的聲兒,我能感受到家鄉松樹林的松葉兒的歡快而又落寞的松濤聲;我能感受到家鄉夜晚的鳥兒,對於夏季的消失的悽凌的吶喊聲在空切的夜晚迴盪;鳥兒飛行時,空氣中的氣流都顯得落寞而無力。

為什麼我的中秋總是在他人的歡聲笑語中落寞的度過;為什麼我的情思總是在曲終人散之後才得以宣泄;因為我們需要在這個社會掙扎,需要養育我們的兒女,我們不能給他們貧寒的生活,所以我們哪怕能掙到一分錢,我們都不能放棄,其實生活總是這樣的給我們這樣的失落或者説無趣;

我的中秋沒有月餅,沒有葡萄酒,更沒有美味佳餚,有的只是一腔的情愁,一杯的苦酒;一潭的無助;幾倍的清涼,就如同這秋的夜,和夜的秋風;我的妻子可能在流淚,我的兒子可能在責怪我,我的女兒可能在怨恨我,為什麼沒有回家,我的父母可能在埋怨我,為什麼在節日也不能回來看看,我的親友可能在説我,難道就不可以少攢點錢,可是我們能嗎?不是錢的問題,如果我們回家了,更多的時候可能就是要放棄這份工作,放棄不是等於從頭再來嗎?

我的中秋其實是淒涼的,我的心事落寞的,人到中年,我依舊在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奔波,所以有時候也是温暖的,因為我還可以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盡上我自己的努力,因為我還可以走得動,所以我還是有點快樂的。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7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們又如火如荼地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個古老而盛大的團圓日中,家家户户吃着月餅,都沉浸在團聚的喜悦裏。顯得格外開心、快樂。

而我,卻沒能感到如此的節日氣氛。“每逢佳節倍思親。”就在這樣的日子中,讓我更加想起遠在異地他鄉工作的爸爸,爸爸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負,也為了讓我們母子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幾年前辭職到外地去應聘,因為數隔千里,一年沒有回家幾趟,已經好幾年沒跟我們一起過中秋了。

因此,我和老媽也沒有認真去過中秋的習慣,今年也不例外。所以中秋與平常八、九不離十。吃過晚飯後,我的兩個夥伴同平常一樣,在我的陽台下呼喊着我的名字,讓我下去和他們玩。我們漫步到生活區的河邊,靜靜地眺望深邃的天空,深情地望着圓圓的月兒出沒的位置,卻看不到平日那皎潔的明月,無情的烏雲密佈在月兒的周圍,此時的月兒就像害羞的小女孩,躲着不敢出來,讓中秋之夜竟沒有了昔日的美麗。

令我感到今日的中秋不再那麼的迷人。雖然沒有月光的沐浴,但我還好有這份珍貴的友誼。我和夥伴們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快樂,漸漸把我心中的思念淡化,認為沒有與親人在一起也一樣幸福,再想想,那些汶川難民們不也照樣開開心心的過節嗎?我何必為了沒有見到爸爸而抹去了節日的氣息呢?我重新振作起來,與夥伴們一起遊戲,一起講述中秋的故事。

沒過多久,烏雲被襲來的微風化去,天上那位“小女孩”終於探出了小腦袋,給大地傾泄了一片清輝,如水的月光靜靜地灑在地面,大地彷彿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而此時的大地又沉靜在夢幻般一樣的銀色,給中秋夜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息。月光帶着節日的喜悦灑入了我的心中,我們坐在石凳上,靜靜地觀賞着如此的夜色,重新感到了中秋時節的氣氛。這讓我知道,跟朋友一樣可以過中秋。

中秋之夜,就也請嫦娥姐姐,把我們最美好祝福帶給四川朋友們,帶給那些戰鬥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也帶給我遠方的爸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8

一年一次中秋節就要來臨了,早已聽到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想到那精緻的月餅,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口水。

在孩子們的期待中,8月15的中秋終於到來啦!好比幾個世紀一般。

今天一大早,我因要去外婆家而感到興奮。因為起的太早,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和盡力去挑選我今天該穿的衣服。對於衣服的搭配我也是有我自己的風格,可衣櫃裏沒有幾件好看的衣服,讓我很是苦惱。平時在學校看到其他同學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幾乎沒有重複過,真是羨慕嫉妒恨。回過頭來,看看我那堆衣服,每件都已有幾年歷史了,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時間一向過得很快,我以挑選好了我今天要穿的衣服了,爸媽也已經準備好要出發了。

