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通用24篇)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

一、開題報告包括的內容: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通用24篇)

1、選題的目的和依據,說明選題的理論意義。介紹國內外研究狀況和自己的設想以及課題的學術和實際應用價值。

2、本人對開展論題工作的設想,具體研究內容和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指出將在哪些方面有所進展和突破及可能達到的水平20xx年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要求及程式20xx年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要求及程式。

3、論題研究擬採用的研究方式和手段,論文基本內容框架。

4、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的預案。

5、論文工作的總體安排及論文寫作計劃

二、開題報告的'程式:

報告人提前將《開題報告》交系辦公室,由系安排稽核小組,並將《開題報告》分送每位成員,報告會的時間由系確定並報研究生部。開題報告稽核小組由系主任、教研室負責人、報告人導師、相關學科及方向的研究生導師組成,成員為五名左右。

報告會程式:

1、系主任宣佈報告者具有開題報告資格;

2、報告人導師介紹報告者情況;

3、報告人作開題報告(表演專業一般在15分鐘左右,理論專業一般在20分鐘至30分鐘;作曲專業方向學生可同時簡要彙報學位作品的創作設想與構思);

4、稽核小組成員就相關問題進行提問;

5、稽核小組討論並就報告者是否通過開題報告而進入論文寫作作出決議(必要時可採用表決方式)

同時可提出修改、改進建議(以上1,2,5項程式進行時報告者應迴避)

三、備註:

1、開題報告一般在第三學期進行(作曲系可在第二學期末進行)。

2、該工作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考核,未獲準者,不得進入論文寫作20xx年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要求及程式論文。

3、若改題,需重新進行開題報告審批。

4、在稽核小組評議後,審批、備案、存檔並正式進入論文寫作。

5、《開題報告》交研究生部備案。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

一、關於論文選題

1.從總體佈局上看,學院的碩士論文應該有一定比例(建議不少於1/3或1/4)是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以此保證學院的學術風氣、學術水平以及在學術界的影響,也藉此發現學術人才。換言之,在每位教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應該至少有1/3的學生要寫作純理論文章。

2.所有論文都應該是立足於解決問題(problem-resolving),包括純理論問題、應用問題或對策問題。因此,學生選題的思路應該先從問題入手,而不是先從研究範疇入手。沒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的開題報告和論文,是不合格的。

3.選題應該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創新),表現在純理論模型的構建、某種理論的全新應用或進一步的證實或證偽,或者提出一套完全獨特而系統的對策。達到以上標準的,自然是優秀的論文。不過,現實一點看,學生也可以在以下方面謀求區域性的創新,包括方法的創新、觀點的創新、資料的創新、視角的創新和應用領域的創新。其中,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切實可行的是後四者,尤其是視角的創新,將能培養學生認識問題的獨特素養。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所謂的"引入"、"應用"或"借入"型的文章,往往囫圇吞棗,沒有深入發掘"引入"之條件,從而也就沒有新發現,甚至出笑話。這樣的文章,應勿鼓勵。

4.選題在文字表達上要清晰、確切,不要玩文字遊戲,更不能以不知為知之,顯示出投機的學風。那種習慣於堆砌名詞(更可怕的是堆砌連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名詞)的做法,不應該謬種流傳到學生那裡。

5.選題要和專業相關,要符合自己所選擇的研究方向,要和指導教師的研究背景相協調。本專業不鼓勵語言類的選題,除此之外,選題沒有領域限制(只要視角獨特,可以在同一領域進行研究,從而豐富研究成果,構成學院特色。但不能深刻理解此點的學生,建議選題在領域上或視角上先求新);不鼓勵教師指導超出自己專業範圍之外的選題;應避免完全雷同的研究題目。

二、研究文獻評述

1.研究文獻評述的目的:知道前人曾做過什麼、沒做過什麼;前人做的怎麼樣,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完善。這些都藉助於文獻評述來形成結論:我可以做什麼。

2.歷來的文獻評述都是張冠李戴、不著邊際、不得要領、東拉西扯。風格上總是"提出了;提出了…",有述無評。更有甚者,選題(例如)是"形象測量",卻沒有一篇相關文獻,全是"形象"的文獻,顯然偷樑換柱、移花接木。此風不可長。

3.當你的選題沒有相關文獻可評述時意味著什麼?

(1)"毫無價值":全世界的聰明人都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這時,你就不要研究了;

(2)"價值很大但沒人研究":這對你(碩士研究生)來說,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研究:以你的碩士研究生涯,自然不能完成別人都完成不了的'題目。因此,當發現這樣的開題報告時,我們會懷疑其可行性。

4.研究評述的文獻,不應以教材為基準,更不應該以培訓教材為基準。這些文獻的重要程度依次為:期刊論文、學術專著、會議論文、工作論文、網路論文。教材幾乎不應該算。--當知識已經被納入到教科書中的時候,那已經是被普遍知曉或接受的知識了(新學科領域的教科書當屬例外)。

5.評述文獻要採取直接引用的方法。學院今後對所有不對應的文獻引用視為不符合論文基本規範(一些論文在文後列舉了數百篇文獻--這其實太容易了--但你不知道作者讀過其中的哪一篇,用了其中的哪個人的觀點)而不予評審。建議今後的文獻引用模式如下:(直接引文)"…………"(吳必虎,:27-35頁);(間接引文)吳必虎()認為…………,或…………(吳必虎,)。然後,在全文的最後附上按照拼音字母排序的文獻目錄。腳註可以作為解釋性的內容使用。研究生部目前採取的引文辦法(腳註或章尾註)非常不好,需要改進。

三、研究內容和論文綱要

1.在研究內容中,一定要陳述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要明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明確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其解決辦法。

2.在論文綱要當中,可以不詳細列舉內容(但應有些觀點),因為綱要有可能在具體研究過程中發生變化。但一定要提供一個框架性的內容,也應該將所研究的關鍵詞列舉上。關鍵詞實際很重要,對釐定你的研究領域以及所使用的方法,都有啟發和規範作用。

3.研究內容很能展示你的研究深度和觀點,因此,應該對觀點(也許還是假定)有所陳述。

四、研究方法和程式

1.方法和程式決定研究目標如何實現,它們直接來自目標,來自文獻評述的結果,並受到作者擬定的基本概念框架的影響。

2.方法和程式強調運用什麼樣的基本正規化(假如是應用研究或對策研究)、什麼樣的方法論、什麼樣的資料收集和分析策略。這些一定要實現進行設計並反映到開題報告中。目前研究生部的開題報告文字格式中沒有這部分內容是個缺欠。我們可以在研究內容一欄中補進。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3

一、選題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想要一個國家向前不斷的邁進,其源源不竭的動力就來源於一種精神,即創新精神。新一輪有關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國家教育部出臺了有關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檔案,其明確地提出了要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精神和實踐性能力作為其重點內容。

經過十年的實踐,對課程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並且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國家教育部專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新增了創新意識作為關鍵詞,將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了現代化教育的基本任務。而研究性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重大突破,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內容,也是當今國際上比較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精神和實踐效能力,開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國外對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可追溯到蘇格拉底,他將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並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是提出了要注重啟發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方法。從1世紀起,研究性學習就得到人們的廣泛認識。1世紀末到19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盧梭提出了要遵循著人類的天性發展。繼盧梭之後,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了“教育心理化”,他倡導在活動過程當中,要對兒童內在的能力得以培養和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以及兒童之間的個別差異性;他們的思想都為今天的研究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在20世紀左右,美國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在這方面同樣進行了研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主張“從做中學”,認為學生僅僅通過教師講解或者看書所獲取的知識都是虛無飄渺的`,只有通過“活動”獲取的知識才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的身心以及未來發展。在20世紀中期,布魯納提出了認知發現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生非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應該主動的去探究知識;施瓦布也提出了“探索研究性學習”,他倡導通過探索研究來進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得以發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21世紀初,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教育部正式的開啟了,將“研究性學習”融入高中必修課之中,以此,作為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從此之後,“研究性學習”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變革當中一門獨樹一幟的課程,它掀開了基礎性教育的新一頁,無可置疑,它已成為我國當前課程變革中最吸引眼球的一項舉措。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安排了研究性學習課程,不但對於學校構建符合素質教育思想和迫切需要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突破性的改革,而且還可以豐富教學模式,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技能、實踐等方面更上一層樓。

具體來講:

第一,有作用於課程的變革。革新到目前為止,研究性學習已經不言而喻地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變革的突出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數學,它是中國小革新的龍頭,所以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對於課程的變革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有作用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教育檔案提出了要注重對教師由強硬灌輸到鼓勵、引導等教學方式進行轉變。

第三,有作用於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教育出臺了有關在課堂中,針對學生死記硬背進行變革的檔案,具體內容為不僅要倡導學生自己積極參與、還要培育學生獲取未知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等。因此,怎樣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變更為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成為教育一線工作者乃至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論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數學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數學教師或者相關學科教師的指引下,從各類學科以及實踐活動中選取並設定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運用類似於數學學科的科學研究方法去積極主動的獲取數學知識、並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相關問題,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把握的同時,體驗、瞭解、學會和應用數學學科所蘊含的研究方法,以及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以及科研能力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不僅明確地瞭解了活動的程式,還深深地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所帶給人們的奇妙之處,更加關鍵的是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傳統思維模式,培育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以及相互協作的團隊意識。其活動過程的實施,對於傳統的教師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具體來講,就是教師主要起著指路人的作用,對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給予適時的正確評判,督促學生有效的完成各個階段的活動任務,從而使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充分調動。

四、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由於沒有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教材做支撐,那麼,對於一線教師而言,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類比方法可以引出很多的內容,從中可以啟發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相關理論的學習,運用類比的方法,從如下兩個不同層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分別為從三角形到四面體已知類比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一;

從三角形角平分線和旁切圓半徑的不等式分別類比到四面體以獲得四面體中新成果為目的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二。

並且層次一從活動的組織與安排、資源的收集、分析與利用以及三角形與四面體已知形式與證法的類比情況等方面都為層次二做了一定的鋪墊,而層次二也是對層次一的昇華。

具體針對層次一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

第一,讓學生從已學過到的有關三角形與四面體的已知知識中選定研究課題;

第二,通過指導教師提供有關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的一般步驟作為參考,引導學生完成該課題活動方案的設定;

第三,在本層次中,由於學生可以通過收集、分析資訊,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因此具體活動實施根據每組情況在課後完成;

第四,每個小組選取代表針對於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取得的主要成果、得到的新猜想、沒有解決的問題等進行相關彙報;

最後,針對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組間與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完善課題以及深化課題。

針對層次二的第一個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第一,由指導教師提供給學生有關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通過文獻的檢索與查新,確定到目前為止其對應在四面體中仍沒有被研究,從而將其確定為所研究課題的背景;

第二,根據課題背景,幫助學生選定研究課題為三角形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到四面體二面角平分面不等式的推廣;

第三,通過師生間的共同分析,從而確定活動的目標與重難點;

第四,將對課題內容感興趣以及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組成活動興趣小組來開展研究性學習;

第五,收集、學習、研討三角形中不等式的主要種證法,深刻的領會其證明思路、相關內容與研究方法;

第六,廣泛收集並學習四面體中有關的理論知識,為接下來開展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七,利用類比猜想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形式;

第八,通過指導教師的引導,並利用類比嘗試給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證明過程。

層次二的第二個課題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與本層次第一個課題相類似,所以由學生嘗試著獨立地去完成,指導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五、寫作提綱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相關概述

2.1研究性學習的相關概念

2.2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2.3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2.4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取

2.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2.6類比與數學研究性學習

第三章以三角形到四面體已知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3.1學情與目標分析

3.2學習活動設計

第四章以三角形到四面體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獲得創新成果

4.1從三角形角平分線到四面體二面角平分面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4.2從三角形旁切圓半徑到四面體旁切球半徑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第五章結語

.1研究的基本結論

.2研究的主要反思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1]ea著,單墫譯.幾何不等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77.

[2]陸高原.研究性課題選擇的策略.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xx(11):20.

[3]沈文選.單形論導引--三角形的高維推廣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3.

[4]應俊峰.研究型課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xx:4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24.

[6]王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1-161.

[7]霍益萍.讓教師走進研究性學習.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xx:4.

李偉明.研究性學習案例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42.

[9]匡繼昌.常用不等式.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40-10.

[10]楊路,張景中.預給二面角的單形嵌入nE的充分必要條件[J].數學學報,193,26(2):20-24.

[11]蘇化明.預給二面角的單形嵌入nE的充分必要條件的一個應用[J].數學雜誌,197(1):10-13.

[12]楊世國.單形的構造定理[J].數學季刊,1991,6(4):102-103.

[13]蘇化明.關於單形二面角平分面面積的不等式[J].數學雜誌,1992(3):31-31.

[14]苗國.四面體的五“心”重心、外心、內心、旁心、垂心[J].數學通報,1993(9):21-24.

[1]林祖成.關於n維單形的一類不等式[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94(3):0-6.

[16]王庚,楊世國.預給二面角的單形在nE中的嵌入[J].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理科版),1994,17(4):11-16.

[17]李永利.關於四面體的兩個不等式[J].數學通訊,20xx(9):30-31.

[1]王建華.從三角形到四面體-類比與推廣思維的一個嘗試[J].中學生數學,20xx:3-4.

[19]楊世國.關於內接單形的一個不等式[J].數學雜誌,20xx(2):21-220.

[20]陳安寧.關於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九江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3.

[21]錢旭升.我國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xx:22.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4

一、 立題依據(包括選題來源、目的和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動態等)。

1.選題來源、目的和意義

選題來源:木材識別是適才適用、合理利用木材的基本前提。計算機技術在木材識別中的應用改善了傳統人工識別方法的缺陷。近幾年來,相關學者發現木材橫切面顯微影象中包含著豐富的資訊,其中蘊含的細胞排列特徵、各種細胞的形態因子等特徵具有區別於其他樹種的獨立性。為了達到高效、自動識別樹種的目的,必須從顯微影象中快速、準確地提取出各種組織細胞的特徵引數,因此,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對顯微影象進行分析的木材識別新方法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基於此,本專案將以木材顯微影象作為研究物件,探索出一種木材軸向薄壁組織的提取方法,對研究基於軸向薄壁組織的闊葉材樹種的識別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計算機學科與木材學科的交叉研究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本專案的實施很有必要。由於這個方向在木材識別中算是比較新穎的,也是前人較少進入的領域,所以我選擇了該項研究題目作為本論文研究題目。

目的和意義:眾所周知,木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其利用前景非常廣闊。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木材作為一種環保型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提高木材識別的正確性,對木材科學發展、木材資源的合理使用與管理、木材貿易流通、木材進出口管理和木材考古等與木材相關工作都有重大意義。例如,珍貴木材――紅木,自古至今都被人們視為國寶級的珍貴資源,不可再生,紅木傢俱集使用、收藏、觀賞、保值等多重功能於一身,具有極大的收藏及保值價值。由於可稱之為紅木的木材種類比較多,如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等,隸屬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其識別和區分比較困難。由於紅木傢俱材質鑑定措施不完善而給不明真偽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的經濟損失少則幾千,多的可達上百萬元。

2. 國內外研究動態

2.1木材識別特徵提取

20世紀80年代初計算機影象處理技術開始應用於木材解剖學的研究,McMillin利用影象處理和分析技術測量了木材細胞率、纖維長度、細胞腔面積和徑向細胞腔直徑以及纖維板剪下過程中的木材破損率。Hie和Hillis所開發的影象處理分析系統對細胞管腔面積及不同細胞型別所佔面積比例等特徵進行了量化分析。Diao等應用能量光譜方法分析確定了木材細胞形狀,並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檢測了10種針葉材橫斷面細胞排列及形狀的週期性,測量了細胞的徑弦向直徑和徑弦壁角度,同時他們還對18種針葉材橫切面上的管胞形態學指標進行量化測定以確定不同樹種的管胞形態引數。Fujita用FFT分析了32種日本闊葉材橫切面的導管分佈。曲豔傑等利用FFT方法進行了木材細胞排列的影象分析研究,利用得到的木材解剖特徵的波動性和週期性,以解決傳統木材解剖方法難以做到的演化規律的研究問題。Masako KINO等也通過影象方式精確測定了木材細胞壁厚度。保昆雁等開發了木材解剖特徵量的處理系統,可提取細胞數目、胞腔面積及其分佈、胞腔直徑、胞壁厚度、胞壁率、壁腔比等木材解剖特徵引數。

