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養生資料

三九天悄悄而至,三九天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三九天養生資料,歡迎大家閲讀!

三九天養生資料

三九天養生資料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漢族民間節氣。從冬至之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根據三九天的算法(冬至後的第19-27天),2019年三九天是從1月9日開始的。

三九天開始後,河面結冰、江河封流,這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俗話説:在家千日易,出門一時難,説的也就是三九天的寒冷天氣了。

俗話説“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時下馬上要步入“三九天”,所謂“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的第19天到第27天。道醫認為,“三九天”有它獨特的養生之道,衣食住行都有所講究。

衣外出宜帶帽

常言道:“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寒冬裏,人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熱量就主要從頭、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據實驗測試,處於靜止狀態下不戴帽的人,從其頭部散失的熱量是很多的。在環境氣温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散熱量的30%,4℃時佔60%,零下15℃時佔75%。所以人們冬季戴帽應特別注重帽子要護住耳朵,兒童外出更應注意隨時戴好帽子。

食膳食巧温補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温補勿過頭。”冬令進補在我國歷史悠久,中醫建議,“三九”時節可適當多吃些禦寒食物,如羊肉等有燥熱温補的效果。還可以多吃些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類的堅果,其性味偏温熱,禦寒的同時還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另外,還需多吃些補充津液的蔬菜,如大白菜、白蘿蔔、藕、百合、芋頭、芹菜、土豆、荸薺等。

住早晚補陽氣

人在“三九”天裏陽氣虛弱,心肺負擔不小,特別是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時候不要外出,在家裏做一些簡單運動就可以,如在室內慢跑、做體操等。有怕冷、手腳發涼、愛拉肚子、胃疼、痛經的人都可能屬於陽虛,則更要注重補陽。在家時,晨起面向東方做深呼吸,這樣陽氣可以從勞宮穴進入人體,助養心肺;傍晚時背對夕陽,讓陽氣從腦户穴進入人體,有助養腎。

行多做慢運動

“冬練三九”,經常進行慢運動是好習慣,但要看天氣,最好見到陽光了再出門,時間在下午3-4時為宜,鍛鍊的時候切忌大汗淋漓。冬天有晨練習慣的,時間一般在30分鐘最適宜,不宜過早、過長,可多進行一些增強肌肉協調和柔韌性的運動,如慢走、打太極拳等活動。

三九天養生注意事項

俗話説:“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本週正式進入“三九”,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段。“三九天”養生除了注重保暖外,切勿再通宵狂歡或熬夜加班,由於冬天講究“養藏”,因此,在生活節奏上可以適當“慢一點”。

出門戴頂帽 護肩腰護膝 俗話説:“冬季戴頂帽,如同穿棉襖。 ”在“三九”天,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冬季出門戴帽,應特別注意帽子要能護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時更應注意隨時戴上帽子。因為在寒冷的冬天,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服裝,熱量就主要從頭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於保存身體熱量。

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等,也極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會連累到這幾個脆弱部位,引發頸椎、腰背、膝關節疼痛。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涼。

吃點蘿蔔白菜來“清瘀” 民間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説法。多吃一些芹菜、白蘿蔔、土豆、大白菜等食材來“清瘀”,才不易出現上火、便祕等不適,自古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説法,因此,在冬天吃點蘿蔔等寒涼食物,可以起到滋陰的效果。另外,適當吃一些藕、梨、蘿蔔、白菜、竹筍、木耳等食物,還可散發體內淤積的熱量。

“慢節奏”養生 冬天是“藏養”的季節,“三九”時節,日常生活節奏最好放慢些,不要再通宵達旦地狂歡或加班,保持情緒穩定,走路和説話的速度都可相應放慢些。在“三九”天,人們可以採取靜養生、慢養生等方法來強身。在運動方面,可選擇節奏較慢的項目,比如:散步、慢跑、做操、太極拳等“慢養生”。另外,在冬天還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牀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更應早睡,有利於防病。“三九”寒天,除了睡前泡腳外,經常搓手也對身體大有好處,一來能鍛鍊手指靈活功能,二來可促進手部血液循環,一直在室內工作的人經常搓手,還可預防感冒。另外,長時間伏在室內,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濕,房間注意勤通風,定期開窗讓室外新鮮空氣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