我們一家興高采烈地坐着老爸的“寶馬”出發了。我一路上非常激動,總想着和親戚見面該説的話。想着、想着就到達了目的地,那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外婆家,一下車就看到外婆到外面來接應我們。我看到外婆就忍不住的想起啦我的那夥童年時期的小夥伴們,便問外婆他們在哪,外婆用手指了指説:“在屋裏,他們已經等你很久了,快進去吧。”我飛奔而去,一進屋就看到我的小夥伴們玩的十分熱鬧,我便也加入他們的遊戲。

時間過的飛快,玩着玩着夜晚就來臨了,我們迫不及待的放下飯碗跑到屋頂上去看月亮,那月亮真是十分美麗,小夥伴們都驚歎不已,便開心的玩起了博餅遊戲。

在我看來:這種和親人在一起歡聲笑語、吃着月餅、看着月圓、玩着遊戲,就是中秋節的真正意義!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9

今年中秋節月亮依舊是那麼圓、月餅依舊是那麼貴、人們依舊是那麼火,到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可是今年的中秋節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天,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義。

中秋節那天,我領取了第一次進入職場的兩個月的工資,雖然錢不多但是畢竟是靠我自己的辛勤工作獲得的,拿在手裏感覺沉甸甸的,我當時情緒非常激動,淚珠在眼眶裏邊直打轉。我剛剛上大學 那會兒,就夢想着快點畢業將來找一份好工作,能夠自食其力,還能多少補貼家裏的開支。想到現在我找了一份還另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又拿了工資,應該算是實現了我大學時的願望。我當時心裏邊比 吃了蜜的還要甜。

“八月十五”一個應該記住的日子,它對我來説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公司宿舍住的大學生在一起熱鬧了一番,我上街買的涼菜、水果;他們準備了美酒與燒雞、月餅。我的舍友燉 的魚,炒的菜。一會功夫我們幾個“光棍”就開始慶祝起來,醇香的郎酒散發出醉人的清香,入肚的美酒更是激發了我們無比的熱情,我們大談女生,我們暢想未來,我們推杯換盞,我們划拳遊戲,整 個屋子裏面充斥着熱烈的氣氛。

晚上上牀時我還是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入眠。我閉眼沉思:今天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一天,今晚的歡聚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遠離職場,遠離喧囂城市的快樂。因為我們還都不是真正意義 上職場中的人,還有學生的純真,稚氣。我們的關係也比較融洽。我們就是一個和諧的小羣體。於是我開始暢想未來……

最後我帶着美好的暢想進入了夢鄉。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0

中秋節快到了,單位里人人都興奮起來,大家開始為父母準備中秋禮物。

小李平時總給父母寄東西回家,我們都誇他有孝心。小李數着手裏新發的獎金,開心地説:“這些天一直加班,有時覺得快撐不下去了,但是想到掙了錢可以寄給父母,我就覺得渾身有勁。沒白乾,獎金頂兩個月的工資了。我要把三分之二寄給父母,自己留點兒,陪女朋友逛逛街……”小李數着手中厚厚的鈔票,嘿嘿地笑了。

妍妍説:“我那老爸老媽呀,別提多節儉了,給他們錢,一分都捨不得花,全都存起來,説要給我準備嫁粧。我得給他們買點實惠的東西寄回去,老媽愛美,我早就看好了一款紅毛衣,那顏色特鮮豔,老媽這個年齡就應該穿點亮顏色的衣服,明天我就去給她買,她肯定喜歡;老爸平時喜歡抽煙喝酒,但是對身體不好,我早就勸他戒了,聽老媽説他現在改喝茶了,給他買一盒上好的鐵觀音寄回去,再給他買本茶道方面的書,爭取讓他把興趣徹底轉移到喝茶上……”妍妍用心良苦,可見是把父母放在了心裏。

大張説:“我老爸説了,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照相機。”大家聽了哈哈大笑,問大張咋回事。