以上的研究較多關注於細胞形態比量等特徵的測量,影象處理技術用作輔助測量的方法為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解決了以往人工無法測量的問題,但尚未對傳統木材識別中的定性描述的識別特徵如管孔式、木射線、軸向薄壁組織等木材影象中的特有物件特徵(以下這類識別特徵均稱為物件特徵)的研究,也未涉及對這類物件特徵的自動提取。

有別於傳統計算機視覺中物件處理時所遇到的諸如光照、遮擋、變形及物件本身高度複雜的挑戰,木材顯微影象構成中的物件相對穩定,僅存在如導管、木射線、薄壁組織等若干種穩定的物件,在標準約束條件下獲取的影象也排除了光照等影響因素,因此特徵提取僅需關注物件本身的特點。本論文的前期研究中,祁亨年、汪杭軍等分別利用數學形態學、遺傳演算法、改進的OTSU方法等完成了木材橫切面顯微影象中導管物件的分割,從而可以獲得導管的直徑、面積、圓形度等特徵。

2.2 木材影象紋理特徵分析與提取

木材影象紋理特徵分析的研究始於上世紀90年代。Huang利用FFT功率譜圖分析了木材砂光表面的粗糙度。趙學增對木質材料表面粗糙度測量進行了研究。王克奇等選取9幅木材紋理圖計算分形維數,提供了描述木材紋理粗糙度的一種定性度量方法。王晗等將高斯―馬爾可夫隨機場(GMRF)引入木材紋理的研究,提取樣本的低階和高階GMRF引數,分析表明通過指定的引數可判斷紋理的主方向、區分開木材的弦切和徑切紋理。謝永華將不變矩方法引入木材紋理的計算機視覺研究領域。王晗利用灰度共生矩陣法建立了木材紋理引數。

以上研究以木材巨集觀的徑切面和絃切面影象紋理為研究物件,基於顯微構造紋理特徵研究尚未涉及。對於木材識別而言,巨集觀特徵變異性較大,而顯微結構特徵相對穩定,所以對識別來說顯微木紋更加值得研究。

顯微木紋影象紋理(簡記為顯微木紋)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基於畫素點的統計的全域性性紋理,目前木材學研究已經表明根據不同的全域性性紋理特徵可以確定樹種大類,如帶狀花紋的有紅松、落葉松、檫木、山棗等,交錯花紋有香樟、麻棟、大葉桉、桃花蕊木等;這類全域性性紋理與木材的生長過程相關,有分類和識別價值,但還不能充分反映木材本身的特性,還無法完全滿足木材識別的需求。另一類紋理是以木材顯微影象中特有的物件形態及其分佈和結構性約束而形成的可微結構性紋理,這類紋理反映了物件如導管、木射線等的上下文(context)關係,與木材本身的生長特性密切相關,有較強的分類能力,成為木材識別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2.3 基於計算機視覺木材軸向薄壁組織提取技術研究

以往木材的識別或鑑定還採用過無損的掃描電鏡方法和微波感測方法,基於視覺的木材識別研究剛剛起步,劉鎮波等提出基於最大相似原理以木材構造特徵量化引數來識別木材的想法;王鋒等提出木材識別語義資料模型。這些基於視覺的木材識別方法研究尚停留于思路的探討,理論和實驗研究均未深入開展。

木材顯微影象中的物件特徵,如導管、木射線等,與基於畫素點的統計的全域性性紋理特徵,以及物件的空間分佈和結構性約束所形成的可微結構性紋理特徵,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分類和識別能力,可充分利用三者在分類和識別方面的互補性,而現有研究未將這些特徵相結合進行木材識別。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基於木材顯微結構影象,應用計算機影象處理、模式識別技術,通過顯微構造物件特徵、全域性性紋理特徵、可微結構性紋理特徵的提取和量化,發現並驗證軸向薄壁組織的提取技術。

研究方法:

為基於木材顯微構造影象精確而有效地進行智慧化木材識別,本研究擬採用以下的研究方法:首先,結合木材微觀識別知識,研究木材顯微構造特有的.導管、木射線、軸向薄壁組織等物件特徵的提取,這些特徵本身具有很強的分類能力,通過量化將進一步提高其分類能力;其次,提取顯微影象的全域性性紋理特徵並驗證其識別能力;並根據木材特性,進行可微結構性紋理的描述和提取,挖掘出軸向薄壁組織的提取技術。

技術路線:

針對木材顯微構造影象的特有物件如導管、木射線等物件的提取,首先進行物件的分割。可以根據物件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影象分割方法,如高斯混合模型法、Markov隨機場模型法、邊緣檢測法、數學形態學方法、基於畫素點分類的方法等。利用這些方法的優缺點,探究出軸向薄壁組織的分割方法。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闊葉樹材的軸向薄壁組織有多種多樣,比如和導管的位置關係方面,分為離管狀和傍管狀,從薄壁組織的聚集形式又可分為星散狀、輪界狀、翼狀、聚翼狀、帶狀等等,如何對這些不同組合形式薄壁組織進行有效的分離,這是本文的關鍵問題。

三、論文的研究特色與創新之處

根據木材顯微影象中包含導管、木射線、軸向薄壁組織等豐富物件的特性,本論文提出並定義了可微結構性紋理特徵,並在此基礎上構造相應的提取和描述方法,從而將軸向薄壁組織成功的從闊葉材橫切面顯微影象中提取出來,這是本文在研究思路上的創新。

四、論文的預期目標與預期研究成果

預期目標:本專案基於木材顯微結構影象,應用計算機影象處理、模式識別技術,通過顯微構造物件特徵、全域性性紋理特徵、可微結構性紋理特徵的提取和量化,發現並驗證軸向薄壁組織的提取技術,從而達到精確而有效地智慧化木材識別的目的。

預期研究成果:將本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並申請相關專利。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5

關鍵詞:鋼絲環扎,四肢長骨,骨折

一、選題依據、目的和意義:

骨折不癒合是骨科臨床常見病症,其中以四肢長骨多發,例如脛骨,股骨,肱骨等,針對四肢長骨骨折不癒合二次手術我院多才用植骨術配合LCP重新內固定。自體髂骨作為植骨材料具有較多的優點:如取材簡單、組織相容性好、無移植排斥反應、骨誘導作用強等,這些優點使得髂骨成為一種最佳的植骨供材,這在臨床上已形成共識。植骨是治療骨折不癒合的重要方法,其機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與供給礦物質的作用,爬行替代順利進行的條件要求準確的復位、充分的植骨和堅強的固定。為達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進骨折癒合,我們採用髓內外36°植骨的方法,外用鋼絲環扎,配合LCP堅強內固定,術後3~1個月內進行隨訪,根據癒合情況和功能恢復情況分析手術的臨床療效。選題目地在於探討治療四肢長骨骨折不癒合的手術改進方法和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本課題以導師多年的臨床資料為依據,通過對骨折不癒合手術治療的國內外文獻進行系統整理,結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病房對四肢長骨骨折不癒合患者的隨訪調查及回顧性分析,根據骨科特殊生物力學特點和導師治療骨折不癒合的多年臨床體會,分析治療效果,並對手術中的細節問題做初步探討與論述。同時也希望可以通過對導師的臨床實踐的研究、總結,能為今後的臨床工作提供一些幫助和指導。

二、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的動態、水平

治療骨折不癒合,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最重要的就是植骨術加更改斷端內固定。骨折不癒合應用自體骨移植治療效果顯著,已經形成共識。植骨是治療骨不連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臨床多采用髓內外聯合植骨。沿肌間隙進入,骨膜下小心剝離顯露骨折部位,取出內固定器械,清除骨斷端間瘢痕,咬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手法復位,按照骨缺損情況取骨。髓內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貼緊髓腔骨質;髓外上蓋植骨宜用螺絲釘固定植骨塊;骨碎屑充分填充殘餘的空隙,這樣才能確實達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體皮-鬆質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縮短了骨折癒合過程,新鮮的自體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異,無傳染疾病的風險,同時存在骨傳導和骨誘導能力。

內固定物更換得堅持以下原則,原鋼板內固定者,可更換成交鎖髓內針或更長的鋼板置於張力側;原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者,可選用更大號髓內針或鋼板內固定;原先短鋼板內固定者,可改成較長的鋼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換內固定物後,,術後石膏外固定者,應及早進行肌肉收縮鍛鍊活動,骨痂生長良好後,去石膏開始關節屈伸功能鍛鍊。但是臨床上醫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可以根據骨痂生長情況酌情處理,出院時務必詳細醫囑病人注意事項,配合醫生,直到骨折完全癒合。LCP鋼板內固定適用於四肢長骨骨折不癒合,可用拉力螺釘固定碎骨塊及移植骨塊,並對斷端行軸向加壓鎖定。手術關鍵是將骨折端的瘢痕結締組織全部切除,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露出正常骨質,鑽通髓腔,植入的骨塊必須牢固的嵌入缺損區,間隙用鬆質骨填滿,。應積極正確指導術後功能鍛鍊,嚴格定期隨訪及指導。避免過早的不正確的負重。綜上所述,對於骨折不癒合的治療,自體骨移植療效確切,安全穩妥,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值得提倡。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臨床資料

11病例來源

本研究病例均採集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病房

(二)採集時間

9年5月~1年1月

(三)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

(1)病史:明確的外傷史,骨折後6個月沒有癒合,並且沒有進一步癒合傾向已有3個月。

症狀: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轉、側移位、短縮畸形或者節段性骨缺損、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區域性在應力下疼痛等。

(3)體徵:區域性竇道形成、流膿、假關節形成或伴有區域性軟組織瘢痕、缺損等

(4)輔助檢查:X線表現:骨端硬化,髓腔封閉;骨端萎縮疏鬆,中間存在較大的間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為杵臼假關節等這三種形式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定為骨折不癒合。

納入病例標準:

(1)符合本病診斷標準;

骨折平均癒合時間超過半年以上,有假關節形成;

(3)骨折平均癒合時間超過半年以上,多次複查X線拍片顯示,骨折線

清晰可見,未見內外骨痂或內外骨痂極少;

(4)拍片顯示骨折線增寬,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閉,骨質疏鬆,骨痂間無骨小樑形成,或伴有明顯的骨缺損;

(5)臨床表現有骨的感染、缺損、畸形、肢體不等長、區域性竇道形成、流膿等。

3排除病例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

患者有嚴重的內科疾病,不能夠耐受手術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資料不全影響判斷者

療效觀察方法

對骨不連癒合的評價應包括骨癒合和功能恢復雙重評價:

(1)骨癒合評價標準:本評價結果決定於四項指標:骨癒合、感染、畸形和肢體長度,其中骨癒合標準為X線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骨痴通過骨折線,拆除或試行鬆動外固定物後骨折無異常活動,下肢可無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處有穩定感。評價標準:

優:骨折癒合,無感染,斷端畸形<°,雙側肢體不等長

良:骨折癒合及其他三標準中兩項。

可:骨折癒合及其他三標準中一項。

差:骨折未癒合或再骨折或雖癒合但不具備其他三標準中任何一個。

功能評價標準

功能的評價分上肢與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慮其靈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為負重行走。

將下肢評價指標定為以下五項:①明顯跛行;②踝或膝任何一關節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時,活動範圍較正常或對側喪失15°以上):③軟組織情況不良;④有限制活動或影響睡眠的疼痛存在:⑤喪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6

第一條

學位論文開題報名是研究生寫作論文的必經過程,所有研究生(含:博士生、碩士生)在修完學位課程,寫作學位論文之前都必須作開題報告。

第二條

開題報告主要檢驗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獨立駕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寫作論文準備工作是否深入細緻,包括選題是否恰當,資料佔有是否翔實、全面,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是否瞭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開拓性、創新性等。

第三條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前,研究生必須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導師、教研室(或研究室)所承擔的國家、省部委等有關部門下達的研究專案或課題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長,與導師協商,確定選題,廣泛查閱文獻,深入調研,收集資料,制定學術研究方案,在此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名。

第四條

研究生進行開題報名,必須提交"開題報告"的書面材料,內容包括:

(1)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2)國內外關於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3)本人的研究計劃,包括研究目標、內容、擬突破的難題或攻克的難關、自己的創新或特色、實驗方案或寫作計劃等;

(4)主要參考文獻目錄。開題報告的書面材料不得少於3000字。

第五條

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要嚮導師提出申請,申請獲准後,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導小組範圍內作開題報告,碩士生在導師所在教研室或教學小組作開題報告。

第六條

參加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教師應當對開題報告進行評議,主要評議論文選題是否恰當,研究設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內容與方法是否具有開拓性、創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開始進行論文寫作等。評議結果分"合格"與"不合格"二種。評議結束後,由研究生指導教師在《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登記表》"評語"欄中填寫評語。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通過後,研究生方可進行論文撰寫工作。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7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網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國小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路教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國小教育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陳至立部長在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國實施中國小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年到20xx年時間,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和資訊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國小校能夠上網,使中國小師生都能共享網上資源,提高中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校校通”工程的啟動和發展,給中國小教學帶來革新的機會,為學科教學資訊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於網路的現代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研究的問題,而開展網路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因此,開展網路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網路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路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於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網路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路環境下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路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路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路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路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路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路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xx年,教育部批准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路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路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於20xx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線上教育質量:遠端網際網路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路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資料、評價資料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路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組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路教學的發展,提高網路教學的質量

由於網路教學可以實現資訊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專案的研究與實踐,使網路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路教學的質量。

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實現學生遠端互動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專案的研究,能夠解決網路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8

一、開題報告和申報書的區別.

課題開題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開題報告撰寫。而要做好課題開題工作,關鍵要寫好開題報告(研究方案)。有人曾打過這樣一個比方,說研究方案好比建築師的施工圖,課題組成員就是施工員,施工員照"圖"施工,規劃辦在結題鑑定時按"施工圖"驗收。由此可見,研究方案撰寫得是否科學,關係到課題研究能否順利進行,關係到課題研究質量,關係到整個課題研究的成敗。

由於開題報告中有一些內容和申報書中是相同的,我們以往寫開題報告時會簡單地將申報書中的內容複製過來。其實,一份科學的開題報告的出爐並不是簡單的重複。開題報告和課題申報書雖有相同之處,但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為其目的是不一樣的。課題申報書的目的是爭取申報課題立項,其內容重點是課題選題的準確度、研究價值的大小、研究的可行性。而課題開題論證的目的不是立項,而是完成課題研究,其內容重點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再打個比方,就像寫作文,寫申報書是審題立意的過程,老師看過要能知道你的立意是不是符合文題的要求;寫開題報告則是撰寫提綱的過程,老師看過要能知道你的思路能不能寫出一篇合格的作文。(幻燈片:課題申報書與開題報告的區別)

因此,認真寫開題報告,其實就是課題的研究過程。

1.開題報告是申報書的升級版。

既然開題報告是申報書的"升級版",那麼哪些地方需要升級呢?首先,我們的課題在申報的時候都經過了專家論證,專家的意見就是這次升級的導航鍵。

然後我們必須進一步學習相關文獻,明確在同類課題當中別人已經有了哪些成果,哪些成果我們可以借鑑。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幫助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解決什麼,我們打算怎麼做,我們最終想得到哪些成果,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因此,開題報告絕不是課題申報書的簡單的重複,而是有所調整,更加完善。

2.開題報告是申報書的具體化。

前面已經講過,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是研究課題的全面設計和構思,重點要寫清楚如何完成課題研究。因此,開題報告比課題申報書裡的內容更加具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地寫出每一步做什麼,怎麼做,有內容,有要求,有活動安排。這樣,有利於課題組有目的、有步驟地安排和開展研究,也有助於研究者按期獲得階段性成果和按時完成研究任務。

課題申報書與開題報告的區別舉例:

內容課題申報書開題報告

研究內容概述準備研究問題具體說明研究問題,特別是要列出研究的子課題(如果有二級子課題也應詳細列出)。

研究方法大致採取什麼方法具體說明某一個階段採取哪些方法研究哪些內容。

研究時間研究各階段的大致安排結合研究內容,列出具體的研究日程安排。

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具體的成果形式(結題報告、論文、案例、課例…)

研究隊伍確定課題組成員人員的分工,建立子課題組

二、開題報告的撰寫

(一)研究報告的幾個組成部分。

1.課題的界定。(你研究的課題是什麼?)

