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總結(精選3篇)

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總結 篇1

本學期課題研究繼續圍繞學校申報的市級“十二五”課題《課堂師生互動有效策略研究》的方案,積極走“科研興師,科研強校”之路,明確了“師生認知互動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方向--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研究,切實做好課堂教學改革,形成捆綁式集體備課氛圍,進而打造高效課堂。

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總結(精選3篇)

根據學期初的工作計劃,現將本學期科研工作總結如下:

1、課堂有效提問調查報告

為了進一步探討學科課型的有效策略,優化課堂提問教學技藝,明確師生認知互動的有效策略,學校進行師生“課堂有效提問情況調查問卷”。

此調查就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有效提問策略研究”的基礎狀況,掌握一手材料,為下一步科研活動的開展及研究奠定基礎。

此次調查問卷活動,在七年級年級的三個教學班中,抽取100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問卷回收100%。

採用的問卷是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及為服務課題研究而設計的,問卷主要是圍繞學生喜歡的上課形式、學生喜歡的提問方式、學生答疑的心理需求、傳統課堂形式的改良等四大項內容而分解的15個小問題來進行調查研究。

在全校中國小部擔任文化課教師中,抽取60名教師做了問卷調查,回收52份。

調查問卷是圍繞教師課前預設提問準確度、授課時提問效果、提問後師生資訊交流等三大項內容而分解的10個小問題來進行調查研究的。

針對調查表的資料進行全面細緻的分析,從調查背景及意義,物件及方法,結果及分析,思考與對策四個方面進行總結剖析。

學生問卷反饋的資訊是:學生喜歡上課形式多樣化,提問方式多樣化,學生答疑的心理需求值得教師關注,傳統課堂需注入新時代元素。

教師問卷反饋資訊是:教師課前預設提問準確度不夠,授課時提問效果有待加強,提問後師生資訊交流需改進。

那麼,這些資訊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所要採取的對策就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體制、明確責任;提升教育教學素養,以點帶面,抓好培訓;搭乘常規教學活動,突出科研,提高功效;提升活動實效性,異科相通,內外結合。

2、課堂有效提問觀摩課

從20xx年11月22日--12月3日,我校相繼開展了國中數學、國中語文和國小語文的“有效提問教學策略研討暨集體備課觀摩課”活動。

活動由教學校長鄭宇主持,邀請了教師進修學院中教部趙賀芳主任、中教部語文專家李榮老師、小教部所晶老師做客聽課現場,我校中層以上領導、全體同學科教師、其它學科沒有課的老師及出課班級的全體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授課教師有國中數學教師牛勇和王洪鳳;國中語文學科的授課老師是杜巨集偉和劉英麗;國小語文學科的授課老師是張秋鳳和李文豔。

牛勇老師和王洪鳳老師的提問設計,都能夠有效地把握了本節課知識重、難點,能夠目的明確,言簡意賅,思維邏輯性強,在理答問題方面,能夠關注課堂新問題的生成,特別是對學生的質疑給予了較好的引導和講解,表現出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

杜巨集偉和劉英麗兩位老師的習作課,都能夠圍繞“明確體裁→主題立意→合理選材→安排結構”這樣四個隱形環節進行,並能極其巧妙地把“提問”應用於各個環節,在環環相扣的追問中達到“有效”的目的。

張秋鳳老師和李文豔老師的提問設計,都能夠僅僅圍繞教學重難點進行,服務於重難點。

在提問時能夠語言親和,對回答問題的學生評價均是鼓勵式的,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兩節課中“生生互動”環節成為一大亮點,學生相互評價時,語言完整,意思明瞭,點評到位,能夠體現出“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學習氛圍,頗見兩位老師平日的教學功底紮實。

三次課後,都得到了專家的精彩點評。

同時三位專家的發言為我校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對老師有效集體備課,提高課堂的實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這樣大型的科研活動,也是全體教師相互學習和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素養的機會,大家暢所欲言,針對“有效提問”這一專題進行深層研討。

