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精選18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小學生 篇1

一本《三國演義》使我愛不釋手,因為裡面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有重情重義的關羽;有奸詐狡猾的曹操;求賢若渴的劉備。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精選18篇)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其中最著名的戰役要數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

官渡之戰主要是由於袁紹不聽別人的好心相勸,才打敗,而在這場戰役中,袁紹的兵力多,佔優勢,失敗是因為袁紹不善於用人的結果。就連曹操也說過:“如果袁紹善於用人,我對冀州連正眼都不看。”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中,曹操和劉備兵力都是佔優勢的,可是最後還敗了。曹操被周瑜火攻破,而劉備也被陸遜火燒連營攻破。相比之下,劉備不如曹操樂觀,曹操在危難中還大笑三次,還說:“北方還是我的。”而劉備兵敗後竟自己覺得無顏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三國演義》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雖然他很奸詐狡猾,也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話,但是他善於用人,曾經頒發過好幾道《招賢令》引得無數豪傑來投靠他,曹操那裡才形成了“猛將如雲謀臣似海”的局面。他的五良將之首張遼,曾經差點活捉孫權。就連吳國的小孩只要聽見“張遼”這兩個字,都嚇得不敢哭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以為自己很厲害,永遠不能驕傲,否則就會讓“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歷史再次重演。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2

三國演義內容豐富,成語眾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術才華。

在這本書裡面我最喜歡的是被評為“治世之能人,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華橫溢的諸葛亮。

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闢、黃邵,攻下邳,絞呂布。特別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況戰勝“眾十餘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倖嗎?不,絕不是!這說明了曹操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處在一個群雄角逐的年代,英雄們四處割據,四處擴張,在這樣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挾天子以令諸侯”正說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我想,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正是因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一位先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3

在這個假期裡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進兩百個人物形象,此書的作者羅貫中將三十六計融匯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我喜歡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些語句也富有很深的含義。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羽。這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再說我喜歡的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書中的情節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書中人物的優秀品德、智慧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4

人生中有好多第一次,第一次洗碗、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自己穿衣服……那些令人難忘的第一次,我忘不了的是我第一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著作,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我本來只是為了打發時間,看一下《三國演義》,可是,這書一拿起來,就像有著強力的磁力一樣,讓我再也不想放手了。書中“桃園三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赤壁之戰”“草船借箭”……故事一個連一個,一個比一個更吸引人。故事中提到,曹操的古都竟然是在許昌,這令我不禁開始希望曹操能在三國中獲勝。

看以前的書,我就只是看看開頭幾頁和結尾,可是看《三國演義》,我不再囫圇吞棗地看,幾乎每一個字都逃不出我的雙眼。

書中的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黃蓋、馬超、趙雲、孫權、曹操……這些人的性格、作風、一個個都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裡,難以忘卻。

第一次看這本書,讓我改掉了看書囫圇吞棗的毛病。這個第一次,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5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本歷史長篇小說,描繪了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到三國歸一西晉期間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用那如椽的大筆,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故事的情節妙趣橫生。

看了這本書,有人崇拜驍勇善戰的關羽和張飛,有人崇拜一身是膽的趙雲,有人崇拜胸懷大志的劉備……而我,和眾多人一樣,崇拜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做的最神奇的事就要數草船借箭了。赤壁之戰前,周瑜“請”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可諸葛亮卻說曹操這幾天就要進攻了,要求三天之內完成,還立下了軍令狀。看到這兒,我不由地想說諸葛亮自討苦吃,加上週瑜又吩咐後均不準給諸葛亮造箭的材料,我真覺得諸葛亮死定了,誰知諸葛亮居然算到三天後有大霧,在魯肅的幫助下,用二十條船、六百名軍士、青布稻草等,借了曹操十幾萬支箭。三國鼎立後,他七擒孟獲,五出祁山,卻為能重扶漢室,反而病逝五丈原,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終,三國歸一西晉。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6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烽火連天的世界裡,卻引發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那正是在羅貫中筆下的著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內容豐富,成語眾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術才華。

在這本書裡面我最喜歡的是被評為“治世之能人,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華橫溢的諸葛亮。

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闢、黃邵,攻下邳,絞呂布。特別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況戰勝“眾十餘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倖嗎?不,絕不是!這說明了曹操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處在一個群雄角逐的年代,英雄們四處割據,四處擴張,在這樣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挾天子以令諸侯”正說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我想,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正是因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一位先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個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由於漢靈帝昏庸無能,社會黑暗,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軍起義,諸侯割據。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最後三國歸晉的歷史故事。