2.課題的提出。(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課題?)

3.文獻綜述。(在相關問題上別人已經做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做?)

4.理論基礎。(用什麼理論指導課題的研究?)

5.研究目標。(你的預期目標是什麼?)

6.研究內容。(你打算做什麼?)

7.研究方法。(你打算怎麼做?)

8.研究步驟。(你的工作進度如何安排?)

9.研究成果。(你的階段性成果和結題成果是什麼?)

10.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課題研究人員、經費、裝置、圖書資料等條件分析以及課題的組織管理等。)

由於時間關係,下面結合論證的重點選擇幾部分內容跟大家交流。

(二)部分環節的內涵及注意點。

1.課題名稱的界定

內涵:課題名稱的界定,要求回答"是什麼"的問題,是課題研究定位的"指南針"。課題界定就是對課題中的"關鍵詞核心語"進行明確的解說,給該課題限定準確的研究範圍,提示課題研究的方向和角度。課題界定的內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範圍的界定、研究物件的界定、研究方式的界定。

注意:概念的界定要清晰、準確,在清楚的前提下簡明扼要,突出本質的要素。研究範圍要具體、適當,不要貪大求全。可以參考有關的辭典、教育理論書籍、教學大綱、教材及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等,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撰寫》。但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概念解釋,要通過概念界定提出對課題的獨到見解,體現出研究者的思想和觀點。

舉例:《國小生批評策略的研究》的界定

2.文獻綜述

內涵:文獻綜述是指查閱與研究問題相關的文獻,綜合此類問題在國內外的研究概況,並加以評述,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文獻綜述在開題報告中是不可忽視的。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複別人走過的路。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認自己的創意,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注意:可以分5部分來寫:

(1)一般性地描述和概括國內外研究歷史和現狀。

(2)列出和介紹代表性的專著、論文、資料等。

(3)國內外在相關課題上已經提出的主要理論、觀點。

(4)對國內外已有研究的評論。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的侷限或缺陷等。

(5)說明本課題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突破

舉例:"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研究"的幻燈片(賀博)

3.研究目標

內涵:課題研究的目標體現的是本課題研究的方向,是本課題研究所要最終達到的目的。可以從學生、教師、學校、區域等不同角度設定具體目標。

注意:(1)課題研究目標的確定不要過於空泛,過於原則,或沒有扣緊課題題目。(有的提出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

(2)研究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大。目標要實際,最終要能實現目標,要能有成果驗證,目標與成果之間要有聯絡。(有的提出,要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探索國小數學教育的性質,研究對培養人的素質和創新意識的普遍要求,探索培養目標,探索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確定這樣的已經由國家確定了的研究目標,顯然不合適。)

(3)研究目標的表述中目標行為動詞應該是確定的,儘可能可測量,可評價,可理解,如:通過研究,總結出…策略,建立…模式,形成…評價體系,等等。

(4)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舉例:"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研究"的幻燈片(賀博)

4.研究內容:

內涵: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陳述的是課題研究的範疇,課題研究的著力點,要講清楚打算做什麼。這部分內容是整個開題報告的核心所在。一般說來寫清楚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就是寫清楚本課題的研究由哪些子課題(可以具體到二級子課題)構成。

注意:

(1)研究內容與課題要相吻合,應當緊扣研究目標。

(2)研究內容表述要條款化,一般說來應在三條以上(含三條)。敘述要簡明扼要,準確中肯。

(3)不能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因為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是研究的終極指向,而研究內容是課題研究的方向、途徑,二者要嚴格區別。

(4)可以在每個子課題下面將該子課題的操作思路進行簡要表述。

舉例:"主題化"課程資源整合及課例群的建設研究的內容

5.研究方法

內涵:課題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該項課題在研究時所採用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但我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集研究資料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被研究物件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研究物件任何影響。另一類方法是旨在改變和影響研究物件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

注意:

(1)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用什麼方法,做什麼研究,如何進行操作。

(2)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很多,在研究中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這樣可以收集多方面的資訊,可以得到可靠地結論。

舉例:"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6.研究步驟:

內涵: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一般將課題研究分成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個階段。

注意: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係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要求,用多少時間,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它使得研究者一開始就心中有數,在實施研究中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從而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

舉例:

總之,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研究方案,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突破,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開啟成功之門。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9

語境、語彙、邏輯、方法其中的邏輯就是反思,反思論文的結構、問題、方法、格式規範的順暢。方法是指做反思筆記。

她個人認為方法是選擇、設計與研究型別有關,針對研究問題確定研究方法,主要考慮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即如何使方法合法化的問題、理由是什麼?現有研究成果和可行性。

(1)問題和方法對應

(2)實證素材的地位(研究工具的發展、與研究背景、問題相聯)

(3)資料的分析(重要的是歸納,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

(4)方法意味著適切性

(5)題目要能看出概念和問題的把握

(6)引用要是原文、無錯字

方法:政策分析方法、歷史方法、定性、定量、案例分析方法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0

一、選題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想要一個國家向前不斷的邁進,其源源不竭的動力就來源於一種精神,即創新精神。新一輪有關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國家教育部出臺了有關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檔案,其明確地提出了要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精神和實踐效能力作為其重點內容。

經過十年的實踐,對課程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並且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國家教育部專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新增了創新意識作為關鍵詞,將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了現代化教育的基本任務。而研究性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重大突破,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內容,也是當今國際上比較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精神和實踐效能力,開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國外對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可追溯到蘇格拉底,他將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並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是提出了要注重啟發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方法。從18世紀起,研究性學習就得到人們的廣泛認識。18世紀末到19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盧梭提出了要遵循著人類的天性發展。繼盧梭之後,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了“教育心理化”,他倡導在活動過程當中,要對兒童內在的能力得以培養和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以及兒童之間的個別差異性;他們的思想都為今天的研究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在20世紀左右,美國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在這方面同樣進行了研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主張“從做中學”,認為學生僅僅通過教師講解或者看書所獲取的知識都是虛無飄渺的,只有通過“活動”獲取的知識才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的身心以及未來發展。在20世紀中期,布魯納提出了認知發現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生非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應該主動的去探究知識;施瓦布也提出了“探索研究性學習”,他倡導通過探索研究來進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得以發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21世紀初,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教育部正式的開啟了,將“研究性學習”融入高中必修課之中,以此,作為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從此之後,“研究性學習”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變革當中一門獨樹一幟的課程,它掀開了基礎性教育的新一頁,無可置疑,它已成為我國當前課程變革中最吸引眼球的一項舉措。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安排了研究性學習課程,不但對於學校構建符合素質教育思想和迫切需要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突破性的改革,而且還可以豐富教學模式,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技能、實踐等方面更上一層樓。

具體來講:

第一,有作用於課程的變革。革新到目前為止,研究性學習已經不言而喻地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變革的突出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數學,它是中國小革新的龍頭,所以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對於課程的變革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有作用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教育檔案提出了要注重對教師由強硬灌輸到鼓勵、引導等教學方式進行轉變。

第三,有作用於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教育出臺了有關在課堂中,針對學生死記硬背進行變革的檔案,具體內容為不僅要倡導學生自己積極參與、還要培育學生獲取未知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等。因此,怎樣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變更為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成為教育一線工作者乃至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論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數學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數學教師或者相關學科教師的指引下,從各類學科以及實踐活動中選取並設定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運用類似於數學學科的科學研究方法去積極主動的獲取數學知識、並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相關問題,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把握的同時,體驗、瞭解、學會和應用數學學科所蘊含的研究方法,以及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以及科研能力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不僅明確地瞭解了活動的程式,還深深地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所帶給人們的奇妙之處,更加關鍵的是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傳統思維模式,培育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以及相互協作的團隊意識。其活動過程的實施,對於傳統的教師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具體來講,就是教師主要起著指路人的作用,對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給予適時的正確評判,督促學生有效的完成各個階段的活動任務,從而使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充分調動。

四、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由於沒有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教材做支撐,那麼,對於一線教師而言,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類比方法可以引出很多的內容,從中可以啟發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相關理論的學習,運用類比的方法,從如下兩個不同層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分別為從三角形到四面體已知類比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一;

從三角形角平分線和旁切圓半徑的不等式分別類比到四面體以獲得四面體中新成果為目的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二。

並且層次一從活動的組織與安排、資源的收集、分析與利用以及三角形與四面體已知形式與證法的類比情況等方面都為層次二做了一定的鋪墊,而層次二也是對層次一的昇華。

具體針對層次一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

第一,讓學生從已學過到的有關三角形與四面體的已知知識中選定研究課題;

第二,通過指導教師提供有關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的一般步驟作為參考,引導學生完成該課題活動方案的設定;

第三,在本層次中,由於學生可以通過收集、分析資訊,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因此具體活動實施根據每組情況在課後完成;

第四,每個小組選取代表針對於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取得的主要成果、得到的新猜想、沒有解決的問題等進行相關彙報;

最後,針對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組間與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完善課題以及深化課題。

針對層次二的第一個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第一,由指導教師提供給學生有關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通過文獻的檢索與查新,確定到目前為止其對應在四面體中仍沒有被研究,從而將其確定為所研究課題的背景;

第二,根據課題背景,幫助學生選定研究課題為三角形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到四面體二面角平分面不等式的推廣;

第三,通過師生間的共同分析,從而確定活動的目標與重難點;

第四,將對課題內容感興趣以及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組成活動興趣小組來開展研究性學習;

第五,收集、學習、研討三角形中不等式的主要5種證法,深刻的領會其證明思路、相關內容與研究方法;

第六,廣泛收集並學習四面體中有關的理論知識,為接下來開展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七,利用類比猜想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形式;

第八,通過指導教師的引導,並利用類比嘗試給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證明過程。

層次二的第二個課題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與本層次第一個課題相類似,所以由學生嘗試著獨立地去完成,指導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五、寫作提綱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相關概述

2,1研究性學習的相關概念

2,2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2,3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2,4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取

2,5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2,6類比與數學研究性學習

第三章以三角形到四面體已知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3,1學情與目標分析

3,2學習活動設計

第四章以三角形到四面體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獲得創新成果

4,1從三角形角平分線到四面體二面角平分面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4,2從三角形旁切圓半徑到四面體旁切球半徑類比開展研究性學習

第五章結語

5,1研究的基本結論

5,2研究的主要反思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1

一、選題依據(選題的目的與意義,與選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綜述,附主要參考文獻。)

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對珠海特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土地資源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立,是推進土地資源資訊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本人在參與“周口市土地資源管理地理資訊系統”專案開發小組工作的基礎上,對系統設計和實現作了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當前,我國城鎮已進入快速建設階段,城鎮建設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土地有效開發與集約利用問題。隨著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我國城鎮土地利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之一,極其寶貴,土地合理利用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土地資源尤為緊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鎮在建設過程中堅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國城鎮的土地開發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導致了城鎮土地開發建設在規模和結構上的迅速變化,產生了許多普遍問題,如土地利用無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偏低,建設用地與耕地的矛盾日益顯著,土地破壞、汙染、浪費嚴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態惡化等嚴峻的問題。這是小城鎮土地開發建設中的兩難困境,它表現出一種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麼地方政府、開發商與當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土地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對它的開發建設進行科學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土地資源資訊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涉及面廣、管理利用相當複雜。需要依靠科技進步,實施資訊化發展戰略,實現土地資源工作的現代化,在土地資源調查評價、政務管理和社會服務等各個層面廣泛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以資訊化帶動土地資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以資訊化帶動資訊採集技術與分析技術的飛躍,以資訊化促進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的轉變。建立土地資源管理資訊系統順應資源、環境的全球性持續利用需求。土地資源資料標準化、資訊共享、科學監督以及將這些資訊快速反映到經濟建設中去需要建立統一協調的土地資源管理資訊系統,用以管理海量資料,迅速處理文件、圖件,提供準確可靠資訊,從而將資料的大量積累、更新與經濟快速增長聯結起來,為綜合利用土地資源資訊進行巨集觀決策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土地資訊產業的建立和地理數字化產品的發展,社會對土地資源管理的認識普通提高,對農村土地的認識逐漸加強,對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農村土地資源資訊管理系統成為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必備的重要系統,各國都大力開發自己的農村土地資源資訊管理系統,並將先進的技術、方法應用到其中,如空間資訊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間資訊應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維、四維資料結構和資料模型,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網路地理資訊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等,來提高土地資源資訊管理的技術含量,以更好的為土地管理服務。

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了土地資源的使用價值和稀缺性,對土地資源配置調控的研究較早,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土地地租理論、土地資源市場配置機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個方面。

無論是市場經濟國家,還是轉軌經濟國家,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一定數量的國有土地資源。在認識到擁有一定數量的國有土地資源有調控土地市場,維護公共福利,儲備能源,調節生態平衡等功能後,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國有土地資源數量還有擴大的趨勢。國有土地資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在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雖然世界各國的國有土地資源管理體制多種多樣,但國有土地資源管理體制的現狀和發展存在共性,是有規律可循的。

土地資源配置調控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其調控結果是各種因素、各種手段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各種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共同影響調控結果。要達到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發揮土地資源的最大綜合效益,需要調動市場、政府、社會等各種力量,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稅收等多種手段,並且各種手段相互協調,互相促進。土地資源調控就是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措施,達到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既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能同時兼顧社會和環境效益。

土地市場是生產要素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經濟轉型以來,土地資源實行了由無償無限期無流動,向有償有限期有流動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餘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並存。一方面,國有土地“以地生財”,為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的建設資金,從而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變了城市落後的面貌。另一方面,由於歷史的原因,有償使用的改革仍然採用的是政府審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長的模式,從而影響了資配置的公平與效率,併成為長期 以來困繞改革深化的.重大問題。經濟發展史證明,實現土地資源和資產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徑,是市場配置資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場,是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市場,並進行 土地市場運作機制的觀念創新。

貿規則強調行政主體一致原則、公平原則、透明原則、非歧視原則。在中國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場新機制,首要的問題是要認清當前土地市場政府與市場的現狀,找準和WTO規則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場新機制必須圍繞政府與市場、監管與競爭、平臺與服務等市場機制,開展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實現計劃經濟觀念向市場經濟觀念的轉變,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確保政府行政管理體系必須和 世貿規則所任。

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活動對土地的使用展開競爭,以土地需求的市場價格變化和自身能從土地上獲得的經濟利益來決定各自活動的最佳區位,從而使商業、工業、住宅等土地利用型別的空間佈局與地價之間得到禍合,推動了城市用地結構的調整,使城市空間結構發展變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資源空間佈局(曹建海,20xx)[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間佈局呈同心圈層分佈。

參考文獻:

2.畢寶德,1991,土地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畢寶德,1994,中國地產市場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柴強,1993,各國(地區)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5.柴強,20xx,房地產製度[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6.曹建海,20xx,中國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

7.陳順清,20xx,城市增長與土地增值M],科學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論與實踐〔M],中國經濟出版社;

9.何銀虎,1999,中國土地管理與開發經營全書〔M],中國社會出版社;

10.浦東新區經濟發展報告[Ml,1998,上海三聯書店;

11.萬曾煒等,1997,土地經濟論[M],上海遠東出版社;

13.許學強等,城市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鄒兆平,1990,外國與港臺土地管理制度[M』,中國國際廣播電視出版社;

16.周樹志,1999(4),論公共政策範疇[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7.劉溶滄,1999(l),中國經濟體制轉型與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財貿經濟;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2

一、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⒈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⒉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

⒊必要性:所選課題應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⒋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畢業論文題目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資訊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資訊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研究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儘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並不能替代研究生,這就是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裝置、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⒈選題

從選題要結合科研專案、生產實際、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要具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等。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⑴準確、規範。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物件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範。

⑵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⒉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匯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後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⒊國內外研究現狀(文獻綜述)

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相關,但又不能過於侷限。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學科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並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於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物件,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