大張説:“父母今年都退休了,沒啥業餘愛好,就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風景。看風景不拍照怎麼行,老爸説,要把他走過的大好山河都拍下來,另外,還要當老媽的‘御用攝影師’,為她拍照。老媽年輕時長得漂亮,最喜歡拍照,我家裏還留着好多老媽年輕時的照片,跟明星似的。老媽説,老了也要美一把,人生最美夕陽紅嘛。”這樣的中秋禮物,一定最合父母心意。

淑芬的父母在農村老家生活,她説:“我爹孃最恨浪費,我每次買了貴東西,我娘就嘮叨個沒完,還總算賬:好傢伙,這點錢能買多少大饅頭啊!我花錢多了,他們會心疼得像割自己肉似的。所以呢,中秋節我就買點月餅之類的東西,這樣有節日氣氛,還能讓他們開心。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月餅上的價籤換掉,換成很便宜的,讓他們心安理得,不然他們吃起來也難以下嚥。”淑芬真細心,孝敬父母不在乎花多少錢,讓他們高興是最要緊的事。

我也開始盤算,給父母買啥禮物呢?這時,閆華説:“我給父母的中秋禮物,就是帶着老婆孩子回家,把團圓送給他們!”大家聽了,都一言不發了。沉默了很久,小李嘟囔一句:“假期只有兩天,我們都一個多月不放假了,回一趟家得輾轉一整天呢,好不容易放兩天假,不如自己調整一下,省得累。”閆華説:“再遠、再累,也要回家和父母團聚。對父母來説,最好的禮物是團圓。”是啊,中秋節本是團圓的節日,回家陪父母吃個團圓飯,晚上陪他們賞月聊天,該是多麼温馨啊!對父母來説,兒女回家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和滿足。我想好了,這個中秋,送給父母的禮物就是———回家跟他們一起過團圓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爺爺奶奶很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叔叔和姑姑兩家人也一起來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節。為迎接大家,爺爺奶奶做了很豐盛的飯菜。大家一邊説説笑笑,一邊品嚐着豐盛的團圓飯,大人們少不了喝酒,我們小孩便已飲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濃濃的親情在飯桌上互相傳遞,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的一大習俗。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動農民起義時,用月餅作為祕密傳遞通知的手段,約定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起義,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人們以中秋節吃月餅來紀念起義軍的勝利。現在,月餅已演變成合家團聚的象徵。於是,吃過晚飯後,我們每人手裏拿一塊月餅,到樓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別明亮。一輪金黃的圓月像一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照亮了整個院子。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中秋節真是令人難忘!中秋之夜也是這麼的美麗!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2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據説今天是嫦娥奔月的日子。傳説后羿射了九個太陽,村裏的農民非常崇拜后羿,就拜后羿為師,於是就收其中一些好學人為徒。有一次,后羿發現自己有了白髮。就找王母娘娘要她的最後一顆仙丹,王母娘娘見后羿十分英勇,就給了后羿,這顆仙丹師半顆會長生不老之一顆會成仙。后羿的一個徒弟蓬蒙知道後,就在一次打獵時説自己生病了,后羿帶着徒弟們打獵去了,蓬蒙。就去後羿家和嫦娥要仙丹,嫦娥知道自己打不過,蓬蒙,就一口把仙丹吃了,飛到了月球上。后羿知道後殺死了蓬蒙,每到月圓時,后羿就在後院放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滿了月餅和嫦娥愛吃的水果。農民也仿照后羿,每在每年8月15晚上擺放月餅和水果來紀念嫦娥。這個習俗一直傳到了今天。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菜市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東西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蔬菜,水果,肉等等,我們買了很多菜,有香菇,羊肉,牛肉,龍蝦,雞蛋……

回到家裏,我幫媽媽洗完了菜,媽媽開始做飯了,我和爸爸去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到我家吃團圓飯。我們回到家裏,媽媽剛好把菜餚放到了桌子上,我們圍坐在桌旁,不一會兒,媽媽做的美味家餚就被我們一掃而空,我們每個人的肚子吃的都股股的。

晚上,等到月亮快出來了,媽媽就讓我把一張桌子擺放在院子裏,又放上了月餅和各種各樣的水果,媽媽買的月餅品種很多,有紅糖的,有鹹的,有芝麻的等等,過了一會兒,月亮開始一點一點的出現了,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過了一會兒,月亮膽子大了,一下子就跳出來了。我邊吃月餅邊看月亮,彷彿看到了月宮裏玉兔在搗藥,嫦娥在對大家説:“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這是多麼難忘的一箇中秋節啊!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3

