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各種特定的職業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總和。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同職業聯絡在一起的。

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恩格斯指出:“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為,都各有各的道德。”(《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6頁)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的特殊形式。職業道德的出現,與社會分工的發展相聯絡。原始社會的大分工,是原始職業分工的雛形,包含了職業道德的萌芽。隨著奴隸社會職業分工的日益發展,使人們在職業活動中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絡,為了調整不同職業內部、不同行業之間,以及每個從業人員之間的關係,便產生了職業道德。由於職業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因而職業道德比婚姻家庭道德、社會公德更能反映一定社會、一定階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在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我國戰國時的《周禮》、《考工記》中就已提出了職業道德的規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費爾巴哈》一文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一定的生活活動方式,就形成一定的職業活動。職業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

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的、階級的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反映著行為的道德調解的特殊方向,又帶有具體職業或行業活動的特點,是一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重要補充。職業道德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在階級對立的社會裡,必然受階級道德的制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生產方式,以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制約。決定了職業道德的時代性。職業道德包含對整個人類都有利的一些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即社會公德。但當這個公德違背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時候,就要受到統治階級的限制。只有在推翻了剝削階級的統治,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後,職業道德才能與社會公德統一起來。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確立後,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職業道德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新型的職業道德。各行各業共同遵循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原則,成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在範圍上,它存在於從事一定職業的人中間,是家庭、學校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內容上,它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在形式上,它具有具體、多樣和較大的適用性。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於人們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有利於促進社會生活的穩定發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於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