書中塑造的謀臣武將各具特色,性格鮮明。謀臣既足智多謀又人格完美,如諸葛亮、荀彧、郭嘉;武將雖勇冠三軍,卻有明顯的缺點,如無情無義的呂布、性格暴躁的張飛等。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劉備。他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過人才華,也沒有關羽、張飛那樣“以一敵百”的高超武藝,但是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攬得天下英雄豪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大將抵死相擁,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畢生相助,終於成就了蜀漢大業,稱帝成為三國鼎立之一足。

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他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著。但是劉備卻沒有放棄,不顧張飛、關羽的反對,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劉備恭恭敬敬地等待諸葛亮醒來。終於,他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將他的畢生才華都獻給了劉備。在劉備臨終之時,又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後主劉嬋,統一大業卻未能成功,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卻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

通過劉備的故事,我懂得了:一個人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高,而是他的胸懷有多寬廣,人品有多正直,待人有多寬厚。否則,就會像呂布那樣,雖為“三國第一猛將”,卻輕率狡猾,反覆無常,唯利是圖,最後卻落得走投無路的悲慘下場。

合上書,我還沉浸在三國人物的精彩故事中,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慢慢去體會,細細去品味……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8

暑假裡,我把四大名著裡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至今,故事裡的那些情節還在我腦海裡迴盪。

《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裡面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把人物的形象描述的惟妙惟肖。其中我最喜歡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火燒赤壁、三顧茅廬、空城計等等這幾個故事。

《三國演義》裡有很多很多的厲害人物,有被稱為奸雄的曹操,東吳的主公孫權,還有以仁德得民心的劉備,也有小氣妒忌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赤膽忠心的趙雲,義薄雲天的關羽等等都是一些大人物。其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和趙雲。關於他們的事蹟,我讀得最多了。也很清楚,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借箭”趙雲的“單騎救主”現在我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

《三國演義》講的是軍事策略,講的是如何統治自己的國家,一個國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個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會有利於自己的國家。就像人們所說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個能為自己主公、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就算不一定會給國家帶來繁榮強盛。但也不會對自己國家不利。

讀了這本名著,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示,受到了很大的啟迪。我要學習諸葛亮的“機智冷靜”學習劉備的“謙虛”學習魯肅的“忠厚”我今後一定會做得更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9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是羅貫中的畢生心血,裡面有不少教育意義。

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其實有時伯樂比人才更重要,如果沒有伯樂,一個人有再大的能力也空有力而心不足,而曹操與劉備讓許多人的能力得以施展。只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伯樂,才能讓自己的道路好走一些,願每一個人都能遇到懂自己的伯樂。作者:三點十分五秒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0

《三國演義》這個名詞大家都熟悉吧,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

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其中有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每次針對的敵人都是曹操,雖然曹操擁有百萬雄師,但對於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來說,幾把火就可以將這些兵士燒的片甲不留。下面來走進這三把火了解了解它們吧!

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曹操為了統一全國,而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新野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敦一時輕敵,大敗而歸。

第二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不甘心,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兩名大將率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覺得新野不能久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的東西。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再次大敗而歸。

最後一把火,火燒赤壁,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1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於懷。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裡,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凶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著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著諸葛亮和那一群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裡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凶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匆匆忙忙地趕了一個下午,沒打完,也打不完,過不,看在我是新手又打字辛苦的份上,還是饒我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2

今天讀了《三國演義》使我認識了曹操,故事是這樣的。

袁紹聽說董卓橫行霸道,非常氣憤,就寫信給責備王允。王允就請大臣到家裡商議,大家因無能為力而抱頭痛哭。這是曉騎校尉曹操來了,說道:“哭能將董卓哭死嗎?”他願借王允的七星寶刀去殺死董卓。董卓視曹操為心腹,曹操趁四周無人就要下手,此時董卓突然翻身看到曹操舉刀。曹操連忙跪下,詐稱要獻七星寶刀。曹操趁董卓分神之時逃跑了。董卓懸賞捉拿曹操。

曹操逃到成皋時在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借宿,疑心呂伯奢要殺自己請功,便殺了他一家八口人,路上遇到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刀殺了他,並說到:“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使我印象深刻。曹操本可以是一代梟雄,一統三國,但只因他的多疑和凶狠,使的身邊的心腹紛紛離開。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心存善念,心懷感恩。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3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意味深長。《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直寫到晉朝那個時代。

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非常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通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4

這段時間,經過老師的推薦我讀了許多書籍,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非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直至漢末晉初這段時間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個國家進行戰鬥。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劉備,整本書以劉備為中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他的種種事蹟。