中秋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又稱秋、八月節、月夕、月節,因為這一天月亮圓滿,象徵團圓。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早晨,我和爸爸、媽媽穿好衣服,盛裝出行。爸爸開着車帶我們前往奶奶家。路上很多人,車水馬龍,我想:他們一定是回家和家人們一起團聚吃月餅、賞月吧。到了奶奶家,媽媽、姑姑和爸爸幫奶奶做飯,我和表姐則負責打掃院子衞生。

經過我們的努力,院子被我們打掃的一塵不染。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媽媽和奶奶準備好了豐富可口的飯菜,全家開始享用,大家有説有笑,度過了一個歡樂、美好的中午。包餐一頓後,我和爸爸媽媽帶着禮品去串門,過了好大一會兒才回到奶奶家,疲憊的我酣然入睡,一會媽媽把我叫醒了,爸爸開着車帶我和媽媽回到家。

回家之後,我才知道舅舅來了,舅舅果然不負眾望,帶來了我這個“小吃貨”喜歡吃的進口餅乾。媽媽帶我出去買了好多水果、甜品,還有我最愛的零食,媽媽可真是下了血本了,這下我可有口福了。我和媽媽回到了家,可口的飯菜也準備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天漸漸黑了下來,我們也準備用餐,中秋節當然要吃月餅嘛。我們先品嚐舅舅帶來的多味月餅,真是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姥姥做的“美味佳餚”令人食指大動,垂涎三尺。

吃完飯,理所當然應該賞月,可是爸爸他們還沒飲完桂花酒,我只好讓肚子再享享福。當所有人都吃完飯,我們就去小區下面賞月。我和爸爸、媽媽坐到搖籃上,靜靜的仰望着月亮。

一開始月亮的顏色很淺,接着,變得深了起來,發出的光芒也越來越亮。最後,一輪明月像一個巨大的玉盤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上。柔和的月光猶如一塊透明的白紗籠罩着大地。一顆顆小星星,亮着淡淡的光,似無數鑽石,星羅棋佈的鑲嵌在一塊碩大的藍寶石上。在羣星簇擁下,襯托出月亮步履輕盈、體態端莊,像一位亭亭玉立、羞羞答答的少女,用白紗遮住臉龐。

天漸漸黑了,我和爸爸媽媽眷戀地望着皎潔的月亮,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往年我們一家都是團團圓圓,一起在月下觀賞,可是今年,爸爸因為要出差,媽媽又要加班。我想起了蘇軾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們沒有在一起觀看,但是卻能通過月亮一起團圓。

説到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啦!可不是,有抹茶的廣式月餅,還有肉鬆的蘇式月餅和元祖雪月餅………我把它們都拿了出來,五顏六色的,琳琅滿目。本來是要在月下品嚐的,可貪吃的我下午時還是忍不住嚐了嚐抹茶月餅。第一口咬下去雖是有些苦,但糯糯的,口感非常好,一番細嚼慢嚥之後,嘴裏卻留下了一絲香甜。

傍晚的時候,我還在想:這幾天天氣不怎麼好,如果今年沒有月亮就太遺憾了呀!於是,我盼望着月亮的到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可還是沒見月亮的身影,還是先吃個月餅吧!這個肉鬆月餅味道剛剛好,一絲絲的肉鬆使我的味蕾跳動起來,酥酥的皮美味極了!我等啊等啊,那月亮時時出來露露臉,又回去了,好像在與我們捉迷藏。

過了一會兒,月亮終於現出了矯健的身姿,圓的像一張大玉盤一樣。我坐在月下,嘗着栗子和月餅,心情豁然開朗。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5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閤家團聚的日子,故又稱團圓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裏,親朋好友們聚在一齊,家家户户都在吃着團圓飯,這是多麼令人温馨的節日。

