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導遊詞十篇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開啟地宮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於天壽山的大峪山前,建成於公元1590年。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十篇

朱翊鈞年號萬曆,意思是要做一萬年的皇帝,雖然沒有實現,但也創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項記錄,即在位年數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10歲繼位,22歲就開始為自己修陵,建地宮。整個工程歷時六年,耗銀八百多萬兩。他在位48年,幾乎不理朝政,終日沉緬於後宮,他好飲酒,經常酒醉殺人,死後葬在了定陵。

萬曆皇帝有兩個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時只是一個貴妃,按明朝規定,皇貴妃死後不能入地宮,於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繼位後,追封孝靖為皇太后。孝端皇后和萬曆皇帝去世後,有將孝靖皇后遷葬到地宮。所以地宮中葬有一帝二後。定陵的地下宮殿於1957年被開啟,出土文物3000餘件,舉世轟動。

目前,定陵已成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點,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參觀。

整個陵園原來由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及明樓前的左右配殿組成。歷經近520xx年的蒼桑,原來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已毀,僅存基座。由於定陵的明樓為石質,不怕火燒、故至今儲存完好。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陵恩門及陵恩殿遺址。

看過"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2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說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臺”,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裡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溫榆河經過這裡,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裡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裡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裡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裡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裡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裡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裡叫做十三陵了。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3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裡的優勝形勢:“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千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本文來自織夢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叫十三陵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明十三陵(14張)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去十三陵的路上,必要經過昌平西關,自然會看到李自成銅像。據說,這座銅像始建於1994年,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張照旭。原放置在北京德勝門外十公里的小營口,也就是當年李自成向北京城進軍的地方,後來為了修高速公路,就把李自成塑像移到了昌平西關,放在了十三陵門口。李自成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他造反20xx年,執政僅僅42天。真正登上大順王朝的寶座,也就是一兩天。在他身上最明顯地體現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率。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4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總稱,位於北京西北郊,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皇陵建築群之一。陵區群山環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風景殊勝。來此可以參觀建築、風景,也能瞭解古代皇帝的喪葬規格。

明十三陵是個統一的整體,而各陵又自成一體,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陵與陵之間距離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各陵均呈扇形分列於長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僅開放有“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

神路位於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區的通道,總長約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築。石像生位於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整齊地排列著,造型生動,雕刻精細,為我國古代陵園中罕見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點。

長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儲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點之一。

定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同時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其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昭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寶頂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修葺復原的陵園。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5

按照皇帝陵寢的規置,後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槨用的,那為什麼兩個皇后的棺槨也出現在這裡呢?這個現象在史料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可是根據專家推測:在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著七月就是萬曆皇帝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於紅丸案,在這短短百日之內,死了兩位皇帝,一位皇后,還有孝靖皇后還要遷葬,這麼巨大的任務都壓在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準備工作十分的倉促。而且當時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開啟,於是皇帝皇后的棺槨就都從正門進去了。可是到了地宮發現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槨進不去,所以只好將它們一併放入了後殿當中。現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宮中棺槨的擺設呈這樣是怎樣一回事兒了吧。那好,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走出地宮。

隨著參觀定陵的活動結束,我們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將近尾聲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為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群而感嘆,隨著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繕明十三陵,這座規模巨集大的帝王陵寢也將被永久的儲存下去。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遊客能對這裡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各位下次再來參觀。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6

說到長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於1409年,在1416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當朱元璋死後,朱棣就以靖難為名,從北平發兵攻下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並且在1420年做出了遷都北京的重大決定。在他所統治的明朝年間,國庫充實,政局穩定,而且還命人寫作了《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派鄭和七下西洋,發展了各國之間友好關係。而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勳徐達的女兒也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時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長陵共佔地10公頃,中軸線由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陵墓共有三進院,第一進院是從陵門道陵恩門,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碑亭,但當時上面都沒有文字,現在的文字是清順治皇帝寫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進院落中,在1412,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重簷廡殿頂的建築,殿內有60根楠木柱,中間的四根直徑都達到了一米以上,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原來陵恩殿中陳列有大佛龕,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人製作的永樂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繞道坐像的後邊來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對著萬曆皇帝的頭部,這象徵著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四周則是出土文物的展覽。

在中殿後面的就是後殿,它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高大9.5米,長31米,寬9.1米,地面上鋪設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後殿中設有白石鑲邊的棺床一座,中央有一個長型方孔,中間填的是黃土,也就是選擇墓穴時的第一鏟黃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本點。在棺槨四周和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稱為玉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金井可以溝通陰陽,交流生氣,而玉葬能夠保持屍體不腐爛。金井玉葬在明清兩代是最高等級的葬禮。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在棺床的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裝隨葬品的26個木箱。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7

現在大家沿途看到的這一個石牌坊,就是陵區的標誌,是嘉靖年間製造的。這個牌坊是5間6柱11樓,高有14米,寬達到了28.86米,是現在國內儲存下來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雲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築的特點。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裡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裡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著,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簷歇山頂的建築,裡邊有贔屓馱著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裡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著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裡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著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臥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勳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著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裡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著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說的整個陵墓群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8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 這裡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巨集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 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十三位皇帝陵墓分別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9