⒋預期研究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⒌研究的主要內容

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程序陷於被動。

⒍研究的技術路線

包括研究的內容、方法之間的邏輯關係。

⒎課題的主要難點及擬採取解決方案

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並採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⒏研究進度安排

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程序的連續性。

⒐主要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知識拓展:

[1]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型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於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把握要點。

開題報告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

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型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

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內容"),向有關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陳述。然後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亦可採用"德爾菲法"評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確定是否批准這一選題。開題報告的內容大致如下:課題名稱、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起止年限、報名提綱。

報名提綱包括:

(1)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和有關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與結論;

(2)研究物件、研究內容、各項有關指標、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進行試驗性研究);

(3)大致的進度安排;

(4)準備工作的情況和目前已具備的條件(包括人員、儀器、裝置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裝置和儀器(用途、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

(6)經費概算;

(7)預期研究結果;

(8)承擔單位和主要協作單位、及人員分工等。

同行評議,著重是從選題的依據、意義和技術可行性上做出判斷。即從科學技術本身為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2]如何撰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複。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瞭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複。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3]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通用)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型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資料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3

一、論文開題的基本要求

1、開題者應先修完規定的最低學分後,在文法學院網站上下載《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及論文工作計劃書》,經導師同意按要求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至少提前一週提交開題審議小組成員。

2、各個學科點應嚴格在規定的時間內安排開題,保證研究生學業進度。

3、開題報告審議小組成員由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其中具有指導研究生資格的導師人數不應少於3人,開題祕書應進行記錄。

4、開題者著裝應端莊大方,陳述時間為15分鐘,由審議小組進行評價,做出開題是否通過的書面意見,經審議小組負責人簽字後,於一周內將《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及論文工作計劃書》報學院教學辦備案;通過開題者即可進入論文撰寫階段。

二、開題報告的具體內容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2、文獻綜述:

應把握該選題的國內外研究動態,應有述有評,歸納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並提出作者的基本觀點。

3、論文框架結構:

論文框架要求列至三級標題。

4、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研究方法應說明論文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或主要技術路線;論文的創新點是指有獨到見解的觀點。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準確反映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且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後;書籍在前、文章在後的規範格式排列。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4

一、立論依據

(一)論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得到不斷的改善。20xx年我國開始實行新的休假制度,我國的法定休假日達到了115天,意味著我國居民一年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閒暇時間。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為了緩解壓力各種各樣的休閒活動不斷湧現,但普通的休閒活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國內旅行社組織的一些旅遊活動,越來越像麥當勞快餐一樣來去匆匆,讓旅行者錯過隱藏在自然風光後的驚喜和樂趣。人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迴歸自然,與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自然的清新又不失驚險刺激,在驚險刺激中釋放壓力的休閒活動。為此,在一些大都市中形成了一種“有錢有時間又喜歡親近自然”的“驢友”。這些“驢友”從普通的休閒活動中分離出來,熱衷於在大自然中暢遊,尤其是一些探險活動,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戶外活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戶外運動俱樂部是戶外運動適應市場需要的產物,是推動戶外運動發展的重要載體。伴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戶外運動俱樂部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20xx年,我國正式登記註冊的戶外運動俱樂部有700多家,自發性組織戶外群體則不計其數,有5000萬人經常參加戶外運動。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水平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戶外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之一。在上海,戶外早已成為一種時尚的代名詞。在百度工具欄中輸入“上海戶外運動”會發現大量的戶外運動俱樂部以及戶外運動用品商店,民間自發的還沒有組建網站的戶外運動團體更是大量的存在。1999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白浪戶外,20xx年開始,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和戶外商店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到20xx年底,上海登記備案的戶外運動俱樂部已有50家,而沒有登記的俱樂部有200多家。但縱觀已有文獻,發展僅有寥寥數篇關於上海戶外運動的文章,專門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還是空白,發展如此迅速卻沒有引起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本為試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以期拋磚引玉使得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視,獲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1、理論意義

相對於比較成熟的旅行社及旅行社產品而言,戶外運動與戶外俱樂部的研究確實非常少的。目前關於戶外運動僅有的文獻主要圍繞著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戶外運動救援、戶外運動網站管理等,專門以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產品——戶外運動服務為研究物件的文章比較少,所以存在著一定的理論空白。本文選取上海市的戶外運動服務產品為研究物件,通過實地觀察、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方法,一方面理清上海戶戶外運動俱樂部及戶外運動產品發展的現實狀況以及特徵,發現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它們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 對上海的戶外運動俱樂部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影響因素、期望等,希望能夠豐富我國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理論基礎與理論結構,同時也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有關消費者行為,尤其是戶外運動消費者行為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

2、實踐意義

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較為清晰的瞭解到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戶外運動產品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行為特徵。本文的實踐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巨集觀層面,二是微觀層面。巨集觀層面的意義在於透過戶外運動服務產品所折射出來的問題為上海市在制定和規範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的政策方面,提供一些有用依據,能夠更好的引導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不斷的發展。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迅速,足以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工作,為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微觀層面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深入瞭解上海戶外運動服務產品的市場需求狀況,瞭解上海戶外運動服務產品市場發展規律,並發現戶外運動俱樂部在產品組合、組織管理、制度設計、人力資源構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調查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瞭解消費者行為特徵和消費偏好等為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與對策。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國外相關研究回顧

西方的休閒思想不同的東方的休閒思想,西方人更強調藉助於休閒活動,尋求濃烈和刺激的感官享受並通過具有極大發展張力的活動形式,充實和完善以自我為主題的人格意識。因此,相對於中國語言的“戶外運動”,國外更多的是用“特種旅遊”或“探險旅遊”來表達。特種旅遊在西方國家由來已久。在這裡並不贅述特種旅遊的發展史,在 中輸入“adventure tourism”對國外探險旅遊的文獻進行了梳理。國外對戶外探險旅遊的研究從最初的概念分析,逐漸發展到對探險旅遊的安全、產品、市場、影響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等深層次的研究。研究的地域也從發達國家的傳統探險旅遊目的地逐漸擴大到全球視野的新興探險旅遊目的地。

1.戶外遊憩理論研究

關於戶外運動的研究,國外主要集中在外遊憩理論的研究中。Clayne R. Jensen在其《美國戶外遊憩》一書中,研究了戶外遊憩的基本理論,戶外遊憩的管理機構、服務組織以及戶外運動產於和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Robert E. Manning在《戶期外遊憩研究:滿意度的探索和研究》中專門對戶外遊憩參與過程以及滿意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Nick Hanley等在《戶外遊憩的新經濟學》中,從經濟的角度討論了山脈(攀巖和攀登運動)、森林、河流海洋等集中戶外運動的需求評價模式和方法。Sung(20xx)對探險旅遊、探險旅行與生態旅遊、商業化的遠征探險、戶外遊憩等相關概念進行了分析。

2.戶外探險旅遊安全研究

國外的戶外探險旅遊研究是從關注基本概念開始展開的,隨著探險旅遊的不斷髮展,研究的內容逐漸向探險旅遊的安全問題、產品、市場、影響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研究等深層次深入。Fluker(20xx)研究認為雖然人們在生活中會努力降低風險,但是在探險旅遊中確實在追逐風險,或至少是接受風險的,這也正是探險旅遊的特殊吸引力。但是Cater(20xx)認為探險旅遊不是需要真是的風險,參與商業化的探險旅遊活動的遊客實際上是在追尋一種恐懼和挑戰。本特利等(Bentley, Mayer,Page,Chalmers,20xx)對紐西蘭戶外探險傷亡活動,克里夫特等人(Clift al.,1997)、維克斯和佩奇(Wilks & Page,20xx)及佩奇(Page et al.,20xx)對蘇格蘭的探險旅遊活動進行專題研究,穆薩等(Musa et al.,20xx)得出到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89%的遊客會受到高原反應、呼吸疾病以及腸道感染的影響。艾特肯(Aitkens,1990)、普勞爾等(Prall et al.,1995)、古萊特等(Goulet et al.20xx,20001)、哈格爾(Hagel,20xx)等學者不僅分析了雪上專案的基礎資料,而且比較了滑雪與滑雪板運動對身體不同部位的傷害度,頭盔和護腕的影響,以及技術及經驗的作用。卡倫和佩奇(Callander & Page,20xx)倡導安全經營和規範立法,並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保險制度是旅遊賠償中最符合帕累託效用最大化的一種方式。

3.戶外探險旅遊產品及市場研究

目前,以戶外探險旅遊產品為主要研究物件的文獻比較稀少,正如More&Averill(20xx)中所說的“遊憩研究中最受忽視的部分是一個活動中的真是作品”。Buckley(20xx)從價格、持續時間、團隊規模、技術和遙遠性等方面研究了探險旅遊產品,發現產品可以被整理為從小規模、高難度、高價格到大規模、低難度、低價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在西方國家與探險旅遊相關的雜誌、期刊、裝置製造、旅行用商品、零售商和運營商數量得到了迅速發展,由此折射出旅遊探險市場出現了迅速的規模化發展。Loverseed(1997)認為探險旅遊是北美地區增長最快的旅遊產業部門。根據加拿大的全國旅遊資料顯示,超過7300萬北美成年人蔘與過探險休假,近5500萬人過去12個月內進行了探險休假(Tourism Canada.1995)美國一份報告顯示,9800萬美國成年人(近半數成年人口)過去五年內進行過探險休假。

面對發展勢頭迅猛的戶外探險旅遊,不少學者的研究方向也聚焦於此。Walle(1997)認為冒險探險和追求知識和見聞的探險分屬於不同的目標市場,旅遊學者和旅遊業者應該能夠分辨這一區別。Sung(20xx)也從探險旅遊多樣的市場環境因子的概念唯獨深入到了探險旅遊市場系統的研究,並將探險旅遊市場細分為六個類別:普通狂熱型、預算青年型、軟溫和型、高階自然主義者型、家庭休假型、成熟獨行者型。

4.戶外探險旅遊影響

隨著戶外探險旅遊業的迅速發展,一系列關聯影響也呈現出來,學者對影響的主要研究點在於對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Shackley(1996)對印度北部沙漠Jaisalmar進行了研究,發現雖然戶外探險旅遊產業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但是缺乏又顯得管理使得就業和環境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Hendee&Dawson(20xx)在對北美的荒野管理中發現,向土地管理者控告的多是馬匹和揹包徒步,騎馬者在減少影響方面比其他旅遊者少,馬匹實際上產生了生態影響。Silori(20xx)研究了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Nanda Devi 生物保護圈保護區探險旅遊活動的社會經濟與生態效應。但研究不僅僅侷限在生態學方面,社會學方面的影響研究也是存在的。Noy(20xx)研究了揹包旅遊者相互交流和講述自己的旅行故事對敘述者和聽眾的意義、與社會文化的聯絡以及揹包旅遊在實現旅遊者自我轉變方面的影響等問題。

國內相關研究回顧

隨著戶外運動的不斷髮展壯大,戶外運動俱樂部的不斷增多,我國戶外運動研究開始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過中國知網的搜尋發現我國戶外運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戶外運動概念的研究與界定

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的學者研究並闡述了戶外運動的概念。劉鳳香(20xx)通過比較戶外運動和體育旅遊兩個概念,辨析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認為二者雖都具有異地性、暫時性和非就業性等旅遊活動的特點,但能研究重點不同,戶外運動著重於“運動”,而體育旅遊測側重於“旅遊”。總體來說,戶外運動快速發展時期是在中國進入休閒時代後得益於我國休閒化程序的不斷加快,有學者將戶外運動與休閒相結合,如李紅豔(20xx)將戶外運動放在休閒的概念下進行探討,將戶外運動視為一種休閒生存狀態,認為戶外運動是人們在閒暇時間,為了滿足自身身體健康、放鬆和休息、人際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險等多方面的需要,採用體育運動的方式(步行、登山、滑雪、騎自行車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種特定自然環境下進行的各種戶外體驗活動。齊 震(20xx)認為休閒與戶外運動相輔相成,休閒是戶外運動的前提,戶外運動是休閒的方式。

2.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

網際網路在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對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網路虛擬的戶外運動俱樂部,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視角。一是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導向引領作用。大多數人接觸戶外運動都是通過網站引導,以網路為平臺進行活動釋出、經驗交流、資訊反饋等。韓冰,路紫(20xx)運用評估框架對戶外運動俱樂部網站論壇進行了分析,認為網站論壇的互動作用對個人出行行為具有很強的導引作用。王楊等(20xx)以石家莊樂遊戶外運動俱樂部為例,分析了資訊流對人流的導引機制,認為戶外運動俱樂部網站在資訊溝通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資訊的產生、擴散、共享、交換衍生出資訊流並對人員流動產生作用。路紫、樊莉莉(20xx)以樂遊戶外運動俱樂部為例,在訪問和調查的基礎上評估了該網站的服務功能,提出中小型旅遊網站進一步發展的新型商業模式,論證了一個地理學所關注的重要問題——電子商務時代地理區位的重要作用。二是戶外運動俱樂部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李久全,高捷(20xx)分析指出我國戶外運動市場迅速擴大、俱樂部數量快速增加,但也存在著戶外活動或賽事數量及盈利能力不足、俱樂部缺乏競爭力等問題,提出舉辦有影響力的活動或比賽吸引電視轉播和贊助、整合戶外俱樂部資源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等對策。張傳統(20xx)探討了探險旅遊俱樂部的未來發展模式,認為它是體驗經濟模式的最好實踐舞臺,其發展要實現與體驗經濟對接,並提出了探險旅遊俱樂部發展若干思路。

3.戶外運動產業研究

在文獻搜尋過程當中統計顯示,戶外運動研究成果最多的集中在戶外運動產業層面,這也揭示了一個問題,戶外運動產業的巨大經濟潛力已經引起社會的重視,戶外運動產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朝陽產業。從20xx年至20xx年底,根據著名的戈爾公司調查以及中國紡織協會戶外分會資料,中國戶外產品零售總額從23.8億元增加至近50億元,戶外用品專業店的數量從20xx年的1316家增加到20xx年的1400家,銷售額從20xx年的10.6億元增長到20xx年的18億元。現有的文獻對戶外運動產業的研究分為巨集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1)巨集觀層面的研究視角主要在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狀。樑強等(20xx)認為“戶外”定義狹窄,商家經營思想侷限、商家營運策略病態發展是我國戶外運動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基於戶外運動市場需求特徵提出了價值創新策略:重新定義需求內涵;推崇“泛戶外”概念;自主創新,提升國產戶外品牌的整體競爭力;注重市場服務互動與消費者價值體驗。郭進輝(20xx)提出了戶外運動旅遊的概念,分析了我國戶外運動的資源開發、組織與運營機構、參與者、戶外用品市場發展現狀,並提認為加大理論研究力度。擴大戶外運動內涵、提高戶外運動旅遊產業開發意識、完善戶外運動旅遊管理,建立保障體系才能確保戶外運動旅遊的健康發展。樑強,王欣(20xx)通過對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剖析,認為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有兩大難題有待攻克:一是行業整體的市場發育程度與規模有待提升,散、小、弱的狀況亟待改變,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乏力;二是停留在製造加工的階段,缺乏自由品牌的支撐。孫班軍,陳永斌(20xx)梳理了河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狀,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民眾思想保守、法律法規制度缺失是影響河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因素,為此要制定戶外運動長遠發展規劃、培育民眾對戶外運動的正確理念,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樑強等(20xx)藉助產業經濟學SCP正規化對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市場結構、產業執行和產業績效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認為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市場集中度低,市場進入壁壘低,產品差別化不大,運營粗放,研發不足。

(2)對戶外運動微觀層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營銷、市場特徵、消費等方面。戶外運動產營銷策略影響最主要的五種因素依次為:市場因素、組織與管理因素、企業選址因素、專業與營銷環境因素、資本因素(李香君等,20xx)。吳清國等(20xx)分析影響中國戶外與需求消費因素,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均GDP不斷增長,對戶外運動的需求不斷增加,戶外運動發展前景良好。樑強,羅永泰(20xx)分析我國戶外運動市場消費者需求的特點與產品特徵,提出面向體驗經濟的戶外運動產品營銷變革:重新定義需求內涵、推崇“泛戶外”理念;注重戶外市場服務互動與消費者價值體驗;營銷規劃需結合科技、人文和藝術。高建磊等(20xx)選取京、滬、穗三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戶外運動發展較快的地區,對三地戶外運動群體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研究。