今年的中秋節是我們家的大聚會,正因爺爺要在這期間過八十大壽。在這喜慶的日子裏,在外地的親人們都回家了,這天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聲笑語。八十高齡的爺爺看着膝下子孫滿堂,滿臉充滿幸福的笑容。望着忙忙碌碌、來來往往的.大人們,我不僅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節倍思親!”是啊,在這月圓中秋之時,更是思念親人之際,不知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因常年在外,才有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詩人們用他們特有的筆墨訴説着千百年來人類的思念之情。爆笑谷

隨着社會的發展,便捷的交通和發達的通訊雖然把我們生活的空間縮小了,但人們心中的那一份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卻是不減分量的,祝願他們早日團聚!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6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明鏡般的圓月穿行於九霄,把如水的清輝靜靜地傾瀉在這片土地上,四周都籠罩在聖潔的氣氛裏。

温馨的小院裏,家人圍桌而坐,每個人都盡展“絕活”——露天包餃子。老天彷彿也賣給這個節日一個面子,明月懸,微風拂,柔和且心醉。

月亮若隱若現,透過搖擺的樹葉朦朧見它的衣襟。一家人依然圍坐在桌邊,不過卻不再是準備了,而是享受勞動成果,煎、煮、蒸、炸樣樣俱全,自然其樂融融。

當月光,灑在祭桌上,我開始了多年中秋一直乾的事情——瓣瓜。這是一項技術活,我總做了不過三次,自然不怎麼熟練,但人總歸要學習的,當第七十一刀下去的時候,三十六瓣“瓜”就出爐了。祭桌擺好後,往常都要拍照曬曬的,但又一想,這樣做,豈不是對天地自然的不禮貌,還是謹慎的好。

月亮游到了頭頂,一切都恢復了寧靜,樓梯下院子裏,只有祭桌前的紅燭還閃爍着火焰。坐在欄杆上,體會李白的“舉頭望明月”,纏綿而渺遠的鄉情,由無邊的月色勾起,該是一種怎樣的惆悵?“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月圓之夜,團圓之時,白居易兄弟離散,又是什麼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豁達的心胸也阻擋不住親情的洶湧。

望水鏡圓月,映出友情的點點滴滴,它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曾經的所作所為,是為何;那些經歷的,又是怎樣的有滋有味。前方的路是什麼,我志又在何方;這個清冷的迷茫世界,又有幾番意境。

風過,燭熄。

這月圓之夜,不同的人,不同的景,願有人與我品出相似的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心得體會 篇17

去年的中秋真熱鬧啊,班級裏的同學幾乎全來了,瓜子、薯片、水果更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大家都圍坐在一起,大人講大人的,我們小孩子也都擠在一塊兒,你一句,我一句地搭聊着,講到最後,大家都笑成一團,小臉都像盛開的花兒一樣。上學時的煩惱,考試時的緊張和鋪天蓋地而來的測試,比賽,都被我們忘到了九霄雲外。在人羣種嬉戲着,追逐着,把從小賣部那買來的塑料光環套在腳上,手上,然後又把光環套到樹上。又有人搞笑的將光環連跟樹連在了一起,蕩起了鞦韆,可環條一下子斷了開來,屁股摔疼了,但大家又一起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們的笑聲響徹了整座青山,月亮出來了,她笑盈盈的,看我們。

回想起去年的中秋似乎還歷歷在目,那歡快的笑聲似乎還在我耳畔迴響。

而今日,又逢中秋。我與媽媽又登龍泉山中,靠着欄杆,身旁的古樹在風的邀請下舞着枝幹,搖晃着葉片,如同一位妖嬈的少女。我凝望着天上的一輪明月,彷彿看見了月中嫦娥輕飄的衣裙和纖細的腰肢,她的身邊似乎還有隻一小兔陪伴着。“嫦娥娘娘一人在廣寒宮中,只有玉兔來陪伴她,覺得孤獨嗎?” 回首眼前,來賞月的人雖多,但卻看不到同班同學。

聽媽媽説,他們都在學興趣班呢,什麼作文班,奧數班,英語班……他們抽不出時間。

轉念一想,年級越來越高,作業也越來越多,大家對成績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自己不也產生過去興趣班學習的念頭嗎?雖然不能盡情玩耍,但為自己的將來打上一份基礎呀!如果用自己課餘的時間換得一份好的成績,誰不願意?!“媽,咱們也回家了吧!”我笑着對媽媽説,“我也要去學習囉,我也要更上一層樓,爭取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