在這本書中,寫了劉備打了許多勝戰,因此我非常佩服他。劉備也十分謙虛,就以《三顧茅廬》來說吧,他三訪諸葛亮,張飛因諸葛亮遲遲不出門見人都已經憤怒不已了,而劉備卻還是那麼冷靜地等待著諸葛亮。當然,關羽也很有個性,在張飛生氣時,他總是及時相勸,阻止張飛動怒。

在說說曹操吧。他在《三國演義》中雖然被稱為“奸雄”,但他對劉備說的話,劉備不入耳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做寬容大度。本來我一直以為曹操是一個待人很壞、很冷酷的人,但一讀到這裡時,我對他的看法完全變了。

讀完這本名著後,故事情節仍然在我的腦海中浮現。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對於朋友要講義氣,不能因為對方的官位或身份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就像文中的關羽,他對故主忠誠,又因為鬥爭失敗投降,沒有半點兒想以陷害的方式擊倒對方,但在我的眼裡,他並沒有戰敗,因為他最後還是凱旋歸來,身上有一種可貴的,只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忠。

在《三國演義》中,我見識到了各種風格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和愛好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永遠一樣,就是重情重義,正所謂“亂世世英雄”,他們就是情誼上最傑出的英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5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使我深有感觸。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小豆豆的女孩子,因為淘氣被原來學校退了學,後來來到了巴學園,併成為了巴學園裡的一員,因為在小林先生的愛護、關心和領導下成為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女孩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黑柳徹子,裡面講得都是她小時候經歷過的真實故事,寫這本書也是為了獻給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師。

讀了這本書後,從中我看到了一個活潑、開朗、有點古怪的小豆豆。我們要學習書中的小林宗作老師,關愛同學、幫助同學、理解同學。讀了這本書後我還要學習小豆豆那樣活潑。平時我是一個比較沉靜的女孩子,不怎麼愛說話,從今以後,我要學習小豆豆做一個活潑、開朗的好孩子。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美好,不要為一點兒小事去計較,做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因為我畢竟還只是一個小孩子,不必像大人那樣什麼事都想著。

同學們,相信你們讀了這本書後,也會有同樣的感觸,如果,沒有讀過這本書的同學,也可以試著去讀一讀,相信它不僅會改變你的性格,還會改變你的一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6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不知已經看了多少遍了。今年暑假,我又重新拾起了它,因為每一次閱讀,都能得到不同的收穫。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作者是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華容道、三顧茅廬、桃園結義……

書中刻畫了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它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周瑜的“胸懷狹窄、忌才好勝”,諸葛亮的“料敵如神、指揮若定”、劉備為“復興漢室,復興天下”而戰、關羽“威風凜凜,智勇雙全”、趙雲“赤膽忠心,驍勇善戰”……但我最喜歡的兩個英雄是諸葛亮和趙雲。

諸葛亮是一個忠臣,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非常善於用計:“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和“空城計”……趙雲對劉備也十分忠心,驍勇善戰,在“單騎救阿斗”中,趙雲自己一個人殺了魏國好幾個猛將,為自己和小阿斗開出了一條血路,最後他們都回到劉備身邊了。

讀完了這本書, 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還要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7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受益匪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代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正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從周朝末年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統一天下開始,楚漢相爭,又併入於漢……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羅貫中筆下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董卓,心胸狹窄的周瑜,長厚的魯肅,機智的孔明……這些鮮明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受到感染的就是關羽。文中描述的文字極其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騎一匹“赤兔馬”,他降漢不降曹、秉燭夜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刮骨療毒,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其所描繪每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筆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個性,突出人物的特點,還巧妙地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故事中“赤壁之戰”令我最為激烈,使讀者都有身臨其境之感,真為作者高超的筆法折服!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同學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國小生 篇18

我認認真真地閱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們學習雷鋒精神,在家庭,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少年。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雷鋒有了更深的瞭解。雷鋒是平凡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普通的農民,普通的工人,普通的戰士,學歷也不高。雷鋒又是偉大的,他短暫的一生雖然只有20xx年,卻譜寫了一部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豐碑。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雷鋒精神是一座豐富、意蘊深刻的精神寶庫。它以其與民族傳統美德、社會進步潮流、黨的先進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內化為中國人民共有的精神財富。

讀了這本書,讓我的思想和行動有了很大的變。在家裡,我會主動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刷碗,拖地等。在學校裡,對同學更加友好了,對老師更加尊敬了,更加積極地為班級、為同學服務,如上個星期級段跳繩比賽時,我雖然不是參賽選手,但我為參賽選手保管衣服,為他們吶喊助威,忙得不亦樂乎。外出遊玩時,我會自覺地做到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匯細流,無以成江海。”我們要由小極大,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把學雷鋒行為變成一種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和公德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