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崗前培訓現狀調研報告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進入21世紀,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作用不單純是事後記賬、算賬,而是通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積極參與經濟管理,為宏觀決策和微觀管理服務。會計信息也不是單純反映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會計職業要實現其自身價值,增強與從業崗位的適應度,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會計的崗前培訓和各種形式的實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會計崗前培訓現狀調研報告

本文通過對市本級會計人員的現狀調查,對崗前培訓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並提出相應對策。

一、市會計隊伍現狀

目前,市共有持證會計人員1179人。從會計人員學歷層次看,持證會計人員中,具備中專及以下學歷335人,佔28.3%,具備大專學歷512人,佔43.4%,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28人,佔28%,具備研究生學歷的只有4人,佔0.3%。從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看,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的有5人,佔0.3%;具有中級會計師職稱的有59人,佔5%,具有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709人,佔59.7%,無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401人,佔35%。會計人員中,在崗註冊的會計人員1102人,佔持證人員93.4%;不在崗註冊的77人,佔持證人員6.6%。在新任會計中,最近三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有154人,佔持證人員13%。

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市在會計人員教育培訓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會計人員素質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保證了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制度改革的順利實施。但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知識結構、職業道德等與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會計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1、會計人員知識結構不夠合理。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會計改革的不斷推進,要全方位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會計人員再也不能侷限於單純的會計核算,而是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預測分析能力、縱橫協調能力,會計人員不僅要精通本行,還必須具備網絡信息、法律、金融、管理等知識。但從會計隊伍的實際情況看,大部分會計人員只瞭解簡單的核算知識,會計工作侷限於記賬、算賬、報賬,會計核算只是服從税法的“税務會計”,不是遵循會計準則的“財務會計”,更談不上參與分析決策和管理。

2、會計人員學歷層次和專業技術職稱偏低。由於各種歷史原因,目前在崗的會計人員中,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培養起來的,而且許多還是屬於“半路出家”,從別的行業轉行從事會計工作,這部分人員在就業前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儘管工作後邊學邊幹,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系統的財會專業知識比較缺欠,會計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也不高。

3、許多會計人員不求進取,職業意識不強。許多會計人員不注意加強學習,缺乏鑽研業務、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默守陳規,業務知識貧乏,對新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不認真學習和鑽研。從每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情況看,許多會計人員把繼續教育培訓看成是為了應付財政部門從業資格的檢查,這樣的會計人員既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核算資料,更談不上為企業理好財當好家。

因此,加強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特別是重視初涉會計工作的新任人員的崗前培訓和會計實務操作培訓是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加快會計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我們對我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學員、今年新取得上崗證人員和想取得會計上崗證人員進行了初步統計,在取得會計上崗證後準備從事財會工作的佔72%,不打算立即從事財會工作的佔28%。對於沒有從事財會工作的人員其原因:60%的人考證是為了給自己充電,40%的人是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單位。調查人員中有50%的人從事實際財會工作感覺力不從心。

二、會計培訓現狀的原因分析

針對目前,我市會計培訓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會計事務科走入相關行業羣體部門調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會計隊伍的規模擴大迅速,崗前培訓缺乏。如前所述,僅我市本級,近三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就有154人,佔持證人員13%。同時,有相當數量的持證會計人員,雖然從業資格證書已取得,有的甚至已從事會計工作多年,但工作仍覺得力不從心,尤其是對會計實務的處理仍顯知識底藴不足,因此有的沒有找到合適的財會崗位,有的雖上了崗但只能勉強應付簡單的會計事務。可見,潛在的會計崗前培訓市場較大,這些人員包括:一是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未上崗的人員,二是輪崗會計人員,三是新任會計,都需要實務技能方面的培訓。

2、會計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夠強,供給較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培訓內容的要求方面,一是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務操作知識培訓的人員,佔65%,尤其是對一些剛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雖然他們經過了考前培訓,但對實務操作經驗比較匱乏;二是要求參加外貿企業會計操作培訓的人員,佔15%,因為隨着外貿企業的迅猛發展,在會計實務操作中,要求參加外貿企業會計操作培訓;三是急需瞭解和掌握最新出台的税收法規知識的人員,佔20%,以便在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前提下,進行税收籌劃,合理避税。而目前社會上的各類會計培訓主要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前培訓、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考前培訓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前兩者是考前培訓,後者,近幾年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主要以會計法、新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新企業會計準則內容為主,對提升財會部門負責人、主管會計的業務水平很有幫助,但對相當部分初涉會計工作的人員幫助不大。對於將要上崗或新任會計人員來説,現在的會計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供給不足,他(她)們需要的是“手把手”的會計實務基本操作技能培訓。