研討的同時,在三樓電教室,參與活動的班級學生家長進行了反饋交流,結合七年級新生入校以來的思想、學習、行為習慣等各方面表現,針對九年級學生即將會考,走向人生的轉折點,學生會考前的學習狀態、心理變化,升學壓力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家長們給本次活動留下了極其寶貴的建議,為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積累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寶貴的經驗。

每一次活動後,都由李校長做總結,她鼓勵全體教師們,要大膽嘗試,敢於創新,在今後的工作要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做敬業、樂業、精業的教師,不斷壯大十中的名師隊伍。

3、課堂有效提問記錄彙總

為了進一步探討學科課型的有效策略,優化課堂提問教學技藝,明確師生認知互動的有效策略,在進行“課堂有效提問觀摩課”的同時,設計了一份“有效提問課堂記錄表”,此表是根據我校師生實際情況設計的,內容針對“提問目的、提問時機、提問語言、提問後學生反映、提問後的評價”等五方面的10個評價內容進行記錄的。

聽課教師在進行聽課筆記記錄的同時,還要進行此表的記錄,主要是針對授課教師課堂提問中精彩之處、有效之處進行記錄,為今後“有效提問策略研討”提供積極的正能量。

(具體活動內容記錄及總結都在前一項中體現,此處不再重複)

4、課堂有效提問反思體會

任何一項活動後的反思都很重要,這有利於查詢不足、總結經驗,鋪墊下一步工作。

本次“觀摩課”活動之後也進行了反思。

要求授課教師進行授課反思,特別是課題組成員,每人都分別上交一份心得體會和科研工作總結。

這也是對全體課題組成員的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整合與提升。

5、30屆學術年會論文徵集活動

本學期共徵集論文、教育敘事等14篇,上交教育學院科研所。

其中有12篇被推薦參加黑龍江省教育學會評審。

6、教師政績、業績證書統計工作

教師政績:東三省1人次,省級3人次,市級14人次,校級9人次。

教師業績:國家級3人次,東三省1人次,省級4人次,市級6人次,校級18人次。

7、科研報

本學期編輯設計了兩份科研報,分別是“有效提問策略研討反思”和“有效提問策略研討總結”。

8、資訊上報

本學期幾項大型科研活動,都編輯成新聞資訊上報教育局資訊網,也發表在第十中學網。

新聞動態6條,教育科研11條,學生工作5條,教師工作5條。

文字資料和照片資料存檔。

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總結 篇2

對於剛剛從大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訓中,培訓指導老師也十分注意我們的這種心理的變化,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說是浪漫的生活態度。鼓勵我們要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新教師培訓之後我終於踏上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為終於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這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很多:有新時期師德行為規範培訓,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專題講座,還有安吉縣有效課堂規範年綜述及學生心理輔導與家庭教育的講座。在參培的5天時間裡,我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班主任把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考慮鎝非常詳盡周到。使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的和諧溫馨。專家們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精神大餐。我從中汲取了更多的營養。變得更加有精氣神了。

一、認真學習教學規章制度、常規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

雖然在來到師專以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範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教導處的紀勇平處長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我校的相關教學規章制度、常規和教學方法,並結合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事例作為典型範例。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門一樣,同樣有著很多的規章制度要遵守,同樣要付出艱鉅的努力。

我認識到,作為高校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必須堅持教學領域的社會主義方向,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於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範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選擇人民教師的職業無怨無悔。

在這次培訓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我們加入到師專這個大家庭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也介紹了學校未來的美好藍圖,並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些都使我更加對我們學校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也堅定了自己紮根於人民教育事業、紮根於我們師專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的信心。

三、觀摩課堂教學,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進的方向。

這次培訓又安排了兩次課堂觀摩。雖然是不同的專業,但是教學的方法是相通的。從觀摩教學中,我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許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四、認識到高校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鄭偉鵬老師以他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他從高校教師的構成、對高校教學概念的認識、教學觀念的轉換、大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大學教學過程的