4.以個體城市為例,研究戶外運動發展

張雅偉(20xx)簡述戶外運動在上海的發展,歸納闡述了戶外運動在上海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呼籲社會客觀對待戶外運動的發展,既不要過高估計它的效益,也不要用偶然事件來以偏概全。王莉等(20xx),李紅豔、肖光來(20xx)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北京市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認為北京市戶外運動產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規模小,產品種類少且質量不高,缺乏專業人才,俱樂部管理不規範。黃河、朱斌(20xx),胡俊、吳敏才(20xx),吳寶升等(20xx),張西林、王曼娜(20xx)分別對桂林市、溫州市和湖北省的戶外運動發展狀況進行了研究。研究了桂林發展戶外運動的優劣條件。

5.戶外運動風險保障及風險管理研究

在各種戶外環境中進行戶外運動時存在一些可能引發人體傷害的危險因素,自我國開展戶外運動專案以來,風險事故也伴隨而來。據20xx年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調查事故小組釋出的《20xx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中顯示至20xx年為止在中國境內進行的官方戶外登山活動中共有81人遇難,而且近三年來,遇難人數還在不斷的上升。除此之外,大量民間自發組織的戶外運動活動中遇難事故的報道也頻頻出現,引起了社會和輿論的重視,風險問題成為是戶外運動發展的一個瓶頸。鄒本旭(20xx)調查表明由於戶外運動本身特點及在我國開展較晚,安全措施方面發展不完善等導致損傷率較高。焦玲玲,章錦河(20xx)認為露營旅遊相比與傳統旅遊來說自主性隨意性強、內容與形式更為複雜、風險係數高。

戶外運動活動存在風險,建立與之相配套的風險保障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張進福(20xx)認為一個高效完善的旅遊安全救援系統應該由核心機構、救援機構、直接外圍機構、間接外圍機構四部分共同組成。王小利,張樹夫(20xx)認為構建我國探險旅遊安全保障體系要加強對探險旅遊危險因素的安全感知,對探險資源進行風險評定,建立安全救援系統。李俊,凌浩(20xx)認為盈利性戶外運動在組織過程中面臨三種風險:人的風險、伍的風險、環境風險,推斷出盈利性戶外運動組織過程的風險管理實際上是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風險管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風險管理效果評估的動態迴圈過程。鄒統釺等(20xx)通過探險旅遊風險評估及保障機制兩個方面對國內外文獻進行了梳理分析,認為還未出現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探險旅遊安全管理模型和全面保障模型。齊震(20xx)認為建立一個以戶外運動法規政策為理論指導、以戶外運動裝備為物質基礎、以戶外保險和戶外救援為兩翼保護措施的戶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使戶外運動俱樂部擺脫民間的組織狀態。龔良軍,陳然(20xx)針對俱樂部日益凸顯的管理問題,指出應加強對俱樂部的管理規範化,把經驗變成制度,建立科學完備的體系、制度。

6.戶外運動法律法規及政策研究

建立健全戶外運動的法律法規是保障戶外運動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對此學者們已達成共識。龔良軍(20xx)認為戶外運動法學研究十分薄弱,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相對於戶外運動發展緩慢;法律效力層次低且缺乏適應性;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立法研究少;操作層面上的立法滯後,呼籲加強戶外運動立法。李萍等(20xx)從地理環境、經濟環境、網路環境三方面,對中國戶外運動公共政策進行分析,認為中國亟需建立安全救援體系的相關政策,健全戶外運動品的質量認證標準。

(三)研究評價

由以上回顧可以發現,國外戶外運動研究從最初的主要關注基本概念,逐漸向探險旅遊的安全問題、產品、市場、應先個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研究等深層次深入;研究地域從發達國家的傳統探險旅遊目的地逐漸擴充套件到全球視野的新興探險旅遊目的地;研究方法中描述性定性分析逐漸減少,實證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乃至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應用逐漸增多。國內學者對的研究重點在與戶外運動產業及戶外運動風險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多數是一些描述性的定性分析,多數是從巨集觀層面的研究,微觀問題研究成果欠缺,也沒有形成系統化、模式化的研究體系,可以看出,國內外的研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研究物件選取上,從目前相關研究的集中度和選題的傾向性來看,研究物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戶外運動及其相關行業;二是戶外運動風險管理問題。對戶外活動的真是存在部分,戶外運動服務產品及戶外俱樂部的研究卻非常少。戶外運動的發展能否得到規範,安全問題能否降低都與戶外運動俱樂部息息相關,存在一定理論空白。

其次,從研究內容上看,現有的探討多集中在巨集觀層面,戶外運動俱樂部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現階段的戶外運動俱樂部是怎樣運營的,它與其他型別的俱樂部有何區別於聯絡,還沒有進行深入探討。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擁有龐大的客源市場,其戶外運動俱樂部有哪些型別,有多少註冊的,多少團體性質的,多少實體店面還都是模糊的。戶外俱樂部的戶外運動服務產品是怎樣設計的,是否真正的對接了市場需求,還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最後,在研究方法運用上,採用概念性方法進行理性探討的文獻較多,戶外運動產業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推理性、數理統計3種類型;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數理統計方法,定量有餘而定性不足,兩者結合度不夠高。有鑑於此,本研究選取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服務性產品及其客源市場為研究物件,進行實證研究,從休閒學、旅遊學的角度來深入研究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力求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深入瞭解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客源市場的為上海戶外俱樂部的發展做出理論上的貢獻。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李香君.戶外運動產業經營現狀與特徵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3):124-127.

[2] 王莉,何世權,張慧峰,高俠.對北京市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xx(9):1159-1161.

[3] 黃河,朱斌.旅遊城市休閒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研究——以桂林為例[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xx(4):25-27.

[4] 郭進輝.我國會外運的旅遊產業發展評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xx(5):54-57.

[5] 樑強,李芃鬆. 基於隱性需求挖掘的戶外運動產業價值創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xx(3):214-217.

[6] 張鵬飛,陸晶晶.我國戶外運動研究現狀[J].體育承認教育學刊,20xx(5):47-49.

[7] 李久全,高捷.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xx(12):1625-1627.

[8] 樑強,羅永泰,趙偉.戶外運動產業的需求挖掘與價值創新策略[J].體育社會科學,20xx(3)34-36.

[9] 孫班軍,陳永斌.河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xx(1):1-2,17.

[10] 樑強,王欣.微笑曲線視野下我國戶外運動產業戰略升級思考[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xx(1)4-7.

[11] 韓冰,路紫.戶外運動網站論壇功能評估及其互動作用對個人出行行為的導引[J].人文地理,20xx(1):58-62.

[12] 王楊,孫中偉,樊莉莉.中國戶外運動網站的現狀及其對人流的導引——以石家莊樂遊戶外運動俱樂部網站為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xx(3):84-89.

[13] 李紅豔,肖光來.北京市民參與戶外運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學刊,20xx(4):41-43.

[14] 胡俊,吳敏才.桂林市戶外運動現狀調查與發展空間分析[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xx(2):123-126.

[15] 張雅偉.對上海戶外運動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71-73.

[16] 李萍,李驊,李豔翎.湖南省戶外運動產品消費的實證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xx(6):690-693.

[17] 吳寶升,龔益靜,何立.溫州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xx(3):70-73.

[18] 張西林,王曼娜.戶外運動俱樂部規範發展探究——以湖南省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xx(6):95-97.

[19] 李香君,王愛豐.南京戶外運動產業營銷策略因素分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xx(1):45-50.

[20] 吳清國,王濤,王先亮.中國戶外運動消費需求趨勢分析[C].第2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北京,20xx:164-167.

[21] 高建磊,張朝暉,辛洪濤.京、滬、穗城市戶外運動群體的消費行為研究[J].體育世界,20xx(2):35-36.

[22] 樑強,羅永泰.需求導向的我國戶外運動產品體驗營銷創新[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xx(1):17-19.

[23] 袁小飛,闞如良.戶外俱樂部提升戶外運動著環保素質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2):15-18.

[24] 李萍,李豔翎,李驊.中國戶外運動公共政策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xx(6):13-15.

[25] 龔君良.中國戶外運動立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xx(3):141.

[26] 劉鳳香.戶外運動與體育旅遊的概念與關係辨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xx(2):74-78.

[27] 吳耿安,鄭向敏.戶外運動安全防範管理初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3):107-109.

[28] 鄒本旭.對山地戶外運動的損傷及預防措施的研究[J].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0xx(5):108-110.

[29] 李俊,凌浩,陳接華,王會娟.營利性戶外運動組織過程風險管理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xx(2):46-49.

[30] 李俊,凌浩.戶外運動俱樂部活動組織的風險管理操作程式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xx(3):13-16.

[31] 鄒統釺,陳芸,胡曉晨.探險旅遊安全管理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20xx(1):86-92.

[32] 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遊網站服務功能與商業模式的區位問題——以樂遊戶外運動俱樂部旅遊網站為例[J].人文地理,20xx(1):103-106.

[33] 鄧宇.中國戶外行業的產業鏈建設[N].中國體育報,20xx-10-21(6):12-27(3).

[34] 董範,劉華榮,國偉.戶外運動組織與管理[M].北京:中國地質出版社,20xx.

[35] 龔良軍,陳然. 關於戶外運動俱樂部管理機制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xx(6):251-252.

[36] 樑強,楊曉晨,李宗浩. 基於SCP正規化的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對策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xx(9):60-63.

[37] 齊震. 論我國戶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管理觀察,20xx(2):109-191.

[38] 焦玲玲,章錦河. 我國露營旅遊發展與安全問題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xx(4):92-95.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研究目標

通過選取上海市戶外運動俱樂部戶外運動產品及市場作為研究物件,嘗試從理論和實踐、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角度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探討,分析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產生背景、發展現狀、客源市場狀況以及存在問題。

(2)研究內容

論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本章在系統地概括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同時,對國內外相關學術界研究狀況進行了梳理,以求為全文提供理論上和研究思路上的鋪墊。

第二章,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概述。本章簡要的概述國內外戶外運動及戶外俱樂部發展歷程,瞭解戶外運動及戶外運動俱樂部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深入分析上海戶外運動的起源、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產生、發展以及各階段的特徵以及戶外運動俱樂部對上海市民休閒旅遊活動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現狀分析。對上海現有的戶外運動俱樂部型別、發展模式、基本業務、性質職能、人力資源構成等進行研究;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現有的戶外運動產品即戶外運動線路進行細緻分類整理,並總結出其現階段特點。

第四章,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狀況。瞭解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消費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參與行為、參與動機。分析各種現狀背後的原因,併為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更好的發展提供現實參考依據。

第五章,建議與展望。根據前五章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本章針對性地提出為更好的發展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應該做出的努力。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後續應當跟進的研究。

(3)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實際發展情況

2.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客源市場狀況

3.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存在的主要問題

4.為更好促進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政府、企業與社會應採取的措施。

2.擬採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分析法。論文通過多種途徑產業了大量與戶外運動俱樂部相關的多方面的文獻資料:

(1)INTERNET戶外運動俱樂部基本資訊檢索。戶外運動俱樂部網路化發展的特性,本文采用了大量的網路檢索。主要是通過百度和GOOGLE兩大檢索服務商,以“戶外運動俱樂部”和“outdoor sports”為檢索詞,蒐集和了解與戶外運動相關的中英文網站和各種相關資料。

(2)學術文獻研究:由於戶外運動是新興的研究,關於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更是比較稀缺,所以對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採用相關主題詞檢索的方法蒐集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論文閱了大量國內外有關休閒、旅遊、休閒體育、俱樂部、戶外運動、發展問題、服務與營銷等方面的學術期刊、圖書和電子文獻。通過對國內外關於戶外運動俱樂部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瞭解前人研究的情況,為論文的寫作提供構思素材,並奠定論文的理論基礎。

第二、問卷調查法。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實地調研;用問卷調查法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狀況進行深入瞭解,以獲得更為詳實、準確的資料。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發現問題,找出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第三,比較分析法。通過自身問卷調查得出的相關結論與前人類似研究目的的調查資料相比較,期望從分析中發現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特點,發展優勢與存在問題。

第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方法。本文基於文獻理論分析和專業人士訪談所得資料,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了定性分析,與此同時,更多地藉助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問卷調查所得的客觀資料為依據,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狀況進行量化,以便更清晰直觀地反映問題所在和更好地對症下藥。

3.本論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第一,上海戶外運動客源市場龐大,戶外運動俱樂部數量也相對較多,但是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卻非常欠缺,本文欲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第二,以一般性理論分析為基石,通過對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實地調研,將現實情況與理論分析上的結果進行比較,更一目瞭然得得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從而使得相應的對策建議具有更現實的意義。

第三,將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與休閒理論相結合,從休閒的角度闡述上海戶外運動俱樂部產生、發展的原因與動力。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時間跨度 論文進展

20xx年1月——5月 1、查閱相關文獻,完善理論基礎

2、完成實證調查

20xx年6月上旬 論文開題

20xx年6月——20xx年12月 進行論文寫作

20xx年12月 完成論文初稿,給導師審閱

20xx年1月——20xx年3月 根據指導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和完善

20xx年4月——20xx年5月 最終定稿

本站內容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路和網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絡我們刪除。

上一篇:20xx兔年年會邀請函

下一篇:法學研究生開題報告

相關內容

法學研究生開題報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範例

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

文學研究生開題報告

美術研究生開題報告

醫學研究生開題報告

工科研究生開題報告

英語研究生開題報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5

一、開題報告的目的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稽核、確定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及內容而舉行的報告會,旨在監督和保證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的內容包括稽核和確定論文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選題依據包括:選題的學科性質、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國內研究現狀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內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難題、擬採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與創新之處以及與選題有關的參考文獻等內容。

三、開題報告的時間和步驟

脫產研究生在第2學期末,在職研究生在第3學期末進入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階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選題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選題意向後,由教研部批准。為確保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開題報告會應在脫產研究生的第2學期結束前、在職研究生的第3學期結束前舉行。

四、評審小組的組成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評審小組由本學科研究生導師和祕書組成。評審小組的組長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

五、開題報告的方式和成績評定

開題報告評審小組的成員在聽取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後,對選題依據和研究方案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或補充意見。研究生根據評審小組的意見,在對研究方案進行修正、補充和改進後,按規定程式審批備案和存檔,並正式進入論文寫作階段。論文開題報告成績按合格、不合格兩級評定。不合格者不得進入畢業論文寫作階段。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後,需變動論文題目和基本內容時,需本人申請,導師批准並重新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表。

六、開題報告材料的備案和管理

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進行後,評審小組祕書填寫《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表,經評審小組組長簽字後交研究生部備案。《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表必須用鋼筆填寫,不得列印、剪貼。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有關材料歸入學籍檔案。

設計策劃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一.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 選題依據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專案,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匯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現,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 “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援。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分析設計法,創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訊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於不同的專業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 創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於我國設計師來說,明確可行的跨專業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於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於操控,而且便於和各個專業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設計團隊的計劃環節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瞭我們設計各專業的工作規律,以期做到跨專業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鑑於國內現在並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鑑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於資料的蒐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於我院網際網路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於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資訊。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資訊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資訊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覆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於國際設計交流間的侷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後性,我國業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於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於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著手,對設計類諸專業的設計計劃,並不具備現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麼一套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的研究專案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本書預期字數為12萬字,分為理論與方法兩大版,僅闡述設計計劃的相關內容,更重要是推出設計計劃的概念與方法。所涉及範圍主要包括管理學,決策學,認識論,方法論,創造學,心理學,行為組織學,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最終將完成一本集科學有效的方法程式,大量生動案例及實際操作指導於一身的,具有教學指導作用的專業書籍。現在本書工作已大致完成資料收集階段任務,在下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將就所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完成方法程式的完善工作。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6

1、開題的性質功能如何制定論文寫作和研究的計劃(是價值性和可行性辯護的文字)

2、選題(選擇問題、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的選擇)

(1)選問題(挑戰性、理論性、可行性) l*題目不是給定的,是研究出來的。(實踐問題不等於研究問題) l*問題意味著什麼?理論不完備、實踐上不滿意。要有問題標識。(好問題有四個標準) l*問題不清晰、模糊,概念不準確引起界定不清 l*選擇意味著比較(有價值的問題)