3、教育培訓缺乏約束激勵機制。我們的會計培訓存在培訓是“硬任務”,但培訓的各項激勵約束機制在目前的會計教育培訓工作中並沒有真正得以落實,再加上培訓考核、評比制度的不完善,自教自學的培訓方法,使教與學兩方面都沒有較大的壓力和動力。會計幹部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內動力不足。部分幹部一天到晚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加班加點,抱怨工作壓力大,家庭事務多,沒有時間“充電”;一些會計幹部認為當前所處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不高,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另一些年齡稍大的幹部認為自己“船到碼頭,車到站”,學與不學一個樣;還有些人平時鬆鬆垮垮不學習,考試時手忙腳亂靠作弊;而長期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業務知識培訓的機會少,會計業務知識薄弱,想學業務沒機會,即使學到知識也沒機會實踐,時間一長也容易忘記,因而也缺少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三、拓展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模式,加強會計崗前培訓

1、搭建會計人員信息交流平台。隨着經濟的發展,現機關事業單位要加強內部財務管理,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由此帶來對高素質財會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現實情況是,一方面,急需高素質的財會人才,而難於尋找;另一方面,社會上大量閒置的會計人員難以求職。因此搭建會計信息平台,構築會計人才市場,對滿足財會人才的需求,挖掘會計人力資源,發揮牽線搭橋的紐帶作用,有着重大意義。財政局會計事務科可採用在政府信息網站設立“會計人才教育服務專欄”的形式,建立信息庫包括會計人員的基本信息、繼續教育、懲罰記錄、信息變更記錄、就職需求等情況,任何單位都可以隨時查詢會計人員的信息。有需要會計人員的單位可到服務專欄辦理申請,有意謀求會計職位的持證人員經過服務專欄提供個人資料由會計事務科提供培訓以及資格認定後,發給合格證書並推薦工作。搭建會計服務專欄網站,便於會計人員與培訓機構進行信息溝通。培訓機構建立會計信息平台後,可通過舉行聯誼會、成立協會等活動,使會計人員之間、會計人員與培訓機構、會計人員與企業之間加強互動、溝通感情。

2、創新會計培訓模式。一是開辦網上課堂。“會計人才教育服務專欄”網站開辦後,要開發適合會計崗前培訓的教學管理軟件,建成較為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管理網絡,並製作一批多媒體課件,聲像並茂地實施教學。還可以選擇具備條件的若干市縣聯網,通過遠程教育實施培訓,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果。二是實施課堂實踐性教學。會計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工作,用人單位往往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直接上崗承擔會計工作,因此,會計培訓中必須加強課堂實踐性教學。在這次調查中,有70-80%的急需上崗人員希望參加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單一的考證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院的求知願望,因此會計實務實踐性教學顯得額外重要。課堂實踐性教學可以分出納實務、企業會計實踐教學、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税收申報實務、倉庫管理實務等,手把手地指導學員建賬、日常核算、成本核算、賬項調整、期末結帳和年度決算等業務,形成由簡單到複雜、單項到綜合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三是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隨着各種財務應用軟件在實際工作中的廣泛使用,會計電算化成為代替手工記賬的一種新型手段,因此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取得的考試科目中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既是必須的又是急需的。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在專業實務操作能力方面,“既能手工記賬,又能適應和使用各種財務應用軟件”的目標。

3、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做到施教與需求有機結合。在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做充分的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堅持內在需求與現實需求相結合,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一是分層次組織培訓。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參加會計培訓的有不少中小企業業主,隨着經濟的發展,他們也很迫切地要求掌握會計、税收等基本知識,以便於分析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便於理財增效,有些小企業業主自己還兼任出納工作。針對中小企業主這個羣體,希望掌握會計知識的情況,我們可安排會計相關法律法規、會計報表的分析和利用,企業管理等的培訓;對於新上崗或新輪崗的會計人員,則加強會計、税收、成本等實務操作培訓;對於未上崗的會計人員,重點進行課堂實踐性和會計電算化教學,通過系統培訓使學員一上崗就能勝任基本的會計工作。二是分行業組織培訓。不同行業的業務具有其特殊性,培訓內容可結合各行業的實際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如製造業、商品流通業、建築施工業、外貿業等,在師資安排上,適用所有行業會計人員的一般性知識,可由培訓機構選派教師講課,體現行業特點的專業知識,培訓機構應聘請相關行業中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授課。

4、加強會計培訓班的管理。應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效益,把每一期培訓班都當成一次宣傳自我的機會。首先,強化服務意識。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應強化對會計人員的服務意識,樹立“一切為了學員”的辦學理念,以“誠心、愛心、熱心”吸引學員,以細緻周到的服務打動會計人員。平時注意把要求參加培訓的會計人員的相關信息登記下來;在學習階段儘可能地滿足學員的需求,為學員創造温暖舒適的學習環境;培訓結束後,徵求學員對培訓的意見。其次,提高教育質量。在教學方法上改“填鴨”式為啟發式,重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實行課本、案例、實務、模擬相互推進的教學方法;最後通過考試取得從業資格證書,使此證書在社會上具有權威性。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中最能動、最活躍的因素,優化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貫徹落實《會計法》、發揮會計職能作用的重要手段,會計崗前培訓對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尤為重要,對培訓機構來説也是謀求發展的一條市場廣闊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