各位朋友:

大家好!隨著車子的啟動呢,我們今天的旅遊活動也就正式地開始了。非常高興今天能有機會陪同大家一道參觀十三陵。

舉世聞名的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在周圍4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埋葬著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以及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以及從葬宮女等。說到這裡,有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心裡面也許會產生疑問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為什麼這裡只埋葬了13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將都城建在了今日的南京,死後就葬在了南京鐘山的“明孝陵”。因為太子朱標早死,所以就傳位給了長孫朱允炆。而永樂皇帝朱棣就是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裡奪得帝位的。朱棣以入京除奸臣為名,發兵南下。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這次浩劫中下落不明瞭。有人說當時宮中起火被燒死了,也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這在明朝的歷史上還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鈺,是因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當了俘虜,宮中不能一日無主的情況下才做了皇帝的。後來英宗被放回來,在他的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鈺死了以後,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把朱祁鈺在十三陵區域內修建的陵墓搗毀了,並把他以“親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這樣,明朝的16位皇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的13位都葬在這裡,所以統稱“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十三陵建在一個天造地設的優美的山區裡,距離京城大約50公里,整個陵區的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十三陵的陵區是依照風水的原理進行選址和營建的,因為我國古代的人們不論是在興建房屋或是修築陵墓等,都十分地講究“風水”。而皇帝更是自命不凡,不僅生前要過豪華的生活,死後還想繼續享受,因此就把對陵地的選擇看得至關重要。在選擇陵址的時候,必須要選擇有山有水、自然環境良好和能夠“聚氣藏風”的好地方。而十三陵正是這樣一處好地方:整個陵區的東、西、北三面群山環繞,南面還有龍山和虎山分列左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門戶,正符合風水中的“左青龍、右白虎”之說。中間就像一座巨大的庭院,陵區內還有溫榆河水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流過,形成了陵區內的抱水。整個陵區以長陵為關鍵,以大宮門——長陵一線為中軸,北面則以天壽山為鎮山。背山面水,聚氣藏風,確實是一塊理想的陵地。

永樂皇帝之所以選中現在的天壽山,也是經過不少周折的。“靖難之役”以後,朱棣在南京稱帝,當時他為了政權的鞏固,已經決定遷都北京了。在永樂五年的時候也就是1420xx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當時朱棣為了表示自己遷都北京的決心,就派禮部尚書和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前往北京選擇“吉壤”。據說曾選了好幾個地方。首先選中的是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為皇帝姓朱,與“豬”同音,而“屠”是宰殺的意思,豬進了屠家肯定必死無疑,所以犯忌諱不能用。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豬和羊本能和睦相處,可是偏偏山後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旁有狼更危險,也不能用。後來又選過京西的燕家臺,可“燕家”與“晏駕”諧音,也不吉利。因為古代的皇帝死亡,除了叫“駕崩”以外,也叫“晏駕”。潭柘寺的景觀雖好,但山間幽深狹窄,不利於子孫萬代的發展,也不宜採用。後來才來到了現在的天壽山。天壽山那時候叫做黃土山,永樂皇帝親自視察以後,覺得非常滿意,當時就下旨,定黃土山為他的“萬年吉壤”。這一年也正是他五十大壽之年,所以封黃土山為“天壽山”。從永樂七年【1420xx年】開始建長陵,一直到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葬入思陵為止,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230餘年都不曾間斷。

十三陵從建成到現在已經有300~500多年的歷史了,地面上的建築也曾遭到過多次嚴重的破壞,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清兵入關時期。那麼清兵為什麼要大規模的破壞十三陵呢?因為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直接威脅著明朝的安全。結果有人就說什麼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們祖墳的風水有關係,如果將他們的祖墳搗毀就可以消滅清兵。而滿族的祖先是金人,金代的祖墳就在北京的房山。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竟然信以為真,果然就派人前往房山搗毀了金陵,並建了一座關帝廟在那鎮著。當然這種方法是不能把清兵鎮壓下去的。結果清兵入關以後,採取了同樣的報復手段,對明十三陵大加破壞。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為了籠絡漢人,乾隆曾經下令修繕過明陵。可是到了民國時期【左右】,當地的土豪劣紳為了爭奪產權,又對十三陵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不斷地修整以及綠化美化,我們才得以在今天去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現在十三陵已經成為我國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各位朋友,以上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十三陵的概況,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對十三陵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景區裡面的情況我會在到達景點以後,再詳細地向大家介紹。

明十三陵的導遊詞 篇10

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巨集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20xx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格的山區,其山屬太行餘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萬峰矗立迴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主勢強力。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裡的優勝形勢:“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種依山建陵的佈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大的傑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英國城市規劃家愛德蒙 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築上最巨集偉的關於‘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築群的佈局“它們的氣勢是多麼壯麗,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他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明陵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千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昭陵、定陵、神路,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寢建築中儲存得比較好的一處,20xx年,國家旅遊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