(2)文獻綜述(論文的主要成分) 文獻應該是與我們研究有關的,包括直接的和相關的,就是知識來源的梳理,但要以直接的為主。

綜述,其中綜是綜合,述,更多的不是敘述,而是評述和述評(朱旭東認為不是隻要有敘述就可以了,評述可以放在自己論文的部分)。

l*增加在問題領域的學術修養

l*幫助把握問題前沿(限定自己的問題)

l*體現自己問題的價值

l*綜述什麼文獻:基本的和非基本的 基本的.是指研究性文獻、指標性的文獻(重要影響的學者的文獻)以及被別人反覆引用的文獻。(官員的一定要剔除掉)

l*如何綜述:綜述相關文獻不住要,直接綜述關於自己問題的文獻,圍繞研究的問題綜述。(一定不要有偏見,不綜述與自己觀點不同或者和導師觀點不同的人的文獻是個錯誤),綜述總結不允許出現模糊字眼。

只評述還不夠,還要就觀點、材料和方法進行綜述 綜述的量不一定多。

(3)方法的選擇(方法是前期的設計、試測) 就是使自己的方法合法化、適切性、有效性

l*方法和論題之間的關聯

l*方法使用應該給予解釋

注意:文獻法不等於看書;敘事研究不等於敘事;問卷、訪談提綱都要附上、體現前期實驗性工作;歷史研究法不等於研究歷史。

題目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4)利用的時間大約為一年左右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7

一。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 選題依據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專案,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匯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現,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 “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援。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分析設計法,創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訊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於不同的專業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 創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於我國設計師來說,明確可行的跨專業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於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於操控,而且便於和各個專業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設計團隊的計劃環節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瞭我們設計各專業的工作規律,以期做到跨專業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鑑於國內現在並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鑑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於資料的蒐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於我院網際網路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於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資訊。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資訊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資訊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覆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於國際設計交流間的侷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後性,我國業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於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於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著手,對設計類諸專業的設計計劃,並不具備現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麼一套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的研究專案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8

一、選題的原則

1.選題應緊密結合學科發展時間,碩士研究生的選題應對科技發展或經濟建設有一定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博士研究生的選題應站在學科發展前沿,對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創造性的成果。

2.要充分結合導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自身的基礎,以利於發揮導師專長和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要充分考慮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以及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取得創造性成果的.可能性。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

1.選題的背景及研究的意義;

2.本課題研究領域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

3.本課題擬採取的研究方案、技術路線;

4.本課題在研究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的初步設想;

5.本課題預期達到的目標,對於博士研究生應指出創新點;

6.論文工作量與經費的來源;

7.本課題研究的進度安排;

8.參考文獻。

三、組織與管理

1.博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在本學科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指導委員會主持下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以學科、專業為單位由學科負責人組織進行,組成5~7人的評審小組;

2.博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在第三學期進行;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在第四學期初進行,因故不能按期進行開題報告,必須及時辦理延期手續,經導師和學院(部)主管領導同意簽字後,報研究生院批准;

3.開題報告採用兩級制:通過或不通過。對未通過者,必須在三個月內在學科所在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重做開題報告。仍未通過者,按“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篩選辦法”處理;

4.開題報告通過後,可進入論文工作階段。原則上不再隨意更改題目,如確有特殊原因需更改題目時,須由研究生寫出書面報告,經導師同意簽字,學院(部)負責人審批後,報研究生院備案。並在1~2月內重新做開題報告;

5.開題報告完成後,經導師、學科及所在學院(部)簽署意見,研究生應在3日內將開題報告和選題情況報研究生院審批並備案。

四、開題報告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字數為1萬字左右,用a4影印紙小四號宋體列印。博士研究生的參考文獻應為50篇以上,碩士研究生的參考文獻應為30篇以上,其中外文資料應占1/3以上。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19

1.什麼是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型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內容"),向有關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陳述。然後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確定是否批准這一選題。開題報告作為l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

2.撰寫開題報告有什麼意義?

寫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請老師和專家幫我們判斷一下:這個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

撰寫開題報告,作為多層次科研工作的第一個寫作環節,非常重要,這是因為:通過它,開題者可以把自己對課題的認識理解程度和準備工作情況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體的研究目標、步驟、方法、措施、進度、條件等得到更明確的表達;通過它,開題者可以為評審者提供一種較為確定的開題依據。“言而無文,其行不遠”,以書面開題報告取代昔日廣為運用的口頭開題報告形式,無疑要切實可靠得多;

3.開題報告的各個欄目怎樣填寫?

3.1開題報告封面各欄目的填寫方法

封頁各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

其中“ 年 月 日”欄目:在開題報告封面下方,應填寫開題報告實際完成的日期。實際完成日期一般應學校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此項工作。逾期即被視為未按時完成開題報告工作。

3.2“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的填寫方法

綜述(review)包括“綜”與“述”兩個方面。所謂綜,就是指作者對佔有的大量素材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使文獻資料更加精煉、更加明確、更加層次分明、更有邏輯性。所謂述,就是對各家學說、觀點進行評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填寫本欄目實際上是要求開題者(學生)寫一篇短小的、有關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的綜合評述,以說明本課題是依據什麼提出來的,研究本課題有什麼學術價值。

3.2.1 綜述的主體格式

綜述的主體一般有引言、正文、總結、參考文獻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於概述主題的有關概念、定義,綜述的範圍、有關問題的現狀、爭論焦點等,使讀者對綜述內容有一個初步輪廓。這部分約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於敘述各家學說、闡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其敘述方式靈活多樣,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據綜述的內容,自行設計創造。一般可將正文的內容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標上簡短而醒目的小標題,部分的區分也多種多樣,有的按國內研究動態和國外研究動態,有的按年代,有的按問題,有的按不同觀點,有的按發展階段,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包括歷史背景、現狀評述和發展方向三方面的內容。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研究成果如何?他們的結論是什麼?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評述又分三層內容:第一,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亮出作者的觀點;第二,詳細介紹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和假說,並引出論據(包括所引文章的題名、作者姓名及體現作者觀點的資料原文)。

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綜述的核心,篇幅長約1000――1500字。

總結部分(不是必須的)

在總結部分要對正文部分的內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表明自己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特別交待清楚的是,已解決了什麼?還存在什麼問題有待進一步去探討、去解決?解決它有什麼學術價值?從而突出和點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與引言相當。短篇綜述也可不單獨列出總結,僅在正文各部分敘述完後,用幾句話對全文進行高度概括。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綜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綜述的基礎,置於開題報告最後面,此處從略。

3.2.2 綜述寫作步驟

確立主題

在開題報告中,綜述主題就是所開課題名稱。

蒐集與閱讀整理文獻

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這是寫好綜述的基礎。因而,要求蒐集的文獻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文摘、索引期刊等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也可以採用微機聯網檢索等先進的查閱文獻方法。有的課題還需要進行科學實驗、觀察、調查,取得所需的資料。

閱讀整理文獻是寫好綜述的重要步驟。在閱讀文獻時,必須領會文獻的主要論點和論據,做好“讀書筆記”,並製作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所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摘錄文獻的精髓,為撰寫綜述積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閱讀文獻、製作卡片的過程,實際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獻精髓的過程。製作卡片和筆記便於加工處理,可以按綜述的主題要求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和條理化。最終對分類整理好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寫出體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撰寫成文

撰寫綜述之前,應先擬定寫作提綱,然後寫出初稿,待“創作熱”冷卻後進行修改成文,最後抄入開題報告表的“綜述本課題國內外動態,說明選題依據和意義”欄目內。

3.2.3 撰寫綜述的應注意事項

撰寫綜述時,蒐集的文獻資料儘可能齊全,切忌隨便收集一些文獻資料就動手撰寫,更忌諱閱讀了幾篇中文資料,便拼湊成一篇所謂的綜述。

綜述的原始素材應體現一個“新”字,亦即必須有最近最新發表的文獻,一般不將教科書、專著列入參考文獻。

堅持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避免介紹材料太多而議論太少,或者具體依據太少而議論太多,要有明顯的科學性。

綜述的素材來自前人的文章,必須忠於原文,不可斷章取義,不可斷章取義或歪曲前人的觀點。

3.3“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欄目的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內容上雖然緊密相關,但角度不同,在填寫時,可以分別表述。

3.3.1 “研究的基本內容”的填寫方法。

“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論文(設計)正文部分的內容,是研究內容的核心。正文內容又分為若干部分和層級。填寫此欄目實際上是編寫論文基本內容的寫作提綱。

基本內容提綱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標題法,即用一個小標題的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法的長處是: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短處是:只能自己理解,別人看不明白,而且時間一長,自己也會模糊。另一種是句字法,即用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法的長處是:具體、明確,無論放下多久,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了也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瞭然,不便於思考,文字也多。上述兩種寫法,各有優缺點,用哪一種好,還是混合使用好,這由作者自己確定。

不管是文科論文,還是理工科論文寫作提綱,都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視研究內容的需要而定。以下介紹兩個案例,供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欄目時參考。

3.3.2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的填寫方法

“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論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體是指開題者預先設想的、將要在論文中證明的某一個新的理論問題,或某一個新的技術問題,或某一個新的方法問題等,以及開題者對這個問題的基本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填寫此欄目,就是要求開題者用明確、具體的文字(力求用一、兩句話)把論文題目中的上述資訊傳達出來。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論文正文的各個部分都是為了論述這一主要問題,而主要問題的解決,將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論文只有一箇中心,一個重點。不管文章長短,材料多寡,但主題只有一個。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證,只有集中於一個主題,才能論述深刻。如果一個課題,要解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要問題,就有可能導致主攻方向不明確,在論述過程中發生種種困難,或觀點衝突,或邏輯混亂,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況下,一篇科研論文論述一個基本觀點,解決一個主要問題。

3.4“研究步驟、方法和措施”欄目填寫方法

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要求回答本課題怎樣研究的問題。可以分三個層次表述:即3.4.1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也稱寫作步驟、寫作程式等,具體指從提出問題到撰寫成文的各個階段。填寫時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選題;第二步,蒐集、閱讀和整理資料;第三步,證論與組織(擬寫開題報告);第四步,撰寫成文;第五步,論文修改與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譯。

為了使同學們對六個步驟有一個明晰的印象,以下逐個給予簡單的介紹。

第一步,選題。

即選擇研究課題,確定主攻方向,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選題必須符合選題原則。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選題有導師命題分配和學生自擬自定兩種方法。題目選擇恰當,等於論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蒐集與閱讀整理資料。

論文題目選好以後,接著就要蒐集資料,進行知識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料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蒐集資料要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文獻資料;二是科學實驗、觀察、調查。

先談談文獻資料的問題,文獻資料是前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總結。科學研究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著繼承性和連續性。我們要了解本課題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掌握動向、吸取經驗教訓、開擴思路、進行比較、做出判斷等等,都需要參考資料,從中得到借鑑、印證、補充和依據。這些都是寫作論文的必要素材。

再談談蒐集科學實驗、觀察、調查材料的問題。科學實驗是人們為暴露事物內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發現其內部的矛盾而進行的變革研究物件的一種操作和活動。由於實驗是在受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的,將盡量排除外界的影響,因此,人們有可能對研究物件做細緻、周密的觀察,從而找出事物內部的聯絡。我們要取得實驗的第一手材料,就要進行科學觀察。科學觀察應具有客觀性、系統性和保密性。客觀性,是指不要先入為主,戴有色眼鏡看待事物,而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系統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式,連續、完整地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而不至於漏掉重要的細節。嚴密性,是指觀察要一絲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變化。在觀察中,往往會發現意外的情況,這種偶然的發現叫機遇,這種機遇我們不要輕易放過,在其中可能蘊藏著重大的科學發現。觀察要及時、準確地把觀察到的現象、資料、結果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寫論文的素材,科學實驗必須藉助實驗原料、儀器、裝置等才能進行,不同的材料、裝置,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這些科學實驗使用的器材,同樣屬於寫論文需要體現的素材。

不論是社會科學的課題,還是自然科學的課題,有的素材必須通過調查才能取得,它是對客觀事物自發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的科學研究活動(參見任務書中有關“調查研究型別”的介紹)。

從各種途徑獲取的資料,必須加工整理,包括:檢查資料是否齊全,重不重要;對資料進行科學分類(最好根據中國圖書分類方法分類,以使資料分類標準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類,最好能堅持始終);編制資料索引,進行加工,做到統一化(如資料、年份、術語要統一,便於比較)、序列化(如年代中斷要想辦法排齊)、典型化(即對同類資料進行篩選,找出有代表性的資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數字通過圖和表表示出來)等。

蒐集和整理資料是異常艱苦和細緻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達爾文曾經說過:“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規律或結論。”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蒐集了大量的動物標本之後,才寫成了偉大的著作——《物種起源》的。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時,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閱讀了浩如煙海的理論著作、事實材料、統計數字等等。鑽研和摘要過的書籍達1500多種,為此他還學了好幾種外國語。在《資本論》中引用和提到過的著作達505部,所有英國的議會報告和其他官方檔案59種,報刊56種。列寧對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產生過程作了精闢的說明,他說:“《資本論》不是別的,正是‘把推積如山的實際材料總結為幾點概括的彼此相聯絡的思想’。”我們在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要學習這些偉人的科學精神、吃苦精神。

第三步,論證與組織。在蒐集資料的基礎上,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它進行研究。首先要樹立科學的方法論。其次,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第三,確立論點,其中包括中心論點(或總論點)與分論點。第四,選擇材料擬寫提綱,對全文的內容作通盤的安排,對結構格式作統一的佈局,規劃出論文的輪廓,顯示出論文的條理層次。論證與組織的過程,也是撰寫開題報告的過程。

第四步,撰寫成文。

蒐集了資料、確立了論點、選擇了材料、填寫開題報告之後,就進入了論文的撰寫階段。

第五步,論文(設計)修改與定稿。

論文(設計)寫好初稿後,必須從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上進行修改。修改論文是很細微深入的工作。論文經過多次修改後,就可以列印定稿,在排版時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

第六步,外文翻譯:

翻譯是本科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和業務水平的重要標誌。翻譯的主要用途是獲取和傳播最新的學術資訊,一般要求做到忠於原文、通順流暢。

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論證課題時的思維方法,它屬於認識論範疇。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揭示其客觀規律。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前進、有所創新,自然也就不能獲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專家學者認為,選擇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於論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動區分,可以分為兩類:即實踐(經驗)性方法;理論性方法。前者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調查方法、後者如抽象方法、假說方法。各種科研方法按照適用範圍區分,可以分為三類:即適用於一切學科領域的哲學方法;適用於眾多學科領域的一般方法;適用於某些具體學科領域的特殊方法或專門方法。這裡只能列舉部分研究方法,並按適用範圍將科學研究方法分三大類介紹,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專業適用的,有些是部分專業適用的。

哲學方法

哲學方法是最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適用於各類學科,各個專業。

一般思維方法

一般思維方法是哲學方法與專門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經驗性知識及發展理論性知識的一般方法。又分為:歸納與演繹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歷史與邏輯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專門分析方法

又稱特殊研究方法。專門方法很多,不甚列舉,各個學院、系甚至專業可以結合院、系、專業的研究特點,介紹一些專門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類專業的常見專門研究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等。而在物、化、數、生等學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專門的方法,如物理學研究中的光譜分析法,化學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

經濟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計量經濟法。

法學專業常見的專門方法有歷史考證法、比較分析法、社會分析法、規範解釋法、經濟分析法等。

文藝學類專業常見的專門研究方法有“文學——歷史”批評法、社會批評法、傳統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評法、符號學研究法、俄國形式主義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評法、結構主義法、闡釋學法等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推理與議論法、證明與反駁法、傳統考據、考證、考訂、點評等方法。

心理學專業專門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研究法、行為研究法等。

在同一論文中,各個部分可以分別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種方法互相補充,互相協調,才能揭示研究物件各個側面或各個層次的特殊規律,進而證明總論點。

對於初學寫論文的本科生來講,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寫論文不講方法;有的不問清紅皁白,生搬硬套,亂用研究方法;有的雖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在論文中往往只侷限於一種方法,思維單一,視野狹窄。為此,開題者(學生)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識;第二,開題者(學生)在論文寫作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0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