基本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總結。通過聽講和自己的認真體會,使我對高校教師的內容和特點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確實感到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高校教師的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相互關係,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學並非只是教師簡單的講授,而是一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能動作用的有機統一。

作為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一個教學觀念的深刻轉變,包括從封閉性向開放性的轉變,從群體型到個性型的轉變,從型向民主型的轉變。這些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學習。

大學課程內容有著許多的特點,具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慧性,四是方法性。

作為大學的教學過程,也是一門藝術,它不僅需要教師有專業的知識,還需要有獨立性、創造性、實踐性的教學技巧的掌握。我體會到要作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師,確實要付己艱鉅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只有這樣才能收穫豐厚的回報。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我將以老教師們為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刻苦鑽研。在教學中,我會努力去工作,豐富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而在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朋友,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總結 篇3

一、注重理論學習,力求學以致用。

新形勢下,國際國內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黨的幹部,思想上要適應形勢要求,工作上要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加強學習。

無論是WTO有關知識的學習,還是檔案的學習,自己能認真做好學習筆記,能結合實際思考一些問題,在小組討論時積極發言。能自覺的撰寫心得體會,並在支部學習會上作了“更新觀念,開創人事工作新局面”的交流發言。上半年,在教育廳召開的高校人事工作會議上,就“抓住機遇,拓寬思路,構建跨越式發展的人才高地”作大會發言。

此外,能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學習有關檔案。

人事制度、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深化,只有認清形勢,掌握政策,才能做好工作,處理好有關問題。今年下半年承擔了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的《教師職業道德論》課程,自己能利用雙休日時間,對新編教材認真鑽研,並且把當前形勢下對教師的新要求以及自己的工作體會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二、加強團結協作,實現年度目標。

作為處裡的負責人,除了全面協調處理日常工作外,主要分管師資工作和人事檔案工作。下半年,一位處長外出學習後,自己同時分管人事調配工作和人才引進工作。

在分管校領導的指導下,在有關科、室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和各學院、校機關有關部門的支援配合下,除了本年度因時間上難以安排未召開人事工作研討會外,基本上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的各項任務,包括職稱評審工作、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等。有些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如:博士後流動站的申報推薦工作、首批特聘教授的聘任工作、迎接省級高校幹部人事檔案目標管理考評、年終考核等。為了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制定了《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後,今年又起草了《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實施細則》。

為了貫徹落實校領導提出的“外引內扶”的人才政策,制定了《關於穩定本校高層次人才的暫行辦法》。此外,接受電視臺《關注》節目記者的採訪,介紹我校人才引進的情況;應江蘇教育電視臺和省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的邀請,走進電視直播室,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宣傳了我校人才引進政策,回答了就業大學生關心的有關問題;接受中國教育電視臺《教育新聞聯播》節目記者的採訪,介紹了我校在江蘇省首次MBA碩士博士人才招聘會上的招聘情況。

三、滿腔熱情做好其他各項工作。

今年我校隆重舉辦了百年校慶活動,自己能積極參與。人事處與研究生處合作舉辦了《大學——市中青年學術論壇》。校慶那天,負責接待了參加校慶活動的校友和來賓。為我校成功舉辦校慶活動和所取得的成績歡欣鼓舞,對我校的明天充滿信心。今年人事處接受校紀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我處全體同志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接受考核。

四、存在問題。

個人來說,學習研究不夠,經過三年的摸索,對人事工作的職責、任務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但是要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自己卻往往陷在事務堆裡,深入學習不夠,深入思考不夠、深入實際不夠。

今後自己要從事務堆裡走出來,加強學習、加強研究,在機制上多思考,在管理上下功夫。從整體來說,工作的嚴謹、細緻不夠,有些工作抓得不緊。今後要加強管理,嚴格要求。

新的一年裡,要繼續認真學習檔案精神,以“三個代表”思想指導工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新的努力。