論文的目的與意義;

國內外研究概況;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

論文計劃進度;

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研究生開題報告範例研究生開題報告範例。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國內外研究現狀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研究生開題報告。基於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複。

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瞭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提出,允許有所重複

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研究生開題報告範例工作報告。由此更能理解 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關於國內外研究現狀要注意的問題

一:內容方面,論文綜述是為自己後面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服務的,所以論文綜述的總結要結合到自己的研究內容上面,切忌總結一些和自己研究內容不相關的部分。

二:每個人的研究問題都不一樣,有的人的課題屬於老一點或者是熱門的課題,這一類的課題一般現有的方法比較多,所以在總結綜述的時候儘量要把自己的範圍縮小,面不要太大,要點要到位;也有些人選的課題是比較新的課題,由於目前研究的人不多或者是剛剛起步,方法不是那麼成熟而且也不多,因此可以考慮在總結綜述的時候稍微的將面鋪的廣一點。在總結文獻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關鍵的詞或者概念,如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要嗦的解釋了;如果不是人人皆知的概念,最好是附上一些簡潔的解釋。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1

發達國家城市管理模式差異性突出,由於各個國家每個城市具體情況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管理模式。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在職研究生開題報告。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國內外城市管理的成功典範,新加坡成了國際公認的“花園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規劃、建設和管理相分離。“建管分離”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分別由不同的相互獨立的部門承擔。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重建局負責,城市管理職能則主要是由市鎮理事會行使。各部門之間除了定期進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職權範圍,權責明確,便於城市管理規範化進行。城市管理實現法制化,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點就是完全法制化的管理,這也是它成功的最重要經驗。首先建立一套完備的城市管理法規體系,同時,城市管理的執法力度很大,“嚴”字當頭。另外,還擁有一支素質精良的法紀監督稽查隊伍和遍及社會各階層的群眾監控網路。重視宣傳教育,新加坡政府認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標”,要真正“治本”需要從根本上減少城市環境的破壞行為,這就要依賴於廣泛的宣傳教育。因此,政府不斷以各種形式對其居民進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傳教育,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遵守各項法律規章、維護城市環境的重要性。城市管理單位與居民有效溝通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負責機構—市鎮理事會,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層領袖和政府部門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終保持著有效的溝通。市鎮理事會定期與建屋局、環境發展部等相關的瞭解居民的問題和需求。政府官員以身作則,保證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建屋發展局、公園及康樂局、市鎮理事會等公用事業局的工作人員每天巡視公園、綠地、街道等,對有損壞或者不合要求的地方及時進行整治。新加坡的總理也對環境衛生、綠化及整個城市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視,經常親自上街巡視,親自檢查。因此,政府官員的重視了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本人經過兩年半的法學專業系統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並運用所學的法學理論知識,思考和分析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各種矛盾問題,同時認真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與城市管理期刊雜誌資料,廣泛而深入地同城管執法物件、相對人、當事人進行座談交流,聽取廣大市民群眾對城管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掌握第一手材料。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2

一、課題的意義

選擇一個適合的產品開發過程對於成功完成產品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定義良好的過程,可以有效地指導和監控產品開發實踐活動,提高產品開發的效率、質量和可預測性。但是,如果過程定義不合理,卻會反過來制約我們的工作,導致挫折、低效、低質量甚至失敗。

產品開發是一個多學科綜合的過程。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例,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軟體、硬體、結構件和定製件等各個學科和專業小組的活動互相依賴、交叉並行。傳統的產品開發過程往往採用序列、離散、重量級的方法,存在著以下問題:

n、序列的產品開發過程不能有效支援產品開發的迭代本質,專案的風險往往在後期集中爆發,導致專案進度失控或產品草率交付。

n、傳統產品開發過程把各個學科和專業小組的活動視為一系列靜態的、離散的過程,對於多學科交叉並行活動缺少有效綜合與協調。

n、傳統產品開發過程採用的重量級方法導致大量的文件工作和漫長的開發週期,難以快速交付高質量的產品。

隨著產品的智慧化、自動化和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產品的功能和結構日趨複雜,其開發難度也不斷增大。同時,技術和工藝水平的飛速提高,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產品的更新換代更加頻繁,也使得開發時間日益縮短。在開發難度提高和開發時間縮短的雙重壓力下,傳統的產品開發過程已經不能滿足消費電子產品開發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個高效的產品開發過程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國內外現狀分析

為了解決傳統序列的產品開發過程導致的產品設計改動量大、開發週期長、成本高、質量差等問題,人們提出了並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與整合產品和過程開發(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IPPD)的思想,這些思想對於建立產品開發過程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並行工程與IPPD本身並沒給出具體的產品開發過程定義,尤其是對於產品開發的迭代本質和多學科交叉並行特性缺乏具體的過程方法予以支援。

在產品開發中,系統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起著統領全域性,綜合、協調各個學科和專業小組的關鍵作用。對於產品開發過程方法的研究和實踐,是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系統工程領域,現有的各種系統生命週期模型和系統工程過程模型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對產品開發過程進行了描述,現有的重量級的產品開發過程大多數正是在這些模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這些模型本身比較抽象化和一般化,不足以作為產品開發過程定義。同時,由於系統工程長期以來主要應用於大型/超大型系統(如武器系統、太空梭等),在應用這些模型進行產品過程定義時必須非常小心,否則容易產生過於重量級的過程。

反觀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領域,對於軟體開發過程的研究和實踐近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迭代開發正取代傳統的瀑布模型逐漸成為軟體過程方法的主流。基於迭代開發的產品化的軟體開發過程——RUP的出現,標誌著迭代開發方法的成熟。以迭代開發為核心的一批敏捷方法(Agile Methods),代表著軟體開發過程研究和實踐中極為活躍的部分。但是這些過程和方法主要關注於軟體開發過程,對於其他學科的活動通常只是作為軟體開發過程的外部環境加以考慮,而不是從全域性上予以綜合和協調。

產品開發、系統工程、軟體工程3個領域的過程方法各有所長,但都滿足不了消費電子產品開發過程的要求,尤其對於多學科綜合的迭代開發方法都缺乏具體的解決方案。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為消費電子產品建立一個能夠有效支援產品開發迭代本質、有效綜合與協調多學科交叉並行活動、輕量級的產品開發過程。

由於現有的過程方法都滿足不了消費電子產品開發過程的要求,尤其對於多學科綜合的迭代開發方法都缺乏具體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在綜合產品開發、系統工程、軟體工程等領域先進的過程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適合於消費電子產品的、基於迭代開發方法的、多學科綜合的開發過程——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ed Iterative Process, MIIP)。在這裡:

n、“多學科”是指MIIP能夠有效綜合與協調多學科交叉並行的開發活動

n、“整合”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MIIP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集成了各個學科和專業小組的活動,二是MIIP在過程方法上集成了RUP、敏捷方法、系統工程、並行工程、IPPD等多種過程方法的先進思想和經典實踐;

n、“迭代”是指MIIP基於迭代開發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

1.分析消費電子產品開發的多學科整合迭代特徵,併為之建立合適的過程。

2.研究迭代過程在多學科交叉並行情況下存在的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

3.將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應用到具體的專案中,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

4.總結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應用的經驗教訓,為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過程改進提供經典實踐。

四、關鍵技術研究

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MIIP)以軟體工程領域的RUP和敏捷方法為基礎,將其擴充套件到系統工程領域,同時吸收了並行工程與IPPD的思想。MIIP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並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消費電子產品開發過程具備什麼樣的過程特徵?

2.如何為消費電子產品開發過程建立合適的過程?

3.對於消費電子產品,產品開發過程應具備什麼程度的敏捷性?

4.軟體開發的迭代過程是否同樣適用於硬體、結構件和定製件等其他學科的產品元件的開發?

5.在多學科交叉並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迭代?

6.各個學科如何在迭代之間進行協同?

7.各個學科在獨立並行和同步協調之間如何進行權衡?

8.在實踐中,產品開發如何實現從傳統的序列過程到迭代過程的轉變?

五、研究方案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獻閱讀:大量閱讀文獻,瞭解業界成熟的過程理論、經典實踐和最新研究進展,建立充實的理論基礎。

2.過程資產分析:分析Z公司(一個大型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過程資產庫中的現有過程定義文件,並將其與實際執行結果相比較。

3.專案歷史資料分析:分析Z公司專案歷史資料,特別是專案計劃、監控、度量結果和技術類工作產品,瞭解專案的實際執行過程。

4.人員訪談:訪談Z公司專案經理、開發人員和過程改進人員,瞭解現有過程模型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和人們的期望。

5.過程定義:在分析消費電子產品開發過程的特徵之後,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

6.討論和評審:在新過程的設計過程中定期與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討論和評審,集思廣益。

7.過程試點:在Z公司選擇一個現有專案進行試點,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過程定義。

8.試點總結:總結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應用的經驗教訓,為Z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的過程改進提供經典實踐。

本課題的技術路線:

1.基於複用定義軟體匯流排架構。

2.面向快速軟體服務的個體敏捷過程擬包括以下子過程:

a)需求與元件池的匹配過程。

b)派生元件的開發過程。

c)需求的驗證過程。

d)快速服務交付過程。

e)元件反饋維護過程。

3.借鑑CMMI和PSP來建立面向快速軟體服務的個體能力成熟度模型,並進行評估。

本課題的研究經費來自Z公司的過程改進費用,Z公司有一支專職的過程改進隊伍,並且已經具備一定的過程資產和專案歷史資料,過程的試點專案已經選定,多學科整合迭代過程的核心思想已經開始在該專案中應用。課題研究各方面的資源已基本具備,可以支援研究工作的開展。

六、計劃進度

20xx.10 開題。

20xx.12 定義面向快速軟體服務的個體敏捷過程。

20xx.03 定義面向快速軟體服務的個體敏捷過程中個人能力成熟程度。

20xx.04 選擇2-3個專業服務專案進行推廣試點。

20xx.06 對試點專業服務專案進行評估與改進。

20xx.07 撰寫學術論文。

20xx.08 部門內部推廣。

20xx.10 學位論文定稿和答辯準備。

參考文獻

[2].熊光楞,徐文勝,張和明,範文慧。並行工程的理論與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xx.

[3].傅立豐,張耀宗,劉長紅。並行工程的發展及應用。機械加工與自動化,20xx(9).

[4].R. Winner, J. PenneU, H. Bertrand, M. Slusarczuk. The Role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Weapons System Acquisition. IDA Report R-338,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 1988.

[5].朱煥立,劉玉賓。並行工程的產生、應用及研究現狀。中州大學學報,20xx(4).

[6].萬立,鄭霞,劉清華。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平臺的整合產品開發流程實現研究。計算機輔助工程,20xx(6).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3

一、開題報告的重要性和意義

從研究生培養管理的角度講,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為闡述、稽核和確定學位論文題目而舉行的報告會。開題報告是一個階段性考核,是中期篩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學位論文質量進行管理和監控的一個首要環節,是監督和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

從研究生的角度講,開題報告的實質是向老師們彙報自己的學位論文準備情況,同時讓老師們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給予評價和提出建議,從而達到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獻和研究方法方面從老師那裡獲得更多幫助的目的。

因此開題報告的意義在於:

促使研究生做好論文的準備工作

做好開題報告,研究生要進行調查研究、查閱有關資料和文獻,瞭解國內外在這方面已進行的工作以及還有哪些不足,本課題重點研究什麼、有什麼價值,瞭解現有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條件和手段等。通過開題報告工作,使研究生選題的目的更加明確,工作重點更為合適。

保證論文質量

為使開題報告能夠順利通過,研究生必須在開題報告前做好準備,導師以及二級學院有關教師須參加研究生開題報告並嚴格稽核,對於選題合適、方法得當、措施落實的論文批准開題;對於尚有不足,要求做修改補充的,必要時再次進行開題報告。

二、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開題報告的實質是向老師彙報自己論文的準備情況,在這個任務目標的引導下,研究生應該就選題、文獻綜述、研究的內容、方法與擬實現的創新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介紹說明,並且接受老師的批評和建議。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論文題目的確定

選題是撰寫學位論文的首要環節和第一步,選題是否妥當直接關係到論文的質量,甚至關係到論文的成功與失敗。要選好題目必須注意:

1、選題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專業研究方向的範圍隨意去選,這樣的論文答辯時會有問題。

2、選題要有價值性、新穎性,凡是難以提出自己見解的題目最好不要去選,答辯很難通過。

3、論文選題範圍要適度。論文選題應該“小題大做”,不要“大題小做”。

4、選題的可行性。如果選題缺少實現的必要條件,也是不可取的。例如資料很少無法下手,進行實證研究,找不到合適的替代變數或者實證資料很難獲得。

5、選題的明確性。有的同學在選題時,問題不明確,選題中包含兩個甚至多個問題。

論文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這一部分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選這樣的一個論題,選擇的這一研究問題有什麼理論和實踐意義。題目確定後要求對選題的意義進行論述,選題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實踐上的意義。首先要說明該選題在理論上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貢獻,要說明你所研究的這個問題在理論發展軌跡中的位置。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這一部分要回答的問題是:在我選擇的這一論題上,前人的研究已有哪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成果,已有的成果還存在哪些不足需要進一步探討,或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可以採用哪些更好的方法。

選擇你所綜述的文獻應該緊緊圍繞所研究的問題,有的同學卻將許多與所研究問題比較遠的文獻也寫進來。這種文獻綜述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綜述主要是歸納材料,比如將該課題的研究歷史劃分階段、將該課題的一些重要的學術觀點歸納成類,對該課題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評價。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在歸納和評價中找到該課題存在的問題,比如站在今天的思想水準看,過去的研究還有哪些不足?我對過去研究成果有哪些不同意見?在這一研究課題方面還有哪些新的學術增長點?從自己的條件看可以從哪些方面獲得新的突破?有了這樣細緻的分析與估價,寫作者就能確定自己的定位,順利地進入寫作階段。

研究的角度、方法、技術路線與擬實現的創新點

在這一部分要把研究問題的方法、角度、技術路線以及初步的思路寫出來,方法運用應該寫得具體一些,比如運用有限元方法、遺傳演算法、博弈論的方法、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實驗驗證的方法等等,但文字要簡練,因為只是初步的構思,不必長篇累牘。

擬實現的創新是論文的亮點,要“具體”,“恰當”地寫出創新的要點,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與現有的研究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說出來, 還要說出自己的思路在什麼地方比起現有的研究有進步,否則就不能說是“創新”。

主要內容與寫作大綱

這一部分可以將論文大的框架寫出來,但不需要太具體。論文大綱應該是緊緊圍繞選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論述,寫作大綱必須與題目保持緊密的相關性,前後章節要有一定的邏輯性,並且內容不能過於陳舊,一般的知識性介紹不能大篇幅地寫進論文中。

主要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對於評價一個開題報告質量的高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通過學生所提供的參參考文獻的數量和質量,可以看到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是不是有了充分的瞭解。通常,老師可以看出在這一問題研究中,比較有價值或比較經典的文獻學生是否讀過。如果學生所提供的參考文獻數量少且價值不高,那麼不用看具體內容老師就能斷定,該同學的開題報告質量不會很高。因此同學們也應該重視參考文獻部分。

研究生開題報告集合 篇24

論文題目:自然——莊子生命觀的核心

一、選題的依據

在學習中國哲學的過程中,我感覺中國古代哲學家對生命的關懷尤其強烈,儘管也有宇宙論、認識論、方法論等,但這些問題多少都與人的生命存在相聯絡。他們探討了人的生命本源、生命的本質特徵、生命的意義等等,這些無一不凝聚著先哲的智慧。而閱讀《莊子》,我們不難發現書中充滿著關於生命及其本質的思考和探索。這種思考和探索表現為對人們茫然疲憊而生、漂泊不知所歸的生命狀態的憂慮,以及對生命的困境以及如何實現其內部突破的思考。而莊子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最後都落腳在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然”。在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道論傳統的基礎上,莊子將道家的“自然”思想發揚豐富,終於形成了其有獨特魅力和永恆價值的生死觀。這是本文的選題依據。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對莊子生命哲學的研究,追尋其時代背景,揭示其生死哲學的觀點,探尋其生死的精神超脫和全身之道,凸顯“自然”思想在其生命觀中的地位,以便十更好地認識莊子哲學,把握莊子哲學的基本精神。意義在於,莊子生命觀是古人以自己的畢生體驗總結出的安身立命之道,飽含著古人的生死智慧。雖時代發生了變化,但生死的哲理仍閃耀不朽的光茫。特別現在生活富裕了,人更懼怕死亡的威脅,面對死亡談之色變,想長生不老,追求永生。學習莊子生命觀後,就會知道生死乃晝夜之變,生樂死安。莊子那善待個人,關愛生命的宇宙情懷和守樸貴真的哲學思想,將為現代人的完美生活提供歷史借鑑。

三、文獻綜述

1.“自然”是莊子生命觀的核心

胡道靜主編的《十家論莊》一書認為莊學中之政治哲學,主張絕對的自由,蓋惟人皆有絕對的自由,乃可皆順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主張絕對的`自由者,必主張絕對平等。莊學以為人與物皆應有絕對的自由,故亦以為凡天下之物,皆無不好,凡天下之意見,皆無不對。莊周保全自己的方法就是抱一種旁觀、“超然”的態度,對事物的變化漠然無動於衷。這種辦法和理論就是莊周所講的“逍遙遊”。

徐克謙在《莊子哲學新探》一書中認為《莊子》書中的個性自由精神,是直觀地、直接地、表象化地掩飾或呈現在莊子其人富有個性的人格魅力之中。可以說《莊子》一書,與其說是關於自由的理論,不如說是展示自由的藝術。莊子其人的個性風采和自由精神,只是咋看美學與藝術的領域裡,才得到了真實的實現。《莊子》的美學觀對中國文學和藝術精神的影響無疑是極其深遠的。莊子以審美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生,以美學的道路來解決哲學問題,只要表現在物我兩忘的審美關照、非功利、非實用的審美價值取向、“遊”的審美趣味、“至善至樂”的審美境界。

劉笑敢在《莊子哲學討論中若干方法論問題》一文中認為命定論是莊子哲學的基礎,也是莊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基礎。不幸的一切命定的必然,人們為之無可奈何,所以莫若忘懷一切矛盾和差別,達到思想上的絕對和諧,也就是進入自由境界。莊子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命定論的基礎上的。莊子的精神自由要摒棄一切感官的作用,直接去體驗最高最根本的存在,就此而言,我們可以說莊子哲學中有神祕主義或直覺主義。

朱鬆美在《對個體生命的張揚》一文中認為莊子哲學的核心是人生哲學。在復歸原始無望的情況下,莊子對個體生命價值的體認最終落實到精神的自由與進遙上。道家特別是莊子對人生的關注,則是拋卻一切外在束縛和限制,突出個體生命存在,張揚個體人生價值。重視“人”作為個體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問題,是莊子哲學的本質。莊子精神自由的獲得以“體道”為依據。通過對“道”的體認,感受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的合一。在大宇宙中解脫精神負累,是莊子張揚個體生命的人手處。

單紅在《自由思想研究》一文中莊子在個別篇章裡也顯示了對藝術和審美的否定,當然莊子對於大美和小美是有區分的,莊子反對的是囿於小成的小美,而對於道性之大美是充分肯定的。通過對莊子的悟道方式的具體分析可以知道,莊子把人從“未悟道”提升到,’,晤道”的方法是直接由道至道,任何折中和遷回的方法是為莊子所不取的,莊子就沉溺在自己的悖論當中只做形而上的努力和思考。該文認為審美處在這樣尷尬的境地是有其必要性的,它在個人悟道和奔向自由的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2.自然生命觀的本體

胡道靜主編的《十家論莊》一書收集了黃國榮的《胡適對的看法和研究》一文,改作者認為胡適對莊子哲學的基本理解和解釋是:莊子的人生哲學,只是一個達觀主義。這種達觀主義的根據,都在他的天道觀念。莊子的人生哲學,也只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這八個字。最終,胡適得出結論:“莊子的哲學,總而言之,只是一個出世主義”。

徐克謙在《莊子哲學新探》一書中認為莊子“道論”涵蓋西方哲學傳統的本體論的意義,但是,莊子的“道論”是藉助於“道路”、“途徑”、“方法”之類的原初意象來表示的。徐克謙同時認為“安其性命之情”是莊子對“命”的安頓。人生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就蘊藏在“命”德弔詭與悖論之中。“命”的存在,使人的生命受到限制,感受到不自由。但是,“我”之所以存在,就因為“我”有個“命”,有個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命”。如果離開這個“命”的獨特性,“我”也就不能成其為“我”了,“我”也就死了,沒“命”了。

韓林合在《虛己以遊世——哲學研究》一書中認為莊子的道實際上就是作為整體的(現實)世界。莊子認為世界整體的道構成了人的本體和命運。但是,只是在人類之初和人生之初,人才是與其同體或同一的。因而也只有這時,人生才不會產生問題,人生才具有意義,社會也才能安定和平。莊子指出了迴歸於道的唯一途徑是安命。所謂“命”指獨立於經驗主體的意志的作為整體的世界(發生於其內的所有或任何事情)或者說道。

陳紹燕、孫功進在《莊子哲學的批判》一書中認為莊子的人生哲學是以其天道觀和認識論為基礎的。“安之若命”和“與天為一”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莊子認為人無力勝天、亦不能違命。

王博在《莊子哲學》一書中認為莊子有著很強的命運感,並要求著安命,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在命運中主動把握自己生命的人。除了命運之外,還有人施展自己有限的知識和技巧的舞臺。在這種施展中,生命中自由的一面得以展開。

陳紹燕在《莊子養生說發微》一文中認為莊子的養生說以宗道順化為宗旨,以避禍存身為前提。“純素之道,唯神是守”突出了養神的重要性。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節度食色述及了養形的基本方法。莊子形神相濟、內外兼修的養生思想時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文史哲》1997年第4期王富仁在《莊子的生命觀——莊子《養生主》的哲學闡釋(上)》一文中認為莊子的《養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齊物論》哲學框架之上的。莊子之“道”是以“個體”觀“整體”,是作為個體的平民知識分子的世界觀念和人生觀念,他的“道”不只是一個“天地萬物”的總名,而還是“天地萬物”的本身。莊子之“道”是個體的平民知識分子依照特定的感受方式和思維路線主動建構起來的,是有其主體性的,也是有其主動性的。在此基礎上,作者對《養生主》所體現的莊子的生命觀做了更加細緻而深入的解讀。

劉笑敢在《莊子哲學討論中若干方法論問題》一文中認為莊子的世界產生於客觀存在的“道”,依存於客觀存在的“道”。在莊子看來,“道”是原始的、根本的、第一性的。世界萬物是由“道”派生的、是從屬的、第二性的。同時莊子不認為個人的感覺或意識是認識的唯一來源,而認為最高的知識是對客觀的“道”的體認。因此,我認為莊子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而不是主觀唯心主義者。莊子繼承了老子以“道”為世界本原的基本思想,但老子哲學的基本著眼點是欲取先予、無為而無不為,還不想超脫現實,而莊子哲學的著眼點卻是逍遙於無何有之鄉,完全擺脫現實。追求超現實的精神自由,這是莊子哲學的突出特色,對這一特色的理解不同,是分析莊子哲學思想時產生分歧的又一個原因。

黃燁在《莊子的生存哲學》一文中認為莊子的道的理論內涵是指:道是物的本根和始源,道不是本根之物和始源之物,道在物而不是物。“道”既然是物的本根、始源具有創生性,他不僅生天生地,而且神鬼神帝,萬物因它而變化,生命個體當也有它產生。“道”不僅是無生命的萬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的形體、精神以及整個生命都是由“道”產生的,也是由“道”賦予其存在根據的。人的整個生命,從形體到精神,歸根到底都是“道”賦予的。莊子堅持從宇宙自然中去尋找生命的本源,排除了彼岸神祕力量在生命創生中的作用。堅持立足於宇宙自然的立場來看待人的生命價值,表現出了重生珍生的價值取向。堅持將生死納入宇宙自然之中,對生命關懷具有樂生安死的現實品格和超然思想等等都體現了莊子人生哲學的理性色彩。

廖靜梅在《莊子生命哲學研究》一文中認為莊子將玄之又玄的“道”化生為實在存有的“氣”,把創始生命的“道”形象地展現於實體的“氣”中。在混沌之中,產生了“氣”,“氣”的變化生成了形體,隨於形體的轉化而形成了生命。“氣”聚則生,“氣”散開則死。生和死融於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遵循於“道”的自然交替和輪轉之中,猶如四季的變化,晝夜的更迭,“死生一也”。同時,系統地闡釋了莊子出世、達觀的生命哲學思想的同時。又著力地從其惜生、順世的哲學層面探究了莊子生命哲學中積極、入世的思想內蘊,較為系統地闡發了莊子生命哲學思想的整體內涵,建構出了莊子生命哲學的完整體系,客觀地展現了莊子達觀、超凡的生命智慧。

馮登山在《先秦諸子的生死觀》中認為以莊子之學中國人生哲學的重要內容,它代表著當時的某種時代精神。當時,諸侯爭霸,戰爭頻繁,民不聊生。莊子繼承老子之道而又“與時俱化”,認為人之死生乃“氣之聚散” ,它“自本自根” 、 “方生方死”。莊子重生而不貪生,樂死而不輕生。莊子追求全真保性,順物安命,提倡“心齋”、“坐忘”、“見獨”、“逍遙”的思想,與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死生有命”等生死觀頗有不同。莊子的生死觀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可以說,它是中國美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消解了死亡的悲劇意識,化死亡的憂懼感為精神的至樂感。

殷虹剛《論的生命智慧》一文中認為莊子對生命的關懷可以分為由外到內、由淺到深的“保身”“盡年”和“體道”“養生”兩個層次:前者是在亂世中求生存,多少帶點無可奈何的意味,但後者是莊子在天地間的主動體道,是對生命真正的解放。它不僅透露出莊子對生命的無比熱愛與珍惜,也體現了他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欲拯救役役眾生的慈悲情懷。

蔣學飛《論莊子對人生困境的超越》一文中認為莊子作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生哲學是其倫理思想的核心部分。莊子的人生哲學注重精神自由和自然無為,尤其是莊子直麵人生困境,提出了突破和擺脫的理想境界和實踐方法。莊子一生面臨著諸多的困境,他是在困境中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觀,同時又在困境中提出了超越。困境和超越伴隨了莊子的一生。莊子提倡“自然無為”的人生觀,主張保持個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種無拘無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對莊子人生智慧的研究,有助於當今社會的人們擺脫情感、物慾的困擾,有助於人們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有助於優化民族性格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道”是莊子生命觀的本體。

3.達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韓林合在《虛己以遊世——哲學研究》一書中認為莊子所言一個人為了安命,必須先行齊物,即放棄世界中存在著物我、彼我、是非(真假)、善惡(好壞)、美醜、等區分的俗見。正確的心態是不擾亂人心的俗知,不要做出各種各樣的區分,而是要返歸於常心,達到明的狀態。其次要做到“心齋”。人們要停止其心靈的正常活動:不去感覺、思考、感受、意欲等等,才能做到心齋,那麼人們也就不會有各種各樣區別的觀念。這樣,人們便可以安命、進而最終迴歸於道了。

胡道靜主編的《十家論莊》一書收集高峰的論文《馮友蘭論莊子哲學》,該文作者認為馮友蘭將屬於設計之下黃老之學的宇宙觀把“無”看作是“氣”,涉及了氣性論的問題,他接著區分了莊子學說中“坐忘”和“心齋”這兩種修養方法。從《莊子》文字看,“坐忘”是一種心理上的混沌狀態。“心齋”則是一個“唯道集虛”的問題,與集中“精氣”有關,所以馮友蘭認為這和兩者方法是不同的。

王博在《莊子哲學》一書中認為《養生主》的核心是“緣督以為經”。養生的真諦在於:在複雜和擁擠的世界中發現空隙,然後遊於其中,盡其天年。但要找到縫隙,心首先是虛的,不能為功名利祿所充滿。以虛的心來面對世界,這個世界的縫隙才會向你敞開,你才會在這個世界中自由遨遊。同時他也認為,庖丁解牛是生命自由得以展開的一種方式。

陳紹燕、孫功進在《莊子哲學的批判》一書中認為達到道的境界主要有三種方法“守宗”、“心齋”、“坐忘”三種方法。在這幾種方法中,“守宗”重在排斥外物對神祕直覺的干擾。“心齋”則是完全封閉人的感官。“坐忘”首先排斥了大大致相當於理性認識的“仁義”與“禮樂”,然後敘及“離形去知,同於大通”。三種方法雖然稍有差異,但卻殊途同歸,就是要排斥人們正常的認識方法,而採取一種神祕的直接方法。

李振綱在《生命的哲學文字的另一種解讀》一書中認為莊子關注生命的方式思考的是始終人世間中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他的“養生”在根本的意義上就是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在“其形盡如馳而莫之能止”的擁擠的世態環境中找到一個歇息之地。莊子強調心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這種態度或思維方式對於“養生”來說是最根本的東西,也就是養生之“主”了。

張尚仁在《莊子無為真性的養神之道》一文中認為莊子最重要的知識是養生的知識。養生的重點是養神無為,真性則是養神的根本途。無為對養生之所以重是因為無為是大道的本質。而養生必須使人的精神符合大道的本質,符合大道的本質則是人的真性精神,養生要做到保持無為真性,做任何事情都要神情專一。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近現代的哲學思路作文字分析,求證相應的理論和觀點,並整理成相應的體系。

五、研究的重點、難點和本論文的創新點

本文的重點是探討莊子思想中的“自然”概念何以是莊子生命觀的核心。為了論證這個問題,本文以三個部分,從莊子生命觀的體現、本體和方法來證明“自然”概念貫穿在莊子生命觀的始終。

本文的難點是以“自然”概念為核心,嘗試建立一個較為系統的莊子生命觀。鑑於莊子生命觀在莊子思想中的特殊地位,試圖從莊子生命觀的視角對莊子的本體論、認識論以及政治哲學都有新的解讀。莊子的思想固然很博大,其核心思想固然是以老子道論為基礎的一種延續,但莊子思想有別於老子思想並具有其獨特魅力的地方在於莊子思想的落腳點都是其生命觀,對生命的關懷和思考是莊子思想的精華。本文就以“自然”概念作為突破口,重新詮釋莊子思想的精華。

本文的創新點在於將莊子的生命觀貫穿道整個莊子思想中去,理解莊子在其所處的時代是如何面對與超越生命的困境的。寫作的本文的意義就在於,以現代哲學的視角再解讀莊子的精神,希望能對當下人們面對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些理論和精神上的解決辦法。

六、論文寫作提綱

一、莊子的生命觀體現為“自然”

1.“自然”是生命的本真(禮法是生命的束縛)

2.“自然”是生命的理想存在狀態(逍遙無待的境界)

3.“自然”是生命價值的標準(至人、神人、聖人)

二、“自然”莊子生命觀的本體

1.“道法自然”是莊子生命觀的邏輯本體

2.“氣” 是莊子對生命本源的理解

三、達到自然之境的方法

1. 自然的本質屬性是虛靜

(1)離形去知:心齋、坐忘、去獨

(2)致虛守靜:知恬交養、緣督以為經

2. 自然境界的認識論——齊生死於道

(1)重生樂死

(2)以理化情

3. 庖丁解牛:由藝術體驗昇華到自然境界

(1)“順”——人與“器”的關係

(2)“遊”——人與“物”的關係

七、參考文獻

[1]郭慶藩。輯莊子集釋。 [M].中華書局,1961: 7.

[2]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M].:中華書局,1980: 8

[3]阿爾貝特·史懷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xx:9

[4]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中華書局,1983:4

[6]錢穆。莊老通辨[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xx:9

[7]王葆玄。老莊學新探[M].上海文化出版社,20xx:5

[8]崔宜明。命運觀念的起源和理性內涵[J].中國哲學史,1996:3

[9]鍾泰。莊子發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4

[10]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2

[13]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J].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

[14]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6

[15]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M].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16]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0]王博。莊子哲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